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培訓制度
堅持育人為本,提高培養質量。把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樹立先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面向全體、分類施教、結合專業、強化實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人力資本素質,努力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
堅持問題導向,補齊培養短板。把解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作為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著力點,融入人才培養體系,豐富課程、創新教法、強化師資、改進幫扶,推進教學、科研、實踐緊密結合,突破人才培養薄弱環節,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堅持協同推進,匯聚培養合力。把完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制機製作為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支撐點,集聚創新創業教育要素與資源,統一領導、齊抓共管、開放合作、全員參與,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創新創業教育和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環境。
(一)完善人才培養質量標准。
制訂實施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准,修訂實施高職高專專業教學標准和博士、碩士學位基本要求,明確本科、高職高專、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使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成為評價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相關部門、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要制修訂專業人才評價標准,細化創新創業素質能力要求。不同層次、類型、區域高校要結合辦學定位、服務面向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制訂專業教學質量標准,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二)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和重點產業人才供需年度報告制度,完善學科專業預警、退出管理辦法,探索建立需求導向的學科專業結構和創業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類型結構調整新機制,促進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創業就業需求緊密對接。深入實施系列「卓越計劃」、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等,多形式舉辦創新創業教育實驗班,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國際合作的協同育人新機制,積極吸引社會資源和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投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高校要打通一級學科或專業類下相近學科專業的基礎課程,開設跨學科專業的交叉課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交叉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新機制,促進人才培養由學科專業單一型向多學科融合型轉變。
(三)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各高校要根據人才培養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調整專業課程設置,挖掘和充實各類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開發開設研究方法、學科前沿、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方面的必修課和選修課,納入學分管理,建設依次遞進、有機銜接、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群。各地區、各高校要加快創新創業教育優質課程信息化建設,推出一批資源共享的慕課、視頻公開課等在線開放課程。建立在線開放課程學習認證和學分認定製度。組織學科帶頭人、行業企業優秀人才,聯合編寫具有科學性、先進性、適用性的創新創業教育重點教材。
(四)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
各高校要廣泛開展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擴大小班化教學覆蓋面,推動教師把國際前沿學術發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融入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激發創新創業靈感。運用大數據技術,掌握不同學生學習需求和規律,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教育資源。改革考試考核內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非標准答案考試,破除「高分低能」積弊。
(五)強化創新創業實踐。
