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培人員 > 員工培訓風險的類型

員工培訓風險的類型

發布時間:2021-02-12 02:08:52

A. 中小企業培訓風險的重要概念

目前,中小企業已經意識到對員工的培訓是中小企業自身獲得可持續
發展的人力資源的重要保障。然而,許多中小企業在實施企業員工培訓時卻面臨著人才流失風險、貶值風險、績效風險、培訓對象選擇風險等,針對上述風險必須採取有效措施防範中小企業員工培訓投
資的風險。
[關鍵詞]中小企業;員工培訓;投資風險。
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
人才的競爭決定了一個企業的興衰成敗。中小企業為了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員工培訓上的投資越來越多。
目前多數中小企業都意識到了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性,加大了員工培訓的投入力度。由於中小企業的培訓管理制度、培訓與開發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缺陷或不完善,
使企業在投入較多的培訓成本後並沒有取得企業預期的培訓效果,企業員工的績效水平並沒有顯著提高,同時人力資源大量流失現象嚴重。 如何提高中小企業員工的培訓效果,使企業擁有人力資源並發揮人力資源的競爭優勢是許多中小企業不斷思考的問題。本文力圖從企業角度來分析中小企業員工培訓所面臨的主要風險,提出防範風險的幾點措施。
一、企業員工培訓投資風險及原因分析。
中小企業已經意識到對員工的培訓是中小企業自身獲得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的重要
保障。許多中小企業擔心對員工培訓後的風險,往往採用需要什麼人才就到市場中招聘,一方面企業的招聘成本較高,另一方面企業不能招聘到合適的人才。調查發現部分中小企業不願意給員工進行投入較高的培訓,部分中小企業還將培訓成本轉嫁給社會和員工個人,這種做法不但不能使員工的技能得到有效提高,還將影響中小企業自身的發展,同時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減弱,嚴重的將導致員工流失。有效的措施是通過合理的制度留住培訓後技能提高的員工。中小企業員工培訓所面臨的風險主要有員工流失、貶值、激勵、績效、培訓對象選
擇等風險,在下文中將著重分析員工培訓風險的原因。
(一)人才流失風險。
人才流失風險是由於人才外流或傷亡而導致的人力資本不能被企業使用所造成的風險。人力資源在使用中除了需要個人的早期投資積累,還需要企業進行持續的培訓投資積累,才能保證人力資源的保值和增值。企業投入大量的培訓投資,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核心的人力資源,他們的流失將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員工的流失將使企業在流失的員工身上所付出的培訓投資無法取得合理的收益,嚴重的可能使中小企業喪失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甚至有可能導致中小企業的倒閉。
(二)貶值風險。
由於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中小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中小企業面臨各種不確定性因素,中小企業培訓投資的風險也隨之加大。企業對員工培訓的目的在於提高員工的各方面知識與技能,但由於科技的進步、新知識和技能的不斷出現使員工自身的知識和技能不能適應新的要求。目前部分中小企業的培訓還停留在學習一些基礎知識和技能的階段,培訓的內容相對滯後,培訓後員工個人的知識和技能沒有顯著提高。
(三)績效風險。
培訓作為一種重要的激勵手段,員工培訓後相應的知識和技能的提高,意味著他們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員工個人的預期收益率就會提高。部分中小企業的薪酬制度不完善,員工的薪酬無法體現員工培訓後知識和技能的提高給他們帶來的收益,使員工出現了按薪付勞的問題。部分中小企業在員工的選拔和任用方面沒能依據員工培訓後的技能和表現,使部分高技能員工得不到晉升和獲得合理收益的機會。這樣也會使一部分員工處於按薪付勞的狀態,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由於中小企業的培訓與績效管理及薪酬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不能合理的配套使用,員工的績效水平提高了,但員工的收益沒有變化,培訓後得不到相適應的待遇。
