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缺什麼 補什麼 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意見
教育培訓工作要務實管用
會議要求,各級組織部門要按照中央《幹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的要求,進一步增強幹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深化幹部教育培訓改革,培養出高素質優秀幹部。李源潮在講話中強調,好的幹部教育培訓制度必須做到務實、有效、管用。中組部副部長王爾乘在會上就如何推進幹部教育培訓改革作了發言。
會議指出,黨政幹部教育培訓要堅持德才兼備的思想,深刻體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特別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要堅持服務大局,以人為本,突出幹部在學習培訓中的主體地位,強化培訓需求導向,使幹部教育培訓滿足科學發展觀的需要,滿足幹部成長的需要。
可聘企業家當培訓教師
會議強調,要採取組織調訓、自主選學等多種方式,真正做到「幹部干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切實提高幹部教育培訓科學化水平。要積極利用黨校、行政學院、高等院校等優質資源,搭建幹部教育培訓網路平台,創新培訓方式方法,強化師資隊伍培養,努力構建更加開放的幹部教育培訓格局。要堅持專精結合選用幹部培訓教師,建設高素質幹部教育隊伍,加大公開選拔、擇優聘用的力度,更多聘用有豐富經驗的黨政幹部和優秀企業家為幹部培訓的教師。
B. 加強教師的業務培訓和德育建設應採取哪些整改措施
學校採取以下措施進行整改:
1、進一步增強學校領導班子的整體功能,不斷提高版駕馭全局和應對復權雜局面的能力。加強學習,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和科學決策能力,堅持教師學習制度,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強化學校管理和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
2、加強教師培訓工作,把個人學習,集中學習,知識講座,經驗交流,專題輔導等多種形式結合起來,理論聯系實際,務求學習實效。
3、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
師德師風建設活動中,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以愛為核心,以正確認識人、尊重人、信任和提升人的道德為目標,重視關注教師的生活和生成。
C. 如何才能開展好教師培訓工作
近幾年教師培訓工作,效果普遍不是在太好。培訓教師感覺沒有成就感,學員培訓完後感覺沒有多大的收獲.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培訓教師出外培訓少,幾乎沒有培訓,不能「走出去」。另外培訓教師又多不在中小學任過課,不了解近幾年課本的變化情況,只是從理論上指導如何教學與管理,這種缺乏實踐的教學,必然會脫離中小學的實際,這也是中小學教師感覺理論講的很好,但回到學校後,感覺學的無用武之地的主要原因。 二是個別培訓教師,還有一大部分人認為「自己一次充電,就能終身放電」,無論怎麼變化,教學的內容與理論還是那些,只要自己具備理論就可以了。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要知道我們培訓的學生和教材都是變化的,且對學生的評價與要求也是不一樣的,並且學習的對象已不是你們所處的時代了,他們的背景與思想認識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了解和改革教學方法,適應學生,從而更好地為學生服務。這種拒絕理論是一些教師不重視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原因,這也是難管理的重要原因。 三是有個別被教師在態度上和培訓動機不良。認為培訓是走過場,交點錢,取得個證就可以了。對培訓的不重視,
2 導致所講的知識學不進去,更有甚者點完名就溜號。 四是培訓形式單一,教師講得多,學員只是被動的聽,調動不起學員的積極性
D. 國務院安委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培訓工作的決定的出台背景
近年來,特別是「十一五」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通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共同努力,安全培訓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法規、標准和制度不斷完善,管理體制基本理順,考核體系初步建立,監督檢查機制基本形成,基地、教材、師資等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十一五」以來,全國年均培訓2000萬人次左右,《安全生產法》等20餘部法規對安全培訓作出規定,總局出台了4部部門規章、42個規范性文件、104個培訓大綱和考核標准,實施了全員培訓、持證上崗、從業人員准入、培訓機構准入、教考分離、經費保障、責任追究7項法律制度。截至2011年底,全國已建成各級安全培訓機構4051家,有專職教師2.1萬人。但是,當前我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安全培訓工作還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現在:思想認識不夠到位,企業責任不夠落實,培訓針對性不夠強,培訓基礎相對薄弱,處罰和問責少,沒有起到很好的震懾作用。
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進程中,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有決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躍因素,代表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要充分發揮人的作用就必須加強培訓、提高素質。在這個意義上講,搞好安全培訓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從另一個角度說,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包含對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更包含對生命安全的要求。建成小康社會首先要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實現我國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好轉,必須致力於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質。