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通過反思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專業行為和活動、自己的專業成長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持有的專業觀念、所做出的行為和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對自己專業成長的過程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徵。
一是批判性,即用批判的眼光去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當某一教學活動告一段落後,在一定的理念指導下,用「不滿」的心態,對教學進行冷靜的思考、分析,去發現和研究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或者對有效的經驗進行理性化的總結與提升。
二是創造性,即創造性地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反思自己的教學,尋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在理論的支持與指導下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與觀點,以此來解決在教學中存在的困惑,形成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
三是自主性,即用自主、自覺的態度去反思。教學反思對教師而言,是一種高度自覺和自主的自我研修行為,是一種積極的精神活動,是一種高層次的工作方式。四是發展性,即能使教師得到發展。反思是一種手段,其目的是促使教師尋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並在其中得到提升與發展。教學反思的真諦應該使教師敢於懷疑自己,正視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反思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高目標邁進。
Ⅱ 怎樣做一名專業的學科教師培訓反思
首先,教師會講課,了解教材,具備課程的整體脈絡,及時強化學生的學習,你的課應有吸引力,能讓學生記住你這節課,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提高你的專業技術水平,不斷改變教學方法,還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學生,贊賞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贊賞每一個孩子的獨特性,贊賞每一個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贊賞每一個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讓孩子感到學習是自己的一種榮譽。
其次,教師應該關愛孩子,培養其樂觀的心態,愛,可以給孩子以心靈的溫暖,愛,可以讓孩子更自信。願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獻出一點愛,時時、事事呵護孩子的自尊心,與孩子共同享受教育的美麗。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這句話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個「愛」字。我想,我們做為一名教師要熱愛學生,熱愛自己的事業;還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不照搬書上的東西,要勇於創新、敢於標新立異。最關鍵的是要保持寬容的心境,在今後的工作中遇到困難要不斷的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與同事要互相關心、和睦相處。
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培養、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發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於奉獻。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因作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麼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著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Ⅲ 教師的專業成長與師德修養講座反思
6月13日下午,我在初一(二)班課堂上,發現學生黃某在課堂上玩手機後,當即將手機收過來,放在講台前砸爛,然後丟進了垃圾桶。 這件事,過了這么久,卻始終在我腦海中迴旋。聽了張老師的講座,我感受頗深,收獲頗多,現在我深深的認識到我的行為是不合理的。雖然說學生違反了相關的課堂紀律,但是作為老師沒有尊重學生,沒有把握好實施懲戒的原則。 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1.懲罰會給學生帶來痛苦的感覺,必須注意使學生身心避免受到傷害,要恰當地使用懲罰。一般不應該對「問題行為」進行干預的第一選擇。學生犯了錯,首先應該想到寬容,採取諸如暗示、說服教育、認知辨析與調控、對問題行為的消退、對不相容的行為正強化。對學生施行懲罰,要在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的基礎上,在其他教育措施不能奏效的情況下不得已才施行的。 2.以尊重為前提,維護其自尊心。懲罰的目的在於使違紀的學生產生羞愧感,重建其對紀律規范的虔誠尊重之情感,故懲罰必須建立在學生尊重的基礎上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分析考慮,找到學生犯錯的真實原因,對症下葯。使學生能心悅誠服的接受,懷著對教師的尊重和隨自己負責的態度改正錯誤。教師千萬不能把懲罰作為對學生人格的羞辱、對不當行為的惡意報復,那樣就進入體罰的違法行列了。 3.公平對待每個學生,本身就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力量,懲罰本是教育學生的,如果不公正的話,就失去其教育作用,反而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逆反和抵觸情緒,教師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對喜歡的學生縱容袒護,對不喜歡的學生處罰的厲害,應該公平、公正、民主、一視同仁。 