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工作 > 從經濟學角度看藝術培訓

從經濟學角度看藝術培訓

發布時間:2021-02-17 07:10:26

⑴ 搞藝術好還是經濟學經濟是什麼

經濟學要比較好的數學基礎你是藝術學生的話應該數學很薄弱那麼先從曼內昆的經濟學原理看起很通俗很好懂容然後多看些財經雜志與此同時補習下高數線性代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課程再就可以看些中級教程了像范里安的微觀經濟學和多恩布希的宏觀經濟如果不是為了讀研究生或者搞研究弄到這里也就可以了希望這些回答能幫助到你

⑵ 思考題: 1、你怎樣來分析該案例 2、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上面哪一種方案是合理的

  1. 利用價格-利潤曲線分析,按照消費者最有消費能力取價格,即曲線的拋物線頂點。此時的利潤最大。

  2. 兩者都不完整。

⑶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政府介入表演藝術的必要性

參考:《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 1999年04期,《關於文化藝術活動的經濟學分析》
袁志剛,復旦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藝術品具有投資價值,因此藝術品的價值有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它的美學價值,這種美學價值往往與創作該藝術品的藝術家所從事的藝術經歷有關,也與該藝術家創作該藝術品時所投入的時間、精力和智力有關。藝術家與科學家不同的是,其投入的「智力」,「情商」成分可能要高於「智商」成分,或者說藝術創作中,其天才的成分可能更重要。藝術品價值的另一個構成部分是由市場的預期價值來決定,後者受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1)如時尚的變化;(2)某種藝術風格的歷史性演變;(3)大的藝術運動的興衰;(4)大眾媒介的介紹及推薦;(5)藝術家有否過世以及目前年齡、身體狀況;(6)鑒定師的作用等等。另外,藝術品作為投資品, 其價值的變動與當時的經濟景氣情況有著密切的相關性。
以下為表演藝術的供給,繪畫藝術、雕塑藝術的供給,博物館收藏品展覽供給以及閱讀藝術供給的經濟學分析。
對於表演藝術的供給問題,我們首先要建立表演藝術的生產函數。表演藝術的產出就是舞台演出,從量上進行衡量,一是某一劇目的演出場次,二是每一場次的觀眾數日。從投入的角度來看,演出一個劇目首先涉及排演這個劇目的藝術家和非藝術家的勞動力投入和資本投入(如服裝和道具的購買等等),其次涉及每一次演出的資本投入。如果我們用v表示劇院的最大觀眾席位,y[,ij]表示第j種劇目第i 場演出的觀眾人數,那麼y[ ,ij]≤v。同時,我們用L[s]和K[s] 表示排演時的人力和物力投入,L[r]和K[r]表示某場演出時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那麼,我們可以建立一種以下形式的關於表演藝術的生產函數:
附圖{圖}
其中m[,j]-m[,j](l[8][,j],K[8][,j]),是某場演出時人力和物力投入的函數,q[,j]是表示演出質量的指標。因此,第j種劇目所能吸引的觀眾數目是人力和物力投入和演出質量等變數的函數,而且這一生產函數還具有以下的性質:
附圖{圖}
以上公式表明,一個劇種,演的時間越長,其最後的場次所能增加的觀眾遞減。這有點類似於物質生產領域中生產要素邊際生產率遞減的情況,但其中的機理具有很大的不同。
關於繪畫、雕塑等凝固藝術品的供給問題,首先涉及一個國家藝術家(畫家、雕塑家)隊伍的形成問題。也就是說,我們首先要問,是什麼原因促使一個人選擇藝術生涯,是由於天賦或者個人愛好,還是出於社會對藝術家的豐厚報酬?毫無疑問,由於藝術創作實際是一種創新活動,一方面它要求藝術家必須具備一定的天賦,即對美學有很好的感悟能力,另一方面它又要求藝術家對前人的藝術成果進行很好的學習、吸收和消化,兩者的結合使得藝術家成功地進行創新,創作出具有個人風格的作品。因此,藝術活動不是人人都可以從事的,它需要一定的主觀方面的條件。從藝術家隊伍的形成來看,藝術家本身的天賦及其對藝術的追求成為藝術家勞動供給的一個前提條件。其次,對藝術家創作性勞動的豐厚報酬構成對藝術勞動供給的一種激勵,因此藝術家勞動供給是其報酬的函數,其彈性系數為正,這也是毫無問題的。但是,藝術家勞動供給對其報酬的反應程度究竟有多大,或者說藝術勞動供給的收入彈性究竟有多大?這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 復雜性主要來自於藝術家付出的勞動與其收入報酬之間的關系並不是一種確定的關系,而是一種隨機性很大的關系。換句話說,藝術家生涯是一種收入報酬差異極大從而導致藝術家活動是一種風險很大的活動。從事藝術活動的人們,有收入非常多的藝術大師,一幅畫可能價值幾千萬元,但同時大量的小畫家,或者還沒有出名的畫家,其收入可能難以維持溫飽。上海電視台的記者1998年曾在巴黎采訪過法國華裔抽象畫大師趙無忌,據趙無忌先生的估計,法國大約有3萬畫家,但正式按畫家交納社會保險金的只有8000個,其中真正能用售賣畫作維持生計的大約只有 200個左右。