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沒有哪個公司做人力資源規劃的典型案例
人力資源管理師案例分析:真實的招聘失敗
位於北京東單東方廣場的某外資SP公司因發展需要在05年10月底從外部招聘新員工。期間先後招聘了兩位行政助理(女性),結果都失敗了。具體情況如下:
第一位A入職的第二天就沒來上班,沒有來電話,上午公司打電話聯系不到本人。經她弟弟解釋,她不打算來公司上班了,具體原因沒有說明。下午,她本人終於接電話,不肯來公司說明辭職原因。三天後又來公司,中間反復兩次,最終決定不上班了。她的工作職責是負責前台接待。入職當天晚上公司舉行了聚餐,她和同事談得也挺愉快。她自述的辭職原因:工作內容和自己預期不一樣,瑣碎繁雜,覺得自己無法勝任前台工作。HR對她的印象:內向,有想法,不甘於做瑣碎、接待人的工作,對批評(即使是善意的)非常敏感。
第二位B工作十天後辭職。B的工作職責是負責前台接待,出納,辦公用品采購,公司證照辦理與變更手續等。自述辭職原因:奶奶病故了,需要辭職在家照顧爺爺。(但是當天身穿大紅毛衣,化彩妝)透露家裡很有錢,家裡沒有人給人打工。HR的印象:形象極好、思路清晰、溝通能力強,行政工作經驗豐富。 總經理印象:商務禮儀不好,經常是小孩姿態,撒嬌的樣子,需要進行商務禮儀的培訓。
招聘流程:1.公司在網上發布招聘信息。2.總經理親自篩選簡歷。篩選標准:本科應屆畢業生或者年輕的,最好有照片,看起來漂亮的,學校最好是名校。3.面試:如果總經理有時間就總經理直接面試。如果總經理沒時間HR進行初步面試,總經理最終面試。新員工的工作崗位,職責,薪資,入職時間都由總經理定。5.面試合格後錄用,沒有入職前培訓,直接進入工作。
公司背景:此公司是一國外SP公司在中國投資獨資子公司,主營業務是電信運營商提供技術支持,提供手機移動增值服務,手機廣告。該公司所處行業為高科技行業,薪水待遇高於其他傳統行業。公司的位置位於北京繁華商業區的著名寫字樓,對白領女性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總經理為外國人,在中國留過學,自認為對中國很了解。
被招聘的員工背景:
A23歲,北京人,專科就讀於北京工商大學,後轉接本就讀於人民大學。期間2004年1月到12月作過少兒劍橋英語的教師一年。
B21歲,北京人。學歷大專,就讀於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電子商務專業。在上學期間工作了兩個單位:一個為拍賣公司,另一個為電信設備公司。職務分別為商務助理和行政助理。B2004年曾參加瑞麗封面女孩華北賽區復賽,說明B的形象氣質均佳。
招聘行政助理連續兩次失敗,作為公司的總經理和HR覺得這不是偶然現象,在招聘行政助理方面肯定有重大問題。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失敗原因分析:
從上面的案例我們能夠得到直接影響這次行政助理招聘的主要因素為公司的總經理,甄選的方法和它的招聘流程。
總經理分析:在招聘過程中總經理干涉過多,沒有充分授權給人力資源部門,包辦了HR篩選簡歷的任務。其次他不懂中國國情自然就會讓不適合的人被選進來,而適合的人才可能就被淘汰在篩選簡歷上了。對於這種低級別的員工招聘,應該把權力完全授給熟悉國情HR.他在這次事件應該負主要責任。
甄選方法分析:在招聘行政助理時,公司沒有根據行政助理這個崗位的任職資格制定結構化的甄選標准,而只是憑面試官的直覺進行甄選,這樣造成了招聘過程中的不科學。因為面試官會在面試過程中受到歸類效應、暈輪效應、自我效應和個人偏見(地域,血緣,宗教信仰等)影響。案例中總經理就對相貌,畢業院校和是否應屆帶有明顯偏見。沒有考慮應聘的人是否和企業的文化,價值觀念相吻合,是不是真正的具備了工作需要的知識,能力,性格和態度。