4.就事論事,就是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不能在採取懲罰時總是與以往學生的懲罰聯系起來,這樣做是對學生人格的不尊重。 5.因人而異,方法靈活。一種懲罰對一個學生有效,對另一個學生可能無效。 6.懲罰是為了學生更好的成長與發展,採取適當的措施,是我們教育中所要注意的。在實際教育教學中,要根據具體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方式。 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時時關心學生,熱愛學生。 平等對待學生是新時期教育者必須具備的學生觀。現代教育提倡教育工作者與學生是平等的師生關系,這已成為全社會都普遍認同的教育觀點。但不打板子、不體罰學生與熱愛學生仍是有差別的。倘若只是不打罵學生而對學生漠不關心,仍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所以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才會關心學生,了解學生,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才不失良師風范。 「人非聖賢,熟能無過。」更何況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學生犯了錯誤,也不能不管。我也常會"訓"學生幾句話,但要從關心的角度,善意的來「訓」,和學生談心、談感受。讓學生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感受自己的所作所為給別人造成的傷害,這樣孩子會從內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從根本上改正錯誤。其實學生完全能夠從你的表情和語氣中感受出你是善意還是惡意。我認為只要你是善意的,真誠的,學生完全能接受你的批評和意見。我想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真正地熱愛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
Ⅳ 為什麼說反思是教師獲得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教師專業成長是指教師在整個教書育人的生涯中,逐步提高自身從教素質,成為一個優秀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過程,其實質就是教師專業素質方面的發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社會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要求是不一致的。西南大學靳玉樂教授曾經就這樣論述過:「新時代教師應該具有教師職業的美好追求和願意從教的堅定信念,同時,為了勝任日常教育教學工作,還必須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結構及熟練的專業技能;另外,追求自我發展和提高也是現代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可見,教師專業發展包括專業信念與精神、專業知識與技能、專業提高途徑與策略。
推動教師專業素質發展有許多途徑,比如許多學校開展的校本教研、各級各類師資培訓、新老教師「結對子」傳幫帶活動、「名師打造工程」等等。不可否認,這些舉措對教師的專業發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過份強調了環境、外力的打造。教師專業素質的發展不主要是靠環境的培養、他人的影響,而是在自身的學習和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的,即在實踐中歷練,在歷練中學習,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反思是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根本和重要途徑。
歷史教學則是一座橋梁,它回顧過去、聯系現實、展望未來,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份,在培養學生的思想情感、態度價值觀、民族認同、文化尊重等方面是其它學科無法比擬的。因此,作為一名中學歷史教師更應該在反思中促進自身專業素質的發展。現就將本人在專業成長過程中的一些感悟和做法就教與同行,以達拋磚引玉之效!
一、反思「歷史教師職責」 ——堅定專業信念,培養專業精神
作為一個社會人,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歷史教師和其他職業一樣,都是謀生的手段。但「教書絕不只為稻梁謀」,在從事這個職業的過程中,你會與很多專業問題碰撞,只有積極面對這些問題,潛心鑽研,學習與思考,你才會收獲榮譽,收獲地位,你才能體會到當教師的成就感和神聖感,你才會愛崗敬業,才會致力於教育事業。當對教學的認識已經從職業上升到事業階段後,你就會跳出傳統的枷鎖,在歷史教學海洋中遨遊,深刻體味經典之精髓和學術之精粹,對歷史教學由平淡到熱愛乃至珍愛。錢穆在《中國歷史精神》中就說過:「歷史便是人生,歷史是我們全部的人生,就是全部人生的經驗。」是的,歷史教學是職業,是事業,更是生命。只有把歷史教學作為我們生命不分割的部分,我們才能真心去珍惜它,才能談「愛崗敬業」,才能用心、用智慧去呵護它。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教學觀念的變化,以及歷史學本身的發展變化,教師不應拘於教材,「唯教材是上」,教師要學會回到歷史中去重新審視歷史,帶著如何理解教材的角度進行深入的挖掘,把歷史教學的著眼點轉向客觀的歷史本體,努力教給學生真實客觀的歷史知識。特別是當前歷史教育更強調民族認同、文化尊重、培養合格公民的大背景之下,歷史教師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歷史教學不僅是讓學生掌握陳舊的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讓學生在具體分析歷史問題、感悟歷史人物抉擇、探究歷史事件的情況下,學會思考現實中的問題,學會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華東師大聶幼犁教授就說過:「歷史教育的終極追求應該是中華民族人文、人權、人性的復甦和覺醒。」我們歷史教師在用這種人文精神和科學態度進行教學的同時也培養了自己的專業精神。
二、反思「歷史課堂教學」——增強專業知識,提高專業能力
