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
在集體教學活動中使用《指南》
一、集體教學的利弊及我國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問題
這里所謂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是作為和「一日生活活動」和「活動區活動」相配合、共同構成幼兒園生活的一類活動。具
體指的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的班級所有幼兒都參加的教育活動。包括教師預成的和生成的教育活動,單獨的一節「課」和圍繞一個主題展開的系列活動,全班一起進行的和分小組同時進行的教育活動。
(一)集體教學的利與弊
1、 一般而言,由於集體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的、班級所有幼兒都參加的一種教育活動,因此,從理論上看它可以具有以下優越性。1、高效、經濟、公平
2、對幼兒學習和發展的引領性強
3、系統性強
4、形成學習共同體,培養集體感
然而,上述集體教學的優越性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能性,並非必然性。這些優越性的實現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
(二)我國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問題
1、集體教學的功能定位不準確,與日常生活和游戲的關系和
聯系不清楚。九月開學季,老師你們准備好了嗎?幼教開學准備小學教師教案小學教師工作計...初中教師教案初中教師工作計...
2、各領域的教育目標定位不清,核心價值難以體現。
3、幼兒在各領域發展的年齡特徵、學習特點與實際發展水平把握不準,教學目標或高或低,比較空泛,而且重知識技能類目標,輕情感態度類目標。
4、教學內容的「含金量」不大,難易程度不適當;「含金量」較大的內容其教育價值也往往得不到充分的發掘。
5、教學過程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啟發引導」不足,「灌輸控制」有餘,幼兒多處於被動學習狀態。
6、教學方法單一,與幼兒學習特點不符,或者雖花樣翻新,但華而不實,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習,等等。
二、提高集體教學質量的一個前提:准確定位
❷ 如何開展幼兒教育 促進學生快樂成長
一、努力順應天真好奇的天性,讓幼兒發現快樂
心理學家在對兒童發展的觀察與研究中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不是人們普遍認為的充足的食物,而是愛與關懷。這種愛與關懷表現在實際生活中,就是要盡可能地理解和愛護幼兒天真的想像、非理性的表達、有悖成人邏輯的泛靈論,正是這種成人看來很荒謬的思維和想法,構成了最寶貴的財富。
1、要尊重幼兒的天性。「玩」是幼兒的天性,他們在走樓梯時喜歡順扶手往下滑或是還剩兩格就往下跳等,這種行為無可非議,因為他們在玩耍中獲得成功,獲得滿足,同時也獲得經驗,我們不妨滿足和尊重幼兒的天性,和幼兒一起玩起來、樂起來;「玩」也是幼兒階段的主要任務,應該讓他們有時間享受「不受限制」的快樂。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需要帶著童真的想像力盡情地玩耍,需要有時間去抓螢火蟲、打雪仗、看蜘蛛做網和螞蟻搬家——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動,更能給他們帶來真正的快樂。要處理好玩耍與紀律的關系,玩與紀律並不矛盾,並不對立,妥善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就能夠以玩促進紀律意識,以紀律讓孩子玩得更好。正如蒙台梭利所講:「真正紀律的第一道曙光來自工作。在幼兒們非常熱衷於某件工作的特定時刻,他們的激情、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細心和耐心、毅力以及持續性、自動性和創造精神,是紀律的充分體現。」所以不能以紀律為借口而剝奪孩子們玩耍的天性。
2、要激發幼兒的想像力。活潑、好動,有強烈的好奇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他們對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什麼都想看一看、摸一摸。這時候,不要去蠻橫地去阻止或者批評,而要積極加以引導。要從尋常的事物中通過他們的眼睛發現出不尋常的東西來,也要從引導他們敢於大膽想像,去探究事物本質的興趣。例如:一位小朋友發現地上有一隻蜘蛛,就說:「老師這是一隻毒蜘蛛,會把人毒死的」。所有的幼兒被他的話所吸引,都圍了上來看,有的幼兒聽說有毒,竟說不敢在幼兒園睡覺;更多的幼兒在討論有關蜘蛛是否有毒的問題。這時應該抓住這個契機,讓幼兒討論:為什麼認為這只蜘蛛有毒,你還知道哪些蜘蛛等,讓幼兒收集有關蜘蛛的資料和圖片,認識蜘蛛的特性,帶領幼兒參加蜘蛛展等一系列活動,使他們在觀察,討論,收集材料的過程中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3、要讓幼兒有自己選擇的權利。童年是一個人最快樂的時期,要想讓幼兒過得快樂、幸福,就得讓幼兒自己去思索、判斷。有的家長按照自己理想化的模式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幼兒,讓幼兒學這學那,這種做法一般沒有好效果;同樣在幼兒園里,因為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總讓幼兒的活動和行動顯得雜亂無章,孩子吵鬧喧嚷,活動秩序混亂,難控制幼兒,因而老師從安全、易管理的角度出發,有時自覺不自覺地便剝奪了幼兒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的機會。殊不知,正是這樣的規定束縛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是幼兒的需要,幼兒存在個體差異,他們的興趣和需要也存在著個體差異,他們不可能任何時候都對同一事物、同一現象發生興趣和需要,因此,我們要依據幼兒的個體智能特徵,多創設一些符合幼兒個性的活動,使之在和諧、快樂的環境中度過每一天,讓每一個幼兒享受生活、享受學習、享受早期教育的快樂。
4、要欣賞幼兒的獨特性。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他們的不同個性構成了多彩的世界。承受、接受和欣賞幼兒的獨特性,是幫助幼兒獲得自我價值感,發展自尊、自信的基礎。因為欣賞本身意味著接納、信任和尊重。只有欣賞才能使幼兒感受到自己對父母及家庭的重要性,體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才能幫助他們建立這樣的信念:「我是唯一的,我就是我自己,我是不同於別人的獨立的人。」如果他有繪畫特長而運動不敏捷,我們就把他的繪畫與遲鈍一起接受,如果他唱歌好而數學不行,我們一樣把他的唱歌與邏輯思維一起接受,唯其如此,才能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尊重與快樂。
二、努力營造良好和諧的外部環境,讓幼兒感受快樂
外部環境對一個懵懂無知、對一切都還沒有認知能力和經驗的幼兒而言,影響是深遠而巨大的。好的和諧的環境能讓他們心理安全、心情放鬆,充分感受到愉快舒適;反之,則會讓幼兒感到壓抑、孤獨、脆弱、易怒等,給他們幼小的心靈投下不好的陰影。
1、要讓幼兒感到家長對他的愛。家庭是幼兒成長的最初和最重要的環境,直接影響到幼兒的心理、性格等的形成。家庭成員要盡可能地傳達給幼兒安全感,初生的嬰兒什麼都不會,要活下去就需要仰仗某些東西,媽媽就是這個最主要的東西,母愛就是這個最主要的東西。對嬰兒來說,媽*的懷抱是最溫暖、最安全的,當媽*的一定要把這個感覺給幼兒。父親也一樣,要鼓勵幼兒大膽地認識世界,讓幼兒感到爸爸媽媽就是最有力的依*,這樣,他們就有了一個穩定的心理基礎,就不會一碰到點事兒就害怕焦慮,就會感受到輕松與快樂;要用愛讓幼兒獲得自我價值感,就是要接受幼兒,不管他是什麼樣,是優秀或者普通、聰明或者發育遲緩,都要時時處處表達對他的愛,讓他明白自己是有用的,是家庭中甚至社會上不可或缺的「這一個」,從而獲得對自我的認同;要注意把握批評的方式方法,對於幼兒犯的一些錯誤,可以批評,但千萬不能把批評變成情感虐待,要充分理解幼兒不是天生就懂很多規矩,一些錯誤在事後才能明白,批評時要注意對事不對人,事雖然做錯了,但還是會愛「人」,同時,要在批評幼兒時發現他的優點,不至於讓他心灰意冷,失去信心;要建立正確的親子關系,即愛而不驕,嚴厲而慈愛,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幼兒會感覺到自己受到尊重和信任,性格多表現為親切、獨立、直率、活潑、大方、開朗,有協作精神,善於和同伴相處。
