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培訓父母教育孩子
你孩子多大
② 培訓父母怎樣教育孩子有沒有專業的培訓機構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家庭才是你最重要的部分,孩子是附件,父母是原件,這也是我之前參加尊享文化的一些課程感受最深的!
③ 全國有名的父母培訓學校有那些,他們的教學理念是什麼
很早以前,我就對家庭教育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感到疑惑不解。孩子為什麼學習不理想?孩子為什麼倔強,不接受家長的教育,指導?孩子為什麼迷戀網路?孩子為什麼……?我是一個喜歡思索問題,解決問題的人,不管問題是否與我有關。於是我對家庭教育展開了學習與探索。針對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進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辨別,站在中立的位置了解家長和子女之間的分歧與沖突,大量收集與家庭教育相關的數據,信息。從成功的教育個案中尋求共同點;比較成功和失敗教育個案中的區別。還通過網路,書刊,各類教育講座等途徑加強學習,獲取營養。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我終於認識到:很多的家庭教育問題是因為我們忽視了一些細節造成的,另外我們還對家庭教育缺少足夠的認識與理解,以致形成某些觀念、認識上的漏洞、誤區。所以當我們面對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時也就顯得束手無策,茫然無措了。了解了問題的本質,要解決問題就相對容易一些了。我根據自己多年來學習積累的經驗,結合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現實問題,經過多重的考證與實踐,總結歸納了家庭教育新理念——人性化教育。希望能藉此調整、改善家庭教育中的不良狀況,及時彌補漏洞修正誤區。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人性化教育的相關內容吧。教育原則指的是平等,互助。我認為:教育絕不僅僅是我說你做的機械化操作,更不是教育者對被教育者的管制與鎮壓,教育所蘊含的是人與人之間人性的尊重與維護,所以教育的基本原就是平等,互助。教育是對一個人內在素質的培養。教育如果脫離了這一要求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內在素質的培養包括:人格塑造,道德培養,情感抒發,是非辨析,習慣形成,文化知識的傳授等多方面的整體塑造。我們在執行教育時可能從來就沒有想到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這就是我要說的教育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被教教育者對教育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他們需要得到尊重、認可;理性、溫和;分辨、換位;科學、完整的教育。(另有文章具體介紹教育需求的相關內容)最後我們來了解教育類別及教育驗證。教育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就成了重中之重。我們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促進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只能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補充,絕不是家庭教育的支柱。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教育就是文化知識的傳授,那是學校里的事,在進入學校之前只要不讓孩子凍著餓著健健康康不生病就行了,這是大錯特錯的。教育驗證就是對家長的驗證。作為家長應該清楚自己的定位,了解自己是哪一類家長。卓越的?優秀的?普通的?失敗的?卓越的家長善於預防,阻止問題的發生發展,優秀的家長善於處理,化解問題。普通的家長在別人的幫助下可以處理,化解問題,不會惡化問題;失敗的家長不但不能解決,處理問題反而會擴大,惡化問題。所有這些就是人性化教育的全部。但我知道教育是一個很廣泛很深刻的問題,哪怕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恐怕也只能詮釋一二。即使如此,我還是相信,只要大家按照人性化教育的相關內容教育指導孩子,應該還是可以預防、阻止,也能處理、化解一些問題的。因為從二00四年起,我就通過網路運用自己總結,歸納的家庭教育新理念幫助一些家長,學生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獲得了一致好評及褒獎。網路給了我充足的信心與勇氣,但網路也有網路的局限性,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大眾,也為了自身能獲得更好更大的發展,我鼓足勇氣走向街頭,向您宣傳,推廣家庭教育新理念——人性化教育。理論我已經說的夠多了,我想大家可能聽煩了,那我就說說具體的事情吧。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問題吧,那我告訴您:孩子的學習好與不好不在於他(她)本身。在於您是否對她訓練得當。