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方案
(1)對症下葯:在處理學生心理問題過程中,要針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特點,依靠心理醫生和專家會診,個別指導,對症下葯,先找到造成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否則,花再多的時間和精力也是徒勞的。
(2)正確引導:心病必須心葯醫。學生在平時生活、交往、學習中產生的問題有經驗問題、方法問題、心理問題,要依據不同情況不同對待。一般在精神上、情感上的問題,較多的是屬於心理健康的問題。我們不能過分地批評指責,更不能諷剌打擊,要朋友式地談心,針對性地梳理,耐心啟發、正確引導。幫助他確定人生目標,選擇適應自己特長的成才之路,學會處理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完善自身的人格。
(3)善於等待:解決心理問題需一個過程,甚至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所以要善於等待,要潛移默化,春風化雨,堅持不懈。這不僅是解決心理問題的有效方法,也是鍛煉教師的教育能力,提高教師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
(4)另外,我覺得學校也可以配合心理老師開展活動向學生傳授心理知識。這樣,他們也具備
例:如果是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來自於學習成績、同學(師生)關系、父(母)子關系還有朦朧的兩性關系方面的困惑。
如果你是家長,建議不妨這樣:1、首先與孩子建立友好、平等、信任的關系,切忌時刻擺出「長者」的面孔,不僅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同時就他關心的事情(比方孩子的愛好、興趣都要熟悉)與孩子交流一些自己的觀點;2、時常與孩子交換一些時政、社會等問題的看法,包括戀愛、婚姻方面的一些看法,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世界觀;3、孩子遇到問題與孩子共同商量解決的辦法,也可以將自己工作、社交方面的正、反經驗(適合孩子理解水平、對孩子有可能有啟發作用的事情)與孩子交流;4、關注孩子平時的「小事」,及時將問題解決在初期。
注意:每天都要有半小時到一個小時時間與孩子「閑談」,不可借口工作忙而不做這項工作;家長的健康思維方式、從容的處事方式、親密關系人之間的表現,都是對孩子的正向導向。一些能夠解決他們常見的心理小問題。
B.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講座主題有哪些
良好習慣的養成;良好心理品質,例如:誠實、自信、堅強、獨立;學習方面的主題。人際關系;情緒調節與表達;高年級的青春期心理、生理衛生方面的主題教育。
C. 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張麗錦講座
做一個幸福快樂的人民教師 中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
抑鬱是精神障礙的一種,主要表現為:非常普遍和嚴重的消沉,包括無價值感及一些軀體活動的困擾,如睡眠障礙,興趣喪失,無法體驗快樂,且症狀持續兩個星期以上。有些教師由於工作壓力大、個人生活不如意等原因,也很容易患上抑鬱症。如果他們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往往形成錯誤的認知,如覺得自己無能、人情淡泊等。有些人性格比較內向,難以得到適當的幫助和專業的咨詢,就會在一些生活事件和困難的引發下,導致抑鬱症。
一、形成因素
在學校心理咨詢中,接觸到一位患有抑鬱症的初中化學教師小劉。小劉的父母都是教師。從小學到初中,在網路中,輸入 免費ppt課件下載站 ppt課件 ppt課件下載 ppt教學課件 免費ppt課件 教學課件 關鍵詞,可以找到免費的。小劉的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高考時由於緊張,只考取了本省的一所師范專科學校ewg.com。從此,覺得不好意思見高中同學,大學三年很少外出,經常一個人在化學實驗室里。大學期間,同學和老師很少見過他笑。工作後,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格,上課很認真,但由於不苟言笑,師生感情不融洽,除了上課、做實驗,平時大部分時間待在宿舍,很少與人交往。同年,學校來了一位女英語教師,人長得很漂亮,與他還是高中同學。加上一塊兒在食堂吃飯的緣故,二人接觸較多,發展成了戀人,他的精神狀態大為改觀,工作表現積極,與人交往增多,漸見笑容。但好景不長,學校調整人事,女教師調入縣城另一所中學,同時,在一次體檢中,查出他患有乙肝。女朋友雖然沒有表示什麼,但她父母與兄弟希望他們分手。在這期間,他們除了電話聯系外,很少見面。由於師生關系不太好,他的教學成績不很理想,再加上學校公布將實行聘任制,未聘上的可能離崗或下崗,小劉開始表現出明顯的抑鬱症症狀。
二、主要症狀
首先,軀體症狀,小劉出現了嚴重的失眠,他自述睡眠質量極差,晚上難以入睡,一個晚上感覺只睡了二到三個小時,睡著了也難以進入深度睡眠,一有動靜,就會醒來,醒來後很困,但又睡不著。白天無精打采。身體抵抗力也差,感冒持續兩個星期了。
