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培人員 > 提高員工願力的培訓案例

提高員工願力的培訓案例

發布時間:2021-02-12 02:11:54

㈠ 如何提高員工培訓的積極性

員工的培訓是企業的生命線,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都十分重視員工培訓,青海油田也不例外。但在近年來員工的培訓中出現了熱情不高、積極性銳減的現象。文章對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展開了分析,並提出了應對措施。近年來,集團公司高度重視員工的培訓工作多次強調:要加強全員培訓,全面提升員工素質。青海油田積極響應這一號召,多年來有目的、有步驟、分層次地對油田員工進行了系統全面地培訓,取得了喜人的成績,職工隊伍安全意識、業務技能、管理水平和整體素質明顯提高,油田發展快速平穩。但在培訓過程中也暴露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員工培訓熱情和積極性不是很高,這直接影響到了培訓的效果。員工培訓積極性不高現象及原因分析本人作為油田一名培訓師,在十多年的培訓生涯中卻體會到了員工培訓的被動性,員工培訓熱情不高的現象尤為普遍,這種現象及其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以工作忙脫不開身為由不來參加培訓部分單位的領導沒有把培訓擺在應有的位置上,錯誤地認為培訓可派可不派,認為抽調關鍵崗位人員培訓會影響工作,調班、請人代班增加了單位的負擔,總是把眼睛盯在完成當前任務上,忽視員工素質的提高,以工作忙為由,不派員工去參加培訓。同時他們認為,培訓內容可學可不學。認為自學可以代替培訓,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接受知識和信息的渠道日趨多樣化,不必到培訓中心接受專門培訓。(二)出現培訓替代者由於油田對培訓工作的重視,培訓管理比較嚴格,每年的培訓計劃中每個單位都分配有具體的培訓名額,而且將每個單位的培訓執行情況納入考核內容。一些單位為完成任務便派替代者來參加培訓,久而久之,就出現了所謂的培訓專業戶,這樣一來單位的培訓任務是年終完成了。但最終導致的結果卻是急需培訓的人員得不到知識的更新和提高,參加培訓的人員卻不急需要這方面的知識。出現課堂培訓的內容和對象不符,培訓效果欠佳,甚至造成培訓資源的大大浪費。(三)部分員工思想認識不到位,缺乏責任心一些員工認為,學習不學習無所謂,提高不提高沒關系,參加培訓的目的不是為了增長才幹、提高素質,而是乘機放鬆休息。因此培訓期間部分學員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經常遲到或早退,更為嚴重者在家休息不來參加。這充分體現了員工缺乏長遠意識,缺乏崗位競爭意識,他們沒有認識到培訓其實是員工的一種福利,反而認為培訓浪費了自己的時間,這也是導致學員參與熱情不高的因素之一。提高員工培訓積極性的主要措施(一)轉變培訓理念,樹立全新的培訓學習思想首先要轉變企業領導人培訓無用和培訓萬能的觀念,既不能將培訓視為一無是處,也不能將企業的全部希望寄託於培訓。其次是改變員工對培訓觀念的誤解,要讓員工真正認識到培訓既是員工的應該得到的權利,更是員工必須盡到的義務。另外,企業不要先入為主地認為普通的員工由於工作內容相對簡單、重復性高不需要什麼培訓,應該讓管理層多接受培訓。其實,企業絕大部分的工作必須通過普通員工去培訓,普通員工的基本職業素質、知識和技能情況,其實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所以企業要對員工進行思想引導,轉被動為主動。在企業內部應大力提倡終身學習的培訓理念,構建學習型組織、學習型企業、學習型個人。企業領導應該積極倡導培訓,對培訓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培訓組織、培訓經費、培訓軟硬體等培訓資源方面提供保證的同時,做培訓實踐的積極參與者,給廣大員工樹立好榜樣。從多方面引導員工實現從要我培訓到我要培訓的一個轉變。(二)了解員工培訓需求,設置科學合理的培訓課程人們往往只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才會主動地投入精力,所謂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培訓部門應該走出辦公室,深入一線,了解員工內在的真正的培訓需求。建立開放的培訓需求調查系統,既歡迎員工就個人或是團隊感興趣的信息提出培訓建議,也要結合公司、部門的發展計劃,通過有效的分析、組織,把零散的、原始的個人興趣整合、上升成系統的培訓需求作為培訓的重要依據和重要內容。新員工要側重企業文化、基本技能方面;在職員工要根據職業發展計劃結合企業需要來制定,對不同層次管理者給予不同管理技能類的培訓。高層領導注重領導力的培訓,中層注重管理力的提升,基層注重執行力的訓練,並根據不同層級研發針對性的課程。在培訓內容的設計要做到兩個結合:一是與企業現狀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符合學員的口味,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二是要與學員水平結合。這樣一來他們既不會覺得深奧,也不會覺得膚淺,培訓效果更佳。(三)提高課堂培訓的趣味性,充分調動員工的學習熱情首先要選好培訓師。我們常注意到,在有的培訓課堂上,課堂氣氛活躍,高潮不斷,學員的參與熱情和興奮程度都很高;而在有的培訓課堂上學員的積極性卻不高,哈欠連連。原因何在?這固然與所培訓的內容有一定的聯系,但主要還是與培訓師的授課水平分不開的。因此,培訓師是培訓的靈魂,培訓師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了培訓的效果,一個好的培訓師對於受訓者來說非常重要。其次是培訓方法要合適。培訓方法要根據工作任務和崗位特徵來選擇,並與培訓目的、課程目標相適應。為保證受訓者掌握並保存這些學習結果,在選擇培訓方法時應本著側重那些有助於培訓成果轉化的方法,包括角色扮演、管理訓練、案例研討、視頻教學、情景模擬、行為模仿等。如深圳中商國際管理研究院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研發的情境培訓四步循環法,通過看電影學管理,生動形象,內容豐富多彩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學員的管理改善能力,值得我們借鑒。不管選擇何種培訓方法,在培訓過程中應注意討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互動與討論相結合,以調動學習的主動性。更重要的是把學習和體驗後的感悟放在第一位,注重學員認識和能力的提高。(四)建立科學的培訓激勵機制,激發員工參與培訓學習的動力雖然當前企業普遍重視培訓工作,加強激勵措施,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存在很多困惑,如:員工積極性不高,培訓活動難組織,效益低下等,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在培訓中有效導入激勵機制,使培訓處於被動,激勵流於形式,自然考核和效益提升也難以達到一定理想高度。培訓機制中有效導入激勵機制,可實現由虛變實,由被動到主動的轉變。如:將員工培訓與具體利益分配掛鉤,根據員工的勞動技能和實際貢獻決定工資和獎金的分配檔次,制定員工晉級加薪,降級減薪的辦法和條件。也就是說受到何種等級的培訓,具有何種等級的技能,取得何種等級的證書,便給予何種等級的待遇,以改變以往那種干好乾壞一個樣的狀況。當員工的技術高低,能力大小,貢獻多少,通過分配要素明確反映出來時,員工定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培訓中去。因此,制定相關激勵政策,使勞動技能與分配製度真正掛鉤,接勞分配,按能分配,將強化激勵機制在員工培訓中建立和運營,讓員工自己認識到參與培訓學習的重要性。(五)加強油田企業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培訓學習氛圍只有在企業塑造起良好的,被企業所有員工認同願意去實踐的企業文化,企業與員工之間才真正的具備一定程度的凝聚力,從而保證了企業戰略的實施有充分的執行基礎。也才能保證員工願意積極主動地去運用培訓所掌握的各種知識和技能為企業創造效益。從而提升企業培訓的效果。在塑造企業文化的同時,要在企業內形成一種崇尚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互相學習,整體發展的團隊精神,將企業文化以運動形態滲透在企業整體環境之中,藉助群體環境氛圍產生的驅動力和約束力,促使員工更加積極主動地投身於培訓學習中去,不斷地塑造和提高自己。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改變未來,充分調動員工參加培訓的積極性,是將培訓成果發揮最大化的重要因素,是將培訓理論知識轉為生產力的核心所在,是創造學習型團隊、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基礎。因此,青海油田必須重視員工培訓所存在的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採取措施切實提高員工培訓熱情,為油田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而努力,為實現千萬噸級高原油氣田的宏偉目標和藍圖而奮斗。

