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童年高歌音樂培訓心得體會
學者都盡情地揮灑著各自對教育的真知灼見。簡單易懂卻能發人深省、讓人為之心動的教育見解,對於青年教師的我而言更是如魚得水。這里我想說一下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兩位專家老師。 一、激情澎湃、多才多藝卻又滿口歪理學說王文英老師 熱烈奔放、激情澎湃、熱愛教育、多才多藝、能把歪理學說說的那麼理直氣壯卻又能讓人那麼心服口服這就是我在培訓會現場用眼看到的同時用心感受到的王文英老師。培訓會現場王老師以一種非常個性、獨特的方式拉開了培訓會的帷幕她激情地高歌了一首《相逢是首歌》。她告訴我們:她把與每一個學生的相逢都當作是一首歌,她把自己與每一個學生都融為一體,她愛她的家。聽的同時我在大屏幕中也看到了那個溫馨的家,一個師生融為一體、和樂融融的家。一首簡單的歌、一句朴實的話、一張張帶有微笑的照片,讓我不禁迅速感受到:這個老師真的很不簡單有激情、有愛心、更有智慧! 後面的騰達培訓更讓我堅定了最初的感覺空間:她,真的很不簡單!說實話我還真沒見過一個老師如此之多才多藝聲樂、舞蹈、指揮、體操、古箏、武術,美發,裁剪&&她都學過,而且在各方面都是有所造詣、有所眾多創新成就的。王老師很多才多藝,但王老師也很有智慧,她精通十八般武藝同時她也敢於、善於在她的學生面前適時的展現出來,讓學生感受到這位老師的人格魅力。試問如果我們是學生,我們能不為這樣的老師所折服嗎?正如王文英老師自己所說:做學生的驕傲,學生才能做你的驕傲。我在想:自己這輩子是不可能像王老師這么多才多藝了,但我至少要努力提升自己某一、兩方面的能力,至少也能讓我的學生為我所驕傲! 我對自己的要求是隨心所欲,對你們的要求是絕對不行,因為我就是由昨天的絕對不行走到今天的隨心所欲的。這就是王文英老師的歪理學說中的一說。對於王老師的歪理學說,我覺得一般人是模仿不來的,那種溫柔、剛強甚至於讓人感覺有點恐怖,三者並存,運用起來游刃有餘的氣勢,應該是王文英老師的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吧! 對於王文英老師我還是那句話:這個老師真不簡單!我們需要從她身上學習的,絕不僅僅是一些表面的、淺層次的、理論性的東西,而是一些需要我們自己在教育的路途中細細品味、不斷思考、深層次挖掘的東西!讓我們慢慢領悟、體會吧! 二、沉著平穩、集教育智慧於一身鄭立平老師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鄭立平老師本人,第一感覺就是鄭老師很沉著平穩、很有親和力。經歷培訓會後,我更是感覺到:鄭老師更是一位集教育智慧於一身的教育專家!鄭老師的很多教育觀點都讓我感到受益匪淺!
2. 就藝術設計專業來說,國內哪所學校最好
Fine Art 純藝術,也被稱為「自由藝術」,是一門非常綜合的學科。對於這一專業,你的首要問題在於明確自己想要表達什麼,其次才是挑選一種恰當的形式來寄託自己的思想。其實,純藝術作品就是對真實世界的主觀解讀與再創造。藝術院校那麼多,那麼該選擇怎樣的院校?下面這幾個院校或許會是你的心頭之愛!
