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畢業論文<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 開題報告。請幫幫我啊
需要詳談,誠信 一一保 ——過
2. 關於學校形象調研報告,有沒有範文啊
www..com
2006「調研中國」復旦大學調研報告節選
書本外的天空 大山裡的世界
——來自青海化隆卡力崗農村社區的報告
復旦大學團隊:武世剛、王珂珂、張照奕、胡卉、周琳
張旭、石圓圓、顧晶霞
指導老師:葛劍雄教授
一、調查背景與研究目標
邊緣化的中國穆斯林族群是指那些生活在蒙藏等民族地區的回族及蒙古族穆斯林,由於他們人口少,長期與該地區占絕對多數的主體民族生活在一起,他們之間相互通婚,在主體民族強勢文化影響下,接受主體民族的語言、服飾及生活方式,但仍保持了伊斯蘭教信仰,學術界一般稱他們為藏回、蒙古回回、傣回、彝回等。近年來對於農村社區的調研不在少數,然而管見所及,關於廣大西部地區多民族散雜居的農村社區的調研幾乎沒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口號很響亮,我們要把這個聲音帶到西部去,更要把行動帶到西部去。
青海化隆縣早在1986年就被定為國家級貧困縣,2001年又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化隆縣自然條件惡劣,經濟貧窮落後,交通極為不便,有回、藏、漢、撒拉多民族雜居。本項目的調研之所以選擇化隆,是因為之前我們曾經先後做過兩次關於「邊緣化穆斯林族群」的調研,對傣回、蒙回做過深入調查,而青海化隆正是藏回聚居的典型區域,筆者希望通過實地調查、訪談,對該族群有個初步的認識,從經濟、婚姻、社會交往等方面透視這個獨特的聚居群落,分析人地關系的和諧發展;藏族文化和伊斯蘭文化是如何鑲嵌的?如何包容的?不同的民族文化如何和諧共處;探討在現代社會,少數民族生產生活方式的轉型,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被市場同化,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希望通過一系列邊緣化穆斯林族群(傣回、蒙回、藏回、白回等)的研究,對於民族變遷演進、民族融合、各民族和諧共進的探討能夠更加深入、全面,這不僅具有很好的學術價值,也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筆者在之前進行「傣回」、「蒙回」的考察時,就不僅僅是單純把調查地作為民族融和的例子,而是把它當作一個社區,一個活的系統來考察的,因此調查時不僅關注民族問題,還要考慮經濟市場、宗教信仰、民族習俗、教育文化等因素的互動影響,尤其著重關注教育問題,民族教育是我國整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內容。民族教育,尤其是民族的基層教育,關系著整個民族地區長遠的發展繁榮,對民族教育的重視對於我們這么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社會主義國家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本項目的特點是 「一個深入」:選取具體調研對象,深入典型地區,便於調研操作;「兩個綜合」:是對該地民族、宗教、習俗、教育、經濟及社區的綜合調研,是綜合了中文、社會學、歷史學、歷史地理學、經濟學、信息學、新聞學等學科的跨學科調研;「兩條線索」:民族,邊緣化的穆斯林族群研究;教育,西部農村民族教育問題的調研。民族、教育問題都是當今熱點問題,然而我們選取的這兩個調研切入點似乎都少有人問津,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二、研究范圍