其次,情緒非常低沉,覺得整個世界是灰暗的,一天到晚唉聲嘆氣,覺得什麼人都與他過不去,什麼事都不順心,覺得自己的前程與愛情都完了。對家人、朋友態度冷漠,小劉父母來學校看他,他打了一聲招呼,就不理不睬,獃獃地坐著。甚至表現了退化行為,在實驗室做實驗的時候,他突然躺在地上,放聲大哭。
在小劉的哥哥的陪同下,他們來向我求助,根據他們的敘述,我讓他完成了貝克(Beck)抑鬱問卷,他的得分高達34分(如果得分在21分以上即為重度抑鬱症)。小劉覺得活著沒意思,有自殺打算。單獨詢問他哥哥時,他哥哥說小劉表現奇怪,將銀行卡密碼等全告知他,對以前愛好的活動全無興趣,口口聲聲說他活不久。根據他表現的症狀與其親人的敘述,可以斷定小劉患了抑鬱症。
三、輔導方案
為了改變小劉的困擾,我決定採用多種方法對其進行幫助。首先,提供社會支持,由他哥哥陪他一段時間,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因小劉覺得自己活不長,冬天來了,過冬的衣服和鞋子都沒有買,我建議他哥哥陪他准備這些物品,幫他收拾房子,將卧室布置得溫馨、漂亮。同時,我聯系他的親人、朋友,讓他們多與他相處、交談,給他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與他女朋友交流,了解到他的女朋友沒有打算終止戀人關系,家人的反對她不會在意,我要求她多與小劉聯系,並向小劉表明立場,讓小劉減少這方面的顧慮。
其次,減輕小劉的軀體症狀。要求小劉按醫生的處方服葯。小劉認為抗抑鬱葯副作用太大,只服用了一天,即停止了。為了改善睡眠,小劉服用了兩個星期的安神補腦類的中葯。同時我為他提供一些有關乙肝的資料,告訴他,攜帶乙肝並不可怕,怕的是悲觀和不好的生活方式,沒有必要亂用葯。建議他臨睡前圍著操場慢跑幾圈;睡覺前可以試著用一些方法放鬆,如深呼吸、聽一些輕松歡快的音樂等。
再次,運用認知療法(認知心理學家認為,因為人有一些錯誤的認知,如,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好,就認為自己不行,而不是認為只是自己考試考得不好。這種認知影響了行為,則在其他活動中也會自動帶上不行的帽子。認知療法就是通過改變這種認知,從而改變人的行為,這樣他會在其他活動中積極參與)對其進行幫助。在完全了解其症狀後,我與他建立了信任與友好的關系,通過提供上述的一些策略,減輕了他的一些軀體症狀。經過他與家人的同意,我們引入了認知療法。幫他找出一些主要的自動性思維(自動性思維是指「插在外界事件和個體對它們的情感反應之間的想法」)。如小劉形成了「做人很失敗」的自動性思維,許多事情的發生都可以引發這種想法,高考沒有考好、工作沒有搞出成績、女朋友工作調動等事件,都會使他自動產生這種想法,而他自己又難以注意到。其實人人都會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但有自動思維的人不是對某事作出評價,而是擴大化,從而產生極嚴重的失敗感。在實際操作中,我根據他的經歷,並通過質疑的方式來解釋他的這種自動性思維,如,「你們校長是否正式通知你不勝任教學工作?」「在過去一年的教學中,你知道學生對你的評價嗎?」「你見過多少新教師剛開始工作就成為教學能手」……
再有,給小劉布置「家庭作業」,讓他記錄每天產生的不愉快情緒,包括引發這些情緒的事件,其中的自動性思維是什麼,理性的反應應該是什麼,對自動想法進行評價。如他記述:一天早上,他的同事騎摩托車路過,沒有和他打招呼,他就產生了同事很冷漠的自動思維,但記下之後,他明白這是一種自動思維,理性的反應應該是他穿新衣服,人家沒有認出。中午時,果然那位教師問他新衣服哪裡買的,說他穿著新衣服人都變了。這就否定了他先前的自動思維,也就否定了早上失望的情緒。在否定了自動思維後,我又啟發他建立一些合理信念,並在工作、生活中運用與檢驗這些信念的合理性,如,關心他的人有很多;愛人不會因為他的一點小毛病而離去;喜愛教師這份工作;多與同學交流,向老教師學習,教學工作會搞好等。
四、效果
兩個月後,他逐漸有所改變,身體有所好轉,睡眠得到改善,不再擔心攜帶乙肝病毒會死亡與不能結婚,白天有足夠的精力工作。經過與同事、朋友交談,與其他教師的關系也融洽多了,生活不再那麼悲觀。改變了以前與學生的交往方式,一有機會就參加學生的活動,放學後與學生一起打籃球,和學生一起外出旅遊。師生之間接觸增多後,他的學生上課更認真,也逐漸喜歡上了他的課,期末考試總體排名前幾名。與女朋友的交往也正常化,平時通過書信或網路聯系,周末互相往來。半年後,兩人舉辦了結婚典禮,此時,他的精神與心理狀態更加健康。小劉以前的自信與好學等品質重新出現,工作成績突出,多次獲得縣和鎮教育部門的表彰,被學校作為骨幹教師培養。
五、建議
首先,教師要加強體育鍛煉,多參加戶外活動。中學教師一般都實行坐班制,整天在辦公室備課、改作業,如果平常也很少參加戶外活動,常會導致肩周炎、頸椎病、肥胖症等疾病,進而引發更多的壓力與焦慮,從而導致情緒低沉,發展到抑鬱。多參加體育鍛煉及戶外活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強身體抵抗力。
其次,教師要對人際關系有一個積極的態度。社會支持是身心健康與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生活中,每個教師都不是孤立的,遇到困難時,要想自己還有家人、朋友的支持,沒有過不去的難關。同時,把與學生相處當成一件愉快的事情,從而體會師生互相理解、學生成績提高帶來的幸福感。有些事情處理不好或由於工作心情煩悶時,可以找知心的同事聊一聊,傾訴心中的不快,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再次,教師要了解一些心理調節方法。如看事情多看到它的積極方面,追求的理想要以自己的實際情況為基礎;正確認識自身的病痛,定期做體檢;感覺緊張時可以嘗試放鬆的方法,如,安靜地坐在一個舒服的地方,閉上雙眼,讓全身肌肉充分放鬆,集中注意呼吸,呼氣時輕輕地對自己說「1」,保持積極的心態,讓放鬆(呼吸)保持自然的節奏。排除其他雜念或忽視雜念,繼續重復數字「1」。
