導航:首頁 > 教培人員 > 國內外員工培訓理論

國內外員工培訓理論

發布時間:2021-02-12 09:57:24

① 論文《企業員工培訓與開發》開題報告中的「選題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如何寫求資料

怎麼寫開題報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備工作當中搜集的資料整理出來,包括課題名稱、課題內容、課題的理論依據、參加人員、組織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時間、經費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標題的擬定。課題在准備工作中已經確立了,所以開題報告的標題是不成問題的,把你研究的課題直接寫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導過一組同學對倫教的文化諸如「倫教糕」、倫教木工機械、倫教文物等進行研究,擬定的標題就是「倫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內容的撰寫。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所謂課題背景,主要指的是為什麼要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所以有的課題乾脆把這一部分稱為「問題的提出」,意思就是說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或者說提出這個課題。比如我曾指導的一個課題「倫教文化研究」,背景說明部分里就是說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倫教作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她的文化發展怎麼樣,有哪些成就,對居民有什麼影響,有哪些還要改進的。當然背景所敘述的內容還有很多,既可以是社會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關鍵在於我們所確定的課題是什麼。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課題研究的內容,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課題要研究的是什麼。比如我校黃姝老師的指導的課題「佛山新八景」,課題研究的內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為重點,考察佛山歷史文化沉澱的昨天、今天、明天,結合佛山經濟發展的趨勢,擬定開發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氣象的文化旅遊的可行性報告及開發方案。」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的,應該敘述自己在這次研究中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果。比如我校葉少珍老師指導的「重走長征路」研究課題,在其研究目標一欄中就是這樣敘述的:
1、通過再現長征歷程,追憶紅軍戰士的豐功偉績,對長征概況、長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什麼是長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過小組同學間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說,培養合作參與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過本次活動,使同學的信息技術得到提高,進一步提高信息素養。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在「課題研究的方法」這一部分,應該提出本課題組關於解決本課題問題的門路或者說程序等。一般來說,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方法有:實地調查考察法(通過組織學生到所研究的處所實地調查,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問卷調查法(根據本課題的情況和自己要了解的內容設置一些問題,以問卷的形式向相關人員調查的方法)、人物采訪法(直接向有關人員采訪,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獻法(通過查閱各類資料、圖表等,分析、比較得出結論)等等。在課題研究中,應該根據自己課題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課題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實用就行。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當然就是說本課題准備通過哪幾步程序來達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這一部分里應該著重思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課題大概准備分幾步來完成。一般來說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不外乎是以下幾個方面:准備階段、查閱資料階段、實地考察階段、問卷調查階段、采訪階段、資料的分析整理階段、對本課題的總結與反思階段等。
六、課題參與人員及組織分工。
這屬於對本課題研究的管理范疇,但也不可忽視。因為管理不到位,學生不能明確自己的職責,有時就會偷懶或者互相推諉,有時就會做重復勞動。因此課題參與人員的組織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參與研究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推選出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本小組的任務分派和落實。然後根據本課題的情況,把相關的研究任務分割成幾大部分,一個小組負責一個部分。最後由小組長組織人員匯總和整理。
七、課題的經費估算。
一個課題要開展,必然需要一些經費來啟動,所以最後還應該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課題所需要 的資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資料需要多少錢,實地調查的外出經費,問卷調查的印刷和分發的費用,課題組所要佔用的場地費,有些課題還需要購買一些相關的材料,結題報告等資料的印刷費等等。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足夠的資金作後盾,課題研究勢必舉步維艱,捉襟見肘,甚至於半途而廢。因此,課題的經費也必須在開題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綢繆,才能真正把本課題的研究做到最好。

② 在青年員工培訓中應該加什麼內容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速度的增加,公司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因此公司必須要尋求自身的突破,這不僅需要一個長遠的戰略發展目標,更需要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而公司要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則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公司之間的競爭不再是僅僅依靠單一的物質資源上了,更重要的是把戰場放在的對人力資源的競爭上了。而對人力資源來說,如何科學、有效地培養成為了重中之重,這不僅能提高員工的職業素養和知識技能,從而提升員工的市場競爭力,還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員工的創造潛力, 使員工更加良好地融入到整個公司的系統中,讓每一位員工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讓公司在錯綜復雜的市場競爭中佔有先機。紅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公司,其在員工培訓的問題上遇到過挫折,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這給其他公司做了一個很好的表率,也留下了非常重要的經驗,值得其他公司去借鑒與改進。本文就以紅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為例,闡述目前公司員工培訓存在問題與應對的方法。
1.2 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國內外關於培訓的定義有很多種,一種比較准確的定義是:企業針對員工實施的學習和激發潛力的行為過程。這個過程必須要有計劃性、目的性和系統性。通過員工定向改進知識、技能、行為、態度乃至行為以及發揮自己的潛力,使得員工的工作任務能夠按照預期的要求或水平順利完成。
1.2.1 國內相關研究
從90年代開始,我國學者就開始著手企業培訓問題,隨著西方理論思想的引入,我國學者接受了西方關於員工培訓的理論。由於我國公司正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因此面臨著眾多的問題,制約了員工培訓的發展,但學者們還是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趙曙明在《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一書中對我國的企業的人力資本投資方面重點進行了實證研究,提出我國目前公司人力資源整體投入偏低,員工參與培訓的比率不高。之後,李淑惠和李智敏在《我國企業培訓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模式分析》一文也提出了我國公司員工培訓存在培訓沒有計劃,缺乏系統性、針對性,培訓形式單一等等問題。此外,聶正安、潘剛華等人都通過自己的研究對我國員工培訓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與建議。所以總體上來說,我國公司從培訓觀念建立到培訓計劃的制定和實施、以及對培訓的管理等各方面都亟須進一步的規范和提高。
1.2.2 國外相關研究
國外關於企業培訓的研究開始於20世紀初期,自從美國科學管理之父泰勒於1911年在《科學管理原理》首次提「培訓」的理論以來,培訓相關理論得到了不斷發展和成熟。泰勒認為科學管理應遵守的普遍原則之一就是培訓,以理論的方式首次證明了培訓起到了對企業績效的支撐作用。此外,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提出在「官僚行政組織」的理想組織中,員工必須通過正規培訓才獲得好的組織績效。後來美國心理學家洛克提出了目標設定理論,他認為激勵來源於挑戰性的目標,制定特定的目標會達到績效改進的效果。最後,《雇員培訓與開發》一書的作者—美國雷蒙德教授則提倡在把學習和工作結合起來設定和協調培訓項目。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
1.3.1 研究內容
本文主要的研究內容分為4章。
第1章介紹了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主要介紹了本文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並對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做了綜述。
第2章對員工培訓的理論概況進行了簡單介紹。
第3章分析了紅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目前員工培訓存在的問題。
第4章結合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1.3.2 研究方法
員工培訓研究涉及的問題范圍廣,涉及的材料復雜,因此本文力爭做到文獻調查與實際調查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統一。具體採用了以下方法:
文獻研究:研究了人力資源和培訓相關的基礎理論,研讀近幾年在該研究領域相關的文獻成果,學習借鑒學術界理論成果,並在這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與理論依據。
比較分析方法:比較分析國內外關於員工培訓的相關理論和培訓體系,為紅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員工培訓機制的優化提供有益借鑒。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
本文通過從員工培訓的相關理論入手,在對員工培訓理論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充分調查研究紅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的培訓現狀與並進行了問題分析,從培訓需求、培訓內容、培訓態度、培訓評估四個方面,對紅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的員工培訓問題進行了對策研究。本文通過對培訓客體選擇上的創新,加強了對員工特別是新員工培訓的重視,為新員工能快速融入到公司的體系中奠定了基礎,從而提高了培訓效率。
2相關理論概述
2.1 員工培訓
2.1.1含義
員工培訓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職能。它有其特殊的對象和內涵。首先員工培訓是一項有目的、有計劃的行為;其次員工培訓重點在於培訓員工對崗位的適應能力以及員工良好工作習慣的養成;此外員工培訓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目標在於達到員工與公司的雙贏。
2.1.2 內容
員工培訓目前包括總經理技能培訓、經理技能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安全和健康培訓、新員工上崗培訓、組織發展培訓等多項內容。
2.2員工培訓的方式
員工培訓目前主要使用課堂授課的方式。此外還曾使用案例分析形式的培訓,還有公司的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都可接受指導人形式的培訓。
2.3 員工培訓效果的評估
所謂「培訓評估」,就是培訓評估,是指對培訓項目、培訓過程和效果進行評價。而為了充分發揮培訓的作用,就必須要對培訓活動進行充分的、客觀的效果評估。因為員工培訓後能充分利用的只佔一部分,因此企業每年在員工教育上的投入實際上有很大一部分是浪費掉了。這就是進行培訓結束後的追蹤與行動工作的最重要的原因。
3 紅運物流公司員工培訓存在的問題
3.1 紅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簡介
紅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糧食貿易公司,其業務方向主要是以北糧南銷大環境為背景發展起來的糧食貿易業務。由於近幾年公司業務需要擴展,所以需要一套管理系統支撐糧貿業務發展。因此對員工的培訓管理則成了業務擴展的一個重要手段。目前公司業務部門主要有采購部、班列管理部、業務部、銷售部、財務部等多項部門,公司業務的發展需要多項部門共同合作,而對公司員工進行培訓則可以極大地提高各業務部門的工作效率,且能帶來一些創新的工作理念,幫助公司的業務擴展工作順利進行。
3.2 紅運物流公司員工培訓的問題
3.2.1 缺乏有效的培訓需求調查
要有一個完善的培訓體系是與培訓之前的需求分析息息相關的,兩者是不可分離的。有了培訓需求與分析這個前提與基礎,進行員工培訓時便會節省大量資源。也就是說,培訓需求與分析是關鍵所在,沒有對培訓需求進行良好的分析,那麼就會使得培訓的目的和計劃不合理,真正實施起來便會偏離預先發展的軌道,從而影響整個實施過程和培訓結果。
3.2.1.1 管理人員對培訓需求沒有良好的意識
現如今大部分公司所執行的培養計劃和方案主要來自於公司管理層的決議或者是人力資源部門管理人員的判斷,或者是通過對往年的員工培訓情況進行分析,這便會導致一些問題。紅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亦是如此,如果繼續按照之前的培訓方案執行,不進行創新,那麼培訓效果也就會越來越小。此外,即使公司制訂了培訓需求分析的計劃,也很難做到完全實施,公司總會著重於對公司需求和崗位需求進行需求分析,而對於員工的需求則會考慮甚少,公司層面上也不清楚員工的培訓需求,不知道員工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培訓,這樣即使制訂了培訓需求分析的方案,也收不到什麼成效。