安全培訓工作作為安全生產的「三件大事」之一,即是保障人的生命安全重要的基礎工作。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中央領導同志關於加強安全培訓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2012年9月,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組織7個調研組,赴各地開展了安全培訓工作專題調研,專題研究加強安全培訓工作的對策措施。在此基礎上,研究起草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培訓工作的決定》(徵求意見稿),徵求了國務院安委會成員單位、各省級安全監管監察機構和部分直屬事業單位、中央企業、一級安全培訓機構意見,並進一步進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決定》的送審稿,提交國務院安委會研究決定後下發。
E. 哪位同志有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的原文
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
為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著力推進師德建設,進一步增強廣大教師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自覺性,造就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扎實做好教學工作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現就加強和改進我院師德師風建設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指導思想和重要意義
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依據,緊緊圍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要求,以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為重點,強化師德教育,優化制度環境,弘揚高尚師德,力行師德規范,造就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模範執教的教師隊伍,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新貢獻。
(一)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證
高校是高素質人才成長的搖籃,是知識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基地,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學校辦學以教師為主體,教師素質以師德為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要求,也是對合格的大學教師的根本要求。教師是黨的教育事業的實施者,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廣大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愛崗敬業,樂於奉獻,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廣大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良好的師德風范引導和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大舉措和根本保證。
(二)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是確保教學質量,實現學校辦學目標的基礎工程
學校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隊伍起著基礎和主導的作用。高校的教師隊伍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是學校不斷發展進步的原動力。學校發展戰略的實施和辦學目標的實現,需要廣大教師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立足本職,努力工作,團結奮斗、開拓進取、無私奉獻。特別是在當前高等教育的競爭日趨激烈、社會對高等教育的要求愈加強烈的形勢下,對高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樣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必須以高尚的師德和優良的師風為根基。因此,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是確保教學質量,實現學校辦學目標的基礎工程。
(三)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動校風教風學風整體建設的迫切需要
大學階段是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大學教師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靈魂工程師。大學教師的思想道德和敬業精神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教師素養的提高和學生素質的培養是一種相互聯系和相互促進的互動關系。歸根結底,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繫到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直接關繫到校風、教風和學風建設的優劣。
當前,我校師德師風整體狀況是好的,廣大教師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熱愛教育事業,執行教師規范;自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維護教師形象,嚴於律己,為人師表,愛崗敬業;遵循教育規律辦學,嚴謹治學,精心施教,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關心愛護;擺正個人與集體和他人的關系,維護學校利益,顧全大局,關心集體,敬重同道,團結協作等等。這是主流,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在看到主流的同時,也要看到我校師德師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有少數教師的事業心和進取心不強,為人師表和教書育人意識比較淡漠;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存在著浮躁和急功近利現象,個別人甚至弄虛作假,抄襲剽竊他人成果;一些青年教師的師德狀況不容樂觀;道德失范現象在個別幹部和教師身上時有反映,等等。教師隊伍的師德水平和全面素質亟待進一步提高,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亟待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制度環境亟待進一步改善,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
