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將如何利用幼教點現有條件開展幼兒早操活動的
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應把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要)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幼兒基本動作,提高其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在此綱領性要求下,早操活動作為幼兒園日常戶外活動的主要類型,目前已成為眾多幼兒園的一種常規性教育活動,對幼兒身心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不過從目前幼兒園早操活動的開展情況看,還存在著諸多問題,致使早操活動的教育功能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發揮。深入探討這些問題及其存在的原因,並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是提高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
一、目前幼兒園早操活動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幼兒教師對早操活動的作用認識不深刻、不全面
幼兒教師普遍能認識到早操是幼兒鍛煉身體的一種重要途徑與形式,但是對早操活動的功能定位卻十分單一,通常將早操活動的作用只局限於發展兒童的動作,鍛煉身體,增強體質,而對在早操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情緒情感、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堅強的意志力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對早操活動同其他各領域教育活動的相互滲透更是缺乏應有的關注,從而限制了幼兒園早操活動潛在的整體教育功能的發揮。
(二)早操形式的設計與編排不生動
目前幼兒園早操活動所包含的動作元素在設計編排上往往過度拘泥於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從上肢、腰部、下肢,一直到踢腿、跳躍、放鬆,整套動作都按部就班,機械呆板。雖有簡單的隊列隊形變化,但變化形式單一,缺乏趣味性、流暢性,做操時站立隊形一律是幾路縱隊,「橫平豎直」,使早操活動成為一種「軍事化」的訓練,顯得過於嚴肅,幼兒缺乏參與的興趣。
(三)早操活動所藉助的材料和選取的內容十分單一
早操所選取的音樂通常不夠清新活潑,或是長時間缺乏更換,或是簡單選用一些成人的流行歌曲,歌詞內容同早操動作極為不和諧;其次,早操藉助的器械單一,多是綢帶、棍棒、紅花等,時代元素、地方特色等體現不充分,缺乏創意;第三是早操活動本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但在具體實現形式上未能很好地同其他領域的活動相融合、相滲透。
(四)教師不能全情投入
教師帶操時往往流於形式,動作不夠規范、形體不優美,不能發揮良好的示範作用。此外,還有一部分教師將帶操看作是任務,忽視了與幼兒的情感交流和肢體語言的互動,不能全情投入到早操活動中去,也不善於利用早操與幼兒進行溝通,致使早操成為走過場的活動,未能發揮其應有的教育作用。
二、改進幼兒園早操活動的策略
(一)轉變觀念,最大化地彰顯早操的教育功能
幼兒教師要從以下方面深入理解早操的整體教育功能:首先,早操不僅能使幼兒通過規范、科學的動作練習,實現內臟器官及四肢的正常發育,還能促進幼兒身體各部分的動作協調、靈活,提高體能,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其次,早操可以培養幼兒積極的情緒情感,讓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快樂地運動,並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第三,早操能通過多人合作式的隊列變化或動作配合,培養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規則意識,促進兒童之間的深入互動和交流,提高其社會性發展水平;第四,早操能有效地將幼兒園其他領域的教育內容整合其中,不僅可以培養幼兒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優良品質,還能發展幼兒的空間知覺和方位知覺,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和表現力。