各高校要加強專業實驗室、虛擬模擬實驗室、創業實驗室和訓練中心建設,促進實驗教學平台共享。各地區、各高校科技創新資源原則上向全體在校學生開放,開放情況納入各類研究基地、重點實驗室、科技園評估標准。鼓勵各地區、各高校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建設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和小微企業創業基地,作為創業教育實踐平台,建好一批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創業示範基地、科技創業實習基地和職業院校實訓基地。完善國家、地方、高校三級創新創業實訓教學體系,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擴大覆蓋面,促進項目落地轉化。舉辦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辦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支持舉辦各類科技創新、創意設計、創業計劃等專題競賽。支持高校學生成立創新創業協會、創業俱樂部等社團,舉辦創新創業講座論壇,開展創新創業實踐。
(六)改革教學和學籍管理制度。
各高校要設置合理的創新創業學分,建立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探索將學生開展創新實驗、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和自主創業等情況折算為學分,將學生參與課題研究、項目實驗等活動認定為課堂學習。為有意願有潛質的學生制定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計劃,建立創新創業檔案和成績單,客觀記錄並量化評價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情況。優先支持參與創新創業的學生轉入相關專業學習。實施彈性學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允許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設立創新創業獎學金,並在現有相關評優評先項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於表彰優秀創新創業的學生。
(七)加強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建設。
各地區、各高校要明確全體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責任,完善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和績效考核標准,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考核評價。配齊配強創新創業教育與創業就業指導專職教師隊伍,並建立定期考核、淘汰制度。聘請知名科學家、創業成功者、企業家、風險投資人等各行各業優秀人才,擔任專業課、創新創業課授課或指導教師,並制定兼職教師管理規范,形成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將提高高校教師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作為崗前培訓、課程輪訓、骨幹研修的重要內容,建立相關專業教師、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到行業企業掛職鍛煉制度。加快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處置和收益分配機制,支持教師以對外轉讓、合作轉化、作價入股、自主創業等形式將科技成果產業化,並鼓勵帶領學生創新創業。
(八)改進學生創業指導服務。
各地區、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學生創業指導服務專門機構,做到「機構、人員、場地、經費」四到位,對自主創業學生實行持續幫扶、全程指導、一站式服務。健全持續化信息服務制度,完善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功能,建立地方、高校兩級信息服務平台,為學生實時提供國家政策、市場動向等信息,並做好創業項目對接、知識產權交易等服務。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積極落實高校學生創業培訓政策,研發適合學生特點的創業培訓課程,建設網路培訓平台。鼓勵高校自主編制專項培訓計劃,或與有條件的教育培訓機構、行業協會、群團組織、企業聯合開發創業培訓項目。各地區和具備條件的行業協會要針對區域需求、行業發展,發布創業項目指南,引導高校學生識別創業機會、捕捉創業商機。
(九)完善創新創業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體系。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整合發展財政和社會資金,支持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各高校要優化經費支出結構,多渠道統籌安排資金,支持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資助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部委屬高校應按規定使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積極支持品學兼優且具有較強科研潛質的在校學生開展創新科研工作。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獎勵基金,用於獎勵對創新創業教育作出貢獻的單位。鼓勵社會組織、公益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設立大學生創業風險基金,以多種形式向自主創業大學生提供資金支持,提高扶持資金使用效益。深入實施新一輪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和服務措施,重點支持大學生到新興產業創業。有關部門要加快制定有利於互聯網創業的扶持政策。
三、加強組織領導
(一)健全體制機制。
