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淺談苗族舞蹈民俗文化保護與發展意義
摘要:苗族舞蹈是苗族人民最喜愛的一種民間藝術,它以舞蹈的的形式生動地描繪人們的生活、精神,聲聲不息的鼓點舞步千百年來傳承著苗鄉的風土人情。在旅遊景區中,苗族舞蹈文化藝術具有開發和利用價值。對於苗族舞蹈文化的保護,我們要採取積極的行動來繼承苗族舞蹈文化,使苗族舞蹈這朵藝術奇葩在中華民族傳統民間舞蹈文化大觀園中常開不敗。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7/view-4708269.htm
關鍵詞:苗族舞蹈 旅遊景區 文化功能 保護 發展
引言:去年暑假,我來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美麗的鳳凰縣旅遊,在鳳凰縣的苗家寨觀看了極具苗族特色的舞蹈「擊鼓迎客」後,我隨即對苗族舞蹈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深入苗寨了解後,我才知道苗族舞蹈之所以能踏著自己矯健的歷史腳步,跨越數千年而走進今天的藝術世界,首先在於它有自己賴以生存和傳承的藝術環境,只要我們揭開它那藝術生態環境的天窗,我們便會發現那個與苗族自給自足經濟相適應,以幸福和光明為目標的文化追求意識,才是苗族舞蹈生命和特色的沃土。
一、傳統文化中的苗族舞蹈
通過觀看苗族舞蹈的表演,我們不難看出苗族舞蹈總體上的原始風貌是較為突出的,這首先與苗族的歷史文化生態有關。原始崇拜和巫教文化在苗族舞蹈的外在形態下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這不僅僅體現在道具、服裝等實物的身上,還體現在舞蹈本身的動作形態上,如果說具體的動作形態是地理環境、服裝、勞作方式等直接影響形成的,那麼舞蹈的原始氣息則是更多的從整體風格與氣氛中散發出來的。
二、苗族舞蹈文化保護的現狀
苗族舞蹈,作為苗族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最具有誘惑力和神秘性。是最古老的原汁原味原生態藝術。如今,苗族舞蹈伴隨著時代步伐,把音樂、舞蹈、表演等藝術融為一體,形成一種獨特藝術走出湘西、走向全國、邁出國門,苗族舞蹈文化已經逐漸適應現代社會需求,同時也得到了現代社會的普遍認可。在2005年6月由湘西土家族自治州舉辦的首屆「德夯中國鼓文化節」,選出了全國第五代女鼓王、第二屆猴兒鼓王,引起了海內外的高度關注,而龍英棠作為苗族鼓舞傳承人進入湘西州首批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傳承人名單。「苗族鼓舞」申報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於2004年取得「中國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試點」的身份。但是現在苗族舞蹈逐漸出現逆向發展的危機,比如說苗族一年一度的重大的節日鼓社節,每逢這一天苗族上下都盛裝出席,苗族舞蹈始終貫穿整個節慶活動,整個節慶場面熱鬧非凡。由於許多年輕人外出打工之後,對自己民族的文化產生自卑感,對家鄉的民間藝術活動不熱愛、不支持、不參與,所以出現不少村寨退出這一大型的節慶活動的現象。
三、如何有效的保護與發展苗族舞蹈文化