孩子學習不理想不是某一個人,某一個家庭,或者某一個國家的事,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全世界都很關注這個問題。早在上個世紀的1972年,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專家愛爾絲博士就率先提出了:感覺統合失調的理論學說。據相關資料介紹:1972年,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專家愛爾絲博士撰文說:感覺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將身體各部分感覺器官(眼、耳、鼻、皮膚等)輸入的各種感覺刺激信息(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組織加工、綜合處理的過程。只有經過感覺的統合,人類才能完成高級而復雜的認識活動(包括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能力、組織能力、自我控制、概括和推理能力等)。感覺統合失調是指外部的感覺刺激信號無法在兒童的大腦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的組合,而使機體不能和諧的運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種障礙最終影響身心健康。學習能力是身體感官,神經組織及大腦間的互動,身體的視、聽、嗅、味、觸及平衡感官,透過中樞神經分支及末端神經組織,將訊息傳入大腦各功能區,稱為感覺學習。大腦將這些訊息整合,作出反應再通過神經組織,指揮身體感官的動作,稱為運動學習。感覺學習和運動學習的不斷互動便形成了感覺統合。「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意味著兒童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組合的能力,這將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認知能力與適應能力,從而推遲人的社會化進程。了解了感覺統合失調我們就能了解孩子為什麼天天都在學習,成績卻不理想的客觀原因了。所以,一個孩子學習狀態好只能說明這個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強,否則就是感覺統合能力弱。那麼如何促進,強化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呢?感覺統合包含:聽覺、視覺、觸角、平衡、本體五個方面。對人影響比較大的就是聽覺、視覺、平衡統合失調。我們平常所說的注意力不集中,好開小差,走神其實就是聽覺統合失調;而粗心馬虎,做作業不認真仔細則是視覺統合失調。那些躁動不安,好動,缺乏自控能力的就是平衡統合失調。下面我們分別了解聽覺、視覺統合統合失調的原因分析及矯正方法。聽覺統合失調的原因分析及矯正方法 聽覺統合失調是聽覺功能發育不全,孩子從生下來的那天起,各種功能都處叫於發育階段,功能發育的好就能做出敏捷,快速的反應,否則就會遲滯,緩慢甚至無所反應。這是因為沒有發育成熟的各種功不能有效地接收,反射相應的信息,各項技能還處於比較薄弱的狀態。我們知道:某種功能由弱到強唯有通過訓練才能完成。客觀現實卻是:在孩子幼小的時候,家長們忽略了對孩子的聽覺能力進行有效的訓練,致使孩子對外部的語音信息的接收能力不夠敏感,常常聽不到或者聽不清家長的指令,或者就是聽到了也是充耳不聞,不採取任何相應的行動。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們誤以為是孩子不聽話,不懂事,等長大了懂事了就好了。根本沒有人會想到:或者孩子並沒有聽清楚家長的指令。
聽覺信息多而雜,每天從早到晚充斥耳際的是各種各樣的嘈雜聲,與視覺信息相反的是,聽覺信息是單一的,不是越多越好,需要過濾掉除主講者一方的聲音外所有的聲音。但我們的孩子沒有得到過這方面的訓練。孩子在嘈雜,紛亂的聲音信息干擾下很難分辨主講者的聲音。這種現象其實也就是聽覺能力的缺損,聽覺能力缺損並不是我們所認為的「聾子」。到醫院檢查,孩子絕對沒有任何的聽力障礙,只是缺乏捕捉主幹語音信息的能力罷了。因為不能有效地捕捉到主幹語音信息,孩子就顯得腦袋空空,無所事事。在平時孩子還可以好一點,畢竟孩子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但在課堂上聽覺能力缺損的孩子就只能獃獃地坐在座位上,受外界嘈雜的語音信息的干擾而浮想聯翩,老師講的課卻不知所雲。最終形成孩子不能認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的客觀現實。並不是孩子不聽話,不懂事。
聽覺統合失調的訓練應該在嬰兒時期就開始,主要訓練嬰兒的聽覺能力。在對孩子說話時一定要保證面對面,讓孩子直視說話者的面部,幫助孩子形成捕捉說話者的口型,專注地聆聽說話者發出的每個音符,音調的習慣,這樣孩子就能根據說話者發出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經過長久的有意識的訓練,孩子就會自覺形成注視主講者的習慣,結合主講者的口型也就更容易捕捉來自主講者的語音信息。老師們都知道:上課不認真的孩子基本上都沒有看著老師,看著老師的也是目光渙散,想著自己的心思。那些看著老師並且目光聚斂的孩子一般都是學習成績比較好,學習輕松的孩子。
