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工作 > 格式塔藝術培訓

格式塔藝術培訓

發布時間:2021-03-08 01:23:31

1. 格式塔心理學在藝術領域的解析模式

格式塔心理學是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據其原意也稱為完形心理學。1912年在德國誕生,後來在美國得到進一步發展,與原子心理學相對立。

格式塔心理學採取了胡塞爾的現象學觀點,主張心理學研究現象的經驗,也就是非心非物的中立經驗。在觀察現象的經驗時要保持現象的本來面目,不能將它分析為感覺元素,並認為現象的經驗是整體的或完形的(格式塔),所以稱格式塔心理學。由於這個體系初期的主要研究是在柏林大學實驗室內完成的,故有時又稱為柏林學派。主要領導人是韋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

格式塔學派是以似動現象的實驗起家的。主持這個實驗的是韋特海默,觀察者是克勒和科夫卡。實驗藉助於速示器,將a、b兩條發亮的直線先後投射在黑色的背景上。如果放映兩條線的時間相隔過長,例如2000或200毫秒時,觀察者可先見a線,後見b線,沒有看見運動;如果時間相隔縮短,例如30毫秒,便可見兩線同時呈現,也沒有看見運動;如果時間相隔介於兩者之間,例如60毫秒,便可見 a線向 b線移動,或只看見運動,沒有看見線,這便稱作似動現象。這與看電影時所見的相同,電影的相片是靜止的,但放映時觀眾卻看見人物形象的活動。

前人早已發現這種似動現象,但韋特海默對於它的解釋則是新穎的。以前的心理學家在解釋運動知覺時,或採取眼球運動說,或採取後象混合說,或採取聯想說,以為先有某些感覺元素,然後這些元素綜合起來,構成了運動知覺。但是韋特海默對這些解釋一一加以排除。

實驗證明,眼球運動至少需要130毫秒以上,60毫秒時間是不可能產生眼動的 ;其次,後象混合說也難以成立,因為在產生似動現象時,眼球沒有移動,如何能有後象的混合呢?另外,聯想說也得不到支持,因為據似動現象觀察者的報告,他們所看見的現象是一條線在移動著,或僅見運動而不見線。因此,運動知覺是一個格式塔,不能解釋為感覺元素的聯合。

韋特海默以前的心理學也有少數人認為一個整體不等於各部分之和。馬赫認為一個圓周的顏色和大小可以改變,但其圓周性不因之而變;一支曲調的連續的音符可以改變,但聽來還是同樣的曲調。馬赫把圓周稱為空間形式的感覺,曲調稱為時間形式的感覺。

埃倫費爾期把這些空間形式和時間形式稱為「形質」,並於1890年在一篇論文內提出形質的概念。他提問,空間和時間的形式是一種新的元素還是舊的元素的集合呢?他的結論是一種新的元素。他認為一個正方形是四條直線構成的,但是「正方形」可不是這四條線的集合體,它是一種新的形式、性質或元素。所以馬赫和埃倫費爾斯的研究只是要在舊有的元素外增加一個新的元素,並沒有根本否定元素主義。

格式塔心理學則認為,現象的經驗就是整體或格式塔,所謂感覺等元素乃是 進行了不自然分析的產物。現實的經驗只能證明「感性的組織」。

克勒說:「當我眼看面前的書桌時,我便看到許多界線分明的整體在視野內各別分開,桌面上有一張紙、一支鉛筆、一塊橡皮、一條香煙等。」他為了證明這些分離整體的現實性,認為不妨試行將這些物體的部分與背景的部分合成另外一些整體,結果就可以有時失敗,有時有較好的成就,但其所造成的新整體與自然的整體相形之下,就不免離奇古怪了,讀者也許以為這是由於人們日常應用過這些東西,習慣於把它們看成分離的整體。

克勒說:「誰能否認一張紙、一支筆是大家熟悉的物體呢?我由於過去的經驗知道它的用處和名稱,因此,毫無猶豫地應當承認它們有充足的『意義』。但是根據這些事實,可不能立即斷言,如果不知道它們實際的功用,一張紙或一支筆就將在我們的視野內不能成為分離的整體。可能在我們具有那種知識之前,這同樣的實物雖然我們並不認識,也不能叫出它們的名稱,但是它們在視野內仍舊出現為個別的單元,分離的整體。」克勒還舉出許多其他實例為證。總之,在克勒看來,現象的經驗是整體,是單元,不是感覺元素。