最後,教師不妨多一些「幽默」。緊張的教學後,可以大聲呼喊「解放了」,讓自己輕快一些。
D. 教師心理健康講座(一)讀後感
[教師心理健康講座(一)讀後感]2011年月31日最近我讀了一本書,題目叫《教師心理健康講座(一)》,教師心理健康講座(一)讀後感。它是一份全體教師通用的教育專著。讀了幾遍,就有些愛不釋手,感覺它太有吸引力了,對我的啟發太大了。這本書從「學生的需求---教育者的責任」,「學生的成長---需要每位教師的呵護」,「每堂課---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等八章組成。每章都有鮮活的案例,每個案例都促動著我的心弦,這些案例似乎都發生在我身邊。它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作為教師的我們關注學生心理培養健康人生的重要性。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生命觀、現代教育觀、現代教育觀的要求:人發展的本質,是人的精神(力量)、心理的發展。心理健康既是身體健康的重要保證,也是人類健康的最終標准。目前,學校正在大力推素質教育。人的素質包括多方面的內容,而生理素質和心理素質是人的兩種最基本的素質,其它的素質都是在這兩種素質的基礎上形成的。學生的心理健康既是學校教育的目的,又是有效實現學校教育的基礎條件,所以維護和增進學生裝的心理健康是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人的心理有兩大基礎,即生物遺傳基礎和社會生活基礎。正是這兩方面的因素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在不利環境中所引發的心理上的適應困難,應該可以從學校中獲得再教育的機會。但是,目前學校教育中的許多做法和現象,不但不能矯正學生的不利心理和行為,反而可能誘導本來正常的學生發生不正常的行為,造成適應困難。 學校在培養目標上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能力,而且教育工作者中的多數人缺乏維護和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知識和技能。他們普遍認為,學習認真,老老實實,規規矩矩的就是好學生。對於學生裝的問題行為,有的不認為是問題,有的則簡單地歸結為思想問題或生理疾病問題。在管理方法是迷信強制,懲罰,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不一視同仁,這些都給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為學生裝提供健康狀況的心理社會環境是學校心理保健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健康的學校心理環境充滿溫暖,對學生裝始終寄於期待,能尊重學生的意見,諒解和幫助學生克服缺點和錯誤,讀後感《教師心理健康講座(一)讀後感》。有兩方面體會: 1、要改善教師個性品質。師生關系是引起學生心理失調的重要原因,如果教師自身心理失調,他們是不會理解學生行為的,他們不但在學習上不能建設性地幫助學生,並且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會起相反的刺激作用,為了對學生裝的心理健康施加有益的影響,教師必須具備健康的人格。 教師整天都要接觸帶有情緒色彩的活動,如學生的挑釁或敵視,依賴或要求,破壞或欺騙,吵鬧或搗亂,這一切不可避免地會引起教師情緒的緊張和痛苦。教師的職業要求教師具有高度健康和穩定的情緒,結學生抱有期望,富有熱忱和同情心,有能力在任何情況下自覺地將個人不健康情緒消除在課堂之外,教師個性品質的不斷改善,會對不起學生裝心理的健康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2、健康的課堂氣氛指教師與學生之間以用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和態度感應,它主要取取決於教師結課堂活動的領導方式和課堂中學生相互之間的關系,課堂中民方的、寬容的、公正的和熱烈的氣氛,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促進作用,相反,過分嚴格的、不平等的和冷淡的氣氛,則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消極作用。 健康的課堂氣氛不僅有賴於教師的民方的領導作風,還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關系有關,學生,作為集體的成員,既有與其它學生競爭的一面,而競爭對於學生人格發展的影響既有利的一面,又不可能有不利的一面。學校和教師要合理地運用學生之間的競爭和佳作的手段,使兩者相互補充,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總的說來,學校應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如: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建立學校心理咨詢室, 少先隊開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活動,還可利用板報,校報,學校的廣播等一切媒體,向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在全校創設良好的社會心理氛圍。 