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學校培訓 > 幼兒園美術教育培訓

幼兒園美術教育培訓

發布時間:2020-11-30 01:15:02

Ⅰ 如何開展幼兒園美術教育

曾經一位教育家感慨地說:美術教育是一把雙刃劍,教的多了,兒童極易成為教育內容與教師偏好的奴隸,難以掙脫。有幸掙脫,亦已深受傷;教的少了,期待自然開花的結果,卻常見兒童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學習的過程空有刺激而沒有收獲。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開展幼兒美術教育,如何將新的教育理念轉化到幼兒美術活...動的實踐中來,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走進童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感來開啟幼兒心靈的大門,不能有任何強制。首先要讓幼兒對所畫的內容、形象有強烈的興趣。走進童心世界,觀察幼兒的所思所想,用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去激活他們的創作慾望,讓他們的頭腦中有個鮮明清晰的形象,使之呼之欲來,內心產生創作的慾望。其二,可配合教學,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認知活動。如:在春天,讓幼兒去郊外春遊,數一數桃花、梨花各有幾個花瓣,看一看顏色有什麼區別,聞一聞花香有什麼不同。摸一摸柔軟的小草,看看花叢中蝴蝶有幾張美麗的翅膀,翅膀上的花紋怎樣,是什麼顏色。去動物園看看大象的長鼻子、湖裡的白天鵝、假山上的猴子、美麗的孔雀。讓孩子知道大自然和人們的生活是美術創作的源泉。其三,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如:小班的孩子可安排手指點畫、拓印畫等內容。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可安排吹畫、撕紙、折疊、蠟畫、印染、添花、手印畫等豐富的繪畫形式。還可以讓幼兒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能使幼兒逐漸從感知表面形式美過度到理解作品內在美,提高審美能力。與此同時,幼兒的藝術興趣也就越來越濃厚,這時就抓住時機設法將幼兒頭腦中豐富的美感引入到美感體驗的表現階段,激發幼兒的表現欲。 二、巧妙引導,鼓勵幼兒自我發現,自我創造 幼兒美術教育的重點是對幼兒創造意識的啟迪,而不是技能的傳授。我們可以利用幼兒豐富的想像力和不受約束的思維特點,巧妙地引導,讓他們無拘無束地不分時空地自由想像,給繪畫的內容注入生命和熱情,讓繪畫的內容具有生命力。如:畫大蘿卜時,用手偶小白兔對小朋友說:肚子餓了,請小朋友們給我變好多好多又好吃又好看的大蘿卜吧!要鼓勵幼兒自由想像,自由創作。並為他們的新奇、離奇、變形、誇張叫好,為他們敢於創新而鼓掌。這樣孩子會消除不敢畫的心理障礙,毫無顧忌地放手去畫。 三、欣賞幼兒作品,並給予積極、合理的評價 幼兒園美術活動的結束不應該以作品的結束而結束,評價作品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教師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專業的眼光來看待幼兒的作品。畫的雖然不美觀,卻是孩子豐富內心世界的體現。評價幼兒作品,是一個提高幼兒審美能力、集思廣益的過程,需要幼兒人人參與,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每次活動結束,最好將所有的作品展覽,讓他們互相審視,交流,學習。同時,教師欣賞每一幅作品,不必給作品打分。這樣孩子沒有心理負擔,但教師必須記住每個孩子的不足之處,以便在以後的活動中因材施教。老師在評價幼兒作品時,應做到三點:一是遵循發展規律。幼兒繪畫有一定的發展過程,從塗鴉——再現——創作,隨著年齡的增長,思維和認知面逐漸擴散,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特點。評價幼兒作品應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要求。二是尊重個體差異。一個班的孩子,其繪畫水品不一樣,個體差異在任何活動中都存在,繪畫中也不例外。我們要善於發現每個孩子的點滴進步,給予正確的評價,促進整體提高。三是要遵循激勵保護的原則。幼兒由於年齡小,認識不完整,思維沒有定式,因而在繪畫中會組成許多非現實的形式和樣式。一幅繪畫作品,教師都應該站在保護創造心、自信心的基礎上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既能鼓勵幼兒的發展,又能增強他們熱愛創作、熱愛生活的信心。 幼兒教育是人一生的啟蒙教育,而幼兒園的美術教育是培養幼兒對美的探究、學習和熱愛的過程,也是培養美術創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因此,作為幼兒園的美術教師,一定要善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合理地指導幼兒進行美術活動,充分激發幼兒的想像力,鼓勵他們大膽表現、大膽創作,讓他們在有趣的美術活動中健康成長。