韋特海默認為,很久以來,歐洲科學的特點是認為科學的任務在於將復雜的東西破成元素。現在「如果以活生生的經驗請教於科學,問它對這些經驗能夠講些什麼,它便給你一大堆的元素如感覺、意象、感情、意志、動作和與這些元素有關的定律等 。它對你說,請吧!你就用它們重新組成你的經驗吧。這就使我們在具體的研究上陷入困難,引起了傳統分析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很明顯,這個批評的矛頭不僅針對感覺論,而且也針對聯想主義。

韋特海默把這些學說,譏評為鑲嵌說或包紮說。馮特認為心靈有將元素主動地綜合為整體的統覺,但在韋特海默看來,這個統覺說還是讓感覺元素占據重要的地位。

至於格式塔則「不是用主觀方法把原本存在的碎片結合起來的內容的總和,或主觀隨意決定的結構。它們不單純是盲目地相加起來的、基本上是散亂的難於處理的元素般的『形質』,也不僅僅是附加於已經存在的資料之上的形式的東西。相反,這里要研究的是整體,是具有特殊的內在規律的完整的歷程,所考慮的是有具體的整體原則的結構」。這被認為是格式塔心理學的核心主張。

格式塔心理學有一條基本原則是組織,組織原則首先是圖形和背景。在一個視野內,有些形象比較突出鮮明,構成了圖形;有些形象對圖形起了烘托作用,構成了背景,例如烘雲托月或萬綠叢中一點紅。

在一個知覺野或知覺場中,鄰接的單元與大小,形狀或顏色相似的單元連合在一起。反之,距離較大或大小、形狀、顏色各不相同的單元,則各自分離,如果主觀上如果硬把它們拉在一起,也難造成穩定的組合。在聽覺方面也有相同的現象的經驗。時鍾的聲音「的嗒」組成自然的節奏,改成「嗒的」雖暫時可能,但不久又恢復到「的嗒」了。

為了解釋似動現象,韋特海默曾提出腦歷程的交互影響的場論,認為腦內有一中心位置受了刺激時,便有一定大小的神經波傳播出去像投石於水時所引起的漣謝一樣。假使 a點和鄰近的 b點先後受了刺激,則 a和 b之間產生了短路。如果 a點傳出的漣漪達到最高峰,而有類似的興奮圈恰恰從 b點來到,神經歷程的方向便決定於a先到達的這個事實。a、b兩點越加接近,似動歷程產生的條件便越加有利,而這個歷程就是一個廣闊的特殊整體。

格式塔心理學便運用這個場論解釋知覺單元的組合。波林說:「我們已經看到,格式塔心理學對於整體的重視導致其弟子們應用了場論。如果場內的材料由於互相作用的場力或由於它的作用類似於磁場或電場的作用而造成形狀,那麼經驗的項目構成結合的圖形就可以有時被理解了。」

格式塔心理學還用這個場論研究學習問題。克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由於被迫困居在特內里費島,便從事於黑猩猩學習的實驗。他給黑猩猩布置各種不同的學習情境,觀察它們如何解決問題,取得目的物——香蕉。這種情境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動物要走向目的物,而動物和目的物之間則由實驗者設置了障礙。動物必須觀察整個情境,領會目的物和障礙物的關系,然後克服障礙,解決問題,取得食物。

這種學習稱作頓悟學習,與桑代克的試誤學習不同。試誤學習的障礙不是動物所能觀察得到的,以致它們只得進行盲目嘗試,試而誤,誤而再試,最後僥幸得到了成功。而頓悟學習則是動物領會情境的關系,或利用手杖將香蕉拉到手,或把箱子重疊起來,躍登其上取得高懸於屋頂下的香蕉,或將目的物推向相反的方向,用迂迴的方法達到目的。

總之,動物在頓悟學習的情境內,能夠憑自己的智慧使整個學習場得到知覺的改組。本來是黑猩猩用作玩具的手杖,現在可變成它用以拉取目的物(香蕉)的工具了。

波林說:「心理學的這一新篇章把各項經驗的組織描述為可感知的客體,再把這些客體的結構描述為更大的系統,而不與『感覺』或其『屬性』發生任何關系」。波林對格式塔心理學的這個總結應該說是相當准確的。