「卡力崗」是藏語山名,地處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西南,是由尕加山、尕吾山、路曼山、尕加昂山等諸山組成的一個山系,這里分布著德恆隆、沙連堡、阿什努3個行政鄉。卡力崗地區居住著一支使用藏語安多方言、生活習俗同於藏族卻又虔誠信奉伊斯蘭教的的特殊族群,卡力崗人,是多民族地區文化調適、整合的產物,也是文化變遷「正在進行時」的典型個案。卡力崗人所處的地區,是我國西部多民族雜居、多元文化共存、多種宗教信仰共生的民族走廊,這么一個極富特色的區域,卻少有人深入調查研究。
該項目做的是農村社區的調研,而對於一個化隆縣來說仍然有很多個農村社區,科學的調查應該是選取盡可能多的對象去考察,但限於種種因素,也為了便於實地調查的具體實施,我們只選取了化隆縣德恆隆鄉的納加村、德一村和石合加村,德恆隆鄉位於卡力崗山區,是典型的「卡力崗藏回」的聚居地之一,位於縣城南部25公里,而具體的三個自然村還各有特色,方便對比研究。德一村為鄉政府所在地,也是鄉里規模較大的村子,是典型的講藏語的穆斯林社區,亦即「講藏話的回族」,該村新建有中心小學和初中部。納加村是德恆隆鄉為數不多的講漢語的回族村落,村民都是講漢語的,由於多和藏回接觸,也能講藏話,納加村是個行政村,規模較小,村裡也有一小學。石合加村則完全是一個藏族村,全村都是藏族,講藏話,信仰當然是他們的藏傳佛教。三個各有特色的村落,進行對比研究,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三、調查內容
西寧市宗教人士、民族學者、社會名流,化隆縣宗教局、教育局、化隆一中、德恆隆鄉政府,鄉文化站,青海、化隆圖書館,收集資料,與相關領導訪談。
卡力崗藏回農村社區,深入基層老鄉家裡,實地考察當地人的衣食住行,從語言、習俗、信仰、建築、服飾、生產、文化教育等諸多視角考察這個民族的獨特類型表現,民族文化的異同比較;主要在選取的德一村、納加村和石合加村進行調查。
與傣回、蒙回進行比較研究,結合當地資料、相關訪談,從中勾勒當地民族民生的全貌。並且關注西部農村的民族教育問題,希望用我們的眼睛觀察一些現象,回答一些問題。
四、研究方法及步驟
此次調查設計採用問卷抽樣調查和個案深度調查的研究方法,希望把把村子裡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的狀況反映出來,由於職業、年齡、經歷、文化等因素的影響,為了更好地實現我們的調查目的,在設計調查問卷和訪談問題時在保證大部分題目相同的情況下,有些題目會考慮到調查對象類型的不同而進行專門的設計。此外,對於從事民族宗教、地方史志、民族教育等工作的專業人員,不可避免的也是本調查的訪談對象之一,由於他們是相關的專業人員,所以對相關問題肯定有其更專業、更透徹的看法,所以對他們將進行深度的個案訪談,通過訪談的形式來記錄下他們的想法。所以本調查的研究對象分為兩大類,並且採取各有側重點的研究方法,爭取盡量真實反映當地真實情況。
報告摘要
本調查報告正文一共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從地理環境、人文環境以及縣志沿革等方面介紹化隆縣以及卡力崗藏回的概況,調查之前首先了解該地的歷史地理概況極為重要;第二部分則以調研日記的形式介紹了整個項目的執行全紀錄;第三部分,卡力崗藏回社區調查的觀察、描述部分,重點選了典型的幾個片斷,各具代表性,希望能對我們調查的這個地方和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人有個感性的認識;第四部分,分析歸納部分,整理信息,從經濟生活、教育衛生、宗教信仰、服飾、語言、建築、祖先來源等角度來論述,對於這個社區調研做更深一層次的思考;第五部分,分報告部分,著重從教育、宗教信仰和民族民情三個視角對這個特殊的民族社區作深度分析。其實值得探討的問題很多,限於自己的學識和水平,只結合這次調查所得的有限資料進行了初步討論。
卡力崗藏回農村社區的多視角考察
近兩個禮拜的調研、訪談,走訪了很多地方,西寧、化隆、德恆隆鄉德一村、納加村、石合加村、宗教局、教育局、清真寺、學校、圖書館,也接觸了很多人,記者、學者、局長、主任、鄉長、村長、阿訇、教導主任、學生娃、大學生、文化站長、派出所長、普通村民,此一部分在觀察、描述的基礎上,從我們的調研初衷出發,作一些粗淺的分析、探討,可能並不成熟和准確,但還是希望分幾個角度闡述如下,請不吝賜教。