因此,盡管在成功的藝術家那裡,其藝術勞動的收入報酬遠遠高於其他勞動者,有時甚至遠遠高於科學家的收入。但是對於大多數從事藝術勞動的藝術家來講,其收入報酬不能維持生計。因此從收入報酬角度來講,少數藝術家的高收入並不構成對大多數藝術家勞動供給的激勵,對於他們來說,從事藝術活動的最初動機可能是藝術天賦和愛好使然。所以,對於大多數從事藝術活動的藝術家來講,他們往往具有雙重職業,如在學校里教書,或者在編輯部從事美編工作,等等,同時他們可以利用閑暇時間進行藝術創作。鑒於這些分析,我們基本上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藝術家隊伍的形成和壯大,藝術勞動的供給,主要取決於一個國家藝術人才的存量及其發掘,而藝術人才的存量及其發掘,又是與這個國家藝術活動的普及、美育方面人力資本投資的多寡有關。當然,我們在這里也不否認社會對藝術大師的豐厚的收入報酬激勵從事其他活動的人向他們看齊,期待終有一天自己的作品能被社會所承認,從而能給其帶來豐厚的收入。因此藝術家平均收入的提高是刺激藝術勞動供給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是與此同時,藝術家的藝術勞動供給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創新活動,是一種藝術享受。從這個角來看,藝術勞動供給不同於其他的簡單勞動供給,藝術勞動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給勞動者所帶來的不僅僅是負效用。因此,藝術勞動者在閑暇時間偏好、收入偏好、藝術創新活動偏好函數之下,作出的勞動供給決策遠比普通勞動供給要復雜得多。我們在考察普通勞動供給時,我們假定勞動者在使自己的效用為最大的情況下作出選擇,而他的效用取決於以下幾個要素:消費品、閑暇時間(即其所支配的總時間l減去勞動時間I[s]:l-I[s]和貨幣(代表將來消費)。當勞動收入上升時,正常情況下勞動者根據替代效應,會提高其勞動供給,通過收入增加使得其消費品的消費增加(當然當其收入高到一定程度時,收入效應會發揮作用,這時閑暇會變得十分重要,因此收入提高到一定程度,勞動者對收入提高的反應是減少勞動供給,以增加閑暇的消費)。但是,當我們考察藝術勞動供給時,上述閑暇(l-I[s])被視作消費品的替代品,而I[s]被視作是帶來負效用的簡單勞動的假定就難以成立了。因為在藝術家那裡,藝術勞動往往是藝術家追求的一種享受,為了這種享受,他可能以其他謀生勞動獲得收入,並用其他勞動獲取的收入支持其藝術追求。當然,在大藝術家那裡,藝術勞動為大家所承認,他們在藝術享受的同時,又可以解決生計問題,因此在大多數人看起來,藝術家的勞動是最高尚、最吸引人的勞動。一個國家藝術人才的形成還與一個國家的文化傳統和藝術傳統有關聯,而一個國家的文化傳統和藝術傳統又通過一定的有形物留傳下來,如建築物、壁畫、雕塑、國家及私人的繪畫作品收藏,一個國家藝術寶藏越豐富,保存得越好,傳播得越有效,這個國家的藝術氛圍就越濃厚,就越容易造就大量的藝術人才。
三、政府政策對文化藝術活動促進的意義
前面我們就文化藝術在經濟活動的作用以及文化藝術產品的供求特徵進行了分析。經過前面的討論我們發現,文化藝術產品的供給和需求不同於其他產品的供給和需求,有著其本身非常明顯的特殊性,由於這些特殊性的存在,使得文化藝術活動不能被簡單地置於市場經濟中進行發展,而是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才能使文化藝術得以健康地發展。
首先,新古典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中的主流派經濟學,該經濟學認為,完善的自由競爭市場機制是優化資源的最有效的手段,通過嚴密的數學論證,該理論證明了,在既定的經濟資源擁有量和生產技術條件下,使全體經濟行為人經濟福利達到最大的帕累托最優是與完全競爭的市場均衡狀態相一致的。因此,新古典經濟學從本質上來講是否定政府對經濟生活進行干頂和調節的,他們強調的是,要充分利用市場的調節力量,使各類經濟活動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達到均衡。文化藝術活動作為一種經濟活動,也不例外。市場中形成的文化藝術產品的價格是調節文化藝術產品供求的最好的信號,供求通過價格波動而達到均衡,同其他產品一樣,是文化藝術活動中資源配置的表現。但是,許多經濟學家同時也發現,並不是所有商品通過市場調節都可以使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特別是對於公共產品的供給和需求,市場機制是失靈的,即市場無法通過價格的設置和波動來調節公共產品的供求。而文化藝術產品就是具有公共廣品性質的產品,因此,市場機制在調節文化藝術的供給和需求時,也是失靈的。所謂公共產品,如橋梁、路燈、海上的燈塔等等,其具有如下的性質:第一,非競爭性,一群消費者在消費某一公共產品的同時不影響其他新加入消費者在同一時點共同消費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第二,不可分割性,如電視廣播等,文化藝術產品的供給不可能在不同的消費者那裡進行分割;第三,公共產品增加消費的邊際成本等於零,當一群消費者消費某一公共產品時,增加其他人消費的邊際成本等於零;第四,公共產品的非排他性,即公共產品一旦供給出來以後,產品的供給者無法要求需求者向其支付價格。如對於城市建築和雕塑作品來說,這些建築和雕塑的所有者很難要求每個欣賞這些雕塑的人支付價格。由於文化藝術產品具有很明顯的公共產品性質,因此我們指望完全按照市場原則來處理文化藝術產品的供給和需求是不現實的。
