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提高農村幼兒園轉崗教師專業素質的研究課題實施思路
伴隨著農村幼兒園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頒布,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問題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焦點,我們應該深知:教師隊伍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幼兒園的保教質量,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園所發展的生平線,而目前,農村幼兒教師幾乎是清一色的女性,從其來源來看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師范院校畢業或其他專業畢業的小學轉崗教師,二類是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教師,三類是高中畢業或初中畢業外聘教師,這些農村幼兒園的教師隊伍,學歷不高、業務不精,能力不強,提高現有教師素質,培養適應新時代幼兒教育的教師,已經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課題。如何拓展時間和空間,培訓教師,提高教師素質呢? 一、關注「幼兒一日活動研究」,提高農村幼兒教師了解幼兒的能力。 了解幼兒的能力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專業能力,具體包括正確認識幼兒,掌握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規律,在與幼兒交往和教育過程中研究幼兒發展,多數農村幼兒教師學歷較低,也沒有系統地學習過專業課程,難以真正了解幼兒的年齡特徵和學習心理,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缺乏對幼兒有效地針對性指導。 關注在「一日活動」中遇到的問題或疑惑,不需要教師具有很強的理論知識背景,因此能為農村幼兒教師所接受,農村幼兒園的「一日活動研究」鼓勵和引導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水平以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自選課題,自選課題參與成員。共同開展研究工作。如小班的老師可根據現在的孩子比較嬌慣,偏食挑食,從而確定《小班幼兒偏食行為的調查和研究》。而大中班的老師聯手調查顯示,班上的留守兒童佔了一半以上的比例,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出打工,基本上是隔代撫養,而隔代撫養就會出現很多問題:首先,教育觀念太差:擔負起「隔代教育」重任的爺爺奶奶們大多文化程度比較低,和兒童的年齡差距較大,他們只是按照他們教育孩子的經驗來照顧和教育孩子,甚至是對孩子的無益的教育,如「不幹不凈吃了沒病」。其次,教育方法不當:祖父母人群身體健康狀況相對較差,他們一般只能照顧孫子們的生活起居,並且他們往往溺愛孩子,對孩子的錯誤想法和行為不能及時地否定、反對,這就導致了孩子對自身的縱容,不能明辨是非。因此產生了探討科學教養方式,希望通過課題《農村園家長溺愛孩子的原因分析與對策》的研究,能幹預和轉變家長的溺愛行為,實現家園合作科學育兒。在開展一日活動研究中,由於教師自主性強,且課題有助於解決當前的教育教學問題,加之管理層提供了園外專家定期定點支持,因此教師們積極查找資料、觀察記錄、收集數據、主動研討,並嘗試撰寫反思,變以往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也密切了師幼之間的互動,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村幼兒教師了解幼兒的能力。 二、開展「一課多研」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的教育教學的能力。 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意味著能夠強化目標意識,並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來選擇教學內容,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當前,農村幼兒教師此項能力最為欠缺,她們往往將教育內容等同於「教材」,即,幼兒園里訂什麼教材,她們就教什麼,且在組織教育教學內容等同於「小學化」傾向。而「一課多研」能幫助教師優化教育策略,提高專業水平。 (一)骨幹領航式的「一課多研」:同一年段內針對一個內容,由一名骨幹教師做課進行多次實踐,藉助各位教師的集體智慧,使活動一次次得到優化。在這個過程中,骨幹教師既起到了展示與示範的作用,也促進了自身教育觀念行為的轉化。 (二)教師參與式的「一課多研」:同一活動內容由教師進行多次實踐和研究。不同的教師執教同一內容,自然會顯示出不同的特點,或在某一環節處理上有所創新,或在某一教學難點解決上有所突破。「一課多研」活動氣氛融洽,可以集思廣益,這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和研究熱情。 