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情況
學校的硬體設施正在逐漸改善當中呢,相信等你進去了,很多設備都是回新的了;銀行嘛到答是沒有,銀行ATM機還是有的,到時學校會給你發一行學校辦的銀行卡。健身房倒是沒有,不過你可以自己多參加業余運動的,足球籃球之類的都是可以的。學校內部有校內網吧的。
林校的公寓樓1棟10層.1到5層男生 ,6到10層女生住.
每間房6個床位.(上下鋪式),不過一般不會都安排忙..
最少我住的這幾年都沒滿....最新最好的就這個樓了!
思源樓(女生樓)9層.都是女生的天下啦..一間房8個床位..大多數學校不會給安排都住滿.
學生2號樓(我們都叫黃樓)男生樓.一間房6個床位.
干訓樓 原來也是男生住的..不過去年.前年都沒有住了.可能也有少數人住.(沒有去過..不懂)
學生1號樓(舊的紅磚樓)破啊....慘不忍睹..一間房8個床位(不過現在也是住6人)
❷ 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有哪些
全
面貫抄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的趨勢,整合優質資源,統籌規劃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在全國選擇300個管理規范、技術先進、技能
人才密集且培養成效顯著的大型骨幹企業,選擇200所規模大、設施完善、特色鮮明,以高級工、技師為主要培養目標的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建立示範基
地。通過發揮企業和院校示範基地的帶動作用,提高企業職工技能水平和整體素質,擴大各類職業院校高技能人才培養規模,整體推進全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中文名
關於建立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的通知
文件編號
勞社部函[2008]2號
發布時間
二〇〇八年一月四日
附 件
人才培養基地名額分配表
鏈接發不出來,你搜索「人才培養基地名額分配表」就是了
❸ 南京六合中等專業學校的主要成績
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我校緊緊依託市場,圍繞市場需求辦學,在辦學實踐中,始終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建特技隊伍、育特長學生、辦品牌學校」的辦學理念;二是堅持把學校辦成「在全區有很大美譽度、在全市有核心影響力、在全省有重要地位的」辦學目標;三是堅持「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服務三農、職教富民;適應市場、創新專業」的辦學特色,走內涵建設之路,施強校發展方略,培養了一大批技能型、應用型的專業人才,為促進地域經濟的發展與騰飛作出了積極貢獻。 發展是永恆的主題,質量是生存的根本。我校能緊緊把握發展機遇,緊緊抓住質量這個中心,強化內涵建設,大力實施「2223」工程。
1、確立兩個定位:既辦好各個層次的學歷教育,又辦好各種類型的短期培訓班;既培養面向社會、走向市場的應用型人才,又著力培養能繼續深造可持續發展的高層次人才。
2、實現兩個轉變:從單純追求學生數量的增加和辦學規模的擴大,轉變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和辦學效益的增長;從單一追求辦學條件的改善轉變為辦學水平的提高和服務功能的拓展。
3、實施兩個重點:一是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一是畢業生就業和創業。
4、狠抓三項工程:以學生為主體,狠抓「素質工程」;以教師為主導,狠抓「師表工程」;以教學為中心,狠抓「質量工程」。
由於有先進的辦學理念、明晰的辦學目標和鮮明的辦學特色,學校由小到大,由弱變強,跨越發展,成果輝煌。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辦學實力不斷增強,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學校由一所普通職校躋身於國家級重點職校行列,學校由一所農村職校挺進到現代化職校團隊。 師資隊伍的結構和質量,是職業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我校一直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加強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手段。採取「外部引進,內部培訓,鼓勵進修」等多種形式,努力培養一支「基礎知識寬、專業技能精、教育理論新、創新能力強」的師資隊伍。
1、外部引進,師資來源「四源並進」。一方面,主動與科研院所、行業協會聯系,聘請專家、教授加入我校專業建設委員會和課程改革指導委員會;二方面,與企業強化合作,聘請企業技術骨幹擔任兼職教師、實習指導教師;三方面,從優秀大學畢業生中招聘,補充新鮮血液。四方面,築巢引鳥,種梧引鳳,出台優惠政策,吸納社會上高技能人才充實專業教師隊伍。
2、內部培養,師資培訓「四位一體」。一是統籌安排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出國培訓、「四新」培訓、國家、省、市骨幹教師培訓等項目,近三年,平均每年組織近70人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其中40多人參加省級以上培訓,11人參加出國培訓;二是所有的專業教師都經歷了企業頂崗實踐培訓,從生產和服務一線帶回大量經驗;三是開展校本培訓,校本培訓有陣地、講實效,通過不離校、不離職、不離崗的校本培訓,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升了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四是加強自我研修,讓教師在自我研修中提高,充分發揮教師的自主潛能。
3、鼓勵進修,職業成長「四能並舉」。我校以課程改革為動力,以專業建設為契機,鼓勵教師加強業務進修,多方位為教師搭建成長、提高和發展的平台,逐步提高了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力、教學業務能力、教學科研能力和課程改革能力,取得了「一師多能」的積極效果,實現了「四能並舉」的發展目標。
4、建立機制,實施培養「四大工程」。實施「名師工程」,培養領軍人才;實施「雙師工程」,造就技師人才;實施「青藍工程」,積蓄後備人才;實施「課改工程」,培養課改精英。同時藉助於名師工作室平台,充分發揮高水平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學校成立了以李傳珊、朱明松等南京市學科帶頭人領銜的「名師工作室」,建立起全校優秀教師間合作互動培養人才的新機制,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事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5、教科研推動,加大教師自我發展力度。用三年,學校建立健全了相關教科研製度,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動。學校有2位教師被聘為江蘇省中心教研組成員,6位教師被聘為南京市中心教研組成員。學校研究完成國家級課題一項,正在研究省級「十一五」課題一項、市級「十一五」課題一項;有關教師參與研究國家級課題四項、省級課題一項、市級課題四項,三年時間,全校教師有216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或獲獎,在江蘇省第四、第五屆職業教育創意論壇中有9人獲得一等獎,39人分獲二、三等獎,學校連續兩年獲得江蘇省優秀組織學校獎。2007年以來的江蘇省技能大賽中,我校有6位老師獲獎,而在江蘇省三屆創新大賽中,我校共有21名老師指導的學生創新作品獲得一、二、三等獎。 我校認真貫徹實施《江蘇省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行動計劃》,堅持以專業建設為核心,以課程改革為動力,由於全面推進力度大,全方位實施效果好,專業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課程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1、緊貼地方經濟發展需求,不斷優化專業結構。我校在專業建設的過程中堅持科研引領、專家指導,聘請行業、企業專家組成學校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科學規劃,指導學校的專業建設和發展。