2. 格式塔是什麼

【格式塔】 系德文「Gestalt」的音譯,主要指完形,即具有不同部分分離特性的有機整體。將這種整體特性運用到心理學研究中,產生了格式塔心理學,其創始人是韋特墨、考夫卡和苛勒。

格式塔心理學的理論核心是整體決定部分的性質,部分依從於整體。他們通過實驗的方式證明感知運動不等於實際運動,也不等於若乾的單一刺激,而是與交互作用的刺激網路相關,整體不等於各部分簡單相加之和。

格式塔心理學創始人主張格式塔效應的普遍有效性,認為可以被應用於心理學、哲學、美學和科學的任何領域。主張研究應從整體出發,考察以便理解部分。

20世紀30年代後,他們把格式塔方法具體應用到美學中,與心理的各個過程結合,促進了具有格式塔傾向的美學研究。如把對視覺的研究與對藝術形式的研究結合,視覺成為對視覺對象結構樣式整體把握的感覺能力。

格式塔心理學為社會心理學、美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曾在西方心理學界引起很大的轟動。如今格式塔方法已滲入許多領域的研究方法,但學說內部仍有很多關於結構的基本問題沒有徹底解決,因此學說現仍在不斷修正改進之中,格式塔對西方文藝界、美學界的影響延續至今,如美國美學家安海姆曾將格式塔方法應用到藝術研究中,取得了豐碩成果。奧地利理論家埃倫茨韋格和美國音樂家邁耶也成功地應用了這一方法。

3. 格式塔美學是什麼

這些是我從別人那邊復制粘貼的。不是我的原創回答。
但是還是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1.主要觀點,一句話來說,就是整體大於各部分簡單相加之和。(即,整體的美感大於局部的美感。整體決定部分的性質,部分依從於整體。)

2.格式塔美學的代表人物——阿恩海姆,其主要貢獻:提出同構說。
(格式塔審美心理學的最主要的貢獻,是阿恩海姆對審美知覺的系統研究。)

3.發展歷程:

1)最早由奧地利哲學家 C.von艾倫費斯(1859~1932)在其著名論文《論格式塔性質》中提出。
2)「格式塔」作為一個心理學派別,其創始人是德國的M.韋特海默(1880~1944)、W.柯勒(1887~1967)和 K.考夫卡(1886~1941)。
3)柯勒的學生 R.阿恩海姆(1904 ~ )用格式塔心理學理論系統地解釋視覺藝術的創造和欣賞,形成了一套以格式塔原理解釋藝術現象的理論,成為西方最有影響的審美心理學派別之一。