其次,文化藝術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具有很強的外部性。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文化藝術產品的生產和消費活動,如博物館藝術品的展出和參觀,文化藝術節在一個城市的舉辦,可以促進旅遊業和其他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如法國盧瓦河上的一個名叫「香濃舍」的城堡,雖然屬於私人家庭,但是該城堡每年接待參觀者 945000 人,僱用勞動力70人。這些參觀者大部分都是通過各旅行社安排前往的,是法國著名盧瓦河城堡游中的一部分。因此不僅「香濃舍」可以獲得門票收益,而且各家旅行社可以獲得導游等收益,同時還有「香濃舍 」附近的旅館、飯店、各類商店都可以因此而獲得他們的收益。
第三,與前面文化藝術產品的外部性有著緊密聯系的文化藝術活動能夠對其他經濟活動產生一種乘數效應。 1992 年美國紐約市市長Rudolgh Giuliani宣布市政府將對文化機構進行各種形式的資助。 這一決策是基於一項調查,該調查指出某項文化支出將有可能導致紐約市100億美元的收入增長,這個收入增長包括交通 收入增長、旅館收入增長和飯店收入增長等。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市,三大文化活動(管弦樂隊演出、博物館展出和文化節)的舉辦將產生1.5~3倍於文化投入的收入增長。在法國,每年的阿維濃(Avignon)戲劇節,都可能帶來大於戲劇節舉辦成本的收入增長。如1985年,舉辦戲劇節的投入經費為1350億法郎,而綜合收入為25 50億法郎。上述這些研究所顯示的外部性收益還只是純經濟收益,非經濟方面收益顯然難以計量,但其影響可能比經濟收益更大,更為持久。例如,文化藝術活動可以培養一個民族的愛國主義情操,提高民族的文化藝術素質。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藝術遺產構成民族自豪感的重要的物質基礎,讓本國公民經常性地回顧參觀文化藝術遺產,經常性地舉辦各類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節,一方面可以使他們充分吸收前輩的文化藝術養分,為文化藝術進一步創新和宏揚作準備,另一方面可以培養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進一步激發他們愛國主義情愫,最後轉化為一個奮發向上的動力。
第四,文化藝術活動中的投入—產出,象高科技方面的投入—產出活動一樣是一項具有高風險的投資活動。因為在文化藝術活動中,高投入與高產出之間並不一定具有穩定的函數關系,而是一種概率關系。舉例來說,某個藝術家投入其畢生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在某一藝術風格的創新方面進行不斷地探索,但是其最終的結果——所創作的作品是否被大家所認可和接受,並可以賣出很高的價格,以補償其投入所費,是件很不確定的事情。但是,對於某一具體的文化藝術投入—產出來說,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不確定的。但並不等於文化藝術的投入—產出之間就沒有正向的關系,從普遍性角度來講,文化藝術方面的高投入畢竟可以帶來高產出。而現在的問題是,當具體到某一項文化藝術的投入—產出活動時,由於存在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私人在這方面的投入往往是不充分的,因此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使文化藝術投入與整個經濟的發展相適應。
從上述四個方面,我們論證了在文化藝術活動方面,單純地依靠市場機制來配置經濟資源,可能會使這方面的投入嚴重不足,從而使整個經濟的資源配置處於一種非帕累托最優狀態。如同其他的公共產品、具有很強外部性的產品、能夠產生乘數效應的產品和具有高風險的投入—產出關系的產品一樣,政府在文化藝術活動上面的介入是必要的,政府的介入可以解決外部性很強產品供給不足的矛盾;政府的介入可以充分發揮文化藝術產品供給所帶來對整個經濟的乘數效應的作用;政府的介入可以支持私人進入高風險的文化藝術的高投入,從整個社會角度來看,帶來較高的收益,這是就文化藝術活動方面政府介入的必要性而言的。那麼,政府的介入採取何種形式?政府在文化藝術活動方面的介入首先體現為政府直接的財政支出,即由政府撥款投資文化藝術方面建設,如建造博物館、歌劇院等等,對維持這些機構的日常運作費用,也可以納入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財政預算項目。其次國家投入和籌集各類資金舉辦各類文化藝術活動,促進文化藝術活動的發展。最後,國家還可以通過制定各類法規和政策,一方面對文化藝術經濟活動給予如稅收等方面的優惠,另一方面鼓勵企業和私人對文化藝術活動的資助,多方面動員社會力量支持文化藝術活動。