那時,我校有四大專業群13個專業:一是根據長三角地區機械、數控行業飛躍發展的態勢,確立以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為龍頭專業的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群;二是結合本地區電子行業的需求現狀,確立以電子應用技術為龍頭專業的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群;三是依據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市場趨勢,確立以計算機應用為龍頭專業的計算機技術應用專業群;四是依據本地區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飛速發展的趨勢及對高素質財會人員的迫切需求狀況,確立以會計和電子商務為雙龍頭專業的經貿專業群。在這四個專業群中,重點建設好各龍頭專業,做大做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群和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群,樹立精品意識,打造品牌專業,強化主幹專業,由於加強專業建設的力度大,效果好,電子技術應用和機電技術應用兩個專業均被認定為省級示範專業。
2、服務地方經濟,開發特色專業。「天賜國寶 中華一絕」雨花石的主產地在南京六合,六合自古以來就是譽滿海內外的「雨花石之鄉」。六合雨花石產業已越做越大,當時在六合從事雨花石生產的企業和公司有200多家,加上個體工商戶和在全國各地銷售雨花石的代理商,總數超過1000家,年銷售收入不下3億元,從業人數超萬人。此外,雨花石工藝品、首飾等加工產品的生產也漸成大觀。為了擦亮「雨花石之鄉」這塊「金字招牌」,充分挖掘雨花石千百年來積淀的深厚文化底蘊,用文化提升六合的雨花石產業,為六合區培植扶持龍頭企業,開發深加工產品,把雨花石產業做成六合的特色產業、招牌產業和支柱產業,我校主動邀請南京市和六合區雨花石協會的領導和專家召開論證會,並與開發、生產雨花石工藝品的企業聯合開辦「工藝美術」(雨花石雕刻)專業,為雨花石產業提檔升級並做大做強培養專門人才。
3、不斷加大課改力度,課改工作穩步推進。我校以《江蘇省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行動計劃》為指導,建立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建立健全了課程改革組織機構,成立學校課程改革領導小組,指導各專業課程改革團隊的工作,劃撥專款確保課程改革的經費需求。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堅持專家引領、科研先導,制定了科學的可操作性強的課程改革方案,堅持邊實驗邊推廣的原則,逐步深入。堅持深入市場調研,以市場需求定專業、以崗位能力分析為基礎,從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評價模式等方面進行改革,整合課程內容,大力推行項目化教學、理實一體化等以實踐為主線的教學模式,構建「三以一化」課程體系;積極開發校本課程,開設選修課,努力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空間,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尤其是職業素質的培養,確定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技能為特長的學生培養規格要求。文化課課改結合專業教育,突出「必須」和「夠用」的原則,加強對學生文化素養培養。專業課課改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構建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實施項目教學法,學生的學習興趣、專業技能均有較大提高。
學校課改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分獲南京市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推進成效一等獎,數學學科獲得二等獎。2008年11月,我校成功舉辦了南京市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現場會,為全市兄弟學校提供了鮮活的課程改革經驗。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被認定為省課改實驗點,2009年2月學校被認定為省首批課程改革實驗學校。
4、加強技能訓練,提高專業實踐能力。學校制定了師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的制度及其管理辦法,以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來激勵教師、學生刻苦訓練,提升技能水平。學校既高度重視省市級技能比賽,做到有賽必參並力爭取得好成績,同時又高度重視更多學生和專業教師技能水平的提升,明確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技能競賽目標。近兩年來,學校每年舉辦技能節,力求做到技能比賽覆蓋到全校每一個專業、每一位專業教師和每一位學生,在校內形成「學專業、長才幹、練技能、展風采」的良好氛圍,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技能訓練管理機制和選拔機制。當時三年,我校師生在省級各類教學、技能、技術創新大賽中獲獎達69人次,在全市乃至全省產生了較大的反響。2007年,在首屆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活動中,共產生六個一等獎,我校沈明老師指導學生設計的創新作品在大賽中榮獲一等獎,也是南京市唯一的一個一等獎,學校獲得「優秀組織學校」稱號。2009年,我校師生在江蘇省職業學校技能大賽上,學生組的趙亞明、王凱一組選手獲得電工電子類光機電一體化設備組裝與調試的一等獎,教師組的李家墅獲得電工電子類電子產品的裝配與調試二等獎、孫書雲獲得電工電子類光機電一體化二等獎、郭發軍獲得機電類車工組二等獎,獲獎的等級和人次在南京市的五個郊區縣中位列第一。
5.擴大國際交流,提高學生成材規格。我校積極拓展辦學空間,努力讓更多的師生走出國門研修,提高就業質量和成才規格。近幾年,我校先後選派了多名學生赴澳大利亞、日本留學深造,2007年,儲竹雲、宋文珊、章曉娟、郝曉燕、楊芳芳、陳紅霞、焦慧等8名學生經過嚴格的心理測試、檔案選調、個別面試等程序,考核合格後,到日本米有奇化成株式會社邊學習、邊工作。2008年,王蒙同學順利通過雅思考試,遠赴澳大利亞留學,成為南京市中職學生走出國門進行深造的第一人。 學校始終把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作為打造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學校對實訓基地建設逐年加大了投入力度,本著「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產教結合為模式」的實訓基地建設思路,創建具有我校特色的集教學、培訓、鑒定、產學研為一體的實習訓練基地。
1、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提升綜合辦學能力。作為一所地處城鄉結合部的職業學校,在市、區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實訓基地建設進行了高起點規劃,高標准要求,高力度投入。機電實訓大樓、電子實訓大樓、多功能活動中心等相繼建成。已建成兩個省級實訓基地——數控實訓基地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其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的培訓項目涵蓋全校所有專業大類。還建成南京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六合經濟開發區人才培訓基地、六合區中小企業人才培訓基地等。各實訓基地的實訓實驗設備設施配置齊全,數量足夠,現代化程度高,與本地區企業所用的設備相比,達到了先進性和實用性的要求。
2、實訓基地建設有特色,產、學、研做到了有機結合。我校的實訓基地實施產教結合模式,使消耗性實訓轉變為生產性實訓,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實訓基地除具備教學、培訓、生產三項職能外,還建成了勞動部門批準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站,具有全國、省、市技能大賽和技能鑒定相匹配的設備設施。06年我校是南京市高技能人才大賽的承辦單位之一,08年、09年、10年連續三年承辦了省技能大賽南京市選拔賽。實訓基地的建設促使了我校辦學理念、培養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日益更新和突飛猛進。