(四)培訓對象選擇風險。
企業對員工的培訓並不是對所有員工都進行培訓,一般來講,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選擇一部分員工進行培訓。部分中小企業在選擇培訓對象時主觀性太強,沒有進行系統的培訓需求分析,隨意選擇企業的部分員工進行培訓,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中小企業培訓的預期效果較差,同時不能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部分中小企業培訓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較低也會使培訓的對象選擇出現隨意性,部分應該得到培訓的員工得不到培訓或者得到培訓的員工無法提高技能,這樣的情況在中小企業的培訓中經常出現。
二、中小企業員工培訓投資風險的防範措施。
(一)加強培訓管理制度建設。
中小企業若想獲得較好的員工培訓預期效果,首先應從加強培訓管理制度入手。不能出現部分中小企業對員工的培訓沒有合理的規劃以及出現的培訓只是短期行為,這樣對企業的發展自然是無利的。中小企業應意識到員工的培訓對企業發展的戰略意義,提高培訓工作的實際地位,將培訓工作納入企業的戰略性工作中。企業的培訓管理制度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為了保證培訓工作取得預期的成效,企業的培訓管理制度與其他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也應進行相應的配套建設,加強制度之間的協調性和相互保障作用。圍繞培訓工作、培訓的需求分析、培訓計劃的制定、培訓經費的保證、培訓效果的評估、培訓後的績效考核等方面在不同的制度中進行相應的規定。
(二)重視培訓過程管理。
在各方面管理制度配套的基礎上,鼓勵員工主動參加培訓。根據崗位說明書讓員工明確各個崗位任職標准,讓員工明確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可以使他們獲得更多的機會,並會對他們的職業生涯產生重大影響。有針對性地開發培訓課程,建立高效的、專家型的培訓師資隊伍,制訂合理的培訓計劃,這樣有利於激發員工參加培訓的積極性,推動員工培訓工作的開展。為了防止員工專業技能提高後另謀高就,在明確培訓對象後,企業要與員工簽訂培訓合同,使員工明確經濟責任,減少企業的培訓風險。中小企業應建立有效的培訓效果評估和鞏固培訓效果機制,培訓效果評估是培訓管理流程中的重要一環,培訓方式繁多,在決定培訓實施前培訓管理者就要明確要採取的評估方法,要盡量把評估工作放到培訓過程中,盡可能地降低培訓後評估的不確定性。進行培訓效果評估後,企業還要採取措施進行培訓效果的鞏固。企業可以通過建立部門主管對員工的考核體系,加強員工培訓後的績效考核,使培訓效果得以鞏固。
(三)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建立內部勞動力市場有效地保證員工隊伍的穩定。內部勞動力市場是一種長期的僱傭合同,企業不隨意地裁員,員工向外流動的傾向和意願相對較低。
中小企業的員工培訓工作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做好人才儲備,預防人才斷層現象。通過合理的工作輪換、擴大工作范圍、增加員工職責、內部晉升等方式提高培訓的實際效果和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中小企業可以確定企業的核心員工,合理的分配各種資源使核心員工可以獲得合適的工作崗位及合理的報酬,優先對核心員工進行培訓,使核心員工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保障。
(四)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收益分析。
對員工的培訓有多種形式,根據中小企業選擇的培訓形式進行培訓的成本和收益分析,借鑒部分企業培訓工作較好企業的投入與收益的數據,幫助管理者了解培訓的投入與收益的數據,比較分析培訓的收益,合理確定培訓投資人員的順序,分析培訓前後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實效,合理確定員工培訓後的工作量,合理分配培訓投入及培訓後的薪酬激勵的投入,確保員工培訓工作的各種資源。中小企業應保證培訓前後經費的充足投入。培訓使企業和員工雙方受益,可以實現培訓風險雙方共擔,企業可以根據不同的培訓形式,要求員工合理承擔培訓費用,實現風險共同承擔,收益共同分享的機制。

