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員工入職培訓情況調查表該怎麼寫
1、我要調查網是一個專業的問卷調查平台,問卷大廳和問卷模板都有不少問卷,找找看是否有你需要的,或者可以把類似問卷內容更改成你需要的即可。
2、「我要調查網」,調查全攻略欄目,關於調查問卷設計原則、設計問卷要注意的問題、應該遵循的原則、問卷的結構、設置題目把握的要點等等調查問卷設計方法說明的非常細致清晰。
3、如果你要數據報告,可以把設計好的問卷發布到我要調查網上,我要調查網的系統還可以查看答卷情況,時時查看統計數據。
2. 員工入職培訓方案,在線等
培訓不過就是一個形來式化的東西自?其作用也就是對公司,人員有所了解,提前認識下公司人員的個所要職.要求他們了解公司制度不也就是給本書讓他們看?來個制度考核?如果是做方案交領導的話不也簡單,培訓3天期間里,第一天,上午做什麼例開會.其目的是什麼要發揮什麼什麼精神.需要什麼材料或地方.午餐是否由公司提供,多少人,一人多少錢.其他的都照寫.
3. 入職培訓心得報告怎麼寫
培訓總結
在公司領導的大力安排和重視下,公司在6月初為我們商用TSA舉行了一次全國范圍的培訓,在這次培訓中,我作為商用TSA,感覺非常有收獲,可以說是為以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我們從四面八方趕到這次會議的舉辦地長沙的時候,公司已經為我們安排好了食宿,體現了公司領導對我們這些奮戰在一線員工的重視,讓我們心中充滿了對公司的感激.
一夜的休息讓我擺脫了旅途的勞困,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會議剛開始,我們的胡激濤服務總監就親自為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首先,胡總為我們中新近加入公司的員工介紹了TCL電腦的發展情況,並對目前的產品線作了分析;緊接著胡總又對我們提出了職責方面的要求:
培訓銷售商,用戶和銷售人員,為他們分別提供不同的課程,讓銷售商和銷售人員能夠更了解我們的產品情況,為客戶提供更有效的服務,為客戶提供的培訓主要是讓客戶能夠更好的應用我們的產品,讓我們的產品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增值.
為客戶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我們在售前能夠為用戶提供的最好的服務,這點一定要建立在詳細分析用戶需求的基礎上,從用戶角度出發,以較低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效能.
一定要培養協助銷售的能力,作為商用TSA,協助銷售人員一同攻單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在這以點上我目前作的還不是很好,在以後的工作中必須加強這一點,為公司銷售業績的增長作出貢獻.胡總監的講話非常鼓舞人心,會場內不時的響起陣陣熱烈的掌聲.一番話語聽得我們熱血沸騰,大家都准備在即將開始的暑期銷售旺季努力奮戰,獲得一個優異的銷售成績,回報公司對我們的重視.
在胡總監發言後,沙雲忠經理開始為我們講解TCL客服的發展情況以及整個商用體系建設的情況.整個TCL電腦客服的發展共分為三個節段,第一個階段稱為"跟隨式發展",主要任務為擴大覆蓋,控製成本和提高非常滿意度上,這個階段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第二個階段稱為"內部發展"階段,主要任務為提升內部管理,獲得客戶的忠誠度和品牌的知名度,這也是今年客服體系的發展目標;第三個節段稱為"新生階段",主要任務是培養服務業務,增加服務產品,強調服務業務的市場部分,這是我們未來的發展目標.今年客服的重點任務是打造商用技術支持體系,為未來拓展更大的市場創造條件.緊接著,沙經理又對我們這些商用技術支持人員提出了要求:加強技術能力,了解行業解決方案,增強營銷技巧,培養項目管理經驗.從這幾點可以看出公司對我們還是非常重視的,也對我們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們作為商用技術支持人員,必須努力的學習相關業務知識,加強自己的服務意識,為公司創造更多的財富.
接下來服務組組長李森為我們做了上半年的工作總結,對工作中作的好的地方作出了充分的肯定,對不足的的地方也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許多非常好的解決方案,這使得我們在工作中的許多不明晰的問題得到了解決,聽著李森組長的總結,我覺得受益匪淺,心中的許多疑問都得到了解決.銷售二部王經理在接下來的會議中為我們講解了許多銷售方面的知識,這使得我們這些做技術出身的員工增加了不少的銷售知識,對未來的工作有相當大的啟示作用.隨著各地商用TSA開始介紹各地的銷售經驗,會場中的氣氛開始活躍起來,各地的商用TSA逐個介紹著本地的銷售情況,並總結了大量的經驗,我的感受是深的,與大家相比,我的成績幾乎沒有,只有一大堆的教訓,這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激勵,希望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逐漸趕上大家,為公司作出貢獻.
第二天的培訓公司花重金聘請北京的一位資深講師為我們講解項目管理的知識.這位講師利用大量的例子,深入淺出的講解了在項目初期,中期以及實施後的諸多注意事項.還利用課堂實時演練,充分讓我們收獲了知識,不過這些知識目前還沒有轉化為實際應用的經驗,我希望在未來的工作中,充分利用這些知識,將它們轉化為自己的經驗,也只有這樣,才能回報公司花重金為我們進行培訓的良苦用心.
