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小班上學期分享閱讀優質課
00000
『貳』 淺談如何培養幼兒園自主閱讀學習能力
一年級還不能算閱讀,因為詞彙量很有限,叫朗讀合適些,推薦你一片文章,我節選了一部分,是老師的心得體會: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語文教學大綱》在各年級的具體要求中都明確規定:「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由此可見,朗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項基本功,是閱讀教學中進行語言訓練的一條重要途徑。朗讀能力的訓練是一項長期的主要任務。為了打好基礎,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得從一年級抓起。
一年級的課文圍繞組織教材內容,不僅加強了整合,便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大幅度更新了教材,教材更加貼近兒童生活。作為一年級的語文老師,不要認為孩子不懂朗讀,就包辦代替孩子的讀,甚至將讀的重要性忽視了。誠然一年級的孩子不懂什麼是朗讀,更不懂如何把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流露出來。但是孩子是有感情的人,他們有喜怒哀樂。教師可以藉助孩子的情感去體會教材中蘊涵的情感。以達到情感的融合。剛開始指導朗讀時,教師要特別重視第一次。因為學生對第一次印象特別深刻。作為教師就應抓住這個鍥機讓孩子喜歡朗讀,覺得朗讀是多麼快樂!
剛開始朗讀課文,我採用伴讀。伴讀是一種較好的朗讀方法,所謂伴讀就是用教師的范讀,全班學生以聽范讀為主,同時伴以輕讀這樣可使全班學生在模仿中掌握朗讀的語調、速度和停頓。我在教第二冊第40課《輕一點,再輕一點》時,我首先繪聲繪色的范讀,小朋友們也就小聲地跟著我讀,當我把課文讀結束時,只見下面小朋友們紛紛舉起小手要求朗讀,他們讀得很有味兒。可見伴讀能以聲傳情、以聲啟智。
孩子愛上了朗讀,這對於培養孩子的朗讀能力邁向了至關重要的一步。可是讓孩子保持朗讀的熱情,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提高孩子的語言感悟能力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我發覺自己有時在指導孩子朗讀時,開始師生興趣高,可後來熱情逐漸淡卻。有的孩子口在動,可是沒有讀到心裡去;有的孩子仰著頭讀一幅讀私塾的樣子;有的孩子甚至懶得動嘴,眼光撲瑣迷離;有的乾脆不理你,干自己的事情。。。。。。這是什麼原因?為何喜歡朗讀的孩子不能按照老師的意旨堅持到最後呢?
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找到了症結,那就是我的朗讀訓練沒有抓住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即初入學學生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維持時間短,單一的朗讀形式(老師范讀,點生讀)容易使學生疲勞和厭倦。我迅速調整自己的朗讀形式。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採用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集體讀、分角色配動作讀、伴讀等多種形式把學生朗讀的興趣激發出來。在採取多種形式讀的基礎上,採用各種極激勵手段。
。。。
這是從這篇文章截出來的,覺得對你有用就自己去看看吧:培養一年級學生朗讀能力的案例研究
『叄』 幼兒園大班閱讀課《送客人》上課教案
設計背景
新年了,家裡來客人了,剛好爸爸媽媽不在家,只有自己在家看電視回
活答動目標
學會運用禮貌用語,知道簡單的待人接物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禮貌用語以及簡單的待人接物禮儀
難點:如何正確使用禮貌用語,怎樣待人接物
活動過程
1.由教師向幼兒描述活動的情景以及活動要求,准備好道具:桌椅,茶杯;
2.選出兩名小朋友,一個扮演在家的小朋友,一個扮演客人;
3.客人來了,敲門,小朋友開門詢問來者(注意禮貌),把客人迎進來,請客人坐下,倒茶,然後打電話給父母,說明情況,請父母盡快回來。(老師在旁邊進行引導)
教學反思
