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班幼兒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
您當前的位置:學術參考網 > 教育論文 > 學前教育論文 >
大班幼兒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
2016-07-30 11:10 來源:學術參考網 作者:未知
針對幼兒園與小學學習的「脫節」現象,我在幼兒園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幼兒在大班畢業後進入小學能迅速適應小學的生活和學習,確保他們的身心能在新的環境中,得到穩定而又健康的發展。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扎實有效地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呢?我在教學中著重抓好以下幾點:
幼兒聽講習慣的好壞,是決定幼兒接受信息多少的關鍵因素。活動課上怎樣才能使幼兒全神貫注地聽講,可以採取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方法,針對每一次活動認真設計教學情景,在玩中學到知識,培養好的習慣。要善於正面引導,看到某某幼兒聽講特別認真,我就適時表揚。如:「張萌同學聽講多認真呀,有的小朋友真應該向他學習。」而看到個別不認真聽講的幼兒,教師可用目光加以暗示,幼兒很單純,都愛受表揚,因此正面引導的效果會好一些。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如果不積極動腦思考就不可能學好數學。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不是單純地教知識,而是通過引導幫助幼兒去做、去想。如在學習「5的分與合」時,在復習鋪墊的基礎上,提問:「5可以分成幾和幾呢?」引導幼兒一邊分玩具一邊思考,從而自己得出結論。在教學時多問幾個「為什麼」,比直接告訴幼兒「是這樣的」效果要好得多,可以有效地培養幼兒的積極思維。
發言需要幼兒將自己的思考過程用言語的形式表達出來,所以發言可以鍛煉幼兒的思維和表達能力。我在數學活動課上創造盡可能多的機會讓幼兒發言,鼓勵學生積極發言,發表他們的見解。如:在「十以內的加減法」的教學時,我設計幾個小題目如9-6=?6+3=?……讓學生自己講如何求得答案的,好多幼兒發言積極,有的幼兒課上沒有機會發言,我就告訴他們上課的時候來不及跟老師說的想法,也可以下課後告訴老師。於是,一些課上沒有來得及回答問題的幼兒,會在課下跑到我跟前說自己的想法。另外我也注意利用「小組內大家討論討論」、「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等形式,讓幼兒有更多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從而有效地培養幼兒大膽發言的習慣。
為了讓大班幼兒易於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我運用了「分——分」、「拼——拼」、「畫——畫」、「折——折」、「數——數」等大量的動手操作活動。幼兒在直觀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能夠積累學習的「關鍵經驗」,這些經驗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由幼兒自己體驗的。例如,在教學「分與合」時,教師讓幼兒藉助學具,將4個桃放在兩個盤里:一盤放1個,另一盤放3個;一盤放2個,另一盤也放2個;一盤放3個,另一盤放1個。有了這一操作的過程,抽象的分與合就有了清晰的表象,實現了由形象到抽象的過渡。
相關文章
幼兒禮儀養成教育初探
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
淺議幼兒教育信任危機表
幼兒教育活動中如何有效
幼兒師范學校學前教育專
從幼兒園游戲中談學前教
首頁 導航 電腦版
學術參考網 · 手機版
m.lw881.com
首頁
發表服務
❷ 幼兒園數學教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首先我們要知道幼稚園的小朋友們希望你是他們的朋友,是他們的大姐姐,所以幼稚園的數學教育要盡量生動有趣些,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盡量使每個小朋友都熱愛數學,享受數學。這樣給他們以後上小學,上初中的數理化一系列的科目也能奠定很好的基礎。 ①以基礎知識為主:能讓小朋友正確認識數字,讀出發音,並且能進行簡單的加減法運算 ②拓展生活中的數學:告訴小朋友們生活中也有數學(例:買菜時的價錢,逛商場時要付的費用) ③提高積極性:上完新課之後可以進行搶答,答對或者很活躍的小朋友可以得到小餅干什麼的 ④就是請你採納我的回答吧(*^__^*) 嘻嘻……
❸ 如何開展大班數學教學活動
幼兒園數學活動目的是為了寓教於樂,讓處在數字敏感期的孩子,對枯燥的數回學感興趣,讓孩子在玩中答學。
所以數學活動設計要具備以下幾個要素:
1、生活化,越貼近孩子生活,孩子的接受程度就越高,教學完成質量也越高。
2、簡單化,幼兒園的孩子由於年齡限制,對很多事物的理解還局限在具象化階段,越簡單具體孩子越容易理解學習。
3、趣味化,觀察孩子的興趣點,引導把握孩子的學習方向,盡量讓游戲有趣巧妙,調動孩子積極性和主動性。
4、可操作性,游戲盡量充分利用生活中實物、玩具等,隱含著豐富數學概念和屬性,引導孩子通過主動觀察、探索,發現數學解決數學問題。
何秋光學前數學,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感興趣的主題和游戲,從具體到抽象,真正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愛數學!
