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師應怎樣培養學生的學業求助策略
第一、要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積極、輕松、愉快、自信的學習氛圍。
第二、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合理的求助策略,使學生具有積極而合理的求助意識與求助方式。
第三、要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合理的學習目標。
明確學習目的,增強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其特點是在從事學習活動或探求知識的過程中伴隨著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需要。這是一種指向學習活動本身的內部動機。學生只有在學習中不斷體會到所學課程的重要性。
(1)教師培訓策略擴展閱讀:
對學業求助的不同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獨立性和依賴性的不同看法。有些學者把獨立性與依賴性看作是一個連續體中的兩極,有獨立性就意味著缺乏依賴性,有依賴性就意味著缺乏獨立性。按照這種觀點,求助與尋求身體上的接觸、接近、注意和認可一樣,是依賴驅力的一個成分。
在西方,人們崇尚的是獨立和靠自己,自主是幸福、成熟和有能力的標志。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期以外還常常向他人求助的話,就會被看成是發展不足或社會化不夠完善,是不成熟甚至是無能的表現。因而學業求助也被看作是一種依賴行為,應盡量避免。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獨立性有不同的表現形式,除了主動性和成就驅力之外,為了解決困難、掌握任務而向他人請求幫助也是獨立性的表現,求助是為了解決一個「真正」難題、為了學習和掌握任務而採取的成熟而有目的的行動,其最終目的還是達到自主。
『貳』 教師職業良心養成的策略
作為一名處身教育一線的教師,在工作中我深刻體會到教師這一職業的與眾不同,我們所面對的是特殊的人,所要做的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要育人,特殊的職業決定了我們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那麼,如何做到講究職業道德,憑職業良心教書育人?
一、愛崗敬業。
(1)情感上——愛校愛教愛生。
把自己的情感世界與教育的興衰、學校的興衰聯系在一起,以校為家,把學生當兒女、兄弟姐妹。教師只有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才能敬重自己的事業,並為之而自豪;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才可能以恭敬之心履行自己的職責,才能對學生、對事業嚴肅認真、專心致志、兢兢業業、恪盡職守。
(2)理念上——教書育人。
教師對職業的愛心要在懂教育規律、思想方法科學和清醒頭腦的前提下,否則這種愛就會盲目和沒有方向。
教師愛崗敬業要體現在既要培養學生具有符合社會要求,適應時代發展的綜合素質,又要開發學生潛能,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不僅要教會學生做事,還要教會學生做人,要培養學生形成做事、做人應具備的良好品德。
教師愛崗敬業不僅僅表現在關注學生的學習,千方百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上,更要體現在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上,體現在教學活動的教育性上,體現在關心學生的內心世界上和健康成長上。
(3)態度上——認真負責。
教師對工作、對學生的態度是教師愛崗敬業的直接體現。
具體講:教師在工作上要認真落實教學常規,決不敷衍了事,在行動上,科學規范、遵規守紀、嚴以律己,為人師表。
二.教師應博愛(師愛)
教師應該把整個心靈獻給學生,而且要堅持一視同仁,將師愛均勻的灑向每個學生,只講付出不計報酬。
要善於了解學生的愛好、才能、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人。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不了解學生、不了解他的智力發展,他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
師愛是雙向交流,動情效應。學生得到教師的愛,也會激發出對教師的愛。首先,學生會自覺尊重教師的行動,十分願意接近教師,希望與教師合作。「尊其師信其道」教師的教育要求很容易被學生同化接受,教育的目標也正是在這種雙向交流的過程中得以實現。其次,愛心的雙向交流更重要的效應還存在於它能使教師人格的升華,激發出巨大的能量和潛能使人變得偉大、完美。
三.教師要公正。
教師的公正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對待不同利益關系時所表現出來的公平和正義。
假如教師能夠公正的對待家長,做到尊重、理解、真誠地相互合作,就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外在教育環境。假如教師能夠公正的對對待同事,做到團結、協作,就有利於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
教師應公正的對待學生。在一個群體中,總有優中差,假如教師不能做到公正、偏愛優生、歧視差生,就往往會造成教育教學秩序的混亂,不利於正常教育活動的開展,教師的公正決定著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學生對教師公正的期望值相當高。教師公正與否與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息息相關。