二、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基本要求
「師德」是指教師從事教育職業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道德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師德師風與教師的思想覺悟、價值觀念、人生追求、品德修養和工作態度等息息相關。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自身必須具備更高的道德境界,以高尚情操、豐富學識和人格力量影響教育學生。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職業崇高而神聖,教師的勞動同社會進步、國家興衰與人類文明緊密聯系;教師是學生效仿的楷模,言行舉止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既應模範遵守社會公德,還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師德師風建設的基本要求是:
(一)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靈魂
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教師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靈魂。廣大教師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牢固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擁護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接觸實際,了解國情。要認真學習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嚴格教育教學紀律。要高度重視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影響和引領學生。
(二)培育愛崗敬業精神是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
愛一行才能幹好一行。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教育工作,愛崗敬業,具有強烈的職業光榮感、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是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教師必須熱愛本職工作,盡職盡責,把主要時間和精力用於教育教學和科研工作。教師要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教學工作,遵守學校各項教學管理規定。任課教師必須按照教學要求,執行教學大綱,充分備課,認真講授;按時、認真、熱情答疑;及時按質按量批改作業、輔導實驗;認真監考和批閱試卷;認真組織安排學生實習、實踐。對於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均不得敷衍塞責,誤人子弟。教師要對工作兢兢業業、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認真鑽研本職業務。教師不得影響校內本職工作從事社會兼職。
(三)強化教書育人職責是師德師風建設的根本
教師從事著太陽下最光輝的事業,教書育人是教師最神聖的職責。廣大教師要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自覺遵循教育規律,積極推進教育創新,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承擔起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要把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貫穿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全面關心學生成長,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公平公正對待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形成相互激勵、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對學生滿腔熱忱,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上關心學生,不得以冷漠、粗暴的態度對待學生,不允許以任何理由收受學生財物,不得以教謀私。要深入了解學生思想、生活、學習情況,結合教學工作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服務工作。
(四)樹立為人師表意識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重點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健康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人師表,以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重點。廣大教師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努力提高道德素質,以身作則,嚴於律己,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風范去影響和培養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自覺加強師德修養,模範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儀態端莊,衣飾整潔,舉止文明,語言得體,以自己良好的言談舉止和形象熏陶感染學生。教師應大力提倡求真務實、勇於創新、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和學術精神,弘揚團結合作、協力攻關、共同進步的團隊精神,發揚優良的學術風氣,模範遵守學術道德規范,積極從事科學研究,潛心鑽研,實事求是,不抄襲、剽竊他人的科研成果,成為熱愛學習、終身學習和嚴謹治學、銳意創新的楷模。教師要堅決反對在招生、考試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風和違紀違法行為。