各地區、各高校要把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重要任務擺在突出位置,加強指導管理與監督評價,統籌推進本地本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各地區要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開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咨詢、指導和服務。各高校要落實創新創業教育主體責任,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改革發展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由校長任組長、分管校領導任副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教務部門牽頭,學生工作、團委等部門齊抓共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機制。
(二)細化實施方案。
各地區、各高校要結合實際制定深化本地本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分工。教育部屬高校需將實施方案報教育部備案,其他高校需報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部門和主管部門備案,備案後向社會公布。
(三)強化督導落實。
教育部門要把創新創業教育質量作為衡量辦學水平、考核領導班子的重要指標,納入高校教育教學評估指標體系和學科評估指標體系,引入第三方評估。把創新創業教育相關情況列入本科、高職高專、研究生教學質量年度報告和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重點內容,接受社會監督。
⑵ 如何提升高校教師創新創業能力
創新教育要求中小學教育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更注重培養學生版的創新意識、創權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等創新素質。這是一種以培養人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中小學教育要達到創新教育提出的要求:
第一,要轉變教育觀念,明確培養目標。傳統的應試教育使教師形成了一套以傳遞知識為核心的觀念,對創新教育的理解比較粗淺,不利於創新教育的開展,因此,學校和教師要加強理論學習和科研力度,緊跟課改形勢,實現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的創新,真正將培養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學生作為教育的最高目標。
第二,要培養創新型教師,注重啟發式教育。創新型的學生需要創新型教師來培養,作為教師應該不斷突破自我,實現自我創新,逐漸由教書匠向教育家轉變,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致力於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充分運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並以創新精神去理解和運用知識。
第三,要創新教育評價制度,促進人才科學培養。堅持以能力為導向的多向性、過程性的新評價體系,改變以往單一的評價方式,不以一次成績判好壞、不以一張試卷定終身,重視學生全面發展,注意學生個性和特長的培養,為學生成長創造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
⑶ 高校教師怎樣做好創新創業教育教學
現在老師最好和一些專門做這方面的創業公司合作,這兩年教育創業公司很多
⑷ 作為高校校長,你認為該如何解決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匱乏問題
作為高校校長,你認為該如何解決這個創新創業教育jumps這個呃眼光問題,這個作為校長你就要就是說咱重點就是說一定要就是呃把那一些就是敷衍了事的人,一定要炸出來,一定要懲罰。以示眾人。
⑸ 求創業教育認識1000字
創業教育(Enterprise ecation)。創業教育證書被稱為繼文化知識證書(畢業證)、職業技能證書後的「第三本教育護照」,這可以理解為:進行從事各項事業策劃、開辦、拓展的教育;探索、冒險、創造精神與技能的教育等。
創業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觀念,不僅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內涵、側重教育創新和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並且強調轉變學生的就業觀念,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適合世界教育發展和改革的趨勢,結合我國國情,大力推進創業教育,鼓勵大學生創業,培養具有創業能力和企業家思維的新一代創業家,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一)有助於解放思想,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
創業教育本質上是培養冒險精神、創新精神,培育務實趨利、理性進取的商業精神。大力發展創業教育,倡導創業精神,有助於從深層次上改變新一代創業者基於文化習慣的心智結構,有利於擴大我國解放思想、開放改革的成果;有利於營造良好的創業文化氛圍,為創業家和企業家孕育和成長提供更適宜的環境。
(二)內生出高素質的創業者,為發展經濟積蓄力量
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會帶給欠發達地區許多商機,欠發達地區的一批商業意識和創業技能較強的創業者能在專業化分工協作和第三產業的需求中找到創業的機會。大學生具有文化知識方面的優勢,且在進入知識經濟年代的當今,這些較高素質的大學生應該是我國創業者的主體,是在產業轉移中創業活動的主體。但現狀是許多大學生不具有起碼的創業知識,既使有創業的願望,在沒有項目、資金的條件下,可望不可及。創業教育正是從實際出發,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通過適應性的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創業信心,掌握創業技能,學會捕捉商業機會,提高創業管理的能力。大力發展大學生創業教育,通過產業政策激勵大學生開辦自己的企業,能夠藉助產業轉移的契機,孕育出一批高素質的創業者。他們的創業,不僅能帶動就業,促進技術轉化和技術創新,而且能夠提高產業素質,促進產業高度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重大意義。