3、學校各專業均建有對口、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校外實習基地數已達16個,學校和實習單位共同制訂實習計劃,由實習單位安排有經驗的技術或管理人員負責學生實習工作,做到定崗位、定師傅、定期考核、定期輪崗。同時加強實習指導教師隊伍建設,選派指導教師全程參與,做好實習期間的管理和相關服務工作。建立學生實習管理檔案,學校定期檢查實習情況,加強對實習學生的實習安全教育,確保學生實習工作的正常開展。學生實習效果優良,受到實習單位的一致好評。
4、校企合作,堅持產教結合。根據市場需求,學校與本地區多家企業聯合辦學,校企合作,產教結合,實行「訂單式」培養和「定向式」培訓,建立緊密型的合作關系,不斷推動校企合作向「寬領域、多模式、深層次、緊密型」方向發展,實現了招生與招工同步、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同步,形成了職業教育與企業生產的「零距離」接觸。企業為學生實習訓練、就業創業提供平台,學校為企業定向培養人才,雙方互動雙贏,互利互惠,充分發揮了育人功能。 學校不斷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全面改善辦學條件,大力提升學校的辦學實力和社會競爭力。
1、積極落實信息化建設。學校始終把信息化建設作為打造學校核心競爭力的另一重要因素,學校擁有設施先進、功能完備的校園監控系統、有線廣播系統、校園通訊系統、校園區域網。
學校以創建數字化校園為目標,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建有質量較高的校園網系統,並建有校園網站,電信百兆光纖電信接入,千兆光纖主幹,辦公區支持萬兆主幹,千兆接入到桌面,網路終端數量與學生數比達到1:6以上,覆蓋全校辦公區、教學區、實訓區、生活區、運動區等。
學校共有計算機1200台,教師人均一台計算機(筆記本),100%能獨立製作並開發多媒體課件,並能利用電子教室等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教學。
2、學校的圖書館是南京市合格圖書館,有館藏紙質圖書11.2萬冊,生均31冊;電子圖書3.9萬冊,生均10.8冊;專業圖書達52%,各學科均有配套的多媒體音像資料,閱覽室座位達310個,有100座的電子閱覽室,圖書館已成為師生的第二課堂和精神家園。
3、學校堅持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大體衛藝設施的投入,努力改善和增加學生的生活、活動設施,切實提高師生文化素養和健康水平。 在學校管理中,學校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以能力為本位,認真貫徹落實《江蘇省職業學校管理規范》,採取扎實有效的措施,不斷完善管理制度,規范管理行為,取得了顯著的管理效益。
1、教學管理,狠抓教學質量的提高。一是建立健全了各種教學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工作校長全面負責,分管校長具體負責,形成了由教管處全面協調、各專業辦側重開展專業建設和管理的管理體制。通過教代會形成了完備的教學管理制度,各部門責任明確、責權清晰、分工合作、精幹高效,形成了整體教學工作有序開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管理效果。二是強化教學過程管理。通過教管處、專業辦等教學職能部門,健全和完善了教學質量管理制度和監控體系。實行校行政人員每天教學巡視制,全天對教學情況進行監控。教管處、專業辦、教研組、備課組全方位管理,確保各項管理工作落在實處。教研組、備課組每學期正常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活動,教管處、專業辦對教研組、備課組開展活動的情況進行檢查和記錄,期末對教研組開展的教研活動進行量化打分,評選「先進教研組」和「先進教研組長」。每學期組織兩次對教師的教學五認真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定期開展學生評教活動,期末依據過程管理記錄,對全體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量化打分,評選「優質教學獎」。三是積極關注教師的成長,開展「校優秀青年教師」等評選活動,強化對名特優教師的考核管理,建立了教師業務檔案。四是開展各具特色的校本研究,兩周一次教職工大會集中進行專題校本培訓,教管處、專業辦根據各專業學科特點積極開展校本培訓活動。
由於強化教學管理,狠抓教學質量,學生的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均逐年提高,那三年,畢業生取得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國家職業資格四級以上證書或相關行業執業資格證書達96%,10%以上的畢業生取得兩個以上相關證書。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對口就業率達到85%左右,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達到98%。
近幾年,我校在做好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同時,下大力氣做好綜合高中的升學工作,對口單招考試本科上線率不斷提高。2006年普通高校單獨招生考試中,我校高三單招班200人參加考試,本科上線73人,上線率36.5%。2007年對口單招考試中,我校考生在600分以上的有23人,本科達線人數居全市第二,呂傳來同學獲得全省建築專業第一名,石明霞獲得全市旅遊專業第一名。2008年對口單招考試中,綜合高中251人參加考試,取得了本科上線人數、本科上線率、800分以上的高分人數南京市三個第一的佳績。其中建築專業的朱兵林同學、機電專業的塗玲玲同學分別以高考總分895分和835分的優異成績分獲南京市兩個專業的狀元。2009年在普通高校單獨招生考試中,我校本科上線人數和上線率以及技能考試過關率再居南京市第一。
2、學生管理,重視職業素養的養成。學校能夠依據管理與教育並重、管理與服務並重、管理與發展學生個性並重的原則,全面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中小學生守則》,規范運行三級管理體制,建立健全了各種學生管理制度,努力通過強化班主任隊伍建設,提高學校德育工作水平;通過加強學校、家庭、社會聯系,構建立體化德育工作網路。一是彰顯時代特色,追求德育創新。把握時代脈搏,德育內容求新;貼近學生需求,德育形式求活;注重提高實效,德育管理求實;堅持科學態度,德育評價求精。在求新求活求實求精中,不斷開創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二是立足學校實際,提高學生規范水平。學校堅持「示範引領、底線約束」的管理理念,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依據,制定了《六合職教中心學生管理手冊》,進一步明確學生行為規范要求,分階段、分層次、有重點地開展行為規范教育和訓練。學校組織開展了「五星級」(遵規守紀星、衛生健康星、學習競技星、文明禮儀星、特色和諧星)班集體、文明宿舍、校園十佳、三創學生評選等活動,激勵先進,鞭策後進。三是堅持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扎實開展禮儀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指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學生活動有載體,活動形式多樣化。學校舉辦了廣場書畫大賽、教室文化大賽、課本劇大賽、班級排球對抗賽、演講比賽、職校形象大使比賽、師生對話活動、校園歌手大賽、班徽設計大賽等系列活動。特別是2007年以來,我校開展的「教學做實踐周」德育活動,踐行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教學做實踐周活動的開展,為同學們提供了向生活學習的實踐空間。在教學做實踐周的活動中,學生除了模範地遵守學校管理的各項規定外,還參與了學校規范管理、紀律管理、生活管理、環境管理,使學生以學校主人的身份參與了學校的各項管理,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得學生的文明禮貌習慣、自主能力、自律意識、勞動觀念、服務意識、集體榮譽感進一步得以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愛學校、愛集體、講文明、講禮貌在學生中蔚然成風。
