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關於培訓問題與對策的一篇論文摘要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中小企業如雨後春筍遍布中國的大江南北,吸納了城鎮75%的就業人員,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成為深化改革的推進力量。但是由於中小企業自身先天不足和後天資金規模的限制,中小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特別是員工的培訓方面還存在著不足,和大企業相比有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對中小企業員工培訓存在問題的進行分析,並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 員工培訓 問題 對策
1中小企業的現狀
目前,我國已在工商部門注冊的中小企業佔全國注冊企業總數的99%,工業總產值和實現利稅分別佔60%和40%左右,流通領域中小企業佔全國零售網點90%以上,中小企業還創造了大約75%的城鎮就業機會,在每年1500億美元的出口額中,中小企業大約佔到60%。從以上的數據來看,中小企業在企業數量上佔有絕對的優勢,是我國國民經濟快速成長的重要支持力量,是促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推動力量,同時也是促進就業,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途徑。
2中小企業員工培訓的問題
2.1領導不夠重視,缺少實際的投入
在大多數中小企業中,高層領導將注意力集中於企業生產與銷售等經營業務上,對員工培訓方面是關注甚少。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其一是中小企業的老闆通常兼任人力資源主管,而這些老闆在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理論與實務上都有一定的欠缺;其二是企業擔心員工培訓是為他人做嫁衣,中小企業中較高的員工流失率讓企業高層認為培訓是為競爭對手培養人才,因此不願在人員培訓方面增加資金的投入;其三是中小企業的資金實力有限,「培訓的成本高,不培訓的成本更高」成為中小企業的心病。
2.2學習氛圍不濃厚,文化建設匱乏
中小企業和大企業相比較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缺乏良好的企業文化建設,在大型企業中,由於企業內部學習氛圍濃厚,文化建設良好,使得員工在一種自覺自律的氛圍下進行學習和積極參與培訓,而在大多數中小企業,由於領導不重視學習,員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自己的業務工作,很少主動要求培訓,而且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也不高。
2.3員工培訓缺乏系統性
中小企業的員工培訓缺乏長期性的規劃,出於短期收益的考慮,多數企業都是「頭疼治頭,腳疼治腳」,只有在企業經營上出現了問題時,才組織開展一些臨時的培訓,結果在培訓內容和方式上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很多中小企業的員工培訓都是在走形式,甚至有的企業根本沒有設置專業的培訓部門。導致了企業的根本問題往往得不到解決,跟不上市場的步伐,常處於被動的地位,從而影響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2.4培訓內容脫離實際,缺乏針對性
這個問題在大企業的培訓中也經常出現,在中小企業中更為突出。很多企業將培訓當成是對外界宣揚企業形象的幌子,或者培訓急於求成,忽視了培訓內容和方式的科學性,在未進行充分的考慮和調研的情況下,就組織員工參加各種培訓課程,造成員工參與積極性不高,培訓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對實際工作也沒有指導作用,反而增加了企業的成本。
3中小企業員工培訓的對策
3.1建立科學的員工培訓體系
企業培訓是一個系統工程,一般可分為培訓需求的分析、培訓計劃的制定、培訓容的安排、培訓的組織實施和培訓效果的評估等環節,目前中小企業還沒有建立完善的企業培訓體系,員工培訓缺乏系統的規劃,培訓的臨時性和隨性機較強。因此,中小企業應加強人力資源部相關人員的培訓,提高人力資源部門管理人員的能力與與水平,制定適應企業特點的員工培訓體系。