(三)有利於打造高校核心競爭力,促進高校創新發展
在未來的高校競爭中,高校的核心競爭力將是培養學生人文和科學素質、就業和創業技能、創新和創業精神的機制和能力。教育部進行創業教育試點,就是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徑,就是要在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中,推動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在未來的發展中,高校必須有正確的定位,才能辦出自己的特色。特別是民營高校,雖在全國佔有一席之地。但要維持現有的競爭優勢,必須面向市場、深化改革,提升能力。大力發展創業教育,引導大學生積極創業,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探索精神、冒險精神和創業能力,將是我國高校的創新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
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起步較晚,起始於20世紀90年代末期,而將創業教育納入教學則更晚。2002年4月教育部才開始啟動創業教育試點工作,比國外晚了20多年。由於起步晚,推進慢,創業教育特別是進課堂的工作還沒有形成強大的聲勢,也沒有引起各高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可以說,創業教學還處於開展討論、提高認識、少數試點的階段,還不具備全面推開、普遍實施的氣候和條件。
(一)缺乏創業教育的教學體系
創業教育要納入教學,其涉及方面廣,實踐起來比較復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專門成立了「創業管理培訓學院」,他們面向本科生的創業教育課程設置的必修課有三門,即創業管理入門、商務溝通與交流、創業實務。選修課則有五門,即團隊訓練、拓展訓練、創業市場調查、公司法與合同法、創業財務基礎。很顯然,對大多數學校來講,因為關系教學計劃和教學課時的調整,增加很多創業方面的課程是不現實的。更深層的原因是,創業教育涉及到教學的系統改革,創業教育也不是開設幾門課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要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滲透到學生培養的方方面面,這就牽涉到學校的教學改革問題,涉及到學生培養模式的改革問題。因此,對一般的學校來講,創業教育真正納入教學還需時日。(二)教師積極性不高
創業教育落實在老師,創業課程的開設也要靠老師,而老師對這件事的積極性並不是很高。原因有三:一是這門課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情況,沒有現成的教材,沒有可借鑒的經驗。二是這門課程即使開起來了,學時不會很多,而現在很多高校教師的獎酬金分配是與學時掛鉤的,這就牽涉到老師的切身利益問題。三是講課的難度大,因為創業方面的課程是實踐性很強的,而大多數老師本身缺乏創業的經歷,他們也只能紙上談兵,有學生歡迎程度的問題。
(三)創業資金的落實困難
無庸諱言,創業實踐需要資金,否則只能是紙上談兵。目前解決學生創業實踐的資金主要有政府設立的創業基金、民營企業家設立的投資風險基金以及學校設立的創業基金。從總體情況看,目前這類基金不是很多,並且設立的門檻也很高,學生很難獲得。那麼作為創業教育實施者的學校,理應解決學生創業實踐的資金問題,事實上這也不現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創業基金為300萬,復旦大學的創業基金為1000萬,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市徐匯區政府、上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設立創業基金則高達1.5億。但他們的示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大部分高校很難拿出大筆資金投入學生創業實踐。
(四)創業場地落實較難
如果要開展創業實踐,那就要有場所,要有陣地,否則就只能在電腦上虛擬,在紙上設計。創業實踐的場地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有著特殊要求的場地,應該基本能模擬創業的環節,甚至對一些簡單項目可以實施。一類是簡易的,只要具備一定條件就可以,主要用來培養學生某種能力,或者進行某種實驗。既然是場地就應該有房子、設備,除少部分條件好的學校外,大部分學校用於學生創業實踐的場地都非常缺乏,要麼是把牌子掛在某個辦公室,沒有建設專門的場所。(五)高校的處境尷尬
特別是在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情況下,開展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的重要性顯得非常必要,高校領導對此都有清醒認識,但在投與不投,建與不建的問題上,學校也處於尷尬的境地。不投不建,教育需要,學生需要;投了建了,達不到預期效果,又會造成浪費,何況已經有前車之鑒。
推進創業教育的建議
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及時行動。我國《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普遍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養」。創業教育正是世界教育發展的方向,創業教育是中國教育體制深化市場導向改革的必然選擇,發展創業教育正是引導我國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來、走向現代化的一條有效途徑。面對創業教育這新生事物,一方面要通過學習把握教育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要大膽探索,可以設立一批創業教育試點院校,摸索適合實情的創業教育發展模式。