B. 員工的風險管理方法有哪些

一、強化內部控制和操作風險管理理念,建立良好的風險控制企業文化氛圍
對於城市商業銀行來說,引進國際銀行業先進的操作風險管理理念,形成良好的風險控制企業文化氛圍是迫在眉睫的任務。建立良好的操作風險控制文化氛圍首先要明確操作風險的科學含義和風險控制手段及方法。
現代銀行風險管理理論對操作風險給出了明確的定義,即操作風險是指由於內部流程、人員行為和系統失當或失敗,以及由於外部事件而導致直接和間接損失的危險。操作風險主要來自內部控制和外部事件兩個層面,主要包括:人員風險、制度和流程風險、技術風險以及操作策略風險。
銀行操作風險的防範主要依賴完善的內部控制,完善的內部控制是有效實施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的主要手段。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1997年在《有效銀行監管的核心原則》中提出:「最重大的操作風險在於內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機制的失效」。根據2002年9月人民銀行頒布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對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定義: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是商業銀行為實現擴張和市場佔有率的提高,以期在區域銀行市場獲得一席之地,完成最初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在這一發展階段,銀行的風險意識還處於萌芽狀態,雖然從管理層到員工都能夠意識到風險的重要性,但是在制度上缺乏風險控制的有效手段和科學方法。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銀行風險監管要求的不斷深入,管理層深刻地意識到必須形成風險控制企業文化,建立科學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將先進的風險控制手段和方法與銀行自身經營特點相結合,做到「實用、管用和會用」,從而全面提升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
通過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項目的實施,錦州市商業銀行引入了科學的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理念,加強了對管理層和員工的內部控制和操作風險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培訓。在銀行內部,將風險管理由高深的理論變為所有銀行員工的自覺意識和行為,使從銀行高層管理者到基層員工的所有銀行員工對內控和操作風險的內容和含義有了准確的理解,清楚地認識到銀行內控與操作風險和每名員工的相關程度。通過培訓,員工們進一步明確了不同崗位風險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做到合理有效地控制風險。
在強化對內控和操作風險理念的宣傳與培訓工作的同時,項目小組對原有績效考核和薪酬體系進行了重新設計,將包括操作風險管理在內的全面風險管理內容融入其中,使得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不僅是對員工日常工作的要求,並且成為衡量部門績效的成本因素,直接影響部門的經營效益考核結果,進而形成管理者和員工風險管理的激勵機制。通過事前培訓,事中監督和事後考核,已經將銀行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理念深入貫徹到每名員工,相信通過一段時間的實施將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企業文化氛圍。
二、進一步完善風險控制的組織結構和崗責體系
完善的組織架構是保證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組織保障,而科學的崗位職責設計能夠確保每名員工在內控和風險管理工作中權、責、利上的明確分工,進而通過合理的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設計保證分工的有力執行。項目小組結合內控和風險管理的科學理念和最佳實踐對自身的組織架構進行了改造,對崗位職責進行了重新設計。
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是商業銀行建立有效風險管理制度的基礎和前提。錦州市商業銀行注重通過加強銀行治理,強化股東會、董事會職能,從源頭上提高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意識。在項目中,進一步強化了董事會和各委員會的職能,確保董事會能夠真正在銀行重大決策中發揮作用。在完善原有職能的同時,將成立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審計稽核管理委員會、提名管理委員會、信息管理委員會和戰略發展委員會,進一步加強對銀行的內部控制。
