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才教育網路薛立新導師(全國著名家庭教育專家):為什麼說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
因為「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家庭教育就是家長有意內在日常生活中容,通過身傳言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繼而家庭成員彼此相互影響終生的一種的社會活動。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後,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其教育目標應是:在孩子進入社會接受集體教育之前保證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為接受幼兒園、學校的教育打好基礎。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
其教育目標應是:在孩子進入社會接受集體教育(幼兒園、學校教育)之前保證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為接受幼兒園、學校的教育打好基礎。在孩子入園、入校後,配合幼兒園、學校使其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教育的重點是以品德教育為主,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為主,行為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學習習慣等,教會孩子如何學「做人」。
⑵ 中國比較好的家庭教育專家有誰
佰和老師啊!她是中國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長期從事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她已經在全國舉辦了幾百場家庭教育講座,給很多父母帶去了教育孩子的良策。
⑶ 英才教育網路薛立新導師(全國著名家庭教育專家)什麼是家庭教育它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家庭教育是人類的一種教育實踐活動,主要表現為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影響活動,也包括家庭成員間發生的各種互動。
特徵:首先,家庭教育是一種非正規地教育;其次,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
⑷ 有誰在真正好家庭教育機構學習過家庭教育指導師怎麼樣
現如今,有很多的家長已經放棄了那種課外的補習班,比較更傾向於對一指導的家教老師.因為他們認為給孩子找家教輔導老師畢竟是一對一的.可以很好的找到孩子的問題所在,並且幫助他們改掉,從而提升學習成績.那麼給孩子找家教輔導老師應該做哪些功課呢?
輔導孩子做題
以上說的內容都是關於給孩子找家教輔導老師之前需要做的功課,希望家長們一定要認真地觀看,因為這對於孩子的提高學習成績是非常重要的.
⑸ 什麼人可以稱為家庭教育專家
個人覺得只要能把自己的孩子帶大,培養的他不殺人不放火不坑蒙拐騙會幫助別人少被坑,就都是成功的!
⑹ "家庭教育為關鍵教育"家長學習會
家長在對待幼兒挫折教育的問題上,首先要意識到幼兒期是個體個性形成的關鍵期,有意識內地讓孩子品嘗一些生容活的磨難,讓孩子懂得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學會在挫折中接受教育,這對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獨立意識、應付困難的勇氣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要了解挫折教育是貫穿在每一天中的,那些成人看起來是不起眼的小事中進行的。如孩子摔倒了,有些家長會趕緊跑上前扶起孩子,還對孩子說:「這個地面真不好,讓寶寶絆一跤,我們打地面。」
⑺ 家庭教育指導師是指
家庭教育指導師旨在解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對家長及孩子的測評找回到家庭教育中的問題答,通過授課建立家庭教育理論基礎,跟蹤指導解決家庭教育中的困惑。
家庭教育指導師通過教育學、應用心理學、社會家庭學的理論知識,幫助家庭在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婆媳關繫上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通過改變孩子的生活、學習習慣,建立孩子的德行和責任,幫助家庭幸福。
家庭教育指導師的指導對象不僅是孩子,主要是家長,旨在幫助家長提升教育的能力,糾正錯誤的教育方法。
⑻ 英才教育網路薛立新導師(全國著名家庭教育專家):孩子家庭教育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教育分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近些年來,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越來越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重視,尤其是家庭教育,更是談論的熱點。《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家長應當對社會負責,對後代負責,講究教育方法,培養子女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明確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終身教育體系,這本身就包含了家庭教育在內的教育,也可以說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終身教育中是處於起點位置的。家庭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新時期對人的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家庭教育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長肩負教育子女的重要責任。