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學校培訓 > 幼兒園秋季飲食常識培訓總結

幼兒園秋季飲食常識培訓總結

發布時間:2021-02-02 00:06:20

① 幼兒園育兒知識小常識秋季

幼兒園育兒知識小常識秋季QQ的話肯定注意保暖呢,不要讓小孩子感冒,還有一個預防一些病毒性的疾病。

② 幼兒園秋季育兒知識小常識

秋季天氣乾燥,小朋友也會感覺不舒服,掌握一些科學的幼兒園秋季育兒知識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很有幫助。

多給孩子喝水養肺

秋季皮膚乾燥,口乾舌燥,即秋燥,肺功能受影響,容易出現燥咳,媽媽一定要給孩子多喝水,補充身體水分,要慢慢喝,不能一下子喝太多,少量多次,最好喝白開水。

多給孩子吃蔬菜水果

多給孩子攝取具有滋陰養肺功效的蔬菜和水果,如甘蔗、梨,但不宜吃得過多,以免傷脾胃,引起胃部不適,一定要選擇新鮮的蔬果,這些果蔬可以幫助小朋友驅走身體里的秋燥。

多給孩子進食防秋燥粥

秋燥可引起小寶貝體內津液不足,粥能夠有助於清火、養胃、健脾,如果在煮粥時,適當加些梨、蘿卜、芝麻等能夠生津養肺的食物一同煮,可以有效地改善秋燥給小寶貝帶來的不適。

進補一些防燥養陰食物

秋冬適宜養陰,進入秋季媽咪可給小寶貝補一些防燥養陰的食物,如山葯、蓮藕,山葯可健脾補肺益腎精、滋潤五臟,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而藕具有開胃健脾的補益功效。秋季育兒,食補應以防燥養陰為主,各位媽媽要謹記哦!

幾種常見疾病的防備

1.預防傷風感冒:

秋季孩子毛病以此為多,尤其是中秋前後,秋風襲來,孩子體質弱一點的,早晚最容易受涼。所以預防之道就是要注重氣候變化,冷熱得當,特殊是夜涼之時,要留意為孩子蓋被。白天風大時要加衣服,孩子在外面玩得滿頭大汗,回家時要注意幫他擦拭,不要把衣服脫掉吹風,否則容易感冒。除了預防保健外,還要避免孩子接觸病人。

2.當心氣管炎:

很多孩子在感冒傷風之後,跟著來的就是支氣管炎,經常咳的喘不過氣來,有的孩子甚至咳了兩三個月還不見好,主要的原因就是 家長們在孩子初咳時沒加註意,隨便買點葯吃,結果越吃越壞,咳得更凶。由此可見,孩子感冒傷風時要預防支氣管炎之中並發症,不吃風,不吃生冷的東西,在家靜養 ,少在外面外跑 ,要不然孩子的咳嗽不容易好,如果晚上再受涼,或與病人接觸,就容易發生肺炎,危及生命。

3.注意扁桃腺炎:

10歲以下孩子扁桃腺炎的發病率較高,尤其是那些本來扁桃腺炎肥大的孩子更容易發生扁桃腺炎,所以有的孩子一旦感冒發燒,扁桃腺就腫大,有的甚至高燒40攝氏度以上,連日打針吃葯都不能退燒,這是因為有的孩子平時吃葯多,產生了抗葯性,故孩子有病,如果沒有經過醫生答應,千萬不要亂吃葯,至於預防扁桃腺炎的發生,應該盡量避免孩子傷風感冒,不接觸病人,增加孩子的營養,增強抵擋力。

4.重視並發症:

在患傷風感冒、支氣管炎、扁桃腺炎的同時,最容易發生的並發症就是肺炎,很多孩子病未痊癒又因受涼或接觸病人,或因扁桃腺炎而並發肺炎,肺炎除了呼吸困難外,並有劇烈的咳嗽和高燒,如不及時治療就有生命危險,預防本病就是不要忽略病發的初期,有病早醫,不自作智慧隨便拿葯給孩子吃,以致延誤了治療時間,導致病情加重。

5.腹瀉:

腹瀉在秋季也是常見的疾病之一,這主要是因為孩子亂吃東西又兼受涼的緣故,因此,要注意孩子的日常飲食,不能由他亂吃,暴飲暴食,還要注意孩子的腹部不要著涼。

③ 幼兒園個人培訓總結

剛進入幼兒園,我每天都疲於應付孩子們吃飯、睡覺、上廁所有這樣的生活瑣事,每天兩三節課的教學活動、一天到晚的游戲活動和我想像中的站在講台上侃侃而談簡直是天壤之別。突然間,我茫然、彷徨、無所適從、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感覺自己已經完全成了一個高級保姆。經過這次培訓,我幡然悔悟:游戲是人的一種本能,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游戲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有機地整合幼兒園游戲和教學的關系,把游戲作為幼兒園教學的基本途徑,讓幼兒在游戲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是「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本質涵義。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通過角色游戲、建構游戲、智力游戲、體育游戲、音樂游戲、表演游戲等,在游戲中玩出智慧,玩出學問、玩出習慣,玩出一個小交往家。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孩子們,讓孩子們在更多的游戲活動中自由嬉戲,快樂成長