2、要讓幼兒感到幼兒園的溫暖。新《綱要》提出「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幼兒園是孩子離開父母的第一個陌生地方,能否較好地跨出這一步,幼兒老師是關鍵。老師要有愛心,有人說過,「一個人一天需要4次擁抱,才能存活;8次擁抱,才能維持;16次擁抱,才能成長。」老師要把幼兒看作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感到老師就是親人,通過親切和藹的微笑,向幼兒傳達喜歡他們的信息,要經常給幼兒一個愛撫,讓他們感受到被愛和重視的快樂;老師要有耐心,對幼兒無意犯的小錯誤,不要苛求完美,要向他們講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要一味地批評指責,對幼兒生活或學習中的小進步,要有具體的表揚,不能總是簡單地說「做得不錯」,要指出他們具體細節的成功。比如「你今天把那個摔倒的小妹妹扶起來,老師真高興。」「我喜歡你畫的這些樹。」具體的表揚會讓幼兒產生極大的滿足;老師要有細心,要善於從幼兒臉上的「晴雨表」看出他們的想法和秘密,比如平時比較活潑的孩子變得沉默寡言,是不是和小朋友們鬧別扭了?平時吃飯很多很快的孩子卻不想吃飯,是不是肚子不舒服了?以前上課注意力很集中的孩子卻東張西望,心神不寧,是不是發生什麼問題了等等,抓住這些細小的環節,及時做好針對性工作,就會使幼兒不平靜的心迅速平靜,不愉快的情緒迅速好轉,讓自己重新處於一種快樂、幸福的狀態之中。
三、努力培養健康的心理,讓幼兒體會快樂
新《綱要》指出「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據統計,以心理健康為重要內容的「情商」在現代人際關系及成功因素中佔得比例越來越大。有人說過:「一個人的成功就是他的人際關系的成功。」所以,從小塑造幼兒寬容的心靈,培養健康的人格,讓他們具有良好的處事能力,樂觀的生活態度,堅強的意志非常重要。
1.要培養幼兒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個人對自身力量和自我價值的正確認識、體驗和充分估計。要增強自信心,教師要用賞識法教育幼兒,幼兒離不開成人對他們的贊賞,因為幼兒最能敏銳地感覺到成人對他們的態度, 成人的態度是幼兒對自身言行做出價值判斷的依據。例如:有一次教幼兒畫蘋果,先讓幼兒觀察,然後讓他們畫畫。一開始,多數幼兒畫得有點像西瓜,這時老師應該說:「畫的好,真棒!再畫一遍。」第二遍,部分幼兒畫得有點像梨,這時老師還是要說:「畫得太好了,這一個色彩漂亮,哪一個比例准確,另一個構圖新鮮。」總之,每個孩子都有優點。這樣,老師越表揚,幼兒畫得越起勁,慢慢的畫得越來越像蘋果了。贊賞幼兒「畫得好」最重要,至於畫的「像不像」無非是一個過程。因為贊賞可以使幼兒增強信心,引發他們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愉悅的情緒體驗,可以讓他們在具有成就感的過程中不斷發展。要採用縱向法來評價幼兒,一個班裡的孩子參差不齊,不能用別人的優點來提示另一個幼兒的不足,而要縱向比較,比如用此類的話「你比以前有進步了,老師真為你高興」,「你越來越會關心別人了,大家會更喜歡你」等,拿他以前與現在比,讓孩子們能切身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自己的成功。要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要讓幼兒保持一種積極愉快的情緒,引導幼兒保持足夠的注意力,性格溫和,有膽量有見識,能夠主動與人交往,積極參加各項活動,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和材料,並且用自己選擇的材料進行游戲,在這種主動性的活動中得到真正的屬於自己的快樂;要讓幼兒有一種進取精神,能夠在家人和老師的面前講出自己的願望和想法,遇事能聽取成人的勸告,形成活潑開朗,善良、富於同情心的性格特徵,在遇有困境時,也能夠積極想辦法出主意,以一種向上的、進取的態度面對一切。
2、要培養幼兒的寬容心。善良、寬厚、大度是現代社會必須具備的行為准則。必須從小就培養幼兒的寬容心理。要教育幼兒在利益面前懂得謙讓,讓他們知道不能總以自我為中心,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要明白個人的利益要建立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基礎之上才是正當的,才能實現。比如,自己想玩別的小朋友正在玩的玩具,那麼就應該等一下,或者有禮貌地去和人家協商,而不能不管不顧,強奪強要;同樣,自己正在玩的東西,不能長時間地佔有,而要及時讓給別人,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大度情懷,對以後的發展極有幫助;要教育幼兒與人為善、助人為樂、關心他人,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兒童在很小的年紀就可以享受幫助別人的快樂。的確,幼兒的內心世界同樣是豐富多彩的,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單一和狹窄,他們需要認同和體現自己的價值,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幫助別人,在付出的同時感受到快樂,這就要求老師和家長盡量給幼兒提供關心和幫助他人的機會。如讓他把家裡的舊玩具收集起來,送給需要的小朋友;幫助照看比自己年紀小的小朋友;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等等,及時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3、要培養幼兒的耐挫力。挫折是幼兒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營養,挫折教育是老師和家長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之一。有意識地設置一些障礙或困難,讓孩子獨立去面對,在磨練中擺脫困境,超越障礙,提高環境適應性和挫折承受能力,對孩子在今後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挫折教育要注意適度和適量。即為孩子設置的障礙必須要有一定的難度,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也不能太難,應是孩子經過努力就可以實現的。同時,孩子面臨的難題也不能太多。適度和適量的挫折能使孩子自我調節心態,正確選擇外部行為,克服困難,追求下一個目標。要較多地使用肯定和鼓勵。在幼兒遇到困難而退縮時要給予鼓勵,讓他體會到人的一生會遭遇很多挫折,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正確地認識和對待它,只有鼓起勇氣努力向前,才能最終克服困難,戰勝挫折。在幼兒付出努力取得一定成績時,要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看到自己的能力,有信心面對新的困難。要有具體幫助和精神支持。對陷入困境中的幼兒及時疏導,如幫助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觀原因,找准症結;在必要時可分階段、分步驟實現目標,讓幼兒體會只有戰勝困難才能前進一步。如果幼兒幾經嘗試均告失敗,就要給予具體幫助和精神支持。如一個3歲的孩子試圖自己拿杯子喝水,卻將杯子摔在地上,灑了一地,他只會獃獃發愣。這時就要指責他笨手笨腳,而要安慰他:「寶寶長大就會拿了,不要怕,下一次一定會拿住。」要創設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在同伴群體中,幼兒往往會經歷一些挫折,如觀點不一致,屈從於被領導的地位等等,這樣他必然在不斷的磨練中學會如何友好相處,如何合作,從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這種磨煉有助於提高幼兒的耐挫力。另一方面,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指導,也有助於幼兒更好地克服困難、戰勝難題。
四、努力提高智慧的生存能力,讓幼兒得到快樂
無論是尊重幼兒的個性還是營造和諧的外部環境,前提都要讓每一個孩子能夠加強自我保護,安全快樂地度過每一天。所以,讓幼兒盡可能地掌握存在能力,提高自理本領,從小就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求知、學會生活,才能真正地實現快樂與幸福。