多元化的教研方式既有利用固定時間進行的,也有在日常生活中圍繞問題展開的;既有全園集中式教研,又有根據不同需要的分組式教研。這即為每個教師提供了發表個人意見的空間,也為全體教師創設了分享經驗、交流提升的平台。因此,教師在反復的活動中自身的教育教學活動能力不斷提高。 三、創設「主題牆」,提高農村幼兒教師創設環境的能力。 在幼兒園里,環境既指健康、豐富的物質環境,也包括充滿關愛、溫暖、尊重和支持的心理環境。大部分農村幼兒教師在環境創設方面尚存較多問題,這與他們自身的專業能力以及幼兒園的客觀條件有關。 為此,我們嘗試從創設班級「主題牆」環境入手,希望通過師幼互動來改善班級環境不佳的狀況,在學期開學初對班級老師提出要求:從本班的實際出發,依據不同的季節變化布置春、夏、秋、冬,在四季的環境布置中讓幼兒收集材料,老師並根據主題隨時調整。在此期間,增添一些富有農村幼兒園特色的知識。如:草、竹、藤、石等自然物的利用、廢舊物品的利用和稻草編織品的呈現,在和孩子們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看到。每個班每一期的主題牆都真切地傳遞出教師和幼兒共同成長的信息,主題牆創設也讓師幼的心理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使幼兒園課程與班級環境建設有機融合在一起,間接帶動了班級文化建設。在此過程中,幼兒園課程開始走入幼兒生活,教師則走出了班級環境創設的困惑,體驗著前所未有的樂趣,真正成了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領者。 四、開展「自製游戲材料活動」,提高農村教師思維創造能力。 為了促進各班主動充實幼兒園的游戲材料,豐富幼兒游戲內容,農村幼兒教師組織開展了「自製游戲材料檢查評比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們的自製教玩具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心靈手巧,運用常見材料和廢舊物品,以剪、畫、貼、拼、插等多種形式製作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如:「梅花樁」、「小小建築師」、「瓶子配對」、「童裝秀」等等游戲材料,這些作品色彩艷麗、構思巧妙、造型新穎,可用於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的教育活動及游戲活動,既豐富了教玩具資源,又鍛煉了教師動手動腦的能力,也讓教師在參與、交流和評比中獲取到新的創意新的經驗。教師勇於創新的精神面貌也不斷得到提升。 五、做好「活動反思」,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活動反思,作為促進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能幫助教師有效應對教育實踐中的種種困難和挫折,通過不斷調整自己的專業實踐來應對時代發展與教育發展需求。 第 一,循序漸進,布置具體寫作任務。首先,要求教師在每次聽課評課後,根據評課中自己或別人的發言寫出一小段感受,字數和形式不限。其次,一段時間後,教師在寫作方面有了一些信心,我們將上述不定期的寫感想演變為固定在周五下午幼兒離園後,將教師們集中在一起,談談自己本周進行的教學活動或組織的游戲活動中印象最深之處。大家暢所欲言後,請她們就一周內自己最滿意的一節活動寫出不少於200字的活動反思。然後,抽取部分老師所寫反思及時點評,點評以鼓勵和輔導為主。在上述的基礎上,我們縮短寫作周期,請每位老師每周寫兩篇短評(自評和他評不限)。這樣,大家漸漸形成了寫作教育教學反思的習慣,從中也切實體會到活動反思的撰寫使自己專業水平得到了提高。因而不再將它當成負擔和任務,慢慢有了寫作的自主性。 第二,明確目標,提高反思寫作質量。為了促進教師自身理論水平和寫作水平進一步提高。我們又新設了一個項目:園內、組內每開展一項活動之後,請教師們就該活動寫出反思。如本學期,老師們分批到周邊園參加了音
2. 幼兒教師轉崗培訓游戲活動的感悟怎麼寫
一、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師德和職業道德
教師要具有高尚的品德,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熱愛幼教事業,愛幼兒,尊重幼兒。在工作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關心集體,團結互助,並能正確處理好與領導、家長之間的關系。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幼兒做好榜樣: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尊重幼兒的人格,以寬容、積極的態度對待幼兒,和藹地與幼兒交談,關心幼兒,處處傾注對學生的愛。德高為師,身正是范,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能否成為一個好教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的精神。熱愛、尊重、理解幼兒是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核心。愛是兒童正常成長的必要條件,我們要學會理解、關愛幼兒。
二、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