3.2加強培訓理念的轉變
3.2.1加強高層對培訓的重視,增加培訓的投資
企業高層對培訓的態度直接決定了培訓的成效,企業領導人必須轉變觀念,樹立全新的人力資源觀念:企業培訓不應該是少數人的福利或獎勵,而應是一個從領導到普通員工的全員培訓;每次培訓身體力行,帶頭參加,提高員工參與的積極性;不斷加大員工培訓的力度、頻率,使員工培訓工作經常化、制度化。中小企業必須從高層領導做起,給與員工培訓以充足的重視和恰當的培訓投資。 3.2.2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企業文化對於企業來說,已經不僅僅是對外宣揚和溝通的工具,不僅僅局限於一句口號或座右銘,它更是企業加強自身發展的有利工具。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能有效地激勵員工為企業做出自己的貢獻,激發員工的創新力,為企業培訓提供良好的培訓氛圍,還能增加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途徑有很多,中小企業可以借鑒一些大型企業的方式,結合自身的特點,選擇一些成本低,收益大的方式。
3.3培訓方式方的改進
3.3.1「JIT」及時培訓的原則
JIT,just in time,源於日本豐田企業的准時生產制,主要用於生產運作管理的庫存控制中,意指在生產中應按訂單需求進行生產,及時供應產品,降低產品的庫存。JIT原則在企業的培訓過程中也同樣適用,海爾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培訓部長鄒西文說,海爾培訓工作的原則是「干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急用先學,立竿見影」,即對企業急需的技能及時進行培訓,這實際上就體現了JIT的基本思想。
3.3.2充分利用現場培訓
現場培訓也成為「即時培訓」,具體說,就是抓住實際工作中隨時出現的案例,當日利用班後的時間立即在現場進行案例剖析,針對案例中反映的問題或模式,來統一人員的操作、技能和觀念,然後利用現場看板的形式在區域內進行培訓學習,成果加以提煉後,在企業內部的報刊或宣傳欄上公開發表,討論,形成共識,員工能從案例中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及觀念,提高自身技能。
3.3.3採用形式多樣,新穎獨特的培訓方式
目前培訓方式正朝著多樣化,個性化的方式發展,中小企業的培訓方式也應緊跟時代的潮流,傾聽企業員工的心聲,選擇形式新穎的培訓。例如,可以採用E-learning的培訓模式,這種模式不僅可以讓員工得到適用的培訓,接收最新的理念,還可以節省培訓時間,減少培訓的各方面投入。在資金較為寬裕,員工中年輕人居於多數的中小企業中,還可以選擇職業模擬,戶外體驗學習等挑戰性較高,能有效提高員工實際能力和個人素質以及培養團隊精神的培訓。
Ⅱ 企業員工培訓中有哪些問題以及相應對策
這個問題很值得總結下,
俺畢業後一直在企業做內訓,快3年了,有幸接觸的是世界領先水平的培訓,以我的經驗來看,員工培訓的最大、最難解決的問題有五個:
1.首先當然是培訓理念的問題,這個和企業文化、企業發展水平有關,簡而言之,就是培訓在一個企業的地位和作用。
比如,世界500強就能夠做到,培訓是最重要的,當工作時間與培訓時間發生沖突時,以培訓為先,——這個是企業環境的問題了,一般不是能夠有對策的。
一般情況下,培訓沒有獨立出來的話,就是屬於人力資源部,那麼,培訓的地位就是人力資源部門的地位。
2.培訓課程的系統、固定化。
培訓體系在建立之初必須有前瞻性考慮,將常規培訓、管理技能培訓、專業培訓按照員工的任職年限做出系統的規劃,並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制定合適教材,在培訓流程中固定下來,員工在晉升發展的過程中按照培訓課程表來走就可以了。
但是,這類培訓要注意課程的更新優化問題,不要好幾年都使用同一教材,先進的會變落後的。
3.員工培訓的效果評估。
目前,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評估」是一項難點,不論是在培訓的應用上還是在績效評估的運用上。
這個目前比較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與績效管理對接。
承下。
4.培訓管理與績效管理的對接。