在風險管理和內控項目中,錦州市商業銀行著重強化了風險管理部和稽核部門的工作職能。垂直獨立權威的風險管理組織機制是加強風險管理的組織保障;健全配套的風險管理機制是風險管理的必要手段和配套措施。為全面有效地進行風險管理,成立了由銀行董事會及高級管理層直接領導的,以獨立風險管理部門為中心,與各個業務部門緊密聯系的獨立的風險管理體系。風險管理部負責對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在內的銀行風險進行全面管理。風險管理部通過運用各種管理手段包括政策約束,流程規范以及有效量化支持工具實施風險管理,將各類風險損失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
錦州市商業銀行注重通過內部稽核部門發揮監督和控制職能。通過建立全行具有高度權威性與獨立性的稽核部門,進一步增強其作為內控重要監督部門在內控評價與監督方面的職能。稽核部是全行最高的稽核管理部門,負責全行下屬各經營機構以及各業務管理部門的監督與稽核,同時直接向董事會及稽核審計委員會負責。目前總部正著手對下屬機構進行風險分類,根據不同機構風險等級的採用差別化的稽核方式,強化對存在較大風險機構的稽核審計工作。調整後稽核部大大提高了在監督審計方面的稽核檢查力度及檢查有效性。
三、建立科學的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制度與流程體系
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體系是確保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質量的基本保證。錦州市商業銀行通過完善各部門與業務的內部控制制度以及優化風險控制流程來降低和防範操作風險,將系統、標準的管理方法運用到各類業務的操作風險管理當中,全面梳理各項業務流程,建立有利於全面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體系。
為更好的體現風險管理的獨立性,錦州市商業銀行在原有單一的業務線基礎上分離出風險管理線,建立了風險經理制度,對每家支行派駐風險經理,負責對支行風險的全面審查工作。風險經理由風險管理部管理,不隸屬於每家支行,從而避免由於經濟利益的驅動而導致的對風險的忽視。通過實施稽核專員制度,稽核專員負責對支行經營過程中的內部控制、操作風險問題進行現場和非現場檢查,並按照各支行內部控制管理水平的不同確定現場稽核頻率。
項目小組設計了風險信息報告和評估反饋機制。建立覆蓋全行的風險信息報告機制的目的在於及時、全面、完整地向決策層和管理層提供銀行經營管理中涉及的各類風險與內控狀況,及時發現、防範和化解經營風險,確保穩健經營。風險報告路線採取縱向報送與橫向報送相結合的矩陣式結構,即部門或者支行向總部對口管理部門報送風險報告的同時,必須向風險管理部門報送。建立制度評估反饋制度的目的在於及時發現、報告和糾正內部控制的缺陷,不斷地提高規章制度的適應性和操作性,從而增加對基層機構的控制能力。
在制度設計的同時,錦州市商業銀行對原有的風險管理流程體系進行了進一步優化。設計中減少了包括貸款審批流程的審批環節,進一步明確了從客戶經理、風險經理和最終審批人的風險責任。得益於先進風險控制方法的引入,雖然監控環節減少,但是信息傳達的透明度提高,加之激勵約束機制與風險責任的直接聯系,因此提高了風險管理的質量並且降低了管理成本。
四、建立涵蓋風險管理內容的績效和薪酬考評體系
實施對員工的有效激勵、對風險管理的科學性和效率性具有根本性影響。人們行為的動機在於與之相關的效用激勵,忽視風險控制的激勵機制只能將員工的行為動機轉向單純的規模和簡單的利潤導向。為提高對員工的風險約束,項目小組在建立涵蓋風險內容的部門績效考核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了員工薪酬考評體系,將風險考核納入了員工激勵機制。
在對部門績效考核體系的設計中,項目小組設計了科學的關鍵績效指標體系(KPI),運用平衡記分卡實現了績效考核要素的全面性要求,引入了包括風險調整的資本收益率(RAROC)在內的綜合性銀行績效指標,避免了原有考核體系由於指標間相關性造成的激勵沖突,將風險成本和風險資本作為重要因素明確地納入考核,體現了考核標準的科學性。在績效考核體系的基礎上,項目小組設計了包含風險管理激勵機制的員工薪酬體系,通過採用不同的薪酬結構和支付期限避免了風險偏好不同員工之間的激勵沖突。
五、錦州市商業銀行內控和操作風險管理的未來規劃
良好的內控和風險管理體系要通過充分有效地實施才能實現,錦州市商業銀行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完善新體系的實施工作,確保項目設計目標的最終實現,並將繼續推動銀行信息系統的風險控制工作以及加強風險量化管理精確化的准備工作。
銀行內部控制和操作風險管理無論是文化氛圍的形成,管理體系的搭建,還是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實施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風險和內控項目實施的目的並不是畢其功於一役,而是為持續的內控和風險管理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錦州市商業銀行將時刻關注國內外銀行內部控制和操作風險的最新動態,學習和借鑒先進的管理方法,形成符合自身發展和經營需要的風險管理體系,持續提高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和水平,向國際化銀行管理水平的發展目標不斷邁進。