❹ 如何進行幼兒園數學教育
啟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首先要給幼兒建立數學認知,把數學生活化、游戲化、兒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有意識的進行數學教育
通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覺中接觸到數字「1」的概念。例如在給孩子喂飯的時候,可以說「寶寶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這樣子對孩子日後數字教育會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和孩子做游戲互動
游戲室孩子最喜歡最能接受的學習方式,也是最有利於親子關系的方式。例如,和孩子爬行比賽,或者比賽撿東西的游戲等。通過游戲,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和運動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耐力和競爭意識,對孩子以後的成長發展非常有好處。
▋教孩子做比較
數學啟蒙除了數數,還涉及到圖形幾何、時間空間、邏輯推理、比較分類等。家長們藉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較、形狀配對知識。例如吃飯時讓孩子比一比誰的碗更大,裝的東西多,甚至可以引導孩子動手操作一下,怎麼才能裝滿它。
▋教孩子數數之前要懂的
很多父母一提到數學啟蒙,就想到教孩子數數,其實數數隨時都可以進行,並不單純讓孩子背數字,而是讓孩子理解數字。在教孩子數數前,家長應該多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到大小快慢、輕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後才引導孩子去認識數字1234,理解數字。
啟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不僅是數數和加減,要更多地聯系實際,讓孩子去發現生活中數與形的關系,並引導孩子理解和運用抽象數字後的實際意義,將數學與他的日常聯系起來,這是父母給孩子做數學啟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當的方式。
❺ 如何開展大班數學教學課程
一、數學學習要游戲化。
學前兒童學習的特點就是在游戲中學習回,數學學習也是如答此。
老師或者家長可以和孩子多做數學游戲,比如手指游戲,一個手指頭,變變變,變成毛毛蟲,爬爬爬;兩個手指頭……(可參考我的手指游戲)這樣的游戲中,孩子會逐漸了解1就是伸出1個手指頭,2就是伸出2個手指頭,促進他們對數概念的認識和理解。
二、數學學習要讓幼兒動手操作。
孩子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需要在親自動手操作中獲得提升。
所以老師或者家長可以多提供一下活動材料,讓孩子進行操作,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
三、數學學習要生活化。
生活中有很多數學知識,學習數學並一定要讓孩子坐下來,專心聽你講。
我們可以通過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或者任何情景進行數學學習。
四、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都說興趣是最重要的,這話說的沒錯,孩子的興趣是很重要的,無論學習什東西,興趣都佔了很大一部分成功率,因為只有孩子有興趣才會主動的積極的去學習,去鑽研!老師可以通過一些數學游戲和益智類的玩具,來進行教學!
現在國內也有很多這些培訓機構的網課,建議老師或者家長可以去找一下相關課程,去學習一下,像火花思維的課程就比較受孩子喜歡,值得去參考一下!
❻ 幼兒數學教育的內容包括哪幾個方面
幼兒數學教育主要包括幼兒的數概念、計數和運算的教育、量與計量的教育、幾何圖形和空間關系、時間關系的教育等。
①幼兒的數、計數與運算
10以內數的實際意義;數的守恆;相鄰數;數與數之間的數差關系;認識序數,能夠用自然數表示物體排列的次序關系,說出物體排第幾;認識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以及部分數之間的互換和互補關系等;學會10以內的計數;認讀和書寫10以內的阿拉伯數字;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包括認識加號、減號和等號,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學習10以內數的口頭加減運算,並能夠用加、減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②量與計量的初步知識
能區分物體量的差異,比較物體的多少、大小、長短、高低、粗細,厚薄、寬窄、輕重、容積等;理解初步的量的守恆;在比較物體量的差異時,感知量的相對性;幫助兒童建立序的概念,並體驗其中的傳遞關系;學習計量,會進行初步的自然測量。
③簡單的幾何圖形知識
能夠正確辨認常見的平面圖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圓形和梯形,並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徵;能夠正確辨認幾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球體、正方體、圓柱體、長方體;能夠區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理解圖形之間的簡單關系。
④空間方位初步知識
能區分上、下、左、右和遠、近等空間方位;能按指定方向進行運動,包括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向上和向下等。
⑤時間、方位的初步知識
能區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並且知道一星期7天的名稱及其順序;認識時鍾,知道時鍾的用途以及正點與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