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工作 > 社區組織社會工作培訓

社區組織社會工作培訓

發布時間:2021-02-20 23:50:04

❶ 社區社會工作模式有哪些特點

社區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一種,也是社會工作的三大傳統方法(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和社區工作)之一。它既是一項事業,也是一個專業、一門藝術。社區工作者面對的是整個社區的居民,要求通過專業的技巧和方法對社區事務和人際關系進行有效有序的協調,使社區保持健康的狀態和良性發展。因此社區工作者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心和榮譽感,具有務實求真的態度,並有判斷事物的扎實知識基礎和進行組織溝通的技巧。因此,作為社會工作者的一部分的社區工作者也根據社區工作的普遍價值和中國社區工作的實踐,制訂有自己的專業倫理守則。

具體要求有:

1、社會責任感。社區工作者對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和應用的職責具有清楚的認識。即每個個體無論處於多麼困弱狀況,都有其生存、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實現的權利和需要。社區工作者作為以社區和居民群體為對象的社區工作者,將完善和發揮工作對象的社會功能為已任。社區工作者的宗旨和目標是幫助社區解決社會問題,使社區獲得應有的福利和能力,而不是為社區工作者個人或小團體賺取金錢或私利。社會工作作為一種提供社會救助或救人自助的特殊服務,並不向求助者收取費用。社區工作屬於「非營利」事業,來自政府資助和私人捐助的經費主要用於公共福利和基礎建設。社區工作者必須具備一種崇高的理想,以務實的方法滿足服務對象的需要,服務社區,貢獻社會。

2、平民意識。社區工作項目一般是根據社區居民的需要而確定的,社區工作者要把自己置於社區一員的位置才能體會和理解社區需要,充分尊重每一個社區成員的人格尊嚴和平等權利。社區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實現社區參與,增強社區成員對社區事業的關心和介入,幫助他們找到最關鍵的問題,培養人們的自助能力;並通過共同的工作計劃或項目,推動社區發展。沒有這種「群眾路線」,社區工作就失去了動力和目標。社區工作者的平民意識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民主意識。即使社區工作者具有一種組織者的身份,也要充分重視志願參加和民主合作的精神,促進社區成員或團體的自由發展和自動調適,充分發展各區社會工作