對於已經形成聽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其矯正方法與訓練方法是一致的,只是我們一定不能只告訴孩子如何做,更重要的是在行為上督促孩子做好,是否做好一定要嚴格督促。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加強調整與改善,杜絕精神渙散,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視覺統合失調的原因分析及矯正方法 視覺統合失調是視覺功能發育不全,視覺功能發育不全會造成兩種損害,一種是近視眼,另外一種就是認讀,書寫容易出現遺漏,錯誤。(近視眼是睫狀肌及其它眼部組織的變異造成的,睫狀肌及其它眼部組織的變異會造成屈光不正,這樣遠距離視物就不夠清晰)認讀,書寫容易出現遺漏,錯誤是因為視覺神經發育不良,神經元之間傳遞信息機能欠缺,採集的視覺信息不能在大腦皮層區完整地輸入,輸出。這就導致了視物產生遺漏,錯誤。
視覺功能之所以發育不良是因為視覺神經及視覺組織沒有得到有效的訓練。視覺功能分為視覺信息的輸入及視覺信息的輸出。我們先說視覺信息的輸入。視覺信息的輸入主要以圖像為主,(所有的物質都為圖像)其次為文字,而文字又包含有數字,字母等。圖像信息有大小,形狀,顏色這幾方面,就拿樹葉來說吧,除了顏色,大小,形狀之外還有葉莖,葉面等信息可以採集。葉莖有粗細之分,葉面有正、反面,滑,糙之別。文字有筆劃,筆順,上下,左右,混合結構之類的信息。數字有數值,數位,大小之類的信息。
我們平常一般只告訴孩子物質的名稱,其它的相關信息卻很少提及,就算是一雙吃飯的筷子我們也有很多信息可以分析,但我們從來就沒有給孩子分析過,筷子的質地,產地,由來……,孩子們看到的筷子就只是兩支長短一致的小木棍,卻不能透過小木棍看到其它的信息。其實,視覺信息分的越細小越有利於信息的輸入與輸出。
除了視覺信息輸入容易出問題外,視覺信息的輸出也有可能出現問題,我們常常可以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孩子嘴裡念著7+8=15。手下卻寫成:7+3=15,或者7+8=8。這種情況就是視覺信息輸出出現問題。我們常常認為這種問題是孩子粗心,馬虎,是孩子的主觀錯誤。其實一旦視覺信息輸出出現問題就會造成這樣的結果。一直以來我發現家長習慣於告誡孩子要認真仔細,可是告誡僅僅只是停留在語言上,在行為上卻很少對孩子進行認真,仔細的訓練,當孩子出現粗心,馬虎的問題時,家長們喜歡責怪孩子不聽話,卻沒有想到對孩子視覺信息的輸出進行訓練。
關於視覺信息的輸出還有一個普遍而嚴重的問題:孩子們在認讀,書寫時往往是跳躍式的,嘴裡讀著前一句,眼裡卻瞟著下一句,手上寫著前一道題,心裡卻想著下一道題。究其原因有可能在計算、閱讀能力還不是很完善時老是被催促著趕快寫作業,或者孩子們自己催促自己,趕快做完作業了好出去玩,這樣就忽略了信息的整體輸出,形成了粗心,馬虎的不良習慣。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訓練孩子對各類視覺信息的分析,了解,對文字,數字逐一逐個地認讀,書寫。以此刺激、強化視覺神經及神經元對視覺信息的傳遞及整體信息的輸入與輸出,另外在孩子最初認讀,書寫時不要催促孩子,更不要讓孩子自己催促自己。對於視覺功能受到損害的孩子不要批評,指責,而是耐心地加強對視覺功能的訓練,視覺功能是完全可以修復的。平衡統合失調的原因分析及矯正方法平衡感是人類行動的基礎: 平衡感失調的兒童很難平靜,安寧,他們時刻在運動,不是上躥下跳就是東倒西歪,顯得站無站相、坐無坐姿;脾氣急躁、好動不安,上課愛做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興趣保持時間短,可以集中精力玩幾小時電子游戲,卻不能專心聽講五分鍾,人際關系不良,不能團結同學,甚至與父母爭吵;左腦判斷能力差。但這樣的孩子一般比較聰明,接受能力強,思維活躍,學習成績不穩定,時高時低,學習方面什麼都懂,但因為粗心很難考出高分。分析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母親非自然生產,剖腹產造成嬰兒壓迫感不足,對其運動神經元缺少先期的訓練。二是因為疾病或過度保護而缺少運動,特別是缺少爬行,導致運動神經元缺少後期訓練。運動神經元缺少訓練其直接後果就是信息傳遞不良,其協作功能大打折扣。對於平衡統合失調的孩子不宜訓斥,呵責,應以鼓勵為主,這樣的孩子因為聰明(聰明的另外一個詞就是敏感),他們的自尊心也就比一般人要強。自尊心受挫會加重他們的躁動不安。如果情緒穩定他們會表現得好一些,起碼能安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的孩子個性很強,還是語言天才。如果沒有充足的道理不要妄想說服他。如果誰想在語言方面向他們挑戰,只能是自取其辱。對於觸覺統合失調的孩子而言,他們的矯正方法就是加強運動,運動不是刻板,單調的,可以通過游戲來完成。爬行,跳繩,走平衡木或者相類似的運行都是對他們很好的訓練,再有就是加強靜態運動。比如說撿拾黃豆,開始粒數少一些,三十粒左右,以後慢慢擴充。訓練時要視孩子的反應而做不同的調整。運動時不可讓孩子自己單獨做,或者家長陪同一起做,或者邀請幾個同齡的孩子一起做,否則只會讓孩子感到禁錮和壓力,引起不必要的反感。這樣就不能收到訓練的效果了。當然孩子學習不理想不僅僅只是感覺統合失調這一單一的問題,所以我們應該在認可孩子的基礎上,加強對問題的分析,辨別。找出問題的本質加以調整,改善。這樣才能切實有效地解決問題。下面我給大家講幾個小故事吧。有心的家長應該可以聽出點什麼的。 對家庭教育的一點看法部分中小學生成績欠佳一直是讓學生,家長,老師感到有一些困惑的事,一樣教,一樣學的學生,為什麼會效果不一樣呢?雖然可以明顯看出他們不太努力,可他們為什麼不努力呢?後來通過與一位家長的談話後我茅塞頓開。