㈡ 求一份商場員工培訓實例

如何建立有效的員工培訓體系

一、員工培訓:人力資本再生產的重要方式
人力資本理論創始人、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奧多•舒爾茨(T.W.Schultz)在20世紀60年代依據大量的實證分析得出一個突破性結論:在現代社會,人的素質(知識、才能和健康等)的提高,對社會經濟增長所起的作用,比(物質)資本和勞動(指非技術性勞動)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人的知識才能基本上是投資(特別是教育投資)的產物。按照這種理論,不應當把人力資本的再生產僅僅視為一種消費,而應視同為一種投資,這種投資的經濟效益遠大於物質投資的經濟效益。而且人力資本投資不再符合邊際收益遞減規律,而是邊際收益遞增的。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人類社會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競爭的焦點不僅是資金、技術等傳統資源,而是建立在人力資本基礎之上的創新能力。同時經濟的全球化發展使得企業間的競爭范圍更加廣闊,市場變化速度日益加快,面對這種嚴峻的挑戰,企業必須保持持續學習的能力,不斷追蹤日新月異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思想,才能在廣闊的市場中擁有一席之地。於是,增加對人力資源不斷的投資,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培訓,提升員工素質,使人力資本持續增值,從而持續提升企業業績的和實現戰略規劃,成為企業界的共識。
強化員工培訓,可以增強企業競爭力,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另一方面將員工個人的發展目標與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統一起來,滿足了員工自我發展的需要,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增強企業凝聚力。充分發揮培訓對於企業的積極作用,建立有效的培訓體系是達成這一目標的前提條件。

二、有效員工培訓體系的特點
培訓體系是否有效的判斷標準是該培訓體系是否能夠增加企業的競爭力,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有效的培訓體系應當具備以下特徵:

1、 有效的培訓體系以企業戰略為導向
企業培訓體系是根源於企業的發展戰略、人力資源戰略體系之下的,只有根據企業戰略規劃,結合人力資源發展戰略,才能量身定做出符合自己持續發展的高效培訓體系。

2、 有效的培訓體系著眼於企業核心需求
有效的培訓體系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救火工程」,而是深入發掘企業的核心需求,根據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預測對於人力資本的需求,提前為企業需求做好人才的培養和儲備。

3、 有效的培訓體系是多層次全方位的
員工培訓說到底是一種成人教育,有效的培訓體系應考慮員工教育的特殊性,針對不同的課程採用不同的訓練技法,針對具體的條件採用多種培訓方式,針對具體個人能力和發展計劃制定不同的訓練計劃。在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層次的構建培訓體系,達到全員參與、共同分享培訓成果的效果,使得培訓方法和內容適合被培訓者。

4、 有效的培訓體系充分考慮了員工的自我發展的需要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而最高需要是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按照自身的需求接受教育培訓,是對自我發展需求的肯定和滿足。培訓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企業的發展戰略服務,同時也要與員工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相結合,實現員工素質與企業經營戰略的匹配。這個體系將員工個人發展納入企業發展的軌道,讓員工在服務企業推動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同時,也能按照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通過參加相應層次的培訓,實現個人的發展,獲取個人成就。另外,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也使員工認識到,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才是其在社會中立足的根本。有效的培訓體系應當肯定這一需要的正當性,並給予合理的引導。

三、建立有效培訓體系的基本原則
1、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原則
員工培訓要堅持針對性和實踐性,以工作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與職位的特點緊密結合,與培訓對象的年齡、知識結構緊密結合。

2、全員培訓與重點提高的原則
有計劃有步驟的對在職的各級各類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全員素質。同時,應重點培訓一批技術骨幹、管理骨幹,特別是對中高層管理人員。

3、因材施教的原則
針對每個人員的實際技能、崗位和個人發展意願等開展員工培訓工作,培訓方式和方法切合個人的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

4、講求實效的原則
效果和質量是員工培訓成功與否的關鍵,為此必須制定全面周密的培訓計劃和採用先進科學的培訓方法和手段。

5、激勵的原則
將人員培訓與人員任職、晉升、獎懲、工資福利等結合起來,讓受訓者受到某種程度的鼓勵,同時管理者應當多關心培訓人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四、建立有效的培訓體系
1、培訓需求分析與評估
擬定培訓計劃,首先應當確定培訓需求。從自然減員因素、現有崗位的需求量、企業規模擴大的需求量和技術發展的需求量等多個方面對培訓需求進行的預測。對於一般性的培訓活動,需求的決定可以通過一下幾種方法:

(1)業務分析(business analysis)
通過探討公司未來幾年內業務發展方向及變革計劃,確定業務重點,並配合公司整體發展策略,運用前瞻性的觀點,將新開發的業務,事先納入培訓范疇。

(2)組織分析(organization analysis)
培訓的必要性和適當性,以及組織文化的配合是及其重要的前提,否則培訓後,如果造成公司內更大的認知差異,就得不償失了。其次,對於組織結構、組織目標及組織優劣等也應該加以分析,以確定訓練的范圍與重點。

(3)工作分析(job analysis)
培訓的目的之一在於提高工作質量,以工作說明書和工作規范表為依據,確定職位的工作條件、職責及負責人員素質,並界定培訓的內涵

(4)調查分析(opinion survey)
對各級主管和承辦人員進行面談或者進行問卷調查,詢問其工作需求,並據實說明訓練的主題或應強化的能力是什麼。

(5)績效考評(performance appraisal)
合理而公平的績效考核可以顯示員工能力缺陷,在期末績效考核完成後,反映員工需要改善的計劃,能夠激發其潛力,因此績效考核成為確定培訓需求的重要來源。

(6)評價中心(assessment center)
員工提升過程中,為了確保選擇人選的適當性,利用評價中心測定候選人的能力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且可以兼而測知員工培訓需求的重點。
對於特殊性的培訓,可以利用自我申請的方式,以符合工作專業的需要和時效。
培訓需求反映了員工和企業對培訓的期望,但是要將這些需求轉化為計劃,還需要對需求進行評估。對培訓需求的評估通常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1)培訓需求是否和企業的戰略目標相一致
只有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培訓需求才會得到滿足。培訓需求至少應當滿足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和態度的轉變其中任何一個目標。

(2)培訓需求是否和企業文化一致
如果某種培訓需求與企業文化相沖突,會造成企業文化的混亂,其結果是得不償失。

(3)培訓需求所涉及到的員工數目
不同的員工有不同的培訓需求,對於企業大多數員工的培訓需求,應當放在優先考慮的地位。

(4)培訓需求對組織目標的重要性
如果通過培訓能給組織帶來巨大的效益,這樣的培訓應該得到優先滿足。

(5)通過培訓業務水平可以提高的程度
通過培訓業務水平能夠得到大幅度提高的需求,應當得到優先滿足。
培訓需求評估可以界定培訓需求是否應當得到滿足,將需要按輕重緩急組成一個序列,為設計培訓體系創造了條件。

2、如何建立有效的培訓體系
員工培訓體系包括培訓機構、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對象和培訓管理方式等,培訓管理包括培訓計劃、培訓執行和培訓評估等三個方面。建立有效的培訓體系需要對上述幾個方面進行優化設計。

(1)培訓機構
企業培訓的機構有兩類:外部培訓機構和企業內部培訓機構。外部機構包括專業培訓公司,大學以及跨公司間的合作(即派本公司的員工到其它企業掛職鍛煉等)。企業內部培訓機構則包括專門的培訓實體,或由人力資源部履行其職責。
企業從其資金、人員及培訓內容等因素考慮,來決定選擇外部培訓機構還是企業內部培訓機構。一般來講,規模較大的企業可以建立自己的培訓機構,如摩托羅拉公司的摩托羅拉大學和明基電通的明基大學等。規模較小的公司,或者培訓內容比較專業,或者參加培訓的人員較少缺乏規模經濟效益時,可以求助於外部咨詢機構。