在理想狀態中,培訓是根據績效來做的,因為培訓的效果始終只能在工作中去體現,所以培訓需求來自績效考核、績效面談;培訓評估也來自績效考核。
不過這個工作做起來量就很大了,首先在設計上就很有難度,相當於培訓和績效都必須依照同一個標准,這個標準是什麼呢?依我看,最好是勝任力模型,把每個崗位的勝任力模型清理一遍,比寫崗位職責更有無窮難度吧,呵呵~~我一般習慣把問題想得很復雜。
5.內訓師的儲備、發展問題。
在一套完善的培訓體系中,必須具備相當數量和質量的內訓師,這個,主要在制度上保障,首先,好的內訓師就是好的管理者,所有的管理者都應該是內訓師;其次,每個內訓師的擅長領域不一樣,所以就要分層次、分水平進行儲備。
——好了好了,這是吐血貢獻哦~~
雖然樓主只有20分拿出來抖~~~可是俺答得夠認真的吧,絕對原創,獨家思考的哦~~~給酌情加點分吧。
呵呵,開玩笑的,願對你有幫助。
Ⅲ 企業員工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有哪些
企業員工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有以下幾個:
1.企業培訓的時間是個瓶頸。很多企業都有這樣的感覺:忙的時候有錢賺,沒時間培訓,閑的時候沒錢賺,搞不起培訓,那麼,什麼時候可以培訓?其實可以考慮建立企業培訓基金,構建企業培訓體系,確立中長期的企業培訓戰略,將培訓基金滾動積累,培訓活動與企業業務周期形成動態配置,也就是說,培訓費用專款專用,培訓活動靈活安排,與業務淡旺季穿插進行,就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當然,培訓內容有務虛和應急之別,應急的培訓在時間上安排要靠搶靠擠,即使佔用工作時間,但是只要「磨刀不誤砍柴功」,培訓用去的時間還是劃算的。務虛的培訓,立足長遠,可以做一段較長時間的安排,如果確實工作時間不能佔用,那麼就犧牲一些休息時間,現在,有的企業利用周末的休息時間進行常年培訓,久而久之,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還是建議去看看陳列共和管理課程。
2.新來的員工需要培訓,可是培訓成本很高,試用期培訓免費,但是試用期員工可以隨時辭職,培訓費用誰來承擔?會不會培訓好了就走,企業成了新兵訓練營?但是,根據法律,員工結束試用期以後正式錄用,不得隨意跳槽,除企業侵害員工權益外,需要提前一個月告知企業,企業完全有時間處理培訓費用問題,另外,試用期的設定,不是法律規定企業的強制義務,如果員工素質基本合格,可以縮短或取消試用期,直接正式錄用,就沒有試用期風險,再則,即使設定試用期,也可以限制試用期培訓的內容,盡量控制試用期培訓成本,使試用期培訓損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3.員工需要提高,才能保持職業壽命,企業因此也能保持核心競爭力,但是,由誰付學費?理論上說,一般知識技能屬於通用型,應當由員工個人承擔學費,特殊知識技能屬於專門型,應當由企業承擔,但是,象思科、華為等網路工程師的知識技能到底屬於通用型還是專門型,即使是財務、營銷人員,其知識技能結構中又如何區分通用部分和專門部分?從理論上說,通用型知識技能的適用面廣,有效壽命長,受益方更多是員工個人,而且,員工的通用型知識技能與其職務任職條件和工作要求關系不夠密切,所以員工進入企業後學習通用型知識技能的費用由自己負擔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現代企業對員工知識技能的要求越來越趨於通用、廣博、扎實、全面,如果從培訓費用上斤斤計較,將限制員工知識技能的通用性方向的發展,也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最好還是從勞動合同與培訓合同上對培訓費用的范圍、承擔方式以及賠償責任作出適當的規定,比直接區分通用型和專門型知識技能的效果要好些
4.目前,員工跳槽(指員工在勞動合同期內擅自離職)已經是普遍現象,而且,員工跳槽與其知識技能的市場競爭力成正相關,也就是說,越有本事越跳槽,無論如何,員工跳槽都會使企業的知識產權受到損失。掌握企業商業秘密和知識成果的員工,既是企業知識產權的創造者,又是企業知識產權的享有者,而且,在創造企業知識產權的過程中,本身也是通過企業培訓形成的知識技能,因此,這里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如何確認員工的知識技能的形成是企業在人力資源開發方面的投資,這種投資的數額如何計算,又怎樣通過員工的創造性工作實現投資回報;另一個是如何界定企業知識產權的市場價值,以及合理劃分企業享有部分和員工享有部分,考慮到企業知識產權有秘密性、收益性和用途上的特殊性,員工享有既不可能也無必要,那麼,能否在確定知識產權的市場價值的基礎上,給員工適當的經濟報償,這種補償既可以看作企業人力資源的再投資,又可以看作員工價值的實現方式。