招聘行政助理的流程分析:正常的招聘流程應該是公布招聘信息 初步面試 評價申請表和簡歷 選擇測試 僱傭面試 證明材料和背景材料核實 選擇決策 體 檢 錄 用 入職前培訓 入職。該公司在招聘過程中少了選擇測試和入職前培訓這兩個重要步驟。
公司通過選擇測試基本上能測試出應聘者的性格特徵和價值取向。如A的性格內向,而且心態高不踏實,不願做瑣碎繁雜的工作,與做前台需要的性格和心態相差甚遠。這樣盲目讓她做前台工作造成了她的離職。通過測試同樣能測出B的價值觀與企業文化不符,這樣就能在測試階段把她們淘汰,從而節省招聘的成本。
入職前的培訓對加入公司的員工很重要。因為通過入職前的培訓能夠給新員工灌輸公司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念,可以幫助新員工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對工作有更深刻的認識。如果給A和B進行了系統的入職前培訓,完全有可能改變她們本來的價值取向和對工作的態度,她們就有可能不會離職。
此案例分析後的對策
從上面的失敗原因分析,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這個公司沒有從外界招到合適的員工是因為它沒有一個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造成的。建立一個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做好人力資源規劃
人力資源規劃有助於企業適應變化的環境。環境的變化需要人力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做出相應的調整。根據企業的戰略規劃作相應的人力資源規劃,人力資源規劃需要對人力資源的需求預測和人力資源供給預測,通過比較後確定是否需要嚮往外部招聘還是裁員。
二、做好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即職務分析,全面了解、獲取與工作有關的詳細信息的過程。具體來說,是對組織某個特定職務的工作內容和職務規范(任職資格)的描述和研究過程,即制定職務說明書和職務規范的系統過程。工作分析包括兩個方面:1.工作本身,即工作崗位的分析,要分析每一個崗位的目的,該崗位所承擔的工作職責與工作任務,以及它與其他崗位之間的關系。2.人員特徵,即任職資格分析,主要分析能勝任該項工作並完成目標的任職者必須必備的條件與資格,比如工作經驗、學歷能力特徵等。
三、做好招聘與選擇
在選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四大人力資源管理職能中,選才不但最為重要,而且是育、用、留的基礎。如果,選擇的人不能適應工作與組織時,人力資源將變成『人力負債』。
四、做好員工培訓和績效考核
人力資源的特徵具有可開發性,組織可通過對員工培訓來開發員工的潛能,提高效率和效益,提高使用人力的柔性,提高組織的競爭力。
績效管理是使員工的表現與組織的目標能趨於一致的一種努力。績效考核是對員工在工作上的表現好不好的一個評定與溝通的過程。績效考核的目的是掌握員工在完成組織目標中的貢獻與不足,作為評定員工升遷、調配、獎勵、培訓和開發的依據。
五、做好薪酬管理和員工離職管理
通過薪酬水平,薪酬結構和核薪酬形式這三個方面的薪酬管理,來實現人才的確保與維持,改善個人與組織的績效,控制人工成本。
離職管理必須作離職原因分析和離職成本計算,需要設置離職管理的崗位,並配備專業人員,主動管理員工離職行為.
㈡ 急求!!!幹部教育培訓內容指導實踐的典型案例!!!