教師的公正可以促進良好班級體的形成,有利於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的公正是教育公正的核心,教育公正是社會公正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教師公正,可為實現社會公正做貢獻
四.教師要有仁慈。
教師的仁慈突出表現在對待學生要:
1.無條件的愛心。
2.高度的寬容和耐心。
五、認真履行義務
包括一般道德義務、遵守承諾、扶貧濟困、善待他人,見義勇為等等。
職業道德義務:依法執教、愛崗敬業、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等。
總之,只要我們教師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憑著職業良心做好本職工作,就一定會得到學生的認可,得到社會的認可,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
『叄』 如何提高教師培訓效率的有效策略
教師發現當學生對於某個教學內 容感興趣或喜歡時,就會積極探索,全身心投入,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授課時眼神要親切,態度應熱情。同時教學目標的確定要適合學生實際,教學內容要主 次有別、層次分明,教學節奏要快慢得當。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組織競賽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 會獲得成功,提高所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肆』 幼兒園為什麼要給教師培訓家長工作策略
讓幼師更好的與家長溝通 更好地教育幼兒 就這原因了
『伍』 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促進策略有哪些成功做法
1、職後培訓——如國家的系列培訓計劃
2、組建教師學習共同體——傳統的教研組,現代基於網路的合作等
3、個人反思——通過教後記、個人博客等
『陸』 教師提高學生元認知能力的教學策略有哪些
一、培養元認知能力的重要意義
元認知是美國心理學家弗萊維爾在70年代提出的。按照弗萊維爾的觀點,元認知就是指對認知的認知,其實質是個人對認知活動和結果的自我意識,進行自我批評、自我控制、自我調節並得到自我體驗。所謂元認知能力,就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對數學認知過程的自我意識、自我監控的能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元認知能力的重要意義主要有以下三點:
⒈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數學學習的過程,不僅是對數學材料的感知、記憶、思維和想像的認知過程,同時也是通過自我意識,對該認知過程進行積極監視、控制和調節的元認知過程。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僅表現為在掌握一定的科學學習方法基礎上的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而且也表現為自覺地對認知過程的監視能力、控制能力和調節能力。後者,即元認知能力,決定和影響著認知能力的發揮與施展。所以,元認知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制高點,提高元認知能力可以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整體的學習能力。
⒉可以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智力。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教學其實質是思維活動的教學。所以,元認知對認知活動的監控與調節,主要是對思維活動的監控與調節。這種監控與調節的內容主要有三點:⑴思維方向的監控與調節。著眼點是保證思維沿著正確的目標軌跡向前推進;⑵思維方法的監控與調節。著眼點是使思維方法適應思維加工內容的要求;⑶思維策略的監控與調節。著眼點是使思維活動能採取有效策略更好地為學習目標服務。很明顯,這三個方面的監控與調節,可以促使思維在活動中表現出優良的品質,可以大大提高思維活動的質量與效益。而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所以學生的智力也會因此得到發展與提高。
⒊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益。從上述兩點分析中能夠看出,學生學習過程的優劣、學習效益的高低、學習效果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元認知過程運行的水平。元認知對策略的選擇好,對策略效果的評價正確,反饋調控及時,就會產生令人滿意的學習效益。這就是元認知能力的培養對學習效益的正相關關系。
另外,元認知能力與創新能力有著密切關系,是實施創新教育的一個重要措施。
二、培養元認知能力的基本策略
⒈提高學生對元認知重要意義的認知。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過程是觀察、記憶、思維、想像的認知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觀察、記憶、思維、想像的方法,直接關繫到學習的好壞與成功。為了提高學習的質量與效益,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思考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否與學習任務的要求相適應,一旦發現問題,就要迅速調控與改進,只有這樣,學習活動才能順利推進,學習效果才會顯著提高。