(二)精巧構思,實現早操設計編排的獨創性
早操的設計編排應根據幼兒園特色及不同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發展需要,從內容、動作、隊形等方面綜合考慮,使編排的早操貼近幼兒生活,體現出適宜性、趣味性、游戲性。如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的持久性和意志的堅持性較差,因此,可以為他們編排一些短小的、充滿溫馨和親情的動物模仿操和情境游戲操。此外,小班幼兒動作發展還不夠協調,編排的早操動作宜簡單、多重復,不要有過多的方向變化,上、下肢配合的動作不宜過多,隊形也應以圓圈或分散性自由站立為宜。
中、大班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有了較好的發展,早操活動的動作難度可以適當加大,如可以有上下肢的配合動作,也可以有方向的變化,還可以有兩人或多人合作完成的動作,隊形變化也可以豐富一些,比如可以有切段分隊、並隊等。除了表演徒手操以外,還可以讓中大班幼兒表演一些輕器械操、武術操、韻律操等,手持的器械可敲擊、搖晃以發出聲響,也可以讓全體幼兒喊出一些簡單有力的口令,以營造激情昂揚的氛圍。總之,早操的編排應將操節練習、隊列訓練、體能鍛煉完美融合,做到動與靜結合、集中與分散結合、規定動作與自由動作結合,從而調動幼兒參與早操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在早操活動中獲得全面發展。
(三)多元融通,豐富早操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早操活動除了以動作的操練和隊形的變化為核心內容外,在內容選取和具體表現形式上還要注意融合音樂、器械、舞蹈、美術以及語言教育等多種元素,以此豐富幼兒園早操活動的內容與形式,實現早操活動同其他領域活動的滲透與融合。首先。音樂是早操之「魂」。合適的音樂可以激發和調動幼兒參與早操的熱情,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節奏感和表現力。因此,幼兒教師應選擇節奏明快、旋律優美的音樂作為早操活動的伴奏。小班以兒童音樂為主,可以有歌詞,適宜幼兒邊做操、邊歌唱,如《三隻熊》《嚕啦啦》。中、大班可以選擇活潑輕快的動畫片主題曲或洋溢著喜慶氣氛的成人歌曲,如《健康歌》《洗刷刷》等
『貳』 幼兒園早操隊列訓練培訓
直接網路一下
看看哪一個適合
這樣子就可以了
『叄』 幼兒園的活動。早操,學習自由活動。後的感想與收獲。
你好
秋風送爽,我園開展了「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為主題的「早操好」評比活動。
早操活動是幼兒園一日生活的重要環節,時間雖短,但對幼兒心智健康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為了給幼兒一個愉快、健康的童年,為了促進孩子們能夠在晨間活動和早操活動中積極參與,精神飽滿,動作協調,盡情表現,感受快樂,如何激發教師積極運用自身飽滿的情緒、到位的動作通過早操活動培養幼兒具備健全人格,真情流露,張揚個性,心智發展呢?這次活動全體教師們擔任評委,全園小朋友參加,採用以班為單位進行。看,寒風中,我們的小朋友排著整齊的隊伍上場了。他們精神抖擻,動作有力,孩子們隨著音樂,聽著口令,認真地做著每一個動作,成功展現了小朋友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風采。在活動中,我們看到孩子在快樂中鍛煉、在鍛煉中健康的成長。
通過此次早操評比活動,發展了幼兒基本動作,提高了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培養了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和樂觀、合作的態度,增強了幼兒的團隊精神。使幼兒每天都能融入快樂的運動鍛煉中。
這種觀摩式評比參與的主體是全體教師,副班教師即是參賽者也是評委。整個評比活動融觀摩、評比、學習為一體,使教師有機會學習其他教師的帶操方式、風格,旨在使評比成為教師相互學習、主動發展的過程。同時直觀的觀摩,親臨現場的參與使每位教師在評價別人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帶操技能。