③ 員工培訓理論及國內外的培訓現狀這篇文章後面怎麼沒有參考文獻呢

這篇本身不是文獻

④ 請問如何給新入職來的員工做培訓啊我們是網路公司

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設計

摘要:
本文從分析員工入職培訓的定義入手,闡述了新員工入職培訓工作的發展和現狀。分析研究了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的設計要求,指出入職培訓方案是以培訓需求分析為基礎,根據需求分析確定培訓目標,培訓目標是培訓方案的根本目的。培訓目標和培訓內容、培訓資源、培訓對象(新員工)、培訓日期與時間、培訓方法、培訓場所與設備、培訓紀律這些入職培訓方案的組成要素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系統。一個系統的培訓方案是否合理有效、是否能實現培訓目標,還得經過培訓效果評估,在實踐中進行檢驗、修改、完善。

關鍵詞:
企業、員工、入職培訓、方案

人、財物、信息是企業管理的四大要素,而後者是靠人去管理、實施,所以人是企業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目的就是使企業的新鮮血液得到充分運用,發揮最大的效益。筆者根據十年來參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體會,對新員工入職培訓的方案的設計提一孔之見,以求教於人事人力資源管理的專家、學者和諸位同仁。
一、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定義
企業招聘錄用的新員工並不是一開始就具備完成規定工作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也缺乏在企業新集體中同心協力的工作態度。因此,企業為使他們盡快掌握必要的知識、技能和具備的素質,必須對他們進行入職培訓。
同時,企業是在一個不斷變動的經濟技術環境中生存與發展,企業員工的知識、技能和工作態度就必須與這種不斷變動的外部環境相適應,使知識不斷更新,技能素質不斷提高。
所以,企業員工培訓是針對兩種人,一種是新錄員工,另一種是現有職工。於是乎,歐美有人給「培訓」下的定義是「培訓是指給新雇員或現有雇員傳授其完成本職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過程。」⑴以此類推,入職培訓的定義就應該是「入職培訓是指給新雇員傳授其完成本職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過程。」筆者冒昧地認為,這個定義似乎不夠完整。
培訓作為科研課題始於上世紀初。百年來,「培訓」這個概念,人們經常使用。但究竟何為培訓,卻各抒己見,至今沒有定論。而入職培訓呢?不僅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連叫法都不統一。有叫「入職培訓」⑵,也有叫「崗前培訓」⑶,還有叫「職前培訓」、「第一職業培訓」或「新員工培訓」、「新進員工培訓」。有的把企業新錄用的員工和企業內部調動的員工在進入崗位前接受的培訓統稱為「上崗前培訓」。而有的企業則把內部調動的員工在進入崗位前接受的培訓稱為「崗前培訓」,企業新錄用員工接受的培訓才稱為「新員工培訓」。而有的則認為「崗前培訓」和「新員工培訓」是一回事,都是指新員工上崗前培訓,如此等等,各地各企業對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稱謂不一,下的定義也各有特色,但培訓的內容都是:通過各種教導或體驗的方式在知識、技能、素質等方面改進新員工的行為方式,以達到期望的標准。
企業與其所處的外部環境的關系十分密切,企業員工在企業外面的言行代表著本企業全體,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形象和聲譽。因此,企業應從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出發,採取包括新員工入職培訓在內的多種方法,讓新員工樹立企業的自豪感,產生企業的向心力,教導新員工自覺地維護企業的聲譽和利益。
可見,入職培訓的完整定義應該是:企業對新錄用的員工,在進入職位之前進行的企業概況和員工須知的教育,以培養新員工應具備的素質、掌握必要的知識和基本工作技能,使之能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二、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發展與現狀
新員工入職培訓工作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近百年漫長的歷程。它作為員工培訓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培訓理論的發展而發展,已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片面到全面,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
最初,由於企業規模較小,生產技術簡單,主要是以手工勞動為主,新員工培訓還不被人們所認識。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人泰羅和吉爾布雷斯等最先強調培訓的意義,主張以規范性操作來取代過去工人的經驗性操作,推行標准操作法並按照這種標准方法來培訓工人。從此,始了新員工的技能培訓。
20世紀3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梅奧發現:人是「社會人」(把人的本性由最初地定的「經濟人」轉換為「社會人」的角色),不能單靠支付工資來調動積極性。因此,員工的士氣、工作滿足感、能夠被賞識同樣是影響勞動生產率的重要因素。這個發現為新員工入職培訓增添了重要內容。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培訓成為一門職業,有人專門從事新員工入職培訓。在加強對新員工知識、技能培訓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要視對新員工素質的培訓。
1943年,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可以分為5個層次,即一、生理需要;二、安全需要;三、歸屬感;四、受人尊重;五、自我實現。這5種需要是按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的,只有在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後,才去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這個理論使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內容進一步深化和拓展。
20世紀50年代,赫茲伯格把影響人的行為的各種因素分為「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兩類。激勵因素與本身工作性質相關,如成就感、責任感等,是使人能產生滿足感的因素;保健因素與工作的外在條件相關,如企業的管理、工資等,是能防止產生不滿意的因素。要調動員工積極性,必須使員工兩個因素都滿足。這個理論給新員工入職培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世紀50年代後期,道格拉斯提出人性假設的X理論、Y理論。X理論假定一般人都很討厭工作,對這些人要勸說、監督、懲罰,必要時也可給予獎勵。Y理論則認為人本身並不討厭工作,關鍵在於要為員工創造條件,使他樂於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這個理論使新員工入職培訓與員工上崗後的其它培訓緊密地聯系起來了。
20世紀60年代以來,培訓理論開始研究管理者的領導作風與員工工作之間的關系。這一時期的培訓理論更加系統化,入職培訓的對象也從一般工人擴展到管理人員。對新員工入職培訓,特別是對管理人員的入職培訓提出了新的目標。
至此,國外的培訓理論已淅趨完善,而國內的培訓實務與培訓理論研究還處於不成熟階段。進入21世紀後,我國企業對員工的培訓,尤其對員工的培訓日漸重視。