Ⅱ 幼兒園美術教育包括哪些

幼兒園美術教育是指學前兒童的美術教育,包括繪畫、美工、美術欣賞三大內容
1、繪畫
學前兒童繪畫教育活動是教師引導兒童用各種筆、紙等工具和材料,運用線條、造型、色彩、構圖等藝術語言創造出視覺形象,從而表達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種活動。

Ⅲ 幼兒園美術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 幼兒園的美術教育主要有繪畫、手工和欣賞三大內容。

2、美術欣賞開闊了幼兒的視野,增加表像經驗的積累,提高對美的感受力。繪畫與手工是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具體的操作表現,在活動過程中,幼兒逐步掌握多種繪畫和手工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有進行創造性表現的意識和慾望,體驗從活動中得來的各種感受,同時又促進美術欣賞力的提高。

Ⅳ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育論文:如何讓中班幼兒在拓展培訓班中快樂繪畫

」這正好說明,好的藝術創作需要的是敏捷的頭腦、靈巧的雙手,以及真摯的情感,缺一不可。才藝活動靈活而多變化,對發展孩子的心智能力極有幫助。心智能力包括知覺能力、豐富的想像力和創作力。用心培育心智能力,對培養一個觸覺敏銳、思考力強、富創意、具冒險精神的孩子起著關鍵的作用。 幼兒的繪畫過程是幼兒追求美、向...往美、表達美的過程。傳統的幼兒繪畫是以訓練技能技巧為主的范畫教學,這種教學不要求幼兒開動腦筋,只要求他們按照教師的畫法步驟臨摹,這種模仿畫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而《綱要》精神提出「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應支持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准化要求的偏向」,本學期我依據《綱要》的指導要點,為激發幼兒繪畫興趣,在指導幼兒繪畫過程和評價幼兒作品上做了一些嘗試。 一、用「各種手段」指導幼兒的繪畫過程 《綱要》中明確指出:「應萌發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這就強調了「情趣」在幼兒繪畫中的地位。教師作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美術活動中要引起和保持他們對美術活動的愛好。使他們熱忱的投入到美術活動中去,情感、智力各方面都活躍起來,各種潛能都得到發揮,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喜歡美術活動,樂於從事美術活動。因此創設一個情趣性的情景,可以培養幼兒對美術的愛好和態度,激起他們實現願望的努力,並伴隨其良好情緒至始至終。 在故事化、游戲化的情景性活動過程中,幼兒感愛好,樂意去表達和表現,更能激發幼兒的想像和創作。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可運用語言創設情境,啟發幼兒想像與創造,使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推向高潮。 例如在繪畫「我想有個家」的時候,以一隻無家可歸的小鳥想有個家的故事為線索,引出幼兒的討論話題,讓幼兒體會失去家園的痛苦感受。由此,讓幼兒創作出處在到處只有樹樁的環境中的「各種表情的小鳥」作品。 又如,在繪畫「豐收的果園」和「快樂的小刺蝟」的活動中,我又以游戲為手段創設出一定的情景,將活動內容融入到游戲中去的一種教學方式。以小刺蝟做游戲的形式,畫出果園里的樹、花、草地等,在教授幼兒各種動態的刺蝟造型的基礎上,讓幼兒在用各種小刺蝟造型組合的游戲過程中,學得積極主動、大膽地想像創作,因此,每個幼兒的畫面迥然不同,給幼兒帶來了無窮的快樂。這種方式比較符合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做中玩,玩中學,為孩子創設一個寬松、自由,安全的氛圍和心理環境。 除了運用故事、游戲,我還嘗試著用兒歌、謎語、情景表演等富有情趣的形式來開展美術活動。 幼兒的知識和能力是由經驗中來的,特別是繪畫活動更離不開幼兒的直接經驗,他們的繪畫內容來源於自然,貼近幼兒的真實生活,所以我注重創設讓幼兒運用自己的感官,動手動腦,去觀察、體驗和感受,去獲得很豐富的直接經驗。我利用一日活動中的室外自由活動時間,引導幼兒觀察大自然的美。小小幼兒園也是大自然的縮影,有草、有花、有樹,隨著季節的變化,園內景色也不斷變化,讓幼兒認識這些美是很有意義的。他們把感受最深、感受最美的景色躍然紙上,畫面充滿了生氣。 隨著認識能力的發展,5歲幼兒能選擇與對象相似的顏色來表現客體;6歲幼兒則在表現出對象固有色的基礎上,添加對比色或類似色,畫面色彩豐富,如暖色表現熱鬧和快樂,冷色表現傷心和神秘等。我們應根據幼兒不同的發展階段,適時的提供不同條件給予指導,使幼兒的繪畫水平從低級階段像高級階段過渡。 