❷ 如何發揮社區服務站和社會組織的作用

組建由專業社工牽頭的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構建起社區「兩委兩站」運行模式,形成以社區黨委領導為核心、居委會民主自治、社區工作站依法行政、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開展服務的管理服務格局。
(一)平台設置
街道成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所轄六個社區成立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作為基層公共服務平台。
一是突出行業管理。2012年6月,西園街道成立安徽省首家街道層面的「社會工作協會」,以協會管理行業,積極培育孵化各類從事居民服務的社區社會組織,具體包括社區社會組織備案登記、發展規劃與組織建設咨詢、服務培訓和項目評估等。目前協會已培育孵化居民自治、公益服務、文體康樂等各類社區社會組織54家,備案1000餘人。
二是突出專業指導。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明確兩名工作人員,外聘一名專業社工管理崗位,負責指導各社區開展相關工作;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由社居委確定兩名社居委成員,外聘一名專業社工崗位,在街道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指導下,為各類社會組織開展活動提供指導和培訓。同時,街道與從事社區居民服務的專業社會服務機構合作,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專業社工介入,對社區服務項目進行專業指導。
三是突出引導扶持。各社區社會工作站結合各自實際,開展多種居民服務項目。街道堅持培育發展和管理監督並重,對社區社會組織給予全面扶持,通過積極爭取必要的資金支持,提供活動場所,將社區網格信息員和社區志願者作為義工充實到不同的社區社會組織中,以加強力量,形成合力。同時,積極引導轄區各類社會組織實行會員制,增強社會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初步建立了政府扶持、會員繳納與社會募集等方式相結合的經費供給渠道,使社區社會組織活動正常開展,社區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二)人才培養
西園街道針對人才缺乏的現狀,採取集中培養的方式,把人才隊伍逐步充實起來,把獲得專業知識的人員充實到各類社會組織中引導居民開展活動,由專業社工來負責中心和服務站的運轉。為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確立了「4+1」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標准。
一是制定培養計劃。結合《安徽省「十二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的要求,街道制定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的時間表,用三年時間要求符合條件的街居工作人員都通過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對三年內通不過考試的聘用人員,予以解聘,做到全員持證上崗。
二是集中組織培訓。通過專業培訓,讓現有的社區工作者走上適應時代要求的社會工作專業化道路。2012年,西園街道統一組織符合條件的88名工作人員報名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對考試人員集中進行考前培訓。集中培訓費用由街道承擔,凡通過考試者報銷報名費、書本費。共有21人獲得了社會工作師職稱,其中初級16人,中級5人。
三是建立教育學院。2012年6月,西園街道被安徽省民政廳確定為全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單位。建立社工人才培訓基地。以此為基礎,與安徽省社會工作協會合作成立安徽省首家社區教育學院,確定五個教育培訓項目:社會工作師考前培訓。對象為符合報考條件的街道社區在崗工作人員,每年3至6月份開班,雙休日上課。蜀山區依託街道的師資場地掛牌成為全區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今年開設3個初級班、1個中級班,參訓人員471人。社會工作師繼續教育。對象為已經通過全國社會工作專業職稱考試,取得證書的社會工作師,共21人,每月開展不低於2次的政策法規、專業理論和實務等技能培訓,提高社區社會工作者的綜合實務素質。社區社會組織負責人培訓。對象為轄區各類社區社會組織主要負責人,每季度開展1次政策法規、組織建設、財務管理和社會公益等方面的培訓。社會服務項目參與人培訓。對象為街道制定的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的實施人員,每月開展1次政策法規、理論知識、項目實施等方面內容。今年已培訓2次,培訓人員達210多人。社區居民綜合素質培訓。社區教育學院同時作為市民學校,面向轄區居民每季度開展1次培訓,提升居民公益意識。現已開課5次,培訓600多人次。
四是建立崗位標准。建立西園街道基層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4+1」標准,即在社區黨組織、社區自治組織、社區行政組織、社區服務組織4類基層組織中,至少各配備1名社會工作師,推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積極發揮作用。並在已有的21名持證社會工作師的基礎上,又購買4名專業社工崗位。目前,街道每個社區已達到有4名社會工作師在崗的要求。今年,又組織了51人報考,預計會大大超過該崗位標准。對獲得職稱的工作人員每月發放定額崗位補貼。
(三)載體設計
實施社會服務項目化運作,由專業社工機構介入。街道業務科室負責對社會服務項目的確定、評估、跟蹤、問效,引入第三方社會組織負責實施,明確雙方的角色定位。通過一年多的探索和實踐,涌現出不少規模較大、服務較實、聲譽較好、具有轄區特色的品牌社會組織服務項目。他們帶領周圍居民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受到轄區居民一致好評。今年,確定交由各類社會組織實施的項目有六項。
特殊家庭「陽光四季」幫扶服務項目。主要為轄區內所有符合計劃生育特扶家庭幫扶條件的家庭和個人提供幫扶,服務對象33人。項目以一年四季安排的活動為主線,結合「五個一」工作的開展,達到為計生特服家家庭和個人提供心理疏導和扶慰,修復其精神創傷,切實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幫助他們盡快走出生活的陰霾,樹立生活的信心。
社區矯正和心理輔助服務項目。服務對象21人。主要為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和原邪教轉化人員、刑釋解教人員、服刑在教人員的親屬(未成年人)及其它需要幫扶人員提供服務。項目以與專業社工機構合作成立「合肥西園啟明星社區心理服務中心」的形式,充分發揮心理咨詢師的心理診斷和評估的作用,通過心理疏導、教育學習和公益勞動等方式糾正和緩解社區矯正人員抵觸情緒和思想,使其更好的融入社會、服務社會。
「情暖夕陽」居家養老服務項目。主要為社區內6千多60歲以上老人和80歲以上獨居或空巢老人等提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以「居家養老服務合作社」和「照護中心」為依託,開展各類便民服務和社區照護服務。給轄區的老人們提供生活上的幫扶和精神上的慰籍。目前,登記在冊的服務對象已有240位老人。自去年以來,開展了「情暖夕陽」系列活動,參加活動的老人超過400人次。
老少活動家園服務項目。主要為轄區老年人和兒童提供課外輔導和教育、文體康樂和娛樂、知識講座和培訓等,項目通過硬體的打造和配備,基本滿足老人和孩子的文化生活與學習需求。其中 「小樹苗學堂」主要為轄區低保戶、單親、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家庭以及重病大病、殘疾和經濟特別困難的家庭解決子女學習障礙,挖掘學習潛能。培訓對象為小學二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學生,每周開課4次,每次2小時,學堂目前擁有學員近100人,已開課一年多。
志願廣場服務項目。主要在轄區內宣傳志願服務理念和建立各類志願者隊伍。項目以建立社區志願服務廣場為主陣地,通過志願者隊伍的建立、管理和作用的發揮,使志願服務活動常態化。目前,已成立街道志願者服務大隊,並設立志願者服務呼叫平台,對志願者隊伍分類管理,下設6個社區服務站,注冊志願者325人,服務內容涵蓋幫扶、助殘等八個方面的內容。
「蜀苑之聲」文化服務項目。通過設立文化活動基金和評選「文化之星」以及成立「蜀苑之聲」藝術學校等形式,提高居民文體活動的積極性,引領社區民間藝術團體向著健康有序的軌道發展。目前,「蜀苑之聲」藝術團下轄12支表演隊,面向轄區居民吸收會員,注冊會員已達到300多人,覆蓋6個社區。街道投資修建了「百姓舞台」居民露天活動廣場,壓縮辦公面積建起了200多平米的「百姓劇場」居民文化活動中心。