引用自:《藝術與審美心理》 作者——吳曉華 U200716879 社會學0702班

全文:
運用格式塔心理學原理解釋藝術和審美現象的審美心理學學說。「格式塔」 (Gestalt)為德語的音譯,是「完形」的意思。這一概念最早由奧地利哲學家 C.von艾倫費斯(1859~1932)在其著名論文《論格式塔性質》中提出。「格式塔」作為一個心理學派別,其創始人是德國的M.韋特海默(1880~1944)、W.柯勒(1887~1967)和 K.考夫卡(1886~1941)。柯勒的學生 R.阿恩海姆(1904 ~ )用格式塔心理學理論系統地解釋視覺藝術的創造和欣賞,形成了一套以格式塔原理解釋藝術現象的理論,成為西方最有影響的審美心理學派別之一。
審美知覺中的結構同形 格式塔審美心理學的最主要的貢獻,是阿恩海姆對審美知覺的系統研究。阿恩海姆指出,眼睛對外物的觀看,實則是一種視覺判斷。看到一個事物,意味著把握或判斷該事物的整體式樣,這一式樣是知覺運用自身的先天組織能力把它同復雜的背景分離開的結果。而組織活動又是按照知覺的固有規律「簡化律」進行的。所謂簡化律,就是眼睛在觀看外物時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力將外物改造成最簡單的形狀的規律。各地出土的藝術品中之所以具有某些相同的簡化式樣,靜止的式樣中之所以會見到運動,平面的圖案中之所以會見到空間,都無不與知覺簡化律有關。凡成熟的藝術家,都能利用這種內在的簡化傾向,以盡可能簡約的形象去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質或人類感情。
阿恩海姆認為,藝術式樣的和諧、平衡、運動、有機統一都是由「視覺力」實現的。視覺力不僅能判斷出某事物在整個視域中的位置,包括空間位置以及在大小、亮度值和距離方面的位置,而且能將整體式樣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看成是一種力的作用圖式。正是這種力的作用和平衡,視覺式樣才具有了運動、平衡、生命力等特徵。這種力的作用並不是一種幻覺,而是外部式樣在大腦皮層的生理電力場內刺激起的生理電力式樣的心理對應物。
阿恩海姆還指出,眼睛觀看無生命事物或抽象式樣時見到的情感表現性質,不是觀看者單方面從自己的內心投射到外物中的,不是什麼移情作用,而是外物特有的組織結構激起的生理電力式樣的心理對應物。如果某種事物在大腦皮層中激起的電力式樣同某種人類情感本身具有的生理電力式樣同形或同構,這種事物之式樣看上去便有了人類特有的情感表現。以橢圓形為例,它本質上是一種力的軌跡,而且是兩個不同方向上的力達到折衷之後的結果,因此它本身就具有柔和圓潤性。這種式樣在大腦皮層中激起的生理電力式樣同樣也是柔和圓潤的,這樣,它就與某種溫柔的人類之情達到同形,從而具有了溫柔的情感表現性質。從這一意義上講,表現性是外部式樣的固有性質,但又受到人本身的知覺傾向的制約,就象色彩、明暗也受到知覺的制約一樣。
格式塔學派從心理角度對人類審美知覺的探討,使人們對審美活動的特殊性以及某些迄今為止尚模糊的概念,如「感性認識」、「感性顯現」、「直覺判斷」等,有了較科學的認識。但是其中也有許多顯而易見的弱點和錯誤,例如,很少考慮到社會實踐因素,常常混淆動物與人的界限,把復雜的事物簡單化等等。

童慶炳 《文學理論教程》有說,我書在學校沒帶回來,你可以找來看看。

4. 格式塔美學

要了解格式塔美學的話要先了解格式塔心理學,然後談談格式塔心理學版在美學領域的應用吧。
以下地權址可供參考^-^
http://..com/question/65790176.html?si=3&wtp=wk

5. 完形(格式塔心理學)和藝術的關系是什麼啊

「包浩斯」藝術及建築學校是一所相當於大學層級的美術學府,這所學校的藝術走向與傳統唯美主義與古典主義相反,採取「形式服從功能」及「以少勝多」作為創作的指導原則。它的設校精神是將藝術與工業技術結合,認為「藝術與工程應該互相受益,不必向19世紀一樣彼此視同陌路」。因此「包浩斯」實際上是一所講求功利主義與務實精神的美術學府,強?#123;理論科學與實證觀念同樣地重要。「包浩斯」藝術教師在設計課程時特別重視形式分析與色彩結構的基礎訓練課程。如何將藝術的創意與熟練的工藝技能及科學知識相互結合,並符合20世紀工業化大量生產的需求,是「包浩斯」教學上的一大特色。

這所學校的師資陣容包括:20世紀重要的美術理論家及觀念藝術家,如Paul Klee(圖C5-1)、Wassily Kandinsky(圖C5-2)、 Lyonel Feininger(圖C5-3)、Moholy Nagy(圖C5-4)、Ludwig M.V. Rohe等。其中Paul Klee和Wassily Kandinsky更以親身的創作經驗,加以系統整理,編成有條理具創見的教材。Kandinsky並以色彩實驗的作品強?#123;單純顏色的心理效應,開啟「抽象藝術」(abstract art)的風潮,被稱為抽象畫的鼻祖。「包浩斯」提供學生自由創作的學習環境,尊重任何形式的創作,鼓勵學生透過動手來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這種Workshop式的教學絞劍