要實施創新教育理念,創新型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種業務素質:(1)有豐富的知識結構,這是教師發揮創造性的基本保證。(2)有較高的管理藝術。管理包括兩方面,一是班級的整體管理,二是針對每個學生的個別指導。(3)有豐富的情感。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誦,熱情洋溢的贊賞以及在與學生接觸時的儀態、表情和舉止所表現出的積極情感能隨時地激發、調動學生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教",變苦學為樂學,單純的知識傳授變成了雙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樂、學者亦樂。
三、幼兒常規教育的重要性
在成都幼兒園見習的時候,我深刻體會到對於幼兒常規教育的重要性,常規的培養是從一點一滴開始的,教師自己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才能夠很好的去引導幼兒,孩子們才會和我們拉近距離,並將我們教師作為學習的好榜樣,不斷的進步,才能很好的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發展。一日常規不僅可以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集體環境,而且可以幫助幼兒學習在集體中如何生活,還可以維持班級活動的秩序。
四、走進幼兒的世界,聆聽他們的心聲
陶行知說:"我們必須先變成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意指教師要盡量做孩子的朋友和夥伴,使自己走進孩子的心靈,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關心孩子們的感受。孩子是天真的,可愛的,幼稚的,教師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不能用成人的心理去揣度孩子的思想,更不能用成人的標准去要求孩子的行為。作為成人,要與孩子心理相融,以誠相待,要放下架子,做孩子的朋友,聆聽童語,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
五、教師要平等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孩子
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幼兒面前更應該表現出真實的自己。用我們真誠的愛去對待每一個幼兒,這樣才能使幼兒感到真實、可信、安心。事實證明,幼兒也有一個敏感的心,對於教師的言行特別敏感,就如人們常說的"第六感"。當我非常誠懇的與他們進行交流時,他們總是會聽得很認真,總是會很樂意地按我我的要求去做好一件事。可是,一旦我產生一丁點兒不耐煩的心情時,他們就會變得沉默,離我遠遠的,也不願意與我交流。所以要正確樹立對待幼兒的態度:公平、平等,真誠耐心的對待每一個孩子。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要使幼兒能夠自主、合作、探究地去學習,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性,培養幼兒的實踐與創新能力,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為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認真學習幼教理論,作到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充實理論,把一些好的教育教學理論方法運用到具體實踐中。多讀書、多看報,不斷充實自我,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製作教具,充分利用現代化的設備,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3. 小學轉崗到幼兒園的教師還能回到小學崗位嗎
可以的,只要你的小學教師資格還在。
4. 原幼兒園教師現在小學教師怎樣轉崗培訓
轉崗教師的現狀分析:
1、主動轉崗。這部分教師一般是因為需要工作調動而主動要求進入幼兒園工作的,他們大多比較年輕,有一定的活力和能力,只是由於以前在小學工作,習慣了小學的作息要求和工作方式,不了解幼兒園的工作內容和流程,入園工作後對業務工作理不清頭緒,抓不住重點,把握不住合理的班級保教工作流程,雖然感覺到自己整天忙忙碌碌,但仔細思考一下卻因為工作付出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而感到失落,沒有成就感,從而形成困惑的心理。
2、被動轉崗。這一部分教師是小學根據校情安排工作時出現的富餘人員,多是年齡較大快退休、有病無法代課、工作能力或工作態度較差人員。這一部分人員進入幼兒園後無法勝任崗位工作,影響園所正常保教工作的開展,甚至在相對於小學比較吵鬧的氛圍中覺得身心無法接受幼兒園的工作環境,帶著情緒工作。這些現象的出現,會影響新辦園的保教質量提升,甚至不利於園所的家園互動工作。
5. 如何提高轉崗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