三、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主要措施
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進行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和作風,同時要適應時代要求努力進行創新,以高度自覺的精神和強有力的措施,扎扎實實地推進師德師風建設。
(一)加強組織領導
學校要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的首位,貫穿於管理工作的全過程。院黨委和行政要切實把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統一規劃,全面落實師德師風建設的各項措施。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教師要充分發揮政治核心和先鋒模範作用,教代會和群團組織要緊密配合,積極爭取學生、家長和社會參與支持,形成加強和推進師德師風建設的合力。各部門、各單位要切實做到師德師風建設的制度落實、組織落實、任務落實。要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千方百計地為廣大教師辦實事、辦好事,不斷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為教師教書育人創造更為良好的環境。
(二)強化師德教育
在加強和改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理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重視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學風和學術規范教育。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者培訓制度,尤其要注重對輔導員、兩課教師等德育工作者進行師德教育專題培訓。建立和完善新教師崗前師德教育制度。結合不同教師的崗位職責,有針對性地將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列為教師培養和培訓的重要環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可操作的實施方案,不斷完善師德師風建設規章制度,逐步形成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
(三)注重師德宣傳
要大力開展師德主題教育活動,以慶祝教師節和表彰優秀教師為契機,集中開展師德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師德典型宣傳和優秀教師報告會,大力褒獎教師的高尚師德,廣泛宣傳模範教師的先進事跡,展現當代教師的精神風貌;舉辦師德論壇,提高師德師風建設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實現科學化、制度化;學校定期評選表彰「師德標兵」和「師德師風建設先進集體」。院報、廣播、網路等校園媒體要堅持團結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大力宣傳校內外教師的先進典型和模範事跡,為師德師風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四)推進工作創新
積極推進觀念創新、工作創新、制度創新,努力探索新形勢下師德師風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在內容、形式、方法、手段、機制等方面不斷改進和創新,特別要在增強時代感,加強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要講究實際效果,克服形式主義,使師德師風建設更加貼近實際、貼近教師,把師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具體化、規范化,使之成為全體教師普遍認同的行為准則,並自覺按照師德規范要求履行教師職責。
(五)嚴格考核管理
進一步完善教師資格認定和新教師聘用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質、思想道德品質作為必備條件和重要考察內容。要建立師德問題報告制度和師德考評制度,完善學生監督和輿論監督的有效機制。實行師德綜合評定。師德綜合評定每年進行一次,與年度考核同時進行,由人事處和各院系組織實施。對教師的師德評定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師德評定結果歸入教師業務檔案,作為教師年度考核、職務聘任、派出進修和評優獎勵等的重要依據。教師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師德」評價為不合格。
1、有違反四項基本原則的言論,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者;
2、受到黨內或行政警告以上處分者;
3、違反職業道德或違反法律正在審查處理者;
4、弄虛作假、謊報成績、剽竊他人成果,違反學術道德,造成不良後果者;
5、無故曠教或無故拒絕接受分配的教學、科研及其它任務,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者;
6、無故不參加集體組織的活動,工作消極,在學生或教職工中造成不良影響者。對師德表現不佳的教師要及時勸誡,經勸誡仍不改正的,要進行嚴肅處理。對有嚴重失德行為、影響惡劣者一律撤銷教師資格並予以解聘。
F. 如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職工隊伍是完成教學工作的基本保證,也是促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支撐點。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學校和諧發展,是學校規范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和諧的教師隊伍指的是教師們為了學校這個團隊的利益與目標,相互協作,盡心盡力的作風。它主要表現為對單位的忠誠,對領導的服從,對同事的欣賞,對學生的熱愛,對社會的奉獻。和諧的教師隊伍的形成,是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一環,是創建和諧發展校園的精神支柱。學校的發展靠的不是單個的教師,靠的是教師這個集體。只有人人愛崗敬業,團結協作,才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推動學校健康快速地發展。