前不久,我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說有個十來歲的小學生因不堪忍受學業負荷而自殺。普寧市某中學18歲女生性格內向,多愁善感,因學習壓力太大,擔心無力回報父母而走上不歸之路。重慶某高中16歲女生,因為父母是「窩囊的擺攤的」,家裡「寒酸」,並自責父親「活得這么窩囊,害得我也難過」。所以,在父親希望她幫忙看攤子時勃然大怒,揮動著菜刀追打父親,把父親砍傷後離家出走。這一系列的現象可以看出學生的心理存在很大的問題。其異常心理傾向成為我們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關注的問題。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關注學生心理的原因,因為我不希望看到更多類似的悲劇發生。〔教師心理健康講座(一)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E. 教師心理健康知識講座(一)心理健康的標准有哪些
三、心理健康的標准有哪些-——徐亞靈象心理健康的定義一樣,從國外到國內,心理學家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標准,這些標准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和維持都有實際意義。現把其中的幾種我認為比較適合我們教師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標准介紹給老師們,老師們可以用這些標准去衡量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也可以用之去衡量學生是否心理健康,並努力去維護自己的心理平衡,讓自己保持自己良好的心理狀態、愉快的生活和工作。把這些知識應用於教育管理學生的工作之中,對提高教育管理學生的效果,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幫助,也是非常有益的。1、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與和米特樂曼提出了十條心理健康標准1、有足夠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並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出適度的估價。3、生活理想切合實際。4、不脫離周圍現實環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6、善於從經驗中學習。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8、能適度地發泄情緒和控制情緒。9、在符合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10、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要。2、台灣心理學家黃厚堅在《青年心理健康》一書中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四條標准——徐亞靈1、心理健康的人是有工作的。而且能夠把他本身的智慧和能力,從其工作中發揮出來,以獲取成就;同時他常能從工作中得到滿足之感,因此他常是樂於工作的。2、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他樂於與人交往,而且他常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他在與人相處時,正常的態度(如尊重、信任、喜悅等)常多於反常的態度(如仇恨、嫉妒、懷疑、憎惡等)。3、心理健康者對於他本身有適當的了解,並進而能有悅納自己的態度。他願意努力發展其身心潛能;對於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作無謂的怨憂。4、心理健康的人應能和現實保持良好的接觸,對環境能正確、客觀地觀察,並且能作健全、有效的適應。他對於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能以切實的方法加以處理,而不在企圖逃避。3、我國心理學家李樹珍綜合研究各心理學家的觀點後提出了心理健康的7條標准。——徐亞靈這七條標准更適合於青少年學生的實際情況。現根據我的理解介紹給大家:1、自知——自我意識觀念明確。自我意識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身心特點的知覺和評價。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的體相、健康、體能、心理動機、興趣、情緒情感、能力、智力和思維等方面有比較全面客觀的了解,清楚地知道個人的優缺點,知道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自我意識是調整每個人行為的前提。2、自愛——正視自我,悅納自己。