幹部教育培訓是黨和政府提高隊伍綜合素質,增強服務意識,提升工作水平,強化發展觀念的重要途徑。新時期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動培訓理念、內容、模式和機制的創新,不斷提高幹部的能力素質,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一、完善教育培訓載體,豐富培訓形式
幹部教育培訓必須以「黨的事業需要什麼」為指引,宏觀制定培訓方向;以「幹部成長缺少什麼」為依據,充分徵求學員意見以制定班次內容。完善既有的培訓載體,通過豐富培訓形式、更新培訓內容、優化教師隊伍和完善現代化教育設施來活化傳統培訓項目。一是以黨校教育為主體,著力提升幹部綜合素質。利用黨校舉辦的各類主體培訓班,重點建設政治鑒別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務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學習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創新能力、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心理調適能力等九大通用能力和業務能力培訓課程,形成較為完善的培訓內容框架。二是與著名高校攜手,推薦幹部參加高層次培訓。籍清華大學與我市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打造幹部培訓平台的良機,藉助一流高校資源,推薦幹部參加城市規劃管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公共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專題研修班,進一步開拓幹部視野,提升幹部的管理水平。三是組織聽取專家學者講座,增強幹部科學發展理念。通過遠程網路教育平台和電視電話會議,分門別類組織幹部收聽收看專家學者關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綱要》、應對金融風暴專題以及招商引資、循環經濟、綠色旅遊、特色農業、城鎮規劃建設、生態環保等多個層面的講座,使幹部所對負責的工作領域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四是以掛職鍛煉為契機,提高幹部實踐能力。通過選派幹部到長三角、渤海灣等發達地區掛職學習和安排機關部門幹部與基層幹部進行雙向掛職交流,達到豐富幹部閱歷、積累各層次工作經驗、提升調處突出問題能力和增強工作針對性、預見性和科學性的效果。
二、創新互動教學方式,增強培訓效果
為調動幹部學習的積極性,活躍幹部的思維,培訓方式方法要不斷推陳出新,增強效果。一是把科學的考試模式轉變成為長效的培訓機制。近年公務員幹部隊伍中開展了各種新型公開選拔的競崗考試,其中包括基礎知識測試、無領導小組討論、案例分析、模擬演講、視聽傳達、現場問答、心理素質測試、培訓結業測試等測試內容。這些考試科學性強,貼近現實,對考生綜合素質能力要求高,反映幹部素質能力水平的真實程度大大提升。應考期往往是幹部提升能力最快、素質鍛煉最密集的一個時期,但是由於帶有較強的目的性,時間短暫,最終素質提高效果可能不突出。培訓部門可以把這種考試模式轉變為長期的培訓機制,把素質考試項目轉型為培訓的科目,避免以往培訓「為學而學」,脫離實際的困境,同時可以增強參訓學員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借鑒公選考試,可組織幹部就相關領域,到地方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召開以小組為單位的無領導討論會議,各自就考察了解的情況進行分解剖析,參訓學員分別提出自己意見,最後形成調研報告,並在報告會上發言匯報。通過培訓,實實在在地提高幹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在培訓當中舉行辯論比賽等形式的競賽活動。辯論比賽實際上是圍繞辯論的問題而展開的一種知識的競賽,考驗參與者的分析問題能力、文字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反應、臨場心理和團隊協作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在幹部培訓中可就社會熱點問題或具較強爭議性的難點問題舉行小組辯論比賽,檢驗幹部的綜合素質,鍛煉幹部綜合能力,同時便於黨委和組織部門從中發現和挑選人才。