經濟生活:該鄉有耕地47311畝,其中水澆地2466畝、淺山地43568畝、腦山地1277畝。播種小麥1.22萬畝,總產406.7萬斤;青棵7800畝,總產245.49萬斤;豌豆6500畝,總產203.25萬斤;洋芋1500畝,總產51.74萬斤,油菜籽7000畝,總產120萬斤。產蘋果3.32萬斤,有林地976畝,草場30.09萬畝。有各類大牲畜4737頭(匹),綿、山羊17756隻,豬280頭。擁有各類農業機械總動力0.15萬千瓦。年農業總產值347.06萬元,人均年純收人233元。
德恆隆地處卡力崗山區,位於青海省東部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海拔近三千,屬於高原大陸性氣候,從圖表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草場在德恆隆的土地構成中占著很高的比例,耕地在歷代開發下也有13%,而林地則是微乎其微了。而這樣的土地構成也就決定了德恆隆的經濟主要以農牧業為主,而由於水資源的嚴重缺乏,極大限制了農牧業的發展。從作物的種植構成上,看得出主要為小麥、青稞、豌豆、洋芋和油菜,
目前,德恆隆居住著回、藏、撤拉、漢4個民族,其中回族8787人、藏族1963人、撤拉族157人、漢族17人。雖然回族占著絕大多數,但土地分配卻相差很大,一般來講,藏族村民佔有的土地遠遠多於回族人,而即使同是回族人,不同的村子土地佔有量也不一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個是歷史上,卡力崗原住民是藏族人,他們一直就佔有大量土地,只是後來搬遷走了,遷進來回族人,再加上藏民多營牧業,土地的佔有自然要比搞農業種植的回族多。據我們調查的德一村,回族家庭人均佔有兩畝土地,藏族家庭會有人均十畝土地。再有,即使同是回族村,土地佔有量也不一樣,再加上人口的數量差別,因此每個村人均佔有的土地面積也是差別很大。
由於嚴重缺水,只能維持人的飲用,連牲畜飲水都是問題,土地種植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飯,遇到風調雨順,基本保持溫飽,遇到年景不好,只能依靠國家補助,在化隆縣,在德恆隆,靠國家補助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比如國家的鎮村推進扶貧項目,就是每家國家提供五隻羊或者一頭牛,價值2000餘元,再加一個蓄養池,1000餘元,這是國家實行的扶貧發展養殖計劃。比之以前單純發放救濟糧或補助金,這樣的措施更加合理,在「輸血」扶助的基礎上,加強自身的「造血」功能,除去長期「等、靠、要」的依賴心理,創造條件讓百姓們能夠自力更生。
缺水限制了工農業、畜牧業的發展,鄉里想搞項目也都無法上馬。而交通不便卻又限制了旅遊的發展,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東西,像德恆隆的油菜花、獨特的藏回風情以及附近的坎布拉森林公園、李家峽水電站,也是一條很好的旅遊路線,只是缺少硬體設施和經營運作。村裡人除了種地、放牧,好多年輕人出去打工,有的在化隆及其附近各縣以及西寧,離家近,一邊打工賺錢一邊還可以照顧家裡;還有跑運輸、搞商業,開飯館則多深入內地、沿海各省,或者自己開拉麵館,或者親戚朋友介紹給飯館打工,化隆縣的拉麵確實已經在拉動經濟發展上越來越看到成效,家裡每每掛著中國地圖,當我們家訪的時候,老人樂呵呵的在地圖上指指點點,「瞧,大兒子兒媳在沈陽開面館,小兒子在廣東,鄰居家孩子就在你們上海」。我們在德恆隆調研的時候,隨處能感受到拉麵經濟對於每個家庭的經濟影響。據當地媒體稱截至2005年底,化隆人在全國51個大中城市開設了4000餘家拉麵館,化隆「拉麵經濟」創收逾1.4億元,全縣長年在省外從事拉麵生意的有6300戶4.41萬人,創收14422萬元,佔全縣勞務總收入的80.5%。但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化隆人當初出去開面館多是打著」蘭州拉麵「的牌子,因此可以說,目前「蘭州拉麵」遍布全國的局面,化隆人起了關鍵性的作用。然而到現在取得可觀經濟效益之後,才想到沒有樹立起自己的品牌,這點也成了化隆「拉麵經濟」發展壯大的制約因素之一,也逐漸進入了化隆人的議事日程。