為期三天的培訓很快就結束了,而在我們心中留下的是公司的重視,領導的關懷和為了共同的目標大家共同努力的熱情.我覺得非常感動,有這么多努力奮發的同事,我們的事業一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4. 請問如何給新入職來的員工做培訓啊我們是網路公司
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設計
摘要:
本文從分析員工入職培訓的定義入手,闡述了新員工入職培訓工作的發展和現狀。分析研究了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的設計要求,指出入職培訓方案是以培訓需求分析為基礎,根據需求分析確定培訓目標,培訓目標是培訓方案的根本目的。培訓目標和培訓內容、培訓資源、培訓對象(新員工)、培訓日期與時間、培訓方法、培訓場所與設備、培訓紀律這些入職培訓方案的組成要素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系統。一個系統的培訓方案是否合理有效、是否能實現培訓目標,還得經過培訓效果評估,在實踐中進行檢驗、修改、完善。
關鍵詞:
企業、員工、入職培訓、方案
人、財物、信息是企業管理的四大要素,而後者是靠人去管理、實施,所以人是企業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目的就是使企業的新鮮血液得到充分運用,發揮最大的效益。筆者根據十年來參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體會,對新員工入職培訓的方案的設計提一孔之見,以求教於人事人力資源管理的專家、學者和諸位同仁。
一、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定義
企業招聘錄用的新員工並不是一開始就具備完成規定工作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也缺乏在企業新集體中同心協力的工作態度。因此,企業為使他們盡快掌握必要的知識、技能和具備的素質,必須對他們進行入職培訓。
同時,企業是在一個不斷變動的經濟技術環境中生存與發展,企業員工的知識、技能和工作態度就必須與這種不斷變動的外部環境相適應,使知識不斷更新,技能素質不斷提高。
所以,企業員工培訓是針對兩種人,一種是新錄員工,另一種是現有職工。於是乎,歐美有人給「培訓」下的定義是「培訓是指給新雇員或現有雇員傳授其完成本職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過程。」⑴以此類推,入職培訓的定義就應該是「入職培訓是指給新雇員傳授其完成本職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過程。」筆者冒昧地認為,這個定義似乎不夠完整。
培訓作為科研課題始於上世紀初。百年來,「培訓」這個概念,人們經常使用。但究竟何為培訓,卻各抒己見,至今沒有定論。而入職培訓呢?不僅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連叫法都不統一。有叫「入職培訓」⑵,也有叫「崗前培訓」⑶,還有叫「職前培訓」、「第一職業培訓」或「新員工培訓」、「新進員工培訓」。有的把企業新錄用的員工和企業內部調動的員工在進入崗位前接受的培訓統稱為「上崗前培訓」。而有的企業則把內部調動的員工在進入崗位前接受的培訓稱為「崗前培訓」,企業新錄用員工接受的培訓才稱為「新員工培訓」。而有的則認為「崗前培訓」和「新員工培訓」是一回事,都是指新員工上崗前培訓,如此等等,各地各企業對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稱謂不一,下的定義也各有特色,但培訓的內容都是:通過各種教導或體驗的方式在知識、技能、素質等方面改進新員工的行為方式,以達到期望的標准。
企業與其所處的外部環境的關系十分密切,企業員工在企業外面的言行代表著本企業全體,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形象和聲譽。因此,企業應從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出發,採取包括新員工入職培訓在內的多種方法,讓新員工樹立企業的自豪感,產生企業的向心力,教導新員工自覺地維護企業的聲譽和利益。
可見,入職培訓的完整定義應該是:企業對新錄用的員工,在進入職位之前進行的企業概況和員工須知的教育,以培養新員工應具備的素質、掌握必要的知識和基本工作技能,使之能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二、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發展與現狀
新員工入職培訓工作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近百年漫長的歷程。它作為員工培訓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培訓理論的發展而發展,已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片面到全面,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
最初,由於企業規模較小,生產技術簡單,主要是以手工勞動為主,新員工培訓還不被人們所認識。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人泰羅和吉爾布雷斯等最先強調培訓的意義,主張以規范性操作來取代過去工人的經驗性操作,推行標准操作法並按照這種標准方法來培訓工人。從此,始了新員工的技能培訓。
20世紀3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梅奧發現:人是「社會人」(把人的本性由最初地定的「經濟人」轉換為「社會人」的角色),不能單靠支付工資來調動積極性。因此,員工的士氣、工作滿足感、能夠被賞識同樣是影響勞動生產率的重要因素。這個發現為新員工入職培訓增添了重要內容。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培訓成為一門職業,有人專門從事新員工入職培訓。在加強對新員工知識、技能培訓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要視對新員工素質的培訓。
1943年,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可以分為5個層次,即一、生理需要;二、安全需要;三、歸屬感;四、受人尊重;五、自我實現。這5種需要是按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的,只有在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後,才去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這個理論使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內容進一步深化和拓展。
