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幼兒園實施禮儀教育
幼兒園禮儀教育就是指教師為了能夠讓幼兒成為懂禮貌、講文明的兒童,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採取各種有效途徑來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開展各種教育訓練活動,保證幼兒在健康成長和快樂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一、幼兒禮儀教學相關措施分析
(一)增強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認同
傳統文化作為當代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基礎,傳統的禮儀文化也不例外。[1]所以,教師要能夠從根本上增強幼兒對這種文化的認同,強化自我的認識力度,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角色扮演、游戲活動、講故事等手段來強化幼兒對各種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水平,並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幼兒教師還要從根本上認識到採取單一的傳統禮儀文化教學措施對幼兒進行教育和管理,並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引導幼兒掌握時代要求相關的禮儀知識,幫助他們養成滿足現代文明禮儀要求的的具體行為規范。
(二)教師要發揮自我榜樣作用
學齡前幼兒具有一定的模仿慾望,他們很容易對周邊人的行為、語言以及動作進行模仿和學習,從這一角度來分析,幼兒教師的所有言行舉止都具有明顯的權威性,教師要能夠從根本上重視自我引導作用,幫助幼兒養成積極向上的行為學習習慣。[2]教師要能夠在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時,與幼兒進行良好的語言交流,發揮榜樣的作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還要對自我儀表和行為舉止進行重視,保證穿著大方簡潔;還要能夠與幼兒在交流中使用更多的禮貌或者文明語言,對於他們所犯的各種錯誤需要與其進行平等的交流,避免幼兒產生過多的心理負擔。
(三)使用家園共育的教育教學理念
要想保證幼兒禮儀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家長和幼兒教師要構建和諧融洽的合作制度,從而保證幼兒禮儀教育教學工作發揮出更多的引導效果。[3]具體來分析,幼兒園可以通過「家長園地」或者禮儀小報等不同方式來保證家長與其形成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家長也可以對各種教育教學工作發揮自己的建議或者看法,並敘述自己在開展家庭禮儀教育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採取的方法,從而彼此互相交流經驗。
在開展家庭教育活動中,家長需要能夠對不同的教育方法進行借鑒和交流,幼兒教師也需要對家長提出的各種教學問題或者教學難點給出相應的指導幫助或者指導建議,從根本上提升家長以及幼兒園開展幼兒禮儀教育的效果,更好地幫助幼兒樹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園還可以與家長聯合構建合作交流中心,舉辦各種禮儀教育講座,並向家長們傳授有效樂禮儀教育方法。幼兒園還可以通過舉辦各種家園聯誼活動,幫助家長進一步了解幼兒在園內的日常生活和學習表現,引導幼兒在家庭禮儀教育教學中結合實際狀況來完成,幫助幼兒養成更多的良好行為習慣以及語言習慣。
(四)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確定和選擇
幼兒教師在日常禮儀教學過程中需要對目標體系進行確立,通過系統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幼兒的總體道德素質、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並構建和諧融洽的親子禮儀和師生禮儀氛圍,讓幼兒能夠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對各種交往行為進行規范,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或者心理品質。[4]幼兒教師還要把各個階段性的禮儀教學目標進行層層細化,並制定出更多操作性和針對性較強的禮儀教學目標。