3、後勤管理,強調服務意識的增強。學校認真貫徹《食品衛生法》、《衛生防疫法》、《會計法》等法律法規和教育部、省教育廳有關學校財務、衛生、校園、基建修繕工程等管理的要求和規定,建立健全了各種後勤管理制度,努力從飲食起居等各個方面,為教育、教學、科研、生產、生活提供優質服務,保證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多年來,學校後勤服務工作一直深受廣大師生員工的好評。學校被評為南京市綠色學校、學校食堂被也被評為南京市A級學校食堂。 學校廣泛開展職業生涯教育與培養,把知識、技能和價值觀與就業崗位需求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職業行為規范。學校重視學生「三創」能力培養,形成了組織健全、氛圍濃厚、保障有力的「三創」能力培養體系和跟蹤服務體系,學生既了解了專業內涵,養成了專業興趣,又拓寬了就業領域。
1、加強專業文化建設,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學校經過二十多年的積淀、發展,已形成了具有本校特點的校訓、校風、學風、教風。那些年學校在秉承團結進取、自強有為的厚重文化的同時,積極倡導以「厚實」為核心的新一輪學校文化建設,打造具有職教特色的學校文化,學校成為省首批廉潔文化示範點。學校高度重視專業文化建設,教學區、實習區實現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有效對接。學校課程建設突出對學生專業文化、職業道德等「軟技能」的培養。班級管理注重與企業接軌,引進了5S管理等管理理念、管理方法。
2、加強「三創教育」,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學校立足區域經濟,依據六合區域經濟特點和企業需求,弘揚「三創」的新江蘇精神,植根本土經濟,不斷創新求變,在變化中求發展,在變化中創特色,實現了高質量辦學目標。
學校重視學生「三創」能力培養,學校成立了「學生創業服務中心」,已建立「創藝手工坊、美園回收公司、快樂城堡影視放映中心、新起點網店、換換愛租賃中心、速新家電維修中心、伊樂洗衣中心、陽光天使報亭、青蘋果視覺藝術工作室、極速地帶網路服務中心」等10個服務項目,為學生開展「三創」活動提供了一個寬廣的舞台。學校還組建了各類興趣小組、學生社團,開展職業生涯設計、創業實務培訓和勤工儉學實踐活動,培養了一大批有創業精神、創業能力的畢業生,有多名學生被表彰為省「三創」先進個人,有眾多畢業生走上了成功創業之路,學校榮獲南京市首屆「三創」主題德育活動榮譽獎。 學校非常重視社會培訓工作,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兩輪驅動,比翼齊飛」的發展戰略。幾年來學校圍繞職教富民主題,主動適應、服務六合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兩個率先」,科學配置職教資源,堅持面向市場,以職教富民為己任,服務農村、服務企業,不斷拓展培訓空間,適應各類培訓對象的需求,積極配合政府職能部門做好各級各類培訓工作,分別與區農林局、區勞動局、區民政局、區中小企業局和區商業局簽訂了培訓合作協議,深入廣泛地開展企業職工崗前培訓、在職培訓、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致富工程培訓、城市新市民培訓、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返鄉農民工技能培訓等,取得較大的成績。年培訓3766人次,其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年均600人次以上。我校還積極倡導成立「一校百村合作組織」,加強校村的合作與聯系,實行職業教育與村組、村民的有效對接,充分發揮職教服務「三農」的功能,實現職教富民的目標。由於社會培訓和技術服務工作成效顯著,學校榮獲南京市勞動力轉移先進單位、南京市「促就業、助致富」培訓工作先進集體,還被認定為江蘇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定點培訓基地,國家職業技能培訓考核站。
我校還是南京市經濟協作辦公室對口支援處的辦學點,在辦學實踐中,實行東西掛鉤,橫向聯合,招收陝西省商洛市的優秀貧困學生,進行教育扶貧,班級定名為「寧商春暉班」。自2002年以來,經過學校的培養培訓,已有多批次的陝西籍學生走向上海、蘇州等地的工作崗位。「寧商春暉班」的成功舉辦,達到了「學成一人,脫貧一戶,致富一家,帶動一方」的辦學效果,對於轉變我國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村群眾的思想觀念,改善農村的勞動力結構和促進農村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作用大,意義深。這一做法不僅與江蘇、陝西兩省省委、省政府的「以智力扶貧為切入點,著眼長遠,積極培育更多蘇陝扶貧協作典範」的指示精神和要求完全一致,還是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也為兩地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我們堅信有各級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厚愛,有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在新的發展征程中,我校前進的步履會更加堅定,發展的步伐會更加快速,一定能為職教事業的發展和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學校校址: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城北朱家山
❹ 中組部確立的13個全國黨性教育特色基地有哪些
1、北京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和平西抗日戰爭教育基地。
2、天津市平津戰役紀念館和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3、河北省西柏坡紀念館和李大釗紀念館。
4、山西省右玉精神教育基地和武鄉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5、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夫紀念館和中共烏審旗委黨校。
6、遼寧省"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和雷鋒紀念館。
7、吉林省楊靖宇烈士陵園暨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
8、黑龍江省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
9、上海市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
10、江蘇省雨花台烈士紀念館和周恩來紀念館。
11、浙江省南湖革命紀念館。
12、安徽省鳳陽小崗村黨性教育基地。
13、福建省古田黨員幹部教育基地。
(4)培訓基地工作成效顯著擴展閱讀
中組部和教育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建立和規范高校幹部培訓基地的意見》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在高校培訓幹部工作,促進高校更好地為科學發展和幹部成長服務,中組部和教育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建立和規范高校幹部培訓基地的意見》。
確定北京大學(C9)、清華大學(C9)、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C9)、復旦大學(C9)、西安交通大學(C9)、浙江大學(C9)、南京大學(C9)、四川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為首批全國幹部培訓高校基地。
❺ 如何加強教學培訓實驗基地使用,發揮實驗基地功能以及加強實驗基地建設
小學科學實驗室是素質教育的基地,是學生開展實踐教學的場所。
在實驗教學中,應走上器材配備、管理與使用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軌道。
只有搞好設施設備的維護和管理,才能保證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
積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合理利用實驗室進行開放式實驗教學,讓實驗室真正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創新的樂園。