(2)培訓對象
根據參加培訓的人員不同,可分為:高層管理人員培訓、中層管理人員培訓、普通職員培訓和工人培訓。應根據不同的受訓對象,設計相應的培訓方式和內容。一般而言,對於高層管理人員應以灌輸理念能力為主,參訓人數不宜太多,採用短期而密集的方式,運用討論學習方法;對於中層人員,注重人際交往能力的訓練和引導,參訓規模可以適當擴大,延長培訓時間,採用演講、討論及報告等交錯的方式,利用互動機會增加學習效果;對於普通的職員和工人培訓,需要加強其專業技能的培養,可以大班制的方式執行,長期性的延伸教育,充實員工的基本理念和加強事務操作。

(3)培訓方式
從培訓的方式來看,有職內培訓(On-the-job Training)和職外培訓(Off-the-job Training ),職內教育指工作教導、工作輪調、工作見習和工作指派等方式,職內教育對於提升員工理念、人際交往和專業技術能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職外教育指專門的培訓現場接受履行職務所必要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培訓,非在職培訓的方法很多,可採用傳授知識,發展技能訓練以及改變工作態度的培訓等。職內教育和職外教育相結合,對不同的培訓內容採用不同的方式,靈活進行員工培訓。

(4)培訓計劃
員工培訓的管理非常重要,有效的培訓體系需要良好的管理作為保障。培訓計劃涵蓋培訓依據、培訓目的、培訓對象、培訓時間、課程內容、師資來源、實施進度和培訓經費等項目。
有效的培訓體系要求在制定培訓計劃時應當因循擬定的管理程序,先由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或者培訓主管單位)分發培訓需求調查表,經各級單位人員討論填寫完畢直屬主管核定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匯總,擬定培訓草案,提請上一級主管審定,在年度計劃會議上討論通過。在培訓方法方面,應當考慮採用多種方式,對演講、座談、討論、模擬等方法善加運用,可以增強培訓效果。同時在培訓內容上,最好能夠採用自主管理的方式,有員工與主管或講師共同制定培訓目標、主題,場地開放自由化,可以增加員工學習意願,提升學習效果。

(5)培訓實施
培訓計劃制定後,就要有組織計劃的實施。從實際操作面上講,應該注意幾個問題:
(a)執行培訓時最好與考核相結合,重視過程式控制制,觀察培訓過程中參訓者的反應及意見。培訓是持續性的心智改造過程,所以員工在培訓過程中的社會化改變比訓練結果更值得關注。
(b)培訓計劃執行時應當注重彈性原則和例外管理。對於一般性的訓練,可以統籌辦理,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主要負責。對於特定性的培訓,應採用例外管理,由各個單位根據具體情況彈性處理。
(c)培訓活動應注意事前溝通,塑造學習氣氛,從而加強學習互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逐步建立學習性組織。

(6)培訓評估
培訓的成效評估和反饋是不容忽視的。培訓的成效評估一方面是對學習效果的檢驗,另一方面是對培訓工作的總結。成效評估的方法分為過程評估和事後評估。前者重視培訓活動的改善,從而達到提升實質培訓成效的作用;後者則供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決策參考。從合理化的觀點來看,最好是將兩者結合起來。成效評估的方法有實驗設計法,准實驗設計法和非實驗設計法。具體而言,根據Kirkpatrick的培訓目標層次,成效評估方法採用以下方法:
(a)如果培訓的目的在於了解參訓者的反應,可以利用觀察法、面談或意見調查等方式,從而了解參訓者對培訓內容、主題、教材、環境等的滿意程度。
(b)如為了解參訓者的學習效果,可以利用筆試或者心得體會,了解其知識增加程度。
(c)如為了解參訓者行為的改變,可以對其行為觀察及訪談其主管或同事。
(d)對工作實績的測定,這種方法較為困難,它可能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

㈢ 提高員工綜合實力的心得

面對當今社會的激烈競爭和金融危機的襲擊,公司要留住,和培養一批願意為公司奉獻的優秀人才很難,我們就業也更難,我們該如何不被社會淘汰,如何能夠讓公司,企業面對濟濟人才會選擇我們?同樣大家都知道高的學歷好的專業很重要,但我認為能力和綜合素質更重要。但是該怎樣提升這方面能力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給員工創造一個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環境。零售行業是一個看似簡單而又枯燥的工作,如何能夠把這簡單的工作讓員工做活,讓員工可以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對工作感興趣並能夠用心去把它做好而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我覺得我們可以開展一些業余活動,豐富員工的業餘生活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員工的凝聚力,例如;我們可以開展一些體育項目比賽,可以把工作中遇到的成功的或失敗的案例收集起來舉行一次有趣的案例分析分享;可以組織員工參加野外登山活動從而鍛煉他們的毅力。

二,提高員工的銷售能力,銷售是我們的重點也是我們的生存之本,員工銷售能力的強與弱直接關繫到我們公司的利益。我們可以舉行專業知識競賽每個店可以推薦兩個代表參加;可以開展銷售競賽活動例如評比我們每個月的營養素銷售皇後或每個月的銷售業績皇後並給予認可;可以舉行一些提高銷售技巧和溝通能力方面的培訓,可以邀請我們每個月的銷售皇後跟我們做經驗分享,也可以鼓勵員工業余時間多給自己充充電通過多讀多看多學和多悟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調動員工的熱情和積極性,當一個人沒有熱情和激情去做某件事的時候,結果可想而知。其實很多事情不是他們做不好而是他們願不願意去做的問題,就拿當店長來說吧為什麼很多員工有「官不願意當」了,就像很多人所說的當那店長沒什麼意思好處沒得到還整天累的要命在他們眼裡當店長就是一個苦差事。所以要讓人才輩出就要解決他們不願意去做的真正原因。我認為作為領導可以和他們進行真誠的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問題所在再針對性的解決;作為領導可以讓員工有種被重視的感覺,每人都渴望被重視和尊重特別是被自己的領導,我相信每個人都願意去為重視自己的領導去用心做好每件事。

四,提高員工的應變能力。我們所從事的是零售服務行業,直接面對的是顧客,員工應變能力的強和弱關繫到銷售的成敗。在銷售過程中面對顧客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疑問該如何靈活解答,這就在於一個人的應變能力。我認為我們可以開展一些即時性演講比賽,每個月針對遇到的問題開展一些探討活動。

以上是我針對如何提高員工綜合素質,豐富員工業餘生活的一些個人想法和建議但願有所幫助。

㈣ 如何對一線員工進行有效培訓

團隊的協同作戰能力顯的尤為重要,管理者更要致力於團隊的建設和培養,培訓是一種很重要的員工培養手段,也是管理者面臨的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⒈針對員工進行實物操作的演示,要進行分節操作,保證演示的細節都能讓員工注意到,通過多次重復加強員工的記憶。演示可以採取互動的方式,重復演示可由員工來完成,既糾正了個別員工的錯誤操作,也加強了所有培訓人員的記憶。 ⒉小組討論更能啟發每位員工的思維,使每位員工參與到培訓的課題中來。 一般採取設定一個討論的題目,培訓的員工進行分組討論,限定時間,小組選派代表發表小組討論的觀點和建議。培訓者對於各組討論的觀點和建議進行分析和總結,得出最終的結論。 對於表現突出的小組要提出表揚,激勵小組的討論熱情。 ⒊培訓者根據培訓的課題, 設計幾個問題進行提問,可以採取員工自主應答的方式,如果自主應答的響應並不熱烈,就要採取指定提問的方式,隨機指定員工進行回答。 自主應答氣氛強烈表示員工的參與熱情較高,指定提問的隨機性也提醒了員工不能大意,積極的活躍思維,做好應答准備。 提問也是培訓者就某個觀點不能確定時所採取的最好方式,通過提問的方式,既拓展了培訓者的思路,也啟發了員工的思維,最終得出合理的結論。 ⒋培訓的員工既能發揮個人的表演天賦,也能從角色的演練中獲得實戰經驗和技巧。

㈤ 如何提高員工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培訓的最高境界是學習能夠使用的,需要三個層面的支撐,一是有老闆的支撐,二是有HR提供易學易記切合實際的學習平台和內容,三是員工學習後有收獲有成長。