20世紀50年代,赫茲伯格把影響人的行為的各種因素分為「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兩類。激勵因素與本身工作性質相關,如成就感、責任感等,是使人能產生滿足感的因素;保健因素與工作的外在條件相關,如企業的管理、工資等,是能防止產生不滿意的因素。要調動員工積極性,必須使員工兩個因素都滿足。這個理論給新員工入職培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世紀50年代後期,道格拉斯提出人性假設的X理論、Y理論。X理論假定一般人都很討厭工作,對這些人要勸說、監督、懲罰,必要時也可給予獎勵。Y理論則認為人本身並不討厭工作,關鍵在於要為員工創造條件,使他樂於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這個理論使新員工入職培訓與員工上崗後的其它培訓緊密地聯系起來了。
20世紀60年代以來,培訓理論開始研究管理者的領導作風與員工工作之間的關系。這一時期的培訓理論更加系統化,入職培訓的對象也從一般工人擴展到管理人員。對新員工入職培訓,特別是對管理人員的入職培訓提出了新的目標。
至此,國外的培訓理論已淅趨完善,而國內的培訓實務與培訓理論研究還處於不成熟階段。進入21世紀後,我國企業對員工的培訓,尤其對員工的培訓日漸重視。
三、如何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
(一)培訓需求分析
培訓需求分析是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的首要環節。它由培訓管理人員採用各種方法和技術,對組織成員的目標、知識、技能等方面進行鑒別和分析,從而確定是否需要培訓以及培訓的內容。它是確定培訓目標、設計培訓計劃的前提,也是培訓評估的基礎。只有充分了解、分析培訓需求,才能設計合理的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培訓需求可從企業、工作、個人三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進行企業分析。先確定企業的培訓需求,以保證培訓方案符合企業的總體目標和戰略要求。大凡企業組織新員工入職培訓,就是要把新員工因知識、技能不足,不了解企業的概況、歷史、現狀、遠景規劃而造成的盲目性所產生的機會成本的浪費,控制在最小限度。如果企業不組織新員工入職培訓,新員工要花費比培訓多得多的時間掌握這些知識。新員工進入企業,面對一個新環境,不了解企業情況,不了解職位要求,不熟悉上司、同僚、下屬,不免感到緊張不安。為了使新員工消除緊張情緒,迅速適應環境,必須進行入職培訓。
其次,進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指新員工達到理想的工作績效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和能力。
接著,進行個人分析。個人分析是將員工現有的水平與未來工作崗位對員工技能、態度的要求進行比照,研究兩者之間存在的差距,研究需要進行哪方面的培訓來提高能力,達到員工的職務與技能的一致。但是,培訓不是萬能的,只有當新員工存在的問題是通過培訓能夠解決的時,則進行培訓。
(二)培訓方案各組成要素分析
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是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資源,培訓對象、培訓日期與時間、培訓方法、培訓場所與設備、培訓紀律的有機結合,具體分析如下:
1. 培訓目標。培訓目標應設置總目標和具體目標。培訓總目標是宏觀上的、較抽象的,它需要不斷分層次細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新員工入職培訓就是要把因新員工知識、能力、態度等方面的差距所產生的機會成本的浪費控制在最小階段,這就是企業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總目標。
培訓的具體目標是:
讓新員工感受到企業對他們的歡迎,體會到歸屬感,以鼓舞士氣;
讓新員工消除初進企業時的緊張焦慮情緒,很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以便減少錯誤、節省時間;
展現清晰的職位分析及、企業對個人的期望。告訴他,他的職位是干什麼的,你希望他做到什麼;
培訓新員工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尋求幫助的方法,提供討論的平台,幫助他更快地勝任本職工作;
幫助新員工建立與同事和團隊的和諧關系,減少員工的抱怨;
讓員工了解企業的歷史、現狀,讓他融入企業文化。不管他什麼背景、歷史、來自什麼樣的公司,用強化的方式讓他很快適應公司的組織文化,大家用同一個聲音說話。
總之,培訓目標是培訓方案實施的導航燈。有了明確的總體目標和各層次的具體目標,培訓的組織者和接受培訓的新員工才能少走彎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培訓內容。一般來說,新員工入職培訓內容應包括以下三個層次:
知識培訓,是入職培訓的第一層次。知識培訓有利於理解概念,增強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新員工只要聽一次講座或看一本書,就可能獲得相應知識,簡單易行,但學後容易忘記。如果培訓僅停留在這一層次上,效果是難以保證的。
技能培訓,是入職培訓的第二個層次,錄用新員工不可避免地要走這一步。因為抽象的書本知識不可能立即適應具體的操作。即使新員工進入企業時就已擁有了優異的工作技能,他們也必須通過培訓了解本企業運作中的一些差別。很少有員工剛進入企業就掌握了所需要的一切技能,至於新錄用的會計師、工程師、經濟師、醫師、護士等專業人員也毫無例外應當參加新員工入職培訓。他們雖然已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但都只限於自己的專業,而與其他專業之間缺乏溝通和協調,對本企業更不甚了解。應當通過培訓,讓他們了解企業的情況,了解本企業他人的工作,促進各類人員之間的溝通和協調,使他們從企業整體利益出發共同合作。而且,他們還可以通過培訓更新專業知識,及時了解各自領域的最新知識及在本企業的應用,使之與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相適應。
素質培訓,這是入職培訓的最高層次。素質高的員工有正確的價值觀,有良好的思維習慣,有較高的目標。他可能暫時缺乏知識和技能,而素質低的員工即使已掌握了知識和技能,也可能不用,甚至幫倒忙。如果因為招聘把關不嚴,錄用了素質低的員工,經培訓不改的,應及時清退,否則,飴害企業。
入職培訓實踐中,究竟如何選擇培訓內容,應從實際出發。如果錄用的員工是管理人員,應傾向於知識和素質培訓。如果錄用人員是一般員工,則傾向於知識和技能培訓。
新員工入職培訓必不可少的內容有:
² 公司的地理位置和工作環境;
² 企業的標志及由來;
² 企業的發展歷史和階段性的英雄人物;
² 企業重要標志及有重要意義的紀念品的解說;
² 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² 企業的品牌地位和市場佔有率;
² 企業的組織結構及主要領導;
² 企業文化和企業經營理念;
² 企業的戰略和企業的發展前景;
² 科學規范的職位說明書;
² 企業的規章制度和相關的法律文件;
² 團隊的協作和團隊的建設;