做生意是回族人的傳統,也是他們的擅長之處。在以往的采訪中,能明顯感受到,回族村落的經濟是要好於周圍非回族村寨。然而在德恆隆,我們看到的是一樣的貧窮,這個筆者認為,是由於語言障礙、文化教育落後制約了他們外出打工的腳步。德恆隆的回族人大多講藏話,不與外界交流,不會漢語,再加上沒受多少教育,更是限制。而我們調研的納加村就要好很多,據說是德恆隆鄉經濟條件最好的村子之一,原因就是納加村是講漢語的回族村,村裡的人外出打工與人交流不存在語言障礙,許多人都出去打工,據村長介紹,平時在村裡的常住人口只有不到一半,很多都是拖家帶口出去打工,村裡家庭的經濟收入很大一部分都來自外出打工。
教育、衛生:從整個化隆縣到德恆隆鄉的各個村裡,都能看到醒目的寫有「掃盲」、「普九」、「大力普及漢語」的宣傳標語,這個縣的教育落後情況可見一斑。尤其德恆隆這個國家貧困縣的山區貧困鄉,教育質量差、群眾觀念跟不上,環境惡劣,語言隔閡,都極大限制了德恆隆的教育發展。
在化隆縣,我們調查了化隆一中,是縣里最好的高中,但教育水平還是很低,1996年開始,化隆和遼寧鞍山市已經建立結對幫扶關系達十年之久,除了經濟上、物質上的支援,教育上「鞍山化隆班」在化隆縣甚至青海省,都是眾人皆知的。鞍山市為化隆縣扎巴鎮拉曲灘村、謝家灘鄉朱家灣村和阿什努鄉納哈隆村援建了3所「希望小學」,解決了近600名適齡兒童上學難的問題,並先後給這些「希望小學」捐贈了總價值達1.23萬元的圖書和電教設備,免費為化隆縣培訓教師35名,同時代培了七屆鞍山「化隆高中班」學生。化隆縣每兩年在其畢業的初中生中按中考成績優劣選拔前四十名到鞍山市高中深造,除了生活費其他費用由鞍山市擔負,據馬曉東講,他們為節省開支,都會帶足米面自己做飯,顧及到飲食習慣,還帶有專門的廚師給他們做飯。除了代培高中生,還派自己的大學生過來支教,像接力棒一樣,每年都有新的大學生來到這片土地把自己的認識和青春熱情奉獻給這里的孩子們。我們本想采訪一下這些大學生,可惜不湊巧,我們去的時候,學校放假,支教的大學生已經回遼寧了。
在德恆隆鄉,全鄉22個村,21所小學,兩個初中部,在亞曲村還有一個希望小學。一般的小學規模小,甚至是一個老師一個學校制度,老師負責教授從一年級到五年級的所有學生的所有科目,教室往往也很有限,不同的年級在同一間教室里分時段上課。現在教育改革之後,民辦教師都不幹了,上崗的都是師范學校出來的年輕老師,小規模的學校也慢慢撤並,實行寄宿制,零收費,只需要解決自己伙食。
這樣的教育還是問題很多,但我們問到教育的情況和老師、學生的狀況時,家長們無不充滿憂慮。說以前民辦教師還好,都是本地人,教育孩子有責任心,也有教學經驗,會藏話,也會安心工作,心無二志。上面調來的年輕老師則多不會講藏話,只會漢語,孩子們大多聽不懂,慢慢的產生厭學情緒。並且年輕人都嫌這里條件艱苦,不好好教書,總想著調出去,對教書沒有熱心沒有責任心。
德恆隆人們生活貧苦,學校和清真寺往往是村裡面最漂亮的建築,前者是國家援助,後者是宗教信仰。然而漂亮的教室沒有發展起很好的教育,除了師資安排上沒有考慮到這邊的實際情況,還有恐怕就是這邊的經濟和觀念問題了。經濟上的貧窮,使得村民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讓其幹活、賺錢來補貼家用,雖然現在義務教育不要花錢了,但看著孩子讀書不幹活吃白飯是不情願的。再有就是觀念問題了,覺得讀書沒什麼用,不如早點出去賺錢,當我們問到「讀書讀到像我們這樣,不覺得很好么」,但對他們來說似乎這個是不可能的事情,還是顧及眼前為好。德一村馬爾沙家經濟條件算很好的了,大女兒現在19歲,老早不讀書到果洛挖蟲草去了,現在小女兒小學剛讀完,也不準備讓她繼續讀了,即將到果洛投奔姐姐,加入到挖蟲草的大軍行列,他們說挖一條可以賣到三四塊錢,大一點的還要貴。一天晚上,無意讀到小阿娜的一篇作文,不禁讓我痛心不已:
「我多麼想了解外面的世界……我想讀書……求你們不要叫我去挖蟲草……」。