1、要教會幼兒解決問題的技巧。幼兒在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這些問題有的是必須大人幫助才能解決,有的則是他們本人經過大人提醒可以自己解決的。老師應該從最簡單的開始,逐步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幼兒在認為自己能解決一些問題時,會立刻產生良好的自我感覺。所以,當幼兒遇到難題時,老師要有耐心,也要有技巧,有思路。如要讓幼兒盡快地發現問題;讓幼兒描述出他想要的結果;幫他設計出要達到這個結果的步驟;讓他自己想,哪一步他能夠自己完成,哪一步需要別人的幫助;在他確實需要幫助的步驟上提供幫助。通過這樣的幫助會使每一個孩子獲得信心與快樂。
2、要大膽鼓勵幼兒表現自己。每一個幼兒都有自己獨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這些能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喜悅。老師和家長要注意針對不同孩子的不同性格加以引導和幫助。有的孩子天生膽子大,性格外向,願意把自己的一切說出來,這時,不要打擊或者是拒絕他們的表現慾望,例如,他們說:「媽媽,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好不好? 」這時即使家長在廚房做飯,或者是正在忙於工作,也要滿足他這個願望,並適時地給予肯定:「你講得真是太棒了。」要知道,能和你分享他喜歡的這個故事,對他是多麼地快樂。有的孩子膽子小,性格內向,他的一些想法必須由你來引導和鼓勵,對他們的一些笨拙的、可笑的行動非但不能嘲笑,反而要大聲地表揚,「對,就這樣,很好,」短短幾個字,對幼兒的心靈會造成相當的激勵。幼兒的熱情能通過你的分享和肯定,轉化成良好的自尊、自信,而這些品質對他們一生的快樂都是最寶貴的
3、要培養幼兒基本的生活能力。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期心理活動的主動性明顯增加,凡事喜歡說「我能」、「我自己來」,喜歡自己去嘗試體驗。因為學齡前的幼兒主要是通過自己「體驗」的方法獲取知識的,成人要抓住這個關鍵期,鼓勵引導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家裡讓幼兒自己動手吃飯、穿衣、疊被、系鞋帶;幼兒園中可以讓幼兒發碗、筷,給花澆水、擦桌子、整理圖書等,在種植時節,讓幼兒參加種植活動,讓幼兒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新的體驗。同時,教育幼兒要有負責到底的精神,干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終,善始善終。如孩子沒有管理好自己的玩具,他想玩某種玩具而找不到時,不要輕易替他尋找,要藉此機會進行教育。可以問孩子:「玩具玩完應該自己收的,想一想,你把這個玩具放在哪裡了?」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可以培養他們獨立的自理能力。提倡兒童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其旨意不是在於為自己及他人乃至社會提供多少服務、創造多少價值,而是在於通過勞動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人,並在成長的過程中充分享受到快樂與幸福。
總之,讓孩子快樂地成長不僅是幼兒本身的需要,更是長大後服務社會、造福社會的需要。只要老師和家長能夠用心、盡心,採取得力措施,堅持身體力行,就一定會讓幼兒在成長中體會快樂,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❸ 幼兒園如何有效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一、 信息技術教育對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影響作用 1、 營造了嶄新的學習環境和活動氛圍,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性 《綱要》中明確規定「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應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與生活、游戲之中。」傳統的教學活動雖然我們的教師也能夠做大量的課前准備工作,展示圖片、照片、實物等教學用具給孩子們觀看,以加深幼兒對各種事、物、現象的理解和認識,但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以其獨特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帶給孩子們更加深刻的感知覺刺激,為幼兒園集中教學活動的實施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色彩鮮艷逼真的畫面、柔和動聽的配樂、適時適度的語言提示,幫助孩子們在愉快的操作學習活動中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動態化。例如:彩虹是一種孩子們喜愛的自然現象,但這種自然現象只有在特定的天氣條件下才能生成,不是任何時候想看就能看得到的。我們的老師在進行本次教學活動之前,利用電腦網路查詢了與彩虹相關的視頻錄像,在活動中通過投影儀播放給孩子們觀看,增加了孩子們的直觀感受,使真實的彩虹現象在孩子們的腦海中留下了最美麗的第一印象。在延伸活動中,教師製作了彩虹橋,請孩子們將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按順利排列擺放,孩子們即認識了各種顏色,又加深了對彩虹的印象。各班級教師將各種教學活動搜集、整理、製作的教學輔助資料(圖片、動畫片、視頻短片、課件等),統一集中保管,為幼兒園的教學活動積累了可以共享的教育資源,保證我們的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教育手段,突破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圓滿地完成每一次的教學工作任務。 2、 滿足了幼兒自主學習的需求,培養了幼兒的創新創造精神 自主學習對於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說,受年齡特點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制約,有很大的難度,而信息技術教育與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有效整合,適宜地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界面。動畫、聲音、影像刺激了孩子們的多種感官,激發了孩子們主動學習的興趣和願望。我們的老師還改變了以往計算機集中擺放在電腦室,只有孩子們電腦活動時間才能接觸到電腦的做法,將幼兒操作的小電腦分發到幼兒園的每一個班級,放置在活動區中。教師根據教學活動內容的不同安置不同的計算機游戲活動,方便孩子們在區域活動時間里,自由地上機操作,更好地做集中教學活動的延展練習,使人機自由互動成為了一種可能。3-6歲正是幼兒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孩子們的想像力極其豐富,具有很強的創新創造潛能,信息技術教育手段的應用,順應了孩子們成長的要求,為孩子們提供了動腦思考、動手操作、求新創意的機會。例如:在游戲操作活動《小老鼠的家》中,需要幼兒利用各種圖形為小老鼠設計建造形狀各異的家,孩子們能夠不拘泥於傳統的房屋建築造型觀念,將多種圖形進行組合疊加,創造出了別具一格的小老鼠的新家。 3、 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個性特點,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健康發展 在富有童趣設計的兒童用電腦初次分發到各班級時,孩子們蜂擁而上,你爭我搶,完全打亂了正常的活動秩序。各班級老師能夠和孩子們一起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制定了愛護班級電腦的條約,在集中區域活動時間段根據值日人員名單每次上機2人,每次操作15分鍾,在早晚自由活動時間,每次上機1人,每次操作10分鍾。雖然在剛開始執行規定的時間段里孩子們也出現過一些爭執的現象,但在教師的合理調節和適時引導下,搶佔座位和拖延時間的現象沒有了,孩子們都能夠自覺地約束自己,監督別人,遵守規則已經成為班級幼兒的共識,即使是偶爾出現了一點點的小摩差,孩子們也能順利地自己解決。其次,教師給孩子們講授的一些學習內容總是能從電視大屏幕中活靈活現地展示,孩子們瞬間就被吸引了,學習的專注力在無形中不斷地得到提高。