❸ 重慶街道考試資料,《重慶城市社區幹部培訓讀本》(重慶出版社出版)、《社會工作基礎與實務》

你好!書還在嗎?或者知道怎樣購買,我去新華書店都沒有,如果你有我願高價購買!

❹ 社區如何發揮社會組織作用

1.整合社會資源,為提供社區居民更好公共服務。以社區居民實際需求為取向,社區社會組織發揮自身的人才、資源等優勢來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的服務需求。

2.社區服務對象,以福利性服務的「老、殘、孤、困、優撫」社會救助對象為重點,逐步拓展到共享福利性、公益性、社會性多層次服務的全體居民。

3.參與社區建設,為拓寬社區建設資金投入渠道。社區建設標準的高低,取決於政府財力的投入。由於政府財力有限,這些社會組織的涌現吸引了許多社會資金投入社區,回報社會、服務社會,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和發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從而拓寬了社區建設資金的資源。

4.社區建設的一個首要任務是推進城市精神文明建設。這些社區社會組織,尤其是如老年協會、群眾文化團隊、志願者協會、康復協會等組織具有民間性、自發性的特點,以共同的興趣愛好為紐帶。

(4)社區組織社會工作培訓擴展閱讀:

社區是若干社會群體或社會組織聚集在某一個領域里所形成的一個生活上相互關聯的大集體,是社會有機體最基本的內容,是宏觀社會的縮影。

社會學家給社區下出的定義有140多種,社區是具有某種互動關系的和共同文化維系力的,在一定領域內相互關聯的人群形成的共同體及其活動區域。

盡管社會學家對社區下的定義各不相同,在構成社區的基本要素上認識還是基本一致的,普遍認為一個社區應該包括一定數量的人口、一定范圍的地域、一定規模的設施、一定特徵的文化、一定類型的組織。社區就是這樣一個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社區工作需要每一個居民的共同參與,需要社區基層黨組織的正確引導,宣傳主流思想,凝聚民心、多措並舉,基層黨組織必須自身過硬,才能發揮核心作用,促進和諧社區的建設。

充分調動社區黨員幹部的工作積極性,打造一支政治素質優、業務能力強、服務群眾好的社區黨員幹部隊伍。經常組織學習、業務培訓,提升社區黨員幹部業務知識、素質能力。切實用知識武裝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為居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❺ 如何在社區開展青少年社會工作論文