歷史教師的專業素養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具有適合於現代歷史教育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識結構和相應的教學與研究技能 ,其主要陣地是課堂教學。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往往取決於對課堂教學的反思,取決於教師經常性的回顧、檢視、總結和積累,「優秀的教案復制不出好的教學效果」,只有在自身的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改進,才能提高自己教學能力和水平。「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更是反思性的實踐者。」這也是新課程積極倡導的理念,課後反思更有利於教師及時反饋教學實踐的信息,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因此,課後經常進行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學會反思是每個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之路。
如何反思我們自身的課堂教學,真正提高實施課程的能力和水平呢?本人認為主要從以下四個角度去反思,即「四思」。
首先,「思所得」。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側重反思自己本節課的成功之處與教學開展過程中的亮點。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例如本人在單元復習課上要求學生回顧並回答出「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時,一連喊了幾位學生,都很難全面說出,課堂教學一時出現「冷場」,我只好「啟發引誘」:准確理解新路開辟的經濟、社會根源基礎上,我試著提示了以下幾個問題:「為什麼不在本地挖掘黃金?」(師)→《馬可?波羅行記》一書的誘導(生);「為什麼不走老路?(師)」→奧斯曼帝國控制東西方要道造成商業危機(生);「為什麼敢?」(師)→人文主義倡導的進取精神和傳播天主教的動力(生)。幾個「追問」,就把新路開辟的原因全部深刻掌握,學生能夠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飽嘗成功的喜悅。這就是教學瞬間靈感、智慧。另外,課堂上能夠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運用的過程等等。這些都是成功之處,值得我們去總結、反思,更需要我們詳細的記錄下來,以供以後教學使用,並發揚光大。
其次,「思所失」。 比如情景的創設是否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緊密,是否與上課內容相符,在引入過程中還存在哪些不和諧之處,有沒有教學內容安排欠妥,教學方法設計不當,教學重點不突出,教學方式單調等等現象。課後經常進行這樣的反思,及時客觀的找出教學過程中的不足與失誤,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正確的面對這些問題,並對課堂教學疏漏失誤之處進行系統回顧、梳理,並作深刻反思、探究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的注意點。
另外,「思所疑」。這個「疑」,一是指學生的疑點,課堂上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的;二是老師自己的疑點,比如教材編寫過程中出現的知識性的失誤、在教學中感受到的教材知識結構安排上的不科學等等。我們都應把它一一記下,細加琢磨,明了於心,耐心解答,及時糾正……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
最後,還要「思『再教設計』」。每堂課後,都需要我們靜心沉思,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有何新招,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摸索出哪些教學規律等。對其及時梳理,進行歸類與取捨,寫出「再教設計」。關於這一點,我們同辦公室的老師就經常問我:同一本教材你教了三四屆,早就爛熟於心,為什麼還這樣孜孜不倦的備課、寫教案?有時口中回答諸如「本人健忘」之類的話,其心中早就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三十年的簡單重復成就不了一個好教師。
三、反思」教師角色」——豐富專業途徑,優化專業策略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的急劇變革,教育的目標、內容和方法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教師的作用從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向著真正發展一個人的潛在素質轉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正逐漸失去了第一角色的地位。「教師為中心」必將讓位於「學生為主體」,教師角色也需要發生相應改變。只有反思傳統的教師角色,變換新的角色,才能豐富自身的專業途徑,優化專業策略。
社會上廣為流傳的教師角色比喻大致有三種:「教師是蠟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一桶水」,這三種教師傳統角色隱含著三大教育觀:教育是犧牲自己,培養後代(蠟燭論);教育是復制(工程師論);教育是灌輸知識(桶論),這些其實都是單向灌輸。在這些教育觀作用下的歷史課堂是乏味的,學生就會像聽「天書」一樣煩躁不安,從而「望而生畏」、「知難而退」,產生強烈的厭倦、挫折心理,失去學習的興趣和願望。因此我們必須變換角色,找准自己的位置。
對教師新角色的定位有很多,比如研究者、合作者、開發者、促進者、引導者等,而本人最為認同的是「引導者」。說教師是引導者,主要表明教師的主要職能由「教」變為「導」, 既體現「學生為主體」,又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改變了向學生灌輸知識的單一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啟發式」、「討論式」等多種教學方式,豐富了專業途徑,優化了專業策略,提高了教學效果。
Ⅳ 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有哪三方面含義
1、准確的表達能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是一個好教師所必備的自身素質;