苗族舞蹈因形成的歷史久遠,對研究苗族的歷史、戰爭、宗教、遷移、生產、愛情、民俗等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自古以來,苗族鼓舞的表演包涵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民族精神,保護苗族鼓舞這一藝術形式,對提高苗族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質,構建和諧,培養苗族人民勇於創造頑強拼博,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經過友人的介紹,我帶著了解和學習苗族舞蹈的迫切心情走訪了居住在苗族文化保護較好的湖南省鳳凰縣山江鎮的龍洲長,在說明來意後,龍洲長很高興的接受了我的采訪,他告訴我,為了在山江保護這些珍貴的苗族民間藝術文化,近幾年來他把對民族文化的保護當成弘揚民族文化的責任.廣泛搜集,翻譯,整理苗族歷史,文化古籍等,並從民族經濟,政治,歷史,文化,風俗,心理素質等方面,進行深層次的研究,把已經逐漸被漢化了的苗民召集在一起,規定大家穿苗服,說苗語,鼓勵老一輩的民間藝人收徒傳藝,有效的保護了許多已經瀕臨失傳的珍貴的民間藝術,特別是對每年重大的節日慶典活動的保護更為重視。
苗族舞蹈生在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它只能以活生生的人作為它的文化載體,對於苗族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我認為可以在苗族旅遊景區中,確立一些以形成苗族舞蹈文化為主的龐大民俗風情開發項目比如:設立苗族舞蹈的展廳,以苗族舞蹈介紹與苗族舞蹈表演為一體的音像製品的開發以及書刊的發行,對外開放性的培訓都是可行的,這樣無疑讓那些對苗族舞蹈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有苦於找不到這方面的資料的人得到了很大的幫助。一個民族的理情精神是一個有機的和生長的文化形態,在某個時期起積極作用的因素。如果未能隨歷史變化而進行成功的自我調節,就可能在另外一個時期發揮不了作用,苗族舞蹈也要在保護原生態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吸取其他民族民間的藝術精華,以完善和發展本民的苗族舞蹈文化,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在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民間藝術精華的同時,必須既有明確的目的,即為了促進本民族藝術的發展.當今世界已經步入了一個全新的信息時代,我們的民族民間藝術文化也必須與世界接軌,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其藝術的民族性才更能發揮光彩。
我國是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由於各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多層次性而使中華的文化特徵顯的博大精深,而中華各民族又組成了具有統一特徵的中華民族,因此民族的概念本身就標志著一種文化現象。作為民間傳統文化的苗族舞蹈,既源於苗族家族生活又是苗族家族生活中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致使其發展速度不夠快,推廣面積不大,普及率不高。在我國現有的保護基礎上,應採取更切實有效的搶救措施。如通過在旅遊景區的開發和利用,建立苗族文化博物館等,讓更多的人接觸認識到苗族文化。