從這個角度看,孩子不應該是僅屬於哪一個家庭的,應該看做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馬卡連柯指出:「現今的父母教育子女,就是締造我國未來的歷史,因而也是締造世界的歷史。」家庭教育已經成為全世界面臨的課題,並納入各個國家整體規劃之中。各個國家這么做的意義就在於都認識到了未來社會的競爭必然是科學技術的競爭,而科學技術競爭的結果是人才競爭;人才來自於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礎。就我國目前情況看,家長們對孩子們的教育是非常重視的,但這種重視大都是學校教育,而對家庭教育的重視還不夠。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家長們還沒有把家庭作為教育的場所,也沒有把自己當作孩子的教師。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嬰幼兒時期的教育,可以說是人的一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期。從人的一生教育過程看,家庭教育必然的成為人的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所充當的角色,以及承擔的責任是相當重要的。家庭教育的真正作用全在於使人類自身變得越來越聰明,是我們的後人增強生存能力,以致於生活得美滿而幸福。
沒有哪一個做父母的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聰明,也沒有哪一個做父母的不想叫自己的孩子有所造就,回答是肯定的,都想叫自己的孩子聰明成才。
幼兒時期是人的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而這個時期所受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教育者主要是父母。請父母們相信,你的孩子所擁有的潛力比父母現在所能啟發的要多得多。盧梭曾經指出:「人生當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12歲。在這段時間中還不採取摧毀種種錯誤和惡習的手段的話,它們就會發芽滋長,及至以後採取手段去改的話,它們已經紮下了深根,以至永遠也把它們拔不掉了。」盧梭是從反面說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能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現在的孩子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僅僅有智力和學習好還是很不夠的。家庭教育在大目標上,除開發孩子智力外,還要注意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和培養。孩子生活在家庭,父母的無意識教育,能夠從各個方面對孩子實施很好的影響。現代兒童教育專家研究認為,兒童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和非智力因素的積極特徵都是嬰幼兒時期起步的。父母擔負著育人的特殊職能,要孩子全面發展,家長必須樹立全面發展的思想,才能進行全面教育。父母們不要等待,有的可能想等孩子長大了自己想學什麼就學什麼,這是不正確的觀點。有的可能想等到學校去教育吧,父母管養,不管教育,這同樣也是不正確的。無數事實證明,人的成長和教育是從家庭開始。家庭教育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⑼ 全國著名家庭教育專家薛立新教授講述的教育機構如何做好教師的評價與激勵
教師評價是學校教育評價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范疇。教師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確立教育機構教育衡量一個好教師的標准,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導向、激勵、改進的功能,通過評價結果的合理反饋,促使每個教師不斷總結、不斷改進、不斷調控自己的工作,在促進教師發展的同時,促進教育機構的不斷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管理和建設,最終達到全面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目的。
第一點,好的教師應該是允許、甚至鼓勵高收入的,我們全社會對這個問題還需要時間,去統一的認識。我們認為經濟是社會發展的速度,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加速。所以我們應該鼓勵全天下最優秀人才來當老師。而不只是說全天下人才來做金融,去做科研,這些東西都很重要,去做律師,我們更希望全天下最優秀人來做老師,因為教育是社會的發展加速。
優秀人才做老師,是有杠桿效應的,是社會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我們看到在中國的香港地區,在韓國很多老師的待遇是很高的,能到百萬、千萬這樣年收入,我們也看到在很多行業,比如娛樂行業,一些明星動輒結婚費用上億,但是呢?我們在中國還不能看到我們的老師的高收入,我們也希望通過我們各位同仁的努力,這個行業能夠出現高收入的老師,幾十萬、百萬,甚至千萬的老師,我們認為這種出現,某種程度也代表了社會的進步。對於有些機構,我們老師到不了,一個老師不到百萬千萬的收入,這個事情是成立的。我們全社會應該去努力、提升老師的福利、待遇,這是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第二點,建議用科技更好武裝老師,推動咱們這個行業從中醫,走上中西結合,甚至以西醫為主。坦白講我們今天的教育行業,集中度特別低,第一名才是1%,所以非常碎片化,有一個非常大的原因,今天我們教育培訓和輔導,主要還是以中醫模式為主,老師,包括公辦老師,大量時間做什麼事情?判作業。所以我們老師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去做研究,去做學習,包括提升自己。