某個周末,鄰居家上初二的孩子拿作業本請我為他講解習題,我先讓他演習一遍,看看他不會做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待他做完一看,粗心是主要因素,當堂課也沒有能完全消化。我稍稍地指點了一下解題的路徑,他就完完整整地做好了。由此看出他的領悟能力不錯,按說他應該取得較好的成績,但據說成績總在及格的邊緣徘徊,從來沒有超過七十分。於是,我就問他:您很聰明的呀,為什麼不能考出好成績呢?他憋紅著臉囁嚅著說:我媽媽說我天生不會學習。
我很疑惑他媽媽為什麼這樣說。我認為他完全可以提高學習成績,就把這個想法和他母親談了談。可他母親不以為然地說:他自己不會學習,教也教了管也管了,可他還是老樣子。說著說著就有些怒不可遏了。看她如此激動我不好再說什麼,但心裡已是心知肚明。看樣子,鄰居家的這個孩子接受了一種錯誤的心理暗示:他天生不會學習。在這樣一個消極的心理意識驅使下,他遇到困難,問題就不會想辦法處理解決了。如此一來,也就談不上刻苦,努力地學習了。不難看出:這個母親對孩子的教育缺少了一個最基本的內容:自信,自強的品德教育。更可怕的是:這個母親對自己的孩子做了絕對的否定。這無疑是家庭教育中的漏洞與誤區。其實這孩子天資不低。就因為家庭教育的缺陷而不能獲得理想的結果。讓人扼腕嘆息的是:他的母親還渾然不知。
由這個事例我不由想起「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教授是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他分別做了兩個試驗。第一個試驗是把一群小白鼠隨機地分成AB兩組,並且告訴A組的飼養員說,這一組的老鼠非常聰明,要仔細飼養;同時又告訴B組的飼養員說:這一組的老鼠智力一般,怎麼樣養都成,只是別讓它們死了。幾個月後,教授對這兩組老鼠進行了檢測。發現AB兩組的老鼠產生了很大的區別。首先在覓食、抗天敵的靈敏度,毛色的光澤度以及抗疾病的能力方面。A群老鼠遠遠優於B群老鼠。後來又做了穿越迷宮的測試,發現A組老鼠比B組老鼠「聰明」,它們能夠先走出迷宮並找到食物。
於是羅森塔爾教授得到了啟發,他想這種效應能不能也發生在人的身上呢?他便來到了一所偏僻的普通中學,在一個班裡隨便地抽出二十張試卷,告訴他們的老師說,這幾個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過了一段時間後,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奇跡又發生了,那幾個被他選出的學生後來真的成為了班上的佼佼者。羅森塔爾教授這時才對他們的老師說,自己對這幾個學生一點也不了解,這讓老師們很是意外。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是"期望"這一神奇的魔力在發揮作用。羅森塔爾教授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在人們心中有很高的權威,老師們對他的話都深信不疑,因此對他指出的那幾個學生產生了積極的期望,像對待聰明孩子那樣對待他們;而這幾個學生也感受到了這種期望,也認為自己是聰明的,從而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對自己的要求標准,最終他們真的成為了優秀的學生。
仔細想想:我們現階段的家庭教育幾近是空白的,孩子沒有問題則罷,一旦出現問題就是孩子的主觀錯誤,我們不是客觀地分析,辨別,而是簡單,粗暴地指責,謾罵。其實,指責,謾罵只是家長自身情緒的發泄,根本不能幫助孩子解決實際問題。最初孩子的問題還只是表象問題,是完全可以調整,改善的。但時間一長就是本質問題了,要想調整,改善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與辛勞。此時家長們往往會絕望地說:這孩子是教不好的。一句話把自己為人父為人母的責任推的一干二凈。這種教育理念與「羅森塔爾效應」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羅森塔爾效應」只是幫助孩子設定一個方向。讓孩子朝著即定的方向發展,進步。其實「羅森塔爾效應」為孩子設定的方向簡單得不能再簡單,那就是:優秀。
如果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能夠堅定地認定:孩子是優秀的。那麼不論孩子出現什麼問題,我們會不遺余於力地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與解決問題的方法。隨著問題的處理與解決,孩子也就地獲得了解決問題的經驗與能力。以後遇到相類似的問題就能及時解決。
如果我鄰居家的那位母親能認定孩子是優秀的,在此基礎上幫助孩子及時,有效地化解一些學習,生活中的困難與問題。那麼孩子就在無形中形成了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拚搏精神。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面對困難,挫折他就善於銳意進取,敢於拚搏。而不是逃避,退縮。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我們家長是很頭痛的,可家長們是否想到:換一種觀念換一種角度就會發現:我們的孩子其實是很可愛的。
④ 家庭教育方面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訓
潛移默化法:是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覺地受到感染、影響而發生了變回化。家庭中的子女,從答生下來就受到父母的感染,有很多言行,就是學父母的,這就是潛移默化發揮的作用。