1.在備課過程中對活動內容、教學理論、幼兒學習方法的理解還不夠透徹。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進行簡單的禮儀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活動的設計參與面較小,在引導中國語急躁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活動過程中,師幼互動環節太少了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通過活動,基本上幼兒都能掌握簡單的禮儀
4.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讓小朋友當主人,我來當客人,這樣既增加了師幼互動,又使得活動的開展有序。
『肆』 在幼兒園如何培養幼兒的早期閱讀習慣
早期閱讀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和閱讀興趣,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早期閱讀也是幼兒認識世界、解釋世界、融入社會、發展自我的一個重要過程。在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飛速發展的今天,早期閱讀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並成為研究的熱點。我國的《幼兒園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要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形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閱讀影響兒童的一生,幼兒園的孩子們在閱讀中成長;在閱讀中體驗真、善、美;在閱讀中習得新方法、獲得新經驗;在閱讀的世界裡享受著童年的快樂。 掌握幼兒早期閱讀的特點: 1、早期閱讀是幼兒學習書面語言的語言行為,是兒童開始接觸書面語言的最早途徑。以前幼兒園的教育一向重視幼兒的口頭語言發展,忽視了對早期閱讀的研究。這幾年來,國際國內教育界都重視和加強了對幼兒早期閱讀的探討,對此問題也越來越重視。認為幼兒的早期閱讀行為,能使幼兒通過聽和說獲得口頭語言能力,發展起早期接觸書面語言的閱讀能力。因此,我們只要在大、中班語言教育中,適當重視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具體形象的通過游戲活動來培養幼兒對閱讀的興趣,那麼幼兒將不誤書面語言學習的好時期。 2、教師學習了解一切與書面語言有關的內容。對於有些人的觀念,閱讀就等於識字,,早期閱讀就意味著讓幼兒提前識得一大批字,幼兒園一接觸到文字(漢字)就是小學化,我認為這是片面的,識字雖然是學習書面語言的一種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大量的識字也不是幼兒園早期閱讀的任務。早期閱讀是一個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對應的學習過程,其中包含了兒童自然而然地習得文字,同時要求我們注重讓兒童運用口頭語言來幫助書面語言的獲得。近年的研究給我們帶來一些新的認識,兒童早期口頭語言的學習和早期閱讀的學習,對他們未來的閱讀水平同樣重要,不可偏廢。兒童早期口語詞彙的豐富性,口語詞彙的復雜程度,早期閱讀行為的建立――動機、興趣、習慣、方法等,是預期他們未來閱讀能力發展的重要指標,也是早期檢測發現兒童是否可能存在閱讀困難的指標. 早期閱讀既然是幼兒接觸書面語言的有效途徑,那麼一切與書面語言有關的內容就可成為早期閱讀選擇的內容。幼兒園增加幼兒的早期閱讀活動,主要是幫助幼兒獲得有關書面語言知識,而不是要求他們獲得書面語言的本身,也就是掌握文字。因此我們不必急著讓幼兒大量地識字,而是讓他們知道一些有關文字的知識,知道如何學習閱讀圖書,為今後進入小學正規系統的學習書面語言打好基礎。 3、明確了早期閱讀對幼兒學習書面語言的重要作用。幼兒通過早期閱讀還能幫助幼兒盡早地接近書面語言,有許多能乾的小朋友,大部分都是早年閱讀的結果,他們在隨心所欲地看自己喜歡看的書,心想寫自己想寫的東西的過程中,逐漸建立對讀和寫的興趣和信心。幼兒對書面語言知識的了解,不僅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和自我糾正、自我調整的閱讀技能,而且還為日後的正式學習打好基礎,是為將來的閱讀成功與否有著很大的影響的。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寶庫。對幼兒來說,書籍更是學習語言的重要載體。