⑷ 藝術經濟學屬於什麼專業大類,以後找工作的方向是什麼

藝術經濟抄學是一門新的科學,是融合藝術與經濟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藝術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它的理論基石是經濟學和藝術學。所以,我們要把經濟學和藝術學及相關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運用到藝術經濟學這門學科和領域,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藝術經濟學的內容,把藝術經濟學建設成為一門開放式的與創新型的科學。

⑸ 經濟學對教育培訓發展有哪些影響

經濟學是從經濟金融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對教育培訓發展也起到一定的影響教育培訓,以如果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主要目的將影響他的教學質量。

⑹ 如何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中國教育的問題

1、改革開放初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本階段義務教育規模迅速普及,中等教育發展迅速並取得一定成就,高等教育發展比較緩慢。

2、九十年代中期以後到二十一世紀頭十年。九年義務教育普及並成熟,中等教育由盛轉衰,高等教育大發展,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學前教育開始興起。

3、二十一世紀近幾年。九年義務教育雖然普及,但問題重重,並有日趨嚴重之勢;部分中等教育轉向職業教育,但發展緩慢;部分中等教育通過合並等方式擴大規模,轉向高等教育,但畢竟是中等教育水平;少數中等教育轉向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進一步擴大規模,但教育質量參差不齊,高質量教育仍佔少數;學前教育快速發展,但發展之初便問題重重,就像一出生就有先天疾病的嬰兒。

