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總結
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總結
學前期是人生旅程重要的奠定時期,心理發展速度最快、最易穩固的階段。所以,在這一階段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結合工作實踐,總結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關愛、尊重幼兒,建立民主和諧的師幼關系
幼兒教育專家總結道:「諷刺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羞怯;羞辱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內疚。」這說明民主和諧的師幼關系能使孩子樂觀向上、充滿自信。這就要求我們要以真誠關愛對待每一個幼兒,耐心細致地觀察、分析、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盡量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將愛的情感傳遞給幼兒。
我班有一位叫「朱筱琪」的小朋友,只要是她喜歡的玩具她就要一個人霸佔,不許別人玩,小朋友都躲著她,生活習慣更是一團糟。我經過了解才知道,她的父母工作都很忙,長期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爺爺奶奶忙於生意,就任其發展,筱琪身上的個性缺陷,其實是長期失愛所致。於是,我常常給她講道理,關心她的冷暖,引導她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只要有一點一滴的進步,就給予鼓勵表揚等。漸漸地,她成了討人喜歡的孩子,不僅懂禮貌,還願意做力所能及的事,關心同伴,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
二、建立追蹤檔案,及時了解幼兒成長
由於個體發展存在差異,常常會表現出不同的個性傾向。所以,我們在問卷調查基礎上,通過家訪、電話、晨間接待等形式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了解每個幼兒的現有發展水平,從幼兒個人基本情況、在家表現、家庭輔導措施、家長的意見建議等幾個方面,結合日常觀察,概括出各個幼兒的心理健康狀況,為每位幼兒建立了「幼兒個案追蹤檔案表」(見案例)。根據幼兒檔案,我們進行追蹤調查、分析、總結,形成具體的原因分析和教育策略,促使每位幼兒逐步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同時,也幫助了家長重視和了解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使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園中融會貫通,協調一致。
「幼兒個案追蹤檔案表」案例
輔導
對象
XXX
性別
女
年齡
7
聯系電話
XXXXXXX
幼兒原始表現記錄
在園
她聰明、勤快,但是關於她的告狀沒停過:老師,她搶了XX的玩具、把水灑了一地、抓了小朋友的臉……
在家
大部分時間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爺爺奶奶的一切包辦養成她任性、固執的性格,家裡人常常叫她「小壞蛋」。她也經常一個玩,不跟外界交往學習。
原因分析
孩子在家受到「過度保護」,沒有與外界交往,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滿足,情感壓抑無法發泄。
幼兒園輔導措施
榜樣示範,及時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為,減少環境中易產生攻擊性行為的刺激,通過給孩子講故事、情境表現等形式增強孩子榜樣學習的願望,從而減少攻擊性行為。
家長的意見建議
幼兒園多介紹、提供科學的育兒知識;家園及時互動,做好同步教育。
家庭輔導措施
不包辦代替,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用消極的態度批評孩子,給孩子營造寬松的心理氛圍。
輔導效果
同伴間的交往逐漸融洽,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攻擊性行為明顯減少,但在特殊情況下也易反復。
三、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
幼兒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多方面影響、多種行為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我們根據幼兒的成長特徵、規律及幼兒已有的經驗,和孩子們一起挑戰自我,和孩子們一起體驗快樂,和孩子們一起分享成功,和孩子們一起感受著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成長變化,不斷激發幼兒各種優良品質的形成。