三、如何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
(一)培訓需求分析
培訓需求分析是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的首要環節。它由培訓管理人員採用各種方法和技術,對組織成員的目標、知識、技能等方面進行鑒別和分析,從而確定是否需要培訓以及培訓的內容。它是確定培訓目標、設計培訓計劃的前提,也是培訓評估的基礎。只有充分了解、分析培訓需求,才能設計合理的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培訓需求可從企業、工作、個人三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進行企業分析。先確定企業的培訓需求,以保證培訓方案符合企業的總體目標和戰略要求。大凡企業組織新員工入職培訓,就是要把新員工因知識、技能不足,不了解企業的概況、歷史、現狀、遠景規劃而造成的盲目性所產生的機會成本的浪費,控制在最小限度。如果企業不組織新員工入職培訓,新員工要花費比培訓多得多的時間掌握這些知識。新員工進入企業,面對一個新環境,不了解企業情況,不了解職位要求,不熟悉上司、同僚、下屬,不免感到緊張不安。為了使新員工消除緊張情緒,迅速適應環境,必須進行入職培訓。
其次,進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指新員工達到理想的工作績效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和能力。
接著,進行個人分析。個人分析是將員工現有的水平與未來工作崗位對員工技能、態度的要求進行比照,研究兩者之間存在的差距,研究需要進行哪方面的培訓來提高能力,達到員工的職務與技能的一致。但是,培訓不是萬能的,只有當新員工存在的問題是通過培訓能夠解決的時,則進行培訓。
(二)培訓方案各組成要素分析
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是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資源,培訓對象、培訓日期與時間、培訓方法、培訓場所與設備、培訓紀律的有機結合,具體分析如下:
1. 培訓目標。培訓目標應設置總目標和具體目標。培訓總目標是宏觀上的、較抽象的,它需要不斷分層次細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新員工入職培訓就是要把因新員工知識、能力、態度等方面的差距所產生的機會成本的浪費控制在最小階段,這就是企業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總目標。
培訓的具體目標是:
讓新員工感受到企業對他們的歡迎,體會到歸屬感,以鼓舞士氣;
讓新員工消除初進企業時的緊張焦慮情緒,很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以便減少錯誤、節省時間;
展現清晰的職位分析及、企業對個人的期望。告訴他,他的職位是干什麼的,你希望他做到什麼;
培訓新員工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尋求幫助的方法,提供討論的平台,幫助他更快地勝任本職工作;
幫助新員工建立與同事和團隊的和諧關系,減少員工的抱怨;
讓員工了解企業的歷史、現狀,讓他融入企業文化。不管他什麼背景、歷史、來自什麼樣的公司,用強化的方式讓他很快適應公司的組織文化,大家用同一個聲音說話。
總之,培訓目標是培訓方案實施的導航燈。有了明確的總體目標和各層次的具體目標,培訓的組織者和接受培訓的新員工才能少走彎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培訓內容。一般來說,新員工入職培訓內容應包括以下三個層次:
知識培訓,是入職培訓的第一層次。知識培訓有利於理解概念,增強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新員工只要聽一次講座或看一本書,就可能獲得相應知識,簡單易行,但學後容易忘記。如果培訓僅停留在這一層次上,效果是難以保證的。
技能培訓,是入職培訓的第二個層次,錄用新員工不可避免地要走這一步。因為抽象的書本知識不可能立即適應具體的操作。即使新員工進入企業時就已擁有了優異的工作技能,他們也必須通過培訓了解本企業運作中的一些差別。很少有員工剛進入企業就掌握了所需要的一切技能,至於新錄用的會計師、工程師、經濟師、醫師、護士等專業人員也毫無例外應當參加新員工入職培訓。他們雖然已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但都只限於自己的專業,而與其他專業之間缺乏溝通和協調,對本企業更不甚了解。應當通過培訓,讓他們了解企業的情況,了解本企業他人的工作,促進各類人員之間的溝通和協調,使他們從企業整體利益出發共同合作。而且,他們還可以通過培訓更新專業知識,及時了解各自領域的最新知識及在本企業的應用,使之與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相適應。
素質培訓,這是入職培訓的最高層次。素質高的員工有正確的價值觀,有良好的思維習慣,有較高的目標。他可能暫時缺乏知識和技能,而素質低的員工即使已掌握了知識和技能,也可能不用,甚至幫倒忙。如果因為招聘把關不嚴,錄用了素質低的員工,經培訓不改的,應及時清退,否則,飴害企業。
入職培訓實踐中,究竟如何選擇培訓內容,應從實際出發。如果錄用的員工是管理人員,應傾向於知識和素質培訓。如果錄用人員是一般員工,則傾向於知識和技能培訓。
新員工入職培訓必不可少的內容有:
² 公司的地理位置和工作環境;
² 企業的標志及由來;
² 企業的發展歷史和階段性的英雄人物;
² 企業重要標志及有重要意義的紀念品的解說;
² 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² 企業的品牌地位和市場佔有率;
² 企業的組織結構及主要領導;
² 企業文化和企業經營理念;
² 企業的戰略和企業的發展前景;
² 科學規范的職位說明書;
² 企業的規章制度和相關的法律文件;
² 團隊的協作和團隊的建設;
² 業務知識與技能、業務流程。
3. 培訓資源。培訓資源(又稱培訓指導者)可分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內部資源包括企業的領導、具備特殊知識和技能的員工。利用內部資源,可使新員工和培訓組織者多方都得到提高。外部資源是指專業培訓人員、學校、公開研討會或學術講座等。對於新員工入職培訓來說,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各有優缺點,但比較之下,還是首推內部培訓資源,只有在企業業務確實繁忙,分不開人手或企業內部確實缺乏適當人選時,才選擇外部培訓資源。當然,如果能把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結合起來使用有,那就更好了。
當今有膽識的企業家都在大力發掘內部培訓資源。如摩托羅拉公司成立了摩托羅拉大學,每個新員工都要在這所企業大學里接受一星期的入職培訓。西門子公司成立了韋爾納.馮.西門子學院,每年大約有占員工總數5%的新員工在西門子學院接受培訓。
4. 培訓日期。培訓日期選擇的原則是什麼時候需要就什麼時候培訓。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時就必須把入職培訓安排在企業挑選、測試、錄用員工程序履行完畢,新員工正式加盟本企業之時進行。這時候的新員工都需要通過培訓熟悉企業的工作程序和行為准則,不失時機的安排培訓是最恰當不過的事。
有的企業違背了這一原則,把培訓計劃訂在淡季,以防影響生產,卻不知正因為未及時培訓,卻造成了大量次品、廢品或其它事故。此為下策。
有的企業將新員工入職培訓在不同時間內不定期安排,每一位員工在試用期都先後將得到一次新員工培訓的機會,具體日期由人力資源部通知。此為中策。
還有的企業在新員工報到後即統一利用集中的時間培訓,培訓後再開始工作,此為下策。
5. 培訓方法。培訓方法的新異,是培訓效果的催化劑。培訓的方法有多種,如講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討論法、視聽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種方法都有不同的特色,在新員工入職培訓中,要依據企業的需要和可能,合理地選擇採用。
目前,外國企業大多採用案例培訓,中國的人才培訓公司採用最多的是講座式。將講授法與案例法結合起來,靈活地運用於新員工入職培訓,生動活潑,再輔之以實地參觀,是頗有成效的方法。
6. 培訓場所及設備。培訓內容的具體性要求、信息傳授的具體性,培訓內容及培訓方法決定了如何選擇培訓場所與設備。
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場所有教室、會議室、工作現場等。在講授企業概況等共同知識時,課堂可以在教室、會議室。每天上課地點不宜單一,可通過變化培訓環境,讓新員工多了解企業的一些設施如階梯教室、多功能會議室等,從多方面接觸企業。而且,培訓地點的變換,有助於吸引新員工的注意力、緩解培訓疲勞。
若介紹各部門的業務技能,則決定了最適宜的場所是工作現場。為營造一種良好的培訓環境,可組織新員工實地參觀各部門的工作現場,充分利用企業的硬體,在新員工面前展示一種正規的有檔次的第一印象。
新員工入職培訓的設備包括教材、筆記本、筆、模型、投影儀、電視、錄相等。在企業財力、物力所允許的情況下,培訓設備要與時俱進,盡可能多樣化、靈活化。這有助於建立企業人性化的形象,增進新員工與企業的情感鏈接。如企業概況與規章制度,文字材料和專人講解已達到介紹的目的。但如果再使用多媒體工具演示,不但可以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為他們所花費的精力,感覺到人性化的關懷,更可側重引導新員工對企業和新環境的積極情感。
7. 培訓紀律。紀律是搞好培訓的保證。在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時,應該制定相應的培訓紀律。
以上各要素的有機結合就是一個系統的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培訓方案出來了,方案的設計工作並沒有結束。方案中實現培訓目標是根本目的。培訓方案是否設計得合理有效,培訓目標能否實現,還得經過評估。
(三)培訓方案的評估與完善
培訓效果如何、培訓的投入是否值得,一直是員工培訓工作中尚未解決的一個最大問題。科學的培訓評估對於企業了解投資的效果、界定培訓對組織的貢獻、證明員工培訓所做出的成績非常重要。
培訓效果的評估,是指企業在組織培訓之後,採用一定的形式,把培訓的效果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表示出來。良好的培訓評估體系是在工作分析、崗位說明、績效標准和管理以及培訓要素之間的流程管理,這種流程管理的核心,就是通過培訓不斷提高業績,並在提高業績的基礎上,逐漸提高績效標准,進而使企業培訓進入良性循環,真正服務於企業的經營戰略。
對於培訓評估標準的研究,國內外應用得最為廣泛得是最早由美國學者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提出的培訓效果四級評價模型,該評估模型將培訓的效果分為四個層次:
1.反應層,即學員反應,在員工培訓結束時,通過調查了解員工培訓後總體的反應和感受。
2.學習層,即學習的效果,確定受訓人員對原理、技能、態度等培訓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行為層,即行為改變,確定受訓人員培訓後在實際工作中行為的變化,以判斷所學知識、技能對實際工作的影響。
4.結果層,即產生的效果,可以通過一些指標來衡量,如事故率、生產率、員工流動率、質量、員工士氣以及企業對客戶的服務等。
隨著我國企業對培訓效果評估的日益重視,Kirkpatrick培訓四級評估模型已成為我國企業培訓效果評估的主要標准,但在相當多的企業,培訓效果評估一般只停留在第一、二層次,而缺乏深層次(第三、四層次)的評估。
培訓評估報告。培訓評估最後要提出培訓評估報告。評估報告主要有三個組成部分:一是培訓項目概況,包括項目投入、時間、參加人員及主要內容等;二是受訓員工的培訓結果,包括合格人數,不合格人員及不合格原因分析,另外還應提出不合格者處置建議,對不合格員工應進行再培訓,如果仍不合格者,應實施轉崗或是解聘;三是培訓項目的評估結果及處置:效果好的項目可保留,沒有效果的項目應取消,對於有缺陷的項目要進行改進,對於某些部分不夠有效的項目可以進行重新設計和調整,對於某些領域欠缺的項目可以新增。
跟蹤反饋。培訓報告確定後,要及時在企業內進行傳遞和溝通。一些企業往往忽略了這點而造成培訓評估與實際工作脫節。培訓評估報告應傳遞到如下人員:一是受訓員工,使他們了解培訓的效果,以便在工作中進一步學習和改進;二是受訓員工的直接領導;三是培訓主管,他們負責著培訓項目的管理,並擁有員工人事聘用建議權;四是組織管理層,他們可以決定培訓項目的未來。

綜上所述,本文從分析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定義入手,闡述了入職培訓的發展過程和現狀,以及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的設計要求。在本文結尾時,筆者認為還有必要強調的是,方案形成以後要,要努力付諸實踐,只有不斷的實踐,才能不斷提高培訓效果。

⑤ 漢語翻譯英語

In this paper, silver sanitation as an example, in introcing the recruitment of the theory on the basis of the silver sanitation's recruitm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aper on the work of recruiting and human resources planning and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 resources needs analysis,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of recruitment process, recruitment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methods. In this paper, to ask questions, analyse problem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system of the specific main line, centered on how to improve the sanitation of silver's recruitment system and start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current recruitment system silver sanitation company for analysis and stud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d demand for the company's recruitment system.