成立於1837年,世界最著名藝術設計學院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在校生全部為研究生的藝術設計學院,學院坐落於倫敦,課程講授者均為國際知名藝術家,從業者和理論家。皇家藝術學院擁有國家最先進的設施和優秀的研究資源,並且有促進優秀創意和智慧的環境。在純藝教學上RCA鼓勵學生利用社會資源與信息的結合,從而能讓創造的作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簡稱RISD)是一所集藝術與設計學科為一體的世界頂尖設計學院,是所有藝術生都嚮往的學府。建校於1877年,至今已有近140年的悠久歷史。該學院在Business Insider的世界上最棒的25所設計學院中,RISD榮膺榜首,力壓耶魯、麻省理工、Pratt、SAIC等強校。而對於純藝專業,學校注重對學生藝術綜合修養的提高,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的形象思維以及具有創造力性的表現,並且強調學科之間的相互融合,為學生創作更多的藝術可能性。
SAIC建校於1866年,位於芝加哥城市最繁華的Cook 郡,Loop區。周圍遍布著各色的美術館,毗鄰密歇根湖畔,以及千禧公園(Millennium Park) 和Grant Park,美國聲望最高及評價崇高的藝術學院之一,在國際上享有榮譽及尊重。
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 ( 英文名: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是英國一所著名的藝術與設計學院,屬於倫敦藝術大學的一部分。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生在課堂上所做的作品(從預科到研究生水平),是藝術和設計方面最具有多樣性和廣泛性的課堂作品。聖馬丁的風格以「天馬行空」著稱,而這一氛圍與純藝的發展環境高度一致。
切爾西的純藝專業在英國具有極高的口碑,濃重的校園藝術氛圍讓學生能獲取更多的藝術靈感,鼓勵學生打破常規的思維框架,在創作形式等方面大膽突破。
3. 活動的感受怎麼寫
寫作思路:寫出自己在活動中的真實感受,評價出參與人的各種表現。
正文:
本學期的教學實踐活動於我而言是一次全新的體驗,讓我換位思考,實實在在的體味了一把當老師的感覺。溫故知新、教學相長的學習方式在我的學習生涯中這是第一次並且讓我感受到了學習的無限樂趣。
在改作業、寫教案、講課程、自我總結與反思中不斷地強化自己的心智、思維。對我們理學院數學系這樣重基礎、重理論的學科,這是一次難得的體會工作的機會,讓我們在象牙塔之中也能體會到除學習生活之外的另一種生活狀態和體驗。
雖然作為即將進去大四的我們很快就要進入社會,但是這個數學實踐活動恰如其分的在最合適的時間給了我們最需要的經歷,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們獲得了在學習中難以得到的知識和能量。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熟悉課程包括書中的例題和課後題,批改作業,找出同學們的錯誤並予以指正,在記分冊上記錄每個同學的作業成績,寫一份三種積分的教案,並將知識點、例題與講解講授給學生們。
批改作業之前我必須熟悉課程和題目,參照題目和答案,必要時需要自己在詳細的回看書本,溫習一次,這樣加上自己的心得體會和當時做題的回憶能夠很容易地了解學生們做題時的心態和想法,如此能夠很容易地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計算和證明的題目在錯誤的地方給出標識,提醒同學錯誤的地方,並且綜合作業情況給出成績(ABCD)並記錄到成績記分冊上。同學們大多能及時完成作業,不交作業的能及時補交作業,作業狀況良好,少有抄襲現象。之後關於對坐標的積分寫一份教案,其中包括對坐標積分的概念,然後講解相關的例題與解法,並對同學提出的問題給於解答,並且在講課的過程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到進入課堂之後,在講課的過程中要精神十足。
2、注意教學形式和手段的變化,不拘泥於板書,同時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工具。
3、能夠細心觀察學生,認真傾聽學生的問題,悉心解答。
4、不要簡單最求課堂的熱鬧,要引導學生思考,潛心體會書本。
5、如果課堂講到重點出,一定要讓每個同學都集中注意力。
以上的小貼士能讓自己的講授的知識能好的被同學們吸收。
我對同學教學實踐工作的建議是,要真正的熟悉課本,不能馬馬虎虎。在判作業的過程中能夠細心找到同學錯誤的原因,並且指出錯誤的源頭,讓同學們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在講課過程中,我們能通過一些方法來調動同學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不會因為單純的填鴨式教育而厭煩,對於一些問題讓同學們自己討論一下使他們的思想在討論中碰撞從而激發出更多其它除老師叫我們以外的的東西;可以讓他們會的同學來回答不會的同學,寓學與教,從而換一個新的角度對學習的知識有新的認識與見解。
整個教學實踐過程中批改作業9次,寫教案1份,講課1次,歷時四個月,教學實踐活動讓我們自己在活動中不斷學習,對於教學工作有了新的認識與了解,而且批改作業,寫教案,講課程的過程更能讓我們在以後的工作學習生活中更加細心與堅韌,並且教學活動提高了我們學習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4. 如何上好一堂音樂課培訓心得