2、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培養現代化教育意識與教育教學能力;
3、積極應對新課程,努力嘗試,讓自己的課堂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4、樹立自我反思、在「做中學」的實踐觀念:用自己的空餘時間進行專業創作,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爭取在各類新青年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比賽中獲得好成績。還要加強對學生作品的輔導,珍惜每一次比賽的機會,認真、塌實的對待,在作品的創新上下功夫,爭取獲得好成績。當前的教育技術飛速發展,只有掌握了現代教育技術,才能更好地上好課。所以,我會抓住每一次的培訓機會,謙虛好學,認真學習,多實踐,也爭取多多鑽研相關軟體,掌握一定製作課件的方法,提高能力,每學期都出優秀課件。 學校積極貫徹新課程標准將新課程理念轉化成教師的教學行為,爭取在新課程與校本的培訓和實施中提高新課程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教師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教研方式的轉變,讓學生在寬松自主的氛圍中快樂學習。自我反思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行為表現,從而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的過程。成功的教師傾向於進行主動的創造性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他可能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在反思中,我們學會了理性思考,提高了學習效率,而工作更像探索的科學家,不再只是辛勤的耕耘者。教師的成長僅有「經驗+反思」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實踐」,因為改革最終將發生在課堂上。我也將把握好每次普通上課與重大研究展示課的機會,認真對待,在實踐中成長。
5、新課程與教師專業成長的關系:機遇+挑戰
Ⅵ 如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提高教師的素質和能力
嘉積鎮大禮小學 黃 力 學習和成長是每個人不斷前進的基石,只有在教學的道路上不斷學習,才能成長為優秀的教師,甚至是名師。上海實驗學校附屬小學的管理模式很值得我們借鑒、學習。一、在學習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成長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也;人們給予教師很多的稱號,自然對教師這一職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面對的是一群群、一批批的學生,因此身上賦予的責任也就顯得特別的大了。雖已有十八年的教齡,但在教學上還是要做到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能自覺的吸納新教師的課程理念,摒棄舊觀念。理論的學習,交流的碰撞,能使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反思自己,改變自己,明確自己在課改中的責任和角色,懂得把專家的理念引領變為自己課堂的實踐。二、在培訓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成長 在推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學校為教師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優質的培訓資源,派青年教師外出培訓、聽課,努力向專家、名師、優秀教師學習,使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以及手段有更大的發展和成功。這次本人十分榮幸,參觀學習了上海市實驗學校附屬小學,跟名師近距離交流,聆聽當前的新課程、新理念。名師們紛紛闡述了自己的見解,很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特別是學校制定的「新來教師報到課、青年教師技能課、中年教師特色課、骨幹教師展示課」就值得我們借鑒。這次考察學習,對自己來說,確實感觸很深,受益匪淺,明確自己要認真的對待每一堂課,爭取每一堂課有一個亮點,多學習專家名師的經驗,經常反思自己的不足,一步一個腳印,迎接生活中的每個目標。三、在反思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成長 自我反思是提高業務水平的重要途徑,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學生的活動方式、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選擇……及時進行反思、總結、改進,從「經驗型」的教師向「科研型」的教師轉型。1、不斷進行師德自查,反省自己的行為,規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身正為師,學高為范。2、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時刻做到三個反思:教學前反思,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著手,拓展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過程;教學中反思,及時自動地在行動中反思,培養反思和自我監控地習慣;教學後反思,隨時審視,隨時修正,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3、在實踐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成長。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專家、名師講的再多,示範的再好,你在教學實踐中不能反復思考、探析他們的理念和想法,那麼你就永遠成長不了優秀型教師。 爭取每學期上好一節公開課,寫出一篇質量較高的教育教學論文,是每所學校領導快速讓青年教師成長的不二法寶。當然,能正確的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技能,評判出自己課堂的亮點及不足,足以能給自己展示舞台的機會,為教學研究提供載體。只有平時注重教學反思的積累,才能寫出優秀的論文和教學案例,才能成長為科研型教師,才能在學校成就自己的一生!