⑥ 國內外新員工培訓的現狀

新員工培訓 新員工培訓又稱第一職業培訓。
在德國,一般從15~20歲的年輕人,如果中學畢業後沒有進入大學,要想工作,必須先在企業接受三年左右的第一職業培訓。
在第一職業培訓期間,學生要接受雙軌制教育:一周工作五天,其中三天在企業接受工作培訓,另外兩天在職業學校學習知識。
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在工廠學到基本的熟練技巧和技術,而且可以在職業學校受到相關基礎知識教育。
通過接近真刀實槍的作業,他們的職業能力及操作能力都會得到提高。
由於企業內部的培訓設施基本上使用的是技術最先進的培訓設施,保證了第一職業培訓的高水平,因此第一職業教育證書在德國經濟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由於第一職業培訓理論與實踐結合,為年輕人進入企業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也深受年輕人歡迎。
在德國,中學畢業生中有60%~70%接受第一職業培訓,20%~30%選擇上大學。
西門子早在1992年就撥專款設立了專門用於培訓工人的"學徒基金".現在公司在全球擁有60多個培訓場所,如在公司總部慕尼黑設有韋爾納。
馮。
西門子學院,在愛爾蘭設有技術助理學院,它們都配備了最先進的設備,每年培訓經費近8億馬克。
目前共有1萬名學徒在西門子接受第一職業培訓,大約占員工總數的5%,他們學習工商知識和技術,畢業後可以直接到生產一線工作。
在中國,西門子與北京市國際技術合作中心合作,共同建立了北京技術培訓中心,西門子投資4000萬馬克。
合同規定,中心在合同期內負責為西門子在華建立的合資企業提供人員培訓,目前該中心每年可以對800人進行培訓。
第一職業培訓(新員工培訓)保證了員工一正式進入公司就具有很高的技術水平和職業素養,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學精英培訓 西門子計劃每年在全球接收3000多名大學生,為了利用這些寶貴的人才,西門子也制定了專門的計劃。
進入西門子的大學畢業生首先要接受綜合考核,考核內容既包括專業知識,也包括實際工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公司根據考核的結果安排適當的工作崗位。
此外,西門子還從大學生中選出30名尖子進行專門培訓,培養他們的領導能力,培訓時間為10個月,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讓他們全面熟悉企業的情況,學會從網際網路上獲取信息;第二階段,讓他們進入一些商務領域工作,全面熟悉本企業的產品,並加強他們的團隊精神;第三階段,將他們安排到下屬企業(包括境外企業)承擔具體工作,在實際工作中獲取實踐經驗和知識技能。
目前,西門子共有 400多名這種"精英",其中1/4在接受海外培訓或在國外工作。
大學精英培訓計劃為西門子儲備了大量管理人員。
員工五級別在職培訓 西門子人才培訓的第三個部分是員工在職培訓。
西門子公司認為,在世界性的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上,在革新、頗具靈活性和長期性的商務活動中,人是最主要的力量,知識和技術必須不斷更新、換代,才能跟上商業環境以及新興技術的發展步伐,所以公司正在努力走上一個"學習型企業"之路。
為此,西門子特別重視員工的在職培訓,在公司每年投入的8億馬克培訓費中,有60%用於員工在職培訓。
西門子員工的在職培訓和進修主要有兩種形式:西門子管理教程和在職培訓員工再培訓計劃,其中管理教程培訓尤為獨特和成效卓著。
西門子員工管理教程分五個級別,各級培訓分別以前一級別培訓為基礎,從第五級別到第一級別所獲技能依次提高,其具體培訓內容大致如下: 第五級別:管理理論教程 培訓對象:具有管理潛能的員工 培訓目的:提高參與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團隊建設能力 培訓內容:西門子企業文化、自我管理能力、個人發展計劃、項目管理、了解及滿足客戶需求的團隊協調技能 培訓日程:與工作同步的一年培訓,分別為為期三天的兩次研討會和一次開課討論會 第四級別:基礎管理教程 培訓對象:具有較高潛力的初級管理人員 培訓目的:讓參與者准備好進行初級管理工作 培訓內容:綜合項目完成、質量及生產效率管理、財務管理、流程管理、組織建設及團隊行為、有效的交流和網路化 培訓日程:與工作同步的一年培訓,為期五天的研討會兩次和為期兩天的開課討論會一次 第三級別:高級管理教程 培訓對象:負責核心流程或多項職能的管理人員 培訓目的:開發參與者的企業家潛能 培訓內容:公司管理方法、業務拓展及市場發展策略、技術革新管理、西門子全球機構、多元 文化間的交流、改革管理、企業家行為及責任感 培訓日程:一年半與工作同步的培訓,為期五天的研討會兩次。
第二級別:總體管理教程 培訓對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1)管理業務或項目並對其業績全權負責者;(2)負責全球性、地區性的服務者;(3)至少負責兩個職能部門者;(4)在某些產品、服務方面是全球性、地區性業務的管理人員。
培訓目的:塑造領導能力。
培訓內容:企業價值、前景與公司業績之間的相互關系、高級戰略管理技術、知識管理、識別全球趨勢、調整公司業務、管理全球性合作。
培訓日程:與工作同步的培訓兩年,每次為期六天的研討會兩次 第一級別:西門子執行教程 培訓對象:已經或者有可能擔任重要職位的管理人員。
培訓目的:提高領導能力。
培訓內容:根據參與者的情況特別安排。
培訓日程:根據需要靈活掌握

⑦ 員工壓力管理理論

壓力管理:
壓力是當人們去適應由周圍環境引起的刺激時,人們的身體或者精神上的生理反應,它可能對人們心理和生理健康狀況產生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因員工壓力過大造成的員工經常性的曠工、心不在焉、創造力下降而導致的企業生產力損失,僅在美國每年就超過 1500 億美元。為了預防和減少壓力對員工個人和組織造成的消極影響,發揮其積極效應,許多企業管理者已開始關注員工的壓力管理問題。企業實施適當的壓力管理能有效地減輕員工過重的心理壓力,保持適度的、最佳的壓力,從而使員工提高工作效率,進而提高整個組織的績效、增加利潤。
員工有壓力不代表企業就進行了壓力管理。所謂壓力管理,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針對壓力源造成的問題本身去處理,二是處理壓力所造成的反應,即情緒、行為, 以及生理等方面的緩解。簡言之是以管理為目的,並有組織有計劃地對的壓力產生行為進行有效的預防和干預。在這里,壓力管理的主體既可以是企業也可以是員工個人。

企業實行壓力管理的具體措施:
1、改善組織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減輕或消除工作條件惡劣給員工帶來的壓力。
首先,領導者或管理者力求創造高效率的工作環境並嚴格控制打擾。如關注雜訊、光線、舒適、整潔、裝飾等方面,給員工提供一個爽心悅目的工作空間,有利於達到員工與工作環境相適應,提高員工的安全感和舒適感,減輕壓力。
其次,要確保員工擁有做好工作的良好的工具、設備。如及時更新陳舊的電腦、復印機、傳真機等。
2、從企業文化氛圍上鼓勵並幫助員工提高心理保健能力,學會緩解壓力、自我放鬆。
(1)企業向員工提供壓力管理的信息、知識。企業可為員工訂有關保持心理健康與衛生的期刊、雜志,讓員工免費閱讀。這也能體現企業對員工成長與健康的真正關心,使員工感受到關懷與尊重,從而也會成為一種有效的激勵手段、激發員工提高績效進而提高整個組織的績效。
企業可開設宣傳專欄,普及員工的心理健康知識,有條件的企業還可開設有關壓力管理的課程或定期邀請專家作講座、報告。可告知員工諸如壓力的嚴重後果、代價 (如疾病、工作中死亡、事故受傷、醫療花費、生產率下降而造成潛在收入損失等);壓力的早期預警信號(生理症狀、情緒症狀、行為症狀、精神症狀);壓力的自我調適方法 (如健康食譜、有規律鍛煉身體、學著放鬆和睡個好覺、發展個人興趣愛好等)……讓員工築起「心理免疫」的堤壩,增強心理「抗震」能力。
(2)向員工提供保健或健康項目,鼓勵員工養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有些企業建立了專門的保健室,向員工提供各種鍛煉、放鬆設備,讓員工免費使用,還有一名專職的健康指導員去監督鍛煉計劃和活動,美國一些著名公司還為有健身習慣的人發放資金從而鼓勵健身。通過健身、運動不僅保持了員工的生理健康(這是心理健康的基礎),而且還可使員工的壓力很大程度上得到釋放和宣洩。
(3)企業可聘請資深專業人士為心理咨詢員,免費向承受壓力的員工提供心理咨詢,使員工達成一種共識:「身體不適,找內外科醫生,心理不適,找心理醫生」。心理咨詢在為員工提供精神支持與心理輔導、幫助其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緩解心理壓力、保持心理健康方面確是一種十分有效的科學方法。
3、組織制度、程序上幫助減輕員工壓力,加強過程管理。
(1)人力資源招聘中:注意識別人力資源的特點,選拔與工作要求(個性要求、能力要求等各方面)相符合的人力資源,力求避免上崗後因無法勝任工作而產生巨大心理壓力現象。
(2)人力資源配置中:力求人與事的最佳配置,並清楚地定義在該崗位上員工的角色、職責、任務。可減輕因角色模糊、角色沖突等引起的心理壓力。
(3)人力資源培訓中:第一,可培訓員工提高處理工作的技能(如撰寫公文或報告、工作陳述、新技能等),使之工作起來更得心應手,減少壓力;第二,可進行員工時間管理培訓(按各項任務的緊急性、重要性區分優先次序、計劃好時間),消除時間壓力源;第三,可培訓員工的溝通技巧等,消除人際關系壓力源,等等。
(4)職業生涯規劃中:幫助員工改善思維,拋棄不切實際的期望值太高的目標,而建立現實客觀的SMART式的發展目標:S-specific(特定的、適合自己的),M-measurble(可衡量的),A-achievable(可實現的),R -realistic(實際的),T-time-based(基於時間的)。
(5)人力資源溝通中:第一,領導者或管理者應向員工提供組織有關信息,及時反饋績效評估的結果,並讓員工參與與他們息息相關的一些決策等,使員工知道企業里正在發生什麼事情,他們的工作完成得如何等,從而增加其控制感,減輕由於不可控、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第二,各級主管應與下屬積極溝通,真正關心下屬的生活,全方位了解下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並給予盡可能的安慰、幫助,減輕各種生活壓力源給員工帶來的種種不利影響和壓力,並縮短與下屬的心理距離。
(6)保障制度:完善員工保障制度,向其提供社會保險及多種形式的商業保險,增強員工的安全感和較為穩定的就業心理,減輕其壓力。
(7)向員工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並保持企業內部晉升渠道的暢通等,有利於幫助減輕或消除社會壓力源給員工帶來的壓力。

⑧ 企業員工基礎培訓應該培訓哪些內容

企業介紹
企業文化
企業理念
產品相關
素質培訓
業務范圍

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設計

摘要:
本文從分析員工入職培訓的定義入手,闡述了新員工入職培訓工作的發展和現狀。分析研究了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的設計要求,指出入職培訓方案是以培訓需求分析為基礎,根據需求分析確定培訓目標,培訓目標是培訓方案的根本目的。培訓目標和培訓內容、培訓資源、培訓對象(新員工)、培訓日期與時間、培訓方法、培訓場所與設備、培訓紀律這些入職培訓方案的組成要素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系統。一個系統的培訓方案是否合理有效、是否能實現培訓目標,還得經過培訓效果評估,在實踐中進行檢驗、修改、完善。