眼面傳遞法:父母在教育子女時不用其他的方式,只用眼神和面部表情的變化傳遞指令,使孩子服從指揮,終止當前的不正確行為,這種方法對孩子教育非常適用。
言傳身教法:創設科學的環境,需要父母及時充電,言傳身教,用言語來傳授,用行動來示範。也指父母通過示範來教孩子,給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從中受教育。
(4)孩子教育父母培訓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有些父母從未意識到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一味求全責備或輕視孩子的點滴進步,在不經意中就傷害了孩子。自尊心是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心理因素,尊重孩子不僅能促進其自信心、自尊心的發展,而且能促進其創新精神與自我行為控制。
自尊心受到損害的孩子,在發展中必然會產生心理障礙,如自卑感和對抗心理等。因此父母必須時刻注意尊重孩子,保護並培養其自萄心。在生活中注重孩子的點滴進步,及時肯定和鼓勵。對於孩子不及他人之處,不責備,不諷刺,可用其他長處來激勵孩子。
⑤ 目前國內有沒有專門針對家長的,對0—18歲孩子教育的培訓機構呢有的話名字是什麼
I_Letto,您好!
您的提問非常好!確實,現在很多家長、老師甚至孩子本身都存在類似這樣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疑問,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適的學習教材和教育方法,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讓孩子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從而達到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目的。其實,切實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比在外面找教育機構往往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孩子終歸是孩子,就好像一棵小樹苗,不加以引導培育就很容易東歪西倒、難以成材,凡是小孩身上總有些性格和行為上的缺點、偶爾犯一些小錯誤,的確會對他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實有利於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你需要仔細考慮和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教材、建議也可選擇觀看適合自己的家教視頻節目,這樣綜合起來才能對症下葯、行之有效。看了以下分析和推薦的視頻資料,相信您就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答案,知道如何教育好0-18歲的孩子了。
由於在現時的社會大環境、應試教育模式和接收西方開放式教育等重重因素影響下,我們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一個大染缸里一樣,很容易就被染污了,沾染上某些不良習氣,例如嬌橫任性、叛逆不聽話、不誠實、上網成癮、打架、厭學、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等問題,尤其是處於幼兒及青少年階段的中學生情況更為嚴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以及由這些觀念導致的各種錯誤行為。雖然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有的人採取虎媽狼爸式的教育,還說是「贏在起跑線上」,人的一生其實是馬拉松式的長跑過程,即使贏了起跑線,能跑多遠、堅持多久、誰笑到最後還是未知之數,往往是適得其反的,因而個別人所謂虎媽教育的事例無論他們成功與否,都不值得崇拜、學習模仿、甚至廣泛推廣,這樣教育會給絕大多數孩子造成永久的、不可磨滅的心理傷害,不堪回首的童年就是這樣導致的!如果打孩子進行體罰教育,後果可能相當嚴重,將來會報復到年老的父母和孫子那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暴力方式的教育害人不淺啊!相反,反而是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更顯得重要。想要從根本上教育好孩子,培養孩子學習和生活上的良好興趣和習慣,建議您趕快讓孩子喜歡上《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多讀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責任感和啟發孩子的智慧)。您看,這真是一部「大孝經」、一位最好的家教老師!寫得多好!琅琅上口,易讀易教,網上還有很多視頻故事教學素材,有多個版本適合各階段孩子觀看。作為父母,只要您願意多些鼓勵孩子和您一起觀看(這個很重要,您喜歡看能帶動他的興趣一起看,孩子天生好奇、易受他人影響),一定能讓您的孩子喜歡上她,如果能在現實生活當中努力去做、盡量落實裡面的教誨,何愁不能教育好孩子呢?
