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幼兒園發現幼兒心理不健康怎麼辦
孤僻、不合群會給孩子身心發展造成一定障礙,難以使他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教師和家長對此應引起重視,並給以及時矯正,適時引導。針對導致幼兒孤僻、不合群的一些原因,在這里說一下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一、用愛心來溫暖孩子孤寂的心靈。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幼兒心理健康的標志是:動作發展正常、認知發展正常、情緒積極向上、人際關系融洽、性格特徵良好、沒有嚴重的心理衛生問題。那麼,作為幼兒園教師,應該如何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通過多年的教育實踐及研究,筆者著重從以下四個方面闡述: 教師要以健康的人格影響幼兒美國學者witty指出:教師的病態人格將嚴重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緒不穩定的教師所教的班級里,出現人格障礙的學生人數也較多。為此,幼兒教師要善於調整自己的情緒,以積極進取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工作及孩子們,不斷改善自己的個性品質和心理健康狀況,極力避免將個人的不良情緒帶到幼兒園來。對於幼兒教師而言,重視和加強自身的心理衛生保健已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而是一項重要的社會義務,因為這關系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教師要注意自身言行對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心靈也很脆弱。因此,教師對待孩子不能因為他們年齡小,不懂事而忽視了他們的感受和承受力。幼兒教師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一次不經意的談話,一個不小心的失誤都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成為影響兒童人格發展的重要因素。幼兒教師對自己的言行,甚至是一貫認為正確的做法都應該做深刻的反思,以免不經意中使兒童幼小的心靈受到創傷。 教師要合理安排幼兒一日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1.從晨間接待開始為孩子們營造一種溫暖、關愛、民主的心理氣氛每天早晨我都會站在活動室門口迎接家長送來孩子,主動向孩子們問好,用溫暖、親切、關愛的態度接待他們。有的孩子來園後會主動給我一個擁抱,我也會高興地擁抱他們,給孩子們以安全感和親近感。通過和家長簡短的交流了解孩子早晨在家的狀況。當孩子情緒不太好時,我就會微笑著從家長手中接過孩子,抱抱他,與他說說悄悄話鼓勵他。孩子則會有一種充分的被重視感和被接納感,心情很快由陰轉晴。沐浴在溫馨和諧的氣氛里,孩子們才會始終保持積極愉快的活動情緒。 2.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幼兒的自信心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幼兒,也是一個愉快、主動、大膽、自信、不怕困難的幼兒。教師在集體教育活動中,要以恰當的方法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樹立自信。譬如:在健康活動中,個別孩子不敢走獨木橋,我並沒有訓斥他們,而是鼓勵他們,讓他們先放鬆心情,然後交給他們方法:眼睛向前看,雙臂伸開,一步跟著一步走。同時老師在旁邊做好保護他們的准備,孩子們知道了方法,而且看到有老師在旁邊,就敢大膽地走過去了。總之,要充分發揮幼兒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努力將幼兒的興趣與必要的規則相結合,幼兒會有我很棒、我能行的感覺,自型心也會逐漸增強,同時也會養成各種健康行為。 3.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在游戲活動中,幼兒經常會碰到一些沖突和矛盾,這時教師不要輕易介入,要讓幼兒學會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會用理智去控制情緒。在遇到心理沖突時保持心理的平衡和穩定,積極地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保持健康的情緒,處理好與小朋友之間的人際關系。 發揮家庭教育作用,共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為培養幼兒的良好品質,增強家長在家園配合中的主體地位,我們通過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充分了解幼兒在園的各項活動常規及生活習慣,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管理的要求,培養幼兒生活習慣的要求,以及培養幼兒任務意識的要求等內容;通過家訪還增進了教師和家長對幼兒在家、在園的了解,從而不斷調整教育方法。這些做法使孩子獨立自理能力和責任感大大加強,同時,也有機會讓家長觀察孩子在各種活動中始終處於積極主動、樂觀向上的狀態。 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任重而道遠。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心理培養目標有所不同,我們要不斷探索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把一批又一批幼兒培養成為積極向上、自信心強、品質優良的寶貝,為他們擁有快樂、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礎。
❷ 幼兒園心裡健康c證拿來有何用處
這是一個班主任老師的上崗的必備條件。可以在與學生的溝通中運用心理學知識,更好地服務與學生。
❸ 幼兒心理健康教師培訓班學習哪些內容與技術
淺談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3~6歲的學前兒童是心理發展、成長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其特點是可塑性強,但在心理發展上極不成熟,自我調節、控制水平較低,自我意識薄弱,極易受環境及不良因素的影響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與否,將會對他們的認識、情感、個性、道德的發展和社會適應...等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目前我國由於受傳統教育觀念、文化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忽視幼兒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養,致使在兒童中普遍存在著獨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難、任性、不懂得關心人、缺乏創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識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問題,不少兒童還存在種種心理和行為偏差,如孤僻、攻擊性行為、膽怯、多動、吸吮手指、情緒障礙等等。這種狀況如不加以重視,勢必影響幼兒的發展。重視和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幼兒園教育作為國民素質教育的基礎,應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質的基礎。因此。各地幼兒園也進行了相關的探索和研究,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也相繼拉開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幕。 一、幼兒園實施幼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知行脫節現象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幼兒健康教育」,「幼兒園第一要注意的是兒童的健康」。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說「健全的身體是一個人、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礎」。因此保護幼兒的健康,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是十分重要的。