[關鍵詞]實驗教學實驗室儀器正文: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
學生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
要通過科學教育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提高。
小學科學實驗室是素質教育的基地,是學生開展實踐教學的場所。
科學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科學教學的質量。
管理是關鍵,使用是根本,效益是目的。
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應走上器材配備、管理與使用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軌道,初步形成以實驗教學為突破口,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意識為目的的「實驗-教學-創新」的良好局面。
下面,談一談的一些做法。
一、實驗教學得到領導、任課教師的高度重視學校領導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在推進素質教育和實現現代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實驗室和儀器室,並配套了相應的教學儀器和責任心強的實驗教師隊伍。
幾年來,為了不斷提高實驗教師的素質,創造了許多教學方法交流的學習機會,讓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改進教學方法。
本校的科學任課教師都有無私奉獻的精神,自覺提高業務能力,真正地推進了實驗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
目前,的實驗管理能力比以往大有提高,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這些都是與領導的重視和實驗教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二、實驗室及儀器配備情況學校配有一間實驗室和一間儀器室。
實驗室佔地50平方米,實驗桌凳三十套;
儀器室佔地60平方米,有六個儀器櫃,一個危險葯品存放專櫃。
儀器設備管理科學合理。
實驗儀器設備全部入櫥,分類存放,做到科學合理、取用方便。
劇毒品和易燃品存入危險品專櫃。
還有一個透明玻璃作品展櫥,分成多層,使其能放更多的物品,把教師在教學中的自製教具和學生在課上課下及科技活動中製作的小發明、小創造等科技作品陳列出來,讓教師、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展現,對培養創新精神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在儀器室內設置工具箱,放置實驗和研究過程中使用的工具、材料等。
可以啟發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廢棄物進行合理的利用,如氣球、乒乓球、各種彈簧、石頭、易拉罐、各種金屬條、廢鑰匙、塑料瓶、吸管、各種紙、海綿、泡沫、木塊、木炭、橡皮、硬紙板等都由學生自主籌備。
發動學生不斷為它「添磚加瓦」,使它應有盡有,充分施展學生自製學具的才華,為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器材實施開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這幾間室符合環保要求,排氣效果較好,各室均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制度和規章制度,責任到人,管理安全。
教學儀器按要求配備,不但管理得較好,而且使用率高,學生能按要求使用實驗儀器,損壞現象較少。
每一位科學教師都能學會教材要求的各種操作方法以及簡單的保養維護工作,並做好實驗情況的記錄。
認識到,只有搞好設施設備的維護和管理,才能保證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
三、讓實驗室充滿創造的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科學教育的根本目標,給學生一個創新的氛圍。
實驗室是為觀察實驗活動而設置的特定場所,因此,實驗室的環境設置應當具有科學的氛圍,使學生一走進實驗室就如同來到發明創造的聖地。
在實驗室的牆上掛了一些科學家的畫像、科學家的名言和一些實驗操作常規掛、實驗制度,在實驗室前面的一個角落擺放師生共同製作的生態瓶、水族箱(裡面飼養青蛙卵);
還可陳列飼養槽、飼養籠,讓學生飼養一些小動物如:蠶、蝸牛、金魚等;
實驗室門前擺放師生種植的各種各樣的花讓學生欣賞;
窗檯上可擺放「種子萌發」、「食物發霉」等對比實驗;
這些設置可根據教學進度及教學內容的變化而隨時進行更換。
學生利用課前課後時間盡情觀察,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還能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培養持之以恆的精神。
讓孩子們在這些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真正學會觀察,感受到科學創造的氛圍。
四、進行開放式實驗教學「科學課堂具有開放性」是《小學科學課程標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實驗教師按教材要求認真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積極創造條件向學生開放實驗室,積極探索、改革實驗教學方式、方法,使用多媒體進行課堂實驗教學。
在教學六年級科學《宇宙》,利用多媒體播放教學光碟,可以讓學生欣賞到壯麗而遙遠、神秘的宇宙空間;
從中看到月球外部的構造,了解月球的地形特徵;
還可以從中觀看太陽、星星、銀河……的美景,讓學生感受到宇宙空間的浩瀚無際。
這種方法可以彌補課堂上無法用實驗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觀察,形象直觀,效果顯著。
實驗是學生檢驗真理的途徑。
在實驗課時進行開放式教學,為學生提供自由選擇的空間,如:為他們設置工具箱提供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材料,讓學生充分發揮創造性,利用多種方法進行實驗研究,發展學生的多向性思維,挖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給學生自由探究的時間,強調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
從提出問題到做出預測或假設,然後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考之後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實際問題。
例如在教學《導體與絕緣體》時,先讓學生從工具箱中選擇各種材料,然後提問:認為哪些材料可以讓小燈泡亮起來。
這時學生暢所欲言。
有的說,鐵釘、銅片、回形針等可以讓燈泡亮起來,有的說紙片、塑料、布料等不能讓燈泡亮起來等等。
教師把學生的這些猜想和假設板書出來,並不急於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指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活動,在活動中得出結論,驗證自己的猜想,發現新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探究的創造性發展。
可見,進行開放式實驗教學能充分展示學生的創造能力。
總之,經常組織學生開展課外觀察,實驗、栽培、飼養、小製作等實踐活動,讓實驗室成為學生開展各種科學探究活動的陣地,成為展示學生探究活動成果的舞台和發明創造的樂園。
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活動時間,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感受科學就在身邊。
❻ 齊心協力抓建設 快速發展顯成果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秘書處
服務企業
規范行業