為了讓幼兒在觀摩過程中學習做有禮貌的小觀眾,我還設計了現場評選「守紀律」的班級這個環節,在早操過程中利用過渡環節鼓勵幼兒爭取,整個活動下來,孩子的紀律是有了明顯的進步,並會主動鼓掌鼓勵展示早操的班級。雖然最後只有兩個班級獲得獎旗,但是,活動後看著孩子們追著老師問:「為什麼我們沒有獎旗?下次我們一定要爭取。」我就感到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通過這次早操活動,我還有了以下的想法:
一、要提供學習機會,提高教師的素質,教師對早操活動目標的認識,內容的確定、活動的形式、組織與指導等影響著幼兒體能發展的水平,設計適合幼兒特點的早操,老師在早操活動中的表現是實現幼兒體能協調發展的保證。
二、以玩增趣、以玩促動,一定要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將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培養幼兒的身體素質滲透在幼兒喜愛的各種活動中。幼兒的早操活動的練習要以游戲為基本的活動方式,避免專門的成人化式的訓練。通過體能訓練,互動練習,使幼兒情緒高昂,身心愉快,幼兒一定會將動作熟記於心,主動學習的能力和記憶力也就得到發展。教師在早操活動中,一定要學會以情動情,感染幼兒,就像我們的《早操好》主題:「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希望下次能夠從真正的意義上獲得充分的落實。
三、教師要積極引導幼兒,懂得集體活動的珍貴,鼓勵幼兒能夠以集體為重,願意一起為集體爭取榮譽,不能讓我們的孩子小小
滿意請採納
『肆』 幼兒園中班早操站隊安全教案
幼兒園早操活動是幼兒園日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增強幼兒體質,特別對幼兒的運動系統和心臟器官有不可磨滅的鍛煉功能,能夠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准確性,增強幼兒節奏感與控制力。更重要的是:能夠養成良好的身體姿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和態度,提高身體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等有著獨特的促進作用。
《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要求幼兒園必須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而幼兒園早操活動是增強幼兒體質、發展幼兒基本活動能力的有效手段和主要途徑。並強調培養幼兒對戶外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興趣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從而吸引幼兒主動參與。而早操活動是一日戶外活動必不可少的環節。根據綱要的精神,結合我班幼兒的興趣特點制定了以下早操活動方案:
設計思路:在上一學期,孩子們對《車子叭叭叭》的主題活動十分感興趣。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發現孩子們特別樂意參加《紅綠燈》的游戲。在一次游戲中,吳胤震、東東等幾個小男孩突然好奇的問:"老師,為什麼沒有交警呢……"我一聽,是啊,孩子們的想法很好,於是大家一起商量哪些小朋友扮演司機、哪些小朋友扮演交警,並且孩子們很有精神的做著自創的交通指揮手勢;這樣不僅鍛煉了身體同時也增添了游戲的樂趣。為了延伸幼兒這一濃厚的興趣,我們便以《交通規則記在心》為主題來開展這學期的早操活動。上學期的開展的這一主題活動為創編早操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當孩子們拿著指揮旗學習交警叔叔的動作神氣地指揮交通、握著方向盤學著司機叔叔認真地開車、學著看信號燈過馬路時,就有了創編早操的可能。
一、開場游戲及隊列:我們選取的是節奏歡快,主題明確的英文歌曲入場,同時還增添了用PVC管自製的活動器械來激發幼兒隊開場游戲的興趣從而使身體各部位得到充分的熱身運動,是其有精神的參與隊列變化與練習,為幼兒的早操活動作好充分准備;隊列與隊形變化包括:速度的變化,走跑交替;合隊走、切段分隊走;如四路變二路,二路變四路等。
『伍』 如何提升幼兒園早操的價值
幼兒園早操編排
一、早操的意義
早操是在早晨進行的身體鍛煉活動的總稱,是幼兒園在早晨開展的、以基本體操為主要內容的一種體育組織形式,也是幼兒一日活動的重要環節,它既能鍛煉幼兒的身體、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又能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科學、合理地開展早操活動,對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有助於幼兒在精神飽滿、體力充沛的狀態中開始一日活動。