何謂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所謂健康就是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適應上完全處於良好狀態,而不是單純地指不患疾病。即健康不僅涉及人的生理、心理,而且涉及社會道德方面的問題,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個方面共同構成健康的整體定義。在幼兒園內,很多教師已經明白健康的新概念,並且也知道維護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然而理念上的重視並未化作行動上的體現。在幼教實踐中忽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或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現象並不少見,她們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健醫生或專職心理教育者的事,與自己關系不大,不重視對幼兒的心理健康保護,心理健康教育成為紙上談兵。 (二)缺乏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橋梁和依託 目前,在幼兒園的課程設置中,並無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多數教師尚未接受專門的心理教育培訓,致使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缺乏明確的目標、心理教育的內容比較零散,更不要說構建心理教育體系了。教師們對心理健康的知識是零星的,缺乏系統性,也缺乏相對固定的教育時間保證,對什麼是心理健康,幼兒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幼兒容易出現哪些常見的心理問題,如何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評價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師們很茫然,雖然想對孩子進行心理維護,卻因相關知識的缺乏而無從下手。實際上,心理健康教育處於可有可無的地位或成為一種時髦的口號,卻沒能扎實地實行,當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出現時,教師們或熟視無睹,或束手無策,進一步加劇了幼兒不良的心理。 (三)忽視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維護 教師的職業是一種崇高的特殊的職業,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言:「教育意味著一棵樹動搖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師工作的這一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心理素質的重要性。然而教師也是一個普通的人,職稱評定、業務競爭、應試教育、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生活中的壓力和工作中的競爭,會讓教師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因此,加強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維護,顯得尤其重要。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教師的言行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成長起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要讓幼兒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提高幼兒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師要有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遺憾的是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忽視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維護。 (四)家園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不同步性 現在的家庭常常是「四二一」家庭,獨生子女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家長們呵呼備至,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嬌寵溺愛,有求必應;另一方面,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極大提高,父母對幼兒的期望值不斷上升,幼兒在物質的極大滿足中卻承受著越來越重的心理負擔。部分家長忽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知識模糊不清或知之甚少。家庭生活的環境不良,人際關系的緊張,不正確的教養態度,常會引發幼兒不同的心理問題和社會行為問題,如愛發脾氣、惡作劇、不能和別的兒童友好相處、任性、退縮、易哭泣、過分敏感等;幼兒園中也常見到一些有不良習慣的幼兒,如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聳肩、咬衣服、攻擊性強等;而家長們並不認為幼兒的心理出現問題,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上明顯滯後。 另外有些家長過分強調尊重孩子的個性,一味地欣賞鼓勵孩子,造成幼兒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對老師糾正幼兒不良習慣的嚴格要求也當成不尊重孩子,同樣不利於孩子的正常心理發展。 二、解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問題的方式和方法 (一)重視知行統一,把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日常教育活動中 只有思想、理念上的重視,而沒有完善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系統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體系和教育內容相支撐,是不能很好落實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此,在高度重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尊重幼兒,關注幼兒,把心理教育理念上的重視落實到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當中。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實際需要,制定適合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標、主要內容與途徑,同時結合各學科教學,運用教育技能技巧,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活動中,如開展主題系列活動「我是健康小明星」,從各個領域有意識地滲透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扎扎實實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二)加強心理健康系統知識的培訓力度,提高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幼兒教師。因此,就要完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邀請專業人員系統培訓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內容、方法。掌握幼兒的心理健康內涵:積極的情緒特徵;良好的意志特徵;對現實(包括社會、集體、他人、自己)的良好態度特徵;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根據幼兒年齡及心理發展的特點,選擇適合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以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們良好的情緒、性格、意志品質。如通過孩子們所熟悉的動畫人物、故事、游戲等來完成教育活動。日常工作中,首先要給幼兒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建立民主和諧的師幼關系,創設自由寬松的活動環境。尊重幼兒,關注幼兒,滿足幼兒的心理需要,盡力給每個幼兒創設成功的機會,滿足他們成功感的需要等等。其次「愛字當頭」,用愛心體察兒童的內心感受,及時幫助幼兒排除不良的情緒,緩解內在的心理壓力;適時滿足幼兒的心理安全需要;最後適當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讓幼兒學會人際交往的技能,更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如引導孩子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時可讓幼兒增加交往頻率,真誠關心同伴,學會寬容別人,進行換位思考,啟發幼兒怎麼樣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歡,融洽人際關系,讓幼兒學會與人交流、溝通,減少消極情緒的產生,可有效避免幼兒受到傷害。教師逐步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定期交流應用心理學知識、管理教育幼兒的經驗和體會,可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減少孩子們心理問題的發生率。 (三)關注教師心理健康