相關詞句改一下就可以 青少年社會工作現狀,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一、研究的背景與概況 (一)研究背景 作為社會分工體系的一部分,社會工作是一種特定的社會現象。社會工作本質上是外來經驗在中國本土的現實移植,因此,探討中國社會工作的發展還必須回溯到現代社會工作的西方本源。我國很多學者都就社會工作的內涵和功能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大部分學者認為:社會工作是一種專業,是由政府或私人承辦,以協助個人調適與社會環境的關系,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潛能,增進社會福利。社會工作的功能主要有對弱勢群體的補充功能、對正常群體的強化功能,以及對強勢群體的發展功能三方面。 上海市組建的青少年社會工作隊伍主要服務對象是失學、失業、失管的「三失」青少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閑散青少年。據統計,上海市的閑散青少年目前共有六萬三千多人,全國的閑散青少年數目更是驚人。 社會工作的三大傳統方法--個案社會工作、小組社會工作和社區社會工作依然是目前青少年社會工作的主流方法,但現在也出現了一些比較新的變化,比如外展社會工作的運用、機構社會工作的注重等等,最新的社會工作發展充分考慮到了社會本身的發展,在青少年社會工作中,加入了一些比較新潮的觀念和方法,例如大眾文化與社會工作、環境保護與社會工作、大眾傳媒與社會工作、網路社會工作等等,這些新的社會變化的引入,為青少年社會工作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論。 (二)研究方法 我們採用分層定比和典型抽樣方法,共選取350份樣本,發放問卷350份,回收問卷350份,其中有效問卷348份。 二、研究的內容與結論 (一)閘北區青少年服務對象生活狀況調查 對閘北區青少年服務對象的了解是做好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閘北區區情相對比較復雜,發展相對比較落後,失學、失業的青少年比例比較高,而且這個總體數字一直在變化過程之中。因此,有必要對閘北區失學、失業的青少年作一個深入的調查,以便及時全面地掌握他們的生活狀況,從而更有效地開展對特定青少年的服務。 1、主要特徵 (1)群體分化明顯。當今社會分化越來越明顯,這種分化同樣也表現在閘北區青少年服務對象身上,他們不是一個同質群體,而更主要地是一個異質群體,比如在學歷結構、年齡構成、性別構成、家庭狀況等許多方面,青少年服務對象之間都存在有明顯的差異。 (2)受教育程度較高。接受調查的青少年服務對象學歷結構相對尚可,具有大中專學歷的佔43.2%,接受教育水平較高可以使青少年更加容易接受專業社會工作的理念,更有助於青少年社會工作的開展。此外,青少年服務對象繼續學習的意願也非常強烈,而且,學習目的比較明確,更加註重實際應用。 (3)工作意願比較強烈。青少年服務對象中58.3%的人曾經參加過工作,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此外,50.7%的青少年服務對象非常願意參加工作,還有31.6%比較願意參加工作。工作意願的強烈意味著青少年服務對象自我發展和參與社會的意願非常強烈。 (4)家庭認可程度較高。青少年服務對象中69.1%的人認為家庭對自己影響很大或比較大。在承認家庭對自己的重要影響時,大部分青少年認為父母,尤其是父親對自己的影響最大,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人生觀、價值觀等的形成上。 (5)社區參與意識較強。盡管青少年對社區的影響力評價不高,但還是有48.4%的青少年很願意或比較願意參加社區組織的活動。當然,如果社區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好,青少年參與積極性會更高,其中文娛活動和體育鍛煉最為青少年服務對象所喜歡。 (6)對社會工作較為認同。40.3%的青少年服務對象對青少年社會工作非常了解和比較了解。此外,還有42.6%的青少年服務對象非常願意和比較願意做一名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志願者。 (7)社會評價較高。49.1%的青少年服務對象認為當前我國社會發展形勢很好和比較好,另外,還有58.7%的青少年服務對象非常看好和比較看好我國社會發展的前景。 2、現存問題 (1)人戶分離現象嚴重。主要有三種:一是人在閘北,戶不在閘北;二是戶在閘北,人不在閘北;三是人戶都在閘北,但戶籍和居住地不在同一個街道。 (2)非完整家庭現象突出。近28%左右的調查對象因為各種原因生活在殘缺家庭之中,這個比例比較高,對於這樣一些特殊家庭中的青少年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 (3)生活困難家庭比較多。調查對象中79%的家庭月均收入低於3000元,62.4%的家庭月均收入低於2000元,25.9%的家庭月均收入低於1000元。 (4)社會資源整合較差。接受調查的大部分青少年對鄰居、居委會、街道和社區認知和認同程度很低,不懂得充分整合這些社會資源。而且,交往圈子比較狹小,交往對象過於單一,主要局限於同學和朋友,這些都將極大地限制青少年的社會發展。 (二)閘北區青少年社工工作現狀分析 1、主要特徵 (1)高度的專業認同感。閘北區青少年社工的專業認同感非常強烈,無論是社會招聘人員還是公安借調人員都是如此,71%的社工認為,社會工作非常重要,29%的人認為,社會工作比較重要,沒有一個人認為社會工作不重要。 (2)強烈的專業創新意識。閘北區青少年社會工作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在社會工作開展過程中,專業上的創新比比皆是,在既有的青少年社會工作理論基礎之上,結合閘北區的特殊性,閘北區青少年社會工作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和創新,鑒於「三失」青少年的特殊性和復雜性,閘北區青少年社工站積極推行分級預警服務制度,將青少年服務對象按照危機嚴重程度依次劃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分別實行相應的管理;此外,結合本區單親青少年的特徵,社工又開展了單親同質小組「單親家庭自助小組」活動;另外,根據閘北區青少年服務對象的特徵,青少年社工將團體康樂活動作為主打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閘北區青少年社會工作的開展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關心和支持,在「對專業青少年社會工作影響最大的三個職能部門」的調查中,青少年社工普遍認為區政府是影響最大的部門,這說明區政府在青少年社會工作推進過程中做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工作。此外,團區委也為青少年社會工作的開展聘請了專業督導,並與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師資聯系,研究總結青少年社會工作的經驗。另外,團區委還與區檢察院簽署了合作協議,積極推進罪錯青少年的幫教工作。 (4)社會資源的綜合協調。為了更好地推進閘北區青少年社會工作,團區委努力整合已有的三支隊伍:「社區就業援助員」、「社區青少年輔導員」、「社區青少年工作者」,並將這三支隊伍與專業青少年社會工作隊伍有機地結合起來。此外,又與「紅紅姐姐工作室」和「熱愛家園」等社會資源建立工作聯系,共同推進服務青少年工作。在專業指導上,團區委還與上海市青年幹部管理學院、長沙民政學院等高校聯合建立社工實習基地。閘北區青少年社工站本身也積極建立了一支志願者隊伍,這些社會資源的綜合協調大大推動了閘北區青少年社會工作的進展。 2、現存問題 (1)社工隊伍的雙軌制建構。目前的閘北區青少年社工隊伍主要由兩塊人員構成:第一塊是社會招聘人員,第二塊是公安借調人員。公安借調人員在人員編制、工資發放等方面與社會招聘人員完全不一樣。 (2)社工專業素養偏低。目前閘北區青少年社工隊伍總體構成人員的社會工作專業素質不太高,其中絕大多數人之前並沒有接觸過社會工作,也很少有人接受過專門的社會工作訓練。 (3)評估激勵措施缺乏科學性。對青少年社工的評估應該是績效評估、專業評估,而不是崗位評估,更不是簡單化的出勤評估。盡管目前出台了許多對青少年社工的評估激勵措施,但是,這些措施普遍缺乏科學性、合理性和公平性,尤其缺乏專業性。這些欠缺同樣也表現在對青少年社工的其它管理措施上。 (4)社工站缺乏人財物權。目前的社工站是一個虛體,只是一個傳聲筒,沒什麼實際意義。