(二)有助於培養幼兒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個性,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三)有助於幼兒形成良好的身體形態,增強身體抵抗能力。
二、早操的內容及結構
幼兒園早操的內容一般包括操節、基本動作訓練、隊列練習、游戲、律動,歌表演、舞蹈等方面的內容,以避免單純動作練習那種生硬、呆板和枯燥的弊端。一般將幼兒早操分為六個部分。
(一)准備活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入場。可以通過走步、跑步、簡單的走跑交替動作達到熱身的目的,讓幼兒的身體機能迅速進入運動狀態。
(二)隊列隊形練習
在早操中常用的隊列有:立正、稍息、原地踏步走、齊步走、跑步走、立定、向前看齊、向左(右)看齊等。常用的隊形有:排成一路縱隊、排成2~6(多)路縱隊、排成圓形或半圓形隊形、排成密集隊形(幼兒圍攏在教師周圍)、排成分散隊形(在一定范圍內分散站立)等。幼兒早操的隊列隊形練習要簡單易行,在小、中和大班,通過隊列變化訓練,可提高幼兒在團體中了解與認識自身與團體的關系,增進幼兒的團體意識讓幼兒形成秩序感,並發展幼兒理解指令的能力;同時,隊列變化與訓練,也是熱身運動的一種積極的延續,為幼兒的早操活動作好充分准備;隊列與隊形變化包括:速度的變化;切段分隊走或左右分隊走,如四路變二路,二路變四路;圓形等等;
(三)操節
操節是早操活動的主要部分,是鍛煉幼兒身體各部分動作的重要內容,教師在創編中要根據本地區、本園、本班幼兒的動作發展特點,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地創編各種幼兒操,以促進幼兒身心發展。從早操的形式看:有徒手操和輕器械操。
小班:以徒手操和模仿操為主;(例如:小雞操、小鴨操、問候操等)
中班:徒手操和輕器材操;
大班:徒手操和輕器材操;
A、徒手操包括:模仿操、韻律操,武術操、健美操等,它一般包括:上肢運動、下蹲運動、體測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跳躍運動,。
B、輕器械操:輕器械體操是在徒手操動作基礎地上,手持輕器械,如棍棒、花環、紅旗、啞鈴、繩、圈、樂器、椅子、大刀、筷子、花、球、帽子等做的各種動作。
(四)歌舞表演
律動、歌表演和舞蹈是早操的重要內容,它能夠增加早操的表演性,激發幼兒的興趣。應該明確:在早操中,這些的內容不應為表演而表演,而應該現突出體育運動,為幼兒的動作發展服務,在激發幼兒的興趣的同時,發展幼兒的動作。避免過多的舞蹈表演,以免削弱體育運動的運動量。動作的設計要從合作的實際需要出發,做到簡單、大方,容易到位、有一定的強度,切忌從成人的角度去設計幼兒早操的動作,另外,操節的動作一般為四八拍。教師應有機的將藝術領域的要求融入到其中,不但能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更能在早操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方位感、動作協調性,幼兒與同伴的合作能力等。
歌舞表演動作變化的編排,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動作方向上的變化(前後左右等); B、幼兒分組與小組配合之各種變化; C、幼兒集中活動與分散活動之變化等等;
(五)體育游戲:由於幼兒對游戲的興趣遠遠超過其他活動,因此,在把游戲滲透在早操中,能夠以此來激發幼兒對早操活動的興趣,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早操的鍛煉價值。早操中的游戲,一般以體育游戲為主,也可以適當選擇一些運動量大,情節簡單的音樂游戲,但是要求做到:⑴密度大、時間短、趣味強、器械少。網小魚、掃落葉等。以提高幼兒的力量、柔韌性、靈敏度、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⑵動作簡單、運動量大等,可通過集體、小組等不同的游戲形式進行。
(六)放鬆活動:
在早操結束時,要求幼兒便步走,邊走邊要求幼兒做深呼吸,也可做些放鬆動作,並適當做一些柔韌性和靜力性練習動作,使幼兒心率逐步恢復正常,讓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逐漸放鬆。待幼兒呼吸均勻,情緒平穩後,走回活動室。