Ⅶ 如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教師素質和能力
一、校本研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一學年,學校開展"四課"進行研究,即青年教師的匯報課,35歲以下教師的展能課,中年教師的特色課,骨幹教師的示範課
校本研究是基於學校發展、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它以發生在學校教學現實場景的真實問題以及提升教學常規、教學水平、教學管理等方面為研究內容,深深根植於學校與教師的現實需求。校本研究不僅可以促使教師在自己的崗位上,立足於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教學研究成為教師的職業生活方式、思想行為方式乃至生命存在方式的一部分。同時,還可以培植一種學校文化,強調科學精神、民主精神和團隊精神,營造求真、務實、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圍,形成對話機制,為教師的信息交流、經驗分享、專業會談、展示自我提供平台。每一所學校的校情不同,教師專業成長的基礎與環境也不同,因此,突出以校為本,開展校本研究是一種有效選擇。
1、課題研究。
基於校本的課題研究應以教學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研究對象,通過發現問題查閱資料編成研究方案根據方案去行動反思總結的基本流程,圍繞同一專題多次多人反復研究,探尋教學對策,逐步解決,從而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其優勢在於:(1)研究的問題來源於教師、教學之中,以面對真問題,展開真行動,獲得真發展為目標,教師興趣濃厚,參與熱情高,可以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對教育規律的認識、教育技巧的把握,強化了教育科研的能力。(2)克服了以往個人課題盲目性、隨意性。可以以學科組、年級組、教研組為單位開展研究,可以三人五人自由組合成志同道合的研究組,將零散的研究整合起來,將單兵作戰變為集體攻關,把培訓、教研、教改相結合,培養了教師團隊協作的精神,使學校真正成為一個教科研的實體。(3)課題組老師共同探討,交流與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與困惑,整個過程就是組內成員一個互助互學互進的過程。
2、案例研究。以某一具體的課為研究對象,重在對課本身的改進、優化和提高,從而給出問題解決的示例的一種研討活動。案例研究把先進的理念通過課例為載體進行研究,強化了教師實踐智慧,發展了教師反思能力。研討內容包括:教師設計+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展開方式有:一人同課多輪、多人同課循環、同課異構、互動式觀課、診斷式觀課和反思式觀課等。讓教師始終以研究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改進教學行為。如,在進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教學研究時,同組三名教師都選同一內容上課,第一位教師上完課後集體評議,大家肯定優點,分析問題。第二位上課的教師通過比較及反思,根據新情況對自己原先設計好的教案進行調整,課上完後,再進行評議。第三位教師根據前兩位教師上課的情況,對自己的設計進行重新審視、調整,然後上課、評課。這樣,同一內容三位教師上出了不同風格,其教學結構及方法有了很大的改進。一課三人上是組內所有人員圍繞一個課題發揮各自特長,執教者個體反思,輔以同伴互助來逐漸改變自己的觀念和行為,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3、教育沙龍。一種由志趣相同的教師參加的可以自由發言的專題討論會。教育沙龍營造出的寬松自由的研究氛圍,讓大家在品一品,嘗一嘗,聊一聊中探討課改中的疑點難點熱點焦點話題。每次可就一個課改話題展開討論,不強求統一的結論,旨在開闊思路,引導思考,加深教師對某一問題的認識,尋求更多的教學策略,探索課程改革中的新方法、新模式。如以合作學習大家談為主題的教學沙龍,教師們圍繞著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有什麼特點 如何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你有什麼金點子?目前實施過程中你有哪些困惑?等問題進行自由發言。通過交流,教師們加深了認識,形成了新的教學策略,收集與交流了許多信息與資料,用於指導教學實踐。此種教研活動特別適用於教師不易理解或存在爭議的問題的澄清,或是對教學最優化的討論。
校本研究實際上是把學校的教育實踐過程變成一種研究的過程,實現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雙向構建,使學校真正成為一個研究的實體、文化的實體。校本研究由於問題的現實性、參與的廣闊性、內容的豐富性而成為培養教師集體專業扎實成長的一塊沃土。
二、讀書學習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細心的教師常常會發現,幾乎所有的特級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嗜好學習,他們充滿智慧和靈氣的課堂正是得益於他們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少教師寫論文時總感到無話可說,有時好不容易湊出來一篇文章也是乾巴巴的,這其中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平時學習不足、缺少知識的積累造成的。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一桶水從那裡來?很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學習。教師作為世人眼中的文化人,理應養成不斷學習的良好習慣。
因此,一個學期,學校指定一本書讓老師閱讀,學校根據這本書的內容進行對教師考試,考試題形有填空題,有選擇題,有論答題.