❹ 有沒有必要在幼兒園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我覺得中國的教育都是為了最終的所謂的成果,中國孩子現在是真的太累了。心理健康教育,我覺得讓孩子好好的享受童年,沒有人為的干涉,就是最好的教育。快樂是可以感染人的,快樂的人,心理就不會有問題。
❺ 幼兒心理健康教師培訓學習有哪些內容或技術
兒童發展心理學主要掌握的是兒童成長階段的心理特徵和表現,可以說在兒童階段,安全感的建立非常重要,應在教育中特別重視兒童安全感的建立。同時在這一時期,兒童開始學會模仿,所以一定要注重兒童的成長環境的建設。 首先,兒童心理學為學前兒童教育提供心理學依據。學前兒童的教育一般被稱為早期教育,由於嬰幼兒身心的特殊性,對其教育也有較大的特殊性,它是人生的啟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義。所以,教育者(包括家長和幼教工作者)不僅要考慮客觀的教育要求,而且應十分重視兒童心理發展規律,考慮兒童的成熟狀況和發展可能性。在不同的 年齡階段,教育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其次,早期教育與學校的系統教育不同。其出發點和重點在於提高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在生活、游戲、學習中培養認識能力,良好的習慣、性格等。因此,在早期教育中應寓教於生活,游戲及交往之中,促進兒童身心的全面發展。 最後,掌握必要的兒童心理學知識是做好兒童教育工作的前提,無論是家長還是幼兒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了解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個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才能引導兒童健康的成長和發展。 幼兒教育心理學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1、自由性; 2、趣味性; 3、虛構性; 4、社會; 5、實踐性; 幼兒教育心理學是在幼兒教育學和幼兒心理學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學科。它主要研究幼兒學習的規律與特徵以及教師有效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幼兒學習與身心的健康發展。 幼兒心理學是研究幼兒(3- 6、7歲入學前兒童)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 幼兒心理學和嬰兒心理學、學齡兒童心理學、少年心理學、老年心理學等都是發展心理學的分支學科,和幼兒衛生保育教程、幼兒教育學、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等教育理論課都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
❻ 談幼兒園在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的方案
淺談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3~6歲的學前兒童是心理發展、成長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其特點是可塑性強,但在心理發展上極不成熟,自我調節、控制水平較低,自我意識薄弱,極易受環境及不良因素的影響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與否,將會對他們的認識、情感、個性、道德的發展和社會適應等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目前我國由於受傳統教育觀念、文化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忽視幼兒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養,致使在兒童中普遍存在著獨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難、任性、不懂得關心人、缺乏創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識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問題,不少兒童還存在種種心理和行為偏差,如孤僻、攻擊性行為、膽怯、多動、吸吮手指、情緒障礙等等。這種狀況如不加以重視,勢必影響幼兒的發展。重視和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幼兒園教育作為國民素質教育的基礎,應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質的基礎。因此。各地幼兒園也進行了相關的探索和研究,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也相繼拉開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幕。 一、幼兒園實施幼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知行脫節現象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幼兒健康教育」,「幼兒園第一要注意的是兒童的健康」。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說「健全的身體是一個人、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礎」。因此保護幼兒的健康,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是十分重要的。何謂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所謂健康就是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適應上完全處於良好狀態,而不是單純地指不患疾病。即健康不僅涉及人的生理、心理,而且涉及社會道德方面的問題,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個方面共同構成健康的整體定義。在幼兒園內,很多教師已經明白健康的新概念,並且也知道維護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然而理念上的重視並未化作行動上的體現。在幼教實踐中忽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或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現象並不少見,她們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健醫生或專職心理教育者的事,與自己關系不大,不重視對幼兒的心理健康保護,心理健康教育成為紙上談兵。 (二)缺乏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橋梁和依託 目前,在幼兒園的課程設置中,並無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多數教師尚未接受專門的心理教育培訓,致使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缺乏明確的目標、心理教育的內容比較零散,更不要說構建心理教育體系了。