C. 企業培訓存在哪些風險

企業培訓的風險
培訓可能存在哪些風險
外派培訓員工的學習效果未達到企業的專預期屬,或不能滿足企業要求,企業不但蒙受經濟損失,而且容易挫傷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外派培訓員工在培訓後沒有完成約定的服務期就主動離職,企業勢必會蒙受經濟損失,甚至是巨大的經濟損失。培訓後員工的離職將成為企業最大的培訓風險。

D. 企業培訓風險有哪些如何防範

一、培訓可能存在哪些風險1、外派培訓員工的學習效果未達到企業的預期,或不能滿足企業要求,企業不但蒙受經濟損失,而且容易挫傷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2、外派培訓員工在培訓後沒有完成約定的服務期就主動離職,企業勢必會蒙受經濟損失,甚至是巨大的經濟損失。培訓後員工的離職將成為企業最大的培訓風險。
二、如何防範培訓風險
(一)、合法建立規章制度。

公司必須建立健全相關培訓管理的規章制度,做到內容合法、程序合法。

(二)、合理設計培訓協議。

培訓協議約定企業和員工在培訓中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勞動合同法》中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了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勞動者訂立培訓協議,約定服務期。如何合法、合理的設計培訓協議,將是企業有效規避培訓風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三)、依法與員工訂立勞動合同。

企業如沒有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既要承擔違法責任,又不能主張勞動者有關培訓的違約責任。依法訂立勞動合同可避免部分人員利用法規政策的空子,尋找企業的漏洞。

(四)、養成良好的培訓管理習慣,包括:

1、不要在試用期內對員工進行培訓。雖然試用期也屬於勞動合同期,但限試用期是一個特殊階段,企業對試用期員工進行培訓後,如員工離職,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2、不要一次性投入過多的培訓費用。一次性投入過多的培訓費用,若員工離職,即使企業能得到違約金,但由於數額巨大,員工沒有償還能力,可能導致員工不辭而別,企業同樣也會蒙受經濟損失;

3、培訓結束後,培訓費用需員工本人再次簽字確認。這樣表示員工對培訓費用沒有任何爭議,即使日後引起勞動爭議,企業也能掌握充足的證據。

(五)、對於培訓後企業如何用人,要作出明確的規定或建立員工的上升通道,使員工能夠按照職業生涯的軌跡發展自我、完善自我,為企業所用。要建立培訓後的考核監督跟蹤機制,發展企業生產或經營骨幹隊伍,使培訓成為企業發展的動力源。

E. 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風險是什麼

人力來資源風險是企業發展過程中源必須深入思考並加以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般企業人力資源主要面臨三個方面的風險:

1、人力資源供給不足的風險;

2、勞動力成本大幅度上升的風險;

3、員工隊伍穩定的風險。

(5)員工培訓風險的類型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存在風險。但人力資源風險的獨特性在於人力資源的獨特性,它不僅具有一般資源的共有風險,還具有獨特的、專有的風險,如增值風險、保密風險、競爭風險等,而且這種風險就存在於日常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

因而,人力資源風險與人力資源管理風險在某種程度上是一致的,它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人力資源規劃風險;

2、人力資源招聘風險;

3、人力資源培訓風險;

4、人力資源績效風險;

5、人力資源薪酬風險;

6、人力資源人事風險。

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風險防範,包括招聘、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解除、終止、員工培訓、薪酬支付、績效考核等各環節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預警、企業應該控制以及積極應對,

將人力資源管理和勞動合同管理通過風險控制加以全面貫穿,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各種風險的可能性和危害性進行了深入分析,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參考信息來源:網路-人力資源風險

