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怎樣幫助幼兒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學習筆記
幼兒園里 讓孩子們養成愛閱讀 愛讀書的好習慣
『貳』 幼兒園閱讀活動的教法及基本流程是怎樣的
再如: 活動中有一些好的素材可以作為活動之前的前期經驗准備, 也可以放在後期進行延伸 活動來錦上添花, 而不是一股腦兒放在一個活動中形成量大、 點多, 孩子不易理解和掌握的 局面。 2 、素材運用策略: 1 )借「文學作品」為媒介,萌發情感共鳴 藉助蘊涵社會教育寓意的文學作品, 並以此為媒介, 建立起社會教學活動與幼兒情感互 動的通道, 給幼兒敞開一個廣闊的文學情愫和情感世界, 喚起幼兒共鳴 , 有利於充分發揮素 材的作用。如:「我會排隊」、「我是霸王龍」社會活動 , 就是以文學作品為媒介,讓幼兒 在體驗之後, 萌發自己的一些思考, 從而在實踐中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整, 逐步完善社會性 行為的。 2 )以「游戲體驗」為橋梁,引發思考研究 以游戲體驗為橋梁的素材,區別於故事與談話等,幼兒可以從游戲中體驗成功與失敗, 從而思考行為和解過的關系。 如: 為了增強幼兒合作與分享的意識, 通過以 「雞蛋寶寶玩游 戲」 為橋梁, 讓幼兒思考並探索研究如何把雞蛋從罐子里很快地拉出來, 豐富體驗, 以此自 然而然地主動建構起輪流、分享與合作的經驗。再如「馬路上的標志」活動,為了提高並滲 透中班孩子規則與安全自我保護意識, 我們從馬路上的標志入手, 緊緊圍繞 「馬路上的標志」 篩出幾個孩子容易掌握的紅綠燈、禁止標志,並以「小老鼠逛公園」 幫小老鼠忙的身份, 引領幼兒了解標志的含義。 3 )憑「生活經驗」為通道,催發情感抒發 運用 「生活經驗」 的素材, 可以是 「情景表演」 , 也可以是 「場景再現」 。 還可以是 「熱 點討論」或「經典話題」。例如: 2008 奧運會,這樣,把幼兒在現實生活中的情感表現和 心理上的情感需求作為社會活動的基本依據, 捕捉每一個富有時代氣息的內容, 拉近社會活 動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 把發生在幼兒身邊的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鮮活事件融化為社會活 動的素材和內容, 抓住日常生活的點滴, 巧妙利用節日資源、 合理利用社區資源, 讓幼兒在 活動中體驗,在實踐中抒發情感。可以說是方便有效的良好捷徑。 4 )引「探究操作」為載體,強化感同身受 引用 「探究操作」 為載體的素材, 強調給幼兒自主參與探究的機會, 給發現展示智慧的 空間, 讓幼兒在探究操作中親自體驗、 感同身受, 解決生活和現實中的實際問題, 著眼於幼 兒可持續地社會性的和諧發展。 此時的素材運用側重於幼兒是否主動參與活動、 發揮主動創 造性、獨立或與同伴合作完成目標是衡量活動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准。 5 )用「社會實踐」為中介,激發情感互通 以幼兒發展的實際需求為序, 巧妙利用節日資源、 合理利用社區資源, 利用社會實踐中 的「參觀調查」、「交流訪問」等聚合社會資源作為素材,同時,充分考慮班級、幼兒園、 家庭親子活動等途徑所覆蓋的范圍, 與幼兒園社會活動相結合, 有利於師、 幼、 家長間的情 感共通與共融,實現社會活動的正效應。例如:在「我會交朋友」活動中,教師有意為本班 幼兒創設相識新朋友的機會, 並通過自然相識→嘗試運用一些簡單的相識與記憶新夥伴的方 法→回放幼兒方法, 學習並驗證交友策略是否有效→鞏固交往策略。 這種創設自然體驗和社 會實踐的生態場, 讓孩子們和社會教育走向生活、 走向對話、 走向活動體驗, 有了深層次的 與人、與社會的情感共通。 (三)總結了社會教學活動話題呈現環節的指導策略 話題呈現階段 是教師引導兒童進入社會領域教學活動的起始環節, 在這一階段主要作用 有三 : 一是激發兒童對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從而誘發學習的自主 性和能動性; 二是喚起兒童的注意力, 使兒童的興奮中心轉移到活動中來; 三是明確學習任 務和目的, 激活兒童思維。 結合課題組成員二年來的實踐和研究成果, 我們把幼兒教師在社 會教學活動話題呈現環節採用頻率較高、教學效果突出的幾種指導策略總結歸納如下: 1 、懸疑式 懸疑式話題呈現方式最大的特點是出乎兒童預料,或展示矛盾,或使幼兒置身於驚異、 困惑之中, 造成幼兒心理上的渴望和興奮。 如小班活動: 我要保護自己, 教師通過視頻和音 效, 設置了一個懸念 : 「小兔子為什麼會受傷 ? 