造成這種尷尬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於社工站沒有相應的人財物權,這三權的缺乏直接導致了社工站的邊緣化。 (5)條塊分割、缺乏競爭與協作。目前的青少年社工組織建構缺乏足夠的靈活性和開放性,社工與社工之間、街道社工小組與街道社工小組之間、區社工站與區社工站之間分裂割據、各自為政,僵化性與封閉性較強,服務對象很難轉接、社工人員很難流動,彼此之間缺乏足夠的競爭性和必要的協作性。 (6)多頭管理、干預過多。從目前的組織建構上來看,閘北區青少年社工接受的是多方面、多層級的管理和指導,區社工站、市社團、專業督導、區政府、區預防辦、團區委、街道辦事處都可以對青少年社工發號施令,問題是這些號令彼此之間可能會沖突,這就讓社工無所適從,接受調查的社工對此反響頗大。 (7)社會資源整合乏力。青少年社會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方方面面的力量協調支持,但是,目前青少年社會工作本身的運作機制尚未真正理清,而且,社會工作與政府的關系也沒有完全理順,再加上社工本身的專業水平限制以及我國社會力量發育的先天不足,這使社工很難將現有的社會資源真正整合起來。 (8)社會認同程度偏低。社會工作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專業和職業,許多人甚至誤認為青少年社工就是青保人員、就業援助員、低保申領員、街道幹部、居委會幹部等等,還有人認為青少年社工其實就是交通協管員之類不尷不尬的角色。 三、相關的對策與建議 綜合支持模式是閘北區司法社會工作試點的結晶,是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社會工作新模式,也是上海市司法社會工作指導思想「政府主導推動、社團自主運行、社會各方積極參與」在閘北區的實踐結果。 所謂綜合支持模式主要強調政府與社會力量的綜合協作,強調社會力量的綜合參與,強調社會工作與多方力量的綜合支持,強調社會工作專業方法的綜合運用。在這個基本思路下,我們認為,應著力構建綜合支持的青少年社會工作新模式。 (一)立足專業、創新品牌 專業性是青少年社會工作的立足之本,也是青少年社會工作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青少年社會工作進一步的推進過程中,專業化建設應該在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專業研究、專業督導、專業培訓、專業操作等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全面。 創新意識是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根本保障,中國有特殊的國情,閘北區有特殊的區情,在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具體實踐中,決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青少年社會工作經驗,而應該以閘北區為根本,勇於探索,大膽創新。 品牌意識是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旗幟,也是專業創新的必然結果,閘北區青少年社會工作應該有足夠的智慧、信心和勇氣,精心打造屬於自己的專業品牌,以便更好地服務於青少年,引領上海乃至全國青少年社會工作發展。 (二)塑造青少年綜合服務品牌 閘北區青少年社會工作在實踐過程中已經有了許多探索和創新,比如團體康樂活動,以及單親家庭自助互助小組,但是,這些活動還有些單一,過於注重小組社會工作方法。實際上,小組社會工作只是社會工作常用的三大方法之一,而且,目前社會工作發展的國際性趨勢是綜合運用多種專業方法,比如個案社會工作、小組社會工作、社區社會工作以及外展社會工作、個案管理等等。因此,閘北區青少年社會工作精心打造的專業品牌不應該是單一的社會工作方法,而應該是綜合性社會工作方法,也就是青少年綜合服務。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目前,全市其它區的青少年社會工作基本上都停留在單一社會工作方法的運用上,閘北區先行一步,可以對其它區青少年社會工作的發展起到應有的模範帶頭作用。另外,綜合服務的青少年社會工作也正好與綜合支持的閘北區社會工作新模式相契合。 (三)強化督導、拓展研究 在青少年社會工作專業推進過程中,專業、高效而又敬業的督導的作用至關重要,因此,對專業督導的進一步強化應該是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所在。建議對督導實行競聘制與合同制,通過競爭,選拔最適合的督導;通過合同,刺激督導最大限度地發揮專業指導作用。 對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深度研究是發展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本源推動力,及時總結青少年社會工作推進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才能不斷保持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健康發展。建議每半年或一年可以將青少年社會工作推進過程中所遇到的代表性問題,以課題的形式向相關專家招標,以便通過最好的專家獲得最好的研究成果。 (四)專家主導、一口上下 在青少年社會工作推進過程中,政府部門、社團、專家等多重聲音、多頭管理一直是一個難解的症結,團區委應該進一步理順政府、社團、專家、社工的內在關系,抓大放小,盤活全局。建議團區委將他們之間的關系定為:專家理論指導、政府資源協調、社工具體實踐。在青少年社會工作推進中,要進一步強化專家的主導作用,在專業上樹立專家的絕對權威,集體論證,專家決斷。專業上的變通要通過專家一人之口,上傳下達。 (五)科學評估、有效激勵 科學的評估、有效的激勵是青少年社會工作持續、高效推進的必需,也是充分調動青少年社工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建議團區委盡快委託專家制定專業的評估方法,對社工實行科學管理。另外,要採用多種方式對社工進行激勵,打破唯文憑論工資的錯誤觀念,加大獎勵力度,根據社工工作績效分別實行不同方式、不同層級的獎勵。團區委最好能夠募集專項基金,作為對青少年社工的長期激勵。 (六)權力下放、健全配備 團區委應該給區青少年社工站更多的人財物的支配權力,進一步將區青少年社工站實體化,推動區社工站獨立運轉。同時,對街道社工點配備必需的辦公活動經費,使每個社工增強自主性、激發創造性。團區委應該脫離對青少年社工具體的事務性指導,更對地給與政策和資金等宏觀方面的支持和協調。 (七)動態管理、有序競爭 競爭是保持青少年社會工作活力和創造的有效手段,團區委應該進一步打破青少年社會工作僵化的用人制度和封閉的工作制度,鼓勵青少年社工的區際流動,推動青少年社工的招聘與解聘,施行青少年事務的競聘招標制度,引入其他社會團體和組織參與競爭,保持青少年社會工作持續的創新能力。 (八)加大宣傳、增強認同 團區委應該通過多種途徑、動員多種媒介、採用多種方式,加大對社會工作的宣傳力度,以增強社會工作的知曉度,提升社會工作的認同感,為青少年社會工作的開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九)整合資源、全面推進 青少年社會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力量全面協調、共同推進。閘北團區委可以首先整合自己旗下的社會力量,如「青年就業援助員」、「社區青少年輔導員」、「社區青少年工作者」,以及其它社會團體和組織如「紅紅姐姐工作室」、「熱愛家園」等;其次,整合檢察院、勞動局、街道辦事處、職業介紹所、社會保障中心等職能部門;再次,整合居委會、社區等社會組織;最後,整合高校專家、社會志願者、企業等其它力量,為青少年社會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實的社會基礎。 (十)多方交流、拓寬視野 社會工作是一個很年輕的職業,也正因為年輕,所以發展很快,創新很多。團區委應該更多地走出去、請進來。多與市內、國內乃至國際青少年社會工作前沿人物交流,感受最前沿的青少年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始終保持領先地位。同時,為青少年社工創造更多的學習、進修和參觀機會,定期為青少年社工開辦最新的青少年社會工作專題講座和輔導,幫助青少年社工不斷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增強專業實踐能力。