在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時,幼兒教師可以根據可行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等原則分為幼兒園禮儀、儀容儀表禮儀、交往禮儀、公告禮儀以及餐飲禮儀等。幼兒教師還要綜合幼兒的認知規律以及年齡特點來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選擇,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幼兒禮儀教育教學效果得到不斷的改進和升華,從而幫助幼兒樹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品質。
二、幼兒禮儀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幼兒養成良好的禮儀行為需要一定的時間,也是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一項工作。幼兒需要把這些不同的知識都轉變成自己的行為習慣。教師若只是把這種禮儀培養當做一種知識來進行,通過說教的方式來與日常教學緊密相連,這必然導致禮儀教學工作所具有的互動性、過程性以及體驗性特點受到忽視,導致幼兒對各種禮儀知識的學習僅僅停留在認知的水平。
禮儀屬於一種約定俗稱的表現,也是人們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遵守的具體道德規范標准,教師在對幼兒實施禮儀教育時,若不能綜合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採取生搬硬套的方式來開展,必然會導致幼兒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5]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能夠盡可能降低自我要求,保證相關教學方法滿足幼兒的生理以及心理特點,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讓幼兒掌握更多的禮儀教學方法。
結語:幼兒園禮儀教學活動作為一項系統的工程,教師要能夠從根本上認識到這種教學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採取有利於幼兒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措施,引導幼兒形成健康有效的價值觀念、人生態度,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
❷ 幼兒園禮儀教育有哪些
一般情況,
幼兒園只是教一些簡單的,
比如說朋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師,
遇見了應該怎麼招呼,
然後平時生活的禮儀,比如說飯前飯後洗手
❸ 如何在幼兒園開展禮儀教育
禮儀在現代社會中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重要潤滑劑,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和內涵,逐漸成為社會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礎。嬰幼兒的可塑性極強,能夠敏銳地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是良好行為形成的關鍵時期,禮儀作為國際社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幼兒期進行教育培養,對幼兒今後的學習和整個人生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對幼兒的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2007年我園向教科所提出關於《幼兒園如何進行幼兒禮儀教育》的課題申請,立項後,我們根據《幼兒禮儀》教材和幼兒特點進行了綜合,分別將其融入環境熏陶、教育活動、主題活動、情景活動、親子活動中進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積極利用環境熏陶教育的自然性作用,習得禮儀