以上6項內容不一定要截然分開,有時候也可以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要求小班:早操宜簡單、易學和富有趣味性;中班:要求做操時,動作統一、規范和整齊;大班:要求活潑,並且動作要有變化。
三、早操的時間及運動量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小班早操時間一般為8~10分鍾,中班為10~12分鍾,大班為12~15分鍾。小班幼兒早操的密度、強度不宜過大,較為適宜的運動量為平均心率130次/分;中、大班的幼兒在早操中最適宜的運動量為平均心率140次/分,最高時可達到150次/分~170次/分,放鬆階段為100次/分~120次/分,在早操結束5分鍾後,幼兒心率應在80次/分~90次/分。
四、 創編早操的步驟
確定操名→創編早操→音樂選配→教師匯操→幼兒學習
五、教師帶操的要求
1、提醒並檢查幼兒是否做好早操前准備(冬季需要脫掉外衣、取下圍巾、手套等),衣服、鞋子是否穿好。
2、帶操時,教師調動幼兒的情緒最為重要。策略是全身心地投入,有激情,動作標准、統一、有力,能藉助語言、表情、體態、空間位置的移動進行提示,並通過眼神和幼兒進行情感交流。
3、穿戴符合早操活動要求(不穿高跟鞋、不穿裙子、衣服長短適中、不披發)。
我們的早操
一、早操名稱:紅旗操
二、早操的組成部分:准備活動、徒手操、器械操、基本動作訓練、放鬆活動
三、我們的音樂:
准備活動——幼兒園園歌
徒手操——加油歌
器械操——紅星閃閃
基本動作訓練——韓國歌
放鬆活動——老師,謝謝您!
特點: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音樂本身的節奏和旋律感強,與早操風格、特色一致,達到了動作與音樂協調統一的目的。
四、使用器械:小紅旗
具有顏色鮮艷、成本低、安全、無毒,體現了既美觀又使用的特點。
五:我們的編排理念
1、成立早操編排小組,全員參與。
2、動作編排的特點:
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除了正常的操節之外,還融入了許多的隊形變化,如四隊變兩隊、兩隊交換、變大品字等等。
⑵注重團隊互助、合作能力的培養。
從兩名幼兒之間的小型合作——兩路縱隊之間的合作——班級之間的大型合作
⑶動靜結合、張弛有度。
⑷大動作與精細動作有效結合結合。
3、在幼兒早操的過程中注重良好常規及行為習慣的培養。
如:拿旗、收旗時一個跟著一個走;放旗子的方向要一致等等。
4、注重對幼兒音樂感知能力的培養。
我們在整套早操的過程中完全沒有使用口哨,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讓幼兒在做早操的時候能夠主動認真傾聽音樂,感知音樂,並根據音樂的分段來熟記操節,而不是機械地聽老師口哨指揮。
六、教師在早操編排過程中的專業成長
1、操前培訓。
我們在編排早操前,對老師們進行了相關理論的學習培訓,通過學習,讓老師事先了解編排早操的基本要求,從而避免了盲目以及不合理地編排,同時,老師的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提高。
2、教師全員參與早操編排,我們根據老師們各自的特長,分成幾個編排小組,通過創編早操動作、選配合適的音樂、選擇器械等方面讓教師對編排早操的要求更加清晰,也能更加明確早操動作編排對幼兒投入程度的影響等。
3、教師匯操。
早操的創編,常常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在各個小組編排完成以後,我們進行了教師匯操,教師通過匯操一起討論早操編排的動作是否適合幼兒,並及時作出修正與調整。同時,通過匯操,統一了早操的具體動作要求以及口令等,讓教師的動作更加規范。另外,通過在匯操活動中的討論,讓教師更加明確編排的早操對幼兒體能發展有哪些作用。教師匯操也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我們級組就進行了多次匯操,每次匯操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都會讓早操越來越完善。
4、在幼兒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調整,進一步提高編排技巧。