❻ 社區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社會工作是一種幫助人和解決社會問題的工作。它幫助社會上的貧困者、老弱者、身心殘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預防和解決部分經濟困難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會問題;開展社區服務,完善社會功能,提高社會福利水平和社會生活素質,實現個人和社會的和諧一致,促進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在我國社會工作不僅包括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和社會服務,還包括移風易俗等社會改造方面的工作。
(1)社會工作是一種助人自助活動。美國社會工作者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NASW)對社會工作所下的定義是:社會工作是一種專業活動,用以協助個人、群體、社區去強化或恢復能力,以發揮其社會功能,並創造有助於達成其目標的社會條件。
(2)社會工作是一種助人過程。弗里蘭德(Friedlander)1980年在其所著的《社會福利導論》(Introction to Social Welfare)一書中強調社會工作是一種專業服務,也是一種助人的過程。
(3)社會工作是一種助人方法。台灣學者廖榮利在1996年出版的《社會工作概要》一書中引述芬克(Fink)對社會工作的定義:社會工作是一種藝術或學科,它通過提供助人的服務,以增強個人與群體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生活功能。這種助人的專業方法注重人們和其所處環境的交互關系。
(4)社會工作是一種專業。廖榮利本人在《社會工作概要》一書中對社會工作所下的定義是:社會工作是現代社會中一種獨特的專業領域,它運用社會的和心理的科學原則,以解決社區生活中的特殊問題,並減除個人的生活逆境和壓力。
(5)社會工作是一種制度。威特默爾(Witmer)1942年在其所著的《社會工作:一種制度的分析》一書中認為:社會工作是有組織的機構或團體為解決個人所遭遇的困難而實施的一種援助,是為協助個人調整其社會關系而實施的各種服務。史坡林(Siporin)在1975年出版的《社會工作實務概論》一書中也認為:社會工作是一種協助人們去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恢復並增強他們社會生活功能的一種社會制度化方法。
(6)對社會工作的綜合性定義。斯基摩爾(Skidmore)在其1994年出版的《社會工作導論》(Introction to Social Work)一書中,對社會工作下了一個綜合性定義:社會工作是一種藝術、一種科學、也是一種專業,其目的在於協助人們解決其個人、群體(尤其是家庭)、社區的問題,以及運用個案工作、群體工作、社區工作、行政和研究等方法,促使個人、群體和社區之間的關系達到滿意的狀態。