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有的放矢地為幼兒提供具體的、形象的、生動的閱讀內容。一些圖文並茂、色彩鮮明、生動有趣的故事圖片,意義突出且有一定規律可尋的文字,都可以幫助幼兒了解有關書面語言的初步知識。 除了引導孩子閱讀一些畫面豐富的圖書外,我們還可以鼓勵幼兒用繪畫的形式來自製圖書,圖書內容是孩子們根據主題進行單幅和多幅的繪畫,也可利用一些廢舊圖書剪剪貼貼。孩子們閱讀自己做的書,看著豐富多彩的畫面講述內容,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的閱讀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早期閱讀讀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書,而是孩子們憑借色彩、圖像、成人的語言及文字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早期閱讀的意義也不在於書,而在於閱讀的過程,它是成人藉助於圖書和幼兒交往與交流的過程。這個過程能促進幼兒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想像力的發展,促進幼兒良好的個性形成,更重要的是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和老師可以利用一切機會、場所讓幼兒感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書面語言的知識。教師應在人際交往中注意營造漢字教育的環境。如在教室自然角中,除了各種動植物以外,還可同時設置一本觀察記錄本,引導孩子每天嘗試書寫日期,並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自然角的變化。在盥洗室,用圖片和文字說明相結合的方法,在周圍貼上各種標記,培養幼兒良好的盥洗習慣。此外,在教室布置圖書角,擺放孩子們從家裡帶來的最喜愛的圖書,開放的形式、空間,時時吸引著幼兒,也增進了孩子之間的交流。久而久之,閱讀活動成了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內容。 從幼兒開始接觸圖書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應該耐心仔細地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結合新《綱要》的理念,我們應該在閱讀活動中提倡:在互動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學習閱讀,在閱讀中悄悄成長,讓幼兒體驗閱讀的快樂。兒童閱讀興趣的產生、發展是與我們的引導、培養無法分開的。
『伍』 幼兒園語言課培訓主要是什麼內容
    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內容,既包括了教師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專門的活動內容,也包括從幼兒入園的問候、晨間談話,到幼兒離園時的道別等各個環節之中。當然還有其他領域活動中的語言教育內容,可以說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活動,是涵蓋最廣、涉及領域最多的內容,因此可以把幼兒園的語言教育,大體分為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和滲透性的語言教育活動兩類。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包括談話活動、講述活動、聽說游戲、文學活動和早期閱讀這五種基本的形式。滲透的語言教育活動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語言交往,自由游戲中的語言交往,其他領域活動的語言交往,還有隨機滲透的日常生活環節中的語言交往
『陸』 幼兒園從哪些方面實施早期閱讀課程