² 業務知識與技能、業務流程。
3. 培訓資源。培訓資源(又稱培訓指導者)可分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內部資源包括企業的領導、具備特殊知識和技能的員工。利用內部資源,可使新員工和培訓組織者多方都得到提高。外部資源是指專業培訓人員、學校、公開研討會或學術講座等。對於新員工入職培訓來說,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各有優缺點,但比較之下,還是首推內部培訓資源,只有在企業業務確實繁忙,分不開人手或企業內部確實缺乏適當人選時,才選擇外部培訓資源。當然,如果能把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結合起來使用有,那就更好了。
當今有膽識的企業家都在大力發掘內部培訓資源。如摩托羅拉公司成立了摩托羅拉大學,每個新員工都要在這所企業大學里接受一星期的入職培訓。西門子公司成立了韋爾納.馮.西門子學院,每年大約有占員工總數5%的新員工在西門子學院接受培訓。
4. 培訓日期。培訓日期選擇的原則是什麼時候需要就什麼時候培訓。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時就必須把入職培訓安排在企業挑選、測試、錄用員工程序履行完畢,新員工正式加盟本企業之時進行。這時候的新員工都需要通過培訓熟悉企業的工作程序和行為准則,不失時機的安排培訓是最恰當不過的事。
有的企業違背了這一原則,把培訓計劃訂在淡季,以防影響生產,卻不知正因為未及時培訓,卻造成了大量次品、廢品或其它事故。此為下策。
有的企業將新員工入職培訓在不同時間內不定期安排,每一位員工在試用期都先後將得到一次新員工培訓的機會,具體日期由人力資源部通知。此為中策。
還有的企業在新員工報到後即統一利用集中的時間培訓,培訓後再開始工作,此為下策。
5. 培訓方法。培訓方法的新異,是培訓效果的催化劑。培訓的方法有多種,如講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討論法、視聽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種方法都有不同的特色,在新員工入職培訓中,要依據企業的需要和可能,合理地選擇採用。
目前,外國企業大多採用案例培訓,中國的人才培訓公司採用最多的是講座式。將講授法與案例法結合起來,靈活地運用於新員工入職培訓,生動活潑,再輔之以實地參觀,是頗有成效的方法。
6. 培訓場所及設備。培訓內容的具體性要求、信息傳授的具體性,培訓內容及培訓方法決定了如何選擇培訓場所與設備。
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場所有教室、會議室、工作現場等。在講授企業概況等共同知識時,課堂可以在教室、會議室。每天上課地點不宜單一,可通過變化培訓環境,讓新員工多了解企業的一些設施如階梯教室、多功能會議室等,從多方面接觸企業。而且,培訓地點的變換,有助於吸引新員工的注意力、緩解培訓疲勞。
若介紹各部門的業務技能,則決定了最適宜的場所是工作現場。為營造一種良好的培訓環境,可組織新員工實地參觀各部門的工作現場,充分利用企業的硬體,在新員工面前展示一種正規的有檔次的第一印象。
新員工入職培訓的設備包括教材、筆記本、筆、模型、投影儀、電視、錄相等。在企業財力、物力所允許的情況下,培訓設備要與時俱進,盡可能多樣化、靈活化。這有助於建立企業人性化的形象,增進新員工與企業的情感鏈接。如企業概況與規章制度,文字材料和專人講解已達到介紹的目的。但如果再使用多媒體工具演示,不但可以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為他們所花費的精力,感覺到人性化的關懷,更可側重引導新員工對企業和新環境的積極情感。
7. 培訓紀律。紀律是搞好培訓的保證。在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時,應該制定相應的培訓紀律。
以上各要素的有機結合就是一個系統的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培訓方案出來了,方案的設計工作並沒有結束。方案中實現培訓目標是根本目的。培訓方案是否設計得合理有效,培訓目標能否實現,還得經過評估。
(三)培訓方案的評估與完善
培訓效果如何、培訓的投入是否值得,一直是員工培訓工作中尚未解決的一個最大問題。科學的培訓評估對於企業了解投資的效果、界定培訓對組織的貢獻、證明員工培訓所做出的成績非常重要。
培訓效果的評估,是指企業在組織培訓之後,採用一定的形式,把培訓的效果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表示出來。良好的培訓評估體系是在工作分析、崗位說明、績效標准和管理以及培訓要素之間的流程管理,這種流程管理的核心,就是通過培訓不斷提高業績,並在提高業績的基礎上,逐漸提高績效標准,進而使企業培訓進入良性循環,真正服務於企業的經營戰略。
對於培訓評估標準的研究,國內外應用得最為廣泛得是最早由美國學者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提出的培訓效果四級評價模型,該評估模型將培訓的效果分為四個層次:
1.反應層,即學員反應,在員工培訓結束時,通過調查了解員工培訓後總體的反應和感受。
2.學習層,即學習的效果,確定受訓人員對原理、技能、態度等培訓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行為層,即行為改變,確定受訓人員培訓後在實際工作中行為的變化,以判斷所學知識、技能對實際工作的影響。
4.結果層,即產生的效果,可以通過一些指標來衡量,如事故率、生產率、員工流動率、質量、員工士氣以及企業對客戶的服務等。
隨著我國企業對培訓效果評估的日益重視,Kirkpatrick培訓四級評估模型已成為我國企業培訓效果評估的主要標准,但在相當多的企業,培訓效果評估一般只停留在第一、二層次,而缺乏深層次(第三、四層次)的評估。
培訓評估報告。培訓評估最後要提出培訓評估報告。評估報告主要有三個組成部分:一是培訓項目概況,包括項目投入、時間、參加人員及主要內容等;二是受訓員工的培訓結果,包括合格人數,不合格人員及不合格原因分析,另外還應提出不合格者處置建議,對不合格員工應進行再培訓,如果仍不合格者,應實施轉崗或是解聘;三是培訓項目的評估結果及處置:效果好的項目可保留,沒有效果的項目應取消,對於有缺陷的項目要進行改進,對於某些部分不夠有效的項目可以進行重新設計和調整,對於某些領域欠缺的項目可以新增。
跟蹤反饋。培訓報告確定後,要及時在企業內進行傳遞和溝通。一些企業往往忽略了這點而造成培訓評估與實際工作脫節。培訓評估報告應傳遞到如下人員:一是受訓員工,使他們了解培訓的效果,以便在工作中進一步學習和改進;二是受訓員工的直接領導;三是培訓主管,他們負責著培訓項目的管理,並擁有員工人事聘用建議權;四是組織管理層,他們可以決定培訓項目的未來。
綜上所述,本文從分析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定義入手,闡述了入職培訓的發展過程和現狀,以及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的設計要求。在本文結尾時,筆者認為還有必要強調的是,方案形成以後要,要努力付諸實踐,只有不斷的實踐,才能不斷提高培訓效果。
5. 新員工入職培訓計劃方案