由於嚴重缺水,這邊的衛生狀況也是不容樂觀的,不知道這邊的孩子多久才會洗一次臉,蓬頭垢面洋溢著憨憨的笑容是他們的常態。到了這邊,為了不浪費老鄉的水,我們連刷牙洗臉都自動縮減為一天一次,水在這邊是很寶貴的資源。家裡的被褥換洗,恐怕周期更要長,只有天氣好的時候拿出來曬曬太陽,拍拍灰塵,一年最多洗兩次。公共醫療衛生,村裡面實施的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每人按人頭繳納10元參合金,然後按一定比例可以報銷部分醫療費用。目前,化隆縣已有十多萬農民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繳納現金1165520元,參加率達到了73.15%。
宗教信仰:村民皆信仰伊斯蘭教,村裡的清真寺也已經有百年歷史,和富有濃郁阿拉伯特徵的穹頂、塔樓的清真寺建築不同,德恆隆這邊的清真寺遠遠看去更像佛教寺廟,也沒有絢麗的色彩,一律的土黃色,入到裡面才能看得出是清真寺。相比雲南省的帕西傣「傣回」,卡力崗藏回的信仰要更虔誠、更純潔一些。帕西傣的阿訇談到村民的信仰總是很痛心,村民很少有人很虔誠的每次都來清真寺做禮拜,每次都是推三阻四,找出各種理由,老人也不想來,冬天嫌冷夏天嫌熱,在阿訇看來,這種不虔誠,來自於他們對教義的認識不深,導致行動上的敷衍了事;並且大人的態度對孩子有著很深的影響,周末也經常不來清真寺上課。而在德恆隆,只要時間允許,每天都會准時到清真寺來作禮拜,不僅老人也有年輕人。著裝上,帕西傣人平時連禮拜帽都不戴了,只在遇有集體活動時才會戴,德恆隆人從大人到小孩都會戴,一看就是回民。每天的禮拜是這里的回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伊斯蘭教信仰支撐著他們的精神世界。
德恆隆的孩子們閑暇時到清真寺學習古蘭經的熱情也很高,我們調查的時候正是暑假,幾乎每個下午都有很多孩子到清真寺學習古蘭經,每個人捧著一本,有老師專門指導,朗朗讀經。有的孩子很小就來了,問他們經文里講的是什麼意思,都羞羞得搖搖頭。我想就和我們漢人以前私塾學古文一樣,剛開始也是不懂先背起來的。
村民在阿訇的主持下學習《古蘭經》、《聖訓》,一生要修五功:認、禮、齋、課、朝。一天要做五禮,即晨禮、晌禮、哺禮、昏禮、宵禮。每個星期五下午舉行聚禮,開齋節和古爾邦節舉行會禮,伊斯蘭教歷9月是齋月,齋月內要把齋。清真寺的高音喇叭每天都響5次,叫人們到寺中祈禱。
風俗習慣:卡力崗,系藏語音譯,意為「高山」、「雪山」。位於縣城南部,由尕加山、尕吾山等諸山組成,頂峰海拔3579米。阿什努、沙連堡、德恆隆三鄉均在卡力崗山上,故稱那裡的人為「卡力崗人」。由於歷史的原因,這里的大部分群眾信奉伊斯蘭教,但他們在語言、服飾、生活、飲食習俗等方面,具有鮮明的藏族特色。
藏語是卡力崗穆斯林的母語,每個人都操一口標准、流暢的安多藏語,他們之間交談皆用藏語,以前就連阿訇講經也使用藏語,只是近年來,他們與外界交往頻繁,成年男子大都學會說漢話,但內部之間交談,還是用母語——藏語。而像小孩子、不出門的婦女,都聽不大懂漢語,更不用說讓他們講、讀、寫,因此這個語言障礙,也造成了我們的這次調研的最大問題。這里的人們仍然和傣回一樣,擁有三個名字,漢語名、教名和藏名,漢名書面用,學校用,公開場合用,經名清真寺禮拜用,藏語名則主要是乳名,用於口頭稱呼,因為聽不懂,為我們所不大熟悉。這個和傣回還不一樣,傣回的傣名是經常用在公眾場合的,漢名倒是不大常用。這可能和藏回的有意避免「藏名」有關。
在服飾上,過去他們一律身著藏服。要不是頭戴穆斯林白帽或蓋頭,定會把他們認成藏民。婦女的打扮更為別致:頭梳藏式小辮,其上裝飾著藏式銀質頭飾,然後戴上蓋頭。他們睡覺不用被子,皮襖解下便是。而現在,除部分成年男子冬天還有穿藏式皮襖者外,多已改著漢服。據德恆隆鄉德一村的老人們講,改著漢服是近50年間的事。相比傣回男士的漢化和婦女的傣式特徵明顯,卡力崗的藏回服飾則更接近典型的回族裝扮,男士頭戴白色禮拜帽,喜歡穿無袖坎肩,婦女穿著比較樸素,也少帶各種飾品。可能出於自發的抵制,短期內能改變的,他們都盡量改變以達到和藏族的區別。比如這服裝,但公允的講,尤其是女孩子的服飾,藏族的要漂亮很多,不說各種裝飾,單衣服的絢麗色彩也讓人眼花繚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雖然公眾的輿論在聯合抵制穿著藏族衣服,晚上看到小阿娜在偷偷的試穿姐姐在果洛給她買的藏族衣服,對鏡自賞,開心無比。說是只能到果洛那邊才敢穿,這邊是不允許的,也讓我別告訴媽媽。