發展產業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珠寶產業獲得了非常迅速的發展。其中,一些地區或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或憑借無可替代的地域優勢,或依託深厚的文化積淀,促使以企業為主體的各種產業資源的集中發展,逐漸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珠寶產業集聚區。
根據珠寶產業集聚區當地政府的建議,中寶協依據我國珠寶產業發展的現狀,於2005年發起並開展了「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的認定和培育工作。珠寶產業基地應該具備四個方面的條件:一是珠寶玉石首飾及其相關產業列入當地政府重點規劃之中,享有政策優惠;二是該地珠寶玉石首飾及其相關產業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知名度較高;三是珠寶玉石首飾及其相關產業成為當地支柱產業之一,經濟效益顯著;四是從業人員占當地勞動人口比例較大,提高就業率。依照這些條件,對上報的珠寶產業基地經過資料審核以及實地調研,先後授予了22個珠寶產業集聚區為「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
現在看來,這22個「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在基地建設上政府、協會、企業都付出了努力,做了大量務實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應該說,我們很好地貫徹落實了孫文盛會長「貴在推動、重在建設」的指示精神,促進了珠寶產業基地集聚效應的顯著提高。
一、政府真抓實干搞建設
六年來,當地政府對珠寶產業基地的建設都十分的重視,不僅把當地珠寶產業建設列入政府部門的發展規劃,有的還成立了產業管理職能部門。如河南鎮平縣的玉雕管理局,青田縣石雕產業保護與發展局,番禺經濟貿易局的珠寶產業發展中心,阜新市瑪瑙產業管理辦公室、梧州市寶石節組委會辦公室等。這些政府部門的建立,很好地促進了政府對珠寶產業的常態管理,進而使得產業基地在節會舉辦、園區建設、服務保障、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節會舉辦效果顯著
舉辦珠寶主題的節會是政府部門開展基地建設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定期舉辦的珠寶節會,客商雲集促進了企業之間貿易合作,專題會議擴大了業界資訊的交流,對當地珠寶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打造了城市名片的良好形象,促進了當地招商引資和經濟發展。比如,2012年11月的第九屆國際梧州寶石節,參會的海外客商就多達200餘人,集體簽約的16個合作項目達60多億元。
深圳珠寶節、諸暨珍珠文化節、岫岩玉雕文化節、昌樂寶石節、東海水晶節、內蒙古巴林石節、阜新瑪瑙節、青島飾品節、南陽玉雕節、青田石雕節、蘇州珍珠節、瑞麗珠寶文化節等,都業已成為全國聞名的盛會,並在基地宣傳、業界合作、招商引資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園區建設突飛猛進
珠寶產業園區的建設也是當地政府部門基地建設一項重大舉措。珠寶園區的規劃與建設,一方面是滿足當地企業擴大規模、轉型升級的一個客觀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當地政府招商引資、做大做強珠寶產業的一個重大舉措。因此,這些年來,各個產業基地在珠寶產業加工、貿易的基礎設施建設上都鉚足了勁、用足了力,一個個珠寶加工產業園,一座座珠寶貿易城,拔地而起。
深圳水貝珠寶基地,華東國際珠寶城,番禺沙灣珠寶產業園,昌樂中國寶石城,昌化國石文化城,莆田工藝美術城,相城中國珍珠寶石城,鎮平國際玉城,岫岩中國玉雕會展中心,東海國際水晶寶石城,青島國際工藝品城等,依託自身產業優勢興建珠寶項目,為當地珠寶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說,在近一二十年珠寶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進程中,加工產業園和商貿城在各個珠寶特色產業基地誕生了一大批。不可否認,由於部分珠寶園區或商貿城在全國產業發展布局中存在一定偏差,特別是一些以地產開發為基礎的項目,運行情況不太理想。但是,經過這一輪的基本建設,應該說為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支撐體系不斷完善
一個產業基地集群化發展,政策環境、配套服務等支撐體系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各產業基地為了扶持珠寶產業的發展,在土地使用、資金支持、稅收優惠、信息平台、人才培育等方面都出台了相應的政策,有效地提升了產業基地的凝聚力、影響力和活力。如,深圳及羅湖區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建立大型綜合性服務平台,涵蓋設計研發、質量檢測、人才培訓、文化創新、網路信息等功能,鼓勵科技創新、扶持品牌企業,同時面向全國以及世界打造「深圳珠寶」區域的品牌。
珠寶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的行業,企業流動資金相對匱乏。結合深圳羅湖珠寶企業特點,中國建設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光大銀行等創造性地組織成立了珠寶支行,為珠寶企業量身定做,推出「金財寶」、「聯保聯貸」和「借金還金」等創新性服務業務,提供融資金額300多億元。這些舉措,不僅解決了當地珠寶企業資金運轉的困難,也為其他產業基地企業融資提供了成功的經驗。
徐德明會長考察玉雕產業基地
各個產業基地政府在人才培養方面出錢出力出政策,通過自主辦學、聯合辦學、定向培養和短期培訓等多種形式,為珠寶企業培養了數千名的專業人才;廣州番禺、深圳羅湖、浙江諸暨、東海水晶等產業基地先後引進國家級專業珠寶質量檢測實驗室,為珠寶市場規范、有序、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廣東四會積極推動玉器產業公共服務平台的建設,建立鑒定中心、電子商務網、玉器雕刻工藝實訓基地、創新開發中心等產業創新服務體系,有力地支撐著產業的發展。
作為珠寶文化產業,文化既是珠寶產業的精神支柱,又是推動珠寶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各珠寶產業基地通過專家論壇、編印書刊、文藝創作,通過與地方及央視節目組合作宣傳、推廣當地的珠寶產業。比如,江蘇東海大力支持以水晶為題材的影視片及主題歌曲藝術創作,如《水晶心》、《水晶緣》、《水晶之戀》等;阜新將內涵豐富的阜新特色瑪瑙文化與戲曲聯姻,編排了現代京劇《水膽瑪瑙》等;巴林右旗編演了《巴林石贊歌》多首具有內蒙古特色的歌曲。這些珠寶文化的創作與宣傳,對擴大產業基地文化凝聚力和區域品牌影響力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協會積極聯動促發展
在我國珠寶產業基地誕生和發展的進程中,中寶協始終是一個積極的推動者,也是一個積極的建設者。六年多來,中寶協作為一個行業組織,不遺餘力地為珠寶產業發展出謀劃策,為產業基地建設進言盡力。
1.依託中寶協資源優勢,為產業發展塔台唱戲
例如,中寶協利用主辦的北京國際珠寶展這一平台,2005年11月組織了「中國珠寶特色產業基地成就展」,氣勢龐大,宣傳效果很好;2011年11月組織了「2011中國印金石獎」展評活動,集中展示了青田石、壽山石、昌化石和巴林石四大名石,並出版了《2011中國印金石獎》一書。2012年7月中寶協還利用主辦的沈陽珠寶展,為遼寧岫岩和阜新兩個產業基地免費提供100多個展位,宣傳岫玉和瑪瑙產業。
2.積極參與主辦節會活動,為節會活動增彩增效
中寶協先後與當地政府共同主辦60多個節會,積極出主意、想辦法、做實事。比如,南陽玉雕節、岫岩玉雕節、諸暨珍珠節期間,中寶協積極配合邀請相關會員單位觀摩采購、洽談合作,邀請政府領導、高校教授、業界大師進行演講交流,一舉多得,深受好評。
3.依據產業基地政府部門訴求,開展專項服務
受產業基地政府部門委託,2005年中寶協完成《中國珍珠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課題,2010年完成《都昌珠貝產業發展規劃》,2012年完成《莆田珠寶產業升級》研究報告。2010年、2011年、2012年連續三年完成「全國玉石作品玉星獎」在岫岩的展評活動,並正式出版三冊《全國玉石作品玉星獎金典》。
4.結合珠寶行業重大活動,組織論壇座談會議
中寶協牽頭主辦了2006年「第一屆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市長論壇」,並於2007年在深圳、2008年在岫岩、2012年在上海分別召開了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高峰論壇或座談會,促進了基地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了基地建設與發展。