如何提高員工參加培訓的積級性
首先應分析員工培訓積級性不高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葯,才能找到最終的解決之道。
一、影響員工參加培訓積極性因素分析
1、 自身意識不到位
這是最根本的原因。大部分員工缺乏長遠規劃,缺乏崗位競爭意識。在他們看來,培訓是浪費時間,有那功夫不如翻翻朋友圈,看會網路小說,培訓只是被當做任務來完成,或者直接選擇放棄。
以前的傳統培訓,有領導的督促,至少到場濫竽充數一下;現在的線上培訓,沒了必要的監督,培訓的實施更多的在於員工自身。於是,自身意識不到位直接暴露,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不進行線上學習、有各種方式逃避線上學習。
2、 培訓趣味性不強。
參與過線上培訓的同學應該了解,線上培訓雖然針對不同崗位有不同的課程設計,有文字版的,有視頻形式的,但共同的缺點是趣味性不足,學術性十足。
雖然培訓干貨十足,但如果無法吸引到員工,一切都等於零;另外,有些培訓項目在其針對性方面做的還不到位,課程設計雖然細化,但沒有與時俱進,從形式到內容都根本上員工的新需求,這導致培訓與技能和工作需求脫節,沒有多大實際用處。
3、 培訓替身
為了培訓而培訓,出現課堂培訓的內容和對象不符,培訓效果欠佳,甚至造成培訓資源的大大浪費,這是線上培訓的一大弊端。甚至淘寶上出現專業的培訓替身。
4、缺乏責任心
很多員工都這樣認為:學習不學習無所謂,提高不提高沒關系,參加培訓的目的不是為了增長才幹、提高素質,而是乘機放鬆休息——這是傳統培訓的通病;但線上培訓顯然連放鬆的功能都不具備,可想而知,有多麼不受待見了。
5、 培訓時間安排
培訓到底什麼時候進行?上班時間還是下班時間,大家都在算一筆賬。本來對培訓就興趣缺缺,還要佔用閑暇休息時間,誰會願意?
加上平時工作繁忙,培訓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這種繁忙,員工自然是有多遠躲多遠了。
二、提高員工參加培訓的積極性的對策
1、 加強培訓宣導
加強員工的培訓宣導,在企業內部大力倡導「終身學習,終身受教」的觀念,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工作氛圍,培養企業的學習型人才、創新型人才,建立學習型組織。讓培訓與人才梯隊建設、職業規劃相結合,從而提高員工對培訓的重視度。
培訓宣導不是一次性,而是在每一個培訓節點,在各種與培訓相關的活動中都要貫穿的一件事,總之,我們的終極目的,就是用培訓的理念影響員工的行為。
2、 以身作則,召開培訓分享會
員工學習不積極,可能是缺乏榜樣的力量,也可能是因為現在的人都很浮躁,你讓他一坐一小時去線上學習,無異於天方夜譚。
對於線上培訓,課程的設置很全面,基本無死角覆蓋。我們的做法是:通過召開培訓學習分享會,讓獲益者現身說法,形成線上培訓的氛圍,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參加培訓。
從培訓的方式來看,線上培訓有天然的缺陷——距離感。就像面對面交流、電話、微信、QQ帶來的距離感一樣。分享會就是要縮短這種距離,做到線上學習,線下溝通。
3、線上培訓與績效結合
末位淘汰的競爭機制,讓員工很有壓力。如何減壓,最大的捷徑就是不斷的參與培訓,提升能力,增強競爭力,以避免在崗位競爭中被淘汰。
我們單位目前的做法是:線上培訓的各項指標,不與員工本人的績效掛鉤,但會與主管領導的績效、總經理的年薪掛鉤。這樣就形成從上層重視培訓落實的風氣,上層的管理能力因為績效被完全的開發出來。你不完成培訓不要緊,但你影響領導的績效後果就嚴重了。
至於用手機或電腦打開視頻放在那裡的現象,我們目前是三種方式:一種是不定時檢查;一種是結果導向,考試通過為考核依據;一種是提交學習的筆記。對於提交筆記大家是否覺得不以為然?那麼我告訴你,以前沒有線上培訓的時候,我們是每月閱讀一本管理書籍,並提交筆記,由總經理簽字確認,執行力相當高。
4、進一步細化課程
後來的線上課程登陸有積分,積分可以抽獎,甚至兌換實物,還有積分排名設置,為什麼積極性還不夠?因為線上培訓課程與員工的需求相差太遠。
要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就必須使企業線上培訓對員工產生切實有利的效果,讓員工在培訓中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讓員工發自內心的認為培訓是他們增強工作能力的有力手段,而不是一個浪費時間且沒有任何作用的形式。
目前線上課程明顯是重管理輕技能,理論多於案例,這是影響員工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5、 合理安排培訓時間
如果培訓佔用休息時間,那麼這個培訓肯定不受歡迎。休息時間用來培訓,對員工來說,培訓成了額外的負擔,自然沒有了積極性。

㈥ 怎樣讓員工做到企業精神企業願景的案例

企業文化則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並遵守的、帶有本組織特點的使命、願景、宗旨、精神、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在生產經營實踐、管理制度、員工行為方式與企業對外形象的體現的總和。通過培訓、通過管理人員的努力,在平時工作中的灌輸,員工一旦受到企業文化的影響,內心自然會對公司有較高的認可度、會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發自內心的維護公司的一切。那麼我們在來分析一個由於公司有較好的企業文化是如何影響員工的案例:獵頭公司把傑克介紹到一家創立不久的公司做HR經理,薪酬職位都讓人滿意。哪知道工作了3個月後,傑克與部門的一些重要人員都集體跳槽了,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之下,人才才是企業能否繼續向前發展的重要因素,在這個時候因為高級管理人員的跳槽,突然鍵在公司內部就傳開了,很多人說早知道傑克他們會跳槽的,在這個破公司有什麼前途,老闆到是賺了不少錢,而我們呢薪金待遇又不高,在這里又沒發展,哎!混日子吧。就這樣公司上上下下都在傳這件事,更多的人報著管它的做一天算一天的態度。老闆就很納悶了,公司從來不拖欠工資,為什麼公司就像一灘死水,沒有一點生氣,老闆最終還是去找到了傑克,就問他:「傑克,我是很欣賞你的工作能力,因此給你高的待遇我也不吝嗇,為什麼你要離開公司,辜負我對你的厚望。」傑克,回答道:「XXX老闆,我深知您很器重我,也給予我很高的報酬,但是我的離開不是因為待遇的多少,相反我條槽到這家公司,待遇還不如以前,但我要告訴你我為什麼寧願放棄高薪,這是因為,作為現在的年輕人,我們更多的是想前看,現在我能拿到在高的工資,但能維持多久,未來我是否還能拿到這樣高的工資呢?我深知XXX老闆,您的公司目前的效益來講還是很好的,但是你忽略掉了應該建立一家公司應有的企業文化,企業的遠景,企業的價值觀,恕我直說,在您的眼裡您只有效益,但僅僅只注重效益是不夠的,企業要增強自身的生命力,這需要企業有超前的經營理念、企業文化、企業價值觀,只有文化的企業生命力才是最強大的,我自己還年輕,我希望服務於一家有遠大目標,有價值的企業工作,這樣我的收獲絕不僅僅只是這點工資,過程就是一種回報,XXX老闆請您原諒我的離開。」XXX老闆回到公司後,自己獨自坐了整整一下午,他終於明白為什麼這樣優秀的人才要離開他了,企業現在真正缺少的不是資金,而是企業的文化,企業的遠景、企業的價值觀。。。。傑克說得對,現在的明顯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不少,公司這兩年來一直固步自封,什麼遠大的發展目標、什麼企業的文化都沒有。在此XX老闆決心重新振作起來,召集所有員工培訓,第一句話就是:「從現在開始,企業已經有靈魂了」