2. 苗族舞蹈的特點
苗族舞蹈有兩個特點男歌女舞、上下肢靈活舞動特點。
1、男歌女舞特點
男的吹小蘆笙、女的持花手帕,男一圈、女一圈的把一群吹大蘆笙的舞者圍在中間,踩著樂曲的節奏、輕輕地擺動著身體繞圈而舞。由一對以上的蘆笙手作領舞,眾人(多為女性)尾隨其後圍圈而舞。
2、上下肢靈活舞動特點
跳舞者上下肢動作隨領舞者吹奏的曲調而靈活舞動。分為「踩」和「跳」兩種,「踩」以兩膝的輕微屈伸並踏著節奏向前移動為特色,「跳」是由動力腳落地後,下肢的顫動以及抬腳踹動,上身隨之自然地擺動為特色。前一種嫻雅、端莊,後一種柔和、瀟灑。
(2)苗族舞蹈培訓擴展閱讀:
苗族舞蹈一般在每年過「花山節」時跳,這是男女青年聯歡和選擇配偶的佳期,這天所跳的舞,多在月明風清之夜進行。有這類習俗的苗族山寨,一般都設有「跳月」的月亮場或「跳花」的花場。這類舞尤以黔東南地區盛行的「討花帶」 和黔中地區盛行的「牽羊」較有代表性。
早在北宋年間,苗族的歌舞已經名聞遐邇,《宋史·南蠻曲南蠻傳》載:「一人吹瓢笙,如蚊蚋聲,數十人聯袂宛轉而舞,以足頓地為節。」事實上,從它那原始、古樸的風貌即可看出,許多舞蹈都與喪葬祭祀、戀愛婚姻和生產、生活有關,只不過因遠古沒有記載,自明代起才見諸史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苗族舞蹈
3. 苗族舞蹈有那些特點
1、民間舞蹈
苗族民間舞蹈有蘆笙舞、銅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其以蘆笙舞流傳最廣。苗族人民酷愛蘆笙,有「蘆笙民族」之美譽。
2、舞蹈節奏
每到節日,人們在蘆笙、銅鼓和木鼓伴奏下,隨著節奏特殊性,敲擊鼓心、鼓邊、鼓槌形成三種不同的音效組成樂句,不同的節奏變化下翩翩起舞。鼓點剛勁有力,節奏的處理緩而不懈、快而不亂。
3、舞蹈體態
舞蹈時的體態、動律以及不時出現的順邊甩手、擺臀,不僅體現了苗族舞蹈輕快活潑的風格,同時也有炫耀本民族美麗服飾的舞姿、鼓譜以及手持蘆笙的方法等,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4、基本手型
自然掌形:四指自然並攏,虎口自然張開,掌心放鬆。 掌形:四指並攏,虎口自然張開,五指平伸。空握拳:空心握拳。
5、動律
上挑動律、下沉動律。(過程中上身以腰為軸後倒、前收胯,前腆腰後撅臀,動作粗曠奔放,體現堅韌不屈的民族性格特徵)。
6、基本手位:
壓裙手:雙手體旁斜下按掌,指尖略上翹。
開花手:
1、雙開花:雙手體旁斜上托掌。
2、單開花:一手雙開花,一手壓裙手。
壓鈴手:雙手肘架起,手尖於腹前相對。 弓形手:一手體旁沉肘屈臂,一手體旁架肘屈臂,空握拳。
4. 苗族的舞蹈的特點有那些
新中國成立後,在苗族諸多種自娛性和表演性「鼓舞」的基礎上,人們又創造出了由四人同時敲打作舞的《四面鼓舞》。這種「鼓舞」流傳在湘西的鳳凰縣和貴州省松桃縣苗族聚居的地方。該舞男女均可參加,四人分別站在鼓面前,雙手持槌擊鼓。在統一的節奏下邊擊鼓邊表演規定套路。每一套路動作完成後,大家按順時針方向換到下一鼓面位置,再進行其它套路的「鼓舞」表演,既有表演性又有娛樂性。 苗族演奏蘆笙、以蘆笙伴舞的歷史,自宋代已有記載。清代刻本《廣輿勝覽》中的舞蹈形象與「每歲孟春,擇平地為月場,男吹蘆笙,女搖鈴,盤旋歌舞,謂之跳月」,分明是對現在所謂《銅鈴舞》的記載。 