1.轉崗教師要轉換觀念,角色定位。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試行)》對幼兒園教師的師德與專業態度提出了特別要求。幼兒教育面向的是3-6歲的兒童,強調「保教結合」,幼兒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轉崗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幼兒教育的特殊性和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長期性,努力遵循幼兒教育規律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從而改造自身原有的教育觀念,努力克服「小學化」的教育傾向,心底真正接受幼兒園,樹立為幼兒服務的意識,為順利轉崗和專業發展奠定基礎。
2.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幼教專業能力。
⑴加強幼教理論知識的學習。
加強《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衛生與保育等專業基礎理論的學習。以理論為依據,觀察孩子,發現孩子,面對孩子。為了更好地按照幼兒的特點去組織活動,去培養和激發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和發展。除了掌握基本的音樂、舞蹈、美術知識和技能之外、還必須懂得幼兒教育和幼兒發展的理論。就拿繪畫活動來說吧,一個幼兒教師即使他自己畫的再好,繪畫技能再高,而他卻不知道幼兒繪畫、造型等技能發展的階段、特點,不懂的幼兒繪畫心理,不了解幼兒繪畫時的心理狀態;不知道怎樣通過繪畫去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去培養幼兒的表現美、創造美情趣和信心;不知道怎樣把繪畫活動與其它的教育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發揮綜合效應,不知道在一日生活中怎樣隨機地發展幼兒的美感和技能,不懂得個別差異,不能發現每個幼兒的特殊性而給與有針對性的指導,不知道何時、何種情況下介入指導是適宜的,他怎麼可能作為一個合格的幼兒美術教師呢?他怎麼可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呢?因此,掌握幼兒教育基本理論知識,是進行一切幼兒教育活動的前提。
⑵加強專業技能的學習。
所謂的教師專業技能就是教師從事教學所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術能力,它是教師從事教學的前提和基本要求。談到幼師的專業技能,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她們能唱能跳能畫能說,然而這些技能都只是幼兒教師必備的基礎專業技能,但是專業技能不僅僅局限於這些,尤其在今天這種強調交流、合作和理解的背景下,教師專業技能還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要學會環境創設。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與課程相匹配的主題牆、活動區,提供區角操作材料。對幼兒教師來講,要創設環境,讓孩子利用環境來學習。孩子來幼兒園絕不僅僅是向我們教師來學習來了,他的教育資源除了我們教師之外,還有環境資源。所以你要有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豐富的、平衡的、適宜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能力,而且還要利用好。有的教師創設的能力非常好,但是利用得不充分,造成了環境資源的極大浪費,這是很多幼兒園存在的情況。所以我們一方面要講創設,另一方面要講利用。
②學會合理安排幼兒一日活動。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會有不少活動需要全體幼兒一起參加的,然而要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守秩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幼兒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去學習。因此,活動的組織能力是教師必須掌握的基本功。每一次活動前,教師首先要有效地安排好幼兒合適的活動地點;其次,每一次活動前教師都應不厭其煩地重申對幼兒行為上的期望以及活動的規定,而不是在活動進行中,突然給予某些限制或懲罰,這也是體現師幼相處的公平性。
③學會組織和引導幼兒游戲。幼兒有很多的學習方式,尤其是游戲的學習方式。這是一個主要的學習方式,游戲活動是孩子最歡迎的、最快樂的,也是最高效的一種學習方式。如果我們沒有很好地掌握、組織、引導游戲的這個能力的話,那孩子的快樂學習,符合他天性的學習,就難以保證了。
④學會溝通與合作。現在越來越強調溝通,比如你要會和你的上級溝通、會和你的合作夥伴溝通、還有和家長的溝通,更重要的是還有和幼兒的溝通。我們做的是人的工作,教師這個行業就是跟人打交道的行業,所以就必然有一個溝通的問題。善於溝通的人,就能把這些工作完成得非常好,不善於溝通的人效果就大打折扣。所以溝通與合作的能力二者是密切相關的,沒有很好的溝通就很難有很好的合作了。有了這種能力就能使我們的專業知識發揮得更好、專業能力發揮得更好。