㈦ 中小企業員工培訓與開發案例分析,急求

作者: 蔡佩芳 來源: 濤濤國際 很多中小企業里的培訓專員說自己沒有施展的空間,看著那些大企業每天不停的進行培訓,而自己卻近乎於無事可做。
還有的專員認為小企業不需要培訓。
實際上這些都是錯誤的想法,對中小企業來說,培訓更加重要,而且在方式上要比那些大企業靈活得多。
在為一些大企業培訓的時候總能看到這樣的情況:培訓到場率低,或者參訓學員對待培訓的態度不端正,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就在於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沒 有培養良好的企業學習文化。
就像目前很多中小企業所認為的,自己的企業小,人數不多,因此沒有足夠的必要和財力去進行培訓。
要想讓培訓取得良好的效果,每 個員工的自主學習意願很重要,這就需要企業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而學習氛圍的建立,恰恰是在企業發展時期的事情。
向幾十個人宣導培訓的重要性,和像上千甚至 上萬人宣導培訓的重要性,哪個更容易,無疑是前者。
如果在企業最初的幾十個人都能夠有極強的學習意願,而伴隨著企業的發展,這些員工會將自主學習的文化不 斷傳承下去,當企業發展壯大的時候,學習的氛圍就會成為一種文化在企業中發揮重大的作用。
在培訓方式上,中小企業也存在很多方式,操作企業也更加的靈活。
即便沒有足夠的培訓預算,也能夠「花小錢,辦大事」。
例如轉訓、OJT和公開班 等方式,甚至同業交流,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其中轉訓是效果較好的方式之一,由經驗豐富、能力突出、學習能力強的員工參加培訓的方式,然後將所學內容轉 訓給其他員工,這種方式可以將內容傳遞下去。
OJT則是由老員工對新員工、主管對下級的一種在工作中進行輔導的培訓方式,這種方式在一些大型企業中也是存 在的,但中小企業無疑更有優勢,因為中小企業在組織結構和人員配備上更為精簡,培訓起來效果更高。
公開班也是一種費用較為低廉、但效果不錯的培訓方式,只 是目前公開班的課程較多,很多課程沒有實際內容,不見得能夠取得良好的收益,因此在課程的選擇上要慎重。
同業交流則是另外一種比較容易被忽視的方式,雖然 這種交流不能和培訓直接意義上的掛鉤,但仍然是學習的一個很好的手段。
其實對培訓專員來說,在中小企業里施展的空間更大,這是因為在中小企業里,由於沒有完善的培訓體系,培訓專員可以進行靈活的變通,對各種方式都 進行選擇。
但是在大企業中則不然,往往是按照一套已經成熟的培訓體系進行操作,施展的空間反而會很小,而且在績效的壓力下,很少有培訓專員會嘗試新的培訓 方式,因此成長的空間也會變得有限。

㈧ 如何提升團隊凝聚力培訓

團隊凝聚力是無形的精神力量,是將一個團隊的成員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看不見的紐帶。團隊的凝聚力來自於團隊成員自覺的內心動力,來自於共識的價值觀,是團隊精神的最高體現。一般情況下,高團隊凝聚力帶來高團隊績效。團隊凝聚力培訓主講老師:陳馨嫻課程時間:1-2天課程對象:中層管理人員培訓方式:講師講授、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學員討論、現場演練等使培訓效果達到最好!前言:世上沒有完美的個人,但一定有完美的團隊現代的成功必然是一個團隊的成功「團隊」就是每個成員的知識結構、技術技能、工作經驗達到合理的互補,並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相互支持的群體。最優秀的人加起來不一定是最合適的,但最合適的人組合在一起一定是最優秀的團隊。課程背景:團隊領導由於不知道如何建設高效團隊,於是只好大聲呼喊:「我們一定要加強團隊合作,要講奉獻,要上下凝成一股繩,我們的工作則無往而不勝。」喊口號可以,但效果卻很不佳。團隊領希望部屬和員工工作時像年終聚餐把酒時那樣士氣高昂,充滿工作熱情!但員工的實際表現卻遠非管理者所想。而企業最終的關鍵是「讓員工眾志成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與潛能,為企業創造績效」,因此,建設高效團隊提高其凝聚力尤其顯得重要。團隊凝聚力是無形的精神力量,是將一個團隊的成員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看不見的紐帶。團隊的凝聚力來自於團隊成員自覺的內心動力,來自於共識的價值觀,是團隊精神的最高體現。一般情況下,高團隊凝聚力帶來高團隊績效。課程大綱:第一部分:高尚品格:非凡凝聚力的基石1.用「人格魅力」凝聚人心2.塑造自己的領導風格3.信守諾言——領導者的生命4.身體力行,以身作則5.用自信激發團隊的信心6.寬容是領導必備的品質第二部分:共同願景:偉大的「凝結核」1.描繪一片美麗的願景2.啟動遠景規劃,打造團隊凝結核3.近期目標同樣重要4.制訂科學的行動策略5.團隊目標一定要清晰明確第三部分:團結合作:凝聚力產生的源泉1.團隊合作是凝聚力的源泉2.充分發揮個體的獨特優勢3.協作產生戰鬥力4.確立主人翁地位,培養員工歸屬感5.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6.鍛造一支精誠合作的團隊第四部分:企業文化:永久的「凝聚劑」1.做能創新的「火車頭」2.創新文化讓團隊永葆活力3.和諧成就高效團隊4.妥善處理團隊沖突5.信任是高效的第一步6.建設有「人情味」的企業文化7.實行有效的績效管理第五部分:協調溝通:高效團隊的潤滑劑1.沒有溝通,就沒有團隊2.耐心地傾聽不同聲音3.積極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4.用各種方式構造萬能溝通5.順暢的協調溝通6.協調溝通,快樂工作7.建立渠道,避免溝通障礙第六部分:有效激勵:打造凝聚力的保障1.團隊成員需要激勵2.敢於授權,激發責任心3.贊美可以收到神奇的激勵效果4.情感激勵,凝聚力產生的源泉5.高薪酬帶來高效益6.競爭同樣是激勵7.危機也可以用來激勵第七部分:以人為本:提升團隊凝聚力1.選好人,才能用好人2.用重金「買」能人3.形成平衡互補的人才結構4.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5.讓員工和企業一起成長第八部分:團隊凝聚力培訓課程總結

㈨ 如何更好地提高員工的培訓積極性

一、給出參訓理由
幫助學員明確學習動機,直白表明「參訓對你有什麼好處」,主要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展示學員工作中的痛點。
比如,在銷售培訓課程中直接寫明:為什麼客戶不簽單?如何減少客戶掛電話?讓學員產生共鳴和代入感。
第二種方法:宣傳收益。
即通過告知學員一些直接或間接收益,激發學員參與動機。具體可以從工具、業務收益、個人成長收益3個層面出發。比如,在培訓前,告知學員參加這個培訓後,能給其業務帶來很大幫助,有效挖掘客戶需求,提升拜訪客戶的成功率

二、實戰實踐
即給學員一些實戰工作任務,這些任務基於其工作中的需求進行設計。有6種常見的方式:
1)課前作業
培訓經理或培訓師為每次課程量身定製課前作業,並將課前作業答題情況列入了學員考核。這么做,就是把思考從課堂前置到了課前,同時幫助培訓老師掌握參培人員的學習准備度,提升培訓的針對性。
2)課前考試
安排培訓前考試是增強訓前刺激度、緊張感的一種重要方式。另外可以過濾掉部分「不燃型」學員,讓進入名單的學員,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3)通關
通關適用於難度較大,實操性較強的學習內容。通關考試通常可以設置在培訓課程結束後,目的是在訓後,幫助學員強化鞏固知識點。操作方法是將知識點通過情景模擬、完成任務等方式來考核學員的掌握程度。

4)「魔鬼訓練營」
魔鬼訓練營是通過高強度、高實戰、高競爭性的活動設計,讓學員處於高度緊張且興奮的學習狀態。學員經常是白天上課,晚上作業,第二天PK,學習強度較高。
5)行動學習課題
給每組學員設定一個與他們工作密切相關的行動學習的課題,階段性要求完成相應的目標,並進行評估打分排名。
6)業績挑戰賽
舉個例子:銷售部門可以內部劃分小組,由每個小組設定自己的挑戰性目標,比如半年內承諾指標提升20%。
需要強調的是,承諾的內容不一定是培訓直接帶來的業務收益。之所以使用該形式,是為了激發學員的挑戰慾望,促進目標達成。
三、激勵與關注
激勵方式的設計,可以引發學員成就動機和挑戰慾望,培訓中經常使用的激勵方式有很多。比如,以下4種。
第一種:積分獎勵
積分獎勵是指,員工所有的學習動作都可以換算成積分。比如,創新建議、讀書分享、貢獻案例、課程開發、內部講課、微課學習等。
並根據其難易程度進行一定比例的換算,既鼓勵進行知識的貢獻,也鼓勵知識的學習,這樣有利於整個學習型氛圍的打造。
第二種:階段性淘汰
指在學員學習過程中,根據學員表現情況給予評估,設定相應的門檻,低於該門檻的則淘汰出局,不能參加接下來的培訓。