6. 格式塔方法對藝術的負面影響是什麼

有人在藝術實來踐中運用格式塔了源嗎,那隻不過是學者的闡釋方法而已.
你是否要問格式塔方法對闡釋藝術的負面影響是什麼

格式塔本身不完善.不能解釋許多問題.如許多人都用三角形構圖,但只有譜桑成為了大師.符合不一定是好畫(比如兒童塗鴉)不符合也不一定不受歡迎(許多畫往往因題材的選取而成功).
根本上說,格式塔只是解釋了構圖形式方面的內容.而繪畫還涉及色彩\技法\題材\社會等諸多層面.所以有圖像學\社會學\結構主義等多種方法.
另外藝術品是否成功要看它希望達到的目標,格式塔只能解決形式問題(其實也不能完全解決因為格式塔只是一種大致的推想,而不是精密的科學)而藝術的目標多種多樣,形式問題只是其中一項

7. 格式塔心理美學的主要觀點,代表人物,發展歷程,主要貢獻

1.主要觀點,一句話來說,就是整體大於各部分簡單相加之和。(即,整體的美感大於局部的美感。整體決定部分的性質,部分依從於整體。)

2.格式塔美學的代表人物——阿恩海姆,其主要貢獻:提出同構說。
(格式塔審美心理學的最主要的貢獻,是阿恩海姆對審美知覺的系統研究。)

3.發展歷程:

1)最早由奧地利哲學家 C.von艾倫費斯(1859~1932)在其著名論文《論格式塔性質》中提出。
2)「格式塔」作為一個心理學派別,其創始人是德國的M.韋特海默(1880~1944)、W.柯勒(1887~1967)和 K.考夫卡(1886~1941)。
3)柯勒的學生 R.阿恩海姆(1904 ~ )用格式塔心理學理論系統地解釋視覺藝術的創造和欣賞,形成了一套以格式塔原理解釋藝術現象的理論,成為西方最有影響的審美心理學派別之一。

引用自:《藝術與審美心理》 作者——吳曉華 U200716879 社會學0702班

全文:
運用格式塔心理學原理解釋藝術和審美現象的審美心理學學說。「格式塔」 (Gestalt)為德語的音譯,是「完形」的意思。這一概念最早由奧地利哲學家 C.von艾倫費斯(1859~1932)在其著名論文《論格式塔性質》中提出。「格式塔」作為一個心理學派別,其創始人是德國的M.韋特海默(1880~1944)、W.柯勒(1887~1967)和 K.考夫卡(1886~1941)。柯勒的學生 R.阿恩海姆(1904 ~ )用格式塔心理學理論系統地解釋視覺藝術的創造和欣賞,形成了一套以格式塔原理解釋藝術現象的理論,成為西方最有影響的審美心理學派別之一。
審美知覺中的結構同形 格式塔審美心理學的最主要的貢獻,是阿恩海姆對審美知覺的系統研究。阿恩海姆指出,眼睛對外物的觀看,實則是一種視覺判斷。看到一個事物,意味著把握或判斷該事物的整體式樣,這一式樣是知覺運用自身的先天組織能力把它同復雜的背景分離開的結果。而組織活動又是按照知覺的固有規律「簡化律」進行的。所謂簡化律,就是眼睛在觀看外物時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力將外物改造成最簡單的形狀的規律。各地出土的藝術品中之所以具有某些相同的簡化式樣,靜止的式樣中之所以會見到運動,平面的圖案中之所以會見到空間,都無不與知覺簡化律有關。凡成熟的藝術家,都能利用這種內在的簡化傾向,以盡可能簡約的形象去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質或人類感情。
阿恩海姆認為,藝術式樣的和諧、平衡、運動、有機統一都是由「視覺力」實現的。視覺力不僅能判斷出某事物在整個視域中的位置,包括空間位置以及在大小、亮度值和距離方面的位置,而且能將整體式樣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看成是一種力的作用圖式。正是這種力的作用和平衡,視覺式樣才具有了運動、平衡、生命力等特徵。這種力的作用並不是一種幻覺,而是外部式樣在大腦皮層的生理電力場內刺激起的生理電力式樣的心理對應物。
阿恩海姆還指出,眼睛觀看無生命事物或抽象式樣時見到的情感表現性質,不是觀看者單方面從自己的內心投射到外物中的,不是什麼移情作用,而是外物特有的組織結構激起的生理電力式樣的心理對應物。如果某種事物在大腦皮層中激起的電力式樣同某種人類情感本身具有的生理電力式樣同形或同構,這種事物之式樣看上去便有了人類特有的情感表現。以橢圓形為例,它本質上是一種力的軌跡,而且是兩個不同方向上的力達到折衷之後的結果,因此它本身就具有柔和圓潤性。這種式樣在大腦皮層中激起的生理電力式樣同樣也是柔和圓潤的,這樣,它就與某種溫柔的人類之情達到同形,從而具有了溫柔的情感表現性質。從這一意義上講,表現性是外部式樣的固有性質,但又受到人本身的知覺傾向的制約,就象色彩、明暗也受到知覺的制約一樣。
格式塔學派從心理角度對人類審美知覺的探討,使人們對審美活動的特殊性以及某些迄今為止尚模糊的概念,如「感性認識」、「感性顯現」、「直覺判斷」等,有了較科學的認識。但是其中也有許多顯而易見的弱點和錯誤,例如,很少考慮到社會實踐因素,常常混淆動物與人的界限,把復雜的事物簡單化等等。