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的生理特點、心智能力及周圍的關系有清醒的認識,個人的理想、信念、行動上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並與社會要求相一致,既不沾沾自喜,也不自慚形穢。不論長得美醜,有無生理缺陷,有無疾病或疾病的輕重、智力水平的高低,都能接受、接納自己。不管周圍環境優劣、條件好壞,都能從實際出發,努力適應。自我接納是生活、學習安定的前提條件,一個連自己都不會接納而否定自我的人,肯定是缺乏生活的自信和動力的。3、自持——情緒穩定、樂觀心理健康的人應該是保持樂觀向上心理、善於調節、穩定自己的情緒的人,使自己對周圍環境和現實生活有良好的適應。4、自尊——善於與人友好相處心理健康的人既能做到尊重自己,也能做到尊重他人,他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能與人友好和諧的相處。一個人際關系不好的人,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會遇到較多的人際沖突和矛盾,因而會給自己的心理造成許多的煩惱甚至傷害。5、自強——有理想,有生活目標心理健康的人決不會是整天無所事事,對人生無所追求,得過且過的人。他會是一個熱愛生活,並有明確的生活目標,追求人生價值和自我實現的人。並且他會不怕挫折,堅持不懈地去為實現自我目標而奮斗。6、自製——遵守社會道德規范心理健康的人能約束自己的行為,使之限於社會道德范圍之內。當個人利益與社會道德規范發生沖突時,他會約束自己服從社會規范。因為這是自覺的行為,所以他會很自然地保持心理平衡。7、自覺——努力工作和學習心理健康的人明白生活和學習應該是人生存的必然需要,是一個人應該承擔的責任,因此他能自覺地從事自己的學習或工作,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創造美好幸福生活。4、、大學教材闡述的教師心理健康標准在網上查到某大學教材闡述的教師心理標准,具體的不知道是哪個版本的教材,但是這是我在網上查到比較全面的關於教師心理健康的標准。該教材寫到:一般而言,健康的教師心理須達到如下標准和要求。1、良好的教育認知水平主要是指在教師認識過程中的智力或智力活動方面的內容。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應能正確認識和對待周圍的事物和客觀環境,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的要求,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保持相對平衡,並能在教育崗位上表現自己的能力,如敏銳的觀察力、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等。2、悅納教師職業主要是指對教師角色的認識和接納等。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應該承認自己的職業身份,並愉快地接納這一職業的要求,還要了解自身作為教師所具有的優勢和劣勢等。3、穩定積極的教育心境主要表現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能保持穩定的情緒,而且情緒反應適時、適度,情緒自控力強,能承受來自學生、家長、社會等方面的壓力,始終保持樂觀和積極的心境。4、健全的教育意志教師必須具有堅強的意志,具有自覺性、果斷性、自製力、堅持性的意志品質。5、良好的教育人際關系教師的教育人際關系,主要包括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師之間的關系、教師與領導的關系和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心理健康的教師一般都樂於與人交往,並能夠正確處理好各種教育人際關系。他能為學生、家長、同事、領導等所理解和接受,能與他人相互溝通和交往,人際關系和諧。6、教育環境的適應與改造心理健康的教師能對教育環境有客觀的認識和判斷,能接受教育事業的各種新事物,能適應教育變革、發展的要求,並能主動迎接各種困難與挑戰。5、徐亞靈提出的教師心理健康的十條標准——徐亞靈隨著現代人生活質量的提高,生存競爭的日益加劇,心理健康對人的身體、情緒、工作和生活的重大影響越來越顯示出來,以至現在政府已經開始關注國民的心理健康問題,國家衛生部等17個部門於2008年頒布了《全國精神衛生工作體系發展指導綱要(2008年-2015年)》,比較詳細的對國民的精神衛生問題納入政府、社區和學校的工作體系。教師的職業對象是教育和培養成長中的未成年孩子,教師不僅要讓這些孩子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良好的師德修養和健康的心理狀態給予學生在道德品質、為人處事等做人的素質上以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成為具有良好道德和健康身心的人。心理健康在競爭日漸激烈的現代社會顯得越來越重要,培養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經受起競爭和挫折的考驗的一代新人,就成為了現代學校和教師的非常重要的任務。