⒊提高幼教專業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⑴、崗前培訓。認真參加園內的崗前培訓。一般園內培訓有文本式的、案例式的、實踐操作式的,經過這樣的系列培訓,就會使新教師對幼兒園的工作既有全面的了解又有突破式的深入,在很大程度上對新教師在工作初期可能產生的問題起到「防患於未燃」的作用。
⑵、教師個人自學基礎上與同伴互動學習。
在自學的過程中需要自我體驗、自我內化、自我架構,從而形成自我發展的能力。在日常的工作中形成自覺地與同伴學習的良好意識,多觀察、多思考,敏銳地發現問題,從同伴身上取長補短,修正自己的不足,使自己不斷進步和成長。
⑶、教師之間以教研組為平台的互動學習。
聽專家講座,剖析自己教學中的一個問題,分析這個問題的性質,依據相關理論對這一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教師之間以教研組為核心,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⑷、參加「手拉手」活動,根據新教師自身的特點,給予具體、針對性的指導。
⑸、園內外教師互動學習。
積極拓展教師互動學習的平台,定期到其他姐妹幼兒園去學習,觀摩學習他們先進的幼教理念、園本教研活動,在借鑒各種教育經驗的同時,整合教育資源。幼兒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是一個奮斗、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是一個持續不斷的、發展的過程,只要對自己有信心就一定會成功轉型。
6. 幼兒園轉崗教師國培一般幾天
30天
7. 幼兒園轉崗教師應如何提高自己的語言教學能
教師屬於事業編制,想改為公務員編制比較困難。不僅教師如此,改編制都比較難。但是鎮政府屬於科級單位,和你的小學教師高級一樣,甚至比你的小教高級還低半級,所以不大會漲工資。只是比小學教師有實權,弄好了可能會混上鎮長甚至縣里的幹部,不過得看你今年多大年紀,如果四十多了戲不大。至於轉不轉要看你的興趣,如果討厭成天和孩子混在一起,就轉,因為當一輩子教師意思並不大,特別是小學教師,出差到外地的機會也不多,總憋在一個地方沒什麼意思。如果你討厭官場的勾心鬥角、阿諛奉迎,就別當幹部,特別是要看你會不會八面玲瓏,如果不會,人又老實本分,就別轉,轉了只會受罪,相比之下,現在只有學校還單純些。反正「甘蔗沒有兩頭甜」,各有利弊,大主意要自己拿。
8. 小學教師轉崗幼兒園 是否違法了教師法
《教師法》第九條為保障教師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提供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教育教學設施和設備; (二)提供必需的圖書、資料及其他教育教學用品; (三)對教師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中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 (四)支持教師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 並沒有明確規定教育局該行為是違法的,但是保育員也是需要取得相應資格的,你可以以此理由推脫。
9. 幼兒園轉崗教師課題創新點
與小學教師不同,轉崗的幼兒教師必須面對教育和保育的雙重任務,多數幼兒教師既要負責教學,又充當保育員,還要完成園所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初次面對這樣的工作環境和工作要求,轉崗幼兒教師思想壓力大,甚至出現了諸多心理健康問題。
10. 轉崗教師最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做什麼""如何做"問題
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面對幼兒各種不合規范的錯誤行為,不少教師經常束取懲罰的方式。懲罰雖能制止幼兒的錯誤行為,但很容易傷害幼兒的自尊心。使幼兒產生逆反心理。有的幼兒在受罰後會出現暴力行為,有的幼兒會拒絕學習,對教師不友好。即使幼兒表現出順從,也可能是出於怕受罰。在許多情況下,懲罰並不能保證幼兒產生正確行為,也不能保證幼兒懂得應該怎樣做。
對待幼兒錯誤行為的積極教育方式是引導。引導是幫助幼兒理解並實踐有意義行為的過程,引導的目的在於以積極的師生互動方式培養幼兒的自律能力,發展幼兒積極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評價能力。以幼兒把飯弄撒了這件事為例,如果教師用責備的語氣命令幼兒把撒在桌上的飯清理干凈,這對幼兒來說就是一種懲罰,會讓他感到羞恥。如果教師說:「誰都弄撒過東西,我這兒有塊抹布,你可以用它把飯粒清理掉,對吧。」這對幼兒來說便是一種引導,不僅給了幼兒糾正自己錯誤的機會,還保護了幼兒的自尊心。教師對待幼兒的態度與方式直接影響他們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在制止或糾止幼兒的錯誤行為時,一定要讓幼兒懂得哪種做法是不對的,那種做法是正確的。
一、了解幼兒錯誤行為出現的原因及表現水平,以理解和尊重的態度對待幼兒