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理論的提高,沒有理論支撐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因此,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選學一些教育理論經典書籍,特別需要經常讀一些大師作品,通過讀書加深自身底蘊,提高自身學養,讓自己浸潤在文化的滋養里。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世界,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教師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不斷地探索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擴大自己的視野,才能在不斷的社會進步中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識來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在有陽光的午後,在春雨綿綿的假日,在萬籟俱寂的夜晚,讀書的日子會很寧靜,也會很浪漫。與大師平等對話,與另一個自我赤誠相見,你的眼光會變得平和,你的內心會變得坦然,你的生活會更加豐滿,你的思想會更加成熟。同時,在看書、讀報時,要特別關注那些與教育、教學相關的文章,好的文句要做一些筆錄,好的文章可以把它剪下來做成剪報收藏好,並且在有空的時候經常翻出來看看,以使自己經常受到激勵和啟迪。
讀書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加油站,廣大教師只有不斷的學習,充分為自己充電、蓄能、吸氧、補鈣,才能源源不斷的接受源頭活水的補給。
三、上公開課: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我們就是在聽公開課的過程中成長的,也是在上公開課的過程中成長的哪位教師有機會上公開課,他的成長就快一些;哪所學校的教師有機會上公開課,哪所學校教師的成長就快一些如果沒有公開課,教師的專業成長是緩慢的對於公開課在教師專業成長中的作用,許多教師深有體會。
從公開課的類型上看,不外乎兩種:一種是校內的公開課,一種是各級各類的觀摩課、賽課或評優課。校內公開課的作用是為教師提供了一個真實的研討情境,大家互相聽課、互相借鑒和研討,並從中找到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有發現的快樂,也有創造的快樂。各級各類的觀摩課、賽課或評優課,被賦予代表一所學校或一個地區教學水平的重任,往往是一節公開課傾注了全體教師及相關專業人員的集體智慧。因為每一次開課學校都會成立一個備課小組,備課組總是力求完美,有時為了一個情境創設爭論得臉紅耳赤,有時為了一句過渡語言苦苦思索、細細推敲就這樣,不斷學習著身邊教師的優秀經驗,不斷汲取著先進的思想和智慧。精心雕琢的過程,也是教師與教師之間互相啟迪、全面反思自己日常教學行為的好機會,從而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日益精進。公開課一般都要經歷同課多輪的鍛煉,這個過程是教師深度思考、反復琢磨、集思廣義、不斷改進的過程,它給教師帶來的專業體驗和行為跟進是常態課所無法比擬的。當教師不辭辛勞地打造公開課的時候,公開課也毫無疑問地打造了教師。經過公開課的打磨,教師對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把握學生、如何設計課堂的每一個環節就會變得十分清晰,上完課以後,也可以從評課老師那裡反饋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多了一份專業引領。如果教師把公開課寫成課例研究報告,那對專業發展大有裨益。從實際來看,公開課確實也鍛煉和打造了不少教學名師,上過公開課的教師一般都有這樣的體會:辛苦,但收獲多多。可以說,在公開課的磨礪中漸漸生長,大大縮短教師的成長周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催化劑,是成就名師不可缺少的磨煉。
四、教育博客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育博客以其技術上的低門檻、情感上的人本化、使用上的開放性、經濟上的零成本優勢,以及個人電子出版物的親和形式走進教師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使教師樂於在教育博客上記錄教學經歷和教學心得,樂於反思、學習與自我完善,樂於欣賞自己的才華、成就與發展,使新課程引發的學習、交流的需要與教師主體意識融為一體。教育博客是教育工作者的網上家園,是知識管理、行動研究、專業引領、同伴互助的平台。
1、知識共享。教師可是隨時隨地以文字、多媒體等方式,將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學心得、教案設計、課堂實錄、課件等上傳發表,超越傳統時空局限,促進教師個人隱性知識顯性化,讓全社會可以共享自己的知識和思想。通過訪問其他教師的博客,看到發生在別人課堂上的事件及他們的思考,進而開始以一種審視的目光來看待自己的教學,去思考其中的問題與困惑。同時,可以有效實現同行之間信息資源的共享,借鑒和效仿新鮮的教育教學信息,減少許多重復性的工作。
2、同行互動。
一個精彩的貼子,往往起到招鳳引蝶的效應吸引眾多的博友光臨、引發眾多的自由評論。在博客里,我們可以突破身份、地域和學科等方面的界限,把遠隔千里外的同行聚在一起,形成即時互動式交流,通過參與回復、討論,可以體驗他人思想、分享他人經驗,使我們在自己的工作圈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得以順利解決,使自己的思想觀念與知識結構實現跨越式的提升和發展。博客的交流以作者觀點為主,其他人圍繞這個主題思想進行各種討論,能夠比較系統地反映某種思想,使得在這里的交流具有強烈的針對性,使思想得到實踐的檢驗,認識得到不斷的升華。
3、專業引領。博客是一個遠程技術幫助的平台,針對特定的專業領域開設的博客網站,通常都是由該領域的專家或造詣較深又熱衷於技術和網路、樂於奉獻的學者充當博客。他們會千方百計地把該領域的精華搜集整理,不斷向讀者展示該專業最核心的問題、最新的趨勢和發展、最重要的人物和成果、最新的產品、最好的文章、期刊和網站等。
五、教學反思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任何一個教師,那怕是一個高明的教師,在其執教的過程中也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審視和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決策和教學結果,可以有效地糾正教學觀念、教學行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提高自我覺察水平和教學監控能力。