那麼在學校的規范管理中,如何建設一支和諧的教師隊伍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導入高尚的職業價值觀「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是偉大的,黨和政府還專門為教師設立了一個節日,這也是其他職業所沒有的殊榮。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教師一直是人們尊敬的職業。我是一名教師,做過多年的班主任,每當我的學生一個個考上滿意的學校, 找到合適的工作,我就十分自豪,有一種滿足的成就感。是的,教師又是清貧的, 他的所得遠遠小於他的付出。但教師職業的偉大是其他任何職業都無法與之相比的,「教師像蠟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放棄了高官厚祿的誘惑,自甘清貧辦學,自創曉庄師范,為中國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他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警句,時刻激勵著我們前進。 愛崗才能敬業,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除了自身的修養以外,還應加強教師的教育。德乃師之靈魂。教師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學生喜愛老師,就會更順暢地學習所講授的內容。所以,要大力加強和改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理想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要組織教師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引導教師關心國家大事,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增強責任感;要加強師德宣傳,樹立師德典型,大力褒獎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因此,加強對教師職業觀的教育,培養教師愛崗敬業的精神,是培養和諧教師隊伍的重要內容。二、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人們常說「文人相輕」,知識水平高的人之間很難相處。學校的教師群體就是文化層次比較高的一群人,他們之間的「相輕」是難免的。因此,培養良好的教師隊伍必須讓他們由「相輕」變為「相助」。首先要了解教師,了解他們的個體差異和各自的需要,只有知其求,才能供其需。其次,用集體主義觀念去教育他們,感召他們,使他們擁有一種以校為家的歸屬感與自豪感。例如,組織教師團隊代表單位外出比賽,外出參觀旅遊,校內集體聯歡等,培養他們的集體觀念和團隊精神。從而淡化了私人間的「恩怨」。第三,確立清晰的目標,培養共同願景。學校要為教師制定目標,教師也要有自己的目標。當教師的目標與學校的目標一致時,便形成了共同的願景,從而激勵著每個教師都為著這一共同願景去奮斗。例如創建示範學校,創建安全文明校園等目標確定後,大家就會齊心協力為這共同願景去努力。從而培養了團結協作的精神。三、進行准確的教師定位教師是人不是神,是人就具有人的兩種基本屬性,即經濟人與社會人。經濟人的教師不可能不關注自己的私利與經濟報酬,這其實也是教師生活與發展的基本需要。同時,教師也是社會人,需要別人的關心,理解、支持與鼓勵。只有給教師准確定位,才能在教師的團隊建設中做到有的放矢,滿足教師的需要。對經濟人的教師,首先我們可以通過制定並頒布體現團隊精神的各項准則去約束他們,要求他們不能為了經濟利益去搞有償家教,不能向學生攤派資料,不能做有損教師形象、學校形象的事。其次建立一套評估、監督、考核體系,去引導他們。再次通過獎懲制度,去激勵他們,讓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與專研,提高自己的工作績效,從而獲得學校的獎勵。對教師的社會屬性,可以進行人性化管理。尊重教師的人格,健全學校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讓教師參與學校的管理,適時對教師進行表揚與鼓勵,創造機會讓教師擁有實現自我,發展自我的機會。四、確立新的學校發展觀教師隊伍的培養是與學校的發展密不可分的,只有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學校,只有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領導,只有寬松和諧的校園環境,才能吸引住教師,才能更好地打造團結協作的教師隊伍。因此,學校的領導要有發展的眼光。(1)建構全新的人才觀念平台。總體來講,學校是人才匯集的地方,但學校中的人才,也有層次之分,類別之分。因此,學校領導應因人而異,因科而異,因崗而異,做到人盡其才。近年來,教育部門實行的崗位競爭制,全員聘任制,績效工資制,正適應了新的人才觀的要求。提拔重用的應任人唯賢,能者上,庸者下,獎優罰劣,公平競爭,這樣才不會導致人才浪費,以至人才流失,從而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2)實施有效的教師培訓。不管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知識總有老化的時候。只有不斷地對教師培訓,給教師充電,才能保證教師在教學中游刃有餘。教師培訓既是學校發展的需要,也是教師繼續學習的需要,有利於調動教師的積極性。(3)完善先進的績效評估體系。對教師的考核,評估是教師團隊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只有賞罰分明,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才能激勵先進,鞭策後進。因此,評估體系的科學性,完善性至關重要。學校在評估方案的制定上,應該針對實際,切實可行。學校發展中和諧教師隊伍的形成,將使得教師間有一種自由安全的心理空間,從而在工作上對學校集體事務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和責任心。在快樂相融的人文集體中,相互協作,盡心盡力,優勢互補,寬容悅納。
G. 怎樣加強教師進修學校培訓工作總結
在強調教育內涵發展的今天,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教師培訓被賦予新的歷史使命,那就是從培養數量充足、學歷合格的教師走向培養質量達標、能力勝任的教師。然而與教育發展的要求相比,當前中小學教師培訓還有諸多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培訓目標重知識、輕技能,培訓內容重理念、輕務實,培訓方式重講授、輕互動,培訓評價重結果、輕過程等等。基於這些問題,結合我市的實際做法,談談如何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具體做法是:
一、加強培訓隊伍建設