一、早期閱讀的基本理念 早期閱讀課程著眼於兒童的前閱讀、前書寫、前識字三個方面的發展。「前」不需要機械化的練習和掌握,而是一個樂在其中的准備階段。優秀的圖畫資源中,圖畫與文字的關系;兒童在早期閱讀過程中讀圖與識字的關系。早期閱讀的根本目的是讓兒童感受閱讀的愉悅,獲得自主閱讀的意識和能力,如果孩子只是讓家長逼著機械去讀,而自己並不喜歡,那就失去了閱讀的意義。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讓學生體驗到快樂的情感,才能學得好。」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善於喚起並組織幼兒興趣,以便激勵他們持續地、愉快地、主動地進行閱讀學習。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對書的興趣,那麼閱讀就成了空談。應該從幼兒時期,也就是從幾個月開始,有意識的引導幼兒對書本、掛圖,產生興趣,在家裡營造一種讀書的氛圍,陪孩子一起讀書,念書給孩子聽。經常帶孩子,哪怕還很小的時候,帶他去圖書館、書店,去逛逛,翻翻書,讓孩子去感受閱讀的氛圍。 喜歡讀書主要表現在:能不能主動要求去讀書,自己獨立去閱讀,能不能一頁一頁的翻書,並且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新鮮的感受,慢慢地、隱隱約約地去懂得一點內容,不久以後,孩子的閱讀能力就會越來越強。 二、幼兒用書的使用策略 1.以兒童的方式,細致閱讀書的每一頁畫面。 漫步圖畫的角角落落,像孩子一樣去挖掘信息、去考慮內容,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授給幼兒。如:這樣去分析一幅畫,一隻河馬張著大嘴,孩子們會說,它在唱歌、在吼叫、餓了想吃東西等等,一幅簡單的圖畫,會有這么多種說法,充分發揮了孩子的想像力,如果只重說教,那兒童就不會感興趣,失去了傳授的意義,所以以孩子的心理去想像、去挖掘,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必備的素質。 2.以專業的眼光,深入分析每一本讀本。 能用心去感受讀本的美,如從圖畫、內容上充分挖掘它隱含的教育價值。 3.感受讀本的類型和文體特點。 讀本一般分為:詩歌類讀本、散文類讀本、故事類讀本、知識類讀本等。要了解各類讀本的特點,才能更好的理解內容。如:詩歌類讀本的特點。專門為兒童創作的,為兒童所喜愛,便於兒童吟唱的詩歌體的文學作品。包括兒歌、兒童詩。教學要點形式的豐富多彩,感受兒歌語言的音樂性,主要是韻律和節奏,體驗朗誦、吟讀的快樂。所以只有了解了讀本的特點,教師才能從語調上、節奏上去駕馭它。 其實早期讀物包含形狀、色彩、符號、文字等信息,有助於培養寶寶的想像力、聯想力、抽象思維;而且在親子閱讀中,爸爸媽媽朗讀故事兒歌、提問、答疑以及微笑、注視、撫摸寶寶等行為,可以培養親子間安全、依賴、信任與愛的關系。此外,早期閱讀做得好,既可以塑造寶寶熱愛閱讀的興趣愛好,又可以提高他的閱讀能力,為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畢竟幾乎所有學科的學習都需從閱讀開始,例如語文需要閱讀文章,理解字、詞、句、段的意思;數學也不僅是數理、空間等概念的理解運用,要理解數學應用題,就需要具備一定水平的閱讀能力。 4.讓幼兒認識書,並進行書的教育。 給她們介紹新朋友——書,書中有很多好聽故事,小朋友可以和書交朋友,書的臉——封面,書的腳——封底,書里有一個個故事——內容,它們是按目錄順序排隊的,故事有序號,書是一頁一頁翻的,每一頁的下面有頁碼,看書時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一行一行地看,在每一次聽錄音時,幼兒按順序閱讀、翻書的習慣就得到了訓練。老師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教育小朋友要愛護圖書。 三、教學組織策略 1.用不同的方式演繹不同的版本。 故事類:聲情並茂地讀。 散文類:悠揚動聽地讀。 詩歌類:富有節奏和韻律地讀。 知識類:觀察細節,娓娓道來。 2.重視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 邊讀邊理解,邊讀邊思考(猜想、預測、質疑、推理)。注重閱讀過程中游戲般的動作和表演,注重師生互動。 四、教師提升策略 1.參與早期閱讀的培訓。 2.閱讀導讀、書評、提升自己對圖畫書的欣賞能力。 3.藉助網路資源吸取經驗,收集更多早期閱讀的知識和信息。 4.鍛煉自己的朗讀技能,組織指導策略。 讓孩子在自然的閱讀中快樂成長,讓閱讀成為奠定孩子一生學習習慣的基礎。
『柒』 幼兒園中班閱讀課怎麼上有趣啊要好的教案,有趣的導入
因為小孩子就愛玩
『捌』 幼兒園閱讀活動的教法及基本流程是怎樣的