」 這里設置的疑問就好像給幼兒說出一個 「謎 面」 ,幼兒要想辦法去揭開謎底,就必須積極思維參與活動。運用此策略需要教師注意懸念 的設置要從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出發,恰當適度 : 不懸,難以引發兒童探究的興趣;太懸, 兒童百思不得其解, 也會降低活動的積極性。 只有不思不解、 思而可解才能使兒童興趣高漲, 扣人心弦, 收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同時還需要教師考慮引發懸念的材料或事物貼近幼兒實際, 以教學內容的關鍵點為切入點,引發兒童積極活動,揭示問題,明晰教學思路。 2 、平鋪式 平鋪式話題呈現是指在活動開始時, 教師以指令、 詢問、 建議等形式直接點題切入。 其 目的是講明活動目的、 學習內容或任務, 把幼兒的注意力和思維迅速導向並集中到教學內容 中來。平鋪式的語言是一種直敘式的語言,採用的語言比較平淡、簡潔。如大班:有趣的十 二生肖中, 「你知道自己是什麼屬相嗎?」 「你的家人是什麼屬相呢?請你模仿一下這種屬相 的動作或者聲音。」等。教師採用的導入方式是開門見山的,直接指出活動的目的或任務。 一般來說, 當教師要開展的活動與近期所學的沒有密切聯系, 或者新手老師不了解幼兒的知 識、能力水平及興趣愛好的時候經常採用此類方式開展教學。 3 、回憶式 運用回憶式語言的關鍵點在於找准新舊知識的聯結點, 建立起新舊知識、 經驗之間的聯 系。 具體而言, 聯結點的確定又建立在對教學內容認真分析和對兒童了解的基礎上, 針對不 同年齡階段兒童的記憶特點採用合適的方式, 如中、 小班的兒童的記憶水平相較於大班要低, 因此要求兒童回憶的內容通常是有照片、實物提示的或者是間隔時間近,容易回憶的內容; 到大班, 隨著兒童記憶的意識性和理解性的提高, 要求回憶的內容則可以相對抽象一點, 但 依然將要求回憶的內容或經驗與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定態度結合起來, 或者把它囊括 在具有兒童生活實際意義的經驗背景之中。 因為如果兒童認為過去的實際活動對於自己越是 具有重要意義,它與學習活動的結合更能激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4 、故事式 這一策略指的是在導入階段, 教師以講述故事的形式開始, 以故事為引子, 在故事講述 過程中引出當次教學活動主題。 故事式話題呈現最重要的就是教師要通過敘述故事, 使幼兒 頭腦中形成鮮明生動形象的畫面或情節的同時, 引起幼兒對觀察對象或教學內容
『叄』 如何培訓幼兒園孩子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培訓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長期訓練逐漸變成孩子自覺行為的過程。
一、家長要學著把家庭變成一個讀書的游樂場,家長愛讀書,和孩子一起把讀書變成孩子的游樂項目,比如一起PK,有獎勵有懲罰,讓孩子感覺像游戲,從而讓孩子感覺讀書的樂趣,慢慢讓孩子喜歡上讀書。
二、家長要發揮榜樣作用,回到家經常專注看書,爸爸媽媽痴迷的狀態讓孩子感覺書原來是有魔力的,也會模仿家長的讀書行為,加上家長的有效引導,孩子也會慢慢體會到書里的故事魔力。
三、用孩子喜歡看的動畫片或者電視劇作為突破口,和孩子一起去書店購買相關書籍、讓孩子從自己熟悉的角色開始閱讀和學著講故事,逐漸適應和喜歡這樣的形式後孩子就會慢慢愛上閱讀,對閱讀產生興趣。
四、和孩子一起分角色飾演孩子喜歡的故事情節,通過飾演讓孩子更能明白故事的道理,引導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五、引導孩子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故事大賽,通過參賽讓孩子明白勝不驕敗不餒的積極心態,贏了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輸了是自己可能不夠努力或者沒有認真准備,其實這種比賽是讓孩子重視事情過程的體驗成長。
六、家長要發揮自己的表演天賦和故事大王的本領,把書籍里的故事變成孩子能明白的立體真人秀,孩子更能理解小故事中的大道理。當孩子熟悉一個故事後讓孩子給大人進行表演和演繹,孩子會逐漸愛上他並將受益終生的。
好的閱讀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身,從現在開始,和孩子一起重視閱讀、培養好的閱讀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