兒童需要手、眼、腦的協調活動,他們需要用腦去想像、理解、加工審美意念,用語言表達感受、用手操作材料等,所以必須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操作機會,教師引導幼兒應以自己的眼光觀察和感受美術作品的造型、色彩、構圖,觀察周圍環境事物的結構、特徵、運動模式,並通過語言的描述,讓幼兒把通過審美感知所把握到的整體的藝術形式和自然形式在頭腦中形成表象。當幼兒開始運用色彩、形狀創造形象時,教師可以啟發幼兒對自己頭腦中表象進行加工,並加入自己大膽想像、形成全新的審美意象,運用語言在作品中創造性地表現出來。但在我們的教學中經常會出現有的孩子專心致志地畫畫,有的卻拿著筆在紙上瞎塗,沒有象樣的東西,幼兒在造形活動中表現出的創造性也離不開他們對美的認識和感情,他們對美的認識是膚淺的,但卻是基礎的,因為美的內涵是通過形式體現出來的,造形藝術為幼兒對美的認識,尤其是視知覺對美的形式的認識提供了條件。我們對於幼兒要多給於他們鼓勵,用春風吹面般的語言來引導他們,同時要注重他們的個體差異,給幼兒樹立信心,使他們大膽的不拘一格的活動。我們不要幼兒照貓畫虎,要讓他們表現自己的思維。孩子們喜歡畫自由畫,所畫的內容總是與他們的所見、所聞、所知有關,充滿真摯的感情。那些對孩子生活有較大影響的人和事,如幼兒園的老師,自己生活的環境,看到的動畫片等等都會成為孩子筆下的內容。例如,在繪畫《美麗的海底世界》時,我新授了運用透視原理進行繪畫的技巧後,幼兒便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美妙的海底樂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會像催化劑一樣,激發幼兒不斷去實踐,去探索。法國教育家盧梭非常強調教育應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來進行。他說:「你必須好好地了解你的學生之後才能對他說第一句話。」對幼兒來說,沒有興趣的學習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在幼兒園《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使幼兒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有了興趣,幼兒才會主動思考,並自學採取行動。教師應該尊重幼兒的興趣,並在幼兒的興趣點上挖掘具有教育價值的內容,使幼兒獲得有關經驗,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同時幼兒繪畫更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但統一模式的指導會讓幼兒畫出統一模式的畫來,所以我針對性地適當在技能上給予指導。如畫《美麗的蝴蝶》,目標是用弧線點、線、面、對稱的方式來裝飾自己心中的蝴蝶,我畫出基本線條如:曲線、直線等,基本形狀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讓幼兒用形狀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用點、線、面來裝飾蝴蝶,背景幼兒自由添畫,這樣大大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和創造力。 又如,幼兒在進行塗色時,由於小肌肉群發育未完全,手眼協調能力弱,注意又以無意注意為主,所以他們的作品往往會出現白色空隙,會畫到邊線外。針對此現象,我嘗試著用孩子們的語言用兒歌地形式幫助孩子們自我提醒自我約束,從而在愉快地念兒歌聲中又濃又滿地著色。色彩鮮艷了,孩子的成功感得到了滿足,從而作畫的興趣也提高了。 二、用「賞識的眼光」評價幼兒的繪畫作品 幼兒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教師要充分認識和利用。要理解童心,從兒童的角度去欣賞,不追求完美,應注意發現畫而上每一根線條、圖形、色彩能傳達的幼兒的思想和情感,贊賞幼兒的點點滴滴的創造,並提供機會讓幼兒進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溝通。如定期展覽幼兒的作品,教師要避免一言堂的現象,盡可能的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評價,幼兒互相欣賞,互相評價,同時提高了評價能力,使幼兒得到滿足,產生快感,受到激勵。 尊重幼兒。評價兒童畫並不是一個死的標准,每個幼兒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他的畫也就有與眾不同的特點,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說的清,因此,教師在評價幼兒美術作品時要尊重幼兒、傾聽幼兒的奇思妙想,通過談話了解幼兒的心聲,善於發現幼兒作品中的精華所在,表現出接納、贊許的態度,只有這

