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出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社會制度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1分)規定了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而奮斗的主要任務,把中國盡快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1分)
(2)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分)在城市中擴大企業自主權。(1分)搞活經濟,解放和發展生產力。(2分)開放沿海14個城市、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2分)
(3)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分)
⑵ 十三五規劃在哪些方面反映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表現:從總體上看:
經濟上:現階段我國專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屬低;地區發展不平衡;
文化上:科學技術水平與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
政治上: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夠完善。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即從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紀中葉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的整個歷史階段。
⑶ 一五計劃前,我國的基本國情是
五年計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1953—1957),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經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並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標志著系統建設社會主義的開始。
制定背景
20世紀50年代是二戰之後兩極格局對峙最為激烈的時期。隨著冷戰的逐漸展開,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與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兩個陣營不僅在政治制度與軍事實力上展開全方位競爭,還圍繞著兩種不同的經濟發展道路展開了激烈較量。一五期間,中國身處社會主義陣營,對外採取「一邊倒」的外交策略。資本主義陣營對中國進行政治孤立、經濟制裁與軍事封鎖,導致相比於戰後處於資本主義陣營的日本與西歐各國,中國無法充分利用資本主義陣營充足的資金與先進的技術進行經濟建設。另一方面,蘇聯與一些東歐國家以資金與技術援助的形式積極支持中國的經濟建設,來自蘇聯與東歐的經濟援助在中國工業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50年代尤其是一五計劃實施期間,朝鮮戰爭的爆發加劇了東北亞的緊張局勢。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依然沒有放棄顛覆大陸的企圖,中國周邊的戰爭威脅並未消失。因此如何快速發展經濟、鞏固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成為執政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對於當時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而言,無論是資本主義陣營還是社會主義陣營,重建或者恢復一個較為完整的工業化體系是最為重要的任務,對於大多數新興的原殖民地國家而言,加快工業化進程並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化體系更是成為鞏固與維持政治獨立的經濟前提。因此在20世紀50年代,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場工業化的浪潮。
在國內,國民經濟已經得到全面恢復與初步發展,政治趨於穩定,經濟秩序恢復正常,社會秩序較為安定,加快經濟發展成為全國人民的一致要求,為大規模展開經濟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⑷ 為制定一個符合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簡稱《綱要
⑸ 大學生實時報告小論文,2500字。結合國情和世情,闡述自己的人生計劃。十年後的自己。
人生八大規劃
第一是職業規劃,這對年輕人來講是比較實用,是不是有後續的教育,看看現在的收入水平是不是穩定。跟大家分享一下小小的心得,在香港參加培訓的時候,我發現香港人很多人40、50歲仍然持續自己的進修,一個人同時會有好多職業資格,包括40多歲的人都在不停地想,這可能是由於香港那個地方是彈丸之地,壓力特別大所造成的,同時也代表了一種人生的態度,你是不是去後續進修。
第二是子女規劃,如果有子女的朋友你要想一想,你們要為子女建立完善的保障計劃,有沒有對他列一個詳盡的教育計劃,甚至是列一個儲蓄計劃。
儲蓄有兩種方法,第一是教育儲備,教育儲備是國家的儲備品種,國家規定教育儲備金額存進去,它可以免利息稅,有一定的金額,五千、一萬,使用也有限制,開一個教育儲備,這個帳戶給孩子開的,免利息稅。第二是兒童帳戶,現在中外銀行紛紛推出兒童帳戶的產品,戶主是小孩,操作是大人,為帳戶有很多增值優惠,比如優惠,定期組織活動,幫助小孩從小有投資或者理財的意識。
第三是房產規劃,就是不動產規劃,中國居民都比較關心的,很多年輕人在結婚之前會有自己的房產。什麼時候買?買多大面積的房產,這是解決你的房產規劃。買房子還要考慮目的,是自用還是出租。要根據你的目的來決定你買的多大,如果買的房子太大的話,不利於出租的。
第四是投資規劃,這就是很多人理解的狹義的財富管理,可以把你資產分配在股市、債市等。
第五是現金規劃,要考慮自己的儲蓄習慣,要考慮你心目中可以接受的最低現金余額,比如應急基金,考慮這個,會結合你的保障計劃,你的年齡,特定的人生目標。因為在中國很多人沒有很完善的保障計劃,所以他說不知道會怎麼樣,所以把錢存在銀行,要活期、定期兩個月,如果保障計劃更多的話,現金余額更少一點,中國是相反的,保障計劃相對偏低,但是現金余額大家對它要求很高,尤其是老年人,我不知道發生什麼,什麼都不信,就信銀行,存在裡面。這樣也許流動性很高,相對來說效益偏低。
第六是稅收規劃,這可能是涉及到你的房產稅,你的個人所得稅。如果你是一個企業家,你可能還會涉及到一個企業的所得稅。如何在這種合理合法的范圍內,規避你或者說合法的降低你的稅務的支出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
第七是保障規劃,可能是很多投資者也已經關心到的,保障規劃很多人會把它理解為保險規劃。其實保障規劃比保險規劃涵蓋的范圍更廣,就是說你要對財產,你的人生或者你家人的財產壽命有一個保障,通常來講購買財產保險,壽命險、人壽險、意外險等等。
第八是遺產規劃,在國外比較流行,中國現在還沒有納遺產稅,按照國際慣例一般是累計稅率可能是有40%的稅率這么高,所以說或外的很多富翁攢了一定的財富之後進行自己的遺產規劃,也就是在一定的范圍內該自己遺產降到最低。(
⑹ 越南的基本國情是什麼他們為什麼不搞計劃生育
其實越抄南的人口壓力也是很大的,2012年越南的人口已經超過了9000萬,以陸地面積329996平方公里計算,其人口密度已經達到每平方公里272人,已經遠遠超過了中國。但是越南的計劃生育政策沒有中國嚴格,盡管近年來也制定了對生育多胎的懲罰政策,提倡獨生子女,卻幾乎沒有對只生一胎的強制性規定~
⑺ 我國的基本國情與國策是什麼
一、中國國情:
1、中國基本國情:
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兩個意義:中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中國的社會主義還處於初級階段),這是從社會性質和社會發展階段上對中國國情所作的總體性、根本性判斷。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從中國實際出發,首先要從這個最大的實際出發。