❼ 如何培育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

「2014年10月15日,北京市南門倉社區事務自管會在北京中弘社會工作與志願服務中心推動下召開了第一次會議,誰參加了會議,解決了什麼問題,有什麼感想……」北京中弘社會工作與志願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丁傳宗作為該組織的指導者參加完會議,一一記下這個社區社會組織成長的每個腳步。他坦言,社區社會組織目前仍然在夾縫中求生存。在國家社會治理方式轉型的大背景下,社區社會組織如何在基層落地生根,切實解決居民有效需求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共同話題。

並非只是自娛自樂

「社區社會組織應該是紮根社區,為居民提供服務的組織。」連日的奔波使杭州市上城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閻軍楠聲音略顯疲憊。

與很多人認為社區社會組織是社區的自組織甚至有些人認為社區社會組織只是自娛自樂的組織不同,閻軍楠更看重社會組織能否切實紮根在社區,是否能為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務。這種認識來自於對汶川地震的反思。汶川地震中,社會組織數量出現井噴,然而很多社會組織卻並沒有留下來。這使他認識到社會組織的長久生命力在於紮根本土社區及為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務。

為此,閻軍楠在杭州市上城區探索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育社會組織,以社會力量整合促進社會組織發展,以社會組織的發展助推基層社會管理創新——上城區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模式,簡稱為「以社孵社、以社促社、以社助社」的「三社聯動」發展模式。