由於幼兒的認知水平有限,往往與具體形象的事物相聯系,因此我們在選擇內容時:第一,充分考慮幼兒經常性、易發生的、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題教育活動;第二,將心育目標與領域目標進行整合,融入教學活動;第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機,進行隨機教育;第四,利用本土文化,使健康教育更貼近幼兒生活。
如,針對幼兒在活動中經常出現的爭搶現象,我們開展了如培養合作、謙讓品質專題活動「熊貓鑽洞」:在活動剛開始時,孩子們一聽完游戲規則,一擁而上,可洞只有一個,大家你推我擠。經過討論,在教師的適當指導下,有的認為:「這樣爭,誰也玩不成,不如讓別人先玩。」有的認為:「可以排對,輪流著玩。」有的認為:「我們大家可以一起動手多做幾個洞。」 ……適當的活動不僅幫助避免糾紛,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幼兒不良心理和行為問題的出現,增強社會適應性,促使了幼兒健康心理的形成。
四、設置合理環境,創設良好的氛圍
我們設立了專門允許幼兒獨自游戲的「心理驛站」,在班級設立了「心情樹」、「表情牌」。如「心情樹」,我們知道幼兒的表達能力、自控能力都很低,他們不會象成人那樣主動地傾訴、控制和渲瀉各種情緒,因而在遇到心理沖突時就很難保持平衡和穩定,而教師很難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變化,「心情樹」就彌補了這一缺陷。它由紅、綠、灰、黑四種顏色組成,分別代錶快樂、平靜、悲傷、憤怒四種基本情緒。幼兒根據自己的心情隨時將自己的照片掛在相應的「心情樹」上,教師就可以依據孩子的情緒及時施以適當的幫助。由於它的操作簡單又具有游戲性,倍受孩子的喜歡。
同時,幼兒與教師之間平等、和諧的關系,是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保證。因此,我們在實施教育時注重為幼兒創設寬松、平等、自由發展的精神心理環境,經常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學習,讓幼兒在輕松、寬松的氛圍中學得開心、玩得愉快。
五、轉變家長觀念,做好家園同步教育
為了提高家長對幼兒健康心理的認識和重視,樹立科學的教養觀、兒童觀,我們讓家長參與幼兒「個案追蹤檔案」的建立,及時與家長做好雙向溝通。在家長學校中開展系列活動,如組織全體家長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設立「科學育兒專欄」,請家長共同參與親子體能賽,等等,從不同層面增強家長的科學教育意識,在家庭中影響和促進幼兒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B. 幼兒教師如何控制情緒
做為一名幼兒教師,整天要和孩子們打交道,孩子不比大人,什麼都不懂,有時哭有時鬧的,所以近年來出現了一些幼兒老師虐童事件,幼兒教師出現情緒以後要及時排解,否則會影響到孩子,那麼幼兒教師怎麼調節自己的情緒?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下這個問題。
很多學校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卻忽略了對老師的心理輔導。當老師的負面情緒找不到出口,那麼孩子就有可能受傷害。
是人,就會有壓力,有倦怠,自然也就會有不良情緒。服務於低齡兒童的教育工作者,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學校和社會如何為她們提供一個和諧有愛的環境?兩位老師的講述,也許會給我們一些啟發——
最近,媒體連續報道了幾則老師採用過激行為傷害孩子的新聞。盡管這些都是極其特殊的個案,但這些事件也提醒社會,我們在關愛孩子健康成長的同時,還應該關注老師這個群體存在的職業壓力。而既然選擇「心靈工程師」作為自己的職業,那麼老師也必須做好心理准備,學會面對壓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壓力與負面情緒
30歲的蔣含(化名)是一家民辦幼兒園的托班老師。從上午八點到下午四點半,她和另一名副班主任、生活老師一起,要照顧25個2-3周歲孩子的吃喝拉撒、游戲玩樂。「直到最後一個孩子被安全接走,一顆心才完全放下。」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主任告訴記者,13%的中小學老師存在各類心理問題,而幼師因為編制、職稱、收入、社會地位等因素,更是存在較多心理壓力。同時,因其服務對象年齡偏低,龐大的工作量、幼兒的人身安全、師幼之間的溝通不暢,都極易引發幼兒教師的負面情緒。
幼兒教師更應學會情緒管理
但面對同樣難以管教的孩子,有的老師會春風化雨,而有的老師會採取過激行為。
心理學博士、浙江理工大學副教授駱宏認為,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有壓力,錯誤的應對方式,暴露的恰恰是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他說,服務於人的行業,從業者都會有「移情」,即把對重要的人的情緒,轉移到服務對象身上。一個在家受到丈夫冷淡的女教師,更容易對孩子動怒——而事實上,那是對丈夫憤怒情緒的一種轉移。