卡力崗穆斯林的住房建築風格,原來完全保留著藏族村落特徵:單扇大門,屋內灶頭連著炕。改革開放後,他們生活比過去好多了,每年都有修新房或改造舊房的人家,那種藏式風格的住房建築越來越少。但從整體看,還是藏式建築群。因為限於經濟實力,新房屋的建造不是一時半會能達成的,因此在一些細部上還是能發現典型的藏式房屋的特徵,比如院子中間往往還放著一塊石頭,這本是藏族院落當中豎立經幡的旗桿石,只不過旗桿沒了,石頭還在,可能也沒有以前的功能了。還有院牆頭的四角,往往還堆著白石頭,這正是藏族的風俗習慣。卡力崗人居住的房屋與臨近農區的藏族的民居結構、布局也很相似,高牆深院,對大門的修造很講究,大部分有刻畫和雙層飛頭。就連卡力崗人的清真寺也受到了藏式建築風格的影響。
勞動分工上,卡力崗穆斯林至今還保留著許多藏族傳統。比如背水、拾牛糞、晾曬牛糞等活計都是婦女們的專職,男人們從來不幹這類活。背水桶和背水方式,也具藏族風格。近幾年來,許多地方已改用毛驢馱水或人擔水,但還是由婦女們承擔。牛糞是卡力崗穆斯林的燃料之一,每當清晨牛群出圈後,每家的主婦便將圈內牛糞用背簍背到大門外,然後用手拍成餅狀貼在牆壁上,待晾曬干後取下,備做燃料。這種晾曬牛糞的方法,同藏族婦女的做法如出一轍。卡力崗穆斯林的婚姻程序、文娛愛好,也保留著許多藏族習俗。以前在婚禮上,要用藏語唱藏族宴席曲,送親、迎親等程序,都和藏族一樣。「拉依」是藏族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情歌,這里的卡力崗穆斯林也愛唱「拉依」,卻不唱回族人民喜愛的「花兒」。藏族民間故事、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也在這里流傳。而現在,卡力崗的回族極力避免其藏族特徵,因此在這些習俗上也改變很大,現在婚禮就很漢化了,當然有其宗教特徵。在我們的一再要求下,文化站馬站長還是唱起了當年聚會的藏語情歌,很好聽。
藏族和卡力崗講藏話的回族由於信仰的完全不同,兩族的婚姻保持著嚴格的界線,幾乎很少有通婚現象。這個由於歷史背景不同,帕西傣是為維持本族生存發展和傣族通婚,而卡力崗藏回遷來這個地方,或者由於藏族原住民的外遷,或者由於部分藏族的同化而成為穆斯林,總之,很快,卡力崗的主體民族已經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了。當心民族存亡的應該是剩下的藏族才對。由於信仰相同,卡力崗藏回和撒拉族通婚是允許的,其次是沒有信仰的漢族,在遵守一系列的宗教禁忌的情況下也是允許通婚的,而信仰不同的藏族、回族通婚,確是很少有的。與外族婚配,卻又改變信仰的,會被家族遺棄,視為被叛。
http://news.sina.com.cn/c/2006-11-10/221411481516.shtml
3. 邵陽市好好說話語言藝術培訓學校怎麼樣
你好,現在各種培訓機構/職業技術學校很多。不過選擇學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幾點。第一:師資力量。第二:教學的設施和設備。第三:是否具備辦學資質
4. 藝術培訓學校的可行性報告
你是自己干,還是其他人干,
如果是自己干,弄可行性報告干版嘛?
可行性報告是下屬機構開辦權技術創新、活動等項目,徵求上級意見起草的,
形式上的東西比較多,自己幹事情為什麼搞那麼復雜?
如果你自己不知道該如何去干,我勸你就別幹了,自己還沒思路你幹啥?
5. 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
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教學語言需要有它獨有的風韻格調。本文就如何形成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談幾點粗略的嘗試。
關鍵詞:課堂;語言藝術;學習興趣 教育家季米良捷夫說過:「教師不是傳聲筒,把書本的東西傳達出來;也不是照相機,把現實復寫下來,而是藝術家和創造者。」人們常說:「言如其人。」一個人的語言運用水平如何,能直接反映其精神面貌、道德修養、知識水平。做為教師,無論上課、談心、寫文章都離不開語言表達。因此,我們要正確使用語言,以增強工作效果。