再次教師根據幼兒自身發展水平和能力隨時調整著對個別孩子教學活動指導內容的進程,對孩子們進行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小朋友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正是在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育手段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如何與別人溝通交流、團結合作、輪流等待,活潑開朗、健康和諧的個性特徵逐漸地形成了。 二、 信息技術教育與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整合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的引領和國內外先進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我們的老師逐漸地認識到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不僅僅局限於孩子們每天上午集中進行的1節、2節教學活動,而應當是隨時利用孩子們一日生活的每一個有利契機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樹立「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這樣的一個大的教育觀。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也不僅僅是幼兒園教師單方面的工作,而是幼兒家庭和幼兒園共同承擔的工作。 1、 多媒體課件與集中教育教學內容方面的整合 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涵蓋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美術、音樂)五大領域,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由於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少,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幼兒園的集中教學活動內容不能簡簡單單地靠教師的說教來完成,而必須給孩子們呈現更加豐富的直觀形象,幫助孩子們理解和掌握學習的內容。多媒體課件(視頻影像、電腦動畫)以其獨特的教育功能,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化虛為實、化遠為近,將教育內容形象、鮮明、具體地表現出來,增強了集中教育活動的趣味性,引發了孩子們探索學習的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活動的質量。例如:了解我國的名山大川,感受偉大祖國的幅員遼闊;欣賞世界各國的奇異風光,體味世界大家庭的多姿多彩是大班孩子們的社會性體驗活動內容之一,然而這些遠隔萬水千山的名勝古跡不要說孩子們沒有機會去親身感受,就是我們的教師也很少有條件親自游覽。藉助教學軟體「朱迪時空屋」中的「太空鼠」,孩子們只能了解少部分的名勝古跡,遠遠滿足不了孩子們對此活動的興趣。於是,我們的老師首先自己加強學習,通過圖書閱覽、上網查詢,掌握相關的信息和知識,建構出孩子們學習的主題網路,然後充分發揮幼兒和家長的力量,收集整理各種名勝古跡的明信片、孩子們在家長的帶領下游覽活動的照片、錄像片以及網路視頻相關資料,帶領孩子們分類整理資料,藉助信息化教育手段,開展「我愛家鄉——大連」、「偉大的祖國」、「世界大家庭」等主題教育活動,在走廊還創設展示了「家鄉美」、「祖國媽媽您好!」、「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等主題牆,豐富並完善了我園的主題教育活動課程。 隨著幼兒身心的不斷發展,孩子們對周圍的環境、事物、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尤其是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深受孩子們的喜愛。為了培養孩子們親近大自然、熱愛小動物的情感,幼兒園特別開辟了小動物樂園,小花貓、小狗、小兔子、小烏龜、小松鼠、小白鴿都成了孩子們的好朋友。在看一看、摸一摸、聽一聽、喂一喂小動物的過程中,孩子們了解了這些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和他們建立了良好的情感聯系。可是,時間久了,幼兒園現有的這些小動物已經不能夠滿足孩子們發展的需求。我們的老師結合四季教育主題活動——寒冷的冬天,利用「橡樹池塘的四季」讓孩子們了解更多的有關動物的知識。翻車魚、浣熊------這些動物不要說孩子們沒有看到過,有的甚至還沒有聽說過呢,於是在教師和家長們的幫助下,通過查找圖書、網路,打電話咨詢動物園的家長等方式幫助孩子們認識和了解了這些可愛的動物們。現在如果你去問一問大班的孩子們認識浣熊嗎?他們一定會自豪地告訴你:「當然認識了,它是北美洲的一種動物,因其進食前要將食物在水中浣洗,所以叫浣熊。
❹ 如何組織開展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
在幼兒園教科研活動中,園本教研既滿足幼兒園自身發展的需要,又立足於幼兒園的長遠發展,對促進本園教師的專業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和意義。近年來,按照新《綱要》的要求,幼兒園積極拓展園本教研的內容與形式,重視用「研」的形式解決教師實際工作中的共性問題,幫助教師用先進理念指導自身實踐,從而促進教師自身水平的提高,加快教師專業成長的步伐,讓教師的專業成長從牽著發展走上自主發展的軌道。 一、樹立園本教研的新理念 「園本教研」的根本目的不是傳授給教師一些現成的研究方法,而是要把教師的創造潛能誘導出來,將教師的生命感、價值感從沉睡的自我意識和心靈中「喚醒」。 要創立民主的研究氛圍,鼓勵教師自主學習,教研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助基礎上的關系。只有用真誠、平和的態度參與每一次教研活動問題的探討,建立平等的對話關系,才能真正激發群體智慧,發揮每位教師的潛能。其次,教研需要專業的指導。教研活動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平台,每一個教研活動都需有利於教師專業發展,因此在教研活動中教師需要幼兒教育專業研究人員的「專業引領」,有了引領人,才可能會使教研活動有所突破,使教師在心靈深處逐漸形成默契和意會。最後,教研還需要團隊的智慧。 二、探索園本教研的新形式 「園本教研」為教師角色的轉變構築了一個理論與實踐的互動平台,已成為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主渠道。在開展園本教研的過程中,幼兒園不僅應注重對教師的全面引導,更要注重教師自我發展和專業成長的引領。通過調查、了解教研活動形式、內容的不同需求,關注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困難,積極發揮園本教研的引領、交流、學習作用,傾聽教師的心聲,收集教師的困惑,努力順應各個層面的教師需求,拓寬教研活動類型,力求體現教學的真實性、研究的朴實性、以園為本的扎實性。我們幼兒園重點構建了以下幾種教師關注與需要的園本教研形式: 1.「群體學習」式教研。全園教師以教研組、課題研究小組在探索教改之路、「摸石頭過河」的同時,加強群體學習,用學習的力量避免盲目。「最大化」的方式處理任務,在「能力極限邊緣工作」。不斷把看似常規的行為「問題化」,憑著大腦資源再投入用以解決拓展性的新問題。 2.案例式教研。在教師的教育實踐中,一些問題幼兒總是教師的工作難題,因此進行案例式的教研對於改進教師的教育工作有著很大的幫助。 每月進行一次案例教研,在教師中徵集研討的案例,然後組織教師查找資料,進行集體教研研討,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進行分析,對症下葯,尋找解決的正確方法。 3.連環跟進式教研。通過「連環跟進」實施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改進計劃,來抓准共性問題,逐步提高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在「連環跟進」中,我們要求教師將活動方案、活動後的反思、聽課教師的評價、方案的調整計劃及時予以匯總和整理,最終形成完整而有質量的文字材料,作為今後設計和組織活動的借鑒。 通過「連環跟進」促使教師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尤其是讓教師探究「是什麼」和「為什麼」,逐步改變其教育行為,提升教育智慧,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4.