5.員工培訓到底是請培訓機構外包,還是自己(人力資源部、培訓部)承擔?前者專業化水平高,技術手段先進,宏觀視野開闊,但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收費昂貴,缺乏針對性;後者了解培訓的目標、任務、對象和內容,有一定的針對性,但是培訓能力素質不高,手段落後,視野相對狹隘。最好合理劃分培訓外包和企業內訓的內容,取長補短,形成優勢互補,對前瞻性、宏觀性、觀念性、理論性、素養性的培訓,以機構外包為主,但應當經過充分考察、比較鑒別、慎重選擇,對專業性、技術性、制度性、組織性的培訓,以企業內訓為主。還可以考慮,在培訓體系和課程設計中,將個別的外訓課程與培訓師引進企業內訓體系,或是以培訓外包為主的課程體系中,適當穿插企業總經理、專業技術部門的有關課程,做到內外結合,虛實相間,相得益彰。
Ⅳ 企業培訓需求與員工發展不匹配的對策
企業要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實現做大做強的目標,必須具備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而培訓正是企業吸引與穩定人才的重要措施.
Ⅳ 淺談企業培訓工作的問題與對策 論文求助
當前企業培訓工作的誤區
當前企業培訓在思想、組織、形式、結果等方面存在多種誤區,主要有以下幾種:
1、企業培訓工作無用
有些企業的管理人員錯誤的認為"企業培訓是可有可無的事情",有些管理人員甚至存在"這幾年企業一直沒有搞企業培訓,企業一樣照常運行"等錯誤想法,認為企業培訓不能增強企業員工才幹,反而花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耗費員工工作時間或者認為企業員工的知識技能已足夠企業使用,企業培訓只增長員工才幹,對企業沒有多大益處。
2、企業培訓工作成本高
不少企業把企業培訓工作看成是一種成本,看不到它是一種對知識的投資,而且是一種回報率很高的投資。認為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就應該盡量降低,能省則省。效益好時,認為無需企業培訓;效益差時,無錢企業培訓。這種認識由於看不到企業培訓的真實價值和戰略意義,所以使得這類企業對員工企業培訓不重視,投入也很少。
3、有經驗的員工不需要企業培訓工作
有經驗的員工一般多為企業中的骨幹力量,有些企業認為有經驗的員工能夠完成本職工作,工作忙,沒有時間進行企業培訓也無需進行企業培訓。認識不到當今社會發展一日千里,知識是不斷更新換代的,任何人(包括有經驗的人)都要不斷學習,才能不斷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
4、企業培訓工作"一陣風"
目前很多企業沒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企業培訓計劃,只是當公司在管理上出現了較大的問題、經營業績不好的情況下才臨時安排企業培訓工作,僅僅滿足短期需求和眼前利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企業培訓工作"一陣風",只是作為一項突擊性的任務甚至是一次轟轟烈烈的活動來抓。
5、企業培訓工作的速效觀
有的企業把企業培訓看成是靈丹妙葯,對企業培訓急功近利,希望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恨不得用兩三天的時間就是員工的素質發生根本變化,有的甚至企圖通過企業培訓解決企業中的所有問題。認識不到人的成長、變化和提高都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6、企業培訓工作的狹隘觀
有些企業在進行企業培訓時不進行任何需求分析,只把企業培訓工作針對基層員工或那些低學歷、低水平的員工,認為高層管理人員水平高無需企業培訓,認識不到管理人員也應更新知識,改變觀念,他們的素質高低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7、企業培訓工作的盲目性
很多企業對員工的企業培訓需求缺乏科學、細致的分析,使得企業培訓工作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不結合社會發展和企業實際,不做需求分析,企業培訓對象和內容缺乏針對性。一方面不知道該企業培訓誰,只好全員企業培訓保證公平,其結果往往浪費財力也達不到效果;另一方面不知道該企業培訓什麼,盲目趕潮流、跟形勢,表面看來企業培訓工作開展的轟轟烈烈,其實無的放失,效果不明顯。