例如解應用題:「新華牧場有山羊、綿羊共650隻,其中山羊占總數的30%,後來又買進一些山羊,這時山羊的只數占總數的2/3,又買進山羊多少只?」開始時,學生從山羊的只數上去考慮,於是用650×30%=195隻,求出山羊的只數。又買進一些山羊後,山羊占總數的2/3,即佔650隻加上又買進山羊只數的和的2/3。但是總數中包含買進山羊的只數,而這正是要求的問題,學生發現這一解題思路有問題。根據這一自我意識,就迅速控制、調節解題思路,改從綿羊的只數上去思考:從綿羊占總數的70%,得了650×70%=455隻,買進一些山羊後,綿羊占總數的1-2/3=1/3,由455隻占總數的1/3,可求出總數,由此再求買進山羊的只數就易如反掌了。
⒉重視元認知活動的教學示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對新教材的理解,還是對數學知識的應用,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必往往充滿著對認知活動的自我調控與調節。在教學工作中,教師不應該將自己在解決問題時計劃、監控與評價隱藏起來,而要展現解決問題包括曲折的全過程,用實際行動做出元認知活動的示範,使學生逐步體驗到「這樣做」的道理與意義,並且學會在遇到挫折時如何對待、如何解決問題。當然課堂教學的過程也可以按照元認知教學示範的要求進行組織,在學生解決問題過程中出現錯誤想法,應先引導學生自由自主地展示自己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然後再進行反思,從而發現錯誤,糾正錯誤並進行思維的調控,這樣的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反省認知能力。
⒊教給學生學習的策略。學習策略方面的知識是學生進行自我監控和自我完善的基本依據,應該有計劃地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例如學習新知,要做到「做(操作)、說(表達)、想(思維、想像)三結合」、「數(數量)、式(算式)、形(圖形)三結合」、「聽」點撥時要「聽知識、聽方法、聽思維三結合」。解應用題時要掌握「認真讀題、認真想像、認真批劃」的策略;「數形結合、雙向推理、矛盾轉化」的策略以及「解完題認真分析題目特點、總結解題規律」的策略,都應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只有學生理解和掌握,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
⒋強化元認知能力的訓練。元認知能力是在元認知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際訓練逐步培養起來的。此中,訓練是元認知能力成長的要害。元認知能力的訓練必須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有計劃地進行。例如教學新知,在教師直觀演示前,要告訴學生觀察的具體內容與方法,使學生明確觀察的目標與要求,並且要在觀察的過程中思考和監控自己的觀察活動,從而掌握監控的「決竅」。在新知結論引出後,要引導學生思考「我們是用什麼方法學習新知識的?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通過不斷反思強化監控意識,提高監控能力。再如解應用題,在解題前教師要告訴學生審題、求解與總結的策略,解題後要叫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審題、怎樣求解、怎樣總結的,並對自己解題全程的思維活動進行自我評價。如此訓練,天長日久,學生的元認知能力自會逐步提高並達到理想的境地。
三、培養元認知能力的關鍵
⒈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自覺培養學生元認知能力。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統一體,既要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又要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只有元認知能力得到了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才能有效地得到發展並達到最優化的程度。所以,數學教師一定要明確培養學生元認知能力的重要意義,自覺地將其列入教學改革的重要日程。
⒉教師要認真改進教學,把元認知能力的培養任務落實到實處。具體地說,主要是要以學生認知活動與元認知活動相統一的觀點為統帥,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線,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使學生的認知活動每前進一步,每位學生都能獲得相應於該步的學習反饋信息,並且對自己的認知活動能及時評價,及時進行調控,做到認知能力與元認知能力同步發展共同提高。
⒊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元認知活動進行小結,不斷提高學生的元認知能力。每堂課結束前,可安排學生自己整理學習情況,要求學生回顧一下,這堂課學會了哪些知識?你對這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最感興趣的過程是哪些?哪些地方還需進一步學習?還有什麼問題嗎?啟發學生對自己在整堂課中的學習過程進行一次再認識,明確掌握新知的程度,體驗成功的樂趣。
『柒』 一,新形勢下教育培養策略與原有的有什麼不同
《談「羅森塔爾效應」》
——教師期望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吳斌
來源:《福建基礎教育研究》(福州)2010年6期第90~91頁
【作者簡介】吳斌,福州市鼓樓實驗小學。
一、「羅森塔爾效應」與教師期望
「羅森塔爾效應」是教育心理學研究中關於教師期望作用的一項研究結果。1968年,美國哈佛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教授在美國一所小學的一個班裡隨便地走了一趟,然後就在學生的名單上圈了幾個名字,對這幾個學生進行「發展預測」,然後以贊賞的口吻將「具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通知有關教師。過了一段時間,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奇跡發生了,那幾個被他選出的學生,現在真的成為了班上的佼佼者。實際上,羅森塔爾提供的名單純粹是隨機的,但是,他的「權威性謊言」卻發生了作用。