幼兒園是幼兒主要的社交場所,我們首先培訓教師懂得禮儀,並要求教師一言一行符合禮儀規范,為幼兒以及家長做出示範和表率,積極為幼兒創設養成良好行為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力求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禮儀教育。幼兒園專門開辟了「小朋友八榮八恥」專欄、「我是文明小民」展示區、「教職工禮儀規范准則」、「學前兒童道德行為規范」等,在幼兒園的每個設施旁和各個場所均有溫馨提示,如:沿樓梯拾級而上, 小朋友會看到圖文並茂、易學易懂的話語:「不學螃蟹橫沖撞,不學小猴亂蹦跳,要學小貓輕輕走,靠右相讓好寶寶」;在每個盥洗間都會看見「不要讓水龍頭流眼淚」、「節約用水好寶寶」等以兒童化的語言進行教育提示,在操場上有:「我對花草點頭笑」、「我給垃圾找到家」、「人人齊動手,家園更美好」等,這些話語更像小朋友的一面鏡子,時刻督促著、提醒著他們從小就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人。
「環境育人」在兒童禮儀教育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使我園全體師幼和家長置身於濃厚的禮儀教育氛圍之中。
二、積極利用教育教學活動的主渠道作用,滲透禮儀
日常生活的每個環節,都能成為也都應該成為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的機會。
早來園時,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關心今天不高興、不開心的小朋友,「關愛」在這里升騰;進餐點時,「孔融讓梨」的故事讓孩子們明白了謙讓是快樂的享受;集體給小朋友過生日時,暖暖的溫情和愛意使孩子們感受到了分享快樂時,快樂就會重復;游戲活動時,孩子們學會了等待和輪流,文明和規則使孩子們懂得了自律是一種美德;活動時,孩子們難免違反規則,及時組織大家討論「事件」,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這樣使孩子們摒棄了原有的不良行為習慣,體驗到了良好禮儀行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例如:大一班的許婭茹總是搶在小朋友前第一個來園,有一天,當我看到她拉著媽媽喘著氣跑到教室時,臉上顯出了不快之情,我把她攬在懷里,在她耳邊悄悄地問「婭茹,怎麼了?今天為啥不高興呀?願意告訴老師嗎?」只見婭茹低下了頭,好像眼裡還噙著淚花,喃喃地說:「我來遲了五分鍾,您把所有的小椅子都擺放好了,我今天沒能幫助您……」聽著孩子感人的話語,我的全身一股暖流涌過,好可愛的孩子啊!她每天搶先來園,就是為了幫老師擺放小椅子,就是為了表達對小朋友和老師的「愛」,她這種「愛勞動」、「尊師長」、「愛同伴」的良好行為正是我們開展禮儀教育的結果。在這個愛的氛圍中,孩子們的良好禮儀行為逐步養成。他們互相「攀比」著誰幫助別人多,誰關心別人細,誰的行為好,大家都爭著做「禮儀小標兵」,幼兒園里一片「其樂融融」的和諧景象。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寓禮儀教育於健康、社會、語言、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的游戲之中,變理性說教為感性的趣味活動。孩子們理解了《小熊請客》中的朋友之情,理解了《小豬變干凈了》朋友之間的不離不棄,懂得了《小羊過橋》中的文明謙讓,了解了《保護資源》的重要性等等,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堅持把培養幼兒文明禮儀行為習慣標准放在重要位置,關注指導幼兒的學習、生活、交往的方式和習慣。以平時的儀表、言語為切入點,通過強化訓練,把《幼兒文明禮儀行為規范》落到實際生活中,真正地使禮儀教育行之有效。
三、積極利用主題活動教育的參與性作用,理解禮儀
我園多年來堅持以主題活動形式貫穿教育目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2006年全國第二次貫徹《綱要》經驗交流會上進行了交流,2007年我園關於《幼兒園如何進行禮儀教育》的課題在教科所立項後,將禮儀教育納入了主題活動的范疇,主題活動就是通過預設與生成有機結合,幼兒園與家庭有機結合,來激發和幫助幼兒對禮儀的理解和落實。
如:小班有「我愛幼兒園」、「親親熱熱一家人」、「我會整理玩具」、「我們講衛生」等主題活動;中班有「同伴同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爭做文明好寶寶」、「爸爸媽媽真能幹」、「誇誇好寶寶」等;大班有:「學會合作和交往」、「我已長大」、「不同職業的人」、「了不起的中國人」等等這些主題活動時,幼兒、家長、教師積極參與、積極互動,使禮儀教育進入幼兒園、進入家庭,進入每個孩子和家長、老師的心田。幼兒在參與主題活動的實踐中,「獨斷、霸道、無禮、自私」等缺點改掉了,變成了一個個講文明、懂禮貌、守信譽、敬長輩、善交往的好寶寶。