另一方面,辯論比賽既可以使幹部從以往枯燥的純理論學習中解放出來,創新學習方式,豐富課餘生活,鞏固培訓期間所學知識,增強幹部間的凝聚力。三是實行教學相長、學學相長互動式課堂。從課堂系統講授式教學為主轉向包括體驗式教學、案例教學、研究式教學等多種形式的互動型教學能增強幹部的參與度和自主性。體驗式教學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現場變成課堂,把素材變成教材,把實踐者變成教師,重視學員的臨場感,能更為高效地啟發思維、傳授經驗。互動研討式教學主要是通過課堂討論、案例研討、學員論壇、小組討論等形式使學員成為學習的主導者,活躍學員的思維。針對當前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共同找原因、談思路、尋對策,互相借鑒,互相學習,在教學相長、學學相長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保證培訓質量
一是建立培訓激勵制度。建立內部激勵和外部激勵相結合,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補充的制度,提高幹部在培訓中的競爭意識。開展優秀學員評選,對培訓成績突出的幹部進行表揚鼓勵。把幹部學習培訓情況作為幹部考察的重點內容和單位年度工作業績考核以及個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與評優評先、獎懲使用相掛鉤。二是完善培訓登記制度。建立培訓學時累積制度,使幹部教育培訓常態化,規定每名科級幹部每年必須完成30個學時的各類理論輪訓和主體班調訓任務。完善培訓信息檔案制度。組織部門和黨校聯合建立幹部學習培訓檔案庫,負責培訓信息管理,將幹部的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出勤情況、學習成績、考評鑒定等情況進行登記,並歸入個人培訓檔案。三是實行培訓評估制度。培訓班結束後,採取電話訪、郵訪和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跟蹤了解學員對培訓策劃、內容、方式、師資、效果等方面的意見,著重了解學員對培訓工作的認可程度和滿意度,對培訓內容接受和掌握程度,綜合評估每期培訓班的質量。同時廣泛徵求教員和學員的建議,逐步改進,使培訓工作不斷向科學化、效益化方向發展。
㈢ 關於學習型組織的較典型的案例
學習型組織建立的十個步驟
一、評估組織的學習文化
二、增進組織的積極性
三、回在工作答場所能安然地思考
四、獎勵冒險
五、協助成員成為彼此的學習資源
六、運用學習能力到工作上
七、描繪組織的遠景
八、將組織的遠景融入生活
九、連結系統
十、明示組織未來努力的方向
㈣ 商品房銷售人員崗位培訓合格證書、商品房銷售人員上崗證、房地產經紀人資格證書都有什麼區別
商品房銷售人員要通曉所銷售商品的房屋建築基本知識,更要熟悉並掌握所有銷售商品房的有關知識,諸如房地產行業特有的政策、法規、合同、金融信貸、權屬管理、稅費管理、銷售和銷售技巧等系列知識。商品房銷售人員崗位培訓合格證、 商品房銷售是房地產開發全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房地產開發企業聘用的銷售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往往不能勝任或高水平完成本職工作,達不到企業對崗位任用所要求的期望指標。
房地產經紀人可以獨立從事房地產經紀業務;而房地產經紀人協理只能從事非獨立性的房地產經紀活動。
房地產經紀人資格取得需參加全國統一組織的「中國房地產經紀人執業資格考試」,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地產經紀人執業資格證書》,該證書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房地產經紀人協理資格考試由建設部、人事部擬訂考試大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己組織考試,發放全國統一格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地產經紀人協理從業資格證書》,該證書只在所在行政區域內有效。
房地產經紀人可以發起設立注冊房地產經紀機構;房地產經紀人協理則不不具備該資質。
㈤ 如何通過"零缺陷"管理理念創造性提高我們的學習質量,提出建設性意見個建議,撰寫不少於200字競選演講稿
