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層黨員幹部教育培訓中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
廣大基層黨員是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黨的先進性和踐行為民服務宗旨的主體,而教育培訓直接決定著他們素質的高低,決定著他們作用發揮的優劣,歸根結底決定著黨的各項事業的成敗。帶著對這個問題地關注,我們調研小組深入到我市的市直單位鄉鎮農村和公司企業,以基層探訪、問卷填答和學員座談等方式,在主管領導、中層幹部、無職黨員和普通群眾等各個層次的群體中開展了調研,並考察了黨員活動室。通過耳聞目睹,分析綜合,發現我市的基層黨員教育培訓,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著如下問題:
一、密度不夠,缺乏經常性。有許多基層黨組織在對黨員的教育培訓中,活動密度不夠,缺乏經常性,有的只是在上級有活動、提要求時,才組織黨員的教育培訓;而農村的黨員教育培訓活動普遍較差,能夠在每月的黨員活動日組織一次就算是好的了,多數平時很少活動或根本就沒有活動。如此不良現狀與中央下發的《關於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意見》要求相去甚遠。
二、形式不活,缺乏多樣性。在已有的教育培訓中,缺乏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形式,普遍都是念念通知、學學文件、讀讀報紙,你念我聽、你打我通的單一形式。這種司空見慣、枯燥乏味的灌輸式教育培訓,多數黨員對此已經產生了「抗體」,自然也不會有好的教育培訓成效。
三、聯實不緊,缺乏針對性。黨組織教育培訓的內容,大多都是理論,而且學在學別人,議在議別人,不能緊密聯系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實際,缺乏應有的針對性,尤其是對黨員最為關注的事關切身利益的內容很少涉及,造成理論與實踐、學習與應用的脫節,使教育培訓不能較好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四、黨員不屑,缺乏自覺性。有的黨員不願意參加教育培訓,缺乏內在的自覺性,在黨組織開展教育培訓活動時,要麼消極怠慢遲遲不到,要麼編造借口根本不到,從而影響了活動的開展。
㈡ 如何抓好新形勢下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
如何加強黨員幹部教育、提升黨員幹部素質已成為當前黨建工作的重點課題之一。為全面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黨員幹部素質與水平,鳴鳳鎮黨委高度重視,堅持以提高綜合素質為出發點,攻堅求索、開拓創新,黨員幹部教育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一、基本做法1、培訓對象由全員培訓逐步向重點人群重點培訓傾斜。鳴鳳鎮地處縣城所在地,黨員流動性強,下崗失業、待業黨員居多,全員培訓難以收到較好效果。鳴鳳鎮根據黨員所在崗位、工作性質及個體特徵,以機關幹部(重點是班子成員、35歲以下年輕黨員幹部)、鎮直單位負責人、村居「兩委」班子成員,縣直抽調在鳴鳳鎮參與征地搬遷人員、村居黨員骨幹、代表為重點人群,通過對他們進行重點教育、反復教育、言傳身教,達到共同教育的目的。2、培訓內容由常規培訓向重點工作中心工作培訓傾斜。在常規培訓內容如《黨章》、十八大報告解讀、科學發展觀內涵、純潔性教育等的基礎上,更加註重重點工作中心工作相關內容的培訓教育。重點開展了作風建設、執行力建設、精神狀態、工作狀態提升等系統學習。鎮黨委書記以《堅持群眾路線、爭做清正表率》、《目標、心態、責任》為題進行專題輔導講座,重申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六條意見、縣委九條要求及全縣三級幹部會議精神等,組織開展「轉變工作作風、優化發展環境」大討論活動,每月組織學習征地搬遷工作的相關業務知識及就業、創業、社會保障等政策,聘請縣委黨校教師陳垚宣講社會化管理創新知識等。3、培訓方式由單一灌輸式講課向多元化、自主式、學習培訓傾斜。一是「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先後組織班子成員、鎮直單位負責人與村(居)書記到猇亭學習征地搬遷工作經驗;到武漢百步亭學習「百步亭社區工作法」;到保康堯治河學習集體經濟發展經驗;到蘇杭、宜昌學院街、荷花廣坪村、洋坪馬渡河學習城鎮一體化建設;到瓦倉革命烈士紀念碑開展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到縣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聘請三峽大學李敏昌教授來作「保持黨的純潔性」專題輔導報告等方式,使「要我學」自覺轉換為「我要學」。二是與遠程教育相結合。利用黨員群眾網上服務中心和遠程教育網,使黨員幹部黨性黨紀觀念進一步增強,掌握了致富技能,提高了駕駛市場的能力,輻射帶動群眾脫貧致富,促進經濟的穩步發展。三是與青年幹部夜校相結合。科學制定了全年40期的活動方案和實施計劃,融理論學習、專題講座、現身說法、模擬實戰、戶外活動、社會調查於一體,為青年幹部搭建了學習交流的穩固平台。四是與鎮內互比互趕互幫方式相結合。以「學先進找差距、比先進縮差距、創先進樹標桿、幫後進共發展」為主題,扎實開展「互學互比互幫」活動,推動各總支、支部等各領域黨組織和黨員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交流互動。