幼兒出現錯誤行為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幼兒的年齡特點。學前階段的兒童活潑好動,好奇心極強,讓他們長時間地坐著或等待輪流玩是艱難做到的。按照皮亞傑的觀點處於「自我中心」階段的兒童往往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和做事情,要求他們讓人分享和給予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教帥要調整自己對幼兒的期望,不要強求幼兒表現出超過其發展水平的能力。其次是幼兒表達自己需要的方式多種多樣。盡管同一年齡階段的兒童有基本的共同需要,但每個幼兒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尤其是某些幼兒的需要不能得到滿足時,他門常常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行為。
再次是家庭的影響。家庭的氣氛與環境影響幼兒在幼兒園表現出來的錯誤行為實際上是對在家裡形成的壓抑或消極情緒的宣洩。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丹?加特來博士分析了兒童錯誤行為的三種水平。第一種水平是嘗試水平,他是錯誤行為的最溫和的形式。在這一水平,幼兒表現出某種行為是在試圖學習如何行動,是在試驗周圍環境對自己行為的反應。教師在班裡經常會看到有的小朋友一邊犯錯誤,如拿別人的玩具,一邊用眼睛偷看教師。
這是教師必須嚴肅認真的做出反應,告訴他應該把玩具還給別人。教師雖不能過於嚴厲,但也不能放任,因為教師的任何笑意會讓幼兒獲得錯誤的信息,認為教師並不反對他拿別人的玩具。第二種水平是社會習慣水平。幼兒學習或表現出某種行為是因為他們錯誤的認為這樣做是對的,因為他們看到同伴這樣在做,或在某種場合他們曾觀察學習到類似行為。例如,有的幼兒說臟話,他並不覺得自己是在說臟話,因為他爸爸生氣的時候常說這些話。這時教師不能因此而懲罰幼兒,而要告訴他應該用其它詞或其他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憤怒。第三種水平是情感需要水平。幼兒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順心的事情時,他們常以激烈的方式對外界做出反應,以宣洩自己的情緒。這是教師應把注意力放在理解幼兒壓力感的真正來源以及如何幫助幼兒對壓力做出正確的反應上,而不應把注意力放在幼兒說的臟話和做的錯事上,去懲罰幼兒。
二、針對幼兒的錯誤行為,選擇正確的教育形勢
教師在了解幼兒錯誤行為出現的情景與原因之後,應決定是進行個別引導還是集體教育。如果問題涉及一兩個兒童的行為,適合採用個別引導的方法,且應盡可能私下裡進行,以避免當眾讓幼兒出醜。但在實踐中,許多教師把個別幼兒的錯誤公布於眾,讓全體幼兒引以為戒,使被批評的幼兒感到羞恥。幼兒的這種感受會對其產生長時間的、甚至是終生的消極影響。
為了避免幼兒尷尬和傷害幼兒的自尊心,教師可採用集體教育的方式。在集體教育中,教師應盡量避免點名批評個別幼兒,如:「xx,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坐好!」教師可以通過表揚個別幼兒而使有錯誤行為的幼兒改正過來,如:「今天大家表現得非常好,都像xx一樣看著我。」「很多小朋友都坐好了,等大家都准備好了,我們就開始活動。」這樣既可保護幼兒的自尊心,糾正幼兒的錯誤行為,又能使集體活動正常進行。
不傷害幼兒的自尊性是教師面對幼兒錯誤行為的首要原則,但這絕不意味著教師對幼兒錯誤的遷就。當幼兒經教師多次提醒仍無改進,或幼兒之間發生沖突,幼兒心情煩躁,教師的語言不能發揮作用時,教師可以讓個別幼兒暫時離開集體活動,或讓他單獨坐在較安靜的地方。在幼兒冷靜下來之後,教師和幼兒交談已發生過的事情。通過談話使幼兒明白自己錯在哪裡,該如何做。
三、給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逐步培養幼兒的評價能力
當幼兒出現錯誤行為時,教師要幫助幼兒尋找改正錯誤、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師要讓幼兒知道下次發生同樣的問題應如何解決,而不只是讓幼兒知道不應該做什麼。教師向幼兒提出合理的、幼兒能理解的行為要求,然後正面強化正確的行為,而不是使用強制、威脅的手段強迫幼兒按教師的要求去做。
教師要有選擇地忽略那些對集體影響不大的個別行為,給幼兒自己去解決問題的機會。當兩個幼兒發生爭執的時候,教師不要立即介入。因為許多問題可以由幼兒自己解決。幼兒也需要更多的機會去鍛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機會越多,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就越強。幼兒在試圖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他們是在自己的思維水平上進行交流的,其交流的內容被相互理解,如果這時教師介入,以成人的思維水平提出自己的想法,很有可能會引起幼兒的誤解。
對待發生較平凡的、有典型意義的錯誤行為,教師可通過設計情景,組織幼兒討論的方式,使幼兒明白應該怎麼做。在這個過程中,讓幼兒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想問題,體會別人的情緒和感受,這不僅可以發展幼兒的評價能力,而且也有利於幼兒形成對行為規范的正確認識,並有情感驅動而表現出正確的行為。教是為了不教,真正的道德是自律的道德,逐漸培養幼兒自我評價、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教師處理幼兒錯誤行為以及沖突時必須體現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