解惑式教研。教師教學實踐中總會碰到一些炙手的熱難點問題,如「音樂教學的欣賞與講評」、「美術教學中如何引導幼兒進行想像力的表現」、「語言教學中的提問」等,我們先採用「組」的形式組織教師進行交流探討,運用集體的智慧進行疑難的解惑,然後鼓勵教師通過「實踐---- 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途徑進行,直到教師獲得較為滿意理想的結果為止 5.聯片教研。幼兒園之間共同合作,相互開放,相互交流,在立足於自己幼兒園開展教學研究的基礎上,充分挖掘不同幼兒園的潛力和資源,從而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謀求共同發展。園本教研活動展開的途徑舉不勝舉。 我們鼓勵教師自發組成各種小型的教研團隊,有選擇地、針對性地進行集體教研,也提倡教師進行隨機教研活動,在遇到問題時主動與身邊的同事交流探討,搭建寬松的教研活動平台,讓教師有更多的機會交流,使她們在個體間的交流中發展,在群體間的分享中提高。這樣一來,教師們都非常重視自己在參與活動前的理性思考,都希望自己的見解得到大家的肯定。在教研活動中,重視為每位教師創造「說」的機會,尊重「說」的權利,培植「說」的勇氣,鍛煉「說」的智慧。倡導教師各抒己見,自圓其說;觀點交鋒,討論爭鳴;不作結論,各取所需。在實踐中,我們善於抓住教師們中自發形成的隨機性的教研內容,保護教師們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使教師們運用專業的眼光看待問題,共同進步,在幼兒園形成園本教研的新氣象。在園本教研活動的實踐與探索中,要致力於創建關注教師需要的園本教研模式,用先進理念去指導,用行動研究去探尋。多樣化的園本教研活動正引領教師的成長,使其不斷地對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行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努力提升教育實踐的科學性、合理性。我們離專家型教師的距離還很遙遠,需要進一步努力貫徹新綱要的精神,把新綱要的精神轉化為教育實踐,用科學的教育去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❺ 淺談如何開展校本培訓
隨著現代化高科技的迅猛發展,知識在不斷更新,作為教師要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要就必須堅持學習,不斷吸收新的知識,不斷提高教學研究水平。教師提高知識與業務水平的途徑有很多,而目前最符合大多數教師要求又能大面積迅速提高教師知識業務水平的手段應當是校本培訓。它的最大優點是內容靈活,形式多樣,效果明顯,其關鍵在於如何開展好校本培訓。下面結合我校開展校本培訓的實踐談談我們的做法。 1.注重調查研究,充分了解教師的實際需求。 校本培訓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能夠根據教師的實際需求安排培訓內容,培訓的結果又可直接用於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能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掌握教師的實際需求是決定其培訓效果的關鍵所在。在調查研究過程中,我們力求做到三個結合。(1)教師的需求與學校的發展相結合,找到二者之間的最佳切合點,確定培訓內容;(2)教師的知識業務水平與現代教育技術相結合,分清二者之間的主次關系,合理安排培訓內容;(3)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與其他業務素質相結合,摸清真正存在的問題,精選培訓內容。通過如此細致的調查研究,有的放矢,為下一步安排校本培訓做好充分准備。例如,我們在調查研究中發現,教師雖然掌握了課堂教學的基本方法,但未能達到課堂教學的藝術水準。課堂上缺乏生動性、靈活性和藝術性。我們便安排了一次《談談課堂教學的藝術》的講座,其效果非常好。 2.精心制定計劃,充分考慮校本培訓的實效性。 根據校本培訓的特點,學校制定培訓計劃不僅要與學校的近期工作目標和長期發展規劃相適應,還要與教師隊伍的建設規劃相適應。因此,學校領導必須高瞻遠矚,首先要制定一個長期的培訓計劃,然後在此基礎上將其具體化,循序漸進地分解到每學期、每月乃至每周的培訓活動之中。每次活動都能按計劃實施,並做到三個到位:(1)活動之前,安排布置到位;(2)活動之中,討論研究到位;(3)活動之後,考核評估到位。另外還要有專人負責,保證培訓計劃的落實。 3.採取多種形式,積極拓寬校本培訓的渠道。 由於校本培訓基本是在校內進行,教師互相之間較為熟悉,因而為活動形式的多樣化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一般來說,我們將平時的業務活動內容均納入校本培訓的范疇,使教師在互相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得到提高。例如,舉辦專題講座,開展課堂教學研討,進行教科研案例分析,組織經驗交流以及平時的聽課、評課、說課等。並根據實際情況或需要,將諸多形式交叉進行,使培訓始終與教師的實際需求和學校的教育教學的實際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不僅拓寬了培訓的渠道,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培訓的實效。 4.發揮教師作用,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校本培訓。 正是由於校本培訓基本是在校內進行,按照以人為本的培訓觀念,應當把教師作為培訓的主體。本校的每一位教師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都積累了或多或少的經驗,那些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完全可以勝任培訓者的角色,以自己的現身說法與其他教師進行平等對話與交流。這種方式極易被教師所接受,成效十分顯著。其次,我們還充分利用每學期專題論文的交流,讓每位教師都有機會充當主講,大大地激發了教師的探求慾望,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們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5.注重評估反思,不斷拓展校本培訓的新思路。 每期培訓結束後,學校都要組織專門班子對教師培訓的情況進行測評,組織教師進行座談,或以問卷形式等,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各方面的反饋消息。以便總結經驗,查找存在問題,及時調整培訓內容,更好地設計以後的培訓思路。 綜上所述,校本培訓的基本要求就是以人為本,以校為本,旨在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學校的教學質量。
❻ 如何開展幼兒園園本教研心得
園本教研是以幼兒園為本位的日常教學研究,它是以園長和教師為研究主體,以幼兒園存在的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以改善和提高幼兒管理和教育質量,促進教師發展為目的的教育研究探索活動。
園本教研活動組織的形式有哪些呢?一般包括:游戲式、解惑式、案例式、磨課式、集體備課式等,形式多樣。
1、游戲式的教研方式
教研並非一定要是講道理、單一和枯燥乏味的,它可以是實操、生動和充滿情趣的。在教研培訓中加入游戲的方式和靈活多變的方法,教師就可以不斷地保持研究的熱情,充分地享受研究的快樂。
2、解惑式教研
教師在教研教學中會出現種種問題,有些問題是個別性的,有些問題是集中性的,可進行先收集問題,再制定教研主題,最後集體解惑答疑。
如:「繪本教學的示範與講評」、「繪畫活動中如何引導幼兒進行創造力的表現」等。
3、案例式教研
在教師的教育實踐中,一些問題經常會是教師的常見工作難題,因此進行案例式的教研工作有著很大的幫助。幼兒園可每月進行一次案例教研,在教師中徵集研討案例,然後組織教師查找資料,進行集體教研研討,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進行分析,對症下葯,尋找解決的正確方法。
4、磨課式教研,一般是青年教師自薦式上課與邀請式聽課
磨課式教研有時我們叫「一課三研」,是選用相同的教材,讓不同教師進行多次上課,同組教師全員參與聽課、評課的活動。
其主要流程:組內教師集體備課——第一次課教學展示——全園教師聽課評課研討、專家指導——第二次教師行為改進課堂教學展示——全園教師聽課評課研討——第三次教師課堂教學成果展示——聽課評課研討,總結,形成最優化的教案。
(註:因為主題開展的行進因素,一般一次磨課的周期控制在3周之內。)
還可以有哪些教研活動開展方法呢?