四、積極利用情景模式游戲的實踐性作用,踐行禮儀
禮儀教育的過程不僅是一個認識的過程,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根據教育目標以主題活動的形式進行,每周有計劃地組織一節專門的文明禮儀活動,如:《在家在園一個樣》、《做客和待客》、《參加聚會》等豐富的教育教學形式,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情景表演活動中,全身心地投入,在比一比、看一看、議一議、想一想、做一做的實踐中,真正地理解了禮儀,幼兒的文明禮儀行為在不知不覺中趨於規范化。
五、積極利用親子活動方式的性作用,強化禮儀
幼兒禮儀是幼兒在幼兒園、家庭、社會活動中所必須遵守的一些簡單的行為規范。幫助幼兒了解禮儀知識、學習禮儀言行、增長禮儀經驗,通過多種形式讓幼兒與禮儀親密接觸,是幫助它們建立禮儀習慣的有效手段。幼兒禮儀不只是幼兒園的責任,還要家長和社會共同參與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為此,我園組織課題組成員創編了《親子禮儀操》,家長和孩子跟著音樂一邊做,一邊說,每天早來園和回家後都可以跟著做,這樣禮儀教育走進了千家萬戶,為社會禮儀教育起到了作用。
我園不僅注重在園禮儀教育,還和家長共同研究在遇到禮儀問題時的處理辦法,如:「孩子見人不懂問候」首先,在見面前,一定要先告訴孩子「待會兒會見到什麼人」、「要如何稱呼」,以及「該說什麼」,讓他有心理准備,甚至可先練習一下。見了面,要給孩子留時間,而不是大人忙著說話,突然間,發現孩子還沒和對方打招呼,就急著催孩子,結果愈催愈糟。家長應該做的是鼓勵他把先前練習過的說出來,如果真是害羞,一時怯場,讓孩子點點頭,笑一下也可以。回家後,則要極力贊賞孩子今天所做的事。例如,「你今天和隔壁爺爺奶奶打招呼了,做得很好。」其實孩子都很精明,當他發現「嘴甜」可讓大家都開心,又可得到獎賞時,他會很樂意去做這件事。類似的還有:「孩子在公共場所吵鬧不休怎麼辦?」「如何帶孩子參加宴會」「大人講話時孩子應該做什麼」等等。
總之,禮儀教育蘊藏於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於幼兒學習的時時刻刻,在幼兒園開展禮儀教育,可以重塑中華民族「文明禮儀」的新形象,形成良好的禮儀氛圍,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促進和培養幼兒全面和諧均衡發展。
❹ 幼兒園教師應具備哪些禮儀培訓內容
一位優秀的幼兒教師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應該是:具有一顆純正善良的愛心,有一口談吐文明的語言,有一身得體大方的衣著,有一種文明優雅的舉止。 一、舉止文雅1.舉止溫文得體,不失教師風度,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堪為幼兒表率。 2.遵守社會公德,遵紀守法,遵守幼兒園各項規章制度。 3.在幼兒、家長和客人面前不嬉戲,不開過頭玩笑,不講牢騷話。 4.在園內外遇到各種沖突時,以禮相待,不做失禮之事。 5.辦公桌物品擺放整齊,工作時間不吃零食。 6.不私托家長辦事。 二、 儀表端莊1.儀表端莊典雅,瀟灑大方。 2.衣著整潔、美觀大方,不追求奇裝異服,不穿露臍裝和吊帶衫,不穿拖鞋帶班時不穿高跟鞋。 3.頭發整齊光潔,帶班時間不梳披肩發。 4.不濃妝艷抹,上班時間不佩帶明顯首飾和其它奇異大飾物。 三、語言文明1.工作時間一律講普通話,語言恭謙,表情友善和氣,待人熱情。 2.談吐文雅,不使用粗俗語言,不惡語傷人。 3.談話語氣得體,語調適中,談話時要注視對方,以示尊重。 用"請""謝謝"、"對不起"等尊重性詞彙。 四、禮貌待人1.真誠待人,懂得尊重,接待幼兒家長和來賓,笑容可掬,主動讓座。 2.同事間相互尊重,和睦相處,不猜忌,不背後議論他人,不傳個人隱私。 3.尊重幼兒人格,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幼兒打招呼時要及時還禮應答4.按時參加會議、活動或其它集會。聽取別人發言時,做到專注、有耐心,並做好筆記。 5.集體活動時關閉通訊工具的鈴聲,帶班或會議時間不接外來電話 五、教師的職業修養1.