第三種:與績效、晉升掛鉤
在很多學習項目中,比如儲備幹部類培訓,或者新員工培訓,學員的表現是可以和其晉升掛鉤的,因為培訓過程,也是一次對人才進行測評的過程。
第四種:學員上級及時關注和參與
學員上級的關注和參與,對激發學習動機十分重要。
在培訓開始前,學員上級要與學員溝通培訓目標,指出希望學員在本次培訓中具體的改進點。並對學員當前的緊急工作作出安排,保證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培訓中;
如果是培訓周期較長的項目,在培訓過程中,學員上級應及時關注學員的學習進度,如果可以,學員上級最好參與部分環節,向學員分享優秀案例;
培訓結束後,要階段性地評估培訓落地的效果,給出正面反饋和鼓勵。
四、成果與信心
在培訓目標設定中,有一條很重要的一條原則:成果導向。分為4個步驟:
第一步:設定目標
要讓學員有明確的培訓預期,在培訓目標上達成一致。
在正式開班前,還要將這個目標告知所有學員,讓他們意識到這場培訓是一個有形成果,對於他們自己和組織有巨大意義。
第二步:共啟願景
在項目啟動時,有必要對項目成果進一步明確。甚至要求學員想像成果的樣子,畫出這個成果,展示在培訓教室里,讓他們簽署自己的名字。這相當於,在他們心中建立了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讓他們承諾為這個目標付出努力。
第三步:階段性成果
對於較長周期的學習項目,要對其進行階段性劃分,階段性對成果進行展示和評估,讓學員在逐步靠近目標中建立自信和滿足感。
第四步:驗收評估
學員的真實案例,最能說明一場培訓是否有用。
展示學習成果,不僅有助於喚起學員及其上級的成就感,還能激發更多人參與學習的動機,打造組織學習型氛圍。
企慧通依託強大的雲技術,通過在線學習、在線考試、在線培訓等功能,幫助政府部門、各大公司、教育培訓機構進行靈活化教學、無紙化考核。