集體備課式教研(新教師、青年教師)
「師帶徒」傳幫帶式
園本教研分為兩種:
1、常規教研(研討、觀摩、理論學習、經驗交流、教學成果匯報分享等)
主要過程:
問題——設計——行動——反思(循環往復、螺旋上升)
2、專題教研
活動過程:
學習階段、研究階段、實踐階段、總結反思階段
園本教研的基本過程
1、活動准備:
學期初教研組長與年級組長根據上學期教研情況和本學期保教工作計劃,制定本學期教研主題和教研計劃(時間、主題內容);
2、根據教研計劃確定教研時間、內容、參加人員和教研方式(教研活動一般為隔周一次,利用中午時間,所有教師崗人員參加);
3、教研活動前一周將教研活動安排內容通知相關人員,引導教師提前思考或准備相關資料;
4、學習資料、材料、教研會議記錄表(專人進行記錄)等。
常規教研活動開展流程(根據不同教研主題和參加對象選用不同的教研方式):
1、主持人介紹教研活動主題、內容(或案例分享),拋出問題引導教師進行思考,教師展開討論話題;
2、教研組長引導教師展開討論話題,在討論中及時進行總結歸納,並拋出下一個問題,使討論循序漸進;
3、教師集中討論並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由教研組長梳理歸納,記錄人及時進行詳細記錄;
4、教研組長小結討論結果,同時提出下次教研主題,老師們做好准備。
觀摩課活動開展流程:
1、觀摩活動前,教研組長下發觀摩活動教案,提出所要觀摩的要點;
2、觀摩當天下發聽課記錄表,要求教師做好觀摩記錄;
3、課後組織教師進行座談、研討,圍繞觀摩主題談自身感受;
4、教研組長進行總結歸納;
5、每位教師寫觀摩後反思(結合自身業務水平技能)。
教研組長組織理論學習活動開展流程:
1、根據教研計劃中學習的內容,組織教師進行培訓、學習;
2、對所學內容提出問題,組織討論,幫助教師理解;
3、組織教師談學習後感受,從中了解教師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4、引領教師總結歸納本次活動的收獲;
5、每次教研活動都需要做好認真詳細的記錄。
經驗交流活動開展流程:
1、組織教師分享個人經驗,其他教師談感受和收獲;
2、引導教師及時將優秀經驗內化,舉一反三想出新的方法和手段;
3、教研組長引領教師及時進行歸納和總結,並運用到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
4、教研活動中及時進行詳細記錄。
❼ 談談如何開展幼兒園教研活動的策略
幼兒園教研組長既是幼兒園的管理者,又是幼兒園的一位一線老師,她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研組的活動直接影響幼兒園的教研活動。 怎樣組織教研組開展活動,我作為工作二十餘年的一線老師,深有感悟:作為教研組長一方面要求真,就是說教研組長要關注教師中真實的問題,也就是老師在日常教研活動中的真實活動,老師在活動中的真實需求,我們教研組要真正地給老師幫助,讓年輕的老師真真切切地成長起來。另一方面要務實,我們教研組每天面對的是幼兒園里每一位老師的日常教學活動,只有實實在在地給每一位 老師的在平時的教學活動有所幫助,才能真正地做實我們的教研活動。 幼兒園園長管理是多方面的,而教研組長是管理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的老師,所以我們教研組長要關注的是日常教學活動,也就是所要關注教育常態。 第一:我們要關注近階段的工作重點。近階段園部有何新的工作目標,有何新的教學任務,這是我們教研組首先應該關注的,這樣才能保證緊緊圍繞中心,確保不走彎路。 第二:我們教研組長要關注教師在教學中的困惑。要善 於和 老師交流,了解 老師在近階段教學活動中最需要的是什麼,我們教研組就應該真真切切地給予這方面的指導。 第三:我們教研組長要關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 這學期,我們帶領老師研討了一些專題研討活動。有圍繞某一主題和內容組織開展的研討活動;有近階段組織開展的主要教育教學活動;有園本教研活動中的研究重點;也有一些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困惑。 如,在最近階段,我們年級組圍繞主題《我要上小學了》准備去參觀小學進行了一些專題的研討。我們組織老師在一起研討,羅列了一系列的如何參觀小學的預設方案。我們商量決定帶小朋友去參觀放在下課前十五分鍾去,然後在下課七八分鍾前讓小朋友 向小學 老師或小學生提問。通過我們老師的事先研討,然後小朋友去參觀小學,做到有的放矢,小朋友受益匪淺,我們好多小朋友提問非常 好,如;我們班蔡德政小朋友問:你們教室里沒有廁所,那你們下課了到哪去小便呢?已丁小朋友問:你們喝水有小杯子嗎?你們每天吃好了飯都睡覺嗎?劉銳小朋友還問:你們每天在書包里放了什麼?重不重啊?等等,從小學生 和 老師的回答中他們了解了一些上小學的經驗准備,從而正真做到幼小銜接。 我們教研組也結合園本開展了專題研討如:繪本教學的研究。一開學我們就園本建設研討了如何上好一堂繪本教學活動。我們組織老師先研討繪本教材,了解繪本含義,再組織老師編寫教案,最後年級組輪流聽課,點評,修改。讓每個老師在繪本教學活動中得到實實在在的提高。 我們也組織老師結合困惑開展了研討活動。如就生成主題的活動匯報,我們老師感到困惑,我們就採用年級組活動時間召開座談會,向老師詢問活動中的困惑,多和老師交流,碰發出許多問題來,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對於我們老師來說,制定好下周工作計劃很重要,它是我們老師下周工作的准繩,於是我們經常在一起商討制定決不馬虎對待。教研組長就要多上心,統籌計劃各課程是否平衡,家長資源是否可利用,教材是否要調整等此外我們還自發在一起交流教育教學心得,交流一天下來的教學得失,讓年輕老師少走彎路,盡快提高教學素質。 關注教研組內的每一位老師,不僅要重視發揮老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應該讓每位老師在活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教研組活動真正發揮作用,折射到每一個角落。發揮每一位老師的潛能。也就是說要關注教師個體。我們每一位老師的教育理論背景不同,曾經歷過的教育實踐經驗也不同,面對同一個教育情境的理解不同,所有這些差異構成了積極寶貴的群體資源,而這是教師專業成長必不可少的資源支持。為此我們教研組長在日常生活活動中要了解教師的需要,要組織老師互動,從中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 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離不開理論的支撐,所以我們教研組還應該關注教師學習提升。學習提升,這是我們教師必須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我們在教研組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立教研組學習共同體,使個體價值與群體績效得以最大限度的展現。我們年級組成員愛讀書,我們時常在一起交流讀書心得,不成文的,就三言兩語,不給老師寫作壓力,說說書中的理論,也談談自己的觀念。如;我們一起閱讀《細節決定成敗》,《30個班級管理行為的好方法》《讓孩子自由》等。 讓我們始終以求真務實的態度,與時俱進的精神,執著追求高質量的幼兒教育,為孩子幸福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努力吧!! 2009,6,20
❽ 幼兒園如何做好新教師的培訓工作
一、教師「自我接受性」管理的特點