二、取得的成效1、黨員幹部思想意識大幅度跟進。一是工作作風、精神狀態及工作狀態明顯提升。全鎮上下形成了「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幹事氛圍,精神面貌整體倍增,執行力明顯增強。二是缺膽、缺智現象有所改觀。在借鑒外地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農村產業結構發展思路逐漸清晰,生態農庄、景觀植物等新事物新產業相繼迸發。2、黨員幹部政策理論水平大幅度提升。一是工作推進速度快。指導性、操作性、實用性強的業務水平技能提升培訓,收到了較好效果,今年以來鎮內確定的中心工作和重點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二是因政策把握不準和標准不一引發矛盾糾紛減少。通過對各項部門工作和黨的政策理論知識的培訓,尤其在征地拆遷和民政救撫工作上,大大減少了因政策把握不準和標准不一引發的各類矛盾糾紛。3、黨員幹部幹事創業氛圍更加濃厚。一是營造了發展氣場。通過學身邊典型,如成功企業家、種植養殖大戶講授自己的親歷親為,使黨員幹部發
㈢ 如何提高幹部教育培訓效果的幾點思考
近年來,各級地稅機關加大了教育培訓和在崗學習力度,幹部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地稅形象進一步改善,地稅工作越來越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但隨著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稅收任務的快速加重、信息化技術的日新月異、法制制度的逐步健全,地稅幹部隊伍整體素質不能滿足稅收工作要求的問題十分突出,教育培訓工作仍顯不足。
(一)少數領導對教育培訓認識不足
一部分領導幹部的思想中,學習教育培訓工作依然是「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對教育培訓工作的先導性、基礎性、全局性的認識不足,有的單位對教育培訓工作重視不夠,人力和財力投入不多,不能保證教育培訓活動的質量和效果。
㈣ 當前幹部教育培訓質量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哪些
(一)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建設滯後,師資匱乏。區委黨校、行政學校的場所和師資還沒有落實,其它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在解決學員食宿等問題上還有較大困難,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存在「難培訓、培訓難」情況。
(二)認識不到位。一些單位對幹部教育培訓工作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把幹部教育培訓當作軟任務,說起來重要,抓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認為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是做形式,走過場,浪費精力財力物力人力。
(三)管理不嚴,存在調學難、管理難問題。幹部工學矛盾突出,借口經費緊張、工作忙,不按要求參加培訓;少數幹部參加培訓只是「交交友,串串門,養養神」,學習不積極,不主動,不扎實,影響培訓的質量。
(四)培訓方式單一,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強。一是教學手段陳舊,一般採用滿堂灌鴨式方法上課,授課方式缺乏創新,學員聽起來單調乏味。二是培訓內容不新,理論聯系實際不夠緊密,對現實問題分析得少且不透徹,一些適應時代要求的、幹部隊伍急需的業務知識的培訓跟不上,存在「一個單子吃葯」的問題,難以做到學以致用,影響了幹部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五)激勵措施落實不夠好。對幹部培訓考核結果運用不夠,存在培訓與使用相脫節現象,幹部學習既沒有動力,也沒有壓力,形成學與不學一個樣,學好學壞一個樣的弊端。
㈤ 我市幹部教育培訓還存在哪些問題
1、教育培訓工作計劃性、系統性不強。主要表現在:幹部教育培訓過分注重適用性,基本以業務工作所需知識、法規培訓為主,一般按「缺啥補啥」的原則進行,政治理論、黨建知識等培訓相對薄弱。部分幹部由此認為,只要工作上能應付過去就行,每年完成了規費收入任務就萬事大吉,什麼道德情操、理想信念、黨性休養都無關緊要,以致於違反制度規定的現象時有發生。
2、幹部參加教育培訓的積極性、自覺性不高。主要表現在:部分幹部對教育培訓存在「三種情緒」,一是厭煩情緒,認為培訓工作經常搞,搞得人都接受不了;二是畏難情緒,認為自己又不是專門從事理論研究的,不可能、也沒必要鑽得如何深、理解得如何透,尤其對培訓後即進行考試的,更是感到害怕;三是應付情緒,既然要我參加培訓,只有應付一下了事,至於學得怎樣都無所謂,導致象執法辦案案卷整理順序這樣的基本常識,培訓了多次仍有少數幹部不會操作的現象發生。
3、培訓形式的多樣性、內容的趣味性不足。主要表現在:幹部教育培訓往往只採取填鴨式、灌輸式的方法進行,基本上沒有採取問答式、座談式等多數幹部容易接受的方式,形成了你講你的,我聽我的;培訓內容也只是停留在就事論事上,缺乏趣味性,不能引人入勝,不能給受訓人員留下深刻印象。以致於講課人講得口乾舌燥,聽課人聽得無精打采,聽進去了沒有,聽進去了多少,不得而知,甚至有個別參訓人員一次培訓課結束,筆記本上沒記上幾行字,培訓效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