三、產業集群發展顯成效
在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下,在相關珠寶企業的大力支持下,在行業組織的大力推動下,各個珠寶產業基地不僅在規模發展上實現了跨越,在品牌建設上有了飛躍,在綜合競爭力上有了提高,在經濟社會上也有了成效。
1.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明顯
內蒙古赤峰、遼寧阜新、遼寧岫岩、河南鎮平、浙江青田、浙江臨安、福州晉安、山東昌樂、江蘇東海、浙江昌化等是以資源為依託的特色產業基地。當地政府部門主導本地資源合理開發,積極促進境外資源開發引進,既保障了產業發展所需要的資源,也提升了資源利用的范圍和價值。
2.珠寶製造向珠寶創造升級加快
深圳羅湖、廣州番禺、廣西梧州、青島城陽、廣東倫教、福建莆田以及浙江諸暨、蘇州相城等,首飾製作從款式設計到加工工藝都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深圳、諸暨、青島以及倫教等地結合節會開展的首飾設計製作賽事,很好地促進了珠寶製造向珠寶創造的轉變。
3.翡翠加工產品更加多元精緻
廣東四會、廣東平洲、雲南瑞麗、雲南騰沖是我國重要的翡翠加工貿易基地。這些年來,隨著翡翠原料價格的上漲,翡翠首飾以及雕件對設計與工藝的要求越來越高。翡翠飾品、把件、掛件,翡翠首飾和翡翠擺件,不同品質特點的翡翠都得以更好地利用。
4.通過產業轉型找到發展機遇
轉變產業基地經濟增長方式,是同質化產業基地未來重要的發展出路,也是實現產業基地科學發展的重要基礎。廣州花都作為一個珠寶加工製造產業基地建設,多年來困擾較多,裹足不前。近兩年,當地政府主導企業配合打造「花都珠寶小鎮」的珠寶旅遊文化區,石頭記礦物園、雲峰翡翠夢想館等重要項目的建設,為廣州花都珠寶產業基地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目前,全國上下都在開展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我國珠寶產業基地建設要結合自身的現狀與特點,也要堅持用科學發展戰略來規劃好,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產業的轉型與升級,通過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新等提升產業的綜合競爭力。挑戰與機遇並存,生存與發展並進,在我國2020年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中,我們政府部門、行業組織、珠寶企業齊心協力,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的建設將會更加夯實,我國珠寶產業將會更加美好。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建設之路
❼ 浙江省地質環境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效典型材料
浙江省國土資源廳
「十一五」期間,浙江省圍繞著地質環境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宗旨,全面實施第二輪地質環境保護規劃,健全和完善地質環境保護法規,使地質環境工作緊密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
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浙江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縣(市、區)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專項調查評價。通過這一專項調查評價,基本查明了對浙江省山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危害最大的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情況,提出了防災減災對策措施,落實了群測群防。該項目榮獲國土資源部2011年度科技成果二等獎。「十一五」期間,通過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群測群防和有效避險轉移,全省成功避讓地質災害88起,避免了954人的傷亡;實施勘查治理、避讓搬遷項目3020個,累計投入13.5億元,近8萬人脫離了地質災害的威脅。通過加強地質遺跡保護,大力推進地質遺跡保護區與地質(礦山)公園建設,使地質遺跡保護工作又上一個新台階。全省累計建設地質遺跡保護區、地質公園、礦山公園等12處,總面積733平方千米,對加強浙江省地質遺跡保護,推進科普教育與旅遊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浙江省長興「金釘子」剖面國家級地質遺跡保護區被國際地科聯主席贊譽為「世界上保護得最好的保護區」。遂昌金礦國家礦山公園不僅建成國家級礦山公園,而且成為「4A」級旅遊景區,成為我國礦山企業綜合利用資源、保護和永續利用礦業遺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成功典範。
一、守護生命,保障安全:浙江省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工作
浙江省地處東南沿海,台汛期小流域集中強降雨引發小流域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繁發生,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系統查明浙江省泥石流地質災害的分布發育規律,建立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預警體系,提出泥石流地質災害防治對策和建議,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2005年,浙江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工作,浙江省政府辦公廳轉發了《浙江省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工作方案》(浙政辦發[2005]51號),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全省以48個縣(市、區)為重點的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工作(圖1)。截至2008年7月,全省48個縣(市、區)的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工作圓滿完成,為全省泥石流地質災害防治和各級政府科學制定防災避險方案和城鎮規劃、新農村建設,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提供了科學依據,取得了顯著成效(圖2和圖3)。項目完成的3年來,全省雖然發生泥石流上百起,由於防範到位,沒有發生因泥石流災害造成人員傷亡的情況,取得了顯著的防災減災效果。2011年,該項目被國土資源部評為科技成果二等獎。
圖1 浙江省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工作座談會現場
圖2 開展泥石流調查現場
圖3 編印的培訓教材和相關技術要求
全省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調查面積5.96萬平方千米,調查小流域溝谷12504條。基本查明了泥石流隱患溝谷1621條,圈定了危險區范圍以及受威脅的人員和財產情況,全面評價了泥石流地質災害的易發程度。評價出中等易發泥石流隱患溝谷203條,低易發泥石流隱患溝谷1418條;危險性大的有16條,危險性中等的有208條,危險性小的有1397條。這些泥石流隱患溝谷,共威脅人員38248人,威脅財產95070萬元。對全部查明的1621條泥石流隱患溝谷編制了1:1萬比例尺的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防災避險圖,標明了危險區范圍和安全撤離路線,對747條重要泥石流隱患溝谷編寫了防災避險方案,建成了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管理信息系統和時空結合的監測預警體系。同時提交了一整套成果,包括小流域泥石流綜合調查評價報告,小流域泥石流防災避險圖冊,小流域泥石流防災預案建議,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管理信息系統,建立了浙東南沿海和浙西北內陸區域兩種不同的小流域泥石流預測預報模型和方法體系,為泥石流災害的防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更好地將調查成果應用於當地防災減災之中,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及時編寫製作了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項目成果簡本,突出調查與評價工作的結論及防治對策與建議,以及落實措施等,及時向當地政府和防汛指揮部領導匯報調查評價工作成果,使各級領導充分了解泥石流災害的防治現狀,將小流域泥石流災害防治納入當地的山洪防災體系中,更有針對性地部署泥石流防治工作,及時結合汛期水雨情動態,發布泥石流地質災害預警報信息,指導當地防災工作。