有關研究表明,壓力,來源於工作和生活的失衡,這一點在女性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駱宏認為,目前在女性為主的幼師行業,除了制定和遵守嚴格的職業操守,情緒管理應該成為她們的必修課。
「服務對象是尚不能自我保護的孩子,如果從業人員無法正確管理自己的情緒,無疑增加了傷害孩子的機會。」他說。
心理健康應成為教師行業最基本的准入門檻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舒蔓,經常受邀去學校為學生做心理咨詢。她深有體會地說,很多學校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卻忽略了對老師的心理輔導。當老師的負面情緒找不到出口,那麼孩子就可能成為最直接的受害者。
「一些正規的大型公司在招聘員工時,會給應聘者做相應的心理評估及人格測試,但遺憾的是,絕大多數的學校可能忽略了這一項,導致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的人進入教師隊伍。」舒蔓說,「低幼齡孩子進入學校,是他們脫離父母懷抱、與社會接觸的第一步,如果遇到一個不懂得處理情緒、毫無自控力,人格有缺陷的老師,那麼對孩子的心理傷害是終身的。」
幼兒園教師的壓力可是不能太小,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緩解自己的壓力,把心態調整到最好,要有一定的耐心,千萬不能有過擊的行為。
C. 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記錄
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篇1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於教師,因而教師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狀況直接或是間接影響教師自身的發展狀況和學生的教育。
在當今迅速發展的社會里,經濟競爭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而勞動者的素質取決於教育的水平,而教師是教育中的根本。由此得知,教師在教育乃至社會發展競爭中佔有基礎性地位。
目前商品大潮沖向了本已經存在矛盾的教師行業引起「波瀾起伏」,一些教師的內心發生了動盪和傾斜,進而加劇內心的沖突。如果內心的矛盾得不到妥善處理,勢必影響著教育活動。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來說,教師的心理健康,是關系著學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乃至人類的進步。時代要求教師應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
美國品德聯合會主席麥克唐納說:「光有品行,沒有知識是脆弱的;但是沒有品行,光有知識是危險的,是對社會潛在的威脅。」從麥克唐納的話中分析出,教師心理健康特別是人格的健全與否關系著學生的價值取向,關系著學生對於社會的態度,關系著學生的發展方向。
所以,不管從整個社會,時代的角度出發,還是從學生個人的角度出發,教師的心理健康意義顯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切。
教師的心理健康到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1、社會責任重大,民眾對於教師的期望過高
信息時代、經濟時代的來臨,學生家長日益迫切感覺到了教育和知識的重要性。因而對孩子的教育便空前關注起來。作為孩子的主要學校教育者,家長對教師對孩子的教育作用過分倚重。特別是教畢業班的教師,他們感覺到來自學生父母的壓力更大。自己孩子由於主觀努力程度不夠或者其他某些客觀原因導致了學習成績不好,學科教師便要受到很大的質詢。甚至學生與社會不良人員混雜,進而干出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經常逃學等等,家長只把目光投向教師。
若認真分析,很多學校與家庭應聯合教育學生的事情現在只投在教師的身上。也就是說,教師承擔著一些本由多方聯合承擔的責任。社會給予教師的責任實在太多,給予的厚望太大,壓得教師喘不過氣來。
2、教師的審核評價和教師的管理體制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是十分合理的地方。這也是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些制度注重看的是教師所教科目的學習成績,但是忽略了教師在改變學生的不良的價值取向,行為習慣,思想道德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忽略了教師在教學工作以外的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教師的教育的對象是一個人,一個正在不斷發展的個體。教師教育學生的勞動成果,不能簡單地以學習成績的好壞來斷定。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每一個未成熟的個體得到發展,融入社會。但是勞動對象是人,並且人與人之間存在這樣,那樣的差異。此外,學生發展表現需要長時間觀察,也是多個教育力量的合力所為。總之,有效准確衡量學生的成長作為教師考評的依據目前仍是十分困難的。因而,不完善的考核評價體制對教師的心理健康仍有著一定的影響。