轉變觀念,特別是要轉變學生和教師的觀念。不能只認為學生畢業了,只是要找一份工作。要改變單純的就業觀念,樹立既要就業又可以創業的新觀念。在這方面,我們的學校、老師的觀念還相對滯後。要真正開展創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就該有所改造。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一方面應該制定新措施,鼓勵教師到創業一線去兼職,甚至可以有計劃地選派有潛力的青年教師開展創業實踐;另一方面,可以請一些企業、一些經驗豐富的成功企業家、創業者、技術專家做創業基地的兼職教師,在教師隊伍上要有所創新。教育部已連續兩年舉辦了創業骨幹教師培訓,專門舉辦培訓班,來培訓大學教師怎樣進行創業。
扎實開展高校的創新。高校是高等教育市場的行為主體,要通過課程設置推進創業教育,同時要吸引企業加盟。我國許多高校多年來積極參加團中央和科技部、教育部組織的「挑戰杯」,並且組織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這些都為開展創業教育打下了一定基礎。在創業教育的操作方面,開展創業教育實踐活動形成合理的機制,學校和學生個人應當形成一種有效的合力,學校的側重點是通過深化教育改革,培養學生的自由個性、自主學習的能力、創新能力、綜合人文素質和國際競爭力,並且為學生自主開展創業實踐提供資金、環境、政策和其他條件方面的支持和保證;而學生方面的重點是在熟練掌握所學專業技能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主性、自由個性和開創性,不拘泥於某一種創業實踐方式,盡可能自主地開發和開展各種創業活動,大到創辦一個公司和企業,小到提出一個「點子」或新想法,都應當納入創業教育的范疇。此外,創業教育的操作和實踐可以包括直接的資金運作、商務服務,直到各種各樣的模擬實驗和模擬創業活動。高校可以先開講座,傳播創業學的理論,逐漸從選修課,到專修課,通過設置創業的課程,使不同院校、不同專業的學生都能接受一些基本的創業教育理念,一旦有創業機會,任何專業的大學生都可能成為創業者。創業教育注重實踐,高校在進行創業教育時要充分利用企業的資源,通過適合市場的方式,多渠道籌辦基金。可請企業家走上講台,用創業經歷教育學生,也要讓學生有機會接觸企業,了解企業或者利用創業基金創辦企業。
政府要制定各種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創業教育的目標是要讓大學生具備創業技能、參加創業活動。學習借鑒上海、天津的經驗,將大學生創業納入社會創業的系統中,讓大學生在創業方面享有「國民待遇」。要制訂系列優惠政策,通過貸款擔保,基金支持引導有創業願望和創業能力的大學生創業,且要建立專家診所,幫助他們解決創業管理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研究表明,風險投資機制的有效性,是科技型企業創業成功的關鍵。大學生創業科技含量要高一些,因此在建立政府和社會支持體系時,要探索新的金融機制,要通過地方中小銀行的建設推進大學生創業。
要加大對創業培訓,創業教育,創業扶持的工作力度,建設完善的創業教育體系。在談到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時,強調要構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建立學習型社會,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增強國民的就業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努力把人口壓力變成人力資源優勢從系統論的角度看,大學生、下崗職工、農民的創業教育是國民教育大體系中相互關聯的子系統,這三個子系統的有效協調運行,可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產生協調效應和波及效應,進而產生1 1 1大於3的整體效應。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協調、平衡、可持續發展。
⑹ 如何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高校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者,在開展雙創教育過程中經歷了從目標任務認識不清晰、過程不明確、方式方法模糊,到通過學**、交流後慢慢領悟、理解、實踐、提高的過程。
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學生創業嗎?在大學里強調雙創教育是通過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緩解就業壓力,讓一群剛剛離開父母身邊、涉世不深的孩子去開公司嗎?創業經營的范圍、顧客群定位、團隊如何確立和管理?資金從哪裡來,如何運作?一群剛離開大學校門的學生成立公司,成功率如何保障、風險如何承受?市場競爭的優勢體現在哪裡?這些問題都困擾著大家。
電信詐騙、傳銷受騙、誤乘黑車等事件,讓我們看到中國當代一些大學生對社會的認知很不成熟。反思我們的高等教育,更多強調校園里的知識文化學**,勤工儉學也多是為師生服務。當前,大學生的創業項目以游戲和餐飲、休閑服務為主,與所學專業直接相關的項目所佔比例很少。還不乏一些高校將功利化教育取代了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和責任教育,出現重學歷輕實踐、眼高手低、自私自利的大學畢業生。
創新創業課要從單純知識傳授,向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善於合作、懂得感恩的道德素養,面對困難和挫折不輕言放棄的執著態度,以及創造價值、回報社會的責任感和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理想抱負」等方面轉型。有的學生有志於做科學研究,有的學生選擇創業,這兩類學生的培養並不沖突。
「創新教育重在培育創新思維,創業教育重在提高實踐能力。要在學生心裡埋下創新的種子,讓有志於創新創業的學生『求教有門』。」華東理工大學經過多次研討,確定了雙創教育的目標,將雙創教育內容分解為創新創業基本素養與意識、創新創業專業知識、創新創業專業能力與技能等3個一級指標和15個二級指標。雙創課程的開設,要讓所有學生獲得創新創業的基本能力。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成為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大學生創業不應是開網店、做小買賣,要堅持與專業背景相結合,培養學生具有崇高的家國情懷與社會擔當。沒有創過業的老師能給學生上創新創業課程嗎?