關鍵詞:
企業、員工、入職培訓、方案

人、財物、信息是企業管理的四大要素,而後者是靠人去管理、實施,所以人是企業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目的就是使企業的新鮮血液得到充分運用,發揮最大的效益。筆者根據十年來參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體會,對新員工入職培訓的方案的設計提一孔之見,以求教於人事人力資源管理的專家、學者和諸位同仁。
一、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定義
企業招聘錄用的新員工並不是一開始就具備完成規定工作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也缺乏在企業新集體中同心協力的工作態度。因此,企業為使他們盡快掌握必要的知識、技能和具備的素質,必須對他們進行入職培訓。
同時,企業是在一個不斷變動的經濟技術環境中生存與發展,企業員工的知識、技能和工作態度就必須與這種不斷變動的外部環境相適應,使知識不斷更新,技能素質不斷提高。
所以,企業員工培訓是針對兩種人,一種是新錄員工,另一種是現有職工。於是乎,歐美有人給「培訓」下的定義是「培訓是指給新雇員或現有雇員傳授其完成本職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過程。」⑴以此類推,入職培訓的定義就應該是「入職培訓是指給新雇員傳授其完成本職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過程。」筆者冒昧地認為,這個定義似乎不夠完整。
培訓作為科研課題始於上世紀初。百年來,「培訓」這個概念,人們經常使用。但究竟何為培訓,卻各抒己見,至今沒有定論。而入職培訓呢?不僅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連叫法都不統一。有叫「入職培訓」⑵,也有叫「崗前培訓」⑶,還有叫「職前培訓」、「第一職業培訓」或「新員工培訓」、「新進員工培訓」。有的把企業新錄用的員工和企業內部調動的員工在進入崗位前接受的培訓統稱為「上崗前培訓」。而有的企業則把內部調動的員工在進入崗位前接受的培訓稱為「崗前培訓」,企業新錄用員工接受的培訓才稱為「新員工培訓」。而有的則認為「崗前培訓」和「新員工培訓」是一回事,都是指新員工上崗前培訓,如此等等,各地各企業對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稱謂不一,下的定義也各有特色,但培訓的內容都是:通過各種教導或體驗的方式在知識、技能、素質等方面改進新員工的行為方式,以達到期望的標准。
企業與其所處的外部環境的關系十分密切,企業員工在企業外面的言行代表著本企業全體,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形象和聲譽。因此,企業應從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出發,採取包括新員工入職培訓在內的多種方法,讓新員工樹立企業的自豪感,產生企業的向心力,教導新員工自覺地維護企業的聲譽和利益。
可見,入職培訓的完整定義應該是:企業對新錄用的員工,在進入職位之前進行的企業概況和員工須知的教育,以培養新員工應具備的素質、掌握必要的知識和基本工作技能,使之能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二、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發展與現狀
新員工入職培訓工作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近百年漫長的歷程。它作為員工培訓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培訓理論的發展而發展,已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片面到全面,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
最初,由於企業規模較小,生產技術簡單,主要是以手工勞動為主,新員工培訓還不被人們所認識。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人泰羅和吉爾布雷斯等最先強調培訓的意義,主張以規范性操作來取代過去工人的經驗性操作,推行標准操作法並按照這種標准方法來培訓工人。從此,始了新員工的技能培訓。
20世紀3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梅奧發現:人是「社會人」(把人的本性由最初地定的「經濟人」轉換為「社會人」的角色),不能單靠支付工資來調動積極性。因此,員工的士氣、工作滿足感、能夠被賞識同樣是影響勞動生產率的重要因素。這個發現為新員工入職培訓增添了重要內容。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培訓成為一門職業,有人專門從事新員工入職培訓。在加強對新員工知識、技能培訓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要視對新員工素質的培訓。
1943年,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可以分為5個層次,即一、生理需要;二、安全需要;三、歸屬感;四、受人尊重;五、自我實現。這5種需要是按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的,只有在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後,才去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這個理論使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內容進一步深化和拓展。
20世紀50年代,赫茲伯格把影響人的行為的各種因素分為「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兩類。激勵因素與本身工作性質相關,如成就感、責任感等,是使人能產生滿足感的因素;保健因素與工作的外在條件相關,如企業的管理、工資等,是能防止產生不滿意的因素。要調動員工積極性,必須使員工兩個因素都滿足。這個理論給新員工入職培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世紀50年代後期,道格拉斯提出人性假設的X理論、Y理論。X理論假定一般人都很討厭工作,對這些人要勸說、監督、懲罰,必要時也可給予獎勵。Y理論則認為人本身並不討厭工作,關鍵在於要為員工創造條件,使他樂於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這個理論使新員工入職培訓與員工上崗後的其它培訓緊密地聯系起來了。
20世紀60年代以來,培訓理論開始研究管理者的領導作風與員工工作之間的關系。這一時期的培訓理論更加系統化,入職培訓的對象也從一般工人擴展到管理人員。對新員工入職培訓,特別是對管理人員的入職培訓提出了新的目標。
至此,國外的培訓理論已淅趨完善,而國內的培訓實務與培訓理論研究還處於不成熟階段。進入21世紀後,我國企業對員工的培訓,尤其對員工的培訓日漸重視。