參考信息來源:網路-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風險防範

F. 企業培訓工作目前存在哪些風險

企業在員工培訓方面做出的工作在近幾年來逐漸遞增,獲得的成效也逐漸得到優化,然而即使在這種趨勢之下,企業培訓工作在目前依舊存在著一些風向,這些風險的存在,不僅會是企業培訓的成效難以保障,更重要的是也許會影響企業發展。所以這要求企業在培訓管理等方面具體進行關注。
對於當前企業培訓工作存在風險問題,很多都知道卻並不了解具體的風險。所以下面我們針對這方面來做一下相關的介紹:
企業培訓在組織層面的風險:這種風險主要原因在於員工在培訓之後的流失問題。這種問題的出現往往會直接導致企業員工組織分工出現混亂,影響企業發展乃至給企業帶來一定程度的風險。對於導致員工離職的因素,具體來說有兩個層面——其一是企業層面,當員工發現自己不能在企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發展方向時,往往會對企業失去信心,進而出現另謀發展的想法;其二是員工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卻發現自己在企業內所得到的認可和待遇不符合自身價值,進而出現企業競爭對手挖人現象,很容易導致員工流失。
企業培訓在員工觀念上的風險:這方面的風險主要會體現在企業管理者方面。有些企業的管理者會認為企業培訓並沒有什麼必要,所以對於企業沒有足夠的重視,更不會去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投入培訓工作,這種情況下,首先員工無法發展很容易使企業出現員工流失,同時,這種目光短淺的思維也會在企業面臨發展時暴露較大問題,甚至會是企業面臨風險。
企業培訓在環境方面的風險:企業的內部和外部的環境給員工培訓造成的風險,企業文化對培訓的定位比較模糊,培訓中的配套設施落後,員工對培訓的不認同和放任自流,意識不到企業培訓的重要性等都給培訓帶來一定的風險。
企業培訓獲得收益的相關風險:企業員工培訓的收益風險是指企業對員工進行培訓的費用與員工實際創造或者潛在創造的收益不成正比,甚至都大於員工給企業創造的利益。企業員工培訓的收益風險的不穩定性是由於不能及時地對員工的能力進行檢測和及時的篩選造成的,企業對員工的培訓的收益遠遠大於員工對企業所做出的貢獻,從而增加了企業員工培訓的收益風險。
企業培訓在技術層面的風險:企業針對員工的培訓工作,需要切忌客觀對員工專業技能做出判斷,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專長往往不會輕易顯示出來,出現判斷失誤而盲目進行員工培訓,將會使企業吃力不討好。
企業培訓目的在於提升員工的職業技能。而無論企業培訓的規劃工作乃至現場管理等方面,企業都需要保持謹慎。

G. 做教育培訓有哪些風險及應對辦法

一、培訓可能存在哪些風險 1、外派培訓員工的學習效果未達到企業的預期,或不能滿足企業要求,企業不但蒙受經濟損失,而且容易挫傷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2、外派培訓員工在培訓後沒有完成約定的服務期就主動離職,企業勢必會蒙受經濟損失,甚至是巨大的經濟損失。培訓後員工的離職將成為企業最大的培訓風險。
二、如何防範培訓風險
(一)、合法建立規章制度。

公司必須建立健全相關培訓管理的規章制度,做到內容合法、程序合法。

(二)、合理設計培訓協議。

培訓協議約定企業和員工在培訓中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勞動合同法》中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了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勞動者訂立培訓協議,約定服務期。如何合法、合理的設計培訓協議,將是企業有效規避培訓風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三)、依法與員工訂立勞動合同。

企業如沒有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既要承擔違法責任,又不能主張勞動者有關培訓的違約責任。依法訂立勞動合同可避免部分人員利用法規政策的空子,尋找企業的漏洞。

(四)、養成良好的培訓管理習慣,包括:

1、不要在試用期內對員工進行培訓。雖然試用期也屬於勞動合同期,但限試用期是一個特殊階段,企業對試用期員工進行培訓後,如員工離職,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2、不要一次性投入過多的培訓費用。一次性投入過多的培訓費用,若員工離職,即使企業能得到違約金,但由於數額巨大,員工沒有償還能力,可能導致員工不辭而別,企業同樣也會蒙受經濟損失;

3、培訓結束後,培訓費用需員工本人再次簽字確認。這樣表示員工對培訓費用沒有任何爭議,即使日後引起勞動爭議,企業也能掌握充足的證據。

(五)、對於培訓後企業如何用人,要作出明確的規定或建立員工的上升通道,使員工能夠按照職業生涯的軌跡發展自我、完善自我,為企業所用。要建立培訓後的考核監督跟蹤機制,發展企業生產或經營骨幹隊伍,使培訓成為企業發展的動力源。

H. 如何對員工培訓風險進行有效的防範和化解

第一,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平台建設。 第二,提高選擇培訓對象、培訓形式和內容的針對性。 第三,把員工個人的發展和企業的發展相結合。 第四,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約束機制。 第五,優化崗位設計。