1、教後記。教師上完一個課題之後,及時分析總結這一課的成敗,重新認識和作出評價,肯定成績,找出存在問題,分析具體原因,及時提出改進教學的措施。教後記是從教學實踐中產生的,它是教師思想智慧的結晶。教後記寫作內容涉及到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對教材內容的取捨或補充,對課時計劃的安排,對教學目標的確立,對教學策略的抉擇,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對教學內容的組織,對教學程序的編排,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對教學媒體的運用,對教學現象的分析,對典型問題的探討,對學生學習的設計,對學生反映的思考,對教學效果的檢評,等等。這些內容,可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擇其一二進行小結,或批註點評,或連綴成篇。教後記的寫作形式不拘一格,常見的有:批註式、提綱式、摘記式、隨筆式。教後記的類型有:小結得失型、反饋信息型、探討問題型、分析原因型、拾遺補漏型、糾正過失型、取長補短型、研究學生型、拓展擴充型、抓住亮點型。教後記的寫作要做到迅速及時、實事求是、有的放矢,否則就會失去靈魂,失去價值。
2、群團反思。教師的個人反思與個人理解畢竟有一定的局限,如果有同事參與相互講座、共同分析,提供不同意見、多種聲音,可以促使教師藉助集體的智慧,不斷矯正個人理解的偏頗,從而進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使教師理念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升華。如年級組進行單元教學反思、學科組進行期中、期末反思,並將反思匯編成冊。
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者,教師專業水平的優劣直接影響到課程改革的成敗。每一所學校都要根據校情、師情、生情的特點,努力為教師搭建專業成長的平台,尋求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新途徑,讓教師專業水平與新課程改革齊頭並進。
Ⅷ 教師的壓力學生的發展的收獲與反思
你好:
人們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作為一名教師深知責任的重大,教師這一職業是最殘酷的職業,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如果失敗了,就意味著毀掉了無數個孩子的一生.肩負著歷史的重任,面對著當前經濟大潮的沖擊,我們不能徘徊,為了中華民族的繁榮與富強,我們應義無返顧的投入教育的洪流!參加這次新教師培訓使我受益良多,也認真回顧和反思了自己在這短暫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走入工作崗位以來,我一直擔任高中教學和班主任,真正當了才發現,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目光和家長們的信任,很容易就會讓人感到神聖和崇高,這是干別的工作體會不到的。剛開始,對於他們的熱情我都無法理解,到後來才慢慢體會到,家長們對我的期待不亞於對他們的孩子。孩子是他們的希望,而我們是孩子們的希望。我覺得教師比從事其他職業的人贏得了更多的社會聲望和公眾信任,也當然應該承擔公眾更高的道德期待。所以我們要以身作則,不能脫離長久以來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學生,要以更高的道德標准去要求自己。入教師這一行,就擔起了社會道德的重任!無論從有結構的知識上,還是道德品質上,還是插上翅膀的想像上都要謹記:不能誤人子弟!在工作過程中我時刻以大學的校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來要求自己,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一、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學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他們不是機器,不是模具,他們不僅屬於學校,他們還屬於家庭、社會和將來。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不僅要完成教學任務,我們還要塑造學生的人格;不僅要對現在負責,還要對將來負責。所以,在班級的日常管理中,我非常注意教育學生熱愛生活,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幫助他們描繪未來生好的美好藍圖。我對待學生不僅注重成績,更注重他們的思想品質的塑造;不僅注重能力的提高,還注重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養成。我對待學生,尤其是後進生,特別注意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和一片真情去感召他們、幫助他們,而沒有因為他們成績差,就對他們予以歧視或忽視。我想,我班的學生平時對我比較親,願意跟我交流,恐怕與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二、以身作則,誠心對待學生。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言傳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傳的有效手段。在我耳邊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語「自己都做不到,還要求我做!」可見,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有多大。所以,當我要求學生做到時,我總是要求自己首先做到。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班級管理中,我有時也會出現些失誤,但是我卻能做到在學生面前坦然自己的缺點和優點,用自己的真誠去喚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但是,我不能總是用道歉的方式去贏取學生對我工作失誤的諒解吧。