三、如何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
(一)培訓需求分析
培訓需求分析是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的首要環節。它由培訓管理人員採用各種方法和技術,對組織成員的目標、知識、技能等方面進行鑒別和分析,從而確定是否需要培訓以及培訓的內容。它是確定培訓目標、設計培訓計劃的前提,也是培訓評估的基礎。只有充分了解、分析培訓需求,才能設計合理的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培訓需求可從企業、工作、個人三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進行企業分析。先確定企業的培訓需求,以保證培訓方案符合企業的總體目標和戰略要求。大凡企業組織新員工入職培訓,就是要把新員工因知識、技能不足,不了解企業的概況、歷史、現狀、遠景規劃而造成的盲目性所產生的機會成本的浪費,控制在最小限度。如果企業不組織新員工入職培訓,新員工要花費比培訓多得多的時間掌握這些知識。新員工進入企業,面對一個新環境,不了解企業情況,不了解職位要求,不熟悉上司、同僚、下屬,不免感到緊張不安。為了使新員工消除緊張情緒,迅速適應環境,必須進行入職培訓。
其次,進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指新員工達到理想的工作績效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和能力。
接著,進行個人分析。個人分析是將員工現有的水平與未來工作崗位對員工技能、態度的要求進行比照,研究兩者之間存在的差距,研究需要進行哪方面的培訓來提高能力,達到員工的職務與技能的一致。但是,培訓不是萬能的,只有當新員工存在的問題是通過培訓能夠解決的時,則進行培訓。
(二)培訓方案各組成要素分析
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是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資源,培訓對象、培訓日期與時間、培訓方法、培訓場所與設備、培訓紀律的有機結合,具體分析如下:
1. 培訓目標。培訓目標應設置總目標和具體目標。培訓總目標是宏觀上的、較抽象的,它需要不斷分層次細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新員工入職培訓就是要把因新員工知識、能力、態度等方面的差距所產生的機會成本的浪費控制在最小階段,這就是企業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總目標。
培訓的具體目標是:
讓新員工感受到企業對他們的歡迎,體會到歸屬感,以鼓舞士氣;
讓新員工消除初進企業時的緊張焦慮情緒,很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以便減少錯誤、節省時間;
展現清晰的職位分析及、企業對個人的期望。告訴他,他的職位是干什麼的,你希望他做到什麼;
培訓新員工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尋求幫助的方法,提供討論的平台,幫助他更快地勝任本職工作;
幫助新員工建立與同事和團隊的和諧關系,減少員工的抱怨;
讓員工了解企業的歷史、現狀,讓他融入企業文化。不管他什麼背景、歷史、來自什麼樣的公司,用強化的方式讓他很快適應公司的組織文化,大家用同一個聲音說話。
總之,培訓目標是培訓方案實施的導航燈。有了明確的總體目標和各層次的具體目標,培訓的組織者和接受培訓的新員工才能少走彎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培訓內容。一般來說,新員工入職培訓內容應包括以下三個層次:
知識培訓,是入職培訓的第一層次。知識培訓有利於理解概念,增強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新員工只要聽一次講座或看一本書,就可能獲得相應知識,簡單易行,但學後容易忘記。如果培訓僅停留在這一層次上,效果是難以保證的。
技能培訓,是入職培訓的第二個層次,錄用新員工不可避免地要走這一步。因為抽象的書本知識不可能立即適應具體的操作。即使新員工進入企業時就已擁有了優異的工作技能,他們也必須通過培訓了解本企業運作中的一些差別。很少有員工剛進入企業就掌握了所需要的一切技能,至於新錄用的會計師、工程師、經濟師、醫師、護士等專業人員也毫無例外應當參加新員工入職培訓。他們雖然已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但都只限於自己的專業,而與其他專業之間缺乏溝通和協調,對本企業更不甚了解。應當通過培訓,讓他們了解企業的情況,了解本企業他人的工作,促進各類人員之間的溝通和協調,使他們從企業整體利益出發共同合作。而且,他們還可以通過培訓更新專業知識,及時了解各自領域的最新知識及在本企業的應用,使之與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相適應。
素質培訓,這是入職培訓的最高層次。素質高的員工有正確的價值觀,有良好的思維習慣,有較高的目標。他可能暫時缺乏知識和技能,而素質低的員工即使已掌握了知識和技能,也可能不用,甚至幫倒忙。如果因為招聘把關不嚴,錄用了素質低的員工,經培訓不改的,應及時清退,否則,飴害企業。
入職培訓實踐中,究竟如何選擇培訓內容,應從實際出發。如果錄用的員工是管理人員,應傾向於知識和素質培訓。如果錄用人員是一般員工,則傾向於知識和技能培訓。
新員工入職培訓必不可少的內容有:
² 公司的地理位置和工作環境;
² 企業的標志及由來;
² 企業的發展歷史和階段性的英雄人物;
² 企業重要標志及有重要意義的紀念品的解說;
² 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² 企業的品牌地位和市場佔有率;
² 企業的組織結構及主要領導;
² 企業文化和企業經營理念;
² 企業的戰略和企業的發展前景;
² 科學規范的職位說明書;
² 企業的規章制度和相關的法律文件;
² 團隊的協作和團隊的建設;
² 業務知識與技能、業務流程。
3. 培訓資源。培訓資源(又稱培訓指導者)可分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內部資源包括企業的領導、具備特殊知識和技能的員工。利用內部資源,可使新員工和培訓組織者多方都得到提高。外部資源是指專業培訓人員、學校、公開研討會或學術講座等。對於新員工入職培訓來說,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各有優缺點,但比較之下,還是首推內部培訓資源,只有在企業業務確實繁忙,分不開人手或企業內部確實缺乏適當人選時,才選擇外部培訓資源。當然,如果能把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結合起來使用有,那就更好了。
當今有膽識的企業家都在大力發掘內部培訓資源。如摩托羅拉公司成立了摩托羅拉大學,每個新員工都要在這所企業大學里接受一星期的入職培訓。西門子公司成立了韋爾納.馮.西門子學院,每年大約有占員工總數5%的新員工在西門子學院接受培訓。
4. 培訓日期。培訓日期選擇的原則是什麼時候需要就什麼時候培訓。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時就必須把入職培訓安排在企業挑選、測試、錄用員工程序履行完畢,新員工正式加盟本企業之時進行。這時候的新員工都需要通過培訓熟悉企業的工作程序和行為准則,不失時機的安排培訓是最恰當不過的事。
有的企業違背了這一原則,把培訓計劃訂在淡季,以防影響生產,卻不知正因為未及時培訓,卻造成了大量次品、廢品或其它事故。此為下策。
有的企業將新員工入職培訓在不同時間內不定期安排,每一位員工在試用期都先後將得到一次新員工培訓的機會,具體日期由人力資源部通知。此為中策。
還有的企業在新員工報到後即統一利用集中的時間培訓,培訓後再開始工作,此為下策。
5. 培訓方法。培訓方法的新異,是培訓效果的催化劑。培訓的方法有多種,如講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討論法、視聽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種方法都有不同的特色,在新員工入職培訓中,要依據企業的需要和可能,合理地選擇採用。
目前,外國企業大多採用案例培訓,中國的人才培訓公司採用最多的是講座式。將講授法與案例法結合起來,靈活地運用於新員工入職培訓,生動活潑,再輔之以實地參觀,是頗有成效的方法。
6. 培訓場所及設備。培訓內容的具體性要求、信息傳授的具體性,培訓內容及培訓方法決定了如何選擇培訓場所與設備。
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場所有教室、會議室、工作現場等。在講授企業概況等共同知識時,課堂可以在教室、會議室。每天上課地點不宜單一,可通過變化培訓環境,讓新員工多了解企業的一些設施如階梯教室、多功能會議室等,從多方面接觸企業。而且,培訓地點的變換,有助於吸引新員工的注意力、緩解培訓疲勞。
若介紹各部門的業務技能,則決定了最適宜的場所是工作現場。為營造一種良好的培訓環境,可組織新員工實地參觀各部門的工作現場,充分利用企業的硬體,在新員工面前展示一種正規的有檔次的第一印象。
新員工入職培訓的設備包括教材、筆記本、筆、模型、投影儀、電視、錄相等。在企業財力、物力所允許的情況下,培訓設備要與時俱進,盡可能多樣化、靈活化。這有助於建立企業人性化的形象,增進新員工與企業的情感鏈接。如企業概況與規章制度,文字材料和專人講解已達到介紹的目的。但如果再使用多媒體工具演示,不但可以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為他們所花費的精力,感覺到人性化的關懷,更可側重引導新員工對企業和新環境的積極情感。
7. 培訓紀律。紀律是搞好培訓的保證。在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時,應該制定相應的培訓紀律。
以上各要素的有機結合就是一個系統的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培訓方案出來了,方案的設計工作並沒有結束。方案中實現培訓目標是根本目的。培訓方案是否設計得合理有效,培訓目標能否實現,還得經過評估。
(三)培訓方案的評估與完善
培訓效果如何、培訓的投入是否值得,一直是員工培訓工作中尚未解決的一個最大問題。科學的培訓評估對於企業了解投資的效果、界定培訓對組織的貢獻、證明員工培訓所做出的成績非常重要。
培訓效果的評估,是指企業在組織培訓之後,採用一定的形式,把培訓的效果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表示出來。良好的培訓評估體系是在工作分析、崗位說明、績效標准和管理以及培訓要素之間的流程管理,這種流程管理的核心,就是通過培訓不斷提高業績,並在提高業績的基礎上,逐漸提高績效標准,進而使企業培訓進入良性循環,真正服務於企業的經營戰略。
對於培訓評估標準的研究,國內外應用得最為廣泛得是最早由美國學者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提出的培訓效果四級評價模型,該評估模型將培訓的效果分為四個層次:
1.反應層,即學員反應,在員工培訓結束時,通過調查了解員工培訓後總體的反應和感受。
2.學習層,即學習的效果,確定受訓人員對原理、技能、態度等培訓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行為層,即行為改變,確定受訓人員培訓後在實際工作中行為的變化,以判斷所學知識、技能對實際工作的影響。
4.結果層,即產生的效果,可以通過一些指標來衡量,如事故率、生產率、員工流動率、質量、員工士氣以及企業對客戶的服務等。
隨著我國企業對培訓效果評估的日益重視,Kirkpatrick培訓四級評估模型已成為我國企業培訓效果評估的主要標准,但在相當多的企業,培訓效果評估一般只停留在第一、二層次,而缺乏深層次(第三、四層次)的評估。
培訓評估報告。培訓評估最後要提出培訓評估報告。評估報告主要有三個組成部分:一是培訓項目概況,包括項目投入、時間、參加人員及主要內容等;二是受訓員工的培訓結果,包括合格人數,不合格人員及不合格原因分析,另外還應提出不合格者處置建議,對不合格員工應進行再培訓,如果仍不合格者,應實施轉崗或是解聘;三是培訓項目的評估結果及處置:效果好的項目可保留,沒有效果的項目應取消,對於有缺陷的項目要進行改進,對於某些部分不夠有效的項目可以進行重新設計和調整,對於某些領域欠缺的項目可以新增。
跟蹤反饋。培訓報告確定後,要及時在企業內進行傳遞和溝通。一些企業往往忽略了這點而造成培訓評估與實際工作脫節。培訓評估報告應傳遞到如下人員:一是受訓員工,使他們了解培訓的效果,以便在工作中進一步學習和改進;二是受訓員工的直接領導;三是培訓主管,他們負責著培訓項目的管理,並擁有員工人事聘用建議權;四是組織管理層,他們可以決定培訓項目的未來。

綜上所述,本文從分析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定義入手,闡述了入職培訓的發展過程和現狀,以及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的設計要求。在本文結尾時,筆者認為還有必要強調的是,方案形成以後要,要努力付諸實踐,只有不斷的實踐,才能不斷提高培訓效果。