培訓者原來均為進修學校教師,現調整為進修學校專業教師,縣教研室教研員、市縣學科帶頭人、各學校校長、省市教育學院教科所專家、北京大學教授等,保證了培訓者的素質,提升了培訓的檔次。同時加強了培訓的組織管理,我們明確中小學校長是各校教師培訓的第一責任人,縣級以上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和兼職教研員是校本培訓的主要實施人,所有教師培訓工作均納入學校教學質量綜合評估。這些措施保證了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有序、高效地進行。
二、充實培訓內容,注重培訓內容的構建和更新
在完成教育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所規定內容的前提之下,緊扣教師的教學實際和素質教育的需要,在我市組織了全市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學科帶頭人「優質課」送課下鄉活動。緊扣中小學教師的教學實際,選擇好培訓內容是增強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前提。
培訓內容是師資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訓內容構建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培訓的實效。但是,傳統的師資培訓內容由於知識載體與傳播手段落後,傳授途徑單一,傳授速度慢,周期長、范圍窄等原因而過於陳舊,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使得整個師資培訓整體上流於形式,沒有取得應有的成效。因此,師資培訓的內容需要更新,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理念,增加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並具有時代感的新內容,把文本資源、網路資源、個體資源以及在教學互動中產生的資源融為一體,體現培訓內容的群眾性、實用性、靈活性和多樣性,並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共同構建包括知識課程、情意課程、活動課程和自我發展課程的完整課程體系,進一步優化課程結構,創設具有個人特色的課程表,使每一位參加培訓的教師能得到充分的發展,使培訓內容既體現先進性、理論性的要求,又突出實踐性、針對性和實用性。
三、拓展培訓模式
1、校外集中培訓。如學科骨幹教師培訓、新教師培訓班主任培訓等,全部集中在縣教師進修學校進行。
送教下鄉。如新課程示範課,組織中小學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雙休日到各鄉、校進行現場示範教學,較好地解決了「理論性培訓」與「操作性培訓」相脫節的問題。
2、校本培訓。通過縣級培訓的骨幹教師和兼職教研員,以校為單位,利用每周教研活動時間進行,將「點」上的培訓擴大到「面」上的培訓。
3、為保證培訓的實效性,我們在充分調研、確立專題內容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專題的特點,認真研究選擇最佳的培訓模式,力求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徹底改變了培訓形式單一化的現狀,且充分利用了網路教育資源,不僅開闊了教師的視野,調動了教師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增強了教師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觀念,提高了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提高了培訓的實效。
總之,培訓中以緊扣中小學教師的教學實際,選擇好培訓內容是增強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前提;以加強學校硬體建設,加強培訓組織管理,改革培訓模式等是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實效性的重要保障;以爭取領導支持,提升培訓教師的思想認識,是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實效的有效途徑。我市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中小教師培訓的路還很長,我們將在今後的培訓實踐中探索和革新,以取得更佳的培訓效果。
H. 宿遷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的內容
一、教師隊伍建設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任務
(一)教師隊伍建設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核心,以加強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為重點,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為提升我市教育內涵、辦人民滿意教育和教育現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二)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目標任務是:
1.師德建設進一步加強。廣大教師具有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和優良的道德品質,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2.教師隊伍結構不斷優化。農村教師隊伍結構性矛盾有效緩解,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教育的教師隊伍學科、學段、區域結構趨於合理。到2012年,高、中等職業教育專業課教師中「雙師型」教師比例分別達70%、60%以上。
3.教師學歷層次普遍提高。到2012年,幼兒園、小學、初中教師全部達到國家規定學歷,其中幼兒園、小學、初中教師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分別達15%、35%、75%以上;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具有研究生學歷(學位)的比例均達8%以上;本、專科高校教師研究生學歷(學位)的比例分別達75%、35%以上。
4.教師業務素質明顯增強。廣大教師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較高的教學水平,適應教育基本現代化的需要。教學名師等專家隊伍不斷壯大。到2012年,省特級教師達80名,市名教師達90名,市級學科教學領軍人物達400名,市級學科帶頭人達1000人,市級骨幹教師達1500名。
二、努力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