在全面調查評價工作的同時,專業技術人員還會同當地國土資源部門對當地的群眾開展了小流域泥石流防災減災知識的宣傳和培訓。按照群測群防要求協助當地政府落實了重點泥石流隱患溝谷的監測責任人,發放了明白卡,使受泥石流隱患威脅的人員基本了解了防災自救的方法,增強了地質災害防範意思。
二、千年金礦,煥發青春:浙江遂昌金礦國家礦山公園
浙江遂昌金礦國家礦山公園位於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東北部,面積33.6平方千米,其中礦業遺跡核心區面積3.6平方千米。礦區礦業開采歷史悠久,始於唐代早期,是世界上最早的地下開采岩金礦山。礦山公園內礦業遺跡豐富,有古代探礦遺跡、采礦遺跡、選礦冶煉遺跡(圖4)。礦山公園布局合理,道路整潔,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是一座真正的綠色礦山公園(圖5)。
圖4 遂昌金礦國家礦山公園古礦洞
圖5 遂昌金礦國家礦山公園主入口
為了合理利用礦區獨特的礦業遺跡和自然、人文景觀資源,調整企業發展結構,長期持續地治理礦山「三廢」和恢復生態環境,2002年,該礦結合治理方案著手策劃礦山工業旅遊開發工作。2005年8月,該礦以其悠久的采冶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優越的自然環境成為我國首批有條件和資格建設國家級礦山公園的礦山之一。2006年8月,《浙江省遂昌金礦礦山公園礦業遺跡展示區修建性詳細規劃》通過國土資源部評審。2007年11月20日,遂昌金礦國家礦山公園一期工程通過了國土資源部組織的驗收。12月18日,國土資源部在遂昌金礦國家礦山公園舉行了揭碑開園儀式。2008年11月,遂昌金礦國家礦山公園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填補了國內礦山公園創建高等級旅遊景區的空白,成為我國礦山企業綜合利用資源、保護和永續利用礦業遺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成功典型。
遂昌金礦在各級政府和國土資源部門的精心規劃和指導下,經過幾年的可持續發展,綜合效益回報明顯。中長期預測,礦山公園將有足夠的贏利能力,相當於再造一個遂昌金礦,有力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遂昌金礦國家礦山公園產生了豐厚的經濟效益。隨著景區的開發建設和基礎設施的完善,礦山公園的知名度不斷提高。從2005年至今,遊客和旅遊總收入基本以每年近翻倍遞增;2010年礦山公園全年實際遊客量22.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實現1019.4萬元(不含金銀製品銷售),首次突破1000萬元,實現利潤200萬元。遂昌金礦將繼續加大礦業遺跡保護和綜合利用項目投入力度,繼續提升礦山公園品位,提高接待能力和經營業績,力爭形成年接待遊客量60萬人的能力,實現旅遊銷售年收入1.9億元、旅遊經營年利潤1600萬元。同時,旅遊帶動遂昌金礦從黃金生產企業向金銀珠寶加工銷售企業轉型,經濟效益前景更加樂觀。
遂昌金礦國家礦山公園產生了長遠的生態效益。礦山公園的建設促進了環境治理、生態恢復等工程的實施。旅遊業的發展,使生態環境資源跨入產業化行列。產業結構、產業布局合理化,工業污染得到有效防治;園區內的空氣、水和聲環境質量進一步優化;礦山閉坑後,礦山公園可接替管理尾礦庫和酸性廢石堆等災害隱患和污染源,確保長期安全可靠。在礦山公園建設過程中,通過廢棄礦地土地復墾,種植的金銀花和黃花菜等經濟作物效益明顯。
遂昌金礦國家礦山公園產生了廣泛的社會效益。遂昌金礦的珍稀礦業遺跡是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文化遺產,是礦業史和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礦山公園的建立有效地保護了珍稀礦業遺跡,顯著帶動了周邊地區旅遊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有效改善了本地區經濟相對滯後的狀況,吸收了大量礦山分流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如今,遂昌金礦國家礦山公園的知名度和品牌效應與日俱增。
三、養在深閨終被識,地質A寶耀中華:浙江長興地質遺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浙江長興地質遺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浙江省長興縣境內,總面積275公頃,保護區由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構成,主要保護對象為全球二疊系—三疊系界線層型剖面、長興階層型剖面及古生物化石。區內由西向東有A、B、C、D、E、Z6個揭露剖面,其中D剖面是核心區,有全球最完整的二疊系—三疊系界線層型剖面和點、吳家坪階—長興階全球層型標准點位標准剖面兩個標准剖面和點位。這是全球唯一在同一剖面上同時擁有兩顆「金釘子」的地方,充分體現了我國地層地質科學研究在國際上的領先水平。
20世紀80年代前,保護區一帶還是當地鄉鎮企業開採的幾個小礦山,隨著198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在這里豎立保護長興灰岩的界牌後,長興縣人民政府對附近礦山進行了關閉。2005年8月,長興二疊系—三疊系界線層型剖面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辦發[2005]40號)。2009年成立長興「金釘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
近10餘年來,長興縣政府和各級有關部門不斷加大了對保護區建設的投入,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已投資近1.5億元,完成了以地質博物館工程為核心、以相關輔助工程為支點、以完善景點規劃布局為補充的建設格局。先後建設了考察平台、觀察天橋、豎立紀念碑、博物館、廣場等基礎設施(圖6和圖7)。「金釘子」地質博物館總建築面積4512平方米,展示面積2600平方米,由三廳(宇宙地球廳、生物進化廳、金釘子廳)、一院(4D影院)一展區(古木化石展區)構成。於2006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社會反響強烈。國際地科聯主席高度贊揚了長興「金釘子」保護區,稱之為「世界上保護得最好的保護區」。國內外一些知名專家也一致認為博物館是國內最完美的博物館之一,是一所現代化的地質科普教學館。
保護區積極開展了各類科普活動,向公眾宣傳地質遺跡的知識。2011年「4·22世界地球日」,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浙江省國土資源廳在長興保護區內舉辦10集系列科普電視紀錄片《地球的年輪——金釘子的故事》首播儀式及《我贈你讀》公益宣傳活動(圖6,圖7),進一步擴大了長興金釘子的社會影響。「全國李四光中隊科普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長興野外研究基地」、「中國地質大學長興野外教學與研究基地」等也相繼掛牌。2011年,保護區成為全國第二批國土資源科普基地。
作為長興縣素質教育基地,保護區還與當地學校聯合舉辦各類貼近保護區內涵的主題活動。每年「4·22世界地球日」,保護區舉辦科普活動;暑期舉辦學生夏令營活動、李四光中隊采風活動等,保護區已成為廣大青少年獲取地質學科普知識的「第二天然課堂」。
2007年以來,參觀長興「金釘子」的公眾達70餘萬人。金釘子景區獲得國家「4A」級旅遊景區稱號,目前已成為上海、蘇浙皖一帶人們旅遊休閑、進行科普教育的極佳場所。
圖6 長興金釘子博物館
圖7 長興金釘子廣場
❽ 怎樣寫培訓總結
我負責培訓工作多年,可以指導你。
你是搞培訓管理的還是聽課學員。我要了解你的領導要求你寫培訓總結的內容與要求,我要告訴你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