㈩ 求一篇分析一個企業管理的案例,5000字左。滿意再加分

企業如何提高員工能力
11月的某一天下午,一直陰沉的天氣轉為晴天,杭州某集團公司總部持續兩天的08年度預算會議終於結束了,人力資本部經理張強顯得有點疲憊,但他還是顯得格外高興,因為在預算會議上,公司高層一致決意明年提高員工培訓的預算額度,將此前培訓預算費用從占工資總額的5%提高到8%,這對於人力資本部和培訓工作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撐持和肯定。高興之餘,王威同時又覺得壓力很大,他感到,雖然公司的培訓工作如火如荼的開展著,也獲得了很多部門和員工的稱贊,但他心裡明白,即使是人力資本部,對於培訓給企業帶來的價值,和真正對員工績效所起到的實際作用,還缺乏實足的底氣,他陷入深深的思慮當中,究竟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相信這個困惑對於國內很多企業來說,都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國內很大一部分企業覺得培訓很重要,一直不遺餘力的奉行員工培訓,他們雖然不清楚這些投入究竟能給企業帶來什麼實際的效應,但心裡認為培訓比不培訓顯然要劃算得多;
為什麼企業對待培訓的態度如此模糊?究其原因,關鍵在於,作為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一直以來無法將單項或者系列培訓課程的投入回報情況准確的呈現給企業高層。很多時候,作為HR也在懷疑:這門課程究竟會帶來什麼價值?
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現有培訓僅僅聚焦在「培訓與學習」本身,把員工培訓簡單理解為講師對知識、技能的傳授和解惑,企業希望通過培訓提升員工的整體素質水平,並將這些「素質」(包括知識、技能、經驗、特質等)充分應用在實際工作上,藉以提升工作績效,最終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贏取市場競爭的有利位置。但實際上,培訓本身並不能達到這個目的,這種狹義意義下的培訓,存在著一個致命問題:不能解決人與組織協調發展的矛盾。
矛盾的存在本文發表於博銳|boraid|培訓的兩個主體,企業和員工,都對培訓有自己的理解和要求。員工希望通過培訓,增加自己的知識與技能,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有助於自己未來長期的職業發展,他主要關注的是自我的個體;對於企業來講,企業的最終目的是獲取利潤,這也是企業的職責所在,因此企業所有的投入最終均要為此目標而服務,培訓投入也不例外。企業期望通過培訓提升員工的素質,幫助員工提升個人績效,從而提升整個企業的績效。但這只是企業單方面的美好願望,一是培訓是否能顯著提升員工素質,很多企業心裡並出有底;二是員工通過培訓提高了自我素質,但他最後是否充分應用在工作上,並達到效果,這一點我們也很難考證;對培訓效果和評估以及促進員工對培訓成果在工作上的應用,一直是企業培訓領域的一個通用難點問題;三是員工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提升後,是否一直在為企業服務,我們仍然沒有顯著的把握,在和HR同仁交換過程中,我們聽過太多員工因為培訓服務協議而與企業發生沖突的案例。
如果企業開展培訓,只是想到為了提升員工整體素質,進而應用在公司上,這只是企業一廂情願的設法主意。在培訓需求環節,就可以看到這個矛盾的具體施展闡發形式。當我們將培訓需求調查問卷收上來後,我們往往發現,員工對於培訓的選擇,都是從自身個體需要選擇的,然而從企業角度出發,必須考慮對企業發展有切實幫助的培訓投入。由於培訓資源的有限性,很多企業接納折中的辦法處理這個矛盾,選取一些企業期望的課程內容,再選取一些員工期望的課程,而結果是兩個方面的要求都沒有得到滿足,反而是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絲毫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
解決的思路
員工個人發展的需求和企業的需求這一對矛盾是客觀存在的,任何一方也不可能被消除,那麼解決的思路就在於,對這對矛盾有機統一路來,接納一些方式讓他們互為促進、互為影響。正如前面提到的,很多時候企業對培訓寄予了一廂情願的美好願望,作為HR,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來促成這個願望的實現。解決的思路主要體目下當今以下三個方面:
培訓如何顯著提升員工素質
在當今世界,知識、技能、價值觀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學習已經不是人生某個階段的事情。人們獲得知識和技能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自身的實踐積累知識和技能,成為自己所把握的經驗知識,二是通過學習知識、技能和他人的經驗,很快的掌握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顯然,第二種方式在個人發展占據了主要職位,因為我們不可能全部靠自己親自去實踐來獲取知識和技能,培訓因此而成為最廣泛採用的方式。
在培訓方式、方式上,企業本著學以致用,按需施教,講求實效的原則,呈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在培訓工作組織機構方面,企業紛紛設定專人負責培訓,設立專門的培訓中心、部門甚至企業大學來開展培訓工作,從組織上有力保證培訓的實施;在培訓需求分析方面,企業越來越關注挖掘真實的培訓需求,將培訓資源用在刀刃上;在培訓方式方面,結合成人教育的特點,創新了很多具有實效的教學方式,包括在職培訓、拜託培養、職業指導、現場培訓、案例分析、小組研討、情景模擬、崗亭輪換、工作擴大化等;
如今,隨著培訓被作為實現企業目標的有效手段被人們的普遍接受,以及培訓活動的廣泛展開,培訓工作日趨職業化。這主要施展闡發為:培訓已發展了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已發展了一批專門從事培訓工作的管理人員和培訓專家,並以專業的培訓知識獲取了認可;形成了培訓的工作標准(ISO10015),並逐步形成了培訓的職業文化;完善和優化了培訓流程,在課程開發、授課技巧和培訓成果轉化方面產生了許多有效的實踐方法,充分保證了培訓的有效性,培訓能顯著提升員工素質已得到廣泛認同。
面對第一個問題,企業就需要在培訓各個環節提升專業程度,使培訓前的需求分析與策劃、培訓中的現場掌控和培訓後的成果轉化等方面充分發揮作用,保證培訓的效果,確保在培訓技術方面能顯著提升員工綜合素質。
培訓後學員是否願意和能夠將知識、技能充分應用在實際工作上
員工通過培訓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增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是員工本人得到了增值,但員工是否願意將這些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工作中,或者能不能運用到工作上,還需要企業採取進一步的辦法。
企業是一個系統,員工在這個系統中都不是獨立的一個個體,而都是置於某一團體下,他的表現不僅導致他個人的績效,而且會對所在的團隊造成,甚至影響企業這個系統的正常運作。培訓的成果能否最終轉化為企業績效,關鍵在於組織需要提供一套機制,使培訓後的學員願意和能夠將知識和技能應用在實際工作中。
首先是解決「願意」的問題,員工在運用所學知識到實際工作中,能給他帶來實際的效益,這樣他才會有意願去做。任職資歷管理體系和績效管理系統是其中較為有效的促進員工培訓知識應用的兩種機制。
一方面,任職資格管理體系從崗亭規劃的需要出發,建立各個層級崗位的任職標准,並以任職標准為基礎,設計相應的培訓課程,將培訓內容集中在崗位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上,並且滿足員工長期發展的需求,員工通過針對性的培訓獲得相應技能後,組織將為員工的成長提供進一步的崗位發展空間。反之,若員工不具備相應崗位工作的任職標准,則在發展空間上將遭受限制,因此,員工會盡心參加培訓,提升任本能機能力,以期獲得崗位發展的空間。
另一方面,沒有人願意一直處在低績效的行列,獲得認可是人最潛意識的追求。
其次是解決「能夠」的問題,知識的轉化是一門科學,其中的關鍵是掌握如何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培訓完成之後,員工願意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在實際工作中,同時,企業需要在成果轉化的過程中幫助員工進行順利應用,包括員工主管、人力資源部、培訓講師和員工自己劃分採取辦法,以實現學習成果的轉化。
培訓後的學員是否會長期為企業服務
在做出是否安排培訓的時候,企業的老闆通常會擔心,自己的投入很有可能為別的企業做了嫁衣。對於投入了相當的資源來培養人才是否會對自己的企業產生長期的效應,還缺乏信心,其主要目的是對員工的長期服務信心不足。況且,目下當今市場化競爭愈演愈烈,對人才的爭奪已成為企業間關乎發展甚至存亡的關鍵,員工面對外界更多的機會,心頭顫動也是很正常的。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要解決的就是如何讓員工為企業長期服務。除去通常意義上理解的長期的薪酬激勵政策外,員工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
職業生涯規劃通常是員工個人根據自己的個性特徵和外部環境的約束,選擇合適的職業發展通道,在企業內進行長期的發展規劃。落實到具體步履,員工發展多通道模式不失為其中重要的一項舉措。很多企業實行了行政序列、專業序列和技能序列等多通道的員工職業發展模式,為員工提供不同的職業發展選擇,在工作職位和薪酬待逢上給予充足的上升空間。員工可根據自身發展規劃,並借鑒科學的評價體系,如個人道向測試、素質測評、技能評估等技術,幫助自己理性的認識和評價自己能幹什麼、適合干什麼,從而選擇合適的發展通道,實現與企業共同長期發展。
人才發展的產生
不難看出,以上三個解決思路,正好應因了人力資源發展的三個方面:培訓與開發、組織發展和職業發展。
人力資源發展(筆者習慣稱之為「人才發展」,後同),簡稱HRD,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旨在提升組織人力資源質量的管理戰略和活動,也是正在不斷發展的一個職業領域和科學。
美國訓練與發展協會認為,HRD為:「整合訓練與發展、職業發展,與組織發展,以增進個人和組織效率的作為」。其重點為改善組織成員的知識、技能、態度、創造力與理想等特質,希望更多的組織成員具備組織所需要的上述特質,希望成員的特質能配合組織的需求,持續地補充、提升,以協助組織的管理與發展。
培訓與開發的重點在於「通過有計劃的學習,鑒別和確定員工為勝任現任或將來的工作所必備的能力及相關技能,並幫助提高這些知識和技能。」在這個定義中,關鍵詞是「學習」和「個人」,旨在提升員工個人的綜合素質。組織發展旨在「確保團隊內部和團隊之間的健康關系並幫助各個團隊啟動和把握變革。」「團隊」是這個定義的關鍵詞,組織發展主要目標是創建有利於員工在團隊內充分發揮作用並實現團隊之間高效合作的機制。職業發展的重點是確保個人職業目標與整個組織的職業管理系統保持協調一致,以期實現個人與組織需求之間的理想結合。職業發展不是直接針對員工的個人能力和他們的工作,也不像組織發展那樣重點研究個體或團隊之間的關系,其目的在於確保個人與組織需求之間的協調統一。
從以上三各方面的定義可以看出,人才發展不僅僅只局限於通過培訓與開發提升員工的素質,而且聚焦於組織與人的長期協調發展,使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更具有效性和系統性。因此,對於現階段來說,企業應擴展員工培訓的范疇,除了提升培訓開發的專業性、切實提升培養效果外,對於促使員工學習成果充分應用、實現員工與企業長期協調發展方面,需要加大與培訓開發環節的配套實施,實現從Training到HRD的轉化,以最終增進個人和組織效率。