童慶炳 《文學理論教程》有說,我書在學校沒帶回來,你可以找來看看。

8. 各位高手們誰知道什麼叫"格式塔"(藝術方面的知識),給我舉個例子啊!

「格式塔」(Gestalt)一詞具有兩種涵義。一種涵義是指形狀或形式,亦即物體的性質,例如,用「有角的」或「對稱的」這樣一些術語來表示物體的一般性質,以示三角形(在幾何圖形中)或時間序列(在曲調中)的一些特性。在這個意義上說,格式塔意即「形式」。另一種涵義是指一個具體的實體和它具有一種特殊形狀或形式的特徵,例如,「有角的」或「對稱的」是指具體的三角形或曲調,而非第一種涵義那樣意指三角形或時間序列的概念,它涉及物體本身,而不是物體的特殊形式,形式只是物體的屬性之一。在這個意義上說,格式塔即任何分離的整體。

格式塔心理學把構造主義的元素說譏稱為「磚塊和灰泥心理學」,說它用聯想過程的灰泥把元素的磚塊粘合起來,藉以壘成構造主義的大廈。問題在於:一個人往窗外觀望,他看到的是樹木、天空、建築,還是組成這些物體的各種感覺素質,例如亮度、色調等等。如果是前者,則構造主義的大廈就會倒塌。G.A.米勒(G.A.Miller)曾舉過一個有趣的例子,用以說明當時格式塔心理學的聲勢和構造主義的困境:當你走進心理學實驗室,一個構造主義心理學家問你,你在桌子上看見了什麼。

「一本書」

「不錯,當然是一本書。」「可是,你『真正』看見了什麼?」

「你說的是什麼意思?我『真正』看見什麼?我不是已經告訴你了,我看見一本書,一本包著紅色封套的書。」

「對了,你要對我盡可能明確地描述它。」

「按你的意思,它不是一本書?那是什麼?」

「是的,它是一本書,我只要你把能看到的東西嚴格地向我描述出來。」

「這本書的封面看來好像是一個暗紅色的平行四邊形。」

「對了,對了,你在平行四邊形上看到了暗紅色。還有別的嗎?」

「在它下面有一條灰白色的邊,再下面是一條暗紅色的細線,細線下面是桌子,周圍是一些閃爍著淡褐色的雜色條紋。」

「謝謝你,你幫助我再一次證明了我的知覺原理。你看見的是顏色而不是物體,你之所以認為它是一本書,是因為它不是別的什麼東西,而僅僅是感覺元素的復合物。」

那麼,你究竟真正看到了什麼?格式塔心理學家出來說話了:「任何一個蠢人都知道,『書』是最初立即直接得到的不容置疑的知覺事實!至於那種把知覺還原為感覺,不是別的什麼東西,只是一種智力游戲。任何人在應該看見書的地方,卻看到一些暗紅色的斑點,那麼這個人就是一個病人。」

在格式塔心理學家看來,知覺到的東西要大於眼睛見到的東西;任何一種經驗的現象,其中的每一成分都牽連到其他成分,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為它與其他部分具有關系。由此構成的整體,並不決定於其個別的元素,而局部過程卻取決於整體的內在特性。完整的現象具有它本身的完整特性,它既不能分解為簡單的元素,它的特性又不包含於元素之內。

9. 關於格式塔藝術心理學電影有哪些

不知道你想要什麼樣的,這是我寫過的,你看看有沒有用,請自行完善電影:楚門的世界/review/7291247/

閱讀全文

與格式塔藝術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