「自我接受性」管理是以教師的自我管理為中心,結合園長等他人的管理,引導教師在形成積極的自我發展意識的基礎上發展主體性的過程。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自我接受性」管理具有以下特徵:
1.自我悅納 自我接受性管理最基本的一個要素是教師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欣賞,一個能正確認識自己,能自我欣賞的教師,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它包含了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
2.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是教師基於原有的自我認識,依據自身認可的管理指標和准則,對自己教育工作所出的認識和判斷。
3.自我管理與他人管理協調一致 自我管理並非是沒有標準的管理,為了保證管理的有效性及管理對教育工作的導向作用,園領導的管理是必要的,園長所提出的各種管理要求和標准可以使新教師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兩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二、教師「自我接受性」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教師「自我接受性」管理的能力
1.尋找自身優勢
自我接受性管理是在教師自我悅納、自信成長的基礎上所進行的自主管理,每位新教師正確認識自己,擁有自信、自尊的態度顯得猶為重要。我們通常認定的優秀教師應具備組織教學活動和教育研究等能力,對此,很多教師覺得自己平淡無奇,缺乏對自己正確定位和認識。那麼如何正確認識自己,進而學會欣賞自己呢?
首先,運用多元智能理論,理性認識自己。在多元智能理論視野下,新教師會發現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或許視覺空間智能突出,教室環境創設豐富優美;或許人際關系智能突出,師生關系、家長關系特別和諧;或許數學邏輯智能突出,做事有條不紊、班級管理井井有條。從而認識到自己的優勢,並進一步明確對自己管理和發展的方向。
其次,結合他人評價,了解自己的優勢。在與同伴的合作過程中,我們總是會聽到一些評價,特別是新老師,大家的關注總是特別多。比如「這位新老師做事挺認真的」、「這位新老師手還挺巧的」等等。只要仔細留意一下新教師,就便於我們引導他們在他人的評價中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因此,從多方面去認識自己和發現自己的優點是新教師「自我接受性管理」的基礎。
2.制定管理的計劃
「自我接受性」管理不是盲目的、自由的管理,制定自我管理計劃是新教師「自我接受性」管理的基石。
首先,根據自身特點制定計劃。新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自身發展的優勢在哪裡,存在哪些不足,還有哪些影響和制約個人發展的因素存在。在進行自我反思的過程中尋找到發展的立足點,從而確立發展的方向和領域,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
其次,要結合外部需求制定計劃。積極了解新時期對教師的要求,以及幼兒園目前的發展規劃,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同時,要確立行動策略。在確立行動策略時,要盡量將目標細化,並多參考有經驗教師的意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行動。
3.掌握管理的方法
所有的教師都覺得自己很忙,但是大部分教師似乎每年都在忙差不多的事情,缺乏挑戰,也難以突破和發展。所以新教師首先要學會時間管理,可以依據每段時間內工作重點的不同,進行重點關注和一般關注,據此安排自己的工作。這既節省了時間,又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時新教師也要學會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工作。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教學風格進行教學;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研究;在管理的過程中,新教師還應該經常的進行自我反思,認真的聽取領導、同伴和家長對自己工作的反饋,及時調整自己的管理計劃,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二)增強領導的管理服務意識
1.給予自主
一個整天被媽媽抱在懷里的孩子,學會走路肯定要比別人來得晚,只有大膽放手,他才能在跌倒、爬起的過程中成長。對於新教師也一樣,只有給她們充足的自主空間,她們才會在自我管理的過程中快速成長。在具體實踐中,我們通過「日常工作菜單化」的方式,讓新教師有更多彈性的工作空間,從而逐步形成自我管理的習慣。
菜單中的內容,新教師可以自定時間、自定形式、自定具體內容來完成,擁有充分自主的權利。這種菜單式的工作方式,對許多工作內容不再做統一的規定,而是提供一個意向,宣傳一種理念,使幼兒園由一個高控制,高結構的管理模式,轉化為鷹架式的,開放式的管理模式。這也給了新教師有了更多自我管理的空間,並使她們在這一過程中逐步掌握自我管理的要素,提高自我管理的水平。
對教育教學的管理是新教師的「自我接受性」管理重要內容之一,我們在讓新教師了解本園發展目標和宗旨的基礎上,給予教師充分的教學自主權,開設了三個允許:允許教師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自行研究,設計適合本班教學實際的課程計劃;允許教師建立相對穩定而有單性的,彈性的活動日程,在時間分配上作出彈性的安排;允許教師依據主題活動目標和自己的特長,班級的需要而布置合理的環境。這三個允許讓新教師在自我管理的過程中更加富有創意的開展工作。
2.給予支點
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要實現新教師的自我管理,促進教師的自主發展,需要給教師一個支點,讓教師在自我接受性管理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避免新教師在嘗試自我管理、自主發展時可能出現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通過引導教師建立「自我成長檔案」來為教師搭建支點。該檔案的主要內容包括:教師自我發展計劃;教師自主研訓記錄;教育信息的獲取記錄;專題研究(課題研究)的開展記錄;教學活動的創意設計思路;教育案例的記錄分析;自我反思、工作小結等等。同時我們定期組織教師進行「自我成長檔案」的交流活動,使新教師在與同事的共同分析中再一次反思和梳理自身的教育行為;幫助新教師提煉有價值的教育經驗和研究成果,使教師的思辯能力得到發展,並收獲成功的喜悅。
新教師通過建立、整理自己的成長檔案,對於自己的發展有一個明確的規劃,並能在整理檔案、研究檔案的過程中,主動對自己的工作進行梳理,把握自己成長的足跡。
3.搭建舞台
幼兒園要創設各種機會,幫助新教師從取得最初步的、哪怕是一些小小的成功開始,讓她們在成功中看到自己的價值和力量,以強化其自信心,激發其積極性、創造性等主體性品質。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展示、觀摩、評比、交流等活動,讓每位新教師都有成為「第一」的機會,讓新教師體驗到自我管理的成功與樂趣。