企業文化建設三步曲 在企業文化建設的方法上,有兩種傾向:一是自然主義傾向。認為,企業文化、企業理念是企業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自然形成的,企業沒辦法、也不應該進行人為的設計;另一種是主觀主義傾向。認為企業文化、企業理念就是人為的設計。前者導致企業文化建設中的「無作為」現象,一切憑其自然發展,缺乏明確的理念指導;後者導致企業文化建設中的「突擊」現象。企業可以一夜之間設計出很響亮的理念、口號,也可以印刷出很漂亮的企業文化手冊。這兩種方法有一個共同的結果:員工心理上,企業文化、理念都是空白。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兩者的有機結合。嚴格來說,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就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全過程。也就是說,企業文化建設不能獨立於生產經營活動之外獨立進行。任何突擊式的企業文化建設都可能使企業文化獨立於生產經營活動之外,效果自然不會好。但是,企業文化、企業理念需要有目的的設計和引導,更需要有目的的宣傳和培訓。通過人為的主動提煉、設計和引導,能夠使自然形成的文化理念明晰化,使員工對企業文化、理念的理解深刻化,認同徹底化。因此,正確處理文化、理念的自然沉澱和人為設計的關系,是企業文化建設方法中的關鍵問題。 同時,在企業文化建設的操作上,應該注意三個基本要求:企業文化建設的方法應該是具體的、可操作的,企業文化建設的效果應該是可以衡量的,企業文化建設的參加者應該是全員的。近幾年,我們以這三條要求為原則,按照「企業文化建設三步曲」,幫助企業成功地進行了企業文化建設咨詢。 一、 企業文化的診斷 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精神。成功的企業精神或口號,應該使員工產生積極的、具體的聯想,正是這種聯想,具有強大的激勵作用。 例如,我國歷史上,曾經提出了許多具有強大激勵作用和指導作用的精神和口號。一說「鐵人精神」,我們立刻想到「鐵人王進喜站在油池裡,代替攪拌機在攪動原油」;一說「雷鋒精神」,我們立刻想到一個解放軍戰士,抱著孩子,扶著大娘、打著傘行走在泥濘的路上……正是這些有著典型形象的精神,能讓人們聯想起具體事件或人物的口號,才會具有那麼大的激勵作用; 再以海爾為例,一說「質量零缺陷」,員工就會想到「砸冰箱事件」,一說「快速反應 馬上行動」,員工就會想到「大地瓜洗衣機從獲得信息算起,三天設計出圖紙,15天產品上市」,一說「真誠到永遠」,就想到「營銷員因送貨車故障,自己背著洗衣機走了3個小時給客戶送貨」的事;一說「客戶永遠是對的」,就會想到,海爾把按照德國模式設計的電冰箱說明書按照中國消費者的水平進行修改的事件……正是這些感人的事件和具體的形象,使海爾的文化理念沒有停留在牆上、紙上,而是進駐到每一位員工的心裡。這是海爾文化管理成功的核心。 顯然,診斷企業文化是否被員工接受和認同,企業文化是否在對員工發揮作用,這是一個很好的啟發。 診斷的方法和原理是:把企業中層以上幹部集中起來,把集團的理念,逐句念出來,請大家把聽到理念後,所想到的能代表這種理念的人物、事件說出來或寫出來。如果大部分人都能聯想到代表人物或事件,且事件相對集中,就說明企業的文化得到了大家的認同;但是,如果大部分人不能說出或寫出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就說明企業文化和企業理念沒有得到員工的認同,就更談不上對員工行為的指導作用。 我們按照這個程序對山東的五個企業進行了診斷,巧合的是,這五個企業中,有四個企業的理念有「創新」一詞,但是,當我讓他們說出「想到了什麼人物或事件時,只有一個企業的人說出了一些事件,但是不同的人說出了完全不同的事件。我們據此判斷,這幾個企業的文化和理念並沒有被員工接受和認同。對這種結論,企業基本上是認可的。 二、 企業文化的提煉與設計 企業文化首先要從歷史中提煉。在企業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發展中,一定會沉澱一些支撐員工思想的理念和精神。這些理念和精神,包含在企業創業和發展的過程之中,隱藏在一些關鍵事件之中。把隱藏在這些事件中的精神和理念提煉出來,並進行加工整理,就會發現真正支撐企業發展的深層次精神和理念,這就是企業的精神和理念。 按照這種原理,我們可以設計出提煉企業精神的方法: 第一步:首先,讓企業找10位從創業到發展全過程都參加的人,讓他們每一個人講三個故事:在這幾十年的創業歷程中,你認為對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你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什麼?