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對幼兒認真負責,熱愛尊重每一個幼兒;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和獻身精神,勇於吃苦,為了工作不計較個人得失;能意識到自己的工作與幼兒園、前途和社會發展的關系。 2.善於團結協作,妥善處理與周圍同志之間關系:善於交流、化解矛盾;以集體利益為重,與人為善、和諧;能意識到與他人合作的價值。 六、教師的精神面貌: 幼兒教師的精神面貌,是幼兒教師形象的靈魂。 1.積極主動開展工作,樂於助人,能與他人分享教育經驗和教育成果; 2.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追求和創造愉快、健康、向上的氛圍; 3.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給人以朝氣蓬勃、振奮昂揚的形象。 教師應努力使自己具備以下的心理素質和品質: 心態--自尊自信的;品質--真誠正直的;性格--活潑開朗的;心胸--豁達寬容的。 七、教師的儀容儀表 1.著裝:幼兒教師上班時適宜選擇"流行中略帶保守"的服裝,而不宜穿著太時髦或太暴露的服裝(超短裙、超短褲、吊帶裙、低胸裝)。 衣著打扮符合幼兒園教師的職業特點:衣著活潑大方,大小得體,便於活動,顏色鮮艷,不同場合穿不同服裝,給孩子以美的熏陶 2.儀容(化妝):精神飽滿,健康向上,面帶微笑,充滿活力。保持口氣和體味清新,儀表整潔;日常生活化妝自然、大方、淡雅,與膚色衣服相匹配;杜絕濃妝艷抹濃指厚甲,使用有刺激性氣味的化妝品;染發大眾色,工作時間將長發束起,不披頭散發;額前頭發不可過長,不擋住視線;佩飾不要太誇張,點綴即可。 八、行為舉止 :自然規范、親切優雅 1、臉部--真誠微笑,神態自然,給人親切、和藹、可信之感,不故意掩蓋笑容,忌面色陰沉、橫眉立目。 2、眼神--親切有神,轉動幅度適宜,合理分配目光,讓每個幼兒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 3、守時--按時上下班,參加各類會議及活動不遲到、不早退。 4、坐姿--入座起座左入左出,動作輕緩,面對幼兒坐姿端正,雙腿並攏,上身正直,雙手自然擺放。 5、站姿--身體挺直,挺胸收腹,抬頭沉肩,雙腿靠攏,雙目平視,不倚靠站立。 6、走姿--上身正直不動,雙肩平穩,重心前傾,速度適中,步幅恰當。 教師良好的舉止將給每位經過您身邊的人們帶去優雅和氣度。 九、語言溝通篇全園推廣使用普通話。語言:語速適中,態度溫和,語言生動、有趣、兒童化。 1.上課語言:語速適中,語言生動、有趣、兒童化。 2.生活語言:親切關愛,體貼入微,力求體現母愛。 3.文明用語: ⑴接待來賓時要主動詢問--您好,請問您找誰?請問您有什麼事嗎?需要幫忙嗎? 被動受問時--抱歉,這個我還不太清楚,我可以幫你問一下。 ⑵對同事:上班時進幼兒園見到園里的工作人員,應問"你好""早上好"或點頭致意。 在幼兒面前對同事不直呼其名,用幼兒角度的稱呼:X老師、X麽麽,不用生活中的稱呼小X、老X""(言談間不涉及他人隱私) 幼兒來園時,教師應主動上前笑臉相迎,熱情接待每個幼兒,稱呼"***小朋友早",檢查幼兒衛生、身體(牌子)情況,並和每個幼兒簡單交談,集中精力指導幼兒活動(穩定情緒、指導活動)。 二、教師進班一律用普通話輕聲講話,互相稱呼***老師,幼兒面前教師為人師表,不翹二郎腿和坐桌子,不長時間坐在椅子上全身心地指導幼兒活動。 三、教師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不大聲訓斥,漫罵幼兒。 當幼兒做錯事情時,不能粗暴地大聲斥責或大聲叫喊,應主動地說"請你好好想一想,錯在哪裡?"。 在任何情況下,教師不應用命令或蔑視、憎惡之類的口吻,不用刻薄,挖苦幼兒的語言,不替幼兒起綽號,不講反話。 四、對家長熱情,大方有禮謙讓,不接受家長的禮品。 日常交流中的忌要 把禮貌習慣性用於日常口語中,注意不同環境下的音量與語氣,對家長體現尊重,對同事體現友愛,對幼兒體現母愛。 教師在進行教育過程中時時、處處、事事都應以高度負責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言行,做到"以身立教",言傳身教,成為幼兒的榜樣,言行一致,言而有信 ,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應該做到。
❺ 關於幼兒園禮儀教育的內容
幼兒園的禮儀,必須是見到小朋友見到老師要問好,要學會說謝謝,要知道說,對不起要學會分享。
❻ 幼兒園禮儀教育有哪些
教育孩子的禮儀教育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父母應該教育好孩子的禮儀禮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幼兒禮儀教育有哪些,供大家閱覽!