8、企業培訓工作的方法單一
在企業培訓方法上,企業大多採用最簡單的課堂式教學,單純的理論灌輸。究其原因是企業培訓組織者缺乏有關企業培訓的專業知識,對企業培訓的內容也知之甚少,認為企業培訓就是學校教育。很多企業培訓師也還習慣於單純的理論教授,沒有熟練掌握現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企業培訓與實際相脫節,從而產生枯燥、效果不好的弊病,使員工失去對企業培訓的興趣,企業培訓效率低下。
三、企業培訓工作的的對策及方法
1、企業培訓工作的理念創新
要充分認識到企業培訓工作對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性,徹底轉變企業培訓是一種浪費人力、物力、財力的觀念,必須樹立企業培訓是企業的一種投資的行為,是使企業獲得長期綜合效益的行為,保證對企業培訓工作的資金投入。同時,教育引導企業職工樹立終生學習、全員學習的觀念,激發職工的學習熱情和自覺性。
2、建立企業培訓工作體系
要將企業培訓工作看成是企業的一項長期工作來抓,要認識到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企業組織機構的不同其次對職工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企業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企業培訓體系,系統、有序的開展企業培訓工作。根據不斷變化的市場從企業內部著手,主動提供企業所需的知識技能,有針對性的進行人才開發,滿足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要求,使企業增強活力、競爭力,而不是搞形式主義、突擊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3、企業培訓工作的方式創新
企業培訓方式的老化是導致參加企業培訓的員工對企業培訓缺乏興趣和企業培訓較難取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數企業採取的是"你說我聽"的"主講式""課堂式"企業培訓模式。這種傳統的企業培訓方式單一、枯燥,往往不能激發職工的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對於提高被企業培訓者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能水平幫助不是很明顯,企業培訓效果不顯著。在企業培訓方式上,應根據企業培訓的對象不同、層次不同可採用討論式、實物式、競賽式等多種方法增加互動性,實用性,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
4、企業培訓工作考核創新
對員工進行企業培訓工作,其主要目的一是培育和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增強凝聚力;二是提升員工技術、能力水準,為企業經營戰略目標的實現打好基礎。由於員工接受企業培訓到其產出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這就增加了對員工績效考核的難度。大多數企業對職工企業培訓經常是企業培訓結束進行簡單考試,這種考核形式往往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在企業培訓考核的創新上,必須注重短期考核與長期考核相結合、個人績效考核與企業績效考核相結合的原則。這就要求企業培訓主管部門必須將員工企業培訓記錄和績效考核記錄分別歸檔,並定期進行審核,查看其在接受企業培訓後,績效有沒有得到提高。從而增強全員對企業培訓及考核的重視程度。
這是一篇,這個網站里還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內容,你可去查查
用網路搜索這個也行「清華領導力資訊 > 企業培訓」
從網站上找也可以,在管理資訊里
Ⅵ 企業提高員工培訓質量的對策