再如: 活動中有一些好的素材可以作為活動之前的前期經驗准備, 也可以放在後期進行延伸 活動來錦上添花, 而不是一股腦兒放在一個活動中形成量大、 點多, 孩子不易理解和掌握的 局面。 2 、素材運用策略: 1 )借「文學作品」為媒介,萌發情感共鳴 藉助蘊涵社會教育寓意的文學作品, 並以此為媒介, 建立起社會教學活動與幼兒情感互 動的通道, 給幼兒敞開一個廣闊的文學情愫和情感世界, 喚起幼兒共鳴 , 有利於充分發揮素 材的作用。如:「我會排隊」、「我是霸王龍」社會活動 , 就是以文學作品為媒介,讓幼兒 在體驗之後, 萌發自己的一些思考, 從而在實踐中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整, 逐步完善社會性 行為的。 2 )以「游戲體驗」為橋梁,引發思考研究 以游戲體驗為橋梁的素材,區別於故事與談話等,幼兒可以從游戲中體驗成功與失敗, 從而思考行為和解過的關系。 如: 為了增強幼兒合作與分享的意識, 通過以 「雞蛋寶寶玩游 戲」 為橋梁, 讓幼兒思考並探索研究如何把雞蛋從罐子里很快地拉出來, 豐富體驗, 以此自 然而然地主動建構起輪流、分享與合作的經驗。再如「馬路上的標志」活動,為了提高並滲 透中班孩子規則與安全自我保護意識, 我們從馬路上的標志入手, 緊緊圍繞 「馬路上的標志」 篩出幾個孩子容易掌握的紅綠燈、禁止標志,並以「小老鼠逛公園」 幫小老鼠忙的身份, 引領幼兒了解標志的含義。 3 )憑「生活經驗」為通道,催發情感抒發 運用 「生活經驗」 的素材, 可以是 「情景表演」 , 也可以是 「場景再現」 。 還可以是 「熱 點討論」或「經典話題」。例如: 2008 奧運會,這樣,把幼兒在現實生活中的情感表現和 心理上的情感需求作為社會活動的基本依據, 捕捉每一個富有時代氣息的內容, 拉近社會活 動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 把發生在幼兒身邊的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鮮活事件融化為社會活 動的素材和內容, 抓住日常生活的點滴, 巧妙利用節日資源、 合理利用社區資源, 讓幼兒在 活動中體驗,在實踐中抒發情感。可以說是方便有效的良好捷徑。 4 )引「探究操作」為載體,強化感同身受 引用 「探究操作」 為載體的素材, 強調給幼兒自主參與探究的機會, 給發現展示智慧的 空間, 讓幼兒在探究操作中親自體驗、 感同身受, 解決生活和現實中的實際問題, 著眼於幼 兒可持續地社會性的和諧發展。 此時的素材運用側重於幼兒是否主動參與活動、 發揮主動創 造性、獨立或與同伴合作完成目標是衡量活動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准。 5 )用「社會實踐」為中介,激發情感互通 以幼兒發展的實際需求為序, 巧妙利用節日資源、 合理利用社區資源, 利用社會實踐中 的「參觀調查」、「交流訪問」等聚合社會資源作為素材,同時,充分考慮班級、幼兒園、 家庭親子活動等途徑所覆蓋的范圍, 與幼兒園社會活動相結合, 有利於師、 幼、 家長間的情 感共通與共融,實現社會活動的正效應。例如:在「我會交朋友」活動中,教師有意為本班 幼兒創設相識新朋友的機會, 並通過自然相識→嘗試運用一些簡單的相識與記憶新夥伴的方 法→回放幼兒方法, 學習並驗證交友策略是否有效→鞏固交往策略。 這種創設自然體驗和社 會實踐的生態場, 讓孩子們和社會教育走向生活、 走向對話、 走向活動體驗, 有了深層次的 與人、與社會的情感共通。 (三)總結了社會教學活動話題呈現環節的指導策略 話題呈現階段 是教師引導兒童進入社會領域教學活動的起始環節, 在這一階段主要作用 有三 : 一是激發兒童對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從而誘發學習的自主 性和能動性; 二是喚起兒童的注意力, 使兒童的興奮中心轉移到活動中來; 三是明確學習任 務和目的, 激活兒童思維。 結合課題組成員二年來的實踐和研究成果, 我們把幼兒教師在社 會教學活動話題呈現環節採用頻率較高、教學效果突出的幾種指導策略總結歸納如下: 1 、懸疑式 懸疑式話題呈現方式最大的特點是出乎兒童預料,或展示矛盾,或使幼兒置身於驚異、 困惑之中, 造成幼兒心理上的渴望和興奮。 如小班活動: 我要保護自己, 教師通過視頻和音 效, 設置了一個懸念 : 「小兔子為什麼會受傷 ? 」 這里設置的疑問就好像給幼兒說出一個 「謎 面」 ,幼兒要想辦法去揭開謎底,就必須積極思維參與活動。運用此策略需要教師注意懸念 的設置要從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出發,恰當適度 : 不懸,難以引發兒童探究的興趣;太懸, 兒童百思不得其解, 也會降低活動的積極性。 只有不思不解、 思而可解才能使兒童興趣高漲, 扣人心弦, 收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同時還需要教師考慮引發懸念的材料或事物貼近幼兒實際, 以教學內容的關鍵點為切入點,引發兒童積極活動,揭示問題,明晰教學思路。 