教師編排好早操後,接下來就是組織幼兒學習。在學習新操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有一些動作孩子經過多次訓練完全做不到或者根本不感興趣,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進一步思考:是教師本身設計的動作不合理還是趣味性不夠呢?大家通過觀察、討論進一步修正編排,這樣,老師會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思考,如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個體差異、場地因素等不斷修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教育理念和實踐得到了有效結合,從而編排早操的技巧進一步提高。
5、在觀摩、評比中促進教師成長。
早操編排、學習完成後,通過觀摩、評比的方式讓老師們相互學習,主動發展。在觀摩、評比的過程中,教師會關注到每一個細節,如早操動作的要點,幼兒在活動中的態度、情緒等,因此,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不斷豐富了對早操組織評價標準的認識,也讓教師在觀摩中進行同伴與自我的對比,反思自己,從而發現自己帶操技能和幼兒做早操的關系,提高教師組織早操活動的能力。
6、和諧的團隊與教師自主發展的動機影響教師專業成長。為了不讓一個老師掉隊,我們以早操編排這樣一個活動為抓手,給每一個老師都創造和提供學習的機會,讓每一名教師都參與早操的編排,讓教師在一個寬松、民主的環境中,通過對理論的學習——實踐編排——探討修正——再實踐——再調整這樣一個反復的過程,增進和同伴之間的探討和對話,不斷提高教師的合作意識、創新意識,也讓教師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陸』 幼兒園早操中如何創設趣味性環節
幼兒園早操是幼兒一日活動的重要環節,是幼兒園第一個集體活動。是增強幼兒體質的有效手段,它對調節幼兒一日活動情緒,發展幼兒基本動作的協調、准確、靈活,對鍛煉人體的肌肉,培養幼兒的協作能力、合能力以及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吃苦耐勞精神有著獨特的教育作用。早操活動應符合幼兒生長發育需要,做操時應使幼兒頭、軀干、肢體、關節受到鍛煉,幼兒情緒得到一種愉悅振奮的調整。為此,我們應高度重視早操活動。科學地編排早操並不斷有所創新,對處於身體迅速生長發育階段的幼兒來說,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一、幼兒早操應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富有童趣要調動幼兒做早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愛好,編操就要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使之情趣化、游戲化。如小班的手鈴操,就是針對剛入園的小班幼兒編的。其動作要領是:幼兒兩只手腕上帶著小串鈴,伴隨著音樂發出有節奏的。這樣有助於增強幼兒做操的興趣。又如小班的小桶操,將其分成以下幾個環節:由小朋友扮演小兔起床→做操→鑽洞→過橋(人站在小桶上)→游戲後的愉悅(把小桶反扣在地上,幼兒坐在地上,拍打小桶,拍打出音樂的節奏)→用小桶潑水洗澡→小兔高興地回家(把小桶挎在手上,蹦蹦跳跳地出場)。這些動作都給幼兒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深為幼兒喜愛。一些新入園愛哭鬧的幼兒,也深深地被這些新穎有趣的早操所感染,由哭轉笑,臉上帶著淚花,高高興興地加入做早操的行列,他們從喜歡做早操逐漸地變為喜歡上幼兒園了。二、幼兒早操的結構應科學,把握好早操的運動量以前,一般為了達成一定的運動量,按照運動生理指標的要求,將早操分成三部分:准備部分、運動部分和放鬆部分,形成典型的三段式的早操結構;現在考慮到早操與幼兒體能之間的關系、早操與幼兒參與運動的興趣之間的關系等等綜合因素,逐步形成了五個基本環節:1.熱身運動:如走、跑和變速跑等全身運動,達成熱身的目的;2.隊列變化:在小、中和大班,通過隊列變化訓練,可提高幼兒在團體中了解與認識自身與團體的關系,增進幼兒的團體意識,並發展幼兒理解指令的能力;同時,隊列變化與訓練,也是熱身運動的一種積極的延續,為幼兒的早操活動作好充分准備。3.操節:操節是早操的主要部分;在早操訓練中,不僅要達成幼兒開始一天幼兒園生活時身體機能喚醒的目的;同時,早操也是幼兒運動的一種類型,需要通過一定的運動量,使幼兒在每日的早操中,逐步實現幼兒運動能力與體能的不斷提高。4.體能活動:利用身體或器材練習走、跑、平衡、跳和鑽等等動作,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的協調性和運動能力。5.放鬆階段:在早操的放鬆階段,充分的放鬆,可以使幼兒以良好的身體與精神面貌,開始一天的幼兒園生活;反之,如果幼兒園早操過強過弱的運動量不但達不到鍛煉幼兒身體的目的,相反會對幼兒身心發展造成損害。