同時,您的提問涉及到廣大家長和老師都非常關心和渴望解決的青少年兒童思想品德、行為語言和學習成績的家庭教育問題,家長的正確教育引導在孩子的健康成長教育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平時的家庭日常生活中,誠摯推薦各位家長和孩子們觀看陳大惠老師策劃監制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論壇系列紀錄片《聖賢教育改變命運》(又名《弟子規說明書》),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關於德育與家庭教育的免費網路資源,能在快樂和感恩的氛圍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長學習進步,認識災難事故因何發生,能做到趨吉避凶,真實不虛!能針對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對症下葯、是一劑治療良方!當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也是我們做家長長輩學習的有力教材,的確是難得的家庭教育經典節目!這個節目里有許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討解決孩子教育的種種方法,真是我們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對一的家教老師,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家庭教育網路資源,而且是完全免費的,對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極大的幫助。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現沒有恆心、慳貪、叛逆不聽話、上網成癮、早戀、依賴性強、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不是能從某個簡單方法或措施就能從根本上教育改正過來,變成一個孝順聽話的小孩,而是需要我們全面而系統地進行家庭教育,從根本處下手才能治標又治本。這部片裡面有很多專家、老師、家長親身說法、以其獨特的心得體會向大眾匯報,啟示家長的教育觀念會直接地影響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看,從小接受的家教會影響小孩子的終生,從中一定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經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來的,壞人也是教出來的!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當前我們面臨的種種現實狀況是:社會誠信嚴重缺失!各種媒體的誇張渲染、錯誤引導,孩子成長的環境不斷遭到破壞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談何容易呢!家長是越來越不好當了,說實話,很多家長也不會如何當家長,就將小孩出生到這個世上,將很多的教育責任都推給了學校和社會,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成長經驗是需要家長言傳身教的,推卸責任的話怎麼能將小孩教育好呢?確實悲哀啊!而我們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實體會,只圖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說實話,真是有點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們都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領悟這種感受,但往往悔之已晚,哎...很多我們生活當中存在的所謂代溝,都是因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脫節了,沒有很好的連貫所造成的,現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圖,只顧自己的享受而妄顧他人的感受。 我們必須知道,一切教育要從根本做起,就像樹要有根才能長樹干樹枝和樹葉,才能枝繁葉茂呀,如果丟棄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樓閣。在此,推薦各位有緣的朋友,無論看過或沒看過的也好,都敬請盡量抽多些時間觀看大型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優秀論壇節目: 《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可以在網路視頻或者優酷土豆搜索播放),但願看過的人都能夠從中得到真實不虛的利益,並且繼續利益他人,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創造和諧共存的社會大環境。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示。
衷心祝福您!
⑥ 社會上有沒有專門培訓父母的教育機構專門針對家境貧窮的父母該如何培養教育子女,如何為子女引路的機構
目前好像還沒有這種教育機構,就算有這種教育機構估計收費也不便宜。家境貧窮的父母肯定不願意去上啊。
⑦ 請問有父母教育小孩的培訓班嗎