⑨ 國內外關於員工培訓的研究綜述

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員工培訓是企業實現其戰略的根本,它影響著企業的生產效率、核心競爭力、客戶的滿意度、市場份額、利潤以及對資源的吸引力等各個方面。任何企業要想使自己的競爭能力最大化,都必須能夠成功地管理好自己的員工。研究表明,人力資源管理與員工培訓之間存在著相關關系,人力資源管理對員工培訓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一)?? 員工培訓概述員工培訓是企業通過各種方式使員工具備完成現在或將來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技能並改變他們的工作態度,以改變員工在現在或將來職位上的工作業績,並最終實現企業整體績效提升的一種計劃性和連續性的活動[3]。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更是企業成長的一支生力軍和戰斗隊。優秀的企業,將極大地重視員工培訓,能夠綜合企業績效,引導企業形成共同價值觀,增強企業凝聚力,構建和諧企業,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員工培訓使員工提高自身素質改善員工的工作績效並提高企業的整體績效,員工在培訓中所學到的內容必須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以適應工作要求,培養各方面所要的人才,最終提高企業的效益,利於持續發展。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哈羅德?孔茨認為:「員工培訓是設計和保持一種良好環境,使人在群體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標[4]。」既然如此,為了設計和保持這樣一種良好的環境,為了使人在群體中能夠高效率地工作,就需要培訓。良好有效的培訓在組織效率的切實保證,培訓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二)?? 員工培訓在企業中的地位員工培訓的戰略地位,實際上是一個員工培訓的定位問題,即是員工培訓的目標與方向的問題,做好員工培訓,必須首先明確員工培訓的目標,使員工培訓定好位,使員工培訓從一開始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一個企業能否做出正確的戰略選擇是重要的,同樣能否正確地實施戰略也是重要的。那麼員工培訓在企業戰略中起什麼樣的作用呢?戰略目標的實施必然通過組織體系落實到每個人頭,通過發揮組織中人的作用來實現目標。職位說明書,崗位職責,任職標准等等只是規定了崗位的職責資格等內容。它不能說明不同時期每一崗位的具體內容,具體。如果按崗位說明去履行責任,員工就會找不到工作方向,而員工培訓就像一條線索把每個職位串聯起來,把每一位員工都賦予戰略任務。通過制定每一個員工的培訓,使企業戰略、崗位、員工合為一體。績效管理就是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一種輔助手段,通過有效的目標分解和逐步逐層的落實幫助企業實現預定的戰略。在此基礎上,理順企業的管理流程,規范管理手段,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高員工的自我管理能力。(三)員工培訓在企業中日益重要的作用企業員工培訓的核心對象是人,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員工培訓能使企業效率提升,提高員工自身和工作的素質,員工應具備的基本常識,使員工具有協作精神團隊,成為企業戰鬥力的所在,更是企業戰勝困難走向成功的關鍵。實行員工培訓的著眼點在於人,在於人的靈魂、情感、需求、潛能、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人與組織之間的和諧。例如「海爾」的創新員工培訓,就在於創新滲透到了每位員工的實際行動中,在於每天有兩項專利的發明創造[3]。這就是企業員工培訓的魅力,就是企業員工培訓的追求。員工培訓在企業中日益重要的作用有以下幾點:1、培訓有助於改善企業的績效。企業績效的實現是以員工績效的實現為前提和基礎的,有效的培訓能夠幫助員工提高他們的知識、技能,改變他們的態度,增進他們對企業戰略、經營目標、規章制度、工作標準的理解,不斷提高工作積極性,從而有助於改善他們的工作業績,進而改善企業的效績,尤其是在員工個人的工作業績低於需要達到的水準,就更需要重視。2、培訓有助於增進企業的競爭優勢。構建自己的競爭優勢,這是任何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之在。當今時代,隨著知識經濟的速猛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企業的經營環境復雜多變,通過對員工培訓可以使員工及時掌握新的知識、新的技術,確保企業擁有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可以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3、培訓有助於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員工的滿意度是企業正常運轉的必要條件之一,培訓則有助於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對員工進行培訓,可以使他們感受到企業對自己的重視和關心,對員工進行培訓,可以提高他們的知識技能水平,隨著知識技能水平的提高,員工的工作業績能夠得到提高,有利於提高他們的成就感。4、培訓有利於培育企業文化。21世紀不但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更是人才與人才之間的競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企業文化同樣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企業文化對員工具有強大的凝聚力,規范化,導向和激勵作用,也有著對企業非常重要意義,因此,很多企業在重視員工的培訓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企業成員共有的一種價值觀念和道德准則,企業文化必須得到員工的認可,這是需要不斷地向員工進行講述和教育的。三、企業在員工培訓中出現的問題許多企業管理者都將員工培訓當作企業管理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將員工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一)領導觀念的局限性1、領導對培訓的重視不夠。在研究中發現,多數企業領導認為自己或者企業對員工培訓很重視的,可大多數的員工沒有感覺到領導的重視,為什麼有這么大的落差?結合一些企業選擇培訓的動機來看,企業對員工培訓重視不夠是得到了很好的證明。思想指引著行動,只有把事情落實到實處,問題才能解決,只有把員工培訓從認識上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培訓工作才能真正意義地開展,培訓的效益才能被顯示,從而突出培訓工作的重要作用。2、領導培訓作用的認識偏差。雖然很多企業領導認識到了培訓的重要,對「培訓是提高員工素質的重要手段」、「培訓是留住人才的重要途徑」、「培訓是企業發展的動力」的認識比較認同,但對「培訓是投資」的認識不能達到共識,甚至認為「培訓後員工容易跳槽,企業會蒙受較大損失」、 「企業發展好就沒有必要培訓」,這些都是領導在思想上認識的不足。所以,企業在選擇培訓的過程中是比較謹慎的,一般有三種情況才會選擇培訓,即競爭對手在做培訓、企業自身出現問題、政府有關部門要求進行培訓時企業才會選擇培訓,很少有企業系統地規劃員工培訓。3 、領導培訓對象的選擇不準確。培訓對每個員工都很重要,其實每個員工都需要培訓,只是在培訓內容上有不同而已。企業領導認為高層管理人員不需要培訓,因為他們經驗豐富,本來就是人才,殊不知,一個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素質對於企業發展的影響最大,他們更需要更新知識、改變觀念。有些企業領導認為一般員工招聘後就可使用也不需要培訓也是錯誤的認識,就是一般的員工即使按一定的要求招聘而來也要進行工作態度、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培訓。只有當企業領導充分認識到培訓的價值時才會正確選擇培訓對象並給予合適的培訓。(二)培訓體系不完善企業培訓機構設置簡單已成了很多企業的通病,沒有人力資源部的企業也不少,很多企業的培訓工作由辦公室或企業管理部等其他部門兼管。由於沒有專門的部門從事培訓工作,所以對培訓工作的人力投入也少,從而就出現了沒有培訓制度、沒有培訓規劃、不做培訓評估分析的現象,對培訓活動的決策隨意、規劃臨時。如:某公司是一家曾榮獲全國工商聯民企業收入總額為一個億的建築集團公司,有技術管理人員300多人,該公司沒有人力資源部,員工培訓由企業管理部負責兼管,公司沒有培訓規劃和培訓制度,公司進行的培訓活動有下面這些:(1)項目經理到有關培訓機構學習項目管理知識,並不參加該機構組織的有關認證考試;(2)參加政府要求的有關特殊工種需要經過專門培訓機構進行技術等級的培訓;(3)公司實行內部授課制,由部門經理或項目負責人在休息的時候給有關管理人員授課。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培訓體系不完善是培訓工作中的一個大問題。1、 企業沒有設置專門的培訓機構,沒有專職的培訓工作負責人員。企業在利益的驅動下組織機構設置簡單,人員編制精簡,培訓是個系統工作,想做好就要從源頭上做好。一個企業沒有專門的人力資源部來負責培訓事宜,即使領導想把培訓活動做好,兼管部門也是力不從心的。2、沒有培訓規劃。沒有對培訓的需求進行正確細致的分析,對哪些項目,經理需要加強管理方面的能力,哪些項目經理需要提高技術上的知識沒有了解清楚。據了解, 某公司選擇的2個項目經理參加項目管理知識學習,其實有一個項目經理因為跟隨老闆20多年,一直在項目上工作,對管理項目沒有什麼大的困難,而他需要的是對新的施工技術的了解。沒有正確的需求分析,培訓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3、沒有對培訓進行考評。如某公司參加項目管理學習的人員不需要參加最後考試,參加學習的人員沒有心理負擔,他的學習過程是完成公司交給的任務,公司沒有要求具體的學習結果,參加學習的人員可能不會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培訓的效果就不可能達到理想的狀態。對內部授課制也同樣,誰有空,誰就講一下,誰有空,誰就聽一下,沒有對授課內容進行整體規劃,沒有對參加人員給予紀律要求。而如果該公司有專門的人力資源部來負責培訓事宜,並且責任到人,制訂企業培訓制度,作好培訓規劃,特別是培訓的需求規劃,加強培訓組織管理,給予適當的評估分析,在企業領導的支持下,培訓工作會做得更好。(三)培訓方式不當一般情況企業採用的培訓方法是講課法,並且以企業領導或工作優勝者講課為多,雖然講課法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員工希望的是適合自已的培訓方式,能夠在培訓中增加自已參與的機會。不恰當的培訓方法,將直接影響學員對培訓內容的接受,從而影響培訓的整體效果。員工培訓應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基礎,不能盲目的為培訓而培訓,只要結果不要過程的培訓。員工培訓作為一種管理理論與實踐,其本身不僅僅在一種「純」理念性的東西,也應該有貫穿於整個培訓當中的實踐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講,員工培訓應當以提高企業效益為重中之重。培訓方式的不當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員工精力的損耗,甚至造成員工的排斥和抵觸。因此在選擇培訓方式的時候要以企業的組織形式,企業文化氛圍,受訓對象的工作職能所處等級進行培訓,脫產培訓和在職培訓也要依具體情況來定。一般來說參加培訓的人員最好有所限制,並不是越多越好,在許多小企業中,管理人員為了節省經費便使多人同時參加培訓,這樣不利於培訓效果的產生,其次培訓最好不要以授課的方式進行,這種培訓不能充分調動受訓人員的積極性,因此培訓最好不要在員工的業余時間進行。(四)員工對培訓活動的配合度不高研究中發現,雖然絕大多數的員工認為培訓對自己為重要,因而在企業真正開展培訓時,員工對培訓活動的配合度不高。員工認為不要培訓的一個原因是對目前狀況的自負:自已的技術和水平是滿意的,因此對培訓毫不在意,任何培訓的企圖都是浪費時間。員工感到在工作不斷學習是能提高工作水平的,培訓會令自己相形見絀,甚至培養了潛在的競爭者,使自己被超過或替代。如深圳某一大型制衣公司的培訓經理困惑企業開展培訓時,一些管理人員認為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參加培訓,連安排到度假區的培訓活動也缺少誘惑力,原因是公司對員工的考核主要從業務出發,員工感到要完成公司規定的工作任務已經很累了,還要化時間去參加學習也是力不從心。何況公司開展一些戶外拓展訓練對年齡大一點的管理人員是沒有吸引力,很多管理人員認為公司採取的一些培訓方法是跟風而不切實際,所以拒絕參加培訓。這給培訓工作對培訓內容、培訓方法、培訓時間的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企業員工培訓的幾點對策企業做好培訓活動必須要有領導的支持和參加培訓者的配合,重要的是把培訓活動本身成為一個有規劃、有制度、體系完善的系統,再加上合適的培訓方式方法和充足的培訓經費。培訓要把企業的發展和員工個人的發展相結合,在時間和空間上最大限度地貼近企業管理和業務發展的實際籍要,使員工接受培訓後能夠在企業中實際應用培訓成果,發揮自己的職業技能和自身的市場受雇價值。對員工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對策:四、企業員工培訓的幾點對策企業做好培訓活動必須要有領導的支持和參加培訓者的配合,重要的是把培訓活動本身成為一個有規劃、有制度、體系完善的系統,再加上合適的培訓方式方法和充足的培訓經費。培訓要把企業的發展和員工個人的發展相結合,在時間和空間上最大限度地貼近企業管理和業務發展的實際籍要,使員工接受培訓後能夠在企業中實際應用培訓成果,發揮自己的職業技能和自身的市場受雇價值。對員工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對策:(一)轉變領導觀念樹立正確的培訓意識許多企業領導認為用人可以去招聘,對員工進行培訓太浪費。轉變領導觀念樹立正確的培訓意識應該從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一般職能來看,有人力資源計劃、工作分析、招聘、培訓與升發、績效評估、薪酬與福利、員工關系等。領導的培訓觀念雖然在人力資源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任何一項職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所以轉變領導觀念樹立正確的培訓意識是很有必要的。轉變領導觀念樹立正確的培訓意識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1、從培訓需求培訓計劃來看。培訓需求是指在規劃與設計每項培訓活動、制定年度培訓規劃前,由培訓部門(或者藉助外部專業的咨詢公司)、主管人員、工作人員等採取各種方法和技術,對各部門及其成員的目標、知識、技能等方面進行系統的鑒別與分析,以確定是否需要培訓及培訓內容的一種活動或過程。培訓計劃就是對將要進行的培訓工作預先擬定的規劃,包括培訓的具體目標、內容、辦法和步驟在內的安排、布置和籌劃。做好培訓計劃利於受訓人員有重點、有成效、有秩序地接受培訓,並能達到宏觀控制和保證培訓工作有計劃、按比例發展,會起到統一行動,協調步調、明確任務的作用,培訓計劃不僅是培訓工作的必備程序,而且還是培訓管理的手段,並為培訓管理提供有效的尺度和有力的依據。2、從培訓的目的來看。培訓的直接目的是通過提高員工的素質以增加企業收益,而提高員工素質的途徑有兩種方式即通過招聘和通過培訓。有些崗位的人員需求是可以通過直接招聘來滿足的,甚至如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一般員工招聘後只稍作崗前知識培訓即可,沒有必要過分重視培訓,而有些崗位要求的技能是比較特殊的、有些崗位要求有高忠誠度的員工則純粹的招聘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或企業內有低職位員工可以通過培訓來勝任崗位工作的,必須在現有人員中加以挑選後通過培訓來滿足的,所以企業既不能過分依賴招聘也不能過分依賴培訓。3、從人力資源計劃和工作分析來看。人力資源計劃和工作分析是盤點企業人力資源並與完成企業目標工作的人員要求做出比較的,在一定的成本核算後,對招聘或者培訓進行客觀選擇,以改善企業人力資源來如期完成企業目標。培訓後,要及時做好考評工作,一方面檢查培訓的效果,以及時調整培訓工作的不足;另一方面對經過培訓後工作效率得到明顯改善的員工及時給予肯定,必要時給予薪酬或職位的調整以激勵員工努力工作,使員工和企業共同發展。(二)建立完善培訓體系建立完善培訓體系制度是培訓工作的保障,制度規范對於企業培訓的順利開展有著十分重大的幫助。企業可以通過建立科學的培訓管理體系制度,來規定培訓計劃、實施、評估等培訓活動及培訓經費的使用,通過培訓體系制度確立培訓的地位和目的、培訓原則、培訓分類、不同培訓對象的培訓方法、培訓內容與責任部門等。再好的體系制度只有認真貫徹執行才能顯效,如果將制度束之高閣那麼所訂的制度也是形同虛設,只有認真貫徹執行才能真正指導培訓活動。經常鼓勵員工積極參加學習和培訓,預先制訂培訓後要求達到的標准,積極指導員工的培訓和學習,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培訓對象要採取不同的培訓方式,通過培訓為員工提供晉升機會。如何建立完善培訓體系,一般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1、 組織分析。培訓需求的組織分析主要是通過對組織的目標、資源、特質、環境等因素的分析,准確地找出組織存在的問題與問題產生的根源,以確定培訓是否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培訓需求的組織分析涉及到能夠影響培訓規劃的組織的各個組成部分,包括對組織目標的檢查、組織資源的評估、組織特質的分析以及環境的影響等方面。組織分析的目的是在收集與分析組織績效和組織特質的基礎上,確認績效問題及其病因,尋找可能解決的辦法,為培訓部門提供參考。2、 工作分析。工作分析的目的在於了解與績效問題有關的詳細內容、標准,和達成工作所應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工作分析的結果也是將來設計和編制相關培訓課程的重要資料來源。工作分析需要富有工作經驗的員工積極參與,以提供完整的工作信息與資料。工作分析需要投入大量時間來收集並歸納數據,所以只有當從組織分析中得出公司願意在培訓上投入時間與資金的結論後才能工作分析,工作分析的4個步驟:(1)選擇待分析的工作崗位;(2)羅列出工作崗位所需執行的各項任務的基本清單;(3)確保任務基本清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讓一組專門項目專家(在職人員、經理人員等)以開會或書面調查的形式回答有關各項工作任務的問題;(4)旦工作任務被確定下來,那麼就要明確勝任一項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術或能力了[5]。(三)選擇恰當的培訓方式對員工培訓方式有很多,要根據員工自已的特點來選擇適合員工的培訓方工。對員工的培訓可選用案例分析、頭腦風暴法等方法共同分析問題,培養員工的創新意識,鼓勵部門間進行工作輪換,促進知識在組織內流動,讓組織保持活力,為部門原有的工作帶來新思想、新點子。企業可以有計劃地組織參加一些外面培訓機構的研修班或MBA管理知識學習,來提高員工自身的工作能力,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益。企業的每個部門或崗位上必然有一個工作能力最強的能人,作為最強的這些人必有其獨特的、成功的工作經驗和技巧。企業注重對這些能人的成功經驗進行挖掘、整理、完善和提升,使之更適應企業、部門和崗位的需要,成為符合其所在部門和崗位實際的寶貴的培訓資源。通過對員工根據自已的情況合理的進行崗位培訓,把這些寶貴的培訓內容有效地傳遞給每一位員工,讓每位員工按培訓內容要求進行工作,從而使能人的經驗和能力迅速地轉化為該部門或崗位全體員工統一的、一致的行為。因此,選擇恰當的培訓方式能提高整個部門的工作績效,從員工職能分析來說,分為基層員工、中層員工、高層員工[4]。基層員工是工人的技術傳授者和督導者,他們不僅要很好地執行上級的命令,更要在自己判斷能力的基礎上提出改進和創新的建議,其管理水平直接影響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和對企業的忠誠度。對基層員工培訓的內容側重於提供與實務工作相配合的基本管理方法,提供有效處理第一線日常工作的各種問題的技巧。中層員工是企業的中堅力量,擔負著企業日常經營中各種職能的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工作。中層管理者的培訓主要側重於業務上的培訓,同時向他們傳遞相關的管理新知識和理念,使他們更有效地理解和執行企業高層的決策方針,更有效地實施日常經營職能。高層員工是機構內負責指引領導、提供填界、設立標準的器官。高層員工應該具備廣闊的視野,能系統地掌握當今社會、政治、經濟形勢,深刻理解和洞察企業內外部各種因素的作用,提高從全局觀點對企業的戰略、目標、方針及發展進行創造性的規劃、決策、控制的能力,提高組織的活力和績效。高層員工的培訓應該側重於觀念、理念方面,而不是業務、操作方面。為他們開設經營管理高級研修班,強化決策層所必需的高級工商管理知識,讓其有針對性地學習現代企業管理知識和技術。培訓的內容包含企業所處環境和國內外形勢、經營思想、企業發展戰略、對策研究、組織設計和用人藝術、控制和影響、企業現代管理技術、企業的社會責任等。(四)合理調動員工積極性企業員工培訓的核心關健在於人,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調動員工積極性,使企業每一層面的員工都能接受企業的價值理念,並以此作為自已的工作態度,在自已的崗位上嚴格遵守,忠實履行,創造性地搞好自已的工作,自覺地提高企業竟爭力。調動員工積極性的著眼點在於「人」,在於人的靈魂、情感、需求、潛能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人與組織之間的和諧。而員工的積極性中一種自主行為,是一種自主實行企業核心價值理念的行為。員工積極性在企業中起著主體作用,不僅是指理念形成過程中的出謀劃策,積極參與,而且更應該是他們憑借其豐富知識,能力和優良的品質在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過程中所迸發出的能力與優勢。可以從以下幾點調動員工積極性:1、培訓內容的選擇。培訓的內容通常分為態度、知識、技能三大方面。其中:知識主要指公司結合崗位的具體要求而設定的員工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也包括產品知識。技能方面,主要指員工在實際工作中將要運用到的專門技術能力、協調溝通、計劃組織、執行激勵等能力。態度是影響能力和工作效能的重要因素。企業在培訓中容易強調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而忍視態度的作用。2、新員工培訓。新員工培訓,又稱崗前培訓、職前教育、入廠教育,是一個企業所錄用的員工從局外人轉變成為企業人的過程,是員工從一個團體的成員融入到另一個團體的過程,員工逐漸熟悉、適應組織環境並開始初步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定位自己的角色、開始發揮自己的才能。3、基層員工培訓。作為企業絕大多數的基層員工,其素質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關繫到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提供的服務質量和企業的社會形象,對基層員工培訓的內容側重於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術。對理論性比較強的專業知識培訓採用課堂講課法,對專業技術的實際操作能力採用角色扮演法比較好。