因此,把握好早操的運動量就顯得十分重要。如某些幼兒園在編排和練操的過程中,就請了園醫對幼兒採用心率測定法、觀察法和資料法等方法進行跟蹤測試,實地觀察幼兒的各種面部表情,記錄與早操後幼兒的體溫變化,並繪出早操心率變化曲線圖,以准確把握每個幼兒的運動負荷。三、幼兒早操的正確實施促進幼兒全面發展1.提高幼兒身體素質 素質教育作為一種終身受益的教育,鍛煉幼兒身體,提高幼兒抵抗疾病的能力,吃苦耐勞精神必不可少。因此,我們在動作的技能技巧上要求教師在創編動作、示範、教操上狠下功夫,教師動作準確、規范、協調,幼兒做操象一樣有精神、有力、合拍、規范。整個早操重在提高幼兒控制、平衡、協調身體運動的能力和准確性。 2.促進了幼兒綜合智力的發展幼兒的智力與運動緊密相聯,幼兒在完成跨、跑、鑽等動作時必須對空間和時間作出正確的反應,這就鍛煉了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有利於幼兒多元智力的發展。在早操活動中,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控制力將得到培養。要學會一套操,幼兒必須認真觀察老師示範的每一個動作,努力去學習領悟並記著每一個動作要領,具體做法。學會控制處理好隊列隊形的變化,走跑的間距,每一個動作的到位,如用力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手的位置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等,處理好自己和同伴和集體的關系。 3.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早操在編排時充分尊重幼兒的需要與願望,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激發幼兒愉快的情緒,從而使幼兒更加活潑。如可提供機會讓幼兒自主地創造主題角色動作和模仿動作然後再經教師加以修改後而採用,或是老師在每天的早操活動時請上小健美老師帶操,或是請孩子回家教父母做操,請父母參加做操表演,使孩子體會到父母子女之間相互尊重、交流情感的樂趣,以及讓其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使之產生自豪感等等方法,這樣既滿足了幼兒心理的需要,也使幼兒更加自信。 4.有利於幼兒養成良好習慣的形成我們在早操活動的組織中也融入了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的訓練。操前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適當增減衣服,並整齊放在指定的地方。為了器械取、放安全、衛生,在操節前後加幾十秒鍾音樂專門取、放器械。場地周圍多放幾個筐使幼兒取、放器械有序,且不互相碰撞,又能互相協助合作。操後互相擦汗,既衛生,又培養當今獨生子女關心別人,團結友愛,合作協作。盡管都是細小的環節,一旦形成習慣,就將使幼兒終身受益。5.增強幼兒對美的感受早操活動也是欣賞美、感受美、表現美的過程。為此,在音樂的選擇上,要適合於幼兒的年齡特點,節奏感強,旋律優美,富有兒童情趣。同時,教師自身應具有姿態的美、行為的美、語言的美、情緒的美,用正確、規范、優美、有力的姿態感染幼兒,用「你真行」,「」等語言鼓勵小朋友,使他們用一種積極向上,振奮的精神投入到早操活動中去。整個早操活動,我們體現有變化又有統一,有動態動作也有靜態動作,有集中活動又有分散活動。這樣充分調動每個幼兒參與早操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通過早操實踐,我們真正體會到素質教育的可行性,對實施素質教育不再感到空洞、茫然和困惑,不再認為素質教育是不具體,不可操作的了。在早操活動中,幼兒只有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才能產生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參與活動,所以為幼兒創編適合幼兒生理、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的早操才能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為幼兒創設輕松、快樂的早操環境,才能讓孩子快樂、積極地參與到早操活動中來,這樣你將會發現幼兒更活潑、更能幹、更認真的一面,你將真正體會到與幼兒在一起運動的快樂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