所以要不斷地發展,通過科技和互聯網,通過大數據,把老師從低效的日常運營中解脫出來,用他智慧愛心去為學生做高附加值的服務。好未來分三個時代,1.0的教育是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完全以老師為中心。2.0的教育是,教育本質是喚醒、激發和鼓舞,以學生為核心,老師喚醒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激發學生,自主去學習。3.0的教育是老師在於規劃、引導,不僅僅是以學生為中心,而且用數據和技術作為載體,相當於今天醫院一樣,做驗血,出報告老師看報告給我們診斷,做CT到底有沒有問題理念,今天醫療比教育落後很多老師說是不是科技發展,老師就不重要了,我們認為老師更加受重要,誰說中醫變成西醫,醫生就不重要了,醫生比以前更加重要,更加去解決本質問題,而不是低水平的重復。
第三點建議,給輔導老師明確的身份和規范管理,這也是我們今天這個會的價值和意義。所以,因為公辦教師資格證,他的很多基礎建設,當年研發的基礎,跟課外承擔的責任和使命是不一樣的。所以全社會不管是客戶、行業、教育主管部門來說,都需要這樣一個促進行業規范的一個體系。一旦有這樣一個輔導教師的和教師資格證,那麼課外老師700到800萬人,他們也會有一個明確的身份認同,他們也會更踏實,也會有長期職業規劃和職業發展。我們認為對社會、對老師、對家長都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教師激勵是學校管理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教師激勵的方法要力求做到: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同步跟進,情感激勵和制度激勵相輔相成,正激勵和負激勵適時適度,個體激勵和群體激勵不可偏廢。這樣才能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達到管理效能的最優化。教育培訓機構管理的根本宗旨是提高效益和質量。而調動教師積極性無疑是實現這一宗旨的關鍵所在。要使管理效能轉化為提高教育質量的動力,必須建設一支師德好、業務精、團隊意識強的師資隊伍。如何才能有效地調動教師們的積極性,使他們滿腔熱情、精神飽滿地投人工作?教師激勵應當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問題。教育機構教師激勵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同步。物質激勵是用實物或獎金等形式進行獎勵或懲罰,以影響人們行為動機的方法。而精神激勵主要是從精神層面來激發人們的行為動機的方法。精神激勵包括的方式比較多,主要有表揚激勵、批評激勵、期望激勵、榜樣激勵、榮譽激勵等。在教育機構管理活動中,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孰重孰輕?事實上二者存在一個孰輕孰重的問題,而是一個需要同步跟進、不可偏廢的問題。只有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綜合地加以同步實施,才能取得最大的激勵效果。第二,情感激勵和制度激勵相輔相成。情感激勵,有人稱之為關心激勵。這種激勵不是以物質利益或精神理想為刺激工具,而是通過建立起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的良好的感情關系,來調動工作積極性的一種激勵方法。情感激勵是一種人情味很濃的管理方法。這種方法的最大特點就在於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尊重人,使被管理者處處感到自己受到重視和尊重。制度激勵(競爭激勵),是指通過教師任用制度和管理制度所產生的「危機效應」和「競爭機制」,激發和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在當前的教育機構管理活動中,重規章制度建設,輕情感激勵的弊端比較突出。部分教育機構管理者成天忙於制定各種形式的規章制度,以至於樂此不疲而眼中無人。更有甚者,少數管理者拒絕與廣大教職員工接觸,不深人實際去了解他們的疾苦和需要,把企圖依靠手中的權力和各種限制性措施,來達到壓服教職員工的目的。顯然,這種管理很難取得高效率的效果。
第三,正激勵和負激勵適時適度。正激勵即獎勵。負激勵即懲罰。正、負激勵是教育機構領導者依據教育機構和有關部門所制訂的各種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對教職員工的思想和行為所做出的一種肯定和鼓勵或否定和批評、制止和反對,從而有效地調動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的一種管理方法。表揚、贊賞、晉級和批評、處分、開除等就是正激勵和負激勵的一些常見形式。正、負激勵之所以重要並受到教育機構領導者的青睞,這是因它們具有調動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這一屬性決定的。正激勵和負激勵可以從正反兩方面調整人們的行為動機,起到雙管齊下的作用。第四,個體激勵和群體激勵不可偏廢。個體激勵是以教師個人為激勵對象,對教師個體進行激勵的激勵方法。群體激勵是以教師群體為激勵對象。對教師群體實施激勵的方法。個體激勵強調的是個人的成績和努力;群體激勵關注的是教師群體的作用和貢獻。個體激勵雖然能調動個人的積極性,發揮個人的才能,但也有不足之處:一是個人的力量有限,一所教育機構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不是靠少數幾個人就能實現的;二是個體激勵強調的是各自為政的個人英雄主義思想,不利於教師間形成協作夥伴關系。在教育機構管理中,激勵應是全面的、全員的。對教師進行激勵要把個體激勵與群體激勵相結合,在教育機構管理中,遵循群體激勵與個體激勵相結合的原則,有利於提高整體素質,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形成集團沖擊力。
總之,管理是一門科學,激勵是一種藝術 。在教育機構管理中,我們應該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取向,滿足教師多方面、多層次的價值需求,有效運用激勵手段來調動全體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才能,努力達到管理效能的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