羅森塔爾認為,這就是由於教師期望的結果。正是教師對學生的期待,學生自尊心、自信心倍增,產生了一種努力改變自我、完善自我的進步動力,在行動上就不知不覺的更加努力學習,結果就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的預言,會決定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這一效應就是由對教育對象的尊重、信任、熱愛和對其更高的人際期待而產生的「羅森塔爾效應」。
二、教師期望與英語教學
在中國的小學英語學習階段,有些教師對學生因材施教,結果每個學生都取得了很大進步;另一些教師卻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厚此薄彼,對好的更加關心、給予高期望,對差的更加鄙視、給予低期望,造成學生英語學習的兩極現象。
在英語學習中,優生似乎生活在樂土,既受到同學的羨慕,又能獲得老師極大的期望。上課時,老師們的目光投在他們身上的次數與時間也比其他學生多,並能從中不斷汲取營養,增強自信心,學習英語興趣越來越濃,獲得優異成績。這一點已從心理學家們的實驗與觀察中得到證實。從優生的自身學習情況看,他們學習動機明確,學習勁頭足,自信心強而持久。對待這一類學生,教師在各方面都對他們另眼相看,積極、恰當地引導。最終,他們取得了更好的成績,對英語學習更有信心、更加努力,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與優生相反,英語學習中的差生總是處於班級的最底層,老師給予他們低期望,在整個英語學習中總是備受冷落。他們沒有得到老師提供的良好學習環境:
(1)老師會把低期望的學生安排在遠離教師的角落或者把他們集中到一起。
(2)在課堂上很少注意他們,也很少有微笑。
(3)很少叫他們回答問題。
(4)讓他們回答問題時,如果答不出,教師等待的時間較少。
(5)回答不正確時,不會給他們留出糾正錯誤的時間,而通常會做出批評。
(6)當他們正確回答問題,很少給予表揚。
(7)教師經常對他們的回答不予反饋,即便有反饋也不像給高期望學生的那麼精確和詳細。
(8)對低期望學生提出的學習和努力的要求比對高期望學生提出的要求低。
正是因為這些差異使「差學生」沒有得到老師給其他同學提供的良好學習環境,也沒得到老師及時的反饋、恰當的鼓勵和友善的微笑。這種情況正如《聖經》上的這句話:「富有的還要給予,沒有的還有剝奪。越有的就越有,越沒有的就越沒有。」針對此現象,「羅森塔爾效應」應該是一個可行的教育方式。我們不能隨便忽視甚至歧視某些學生,對學生要多給予肯定與鼓勵,要使學生對自己有信心。教師不應佩戴「有色眼鏡」,應當關心每一位學生,從他們的學習實際出發,給予恰當的期望,使得每位小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從而健康快樂地進行英語學習,取得學習上的進步與提高。
三、教師期望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英語不同於其他基礎學科,它是一門實踐課,其語言技能是需要通過學生個人的努力才能培養和提高的。因此,它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參與性。教學中,教師應經常進行英語學習目的的教育,使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遠大目標,形成正確的長遠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自覺性,而其他能做的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之在學習時進行積極思考,激活學生已有的思維,並能准確、恰當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思想。
1.分檔對待,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根據學生英語學習優、中、差三個檔的水平或成績,提出不同的期望。
優等生自信心強,學習勁頭足,學習動機明確,自主能力強,遇到困難時敢於知難而進,並把挑戰難題作為自己的一大樂趣。因此,對他們的期望要定的偏高一些。經過一段時間,教師對其所取得的結果進行分析評價,對達到目的者應再提出新期望,對未達目的者,先幫助其找出失敗原因,尋找差距,肯定他們所取得的成績和進步,同時不斷地激勵、鼓舞學生。
對中等生,在分析他們英語學習成績稍差的原因時,採取「最有潛力或最優等生戰略」,將他們的英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等各自具有的其他一些強項與優等生比較,既而提出長、短期期望,同時教師要及時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分析,並幫助其校正學習方法上的偏差,使學生形成長期的動力,以最終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
差等生是英語教學中運用教師期望效應手段的最佳人選。他們往往有學好英語的強烈願望而且智力並不差,他們渴求理解、幫助和信任。教師要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意識地找出他們的積極因素。當他們取得成績時,老師要在全班面前表揚他們,這樣會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快慰和成就感,使得他們信心倍增。當他們出現錯誤時,教師要體諒學生,態度和藹、委婉地指出錯誤,並多肯定他們取得的成績和進步,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常對學生講「Trust yourself」(相信你自己)、「Try your best」(盡最大的努力)、「Never give up」(不要放棄)、「Keep up your courage please」(鼓足勇氣)、「We believe we are the best(我們相信我們是最棒的)」等等激勵話語,並鼓勵學生大膽地「表現自己」。讓成功的期望取代挫敗的期望,最終實現老師的期望。