I. 培訓風險的風險防範

(一)培訓達不到應有效果的風險防範策略
1.做好培訓需求分析,合理制定員工培訓計劃
培訓需求分析是培訓成功的關鍵步驟。培訓需求分析過程包括三個方面:組織分析、人員分析和任務分析。組織分析往往首先進行,而人員分析與任務分析可隨後同時進行。組織分析通常考慮培訓的背景,判斷培訓與公司的經營戰略和資源是否相適應,培訓者的同事與上級管理者對培訓是否支持,以便他們能將培訓中學到的技能、行為等方面的信息應用到實際中去。
人員分析重在尋找證據來證實能夠通過培訓來解決問題,明確哪些人需要培訓及員工是否具備基本技能、態度和信心,使他們可以掌握培訓項目的內容。如果是解決績效問題,還要分析績效不滿意的原因是緣於員工知識、技術、能力的欠缺(與培訓有關的事宜),還是屬於個人動機或工作設計方面的問題。
任務分析的目的決定培訓內容應該是什麼,對任務進行分析的最終結果是有關工作活動的詳細描述,包括員工執行的任務和完成任務所需知識、技術和能力的描述。經過培訓需求調查後,企業要根據培訓需求分析的結果,制定出符合企業實際的員工培訓計劃。所謂培訓計劃是按照一定的邏輯排列的記錄,它是從組織的戰略出發,在全面、客觀的培訓需求分析基礎上做出的對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者、培訓對象、培訓方式、培訓內容、培訓預算等的預先系統設定。培訓計劃必須滿足組織及員工兩方面的需求,兼顧組織資源條件及員工素質基礎,並充分考慮人才培養的超前性及培訓結果的不確定性。
2.選擇或培養合適的培訓師
前面已經說過,培訓師對培訓效果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企業是聘請講師講課,就要尋找優秀的培訓講師。了解培訓師的途徑有以下幾種:
(1)可以嘗試讓培訓師作一次培訓或參加培訓班聽其講課,全面了解其知識、經驗、培訓技能和個人魅力。
(2)要一份培訓簡歷。
(3)當面提一些與培訓相關的問題,以了解他的實際水平。
(4)要求制定一份培訓大綱。從大綱中,我們可以知道其是否熟悉培訓,是否知道培訓技能,是否善於通過培訓達到企業目標。
如果企業實施內訓,則要注意培養企業自己的培訓師。企業可以通過組織參加「培訓培訓師」研討會、請企業內部已有的培訓師輔導、讓培訓師候選人在適當場合實踐等方法來培養。
3.做好培訓的轉化工作
企業實施培訓,當然是希望受訓員工能將所學運用到工作中去。但有研究表明通常只有10% 的所學被轉移到工作中。可見,做好培訓轉化工作對於提高培訓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確保培訓效果的轉化,可以採取以下辦法:
(1)過度學習,即在成功的執行了任務後仍讓受訓者進行一定的練習,以提高未來保留和轉化的程度。
(2)將培訓內容和工作相結合。
(3)讓受訓者在培訓課程結束時制定行動計劃,指明員工回到崗位時計劃採取什麼樣的步驟應用新技能。
(4)將培訓分為幾個階段,在階段中讓受訓者將所學運用到工作中,在下節課中與其他受訓者分享經驗與教訓。
(5)使用績效輔助物,如考核單、決策表等,受訓者用它們指導工作。
(6)在培訓後仍提供服務,包括熱線電話和培訓者回訪。
(7)營造一個支持性的環境,鼓勵受訓者將所學運用到工作中。
4.做好培訓效果評估工作
在培訓管理中,評估起著一種特殊的信息反饋機制的作用,它主要是調查收集受訓者和有關人員對培訓項目的看法,受訓者學習後態度行為的變化是否達到了培訓的預期目標,以及培訓對組織的整體績效的提高和培訓需求的滿足。它通過對現狀與目標之間距離的比較,有效地促使被評對象不斷逼進預定目標,不斷提高培訓質量,並為下一階段的培訓計劃的制定提供依據。
企業可以根據需要,採取以下四種評估方案中的一種。
(1)簡單測定。即在培訓後進行一次測定,簡單易行,但效果欠佳。一般不常用。
(2)前後測定。即在培訓前後各進行一次測定,兩者的差距即培訓的效果,測定方法的有效性是關鍵。較常使用。
(3)多重測定。即在培訓前測定多次,取其平均值,再在培訓後測定多次,取其平均值,兩個平均值之間的差距即為培訓效果。
(4)對照測定。首先選擇好培訓組,接著用相同方法選擇對照組,然後分別進行測定,這兩個測定結果應該是相似的。接著對培訓組進行培訓,而在同一時期內對照組照常工作而不進行培訓,最後在同一時間內對培訓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測定。測定的差距就是培訓的效果。
5.建立績效考核制度
企業應建立員工績效考核制度,並加大考核力度,考核結果要與員工晉升、薪酬、培訓、上崗等聯系起來。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形成注重業績的良好氛圍,員工才有自覺提高知識能力的動力,參加培訓才會有積極性。