相比其他學科,創新創業課程更偏重實踐。沒有創過業,如何給學生上創業課?大多數高校教師沒有創業經驗,也缺乏深入的企業實踐體驗,如果單純由在校教師教學,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創新創業教育應由學校牽頭,全社會共同參與。引入企業界、創投界和相關行業組織參與,更多地將教學場所放到實**實踐基地、市場乃至企業現場。每門課程安排專業教師和兼職教師共同承擔,以保證課程的延續性。校內教師必須有創新經歷、創業體驗,是高水平的創新創業高等教育理論研究者,或者受過良好的創新創業培訓。校外教師則聘請知名科學家、創業成功者、企業家、風險投資人等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學校一方面制定兼職教師管理規范,形成創新創業導師庫,另一方面,對在校教師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培訓、課程輪訓、骨幹研修,搭建平台讓專業教師、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到行業企業掛職鍛煉,支持教師將科技成果產業化,鼓勵導師帶領學生創新創業。
課堂里能教出創新創業人才嗎?
創新創業可教嗎?怎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培養雙創人才?一張試卷能反映出學生的真實能力嗎?教學效果如何考評?
在華理有這樣的共識:開展雙創教育必須對傳統教育方式方法進行改革。一方面,要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知識傳授方式,教育過程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有真實體驗。通過開展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促進師生交流,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與創新思維,激發學**的主動性、創造性和內在潛力。另一方面,在考試方式上建立學生主動學**的激勵機制,強調課堂教學和實訓實踐的充分結合。學生通過在網站注冊公司、裝潢店鋪、發表原創科普文章、發布學術眾籌等,探索非標准答案考試方式。學生自行組團完成的創業計劃書、課堂研討、網上項目獲得的投資和來自同學的投票、來自社會的投資都可能影響最終成績。課程、實踐、孵化、創業貫穿創新創業教育全過程。
加強課程體系建設是雙創教育的重要內容。做到這一點,需要將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強調閱讀經典、深入研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批判能力;美學與科學教育並重,提高學生創意創新素質;將通識教育理念深入到學生認知與價值層面,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各課程及課程與實踐之間,充分尊重循序漸進的教育規律,將能力要求分散到課程或實踐過程中,實現培養目標與培養手段的恰當切合。同時,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將學校的高水平科研優勢和產學研資源轉化為育人優勢。
創新創業可教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教學方法一定不是傳統模式,應改革教學方法,調整教學內容,強調思維訓練,突出實踐實訓,通過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雙創教育要成為撬動高教整體變革的突破口,以創新創業教育為抓手,推進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培養更多引領未來的創新創業領袖。
⑺ 如何推進創新創業教育
創新是時代發展的最大動力,一個國家沒有了創新就沒有辦法跟上時代的步伐,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讓「落後就要挨打」的觀念深深印在了我們的心裡,由此,也讓我們懂得了創新對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創新的慾望安於現狀不求進取,那麼我們終將走上被欺負的老路。如今,國家大力提倡與鼓勵全民創新創業,創業不但可以給我們帶來富裕的生活,也能給社會帶來很多工作崗位,也是創業者報答社會的一種方式。因此大學就應該培養青年學子的創新創業能力,青年人也明白創新創業的重要意義。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呢?
我們也可以在社會觀的變化中發現機會。正如環保目前已經成為了現代社會的追求,正是抓住了這一社會變化的機會,利用現代社會的環保意思,利用國家政策,這樣不想成功都難。
最後,從技術變革中發現機會。就好像當初網路時代剛到來之時,某雲很好的利用並現代網路技術的普及而開創了新型電子商務,並大獲成功。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跟著時代走的創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