⑩ 國內外員工培訓與管理現狀,滿意答案追加懸賞!!

一、培訓理論的研究及發展
自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國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人們開始漸漸重視起培訓工作,特別是在今天的市場經濟下,對培訓工作的研究愈來愈多,但何為培訓,卻是各抒己見,至目前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下面摘錄一些供研究參考。
培訓:指各組織為適應業務及培育人才需要,用補習、進修、考察等方式,進行有計劃的培養和訓練,使其適應新的要求不斷更新知識,擁有旺盛的工作能力,更能勝任現職工作,及將來能擔任更重要職務,適應新技術革命必將帶來的知識結構、技術結構、管理結構和幹部結構等方面的深刻變化。③
培訓:指向員工傳授工作所需知識和技能的任何活動,是與工作有關的任何形式的教育。④
培訓:指創造一個環境,使員工能夠在這一環境中獲得或學習特定的與工作要求密切相關的知識、技能、能力和態度。⑤
培訓:指給新雇員或現有雇員傳授其完成本職工作所改需的基本技能的過程。⑥
總之現代培訓指的是員工通過學習,使其在知識、技能、態度上不斷提高,最大限度地便員工的職能與現任或預期的職務相匹配,進而提高員工現在和將來的工作績效。
培訓作為科研課題首先是在心理學和科學管理領域進行的。隨後,培訓理論隨著管理科學理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傳統理論時期的培訓(1900-1930)、行為科學時期的培訓(1930-1960)、系統理論時期的培訓(1960-)三個發展階段。在傳統理論時期,培訓是以發展個人技術與態度為主,較少考慮個人與他人,或個人與團體的相互關系;行為科學理論階段的培訓,除了延續傳統理論時期重視個思際跤胩

閱讀全文

與國內外員工培訓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