為了更科學、有效的管理班級,少犯錯誤,我不斷加強自我修養,汲取新知識,擴大知識面,注重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以身作則,一視同仁,讓學生信服,努力增強自己的親和力,使自己的非權力性影響持久而深遠。學生對我感謝的話語,促使了我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更加努力的投入到工作中,因為我不可以辜負孩子們那一雙雙求知的雙眼,不可以辜負家長們那一雙雙期待的目光。 三、尊重學生,關愛學生。 人格尊嚴是平等的。作為班主任,我努力做到能像一個真正的朋友一樣,重視、欣賞學生,學會傾聽學生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被尊重是學生內心的需要,是學生進步的內在動力。教育常說「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參照自己的自身經歷,我發現:當一個孩子在被你認同、尊重後,他可能會有驚人的潛力和爆發力。班級於波同學學習成績不好,可是他一直都在努力,想提高學習成績。他說「我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我才有可能取得進步;我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對得起所有關心和幫助我的人」。四、學會賞識學生。 贊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養料。我們班主任作為教育者,不妨拿起表揚的武器。對學生的點滴進步都予以發自內心的表揚和贊賞,努力讓我們的每個孩子都能感覺到自己的進步。例如:包溢鑫同學,他一向對自己要求不嚴格,學習積極性不高,從來不問不懂的題目。但是,他有一天卻主動向我請求幫助解題。對此,我當即在班級予以公開表揚,當場授予他「紅菜單」。經過如此反復多次的表揚和鼓勵,現在她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很多,主動性也增強了許多,對學習的興趣也濃厚了很多,對自己的要求也嚴格了很多。由他們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必要的表揚是成功的陽光、空氣和水。 五、 注意加強對後進生的教育工作。 後進生,常是很多人歧視的對象,嘆氣,同學瞧不起,甚至連有些家長自己也搖頭。由於學習成績差,他們處處低人一等,被置於班級的「陰暗角落」。實踐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尊重、熱愛、理解學生。我們應該知道:無論孩子多差,他也一定擁有自己的特長。六、經常與家長聯系,建立和學生家長的良好關系。 家長評論學校從班主任開始,因為班主任與他
Ⅸ 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
教師專業發展基本途徑的探索易森林教師作為課程改革的執行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新課程改革的成功與否,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有必要對教師素質提高的各種途徑進行研究探索。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反思性教學 (一)反思性教學的產生與發展 反思性教學即「教學主體藉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和『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① 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國際經濟地位下降,人們將教育視為造成這一狀況的重要原因,而教師的專業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提高師資水平就成為美國當時教師教育的首要任務。但到底如何對教師培養培訓體系進行改革以提高教師的素質呢? 《國家為2l世紀的教師作準備》提出,設置教師碩士學校課程的目的,是使師范生充分利用教學的研究成果和優秀教師積累的知識,發展其教學和管理技能,培養他們對自己的教學實踐反思的習慣,為專業上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種通過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反思提升自己教學專業化水平的方法在美國教師教育實踐中產生了很大影響,並很快在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興起,進而波及全球。 (二)反思性教學的意義 反思性教學的意義從總體上講,就是有利於教師的成長,有利於教師素質的提高,有利於教師專業的發展。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l、反思性教學有利於教師掌握實踐性知識 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對教育教學的認識。其意義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教師的知識構成大體可分為一般文化知識、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及實踐性知識,前三部分知識分別與其他文化人、學科專家、教育理論工作者類似,而實踐性知識則是其他人所沒有的。因此,對教師實踐性知識的肯定,就是對教師職業獨特性的肯定,而這種肯定無疑有助於增強教師的自尊和自信。 其次,實踐性知識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建設性工具。教師實踐性知識的開發有利於解決教育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問題,更好地對教師實踐予以指導;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個體性、創造性和發散性特點有利於教師工作特點的充分發揮;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在教師從新手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專業人員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 2 反思性教學有利於教師的教學理論素養的提高 反思性教學能使教師對自己在教學中的活動以及學生的表現進行認真的觀察與分析,並通過教師之間的相互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