曾生活於洞庭湖畔的苗族先民,以鳥為圖騰,因而今日苗族婦女的頭飾銀冠與彩條長裙,仍充滿著錦雞羽毛的斑斕色彩和飛鳥圖案。至今貴州省黔南 苗族,保存著一種源於古代祭祀的大型舞蹈《蘆笙堂》。表演時,由男子吹奏蘆笙,專人敲擊銅鼓,身著盛裝、頭戴銀冠的少女,微乍雙臂作鳥態款款起舞。這種情景與雲南省開化出土的2000餘年前銅鼓鼓面上的紋飾極為相似。此外,從雲南省石寨山出土的銅鼓形貯貝器上的「擊鼓歌唱圖」中,可進一步窺探到苗族與古代百越部族及銅鼓文化間的密切關系。 在苗族的自娛性舞蹈中,還有頭戴銀冠、身著彩條長裙模仿錦雞動態的《錦雞舞》;頭戴羽冠、模仿雉雞相鬥、跳躍、嬉戲,含有雜技技巧的男子雙人《蘆笙舞》和源於婦女刺綉、搓麻等家務勞動的《板凳舞》等。 中國苗族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廣闊,形成了數量眾多、內容豐富的歌舞品種。除以上介紹者外,貴州省「花溪苗」的《蘆笙舞》、「紅粘苗」的《跳硐》、「花苗」的《花樹舞》、流傳在丹寨縣的《古瓢舞》、雲南省苗族的《蘆笙舞》、廣西壯族自治區苗族的《芒哥舞》,以及《鬥牛》、《牽羊》、《花棍舞》等,種類之多不勝枚舉。
5. 苗族舞蹈的教程
總的來說苗族舞蹈的體系還沒有完全的完善和成功。還需要總結和摸索。。。 腿一個粗一個細是練功時練出的壞習慣。。很簡單。。加大細的腿的練功力度。
6. 苗族舞蹈難不難(回答採納會給酬金)
苗族舞蹈好考難學,主要動作如下:
一、顛簸動律
其動律特點是:以胸腰為中心,上下翻動,上下起伏,並且保持翻動的連貫性和鏈條性。其顛簸動律通過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如肢體的幅度大小,面部的表現,力度的大小,節奏的變化快慢等來表現出復雜的感情波動。
二、趕鴨動律
其動律特點是:
多人成行、雙手手掌上翹放於身體兩側劃動,上下小幅度點頭;同時腳向前蹭走,整個身體出現一種搖曳的律動。
三、一順拐兒動律
其動律特點是:同手同腳,同手同頭,上半身和下半身的運動方向相同。
四、盪腰動 律
苗族喜歡白色,即愛好銀飾。越多越好看,越重越好看。比如具有代表性的脖頸銀飾——項圈。
日常生活中,銀項圈會隨著身體的運動而晃動,就產生了以腰為發力點,身體的上下半身左右晃動的盪腰特點。盪腰也會因為不同的方向和動作有著「正反」的不同。
比如在苗族舞蹈《水姑娘》裡面的盪腰動作一樣,展現出苗族姑娘的水蛇一般的腰和流線身型。
五、點盪動律
這個特徵來源於苗族身上佩戴的銀鈴和銀制腰帶,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身體只要有晃動,它們就會發出悅耳的聲音,所以苗族人喜歡顫動自己的身體,讓銀器發出聲音。
六、擺胯動律
苗族的百褶裙因其手工精美、製作繁復的特點而深受大眾喜愛。
苗族的姑娘也喜歡穿上屬於自己的百褶裙。但是因為其重量不輕,日常活動的時候不會隨著身體而擺動,所以苗族姑娘喜歡把裙子甩起來,以展示自己美麗的花裙。因此產生了這種「一邊擺動胯部,一邊擺動雙手」的順邊擺胯動作。
比如苗族舞蹈《山路銀河》中的舞蹈動作,苗族姑娘們邊擺胯邊擺手,通過不同的隊形變化甩出自己光鮮亮麗的裙子。
苗族舞蹈文化是民族舞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想要學好苗族舞蹈,就要掌握住屬於苗族舞蹈的獨特韻律,才能更好的跳出苗族舞
7. 苗族的舞蹈
還有踩堂舞,是在苗年,姑娘們與年輕英俊的小夥子一起跳的.