如果僅從教育規模和一些數據來看,我們教育事業的發展速度和成果足以讓人歡欣鼓舞,但我們著實高興不起來,廣大教育界同仁在各種成就和各種問題之間迷茫、思考、探討,從教育理論到教學方法不斷尋求改革嘗試,然而問題卻更多更棘手。需要舉例子嗎?德育缺失、教育資源不均衡、城市班額過大、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幼兒教育步應試教育後塵、教師厭教、學生厭學、上學無用論興起、高考指揮棒下的應試教育如火如荼……

與此同時,很多教育界同仁,教育學者們,各級教育部門,都在積極探索解決問題之道,然而形勢並不樂觀,很多問題還未得到解決,新問題又層出不窮。似乎我們永遠追不上時代的步伐,以至於很多教育工作者感到力不從心,從而失去信心,變得得過且過,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

就像本文開頭講的,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就得到迅速發展,出現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也是客觀存在的。但我們不應失去信心,我們只有一條路——抱著必勝的信念去追趕時代的步伐,所以本文將從經濟學角度去討論我們的教育發展,是不是真的如字面上這樣成就斐然,有沒有發展的必然和人為的失誤。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一方面一些經濟學理論是體現物性和工具性的,然而教育學更多的是研究人,本文一些地方並非把人等同於工具,僅僅是因為經濟學理論的表述方式是這樣的,而我們也沒有必要因為這個問題再造一種表述方式或進行過多的解讀;再者,從一定程度上來講,人也是工具的,因為一個社會人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工具性;而實際上,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經濟學原理》馬歇爾)「如果說倫理道德代表了我們心目中理想的社會運行模式的話,那麼經濟學就是在向我們描述這個社會到底是如何運行的。」(《魔鬼經濟學》史蒂芬·列維特)

⑺ 如何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問題

1、改革開放初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本階段義務教育規模迅速普及,中等教育發展迅速並取得一定成就,高等教育發展比較緩慢。
2、九十年代中期以後到二十一世紀頭十年。九年義務教育普及並成熟,中等教育由盛轉衰,高等教育大發展,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學前教育開始興起。
3、二十一世紀近幾年。九年義務教育雖然普及,但問題重重,並有日趨嚴重之勢;部分中等教育轉向職業教育,但發展緩慢;部分中等教育通過合並等方式擴大規模,轉向高等教育,但畢竟是中等教育水平;少數中等教育轉向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進一步擴大規模,但教育質量參差不齊,高質量教育仍佔少數;學前教育快速發展,但發展之初便問題重重,就像一出生就有先天疾病的嬰兒。
如果僅從教育規模和一些數據來看,我們教育事業的發展速度和成果足以讓人歡欣鼓舞,但我們著實高興不起來,廣大教育界同仁在各種成就和各種問題之間迷茫、思考、探討,從教育理論到教學方法不斷尋求改革嘗試,然而問題卻更多更棘手。需要舉例子嗎?德育缺失、教育資源不均衡、城市班額過大、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幼兒教育步應試教育後塵、教師厭教、學生厭學、上學無用論興起、高考指揮棒下的應試教育如火如荼……
與此同時,很多教育界同仁,教育學者們,各級門,都在積極探索解決問題之道,然而形勢並不樂觀,很多問題還未得到解決,新問題又層出不窮。似乎我們永遠追不上時代的步伐,以至於很多教育工作者感到力不從心,從而失去信心,變得得過且過,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
就像本文開頭講的,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就得到迅速發展,出現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也是客觀存在的。但我們不應失去信心,我們只有一條路——抱著必勝的信念去追趕時代的步伐,所以本文將從經濟學角度去討論我們的教育發展,是不是真的如字面上這樣成就斐然,有沒有發展的必然和人為的失誤。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一方面一些經濟學理論是體現物性和工具性的,然而教育學更多的是研究人,本文一些地方並非把人等同於工具,僅僅是因為經濟學理論的表述方式是這樣的,而我們也沒有必要因為這個問題再造一種表述方式或進行過多的解讀;再者,從一定程度上來講,人也是工具的,因為一個社會人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工具性;而實際上,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經濟學原理》馬歇爾)「如果說倫理道德代表了我們心目中理想的社會運行模式的話,那麼經濟學就是在向我們描述這個社會到底是如何運行的。」(《魔鬼經濟學》史蒂芬·列維特)