任何一門課程都離不開語言的表達,而語言本身也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而語言是教學過程中情感交流和知識傳承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因此,教學的藝術很大程度上體現為教學語言的藝術。對於一個教師來說,要想改變課堂的枯燥、抽象、沉悶,使課堂充滿藝術魅力,就必須努力創造自己的語言風格,塑造自己的語言形象,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和品位,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的藝術,實現教學的藝術化。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靈的門扉,教學語言需要有它獨有的風韻格調。教師要想講好課,必須講求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
語言是教師和學生交流溝通的工具,教師語言技巧運用的好壞,直接關繫到課堂效果。因此,筆者認為作為政治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掌握語言技巧。
一、在規范的基礎上融入生活化的語言
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其內容應是豐富多彩的。這就需要調動各種語言手段,把豐富的思想內容用豐富多彩的語言,靈活自如地表達出來。富於感染力和表現力,能震撼學生的心靈,使其產生共鳴。語言還要簡潔明了,不要故作高深,使人費解,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中輕松地學習和掌握所學的知識。
二、在平實的內容講解中注入形象化的語言
傳統的課教學中,教師往往把課堂當成對學生說教的陣地,講出來的自然總是平板的、干癟的、嚴肅的詞語,如果加入一些象聲詞,語調也是刻板單一的要麼是宣讀文件的發言式,要麼是一個調子的平緩式,昏昏然似乎在唱催眠曲。這樣自然讓學生失去興趣。如果在平實的內容講解中注入形象化的語言,注意語調的抑揚頓挫,把要講的內容生動地表達出來,必然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
例如,…
生動和形象,是教師語言的最基本要求之一。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理論抽象內容枯燥,要想讓學生想聽、願聽、樂聽,教師必須把抽象的知識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使學生通俗易懂,可結合名言趣聞、社會熱點,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增強課堂效果。
三、在枯燥的理論講解中加入幽默、風趣化的語言
課堂里,理論性的內容較多,課堂教學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無效、尷尬、僵持、對立等。而幽默就是打開這些問題的金鑰匙。
要想大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就很有必要在有限的課堂內高效地配以幽默性語言教學來喚醒學生的思想意識,解除疲勞,激發學生的學習快感、興趣和動機。因此,為了把先人長期積累的科學知識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教師就必須要刻苦鑽研教材教法,運用幽默性語言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師生互動,升華情感,創造一種精神享受的境界,放鬆學生每一根神經,激發學生每一個細胞,達到愉悅輕松的快感效應,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課堂里的一些可以利用的德育因素,引入有關的故事、寓言、成語、歇後語或俗語等,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既讓相關的學生愉快地接受了教師的教育,摒棄了不良的學習習慣,又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全體學生愉快地接受教師傳授的課本知識。