合易認為:抄新員工入職培訓襲計劃方案需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培訓對象、培訓目標、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安排、培訓預算等。
具體培訓內容應包括企業整體情況的介紹、企業發展歷程的回顧、企業當前的關鍵業務和產品、企業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企業的組織機構和部門核心職能、企業的文化理念、通用的規章制度、員工未來工作崗位的職責、相關的業務知識技能等。
採取的培訓方式要將課堂授課、實地參觀、現場演練、軍訓或拓展等結合起來。
6. 入職培訓心得報告怎麼寫
剛走出大學校門,我就很榮幸地成為南京岩土工程公司中的一員,懷著自己美好的希望和從零開始的心態,開始了自己人生的新征程。
為了讓我們更快地了解公司、適應工作,公司特地從7月14日開始對我們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新員工入職崗前培訓。這次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主要有公司歷史沿革、公司組織機構與企業文化介紹、公司領導講座、各部門負責人講授相關專業知識和自身經驗的傳授、安全、管理體系以及檔案管理等諸多方面的系統學習。經過七天的培訓,使我在最短的時間里了解到本公司的基本運作流程,以及公司的發展歷程與企業文化、企業現狀和一些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專業知識等。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受益非淺、深有體會。
首先,了解公司歷史沿革與公司機構、企業文化。
開始培訓的第一天就是介紹單位的歷史沿革,芮書記介紹得很詳細,彷彿帶領我們重走過這50多年的風雨,見證企業的進化,也了解到了其中的艱辛。這使我們更加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今天,激勵我們更加努力去建設輝煌的明天。
在同一天,張書記為我們介紹了公司現在的組織機構,使我們從宏觀上了解公司的各大部門及其主要職能,為以後聯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做好鋪墊。張書記還為我們詳細地介紹了本公司的企業文化。在我工作的3個月來,我感覺公司的工作氛圍、人際交往甚至是走在公司的路上都是有激情而又放鬆的。有激情是因為在工作中能學習到很多的知識與技巧,放鬆則是心理上的,這正是「工作著並快樂著」的感覺,讓我感到無比的滿足。
第二,培訓使我對公司主要業務有了基本的感知與認識。
我在公司的檔案室工作,在學校學習的也是專業的檔案知識,可以說,對於勘察測量這方面來說,我完全是個門外漢。這一次培訓,是我第一次系統接觸這方面的知識,真是受益不少,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
經過幾次專業知識的培訓,我大致了解了公司的主要工作任務,大概分為勘察、測量、岩土試驗、測試這幾大方面,並分別有對應的部門負責。比如說工程師辦公室主要負責岩土工程工作,主要有勘察、設計、治理、檢驗、監測;測試中心主要負責原位測試、樁基檢測等等。並且我對其主要工作流程以及一些術語也有了大致的了解,總算不會像剛來的時候一樣,連公司的主要業務都不清不楚了。
第三,學習了公司的安全管理與管理體系方面的知識
用了一天的時間,我們系統學習了安全方面的知識與公司管理體系方面的知識。我想這對於我們應屆畢業生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知識。我認為其目的就是為了一、保證安全生產;二、提高工作效率、三、提升企業形象。最終的目的就是使利益最大化。在這基礎上有很多理論的知識與制度,這還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就注意,比如安全,在任何一個細小的環節中我們都要注意安全的問題,比如人走斷電、防火、防盜,還有特別是在施工現場的一些用電安全、人員安全等。這些在實際工作之後可能才能注意到更多問題,並寫入制度,是安全管理更加規范。
公司是本行業第一批獲得管理體系三標合一的公司,並有符合公司實際情況的管理方針。在學習中我們學習到了一個以不變應萬變的管理模式,也就是PDCA循環:從play(計劃)到do(實施)到check(分析檢查)到action(持續改進)。不管是QHSEMS、EMS、OHSMS,這一循環始終貫穿其中。仔細看,這一循環也適用於我們生活各方面,這其實也就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從不會到會,從不好到好,從好到更好的一個過程。我相信,這個簡單而明確的循環會伴隨我一生,成為我不斷進步的標尺。
第四,學習了公司檔案與人事方面的知識
最後一天我們首先學習了公司的檔案管理制度及公司檔案室的主要職能。由於我是在檔案室工作,並且已經進行過2個月的實習,對這一方面比較熟悉。我認為檔案的價值在於利用,在別人需要資料的時候,能快速及時地找到所需資料是檔案是檔案人員最主要的職責。公司的檔案室已有了50幾年的歷史,制度健全,庫房分類明確。在實習中,我就深深的體會到,我沒有選錯單位。有好的基本建設,有好的師傅,真正的讓我能學以致用,並能通過實踐體驗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公司檔案室還兼管著規范與雜志的管理,並有專門的閱覽室,是專業技術人員能及時了解新規范掌握行業新動態。
人事方面,李主任主要為我們介紹了新進員工的待遇、假期、職稱等問題。我想這也應該是我們很關心的一個話題。李主任介紹得很詳細,分別介紹了各部門的工資情況,我也覺得越透明越公平,越公開越不敏感。我比較關心職稱的問題,檔案系列的職稱是要上社會去考的,我想從現在開始就應該抓住專業知識不放鬆,爭取能早日更上一層樓。
最後,培訓中領導對我們提出的要求。
這次培訓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但感觸最深的是每一位領導基本上都提到一個要求,那就是學習、學習、在學習。一刻也不能放鬆,不僅要轉研本專業的知識,還要了解其他專業的知識,比如說我自己,就應該多了解了解勘察、測量等方面的知識,這樣有利於我了解檔案內容,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此外,就是希望能盡快地進入工作狀態,做好思想意識的轉變,從受者轉變成施者。我認為我在這方面做得也比較到位,畢竟已經經過了2個月的實習,感覺現在也慢慢走上正軌了。最後就是希望我們能腳踏實地的工作,養成良好的工作與生活習慣,為自己積累資本、為公司創造利益。
到現在為止我已經在公司工作了3個月了,這次的職前培訓讓我對公司有了更深的了解,增進了不少知識,更重要的是讓我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與新的奮斗目標,「水不流則腐,人不進則退」,在今後的工作中,生活中我將加倍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素質。在公司走「新、特、精」強企之路之際,我作為公司的一員,也要有這樣的理念,發展自身的「新、特、精」,為適應公司不斷發展的需求完善自己,爭取做到自己對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相信自己能行,證明自己真行!