(三)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按照德才兼備、師德為先的要求,堅持把師德教育擺在師資隊伍建設的首要位置常抓不懈。深入推進「師德生規」學教活動,全面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引導和激勵廣大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擔負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責任,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風范影響教育學生。加強學術道德和學風教育,弘揚求真務實、勇於創新、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形成優良的學術風氣。
(四)嚴格師德評價考核。堅持師德考核與業務考核並重,建立健全師德建設工作督查制度、師德考評指標體系、師德問題報告和輿論監督機制,把師德考核結果作為教師聘用、評優評先、績效工資發放的重要依據。
三、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和校長培訓
(五)完善繼續教育制度。實施教師繼續教育證書制度,到2012年,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時間不少於240學時。實行校長任職培訓和提高培訓制度,新任校長任職培訓時間不少於300學時,在職校長每5年應接受不少於240學時的提高培訓。
(六)鼓勵和支持教師在職進修提高學歷層次。所有學歷不達標、距離法定退休時間超過五年的在職教師必須參加學歷提高進修。學歷已達標的初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要繼續參加本、專科進修,學歷已達到本科的中等學校教師和高校教師要積極報考研究生學歷(學位),全市每年攻讀研究生學歷(學位)的教師要達300人以上。各縣(區)要根據目標任務制定具體的提高教師學歷規劃,縣(區)教育局要制定具體的考核獎懲辦法,市教育局每年組織評比考核。教師通過進修取得研究生學歷(學位)的,學費由單位和個人按照1:1的比例分擔,單位所出的費用從教師培訓專項費用內支出。從2012年起,35周歲以下教師必須攻讀研究生學歷(學位)才能申報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學校要積極為進修教師創造寬松的條件,保證教師進修的順利進行。
(七)組織開展教師全員培訓。積極開展新課程提高全員培訓,切實提高廣大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積極開展新技術全員培訓,確保全市中小學教師80%以上取得初級及以上教育技術能力證書,20%以上取得中級及以上教育技術能力證書。組織開展校本培訓,引導教師及時研究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同時將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和心理健康教師培訓納入師資培訓范圍,加強幼兒教育、特殊教育教師培訓。
(八)加強培訓基地建設。宿遷學院和宿遷高等師范學校增掛「宿遷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基地」的牌子,負責幼兒園、小學、初中教師教乾的培訓。積極整合縣級教師培訓、教育科研、電化教育等資源,加強縣域范圍內教師和校長培訓的組織管理和協調服務。
四、突出抓好農村教師隊伍建設
(九)合理配置城鄉教師資源。加快建立縣域范圍內教師和校長定期交流機制,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繼續選派優秀大學畢業生補充到農村薄弱學校,不斷優化農村師資隊伍結構。
(十)實施教師隊伍素質提高工程。到2012年,對全市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普遍開展一次輪訓。鼓勵和引導富餘青年教師進行轉崗培訓,解決農村中小學英語、計算機、音樂、體育、美術教師嚴重不足等結構性矛盾。轉崗培訓期間教師工資待遇不變。
(十一)繼續實施城鄉對口支教工程。城區所有學校都要與農村薄弱學校建立幫扶關系,從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教育科研、教師教干培養、教學設備添置等方面全方位幫扶。繼續選派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支教教師必須為校級以上骨幹教師。在同等條件下,對到農村支教成績突出的教師在評聘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等方面予以優先。加強對城鄉對口支教的考核獎懲,限期改變薄弱學校面貌。
五、增強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和實踐能力
(十二)積極落實「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大力開展以骨幹教師為重點的全員培訓,全面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選拔一批優秀中青年專業教師進行重點培養,造就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優秀學科專業帶頭人隊伍。職業教育名師名校長等評選系列與普教分開,實行單列。
(十三)建立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專業教師每兩年至少要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兩個月以上。繼續從非師范類本科畢業生中選拔優秀人才到職業學校任教。中等職業學校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教師,可按有關規定申報評審第二個及以上專業技術資格,或通過相應考試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制定和完善職業教育兼職教師聘用政策,支持職業學校面向社會聘用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擔任專業課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
六、大力推進高校師資隊伍建設
(十四)著力構建優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體系。堅持省內與省外相結合、引才與引智相結合、專職與兼職相結合,創新人才引進方式,招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到我市高校工作。結合重點學科建設,著力培養優秀拔尖人才、學術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加強高校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培訓,選派中青年骨幹教師到國內外高水平大學進修。