2 、平鋪式 平鋪式話題呈現是指在活動開始時, 教師以指令、 詢問、 建議等形式直接點題切入。 其 目的是講明活動目的、 學習內容或任務, 把幼兒的注意力和思維迅速導向並集中到教學內容 中來。平鋪式的語言是一種直敘式的語言,採用的語言比較平淡、簡潔。如大班:有趣的十 二生肖中, 「你知道自己是什麼屬相嗎?」 「你的家人是什麼屬相呢?請你模仿一下這種屬相 的動作或者聲音。」等。教師採用的導入方式是開門見山的,直接指出活動的目的或任務。 一般來說, 當教師要開展的活動與近期所學的沒有密切聯系, 或者新手老師不了解幼兒的知 識、能力水平及興趣愛好的時候經常採用此類方式開展教學。 3 、回憶式 運用回憶式語言的關鍵點在於找准新舊知識的聯結點, 建立起新舊知識、 經驗之間的聯 系。 具體而言, 聯結點的確定又建立在對教學內容認真分析和對兒童了解的基礎上, 針對不 同年齡階段兒童的記憶特點採用合適的方式, 如中、 小班的兒童的記憶水平相較於大班要低, 因此要求兒童回憶的內容通常是有照片、實物提示的或者是間隔時間近,容易回憶的內容; 到大班, 隨著兒童記憶的意識性和理解性的提高, 要求回憶的內容則可以相對抽象一點, 但 依然將要求回憶的內容或經驗與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定態度結合起來, 或者把它囊括 在具有兒童生活實際意義的經驗背景之中。 因為如果兒童認為過去的實際活動對於自己越是 具有重要意義,它與學習活動的結合更能激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4 、故事式 這一策略指的是在導入階段, 教師以講述故事的形式開始, 以故事為引子, 在故事講述 過程中引出當次教學活動主題。 故事式話題呈現最重要的就是教師要通過敘述故事, 使幼兒 頭腦中形成鮮明生動形象的畫面或情節的同時, 引起幼兒對觀察對象或教學內容
『玖』 如何培訓幼兒園孩子的閱讀習慣
我姑姑家的小妹妹就有閱讀習慣,她今年才上幼兒園的中班,但是她的閱讀史要追溯到他版從兩三歲的時候開始。權從我姑姑發的朋友圈中可以看出來,我這個小妹妹有自己獨立的書房,還有自己獨立的圖書角,平常的時候,她喜歡一個人坐在那邊翻他的繪本,雖然不認識字,但是書里的圖畫也能夠吸引她的興趣。
所以如果你想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就必須從他的興趣入手,對於女孩來說,可以給她買一些精美的繪本,對於男孩來說,可以給他買那種都是英雄和動畫人物的圖冊,這樣才能夠吸引他們的興趣,讓他們能夠安靜的坐在那裡看書。
第二點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有親子閱讀時光,每天晚上吃完飯之後,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書,這樣受父母的影響,他自己也會養成愛看書的好習慣。
『拾』 幼兒園早期閱讀教師培訓《怎樣上好一節閱讀課》
(一)從教師方面 1、教態親切、自然、大方,語言生動簡練、適中、不啰嗦,並注意與幼兒進行溝通和交流交流。 2、多運用並恰當運用表揚和鼓勵;加強對幼兒的常規管理。 3、加強對幼兒的常規管理,不放縱幼兒的不良行為,並及時、巧妙地進行制止。 4、課前進行充分地准備。 ①把握幼兒的年齡特徵 熟悉教材和教案; ②熟悉教材和教案,把握教學重難點 充分准備教學具; ③充分准備教學具,製作實用的教具。 (二)從幼兒方面 一節好課,離不開幼兒園在課堂上的表現。因此幼兒園教師要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動起來,都能參與進來,不要有等待的現象,這樣的課才稱得上是一節好課。 (三)從課堂設計方面 一節好課,常常依賴於課堂活動設計。活動設計得新穎、獨特、有趣,符合幼兒年齡特徵,是上好課的前提。因此,幼師們在設計活動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活動課的主次要分明,一般分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三大部分,並合理分配各部分時間,把握重點,注意目標達成度。 2、導入新穎,能夠吸引幼兒的目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及年齡特點。可採用直接、間接、情景表演、圖片導入、實物或謎語等等與課程有關的導入方式進行導入。但時間要把握在2分鍾以內,因為我們的主要目的為接下來的課程做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