3、人際關系也是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因素。同行之間既有相互合作,也有競爭,像評定職稱,晉級等之事。教師之間的競爭性是很大的。符合條件的人很多,但是名額卻是很有限的。一些教師為了凸顯科研成果,採用一些不適當的手段,這無疑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了一定的心理陰影。教師的競爭上崗,以及頻繁的考試等也是重要因素,加重教師的負擔。時代的發展對教師的業務要求也越來越高,有些教師心理承受著巨大壓力的能力可能有點低,因此產生焦慮等問題。過多的壓力會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
4、身體健康是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教師的工作遠沒有社會上說得那樣簡單和輕松。教師行業雖然很光榮和偉大,可是在這光榮背後,是需要教師付出大量的勞動來應對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學校事務等大量的工作。此為,教師還要承擔起一大部分育人的責任。因而,繁重的工作勢必威脅教師的身體健康。很多教師過早患上頸椎病、腰間盤突出,肩周炎、咽喉炎等。大量的工作已使他們處於身心疲憊的狀態,再加上身體的病痛會進一步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
D. 幼兒園老師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一、轉移注意力。面對孩子各種調皮搗蛋的行徑,老師們就像「奧特曼打小怪獸」一樣錯一次指正一次,然而治標不治本,老師頓時情緒不滿,這個關頭及時告誡自己轉移注意力。如換個話題,課堂上增加一些互動游戲,先分散掉不滿的情緒。
02
二、冷靜處理。孩子年齡小,不善於用語言表達,會經常做一些小動作,所有的事情都是事出有因,在情緒激動時冷靜思考再找准方法處理,是一個教師乃至所有人都應具備的。
03
三、尊重每一位幼兒。不論是平時表現好的孩子還是頑皮不聽話的孩子,都是身上有閃光點、未來需要的人才。切忌不平等的視角去看待。給孩子以尊重同時也會得到孩子的尊重。
04
四、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感受孩子感受到的。如果一個活動孩子沒有積極性,表現的怯場,必定是有原因,可能設置的難度過高,可能孩子不感興趣。適時地站在孩子的立場進行思考。情緒就不會有很大的波動。
05
五、提升自己的素質。認真學習幼兒職業道德標准,樹立正確的兒童教育觀,提高職業道德素質,提高專業知識技能。在教育事業中,尊重、平等對待每一位幼兒,對教育事業充滿熱情,感受教育教學帶來的豐富內涵和快樂。素質提升自然更加熱愛事業,愛孩子。
06
六、提高自己的情商。情商就是非智力因素,而是心理素質。教師在教育孩子提高情商的同時,也要從自身出發,努力提高自己的情商。因為一點小錯誤就耿耿於懷,因為作業沒寫好就大發脾氣,在幼兒教育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平和的氣氛,也能同樣讓孩子感受到愉悅。壞的情緒就不會發生。
E. 教師培養幼兒情緒調適能力有哪些方法
現在相當部分幼兒存在著任性.膽怯,退縮,易怒,受挫能力及自信心差,有攻擊性行為等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幼兒園圍繞「幼兒園情緒發展趨勢和發展特點」尋找對策,選取有效的教育活動,幫助幼兒克服與調節不良情緒,從而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 幼兒;情緒調適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良好的心理素質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意義。心理素質包括情感、意志、個性、健全的人格等各方面。21世紀的中國,心理健康問題已上升為提高民族素質的當務之急。但目前,幼兒情緒調適能力的培養尚處於起步階段,急需我們去進一步探索和研究。我們幼兒園就通過對本園的3個中班幼兒實施「情緒調適能力培養」的實驗研究,試圖探索:如何正確、有效地引導、幫助幼兒逐漸養成控制和調節自己消極情緒的習慣,讓樂觀愉快的情緒成為一種貫穿幼兒生活的積極心態和良好的習慣,初步具有一定的情緒調適技能。
1 調查與分析
我們在幼兒園中班l12名幼兒中用等距抽樣的方法抽取40名幼兒進行調查,調查內容主要涉及情緒表達與調節兩大方面。調查結果顯示:
1、57.5%的幼兒只能表達高興、生氣、難過、害怕等低級情緒,35%的幼兒能說出傷心、著急,但只有25%的幼兒能確切地辨認與用語言表達悲傷、憂慮、內疚、妒忌等高級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