事實證明,教師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不僅直接影響到其心理是否平靜、生活是否幸福,影響到教師的生活質量,而且在很大程度傷影響到教師能否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更影響到教師能否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更重要的是,教師的心理是否健康,情緒是否穩定,直接影響到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和教育方式。尤其是教師的不良情緒可能導致沖動的教育方式,給學生的身心帶來不良後果。因此,要讓學生成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首先要求每一個教師的人格是健全的,心理是健康的。教師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的形成。因此,教師的心理健康比其他任何一個行業都顯得重要。心理健康是指向人的意識和情緒的。心理是否健康是人的心理的一種持續穩定的狀態,一種個體的情緒體驗和心理感悟,所以,我從心理健康的這一特點出發,根據教師職業的特點、教師在社會、學校中所處的地位,教師在學校、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通過多年的思考和研究,總結出了以下十條教師心理健康的標准。1、對教師職業的認同感。教師對職業的認同感,就是教師對自身所從事的職業的認可,喜歡自己從事的工作,並能從教師職業生活中找到樂趣。沒有對自己從事的教師職業的厭惡感。心理健康的教師明確自己的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明白自己在學生健康成長中的責任,對自己選擇教師職業無怨無悔。即使自己的工作辛苦,待遇微薄,地位平常,也能平和的接受,沒有怨言。2、對自我能力價值的肯定感教師對自我能力價值的肯定感,指教師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不自負也不自卑,對自我的價值有客觀的評價,明白自己對他人和社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沒有對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自我否定感。心理健康的教師對自己充滿自信,相信自己在培養未來一代中的價值,對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沒有自怨自艾,沒有自卑感,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學識能教育好學生,相信自己的從事的是一種很有價值和有意義的職業。3、對心理情緒的穩定感教師對心理情緒的穩定感,是指教師的心理和情緒能夠保持平和穩定的狀態,沒有較大的情緒波動和心理沖突。心理健康的教師的心理和情緒是穩定的,即使遇到較大的挫折和心理沖突,也能冷靜的面對,通過自我心理調很快消除煩惱,緩解不良情緒,比較快的恢復正常的心理狀態。4、對人際關系的和諧感教師對人際關系的和諧感,是指教師能夠比較好的處理好與學校領導、同事和學生的關系,即使在學校和家庭的人際關系產生大的矛盾和沖突,也能冷靜、科學的做出處理,讓自己的人際關系保持和諧。沒有長期處於因人際關系不良造成的嚴重的內心沖突和不良情緒之中。心理健康的教師能較好的處理人際關系,能以理性、寬容、平和的態度對待人際矛盾和沖突,在社會人群中有安全感。5、對競爭壓力的平和感教師對競爭壓力的平和感,是指教師能夠認識到教師的職業競爭和工作壓力是正常的,能夠以平和心態面對日益激烈的職業競爭和工作壓力,沒有因為職業競爭的激烈和過大的工作壓力產生職業倦怠。心理健康的教師能用平、從容的心態去應對職業競爭和工作壓力,他不會在面對激烈的職業競爭和沉重的工作壓力產生焦慮、煩惱和不良情緒。6、對學生的平等關愛感教師對學生的平等關愛感,是指教師對師生關系有理性客觀的認識,能夠認識到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對學生有愛心,不居高臨下的對待學生。沒有出現嚴重的對現代學生的怨天尤人和問題行為學生的厭惡感。心理健康的教師對學生有平等、尊重的態度,對學生具有關愛之心,並且能夠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他們對差生沒有歧視的態度,也不會對有問題行為的學生表現出怒氣和焦躁情緒,更不會產生簡單沖動的教育行為。7、對教育工作的責任感教師對教育工作的責任感,是指教師教師對自己的職業有一種使命感,他知道自己的工作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明白自己的工作對學生、家庭和社會具有的重大意義和價值。教師面對的是接受教育和訓練成長中的未成年學生,教師對自己工作的責任心決定著教師能否讓學生健康成長,對學生的現在和未來負責是教師的天職。教師責任感的強弱反映出教師心態是否正確的一個重要的指標。責任心不強或沒有責任心的教師本身的人生態度和心理狀態都是消極的。而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的人生態度和心理狀態都是積極的,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工作的價值和自己肩負的神聖使命,對自己的工作是一定不會敷衍塞責,而是高度負責的,教育教學工作面臨再大的困難也不會退縮,努力克服困難讓自己的工作取得最好的效果,盡力把科學文化知識交給學生,盡力教育學生合格做人。