8. 苗族舞蹈的文化背景
苗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人會唱歌,人人會跳舞,幾千年來,歌回舞伴隨著苗族的歷答史,生動地反映出苗族人民的生活。苗族的歌舞,最富有山野味,古樸、粗獷的風格,最能表達他們真摯、純朴的思想情操,也最能使人感受到民間藝術的真、善、美。
早在北宋年間,苗族的歌舞已經名聞遐邇,在京城引起轟動。《宋史·南蠻曲南蠻傳》載:「一人吹瓢笙,如蚊蚋聲,數十人聯袂宛轉而舞,以足頓地為節。」事實上,苗族的舞蹈起源很早,從它那原始、古樸的風貌即可看出,許多舞蹈都與喪葬祭祀、戀愛婚姻和生產、生活有關,只不過因遠古沒有記載,自明代起才見諸史籍。
苗族文化有著無窮的魅力。種類繁多的舞蹈充分展現了苗族的歷史、舞蹈和音樂,將這塊土地上的文化弘揚出來。苗族的文化、苗族的精神是令人驕傲的,盡管他們從黃河岸邊東海之濱一路走來,歷盡艱辛,可他們仍保持著樂觀向上、豁達勇敢的精神,正如舞蹈詩中所表現的,山高水長擋不住他們看大海的眼光,抑制不住他們豪情滿懷擁抱太陽的凌雲壯志。富有詩化的舞台創意和靈感完全來源於苗族人民的現實生活。舞蹈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現代舞蹈表現元素的多樣化,也體現出了苗族舞蹈的繼承與發展之路。
9. 苗族人的舞蹈有什麼
苗族,保存著一種源於古代祭祀的大型舞蹈《蘆笙堂》。表演時,由男子吹奏蘆笙,專人敲擊銅鼓,身著盛裝、頭戴銀冠的少女,微乍雙臂作鳥態款款起舞。這種情景與雲南省開化出土的2000餘年前銅鼓鼓面上的紋飾極為相似。此外,從雲南省石寨山出土的銅鼓形貯貝器上的「擊鼓歌唱圖」中,可進一步窺探到苗族與古代百越部族及銅鼓文化間的密切關系。 在苗族的自娛性舞蹈中,還有頭戴銀冠、身著彩條長裙模仿錦雞動態的《錦雞舞》;頭戴羽冠、模仿雉雞相鬥、跳躍、嬉戲,含有雜技技巧的男子雙人《蘆笙舞》和源於婦女刺綉、搓麻等家務勞動的《板凳舞》等。 中國苗族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廣闊,形成了數量眾多、內容豐富的歌舞品種。除以上介紹者外,貴州省「花溪苗」的《蘆笙舞》、「紅粘苗」的《跳硐》、「花苗」的《花樹舞》、流傳在丹寨縣的《古瓢舞》、雲南省苗族的《蘆笙舞》、廣西壯族自治區苗族的《芒哥舞》,以及《鬥牛》、《牽羊》、《花棍舞》等,種類之多不勝枚舉。 新中國成立後,在苗族諸多種自娛性和表演性「鼓舞」的基礎上,人們又創造出了由四人同時敲打作舞的《四面鼓舞》。這種「鼓舞」流傳在湘西的鳳凰縣和貴州省松桃縣苗族聚居的地方。該舞男女均可參加,四人分別站在鼓面前,雙手持槌擊鼓。在統一的節奏下邊擊鼓邊表演規定套路。每一套路動作完成後,大家按順時針方向換到下一鼓面位置,再進行其它套路的「鼓舞」表演,既有表演性又有娛樂性。 苗族演奏蘆笙、以蘆笙伴舞的歷史,自宋代已有記載。清代刻本《廣輿勝覽》中的舞蹈形象與「每歲孟春,擇平地為月場,男吹蘆笙,女搖鈴,盤旋歌舞,謂之跳月」,分明是對現在所謂《銅鈴舞》的記載。 曾生活於洞庭湖畔的苗族先民,以鳥為圖騰,因而今日苗族婦女的頭飾銀冠與彩條長裙,仍充滿著錦雞羽毛的斑斕色彩和飛鳥圖案。至今貴州省黔南 苗族,保存著一種源於古代祭祀的大型舞蹈《蘆笙堂》。表演時,由男子吹奏蘆笙,專人敲擊銅鼓,身著 盛裝、頭戴銀冠的少女,微乍雙臂作鳥態款款起舞。這種情景與雲南省開化出土的2000餘年前銅鼓鼓面上的紋飾極為相似。此外,從雲南省石寨山出土的銅鼓形貯貝器上的「擊鼓歌唱圖」中,可進一步窺探到苗族與古代百越部族及銅鼓文化間的密切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