o(︶︿︶)o 唉,我抄不想說什麼了,襲只是看的很糾結,一個企業為什麼要培訓?當然是為了能夠讓企業發展咯?接下呢?首先你做企業是為了什麼?難道只是做好一個企業嗎?那麼你的格局就限制了你只能做個老闆不是企業家,一個企業做大做強更多的是社會的責任感。如果你還沒弄清楚員工到底最需要的是什麼,我希望你也不用忙著找什麼對策,累的慌。你現在需要的不是什麼對策而是現把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員工最根本需要的東西去解決,那麼對策可能就不算是什麼了吧。
Ⅶ TCL員工培訓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和對策
TCL一直倡導用企業精神激勵員工為實現發展目標而共同努力。
TCL創業初期提出「廉潔奉公、思想統一、雷厲風行、富有成效」的企業口號; 1993年初, TCL提出「團結開拓、艱苦拼搏」的企業精神,並為企業精神作了明確定義。TCL之所以能夠實現高速增長,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全體TCL人特別是管理幹部,能將企業精神貫徹到工作實踐中去。這些企業精神,是TCL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保證TCL事業繼續發展的思想基礎。企業的明天,是昨天和今天的繼續。TCL十分看重企業文化建設,就是要把最能推動TCL發展的思想、觀念、精神、作風進行總結、提升,使之規范化、系統化,並廣泛地為全體TCL人理解、接受,並成為其自覺行為。
「為員工創造機會」——企業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企業的生存和發力。同時,企業也是員工生存和實現自我價值的載體,企業有責任滿足員工在精神上和物質上的要求,有責任為員工的發展、實現自我價值創造條件。為此,TCL要建立一個科學、公平的員工考核和價值評價體系,建立員工教育和培訓制度,建立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制度,使員工在企業能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展機會,實現自己的事業追求,同時也獲得合理的回報和生活福利保障。
「為社會創造效益」——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過程,客觀上也是為社會創造效益的過程。TCL是國有控股企業,企業所創造的效益,在更大程度上是為社會創造效益,是為國家經濟的振興、為民族工業的發展盡力盡責,這是所有TCL人的使命。
TCL倡導的企業精神是「敬業、團隊、創新」,這是「團結開拓、艱苦拼搏」企業精神的延續和升華。
「敬業」是鼓勵為事業而獻身的精神,這種敬業實質上是TCL過去「艱苦拼搏」精神的延續;追求更高的工作目標,勇於承擔工作責任,掌握更好的工作技能,培養踏踏實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這種精神是以往TCL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保障今後繼續成功的基礎。
「團隊」是要求企業內部要有協作和配合的精神,營造企業和諧健康的工作環境,員工不但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同時也對集體的工作負責,對整個企業負責,提倡員工間互相鼓勵、互相關心和幫助。「團隊」精神包含了團結的內涵,但比團結的表述更為系統,更有積極的意義。
「創新」精神一直是TCL高速發展的重要動力。創新包涵了「開拓」的內涵。 TCL從小到大,比別人走得更快,工作更有成效,靠的就是創新進取、勇於開拓的精神。這是支撐TCL高速成長的重要經營觀念, TCL只有在借鑒別人成功經驗基礎上不斷創新,才有可能超越對手。
TCL提出的企業經營目標、宗旨、精神,構成了一個相互支撐的企業文化體系,這也是我們企業和員工的使命宣言及核心價值觀的體現。 TCL就是要通過企業經營變革、管理創新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把企業經營理念變為TCL人的自覺行動,弘揚「敬業、團隊、創新「的企業精神。
實踐表明,國際競爭力實質上是在國內培養出來的,企業的競爭力實質上也是在企業內部培養出來的。TCL致力於經營變革、管理創新,最終目的是使我們企業的內部管理力度、考核力度、績效改進力度和優勝劣汰力度達到國際市場競爭的要求,以確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創中國名牌、建一流企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