(十五)努力營造有利於優秀人才成長的制度環境。加快構建現代大學制度,努力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符合高等教育規律和教師職業特點的人事管理制度,進一步形成鼓勵人才幹事業、支持人才幹成事業、幫助人才幹好事業的良好氛圍。
七、完善教師隊伍管理體制和機制
(十六)落實以縣為主的中小學師資隊伍管理體制。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地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規劃和管理工作,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履行對中小學教師的資格認定、職務評聘、培養培訓、考核獎懲等管理職能,負責中小學校長的選拔任用、培訓考核和交流等工作,並配合同級政府人事部門做好跨系統的人事調配等工作。適當聘用具備教師資格的非師范類優秀畢業生和社會人員到中小學任教。依法實施教師資格制度,嚴禁聘用未取得教師資格的人員擔任教師。
(十七)科學核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縣級教育部門根據教育事業發展規劃,提出本地區中小學人員編制方案。機構編制部門根據規定的編制標准,會同財政部門核定本地區中小學人員編制;享受省財政轉移支付補助的縣(區)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經同級機構編制委員會初步審核、市機構編制委員會審查,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其他地區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按機構編制分級管理的原則,由同級機構編制委員會審批。教育行政部門在核定的編制總額內,按照班額、生源等情況具體分配各校人員編制,並報同級編制部門備案。
(十八)深化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根據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任、科學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則,全面推行教職工全員聘用制,建立教師能進能出的流動機制,逐步建立縣域范圍內中小學教師定期交流制度。在中小學和中等職業學校全面推行校長聘任制和校長負責制,進一步完善公開選拔、競爭上崗、擇優聘任的教干選拔任用機制。建立中小學「首席教師」選拔制度,引領學科專業建設。
(十九)優化師資隊伍結構。通過競聘上崗、轉崗、提前離崗退養等途徑,切實解決中小學教師學科、學段、區域結構失衡問題。對男年滿57周歲、女年滿52周歲,體弱多病、不能堅持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人員,可辦理提前離崗退養手續。離崗退養期間,應服從學校安排,根據學校需要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獎勵性績效工資享受所在學校平均水平,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辦理正式退休手續。對相關學科富餘人員,根據本人申請,經當地教育、人事部門批准後可以離崗。離崗期間,保留公辦教師身份和人事關系,參加正常的調資、晉級,工資、福利等停發,個人全額承擔應繳納的各項保險和住房公積金費用,離崗周期為三年。
(二十)規范民辦學校教師隊伍管理。民辦學校教師與公辦學校教師在職務評聘、培訓進修、政府獎勵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民辦學校應聘任具有國家規定任教資格的教師,並與其簽訂聘用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民辦學校應依法保障教職工的工資、福利待遇,為教職工繳納基本社會保險費。
八、進一步營造教師隊伍建設的良好環境
(二十一)強化政府職責。各縣(區)政府要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江蘇省實施辦法,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戰略任務來抓,制定建設規劃,完善政策措施,及時研究解決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切實幫助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建立健全目標管理責任制,將教師隊伍建設列入任期目標進行考核。各級教育部門要切實履行教師管理職責,做好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各級編制、財政、人事、勞動保障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共同推進教師隊伍建設的工作合力。
(二十二)加大資金投入。各縣(區)政府要根據教師隊伍建設需要安排專項經費,並列入財政預算,主要用於教師培訓、高層次人才引進等。農村中小學校按照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其他各級各類學校按照不低於核定工資總額的1.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捐資參與教師隊伍建設,加快建立多渠道籌措經費機制。
(二十三)保障生活待遇。嚴格執行教師工資和地方補貼發放的政策規定,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教師績效工資政策,確保按時足額發放,保證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建立健全教師社會保障制度,對具有辦學許可證、法人治理結構規范的民辦學歷教育學校和民辦幼兒園中具備相應教師資格的教師,按規定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中學校承擔的部分,由地方財政給予不少於50%的補助。
(二十四)優化社會環境。進一步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切實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努力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待遇。充分尊重和積極鼓勵廣大教師的勞動創造,把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好地發揮出來。定期表彰獎勵師資隊伍建設先進單位,大力宣傳優秀教師教書育人、無私奉獻、服務社會的先進事跡,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為廣大教師辦實事、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