幼兒禮儀教育包括哪些內容
一、個人禮儀
幼兒個人禮儀一般來說包括儀表儀容、形體姿態等內容,儀表儀容主要是梳洗打扮(包括洗臉、刷牙、漱口、咳嗽、打噴嚏、摳鼻孔)、穿衣著裝(包括穿衣、帶帽、穿褲子、穿鞋子的技能及裝飾美化)等方面,形體姿態主要是坐、立、走、躺、吃、喝、拉、撒、睡等方面的細節規范。
二、親子禮儀
幼兒親子禮儀主要是幼兒在家庭生活中與家庭成員(包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與兄弟姐妹)相處時應該注意的禮儀規范,包括請求、應答、敲門、就餐、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感恩長輩、體貼關愛、招呼告別等內容。
三、師幼禮儀
幼兒師幼禮儀主要是幼兒在幼兒園生活中與幼兒教師交往時應該注意的禮儀規范,包括入園問好、認真聽講、舉手發言、聽從教導、請求幫助、感恩老師、離園告別等內容。
四、同伴禮儀
幼兒同伴禮儀主要是幼兒在與小夥伴交往時應該注意的禮儀規范,包括團結友愛、互相幫助、遵守秩序、寬容待人、感謝幫助、真誠道歉、和睦相處等方面的內容。
五、社交禮儀
幼兒社交禮儀主要是幼兒在與他人(含親朋好友與陌生人)交往時應該注意的禮儀規范,包括在家待客、出門做客、探望病人、接收禮物、接聽電話、談話聊天、感謝道別等方面的內容。
六、公共禮儀
幼兒公共禮儀主要是幼兒在公共場所應該注意的禮儀規范,包括奏國歌升降旗行注目禮、乘坐公共汽車(買票、前門上車、後門下車 ......
❼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師指導行為有哪些
幼兒園教師行為禮儀大全
與家長溝通禮儀
一、家長會與家長接待禮儀
1、家長會目的
(1)與家長溝通,加深雙方對幼兒的了解。
(2)向家長宣傳,幫助家長正確地教育子女。
(3)向家長展示,讓家長認識老師、理解老師,從而支持老師的工作。
2、家長會禮儀
(1)提前書面通知家長。
(2)努力創設和諧氛圍,注重情感作用。
(3)與家長平等交流,友好協商。
(4)多給家長發言的機會。
(5)重視會後反饋。
3、家訪禮儀
(1)提前與家長預約,不可勉強家長。
(2)守時守約,若因事不能准時赴約,要設法告知家長,以免家長久候。
(3)講究敲門的藝術。若是雨天,不可將濕淋淋的雨傘帶進室內。
(4)家訪時如遇有新客來訪,家長做介紹時,應起立向來客問候。
(5)跟家長談話,語言要客氣。對幼兒多表揚少批評。
(6)家訪時,以真誠為貴,不可借家訪解決私事或收受「禮物」。
(7)家長未提出邀請,不要在幼兒家裡隨意參觀。但可以要求看看幼兒的房間,以示關心,並對幼兒做些了解。
(8)家訪時間不宜過長,達到預期目的,即應告辭。
二、與家長日常溝通禮儀
1、與家長溝通禮儀
(1)熱情接待來園的幼兒家長。家長來訪教師要立即起身,問明來意。
(2)談話時要控制音量並保持距離,認真傾聽家長的敘述。
(3)營造寬松的氛圍,要以平等的身份與家長交談。
(4)對孩子的評價一定要客觀全面,既肯定優點與進步也要真誠地提出不足之處。
(5)交談時不要與別的幼兒比較。談完後要肯定溝通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