7. 企業員工基礎培訓應該培訓哪些內容
企業介紹
企業文化
企業理念
產品相關
素質培訓
業務范圍
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設計
摘要:
本文從分析員工入職培訓的定義入手,闡述了新員工入職培訓工作的發展和現狀。分析研究了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的設計要求,指出入職培訓方案是以培訓需求分析為基礎,根據需求分析確定培訓目標,培訓目標是培訓方案的根本目的。培訓目標和培訓內容、培訓資源、培訓對象(新員工)、培訓日期與時間、培訓方法、培訓場所與設備、培訓紀律這些入職培訓方案的組成要素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系統。一個系統的培訓方案是否合理有效、是否能實現培訓目標,還得經過培訓效果評估,在實踐中進行檢驗、修改、完善。
關鍵詞:
企業、員工、入職培訓、方案
人、財物、信息是企業管理的四大要素,而後者是靠人去管理、實施,所以人是企業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目的就是使企業的新鮮血液得到充分運用,發揮最大的效益。筆者根據十年來參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體會,對新員工入職培訓的方案的設計提一孔之見,以求教於人事人力資源管理的專家、學者和諸位同仁。
一、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定義
企業招聘錄用的新員工並不是一開始就具備完成規定工作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也缺乏在企業新集體中同心協力的工作態度。因此,企業為使他們盡快掌握必要的知識、技能和具備的素質,必須對他們進行入職培訓。
同時,企業是在一個不斷變動的經濟技術環境中生存與發展,企業員工的知識、技能和工作態度就必須與這種不斷變動的外部環境相適應,使知識不斷更新,技能素質不斷提高。
所以,企業員工培訓是針對兩種人,一種是新錄員工,另一種是現有職工。於是乎,歐美有人給「培訓」下的定義是「培訓是指給新雇員或現有雇員傳授其完成本職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過程。」⑴以此類推,入職培訓的定義就應該是「入職培訓是指給新雇員傳授其完成本職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過程。」筆者冒昧地認為,這個定義似乎不夠完整。
培訓作為科研課題始於上世紀初。百年來,「培訓」這個概念,人們經常使用。但究竟何為培訓,卻各抒己見,至今沒有定論。而入職培訓呢?不僅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連叫法都不統一。有叫「入職培訓」⑵,也有叫「崗前培訓」⑶,還有叫「職前培訓」、「第一職業培訓」或「新員工培訓」、「新進員工培訓」。有的把企業新錄用的員工和企業內部調動的員工在進入崗位前接受的培訓統稱為「上崗前培訓」。而有的企業則把內部調動的員工在進入崗位前接受的培訓稱為「崗前培訓」,企業新錄用員工接受的培訓才稱為「新員工培訓」。而有的則認為「崗前培訓」和「新員工培訓」是一回事,都是指新員工上崗前培訓,如此等等,各地各企業對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稱謂不一,下的定義也各有特色,但培訓的內容都是:通過各種教導或體驗的方式在知識、技能、素質等方面改進新員工的行為方式,以達到期望的標准。
企業與其所處的外部環境的關系十分密切,企業員工在企業外面的言行代表著本企業全體,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形象和聲譽。因此,企業應從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出發,採取包括新員工入職培訓在內的多種方法,讓新員工樹立企業的自豪感,產生企業的向心力,教導新員工自覺地維護企業的聲譽和利益。
可見,入職培訓的完整定義應該是:企業對新錄用的員工,在進入職位之前進行的企業概況和員工須知的教育,以培養新員工應具備的素質、掌握必要的知識和基本工作技能,使之能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二、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發展與現狀
新員工入職培訓工作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近百年漫長的歷程。它作為員工培訓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培訓理論的發展而發展,已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片面到全面,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
最初,由於企業規模較小,生產技術簡單,主要是以手工勞動為主,新員工培訓還不被人們所認識。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人泰羅和吉爾布雷斯等最先強調培訓的意義,主張以規范性操作來取代過去工人的經驗性操作,推行標准操作法並按照這種標准方法來培訓工人。從此,始了新員工的技能培訓。
20世紀3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梅奧發現:人是「社會人」(把人的本性由最初地定的「經濟人」轉換為「社會人」的角色),不能單靠支付工資來調動積極性。因此,員工的士氣、工作滿足感、能夠被賞識同樣是影響勞動生產率的重要因素。這個發現為新員工入職培訓增添了重要內容。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培訓成為一門職業,有人專門從事新員工入職培訓。在加強對新員工知識、技能培訓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要視對新員工素質的培訓。
1943年,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可以分為5個層次,即一、生理需要;二、安全需要;三、歸屬感;四、受人尊重;五、自我實現。這5種需要是按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的,只有在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後,才去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這個理論使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內容進一步深化和拓展。
20世紀50年代,赫茲伯格把影響人的行為的各種因素分為「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兩類。激勵因素與本身工作性質相關,如成就感、責任感等,是使人能產生滿足感的因素;保健因素與工作的外在條件相關,如企業的管理、工資等,是能防止產生不滿意的因素。要調動員工積極性,必須使員工兩個因素都滿足。這個理論給新員工入職培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世紀50年代後期,道格拉斯提出人性假設的X理論、Y理論。X理論假定一般人都很討厭工作,對這些人要勸說、監督、懲罰,必要時也可給予獎勵。Y理論則認為人本身並不討厭工作,關鍵在於要為員工創造條件,使他樂於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這個理論使新員工入職培訓與員工上崗後的其它培訓緊密地聯系起來了。