一、對孩子要懷著一顆感恩之心。 許多父母聽我這么說,要麼是懷疑自己聽錯了,要麼是懷疑我講錯了,因為按照流行的說法是孩子應該對父母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才對呀!大家都沒有聽錯,我也沒有講錯。請大家仔細想一下,是父母首先想要孩子,孩子才來到這個世界呢?還是孩子想要到這個世界上來,大家才被動地做了父母呢?答案肯定是前者而不是後者!既然如此,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對上天給我們的這個最好的禮物懷有感恩之心呢?因為有了孩子,整個家庭才充滿了歡聲笑語,顯得朝氣蓬勃;因為有了孩子,父母的生命才得到延續,事業才有了接班人;因為有了孩子,父母繁重的枯燥的工作才變得更加的富有意義;因為有了孩子,人類才得以繁衍生息,世界才能不斷向前發展,只有懷著感恩之心去看孩子,父母才會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全力以赴,只有懷著感恩之心去看孩子,孩子才會用感恩之心來看待父母,因為人類的一切善行不是靠說教獲得的,而是必須通過環境的熏陶才能獲得。各位家長,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能以最快的速度改變,那你就以同樣的速度先改變自己看待孩子的眼光吧! 二、為孩子創造一個勤奮好學的環境. 人是環境的產物,有什麼樣的環境,就能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有的父母下班後一頭扎進網路游戲里,邊玩邊對孩子說:「好好學習去吧!」孩子說:「你們能玩,我也要玩!」父母說:「學習是你自己的事啊!」孩子說:「既然是我的事你就不用管!」父母說,我們工作了一天,很累,需要放鬆一下!「孩子說:」我上了一天的學,更累,更需要放鬆!「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能培養出勤奮好學的孩子嗎?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把孩子教育好是父母義不容辭的的責任,也是光榮而幸福的使命,為了孩子,父母必須勤奮學習。有的父母會問,我們也想勤奮學習,但不知學什麼才好。首先可以學習教育學方面的知識,別人教育孩子的經驗和方法對你一定會有所啟發,其次,可以學習圍棋,象棋,國際象棋等棋類方面的知識。因為棋類活動不僅是開發孩子智力潛能的最佳方式之一,另外,棋類活動也是培養孩子心靜、專心的最佳方式之一。總之,學無止境,對有責任心的父母而言,應該學習的東西是無窮無盡的,而不是找不到什麼東西可學。 三、要把孩子當做一個完全的人來尊重。 中國有句俗話:「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已者容。」講的就是尊重所產生的巨大力量,孩子雖然還小,但卻是個完全的人,他渴望獲得尊重的強烈願望並不會亞於成年人,一個從小就受到充分尊重的孩子,長大後他所取得的成就也許會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有一個一年級的小女孩,她每天放學回來不僅衣服、裙子會破成條狀,連內褲也破成也了條狀,她媽很吃驚,詢問後才知道原來這個小女孩對鑽鐵絲網有一種特殊的愛好,看見鐵絲網她就先在下面刨個坑,然後抬起鐵絲網就往裡鑽,衣服、裙子不小心就被劃破了,退出來 時裙子被鉤住,內褲也被劃破,在反反復復的鑽進去、退出來的過程中,她把自己想像成到各家各戶去竄門、拜訪,口中還自言自語地重復著「打擾了」「再見」。一般的父母要是碰上這種事,肯定是先來一頓痛打,再來一番說教。但這個孩子的母親並沒有這樣,而是很親切地對孩子說:「我們大人做這種事一定會覺得又累又無聊,而你們小孩子卻能感到其樂無窮!真羨慕你們小孩子啊!」這位母親就是把孩子當做完全的人來尊重的典型。這個小學一年級沒上幾天被學校勸退的小女孩長大後成了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第一位兒童親善大使,她把她成長過程中的一些趣事寫成了一本書,這本書叫做《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被譯成了四十多種文字在全世界多個國家發行,總銷量超過一千萬冊,關心自己孩子成長的家長都應該把這本書看一看,看過之後在座的各位家長也許都會吃驚地發現,自己的孩子無論再怎樣淘氣,與這個小女孩相比都可以稱之為乖娃娃。只要大家能象那個小女孩母親一樣能用正確心態方法去面對自已孩子,相信你的孩子長大後也會成為人傑的. 四、當孩子碰到困難時要想方設法幫助孩子克服困難而不是責罵孩子。 曾經有一位哲學家說過,世界上不會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比樹葉復雜多了,所以世界上要找出兩個完全相同人來就更是不可能的事了。因此,當孩子學習上碰到困難時,千萬不能對孩子說:「別人又沒有比你多長一個腦袋,別人能學好為什麼你就不能學好呢?」這樣說只會關閉孩子與父母溝通的渠道,冷淡父母與孩子的親情,而對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卻毫無幫助、比如說,孩子反映的作業太多無法完成,你就得分析是自己的孩子基礎差還是注意力不集中還是作業確實太多,若是基礎差就考慮給孩子找家教或培訓班,若基礎太差的可考慮休學一段時間直到把該補的基礎補好再復學,若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則可以在孩子動筆前先讓他自己規定在多長時間內完成,若真的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則有獎,完不成則有懲罰,(獎勵和懲罰的內容也可由孩子自己規定,父母若認為定得合理,認可後就要嚴格遵守。)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就能越來越專心地學習了,若是老師布置的作業確實太多,就要向老師反映,解決不了再向學校反映,若想盡一切辦法後還是不能解決,就要毫不猶豫地給孩子轉學,以前十一中有這樣一位老師,他每測驗一次就根據成績給全班的同學分一次組,每組四人,不同的組布置的作業是不一樣的,以確保每個同學都能在半小時以內完成作業,若你的孩子能有幸轉到到這樣的老師門下學習,相信孩子一定不會被繁重的作業弄得厭學,也一定會比以前學得更好!