同時我們還通過「活動開展申報制」,來鼓勵新教師大膽承擔重要任務,從中得到鍛煉與成長。如在幼兒園「元旦慶祝活動」的設計過程中,一位新教師的方案被選中了。被選中的活動方案設計者會獲得一定的獎勵,擁有充分的權利,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任務,園部則根據其需要給予必要的支持。通過大型活動的申報組織,新教師充分實現了的自我管理與他人管理相結合,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了新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了教師自覺管理的積極性。
總之,教師「自我接受性」管理,應體現以「自我管理為中心,他人管理相結合」的管理特點,引導教師增強「自我接受性」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促進教師在自我管理過程中得到專業成長。
❾ 如何做好校本培訓
文 章來源蓮山 課件 w w .5 Y k J.COm 9 一、校本培訓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1、重視教育的藝術——把對教師的要求變成教師自身的實際需要。這是教師培訓乃至整個教育工作的出發點。教育不是工廠,教師不是機器,教育事業的全部內涵不是操作而是教育。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要關注發展,關注人的生命質量,提升人的價值取向,通過一種充滿人文關懷的文化建設,創造教師的幸福生活。 A、讓教師理解,校本培訓是社會發展對教師提出的必然要求,校本培訓是為教師更好的生存於這個優勝劣汰的社會提供保障的有效途徑。 B、讓教師理解,校本培訓是教育自身發展對教師提出的必然要求。新課程改革為教師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權,人身獲得了最大限度的解放,獲得解放就意味著有了更多的選擇自由和創造自由的權力。有了權力還必須要能駕馭,駕馭能力的獲得必須依靠學習。 C、引導教師追求高層次的人生需要。「人本主義」哲學家馬斯洛的「人的需要層次論」指出,人的需要從低級到高級可分為五類: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自我實現的需要」屬高層次的精神需要,即自我價值實現的成就感。作為校長,必須從小處著手,帶領教師去獲取一個又一個成功,引導教師體驗成功的快感,激發追求的樂趣,從而調動教師自覺學習的意識。心志決定命運,態度決定高度。教師有了追求目標的心理動因,有了高層次的人生需要,校本培訓將因調動了教師的內因作用而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和高度。 教師培訓要「訓能」先「訓心」。人腦這部機器可分為兩部分,動力部分和工作部分,兩者不能相互取代,學習動力不能代替學習實踐,學習實踐也不能代替學習動力。重視教育的藝術就是調整人腦動力部分的高速正常運轉,動力不足,工作無力,因此從思想上讓教師充分認識校本培訓工作的必要性顯得尤為重要。 2、營造「學習型學校,研究型師風」的校園培訓氛圍。要創設濃郁的讀書氛圍,養成教師讀書的習慣,讓教師學會主動反思各自的教學實踐。要重視為教師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並在評價機制上加以正確引導。一是要加強硬體建設,創建校園網,為教師提供電子備課室、教師閱覽室等;二是以活動為導向,為教師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如召開課改經驗交流會、課題研究匯報會、讀書交流會,開展教學反思展評、教育札記和隨筆展評等。 3、實施「培訓與學習有機結合」的校本培訓運作模式。 A、有效調控培訓的優點與缺點。「培訓」一詞在漢語中有「培養訓練」的意思,這兩個詞都是施動詞,即使用這兩個詞的語境,必然有一個施動者,有一個受動者,也就是說,有進行培養和訓練者,有接受培養和訓練者。從訓練者一方說,培訓承載著明確的目的、很強的方向性;但是,培訓本身往往使受訓者缺乏主動的學習追求,因為培訓者發出的信息不一定是受訓者需要或願意接受的,因此,培訓與學習有機結合,就可以相互補充,互為所用。 B、遵循心理學原理。培訓不是目的,目的是促成教師專業水平的發展。「培訓與學習有機結合」的校本培訓運作模式,順應了人的自我意識形成的一般路線發展規律:從依賴到獨立,從他律到自律,從內控到外控。 4、優化校本培訓的實施策略。 A、以「問題為中心」激思引趣,宏觀引領校本培訓。以「問題為中心」就是以教師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作為培訓組織的出發點,通過問題解決調動教師參加校本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我們落實領導幹部聽評課包干責任制,針對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暴露出的教師教學行為的誤區,組織如《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等主題講座和以輔助教研員為龍頭的評課活動等。 B、靠主動學習個體挖潛,微觀提升培訓品位。即教師自主安排學習方向,努力形成教學個性。要求教師寫學習札記,記錄自己感受到的最先進的教育理念、成熟的教學實踐活動;記教學日記,記錄自己讀書有感或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 二、校本培訓的具體做法與設想 1、開好一個講座:以問題為中心,重視實踐層面的剖析,更重視教育理念的提升。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切入口,重視教師教育理論素養的全面提高。講座定位在專家引領層面,盡力達到高起點、高標准、高水平,以「三高」對接專家引領。一是充分挖掘內部資源,由部分專業知識雄厚的領導幹部或骨幹教師承擔相應任務開班講座;二是外聘專業人員講座輔導。 ,記下來就是教學札記;教育教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問題,產生很多教育教學行為,審視這些問題,反思這些行為,剖析反教育現象或蘊涵其中的先進理念,就形成教學日記。讀書札記是吸收,教學日記是輸出,吸收和輸出的循環往復,教師素養就自然提高,校本培訓也就達到目的。 我們認為,做好兩個記錄活動是基層教師從事教育科研的最佳切入口。選擇課題,開題論證,撰寫實驗方案,設計實驗計劃 ,從事實驗研究,結題,驗收,不宜人人參與,也不宜過多,不要為了名聲追求所謂全面開花,教育科研在學校中的浮華、浮躁之風應該引起每一位腳踏實地的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教育領導幹部的冷靜思索。嚴格意義上的課題研究不能不搞,但不能都搞。要集中人力、物力,重點攻關,通過典型引路,實現滾動發展。 3、抓好「四課」活動:即回頭反思課、課改嘗試課、觀摩研討課和創新示範課。教學首先是一種自悟,學校要給教師創設自我設計和反思的機會,因此,我們開展回頭反思課和課改嘗試課,中青年教師要人人設計一堂最佳課,並對年輕教師的最佳課課堂教學進行錄象,在集體聽評課的基礎上,引導教師回頭觀看研究自己的課堂紀實,進行深刻反思;教學還需要發揮集體的智慧,還需要取長補短,為此,我們又開展了觀摩研討課和創新示範課兩種課,在更廣闊的層面上進行課堂研究。總之,要以課堂教學為載體,深化課程改革。文 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