20世紀60年代以來,培訓理論開始研究管理者的領導作風與員工工作之間的關系。這一時期的培訓理論更加系統化,入職培訓的對象也從一般工人擴展到管理人員。對新員工入職培訓,特別是對管理人員的入職培訓提出了新的目標。
至此,國外的培訓理論已淅趨完善,而國內的培訓實務與培訓理論研究還處於不成熟階段。進入21世紀後,我國企業對員工的培訓,尤其對員工的培訓日漸重視。
三、如何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
(一)培訓需求分析
培訓需求分析是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的首要環節。它由培訓管理人員採用各種方法和技術,對組織成員的目標、知識、技能等方面進行鑒別和分析,從而確定是否需要培訓以及培訓的內容。它是確定培訓目標、設計培訓計劃的前提,也是培訓評估的基礎。只有充分了解、分析培訓需求,才能設計合理的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培訓需求可從企業、工作、個人三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進行企業分析。先確定企業的培訓需求,以保證培訓方案符合企業的總體目標和戰略要求。大凡企業組織新員工入職培訓,就是要把新員工因知識、技能不足,不了解企業的概況、歷史、現狀、遠景規劃而造成的盲目性所產生的機會成本的浪費,控制在最小限度。如果企業不組織新員工入職培訓,新員工要花費比培訓多得多的時間掌握這些知識。新員工進入企業,面對一個新環境,不了解企業情況,不了解職位要求,不熟悉上司、同僚、下屬,不免感到緊張不安。為了使新員工消除緊張情緒,迅速適應環境,必須進行入職培訓。
其次,進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指新員工達到理想的工作績效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和能力。
接著,進行個人分析。個人分析是將員工現有的水平與未來工作崗位對員工技能、態度的要求進行比照,研究兩者之間存在的差距,研究需要進行哪方面的培訓來提高能力,達到員工的職務與技能的一致。但是,培訓不是萬能的,只有當新員工存在的問題是通過培訓能夠解決的時,則進行培訓。
(二)培訓方案各組成要素分析
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是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資源,培訓對象、培訓日期與時間、培訓方法、培訓場所與設備、培訓紀律的有機結合,具體分析如下:
1. 培訓目標。培訓目標應設置總目標和具體目標。培訓總目標是宏觀上的、較抽象的,它需要不斷分層次細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新員工入職培訓就是要把因新員工知識、能力、態度等方面的差距所產生的機會成本的浪費控制在最小階段,這就是企業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總目標。
培訓的具體目標是:
讓新員工感受到企業對他們的歡迎,體會到歸屬感,以鼓舞士氣;
讓新員工消除初進企業時的緊張焦慮情緒,很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以便減少錯誤、節省時間;
展現清晰的職位分析及、企業對個人的期望。告訴他,他的職位是干什麼的,你希望他做到什麼;
培訓新員工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尋求幫助的方法,提供討論的平台,幫助他更快地勝任本職工作;
幫助新員工建立與同事和團隊的和諧關系,減少員工的抱怨;
讓員工了解企業的歷史、現狀,讓他融入企業文化。不管他什麼背景、歷史、來自什麼樣的公司,用強化的方式讓他很快適應公司的組織文化,大家用同一個聲音說話。
總之,培訓目標是培訓方案實施的導航燈。有了明確的總體目標和各層次的具體目標,培訓的組織者和接受培訓的新員工才能少走彎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培訓內容。一般來說,新員工入職培訓內容應包括以下三個層次:
知識培訓,是入職培訓的第一層次。知識培訓有利於理解概念,增強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新員工只要聽一次講座或看一本書,就可能獲得相應知識,簡單易行,但學後容易忘記。如果培訓僅停留在這一層次上,效果是難以保證的。
技能培訓,是入職培訓的第二個層次,錄用新員工不可避免地要走這一步。因為抽象的書本知識不可能立即適應具體的操作。即使新員工進入企業時就已擁有了優異的工作技能,他們也必須通過培訓了解本企業運作中的一些差別。很少有員工剛進入企業就掌握了所需要的一切技能,至於新錄用的會計師、工程師、經濟師、醫師、護士等專業人員也毫無例外應當參加新員工入職培訓。他們雖然已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但都只限於自己的專業,而與其他專業之間缺乏溝通和協調,對本企業更不甚了解。應當通過培訓,讓他們了解企業的情況,了解本企業他人的工作,促進各類人員之間的溝通和協調,使他們從企業整體利益出發共同合作。而且,他們還可以通過培訓更新專業知識,及時了解各自領域的最新知識及在本企業的應用,使之與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相適應。
素質培訓,這是入職培訓的最高層次。素質高的員工有正確的價值觀,有良好的思維習慣,有較高的目標。他可能暫時缺乏知識和技能,而素質低的員工即使已掌握了知識和技能,也可能不用,甚至幫倒忙。如果因為招聘把關不嚴,錄用了素質低的員工,經培訓不改的,應及時清退,否則,飴害企業。
入職培訓實踐中,究竟如何選擇培訓內容,應從實際出發。如果錄用的員工是管理人員,應傾向於知識和素質培訓。如果錄用人員是一般員工,則傾向於知識和技能培訓。
新員工入職培訓必不可少的內容有:
² 公司的地理位置和工作環境;
² 企業的標志及由來;
² 企業的發展歷史和階段性的英雄人物;
² 企業重要標志及有重要意義的紀念品的解說;
² 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² 企業的品牌地位和市場佔有率;
² 企業的組織結構及主要領導;
² 企業文化和企業經營理念;
² 企業的戰略和企業的發展前景;
² 科學規范的職位說明書;
² 企業的規章制度和相關的法律文件;
² 團隊的協作和團隊的建設;
² 業務知識與技能、業務流程。
3. 培訓資源。培訓資源(又稱培訓指導者)可分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內部資源包括企業的領導、具備特殊知識和技能的員工。利用內部資源,可使新員工和培訓組織者多方都得到提高。外部資源是指專業培訓人員、學校、公開研討會或學術講座等。對於新員工入職培訓來說,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各有優缺點,但比較之下,還是首推內部培訓資源,只有在企業業務確實繁忙,分不開人手或企業內部確實缺乏適當人選時,才選擇外部培訓資源。當然,如果能把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結合起來使用有,那就更好了。