11月的某一天下午,一直陰沉的天氣轉為晴天,杭州某集團公司總部持續兩天的08年度預算會議終於結束了,人力資源部經理張強顯得有點疲憊,但他還是顯得格外高興,因為在預算會議上,公司高層一致決意明年提高員工培訓的預算額度,將此前培訓預算費用從占工資總額的5%提高到8%,這對於人力資源部以及培訓工作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撐持和肯定。高興之餘,王威同時又覺得壓力很大,他感到,雖然公司的培訓工作如火如荼的開展著,也獲得了很多部門和員工的稱贊,但他心裡明白,即使是人力資源部,對於培訓給企業帶來的價值,和真正對員工績效所起到的實際作用,還缺乏實足的底氣,他陷入深深的思慮當中,究竟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相信這個困惑對於國內很多企業來說,都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國內很大一部分企業覺得培訓很重要,一直不遺餘力的推行員工培訓,他們雖然不清楚這些投入究竟能給企業帶來什麼實際的效應,但心裡認為培訓比不培訓顯然要劃算得多;
為什麼企業對待培訓的態度如此模糊?究其原因,關鍵在於,作為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一直以來無法將單項或者系列培訓課程的投入回報情況准確的呈現給企業高層。很多時候,作為HR也在懷疑:這門課程究竟會帶來什麼價值?
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現有培訓僅僅聚焦在「培訓與學習」本身,把員工培訓簡單理解為講師對知識、技能的傳授和解惑,企業希望通過培訓提升員工的整體素質水平,並將這些「素質」(包括知識、技能、經驗、特質等)充分應用在實際工作上,藉以提升工作績效,最終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贏取市場競爭的有利位置。但實際上,培訓本身並不能達到這個目的,這種狹義意義下的培訓,存在著一個致命問題:不能解決人與組織協調發展的矛盾。
矛盾的存在本文發表於博銳|boraid|培訓的兩個主體,企業和員工,都對培訓有自己的理解和要求。員工希望通過培訓,增加自己的知識與技能,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有助於自己未來長期的職業發展,他主要關注的是自我的個體;對於企業來講,企業的最終目的是獲取利潤,這也是企業的職責所在,因此企業所有的投入最終均要為此目標而服務,培訓投入也不例外。企業期望通過培訓提升員工的素質,幫助員工提升個人績效,從而提升整個企業的績效。但這只是企業單方面的美好願望,一是培訓是否能顯著提升員工素質,很多企業心裡並沒有底;二是員工通過培訓提高了自我素質,但他最後是否充分應用在工作上,並達到效果,這一點我們也很難考證;對培訓效果和評估以及促進員工對培訓成果在工作上的應用,一直是企業培訓領域的一個通用難點問題;三是員工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提升後,是否一直在為企業服務,我們仍然沒有顯著的把握,在和HR同仁交流過程中,我們聽過太多員工因為培訓服務協議而與企業發生沖突的案例。
如果企業開展培訓,只是想到為了提升員工整體素質,進而應用在公司上,這只是企業一廂情願的設法主意。在培訓需求環節,就可以看到這個矛盾的具體表現形式。當我們將培訓需求調查問卷收上來後,我們往往發現,員工對於培訓的選擇,都是從自身個體需要選擇的,然而從企業角度出發,必須考慮對企業發展有切實幫助的培訓投入。由於培訓資源的有限性,很多企業採取折中的辦法處理這個矛盾,選取一些企業期望的課程內容,再選取一些員工期望的課程,而結果是兩個方面的要求都沒有得到滿足,反而是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絲毫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
解決的思路
員工個人發展的需求和企業的需求這一對矛盾是客觀存在的,任何一方也不可能被消除,那麼解決的思路就在於,對這對矛盾有機統一路來,採取一些方法讓他們互為促進、互為影響。正如前面提到的,很多時候企業對培訓寄予了一廂情願的美好願望,作為HR,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來促成這個願望的實現。解決的思路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培訓如何顯著提升員工素質
在當今世界,知識、技能、價值觀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學習已經不是人生某個階段的事情。人們獲得知識和技能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自身的實踐積累知識和技能,成為自己所掌握的經驗知識,二是通過學習知識、技能和他人的經驗,很快的掌握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顯然,第二種方式在個人發展占據了主要職位,因為我們不可能全部靠自己親自去實踐來獲取知識和技能,培訓因此而成為最廣泛採用的方式。
在培訓方式、方法上,企業本著學以致用,按需施教,講求實效的原則,呈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在培訓工作組織機構方面,企業紛紛設定專人負責培訓,設立專門的培訓中心、部門甚至企業大學來開展培訓工作,從組織上有力保證培訓的實施;在培訓需求分析方面,企業越來越關注挖掘真實的培訓需求,將培訓資源用在刀刃上;在培訓方式方面,結合成人教育的特點,創新了很多具有實效的教學方法,包括在職培訓、拜託培養、職業指導、現場培訓、案例分析、小組研討、情景模擬、崗位輪換、工作擴大化等;
如今,隨著培訓被作為實現企業目標的有效手段被人們的普遍接受,以及培訓活動的廣泛展開,培訓工作日趨職業化。這主要表現為:培訓已發展了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已發展了一批專門從事培訓工作的管理人員和培訓專家,並以專業的培訓知識獲取了認可;形成了培訓的工作標准(ISO10015),並逐步形成了培訓的職業文化;完善和優化了培訓流程,在課程開發、授課技巧和培訓成果轉化方面產生了許多有效的實踐方法,充分保證了培訓的有效性,培訓能顯著提升員工素質已得到廣泛認同。
面對第一個問題,企業就需要在培訓各個環節提升專業程度,使培訓前的需求分析與策劃、培訓中的現場掌控和培訓後的成果轉化等方面充分發揮作用,保證培訓的效果,確保在培訓技術方面能顯著提升員工綜合素質。
培訓後學員是否願意和能夠將知識、技能充分應用在實際工作上
員工通過培訓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增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是員工本人得到了增值,但員工是否願意將這些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工作中,或者能不能運用到工作上,還需要企業採取進一步的辦法。
企業是一個系統,員工在這個系統中都不是獨立的一個個體,而都是置於某一團體下,他的表現不僅導致他個人的績效,而且會對所在的團隊造成,甚至影響企業這個系統的正常運作。培訓的成果能否最終轉化為企業績效,關鍵在於組織需要提供一套機制,使培訓後的學員願意和能夠將知識和技能應用在實際工作中。
首先是解決「願意」的問題,員工在運用所學知識到實際工作中,能給他帶來實際的效益,這樣他才會有意願去做。任職資格管理體系和績效管理系統是其中較為有效的促進員工培訓知識應用的兩種機制。
一方面,任職資格管理體系從崗位規劃的需要出發,建立各個層級崗位的任職標准,並以任職標准為基礎,設計相應的培訓課程,將培訓內容集中在崗位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上,並且滿足員工長期發展的需求,員工通過針對性的培訓獲得相應技能後,組織將為員工的成長提供進一步的崗位發展空間。反之,若員工不具備相應崗位工作的任職標准,則在發展空間上將遭受限制,因此,員工會盡心參加培訓,提升任本能機能力,以期獲得崗位發展的空間。
另一方面,沒有人願意一直處在低績效的行列,獲得認可是人最潛意識的追求。
其次是解決「能夠」的問題,知識的轉化是一門科學,其中的關鍵是掌握如何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培訓完成之後,員工願意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在實際工作中,同時,企業需要在成果轉化的過程中幫助員工進行順利應用,包括員工主管、人力資源部、培訓講師和員工自己劃分採取措施,以實現學習成果的轉化。
培訓後的學員是否會長期為企業服務
在做出是否安排培訓的時候,企業的老闆通常會擔心,自己的投入很有可能為別的企業做了嫁衣。對於投入了相當的資源來培養人才是否會對自己的企業產生長期的效應,還缺乏信心,其主要目的是對員工的長期服務信心不足。況且,現在市場化競爭愈演愈烈,對人才的爭奪已成為企業間關乎發展甚至存亡的關鍵,員工面對外界更多的機會,心頭顫動也是很正常的。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要解決的就是如何讓員工為企業長期服務。除去通常意義上理解的長期的薪酬激勵政策外,員工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
職業生涯規劃通常是員工個人根據自己的個性特徵和外部環境的約束,選擇合適的職業發展通道,在企業內進行長期的發展規劃。落實到具體步履,員工發展多通道模式不失為其中重要的一項舉措。很多企業實行了行政序列、專業序列和技能序列等多通道的員工職業發展模式,為員工提供不同的職業發展選擇,在工作職位和薪酬待遇上給予充足的上升空間。員工可根據自身發展規劃,並借鑒科學的評價體系,如個人道向測試、素質測評、技能評估等技術,幫助自己理性的認識和評價自己能幹什麼、適合干什麼,從而選擇合適的發展通道,實現與企業共同長期發展。
人才發展的產生
不難看出,以上三個解決思路,正好應因了人力資源發展的三個方面:培訓與開發、組織發展和職業發展。
人力資源發展(筆者習慣稱之為「人才發展」,後同),簡稱HRD,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旨在提升組織人力資源質量的管理戰略和活動,也是正在不斷發展的一個職業領域和科學。
美國訓練與發展協會認為,HRD為:「整合訓練與發展、職業發展,與組織發展,以增進個人和組織效率的作為」。其重點為改善組織成員的知識、技能、態度、創造力與理想等特質,希望更多的組織成員具備組織所需要的上述特質,希望成員的特質能配合組織的需求,持續地補充、提升,以協助組織的管理與發展。
培訓與開發的重點在於「通過有計劃的學習,鑒別和確定員工為勝任現任或將來的工作所必備的能力及相關技能,並幫助提高這些知識和技能。」在這個定義中,關鍵詞是「學習」和「個人」,旨在提升員工個人的綜合素質。組織發展旨在「確保團隊內部和團隊之間的健康關系並幫助各個團隊啟動和把握變革。」「團隊」是這個定義的關鍵詞,組織發展主要目標是創建有利於員工在團隊內充分發揮作用並實現團隊之間高效合作的機制。職業發展的重點是確保個人職業目標與整個組織的職業管理系統保持協調一致,以期實現個人與組織需求之間的理想結合。職業發展不是直接針對員工的個人能力和他們的工作,也不像組織發展那樣重點研究個體或團隊之間的關系,其目的在於確保個人與組織需求之間的協調統一。
從以上三各方面的定義可以看出,人才發展不僅僅只局限於通過培訓與開發提升員工的素質,而且聚焦於組織與人的長期協調發展,使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更具有效性和系統性。因此,對於現階段來說,企業應擴展員工培訓的范疇,除了提升培訓開發的專業性、切實提升培養效果外,對於促使員工學習成果充分應用、實現員工與企業長期協調發展方面,需要加大與培訓開發環節的配套實施,實現從Training到HRD的轉化,以最終增進個人和組織效率。

閱讀全文

與提高員工願力的培訓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