如…..課堂中巧妙地運用幽默的語言,一方面可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一些,使單一的教學形式變得生動一些;另一方面則可以振奮學生的精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去理解、接受和鞏固知識。但要注意的是,我們絕對不能一味地追求語言的幽默性,而落入到俗套的地步。科學知識畢竟是高雅的,它容不得低級趣味,應追求的是它的嚴肅性、科學性。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真正的教育者是一種情感豐富的人,他同樣強烈感受著喜悅、憂愁、激動和憤怒。」因此,我們可以用豪放的語言來表達積極的情感,以感染學生,提高課堂效果。
此外,課堂上,還應該恰當使用無聲語言。即用言詞以外的其他各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圖,包括肢體語言和沉默。有時,無聲的語言能起到有聲語言所不能取得的效果。
例如,有一次在講課過程中,筆者發現有一位同學一直低著頭在擺弄什麼東西。筆者就突然停止了講課的聲音,目光直視那位同學。教室里突然一片寂靜,同學們都驚奇地對望著,那位同學也驚慌地抬起了頭,接觸到我的目光,他了解到了我的意圖,便自覺地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課堂上。這樣,既糾正了個別同學的不良行為,又不至於影響課堂進度,同時,避免了直接的言語批評會傷害學生自尊的可能性,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要善於科學、藝術地駕馭整個課堂,在實際的教學中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成為開啟學生思維之門、打開學生知識之窗的鑰匙,最終實現強化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參考文獻:
[1]黃通能.淺議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語言藝術[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4).
[2]凌堅.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語言藝術[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08(10).
[3]康秀華.談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語言藝術[J].思想教育研究,2006(4)...
6. 求研究性學習調查報告:交際中的語言藝術
您好,我看到您的問題很久沒有人來回答,但是問題過期無人回答會被扣分的並且你的懸賞分也會被沒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
一,你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
二,您可以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網站論壇里去看看,那裡聚集了許多專業人才,一定可以為你解決問題的。
三,你可以向你的網上好友問友打聽,他們會更加真誠熱心為你尋找答案的,甚至可以到相關網站直接搜索.
四,網上很多專業論壇以及知識平台,上面也有很多資料,我遇到專業性的問題總是上論壇求解決辦法的。
五,將你的問題問的細一些,清楚一些!讓人更加容易看懂明白是什麼意思!
謝謝採納我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