上周參加的教育局組織的怎樣上好一節音樂課的培訓,使我受益非淺,現在,我就結合自己的想法談談培訓心得。 首先,要選擇正確的音樂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師生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教學任務而採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它既包括教師的教法,又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學法,是教授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有效結合。決定教學方法的基本要素是教學目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由於音樂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特殊性,音樂課的教學方法不同於一般學科普遍採用的教學方法。下面就音樂教學的特點談談音樂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應用。選擇教學方法要與學科特點相適應,要依據該學科教育活動的目的、任務。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即通過音樂教學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教學的內容包括歌唱、器樂、律動、欣賞、創作和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音樂課又是一門技藝性較強的學科,這就決定了音樂教學普遍採用的是練習法、欣賞法和示範法。 音樂教育作為一種審美教育,並不是純知識理論傳授,感受音樂、鑒賞音樂、表現音樂都必須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為基礎。音樂教學就是為欣賞音樂、演奏演唱、創作表現音樂而進行技術方面一系列的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離開了技術訓練就很難完成美育任務,也就無法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故而練習法理所當然應當成為音樂教學中廣泛使用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音樂是聽覺藝術,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首要條件是讓他們接受的熏陶,讓他們大量接觸優秀的音樂欣賞的能力,在聆聽音樂的同時,音樂的美會感染學生並激發他們的興趣,音樂欣賞能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記憶力,提高他們的鑒賞水平。作為音樂課教學內容之一的欣賞本身就是以欣賞教學方法為主,而在歌唱、器樂、律動等教學中也無不貫穿和體現著欣賞活動,所以欣賞法也是音樂課普遍採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我們知道,在課堂上學生學習各種技能也都離不開教師的示範,尤其是在唱歌、器樂等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范唱、范奏都必不可少。所以,示範法也是音樂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 選擇教學方法還要依據學科中不同的教材內容、特點。如歌唱教學方法有聽唱法、視唱法、還可由教師范唱范奏,並運用圖片、教具及手勢提示輔導學生唱好歌。器樂教學要避免機械枯燥的練習,教師講解要簡明扼要形象。欣賞教學不光採用欣賞法,還可以採用詩、文、圖畫等多種手段促使學生聯想與想像。分析綜合與比較的方法也應貫穿學生學習欣賞音樂的全過程。音樂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法則以視聽結合法、聯系對照法、講解法為主,不同於一般技巧訓練採用的方法。 其次,良好的課堂紀律是順利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保證,要想上好一節課,首先必須以好的課堂紀律為前提。很多老師可能都有同感,音樂課紀律相對語、數科來說差了很多,沒有上自班的語、數科目那樣,容易調控。學生分神的、不積極配合的多,而真正認真、投入、積極參與的卻不多。作為擔任音樂課的老師,如何調控好自己的課堂紀律,是每一位老師應該深思的問題。 針對以上情況,我經常在課上向學生「灌輸」全面發展不偏科,以及上好音樂課、具備音樂素養的重要性;積極創造寬松、民主、平等的良好師生互動環境;盡量的投學生所好,把相應的一些評價激勵手段引入音樂課堂。如實行小組評比,看哪一組的同學最認真、最積極,就給他們組加分,下課前累計哪一組最好,把分數記入班級評比的分數中去。幾節課下來,學生真的改變了很多。以前上課鍾敲響後,教室還亂轟轟的,學生還在各自做各自的事,可現在一聽到鈴響後,學生為了能加分,就早早地准備好學慣用品等待著我去上課了。課上學生明顯地比以前積極了很多,趴著的少了,做其它事情的少了,專心上課、積極參與的同學卻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這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我深深的知道自己教學經驗不足。在課堂與學生的互動還是流於表面為互動而互動,沒有形成有效的深層次的對學生對教學有力的互動。對自己的教學內容的解讀能力也不夠,總是不能理解到關鍵的問題上,因而會影響到自己對教學目標制定的准確性及教學重難點的處理和解決。對學生資源捕捉、利用的敏感度的意識很弱,沒有意識到這些資源對學生的進步和對教學的有效性的重要。這些不足給自己教學工作結上了一層冰,使自己的教學不能得心應手。通過這次的學習是一次從新認識、審視、剖析自己的很好機會,是激勵我前進的動力。我會從新樹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做的更好,會更讓每一位學生在我的課堂收獲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