教師們對心理健康的知識是零星的,缺乏系統性,也缺乏相對固定的教育時間保證,對什麼是心理健康,幼兒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幼兒容易出現哪些常見的心理問題,如何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評價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師們很茫然,雖然想對孩子進行心理維護,卻因相關知識的缺乏而無從下手。實際上,心理健康教育處於可有可無的地位或成為一種時髦的口號,卻沒能扎實地實行,當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出現時,教師們或熟視無睹,或束手無策,進一步加劇了幼兒不良的心理。 (三)忽視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維護 教師的職業是一種崇高的特殊的職業,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言:「教育意味著一棵樹動搖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師工作的這一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心理素質的重要性。然而教師也是一個普通的人,職稱評定、業務競爭、應試教育、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生活中的壓力和工作中的競爭,會讓教師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因此,加強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維護,顯得尤其重要。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教師的言行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成長起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要讓幼兒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提高幼兒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師要有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遺憾的是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忽視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維護。 (四)家園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不同步性 現在的家庭常常是「四二一」家庭,獨生子女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家長們呵呼備至,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嬌寵溺愛,有求必應;另一方面,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極大提高,父母對幼兒的期望值不斷上升,幼兒在物質的極大滿足中卻承受著越來越重的心理負擔。部分家長忽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知識模糊不清或知之甚少。家庭生活的環境不良,人際關系的緊張,不正確的教養態度,常會引發幼兒不同的心理問題和社會行為問題,如愛發脾氣、惡作劇、不能和別的兒童友好相處、任性、退縮、易哭泣、過分敏感等;幼兒園中也常見到一些有不良習慣的幼兒,如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聳肩、咬衣服、攻擊性強等;而家長們並不認為幼兒的心理出現問題,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上明顯滯後。 另外有些家長過分強調尊重孩子的個性,一味地欣賞鼓勵孩子,造成幼兒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對老師糾正幼兒不良習慣的嚴格要求也當成不尊重孩子,同樣不利於孩子的正常心理發展。 二、解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問題的方式和方法 (一)重視知行統一,把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日常教育活動中 只有思想、理念上的重視,而沒有完善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系統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體系和教育內容相支撐,是不能很好落實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此,在高度重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尊重幼兒,關注幼兒,把心理教育理念上的重視落實到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當中。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實際需要,制定適合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標、主要內容與途徑,同時結合各學科教學,運用教育技能技巧,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活動中,如開展主題系列活動「我是健康小明星」,從各個領域有意識地滲透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扎扎實實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二)加強心理健康系統知識的培訓力度,提高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幼兒教師。因此,就要完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邀請專業人員系統培訓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內容、方法。掌握幼兒的心理健康內涵:積極的情緒特徵;良好的意志特徵;對現實(包括社會、集體、他人、自己)的良好態度特徵;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根據幼兒年齡及心理發展的特點,選擇適合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以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們良好的情緒、性格、意志品質。如通過孩子們所熟悉的動畫人物、故事、游戲等來完成教育活動。日常工作中,首先要給幼兒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建立民主和諧的師幼關系,創設自由寬松的活動環境。尊重幼兒,關注幼兒,滿足幼兒的心理需要,盡力給每個幼兒創設成功的機會,滿足他們成功感的需要等等。其次「愛字當頭」,用愛心體察兒童的內心感受,及時幫助幼兒排除不良的情緒,緩解內在的心理壓力;適時滿足幼兒的心理安全需要;最後適當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讓幼兒學會人際交往的技能,更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如引導孩子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時可讓幼兒增加交往頻率,真誠關心同伴,學會寬容別人,進行換位思考,啟發幼兒怎麼樣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歡,融洽人際關系,讓幼兒學會與人交流、溝通,減少消極情緒的產生,可有效避免幼兒受到傷害。教師逐步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定期交流應用心理學知識、管理教育幼兒的經驗和體會,可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減少孩子們心理問題的發生率。 (三)關注教師心理健康
❼ 幼兒心理咨詢師證在幼兒園有什麼用
國家有正規心理咨詢師的資格考試。取得二級資格可以做心理咨詢。幼兒園需要心理咨詢師。可以幫助幼兒園老師了解兒童的心理,更正確對待兒童,但是不是對兒童做心理咨詢。
❽ 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園有沒有開課程
現在都改成特色課程了呢,比如說蒙氏和奧爾夫,我們端木幼兒學校就能考這方面的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