④ 如何護理幼兒園秋季幼兒的飲食

立秋後除多喝些開水、淡茶、菜湯、果汁及豆漿牛奶等之外,還可以進食些具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作用的食物,如藕、百合、板栗、紅棗、銀耳、山葯、荸薺等。

⑤ 秋季飲食小常識,注意,禁忌等

(1)既要營養滋補,又要易於消化吸收

秋季一到,氣溫逐漸下降,人們便習慣地想到要補養。因為人們經過炎熱的夏天,身體耗損大,而進食較少,當天氣轉涼,調補一下身體頗有必要。但那種不管機體情況,把許多補葯、補品,如人參、鹿茸、雞羊肉等等集中、突擊食用,稱之為「大補」的方法是很不可科學的,不但對健康無益,凡而浪費財力和物力,甚至還會損害身體。

因此,秋季6節氣養生的飲食原則是既要營養補養,又要容易消化吸收。同時,換季時人們抵抗力最弱的時候,如果體質不佳就非常容易得病,這時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和體抗力的食品,對於身體健康大有好處。

(2)少辛增酸

所謂少辛,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這是因為肺屬金,通氣於秋,肺氣盛於秋。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氣太盛。中醫認為,金克木,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禦過剩肺氣之侵入。根據中醫營養學這一原則,在秋季這6節氣期間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蔥、姜、韭、蒜、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此外還要謹記「秋瓜壞肚」。在夏季,西瓜是消暑佳品,但是立秋之後,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中醫養生學家還提倡在秋季6節氣期間每天早晨吃粥,如明代李挺認為「蓋晨起食粥,推陳致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

(3)甘淡滋潤

古人有雲:「厚味傷人無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師,三千淡薄從此始,淡食多補信有之。」可見素、淡結合的飲食,對健康是有益處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說「甘先入脾」。在五行中脾胃屬土,土生金,肺腸屬金。甘味養脾,脾旺則金(肺)氣足。甘味食物又有生津的功效,而鹹味食物則易使人出現口渴之象。《遵生八箋》還指出:「秋氣燥,易食麻以潤其燥。」就是說秋季6節氣乾燥,應當多進食些如蜂蜜、芝麻、杏仁等性滋潤味甘淡的食品,既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止秋燥帶來肺及腸胃津液不足常見的乾咳、咽干口燥、腸燥便秘等身體的不適癥候或肌膚失去光澤、毛發枯槁的徵象。因此,秋季6節氣飲食應當以甘淡滋潤為宜。可多吃些具有潤肺潤燥的新鮮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果蔬則可多食胡蘿卜、冬瓜、銀耳等以及豆類及豆製品,還有食用菌類、海帶、紫菜等,經科學加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也可製成佐餐或飲料食用,如蜜煎銀耳、各種新鮮果蔬汁液等。或加工製作成羹粉湯粥,如香菇豆腐湯、扁豆粥、藕粉羹等,既有營養,又能潤燥。且瓜果蔬菜中含有的豐富水分、維生素、纖維等,對預防秋季6節氣期間最易出現的口鼻目干、皮膚粗糙、大便秘結等現象大有裨益。

(四)早上喝粥

中醫養生學家提倡在秋季6節氣每天早晨吃粥,尤其是初秋時節,不少地方仍然是濕熱交蒸,以致脾胃內需,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喝些葯粥對身體很有好處,其原因是作為葯膳重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前人對此頗多贊譽。在秋季6節氣,目前較為推崇的粥有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黃精粥等。

(五)平衡營養

營養學家指出,只有食物的多樣化才能提供給人體全面的營養。如谷類,主要供給熱能和維生素B1;豆及豆製品,主要供給植物蛋白質;蔬菜水果,主要供給維生素C,無機鹽和食物纖維等。秋季更應注意飲食中食物的多樣性,營養的平衡,才能補充夏季因氣候炎熱、食慾下降而導致的營養不足,特別應多吃耐嚼、富於纖維的食物。

秋季的飲食養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的基礎上,根據個體的具體情況,適當增加甘、淡、酸、滋潤的食物的進食,但不可太過。

進食時,應細嚼慢咽,既利於食物的充分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完全吸收,又能通過纖維食物保持腸道的水分的作用和咀嚼,以生津潤燥,達到防治秋季咽喉乾燥、腸燥便秘等不良反應的目的。

(六)應忌苦燥

中醫學認為,苦性燥,苦燥之品易傷津耗氣。《素問-五臟生成篇》中言:「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秋季燥邪當令,肺為嬌臟,與秋季燥氣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復發或逐漸加重。所以,《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第二十四》中以五臟之病,五味和四時之間的生克制化關系,提出:「肺病禁苦......秋不食肺」的觀點。因此,秋令飲食養生應忌苦燥。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秋季飲食常識培訓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