我所說的,僅止是幫助孩子克服困難的方法之一,若大家都真正關心自己的孩子,相信還能想出無窮無盡的辦法來幫助孩子克服困難的. 五、沒有克服不了的習慣。 有的父母跟我說:「我那孩子每天玩電腦都到夜裡 一、兩點鍾,第二天上課時老是睡覺,我怎麼說都不起作用,我拿他毫無辦法,快給我出出主意!」我那孩子該吃飯時不吃,夜裡十一、二點又吵著說肚子餓,不得不弄給他吃,天天如此,真是煩死啦,我該怎麼辦?「」我那孩子一天到晚就是拿著手機發簡訊,不但一個月話費驚人,而且嚴重地影響了學習,真是不可救葯啦!「我對這些家長說:」要改掉這些壞習慣太簡單啦!只不過我說了你們也做不到,如果我說的你們能做到,這些壞習慣根本就不可能發生。「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家長都可以代替我向這些家長提供正確的解決方法,這些家長之所以不能克服孩子身上的這些壞習慣,說到底是認識不到這些壞習慣對孩子一生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所以一直在縱容著孩子,如果能認識到,就一定能克服,例如,所有的小孩子生病時都不願意吃葯打針,但為什麼孩子稍大一點之後,所有的小孩在生病時都能順從地吃葯打針呢?I 因為所有的長輩,無論多麼溺愛孩子,在面對 孩子生病時應該吃葯打針這個問題上絕不會向孩子讓步,孩子從小就知道在這個問題上反抗是無用的,只有服從,所以這個壞習慣就不可能在人任何孩子身上長時間地存在。當家長能夠認識到這些習慣對孩子的危害遠甚於病痛對孩子的危害時,這些壞習慣就一定能被克服。所以克服孩子壞習慣的根本在於父母的認識,而父母要提高認識的水平,就必須要不斷地學習,若父母沒時間、精力來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就把孩子交給教育專家來代替你教育吧!
⑧ 你感覺家長教育培訓班有前景和市場嗎
我覺得是很有前景和市場的,畢竟現在很多家長因為自己都還很年輕,也不知道怎樣去教育孩子,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他們會選擇去上一個培訓班,隨著他們這種心態的發展,家長教育培訓班就會有更好的前景和市場。
⑨ 如何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父母 基礎教育培訓
讓孩子學會感恩,關鍵是通過家庭、學校的教育,讓孩子學會知恩、感恩。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勞動,也更加尊重自己。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會少了許多怨天尤人的不平。
1、讓孩子從感恩父母做起
父母應該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艱辛。如今不少孩子聚在一起往往吹噓自己的父母地位怎樣顯赫,怎樣日進斗金,卻不願講父母真實的工作狀況。事實上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更不知道父母的錢是何等的來之不易。
據資料調查顯示70%的小學生認為父母的付出是天經地義,沒什麼過意不去的。在這種情況下,有意識地把孩子帶到父母的工作現場,讓孩子一起參與勞動,讓其親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艱辛,掙錢的不易。父母對孩子付出的一切是不求回報的,但是在他成長過程中,讓他學會接受愛心,懂得感恩,知恩圖報是不可缺少的一課。
2、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孩子好動、好模仿、可塑性強,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無意中孩子都會看在眼裡,慢慢地記到心裡,並逐漸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因此,作為父母,在對孩子實施感恩教育的過程中,應秉持「以身作則」的原則,做好感恩的表率。
不僅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懷感恩之心,用感恩的眼睛看待周圍一切,還要用自己的愛引導孩子、感染孩子。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關愛或幫助父母時,父母應敏銳體察,適當感謝和鼓勵孩子。父母的這種感恩方式,不僅言傳身教,使孩子切身體會到父母的感恩意識和感恩行為,也使孩子體會到了施恩的快樂。因此,父母的表率行為,對引導孩子感恩、施恩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3、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學會「示弱」
如果父母總能把每件事做得又快又好,那麼孩子就沒有機會插手幫忙。久而久之,孩子便習慣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無條件地滿足了,理所當然地認為什麼事情都應該先滿足他,認為別人的給予都是應該的。
父母學著在孩子面前「示弱」,孩子能夠做的事情就讓孩子去做,讓孩子去吃苦就是讓他懂得父母和別人的給予與幫助是一種「恩惠」,而不是理所當然或者欠他。
4、父母要充分利用各種節日作為教育的載體
利用各種節日的機會教會孩子學會感恩,如春節時要教孩子熱情接受爺爺、奶奶及其他親屬送給他的禮物,並表示感謝,不管價錢多少,回到家裡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學會珍惜別人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