當前中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必須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與中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有機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
2、中國具體國情
A.中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
B.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
C.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中國社會主義仍然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D.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佔有量少
E.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二、中國基本國策
中國基本國策有七個,分別是:計劃生育、環境保護、男女平等、保護耕地、對外開放、水土保護、節約資源
1、計劃生育
A、提出:
我們這個國家有這么多的人,這是世界上各國都沒有的。要提倡節育,要有計劃地生育。——毛主席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的講話(1957年2月27日)
人口增長要控制,應該立法。——鄧1978年指出
B、文件首次規定:
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共十二大報告(1982年)
C、明法規定:
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是國家的基本國策。——《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和計劃生育法》第二條(2001年)
2、環境保護
A、提出:
環境保護是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一項戰略任務,是一項基本國策。——於第二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1984年)
B、文件首次規定:
保護和改善生產環境與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定》(1990年12月5日)
C、明法規定:
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預計將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第四條
3、男女平等
A、提出:
我們十分重視婦女的發展與進步,把男女平等作為促進我國社會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江主席在北京召開的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歡迎儀式上的重要講話(1995年9月4日)
B、文件首次規定:
貫徹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推動婦女充分參與經濟和社會發展,使男女平等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領域進一步得到實現。——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年)
C、明法規定:
實行男女平等是國家的基本國策。——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2005年修正)第一章第二條
4、保護耕地
A、領導人講話提出: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1990年李鵬題詞
B、文件首次規定:
十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應該是我們的國策。——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1981年)
C、明法規定: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正)第三條
5、對外開放
A、提出:
對內經濟搞活,對外經濟開放,不是短期的政策,而是長期的政策。——鄧1984年10月講話
B、文件首次規定: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把對外開放作為長期的基本國策,作為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措施,在實踐中已經取得顯著成效。——《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1984年)
C、明法規定:尚未立法
6、水土保持
A、提出:
大江大河上中游地區的水土保持和流域治理,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的根本措施,必須高度重視,做好規劃,堅持不懈,長期奮斗。 ——江主席在十五屆一中全會上指出(1997年)
B、文件首次規定:
水土保持是山區發展的生命線,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是國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國務院關於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1993年)
C、明法規定:尚未立法
7、節約資源
A、提出:
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控制人口增長,保護自然資源,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這是根據我國國情和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而確定的基本國策。——江主席於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1999年3月13日)
B、文件首次規定:
要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2005年)
C、明法規定:
節約資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國家實施節約與開發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能源發展戰略。——《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007年修訂)第四條
媒體解讀:中國基本國策到底是如何確立的-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04/c_116804518_4.htm
⑻ 一五計劃是根據當時怎樣的國情制定的
一五計劃是根據當時中國工業基礎極為薄弱,國民經濟急需迅速恢復和發展的基礎上制定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1953—1957),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1955年7月經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並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在一五計劃中,蘇聯與一些東歐國家以資金與技術援助的形式積極支持中國的經濟建設,來自蘇聯與東歐的經濟援助在中國工業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