當今有膽識的企業家都在大力發掘內部培訓資源。如摩托羅拉公司成立了摩托羅拉大學,每個新員工都要在這所企業大學里接受一星期的入職培訓。西門子公司成立了韋爾納.馮.西門子學院,每年大約有占員工總數5%的新員工在西門子學院接受培訓。
4. 培訓日期。培訓日期選擇的原則是什麼時候需要就什麼時候培訓。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時就必須把入職培訓安排在企業挑選、測試、錄用員工程序履行完畢,新員工正式加盟本企業之時進行。這時候的新員工都需要通過培訓熟悉企業的工作程序和行為准則,不失時機的安排培訓是最恰當不過的事。
有的企業違背了這一原則,把培訓計劃訂在淡季,以防影響生產,卻不知正因為未及時培訓,卻造成了大量次品、廢品或其它事故。此為下策。
有的企業將新員工入職培訓在不同時間內不定期安排,每一位員工在試用期都先後將得到一次新員工培訓的機會,具體日期由人力資源部通知。此為中策。
還有的企業在新員工報到後即統一利用集中的時間培訓,培訓後再開始工作,此為下策。
5. 培訓方法。培訓方法的新異,是培訓效果的催化劑。培訓的方法有多種,如講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討論法、視聽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種方法都有不同的特色,在新員工入職培訓中,要依據企業的需要和可能,合理地選擇採用。
目前,外國企業大多採用案例培訓,中國的人才培訓公司採用最多的是講座式。將講授法與案例法結合起來,靈活地運用於新員工入職培訓,生動活潑,再輔之以實地參觀,是頗有成效的方法。
6. 培訓場所及設備。培訓內容的具體性要求、信息傳授的具體性,培訓內容及培訓方法決定了如何選擇培訓場所與設備。
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場所有教室、會議室、工作現場等。在講授企業概況等共同知識時,課堂可以在教室、會議室。每天上課地點不宜單一,可通過變化培訓環境,讓新員工多了解企業的一些設施如階梯教室、多功能會議室等,從多方面接觸企業。而且,培訓地點的變換,有助於吸引新員工的注意力、緩解培訓疲勞。
若介紹各部門的業務技能,則決定了最適宜的場所是工作現場。為營造一種良好的培訓環境,可組織新員工實地參觀各部門的工作現場,充分利用企業的硬體,在新員工面前展示一種正規的有檔次的第一印象。
新員工入職培訓的設備包括教材、筆記本、筆、模型、投影儀、電視、錄相等。在企業財力、物力所允許的情況下,培訓設備要與時俱進,盡可能多樣化、靈活化。這有助於建立企業人性化的形象,增進新員工與企業的情感鏈接。如企業概況與規章制度,文字材料和專人講解已達到介紹的目的。但如果再使用多媒體工具演示,不但可以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為他們所花費的精力,感覺到人性化的關懷,更可側重引導新員工對企業和新環境的積極情感。
7. 培訓紀律。紀律是搞好培訓的保證。在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時,應該制定相應的培訓紀律。
以上各要素的有機結合就是一個系統的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培訓方案出來了,方案的設計工作並沒有結束。方案中實現培訓目標是根本目的。培訓方案是否設計得合理有效,培訓目標能否實現,還得經過評估。
(三)培訓方案的評估與完善
培訓效果如何、培訓的投入是否值得,一直是員工培訓工作中尚未解決的一個最大問題。科學的培訓評估對於企業了解投資的效果、界定培訓對組織的貢獻、證明員工培訓所做出的成績非常重要。
培訓效果的評估,是指企業在組織培訓之後,採用一定的形式,把培訓的效果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表示出來。良好的培訓評估體系是在工作分析、崗位說明、績效標准和管理以及培訓要素之間的流程管理,這種流程管理的核心,就是通過培訓不斷提高業績,並在提高業績的基礎上,逐漸提高績效標准,進而使企業培訓進入良性循環,真正服務於企業的經營戰略。
對於培訓評估標準的研究,國內外應用得最為廣泛得是最早由美國學者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提出的培訓效果四級評價模型,該評估模型將培訓的效果分為四個層次:
1.反應層,即學員反應,在員工培訓結束時,通過調查了解員工培訓後總體的反應和感受。
2.學習層,即學習的效果,確定受訓人員對原理、技能、態度等培訓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行為層,即行為改變,確定受訓人員培訓後在實際工作中行為的變化,以判斷所學知識、技能對實際工作的影響。
4.結果層,即產生的效果,可以通過一些指標來衡量,如事故率、生產率、員工流動率、質量、員工士氣以及企業對客戶的服務等。
隨著我國企業對培訓效果評估的日益重視,Kirkpatrick培訓四級評估模型已成為我國企業培訓效果評估的主要標准,但在相當多的企業,培訓效果評估一般只停留在第一、二層次,而缺乏深層次(第三、四層次)的評估。
培訓評估報告。培訓評估最後要提出培訓評估報告。評估報告主要有三個組成部分:一是培訓項目概況,包括項目投入、時間、參加人員及主要內容等;二是受訓員工的培訓結果,包括合格人數,不合格人員及不合格原因分析,另外還應提出不合格者處置建議,對不合格員工應進行再培訓,如果仍不合格者,應實施轉崗或是解聘;三是培訓項目的評估結果及處置:效果好的項目可保留,沒有效果的項目應取消,對於有缺陷的項目要進行改進,對於某些部分不夠有效的項目可以進行重新設計和調整,對於某些領域欠缺的項目可以新增。
跟蹤反饋。培訓報告確定後,要及時在企業內進行傳遞和溝通。一些企業往往忽略了這點而造成培訓評估與實際工作脫節。培訓評估報告應傳遞到如下人員:一是受訓員工,使他們了解培訓的效果,以便在工作中進一步學習和改進;二是受訓員工的直接領導;三是培訓主管,他們負責著培訓項目的管理,並擁有員工人事聘用建議權;四是組織管理層,他們可以決定培訓項目的未來。
綜上所述,本文從分析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定義入手,闡述了入職培訓的發展過程和現狀,以及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的設計要求。在本文結尾時,筆者認為還有必要強調的是,方案形成以後要,要努力付諸實踐,只有不斷的實踐,才能不斷提高培訓效果。
8. 新員工第一天培訓總作總結怎麼寫
1、首先要尊重領導,進入新工作必須先感謝貴公司給與我們機會。
2、詳細介紹自己今天學到的知識技能。自我的技術水平的提高,過得充實和快樂等。越具體越好,這樣才能讓領導知道你有沒有認真的對待這次培訓。
3、介紹自己的優缺點以及遇到的難題。作為一名新員工剛進入公司,難免有點壓力。用心學習工作所需要的各項專業知識,努力提高自我的業務水平。
4、感謝新同事給與的幫助。很高興加入我們公司這個大家庭,大家總是很熱心的幫助我,讓我感到很溫暖。與新同事交心,感謝大家的歡迎。
5、最後給自己信心,更快的融入新的工作環境與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