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的第一期骨幹校長研修班
全國第一期小學骨幹校長研修班學計劃。為貫徹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全議精神,回落實《面向21世紀教答育振興行動計劃》,具體實施《全國千名骨幹校長研修計劃》,學院將於2000年5月7日至6月6日舉辦全國第一期小學骨幹校長研修班。研修對象為小學正職骨幹校長,具體人選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教育部人事司審定。
研修將採用多種形式進行:
①資深教育行政官員和有關專家學者專題講座:內容包括教育改革與發展專題、素質教育理論和實踐專題、學校管理的理論與技術及實踐與藝術專題、學校法律問題分析等方面;
②與教育行政官員、專家學者交流與研討,學員之間討論;
③參觀與考察有辦學特色的中、小學;
④論文撰寫,在理論學習、交流研討、參觀考察的基礎上,要求參加研修的校長寫出一篇對當前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的、較高水平的論文。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將從中擇優發表或結集出書,並建議教育部人事司向全國推薦。
總之,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的建立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強小學校長隊伍建設的需要,既增強了小學校長培訓的針對性,又利於從國家層面上加強對全國小學校長培訓工作的指導和協調,開創了國家級小學校長培訓的新局面。
㈡ 校長培訓機構有哪些
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
北京晟宮培訓
廣東卓博教育培訓中心
㈢ 開辦教育機構需要什麼校長資質或者證書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教育培訓機構可分為:經營性和非經營性。按照性質不同,辦學資質也有不同要求:
營利性機構:《辦學許可證》+《營業執照》
非營利性機構:《辦學許可證》+《民辦非企業》
申辦教育培訓機構要先去當地教育局進行前置審批,當地工商局辦理《營業執照》,當地教育局申辦《辦學許可證》,大部分地區還需要辦理《辦學消防合格證》。
㈣ 如何做好教育機構分校長
以下是我的工作體會,希望對你的問題有所幫助:
1、處理好上下級之間的關系:.要有強烈的服從和配合意識: 因為是"分校長」,所以也就必然要執行來自上級的計劃和目標,把分校的教育、教學以至於運營(行)管理和後勤成本的管控達到來自上級的要求,尤其是定量指標;
2、在不折不扣的執行上級部門的決定的同時,對不適合或者不完全適合自己分校的上級決議和計劃,要真誠地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不能隱瞞自己的觀點。不能做「事後諸葛亮」,等到工作受損失了,再抱怨或發牢騷——「我早就知道那樣不行"等等;
3、要有高屋建瓴的全局謀劃智慧:盡管是分校,但畢竟自己是「校長」,是一個學校的「一家之主」,是一個單位的「主腦 」、主心骨,就應該佔領這個單位智慧的「制高點」;要有一定甚至是較高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就像下棋,即使別人支招,自己也得有識別招數和鑒別招數的能力
4、要有制定治校方略的能力;包括治校理念的確定、組織架構的設置、用人方法的選擇、中短期計劃的制定、督導落實的掌控等,大到學校發展前景、小到校園文化建設等,心裡有了這樣一個「數」之後,才能夠組織、督導、帶領團體去實現目標;
5、要有較強的社交能力;平衡處理好學校周邊的各種關系:確保學校外部環境的穩定和和諧,包括居民關系、派出所等當地相關領導的關系;和當地領導的關系可以通過平日「多交往」,來達到節日「少花錢」的目的;總是事事都拿錢去擺平,會增加成本。「養肥了」,以後會很麻煩的。
6、培養自己平衡各部門關系的能力;
7、常見管理方法就是持之以恆,堅持不懈,也就是「兩個經常性」:經常性教育和經常性管理;管理上沒有一蹴而就的靈丹妙葯;
8、對重大任務的落實,要謹記毛澤東的名言:「抓而不緊,等於不抓」
9、處理好20/%和80/%之間的關系,也就是「抓兩頭,帶中 間」 真誠為你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滿意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