走進上城區各個社區,會發現各類社會組織蓬勃興起,形成了生活互助、紅色文化、居家生活等各種主題的社區社會組織公益服務網路;在養老、求學、找工作、看病等百姓需要的方方面面,社區社會組織都能及時提供便民服務;另外,社區文化生活豐富了,社區治安也越來越好,形成了社區和諧的局面,凸顯了社區社會組織治理的作用。

「社區社會組織並非只是自娛自樂。」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紅雲在調研中發現,居民會逐漸開始關注社區環境、孤寡老人照顧等帶有公共性和社會性的問題。這一點與閻軍楠不謀而合。她認為,在社會治理的大框架下,社區社會組織的發展是以滿足居民需求、提高其服務能力為基礎的。

離滿足居民需求還差很遠

2011年底,中共北京市委社會工作委員會工作人員劉軒做的《北京市社區社會組織的調查研究》顯示,截至2011年底,北京市社區社會組織按社區社會組織活動領域劃分,文體活動類佔47.1%,生活服務類佔6.8%,社區事務類佔16.2%,志願服務類約佔21.6%,其他組織佔3.5%。

「目前,社區社會組織自身發展結構仍然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文體活動領域,而進入社區公共服務和公益領域如社區治安、環境維護、助老托老等領域的社區社會組織十分有限,沒有形成種類齊全、觸角廣泛、體系健全的格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周宇宏說。

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講師康曉強認為社區社會組織的發育基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及相伴隨的社會轉型,其成長的動力源自公民的社會需求結構。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鄭琦在對北京市朝陽區城市社區社會組織進行調研時發現,25歲以下的居民最希望建立社區便民服務和共同興趣類組織,45歲以下居民比45歲以上居民更關注社區便民服務和社區建設。由此可見,社區居民對社區社會組織提供便捷服務有所期待。

在丁傳宗看來,通過梳理社區社會組織目前提供的服務和居民服務的需求來看,社區社會組織在挖掘居民內在需求,滿足居民個性化和多樣化需求方面還差很遠。

閻軍楠強調如果不抓好社區居民的內在需求,那麼社區社會組織所做的工作便不具備針對性,也無法實現社區社會組織在基層落地的問題。在他看來,社區社會組織挖掘居民需求的能力甚至比籌資能力更為重要。

政府和社會協同發力

閻軍楠認為如果沒有政府和社會力量等多元治理主體的協同合作,「三社聯動」模式也不會成功。

上城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通過社區公益創投「相親會」,使多方資源匯集社區公益項目的服務。2013年,組織街道範圍的公益創投,僅望江街道便有50多個公益項目,籌措金額138萬元。而組織全區社區層級的公益創投,入圍100多個項目,籌集資金470多萬元,惠及居民11萬人。這不僅為社區社會組織提供了可持續的資金支持,還調動了政府、居民、社區社會組織、企業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社區治理。

值得注意的是,閻軍楠認為社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雖然是民非,但是卻藉助了政府的資源,才全面鋪開了「三社聯動」模式。

丁傳宗在南門倉社區事務自管會的項目中也發現,如果沒有政府購買服務支持的社工助推社區社會組織1+1項目,沒有專業社工的培訓與指導,南門倉社區事務自管會不會有現在的成長。

「其實,通過這些模式發現,社區社會組織的孵化與培育很多都是由獨立的第三方組織來進行的,但其背後都有政府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周紅雲說。同時,她認為隨著社會組織的發展,僅靠民政部門來扶持已經遠遠不夠了,政府需要通過在政策、資金上予以扶持,但未必由政府來做。因為政府在實操經驗及專業上不如專業的社會組織有優勢。在她看來,政府扶持第三方來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加強協調合作是可行性選擇。

「社會組織在社區將大有可為。」在采訪中,閻軍楠一直強調此觀點。他認為社區社會組織的發展不需要多麼「高大上」的理論,而是要根據本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運用社工方法,讓居民知道自己是社區建設的主體之一,而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然後,通過組織化的方式實現社會良治,切實解決社區建設多元主體動員問題及社區居民沒有歸屬感的問題,從而實現社會治理轉型。

❽ 社區工作者的社會工作師考試

哇~~~這份工···我覺得除了做領袖領導這個專業的發展之外,是沒有什麼前途的··證書肯定是要考的啦~~等到有經驗了,工資就會高的

閱讀全文

與社區組織社會工作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