教師進行這樣分類期望並實施分類要求,在班級里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主動學習氛圍和努力學好英語的強烈願望。每個人都有一個期望,並以此為目標,不斷努力,學好英語,向更高的台階前進。
2.及時傳遞,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們是憑借別人對自己的反應作出自我判斷的。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各個時機將自己的熱情、關心、信賴和期望傳遞給學生,給學生以積極的期望情緒感染,激發他們參與課堂活動和語言實踐的積極性。
(1)當他們取得成績時,老師要在全班面前表揚他們,及時肯定和鼓勵學生的積極表現。如表示認可、贊揚或支持學生時可以用:Yes.(是的)Right.(對)Good job. Nice work. Excellent. Wonderful. Well done. Great. You did very well.(做得好,非常棒)等。
(2)當他們出現錯誤時,教師要體諒學生,態度和藹,委婉地指出錯誤,並多肯定他們取得的進步,常對他們講:Your idea is good,but let us see others.(你的想法很好,但讓我們一起聽聽其他人的想法)Try your best.(盡你最大的努力)You spoke very well,but please speak a bit louder next time.(你說得很好了,但是請你下次說大聲一點兒)等等。
(3)在給學生布置某個學習或操練任務,或是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背課文、閱讀課文或讓學生到黑板上做練習,學生因信心不足而想放棄時,這時教師應面帶笑容,及時熱情地給予鼓勵:Never give up. Don't give up.(不要放棄)They are easy for you.(它們對你來說很簡單)Keep up your courage.(鼓足勇氣)Believe yourself,you can do it.(相信你自己,你可以做得很好)等激勵話語,並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己。」
(4)教師還可以通過非言語評價:微笑、點頭、目視表示贊許、肯定、認可等;觸摸(如輕拍學生的頭、肩、背)可以表示鼓勵;手勢(如豎大拇指)和身姿(如身體前傾靠近學生)也可以表示鼓勵和感興趣。
總之,多給學生表現的機會,使學生產生強烈求知慾,對於差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懷,盡量給他們回答問題的機會,提的問題不要超過他們的能力范圍,同時暗示「你能行」,要多表揚多鼓勵,並增強自信心。
3.創設機會,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
著名的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在掌握學習理論中指出,只要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機會,95%的學生可以達到教學規定的要求。教師應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課堂,應給每位學生施展才能的機會——他們是表演的天才。
(1)在新課前3~5分鍾,可以進行英語日常演講,按學號輪流進行,形式不拘,可以是課外,也可以與課堂有關,其形式有背誦英語小詩歌、自我介紹、編對話、唱英語歌曲、玩游戲等。
(2)啟發學生在練習環節中動起來。練習是學生鞏固並實踐新知識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如果能讓學生在練習時動起來,就可以促使他們將基礎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並發展成為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英語教材中有很多貼近生活的內容,教師可以把這些課文改寫成生活性的短劇,讓學生去表演。相信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會很快掌握並應用所學的知識。還可以將文中的對話進行擴展和延伸,將新知和舊知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此過程中他們不僅可以依託課本運用了課本中的語言結構,還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語言。在表演過程中,不僅小演員們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其他同學也會受到情緒感染,以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四、結語
總之,「羅森塔爾效應」幾乎是無所不在地影響著我們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也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心目中的「某某是好學生」或者「某某是差學生」的定位,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和變化。對於一個優秀學生來說,那種良性的、積極的期望和評價會使其錦上添花;而對於一個差學生而言,那種負面的消極的期望和評價會使其雪上加霜。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每位教師應寄予每位學生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給予愛和賞識,充分發揮「羅森塔爾效應」的作用,給學生多鼓勵,多肯定,促使每個學生都在英語學習上取得相應的提高與進步,為英語教學帶來可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