你最受感動的一件事是什麼?然後讓每個人再講三個人:你認為對企業貢獻最大的是誰?這個人最寶貴的精神是什麼?你從他身上受到最大的啟發是什麼?由專人把每個人講的故事進行記錄; 第二步:把重復率最高的故事整理出來,進行初步加工,形成完整的故事; 第三步:找十個剛來企業一年左右的員工,最好是大中專學生,把整理好的故事講給他們聽。然後,向他們提問:這個故事你聽說過沒有?你聽了之後,你最深的感受是什麼?哪個情節最感動、最難忘?這個故事體現了一種什麼精神?用什麼詞來表達你的感受?把他們的回答記錄下來; 第四步:把專家和有關企業領導集中封閉起來,對記錄的內容進行研究、加工,從中提煉出使用率最高的代表故事精神的詞。這些詞經過加工,就是企業精神或企業理念; 第五步:按照提煉出來的反映精神或理念的核心詞,重新改編故事,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進行文學創作,寫出集中反映核心詞的企業自己的故事。假如提煉出「拼搏」一詞,「拼搏」就用一個故事來詮釋。當然,可能還有「創新」、「團結」等等,每一個詞,都用一個甚至幾個故事進行詮釋。 當然,企業文化建設還要從未來出發進行設計。對行業進行分析,對競爭對手進行分析,對自己的發展目標進行定位,找到現狀與目標的差距。進一步回答:要想縮短差距,實現目標,企業必須具備什麼精神,應該用什麼理念指導自己?按照這種要求,設計出面向未來的文化理念。 把從歷史中提煉的文化理念和從未來出發設計的理念結合,進行加工整理,就形成企業的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在各系統的具體表現是不同的。以核心理念為指導,設計出各系統的理念,為每一個系統的理念確定相應的典型案例、典型故事、典型人物,形成由核心理念、與核心理念相應的典型人物與事件、各系統的理念和相應的典型人物與事件構成的文化理念體系。 以海爾為例。其核心精神(企業精神)為「敬業報國,追求卓越」。這種追求卓越的精神在生產管理系統表現為「零缺陷,精細化「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在營銷系統表現為「先賣信譽,後賣產品」,在產品開發系統表現為「客戶的難題就是開發的課題」,在服務系統表現為「零距離、零抱怨、零投訴」,在市場開發系統表現為「創造需求,引導消費」、「自己做個蛋糕自己吃」……每一個理念都有相應的典型事件與之對應。所以,海爾的企業文化建設就與生產經營活動密切聯系起來了,避免了一般企業文化建設的單純形式化。 三、 企業文化的強化與培訓 首先,對全體員工進行企業文化培訓。培訓的方式首先是培訓講故事者。可以是企業領導、故事的當事人,也可以是宣傳者或者專家,但是,不管是誰,必須按照事先的策劃講,要把故事中想表達的理念講深刻、講生動,使每一個員工,都記住、理解、並主動向新員工講解這些理念和故事。這樣,故事流傳起來了,企業文化、理念、精神就活了; 其次,樹立和培養典型人物。在提煉和設計出企業文化並進行宣傳培訓之後,有一部分人能夠直接認同並接受下來,並用理念做指導,做出具體的行動。這就是企業的骨幹。這時,企業把這部分骨幹樹立為典型,充分利用其示範效應,使理念形象化,從而使更多的人理解並認同理念。具體方式是,每個月,要求每個部門都要在本部門本月發生的案例中,尋找一個最符合企業核心精神或本系統理念的案例,寫成書面材料,上報企業文化中心;由文化中心在所有部門上報的案例中,選出一個最符合企業核心精神的案例,作為企業的典型案例;年底,在12個典型案例中,再選擇一至兩個最能代表企業核心理念的案例,作為全年的典型。這樣,隨著生產經營活動的進行,企業積累的文化典型逐漸增多,員工對理念的理解也逐漸加深;更重要的是,各部門為了尋找出更加合適的案例,會主動按照理念的要求處理遇到的具體事件,用企業的核心理念指導自己的各項工作,從而使企業文化理念對行為的影響作用真正發揮出來。把企業文化建設與生產經營活動結合為一體。 再次,以企業文化理念與價值觀為導向,制定管理制度。通過制度的強制,使員工發生符合企業理念與價值觀的行為,在執行制度的過程中,企業理念與價值觀不斷得到內化。最終變成員工自己的理念與價值觀。 通過「文化建設三步曲」的實施,企業就形成了「管理制度與企業文化緊密結合」的管理環境。這種管理環境有兩大作用:對個人價值觀與企業價值觀相同的員工,有巨大的激勵作用;對個人價值觀與企業價值觀不相同的員工,有巨大的同化作用。正是這兩種作用,使得「文化建設三步曲」成為一種非常有效的企業文化建設模式。參考資料: http://www.iso9000cn.org/showart.asp?id=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