(二)人才流失風險防範策略
1.做好人力資源規劃
人力資源規劃是指為了達到企業的戰略目標與戰術目標。根據企業的人力資源狀況,為了滿足未來一段時間內企業的人力資源質量和數量方面的需要,決定引進、保持、提高、流出人力資源所作的預測和相關事項。企業人員流動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企業做好人力資源規劃,提前預做准備,人員流出的損失是可以減小的。
2.謹慎選擇培訓對象
企業在選擇培訓對象時要考慮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特別是進行培訓時間較長,投入較大的培訓,培訓對象的選擇尤其要慎重。某企業選送一批年輕的技術骨幹到高校全脫產攻讀碩士研究生,結果,兩年後流失了80%。這個企業培養的人才流失的原因一方面是企業的工資待遇不高,另一方面年輕員工相對於年長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要低。在試用期內的員工企業一般不要對其進行技能上的培訓。因為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3.簽訂培訓合同
企業在對員工進行培訓之前,可先與之簽訂培訓合同,根據培訓投入大小,約定服務年限和違約責任。這樣即使培訓之後人員流失了,企業也可以依據合同獲得賠償,減少人員流失的損失。員工因簽訂了培訓合同,增加了流動成本,一般不會輕易離開所在企業。如果一旦有了法律糾紛,培訓合同也是依據。
(三)專有技術泄密風險的防範策略
企業首先在選擇專有技術培訓對象時要十分謹慎。企業在培訓前,要對擬培訓對象進行細致的觀察和深入的考察,選擇對企業忠誠度高、品行好的員工進行培訓。選准培訓對象,是做好技術保密的關鍵。其次,要與培訓對象簽訂保密協議。國家在有關法律規定中,允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的條款,即競業避止條款。勞動部也在有關文件中規定:用人單位可以和掌握商業秘密的員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職工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後的一定期限內(不超過三年),不得到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相同業務且有競爭關系的其他單位就職,但用人單位應當給予員工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金。企業在與員工簽訂保密協議時要注意平等自願,相互協商。一旦出現員工侵害企業利益行為,企業一定要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利益。
(四)為競爭對手培養人才的風險防範策略
企業要加強員工職業道德教育,要切實重視各類人才,要能真正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內在凝聚力。要以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和待遇來留人,努力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忠誠度和歸屬感。同時,對企業經營影響重大的關鍵人物(如企業經營者、掌握重要客戶的營銷人員)和掌握企業商業秘密的員工,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簽訂協議,約定員工離開企業後不得泄露本企業商業秘密,在一定期限內(不超過三年)不得到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相同業務且有競爭關系的其他單位就職。
(五)知識更新及戰略風險的防範策略
企業的員工培訓不僅要與當前企業生產經營實際緊密相聯,還要具有前瞻性。要與企業發展戰略相結合,要密切關注與本企業相關的技術發展動態。具體來說,就是企業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規劃。培訓規劃是根據企業戰略規劃制定的,目的是支持企業戰略規劃的實現。有了這樣的培訓規劃,企業就可以有效的避免由於知識更新和戰略調整所帶來的培訓風險。

閱讀全文

與員工培訓風險的類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