心理健康的對工作充滿著高度負責的精神,8、對人生態度的積極感教師對人生態度的積極感,是指教師對人生意義有積極的認識,要求自己去追求一種有價值的人生,對自己從事的職業活動的態度也是積極的,以積極良好的狀態和高度的責任感去面對教書育人的工作。他能夠對人名義的是保持一種淡定的態度,不會為名義所束縛,並能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和處理人生中的矛盾和問題。心理健康的教師具有積極的人生態度,他知道自己的人生態度不僅影響著自己的工作熱情和績效,而且對學生的積極的人生態度的確立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能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不會對教書工作產生厭倦感,更不會產生職業倦怠。9、對家庭和生活的滿足感教師對家庭和生活的滿足感,指的是教師對自己的家庭關系和生活是滿意的,對自己的生活現狀是滿足的,對家庭和生活沒有不滿和怨言。心理健康的教師,對家庭富有高度的責任感,對老人、配偶和孩子等家庭成員充滿著關愛情感,積極為建立穩定和諧的家庭氛圍而努力。10、對人生追求的適度感教師對人生追求的適度感,是指教師對自己鎖定的人生目標切合實際,對自己人生目標的實現抱有一種「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態度,既不會自甘落後,也不會好高騖遠,能腳踏實地的去為實現遠大的人生目標而努力。而且對人生目標的實現抱有一種平和的態度,能實現的盡力去做,不能實現的能平和面對。心理健康的教師能很好的把握和調整自己的人生目標,能夠做到在成就面前不暈頭,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不氣餒。而且會不斷調節自己的心態,不會為工作上的不如意和沒有達到自己所定的目標而焦躁不安,責備自己,與自己過不去;也不會為了實現目標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產生心理疲憊。
F. 小學教師業務學習講座可以講些什麼內容
小學生養成教育講座稿;面對二十一世紀全球范圍內更加激烈的人才競爭,面對;心理健康教育也稱心理教育、心理素質教育等,是培養;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應有的內涵之一;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初探
G. 為什麼要在教師中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這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就有明確指出,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斗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人的素質要求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應有的內涵之一。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全面發展包括身、心兩方面都得到健康發展。當前中小學教育要實現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心理健康教育佔有重要地位。而就如何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京師博仁開設有心理健康骨幹教師培訓課程,來滿足心理輔導老師掌握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備知識和能力,其中包括了掌握現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從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輔導與咨詢的基礎技能、依據有關理論設計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並去實施,能夠在實踐中分析、解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際問題,以及促進心理教師的自我成長,提升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職業道德水平,進而能夠全面勝任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H. 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講座,主要講什麼比較好
研究教師心理健康的意義: 教師被譽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今天內,尤其是農村的教師職業容,不僅失去了昔日的光環,而且與清貧、倦怠相聯系。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樂觀——環境差!負擔重!心理壓力大而導致的職業倦怠(心理枯竭的一種)。
社會對同樣具有七情六慾的教師,除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職業道德要求外,也需要給予他們普通人一樣的尊重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