⑻ 如何從經濟學角度來分析網紅文化

電子商務之所以能夠進行,技術的創新和突破是個基礎、前提,沒有技術何談互聯網上的商務。從技術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正是人們有這一網上購物的需求,也促進了技術的更新換代,所以技術與商務是相互促進的。

⑼ 從實用的角度看 學經濟學真的有用嗎

有用啊,就看你能不能把經濟學的知識轉化到生活中啦。其實我覺的很多社會科學的知識對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大多數人不懂得舉一反三,應用到生活中去。
比方說經濟學中講到搭便車的問題,這在生活中的體現就是,在一個團隊里,一個人工作,大家都受益。但是當大家都意識到自己的勞動被大家無償地分享了,可能就不會去勞動了。也就出現「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局面。所以一件事情盡量讓一個人負責,如果一件事情讓一個團隊負責,這個團隊里的人關系又不是那麼親密,就會出現誰都不願工作的局面。所以就應該給團隊里每個人一個任務,應該在每件分解的事情上找到責任人,責任一定要明確,不然誰都不會去做。(這在中國「有關部門」遇到問題互相推諉上體現突出)
經濟學最基本的問題是供給與需求,在生活中就應該注意到,你做的事情是不是對方所需要的,如果不是對方所需要的,你做得再多,可能也得不到對方的認可。
再比如機會成本,這個道理太重要了。你做的事情一定要是最有價值的,機會成本最小的。還有沉沒成本,已經花出去的成本,在問題決策中就不要考慮進去了。你要考慮的是從現在開始往後最後價值的事情。經濟學書中舉了買電影票,但發現那個電影非常的無聊,你看到一半就可以不看了,不要因為你買了電影票,而一直看下去。因為電影票已經是沉沒成本了。
經濟學中有一個美國野牛瀕臨滅絕卻又恢復生機的例子,說明公共財產往往不被大家珍惜,私有財產會被努力保護。所以如果你當管理者,盡量少的讓組織內有太多公共財產,想辦法讓他們與公共財產有利益關系。
還有像為什麼短跑世界冠軍的收入比世界亞軍會多那麼多,因為人們關注世界冠軍,冠軍的人氣比亞軍會多很多,所以利用人氣獲得的收入就比亞軍多很多。為什麼中國有的世界冠軍最後貧窮到只能給人搓澡?因為他們本身從事的體育項目就不太被人關注,不被人關注就很難創造商業價值,沒有商業價值就很難獲得收入。當他們退役了,沒有為社會創造價值的能力,所以就沒辦法有收入。這就是為什麼同樣是體育運動,足球、籃球、網球明星獲得的收入要數倍於體操冠軍、鉛球冠軍、5000米跑冠軍、射擊冠軍……所以如果你想獲得好的收入,不要說你付出了多大努力,而要看你為社會創造了多少價值,而且這些價值要能通過交換到你的手裡!
經濟學,包括很多科學,都可以運用到生活中去。比方力與反作用力,就告訴我們傷害別人的同時可能會傷害到自己;狂風想吹掉人的衣服,卻使得人更加抓緊了衣服,太陽給人溫暖,卻使人脫掉了衣服,敞開心扉;中國閉關鎖國告訴我們拒絕了解只能導致落後;王安石變法告訴我們做事不能太激進,即使你的辦法是對的,但是你要讓大家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喬布斯的例子告訴我們,即便你是天才,你也要注意與周圍人的關系,不然有可能被踢出自己的公司……額,說的有點遠了。我的意思是,我們學的東西,包括平時了解的新聞、故事,只要你有聯系、聯想能力,其實很多都是有助於我們的生活的。關鍵是你能不能把它們變成有用的東西呢?

⑽ 從經濟學角度看,娛樂產業的繁榮真的有利於經濟發展嗎

有利於就業和發展配套的新興產業鏈,也能製造一個更大的資源製造池來出產各種非物質資源和吸收過剩資本的蓄水池

閱讀全文

與從經濟學角度看藝術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