Ⅳ 藝術教育機構怎麼與幼兒園合作

藝術教育機構可以免費為幼兒園小朋友上美術手工音樂舞蹈等課程。 然後在幼兒園休息時候,即禮拜六日和寒暑假在幼兒園辦專業藝術培訓班。 培訓班的收入歸藝術教育機構,最多隻是給幼兒園出點租金。 這個屬於雙方都有利的雙贏合作法。

Ⅵ 如何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促進幼兒的發展

「學習和掌握簡單的美術活動知識、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表現力,使幼兒萌發審美情趣」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基本目標。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技能是從事美術活動的必要前提。但由於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藉助美術這一載體,促使幼兒的認知、情感、能力、個性諸方面的有效發展,因此知識、技能只是一種促使幼兒發展的手段。只有把美術作為幼兒表現自我,表現自己對客觀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有可能通過美術教育促進幼兒的發展。 美術教育的目標關系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我們從幼兒發展的高度全面審視美術教育的目標,在日常的美術教育中有效地加以貫徹落實。在教育實施過程中,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增強幼兒發現和感受美的能力。 一、重視幼兒生活經驗的積累,感受美術創作表現的多樣性,更好地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 幼兒的生活就是幼兒教育,幼兒教育只有紮根於幼兒的生活和經驗,才能發揮其效能。作為視覺藝術教育的美術課,其創造能力的培養,需要到生活里去,捕捉題材內容,因此,幼兒生活經驗的積累尤其重要。 園外生活經驗積累的多少,關健是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大部分家長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只要求孩子學計算、識字,現在更時興學英語。對孩子選擇學習美術,不予支持。更由於工作繁忙,與孩子交流的機會較少,導致孩子對自己身邊所發生的事情關注較少。因此,教師應通過各種途徑幫助家長提高對美術的認識,如家長會、幼兒畫展、幼兒作業。要求家長盡可能多地與孩子交流,以加深孩子對家庭、社會的認識。 幼兒園也是幼兒美術題材的主要來源。教師不定期地組織一些活動,及時引導幼兒把新的生活經驗運用到美術活動中去,並教給幼兒一些觀察的方法,以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如順序觀察、分清主次、分辨細節、判斷前後遠近等。此外,加強語言引導,為幼兒提供寬松愉快的創作環境,帶他們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中去感受生活,感受美術創作的多樣性,使其在美術學習中去觀察、想像和創造,更好地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提高他們對事物的感受能力。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利用范畫、實物,結合語言引導,組織幼兒根據自己的畫編小故事,在教師的啟發與引導之下,講述畫中的故事,因此,繪畫與語言表達架起了一座自己溝通的橋梁。在繪畫中,幼兒體會了觀察、思考、審美和創造,學會了語言表達,培養了他們的觀察力,加深了他們的視覺印象。教師還結合各學科教育活動開展美術活動,注意引導幼兒靈活運用在不同學科中獲得的知識。如:在講故事以後,引導幼兒用美術(繪畫、泥塑、小製作)來表現故事內容;又如外出參觀回來,讓幼兒用繪畫來表現參觀時的情景。 二、適當地教幼兒掌握美術表現所必需的美術知識和技能,提高幼兒的作畫能力 雖然幼兒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能不是美術教育的目的,也深知靠教師傳授圖式——教師先示範畫,幼兒跟著學的教學方法,其結果會令幼兒喪失對美的感受能力和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幼兒的個性和創造力也將在無形中消失,但一定的美術知識和技能是幼兒順利進行美術表現的工具。所以我們將傳授知識和技能與培養能力整合在一起,沒有過分強調技巧,而是讓幼兒通過探索來主動學習和掌握技能。 在傳授技巧時,由於小班的幼兒手部肌肉還未發育成熟,因而先讓幼兒從欣賞哥哥姐姐們的畫開始,感受色彩、認識色彩,引導幼兒入門,讓他們隨意畫,大膽畫,不追求描畫細致。如:手指點畫;腳掌、手掌印畫;吹畫,撕紙貼畫等,從而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中班幼兒思維有了提高,但表現技巧跟不上,就給他們提供一些表現方法和技巧的選擇,當幼兒在將意象轉換為畫面有困難的時候,教師再適當地教幼兒一些基本的技巧,以幫助幼兒完成這種轉換。讓幼兒慢慢學,堅持練,逐漸投入到感興趣的美術活動中去。 而在大班因材施教,根據幼兒的能力、興趣,在美術的技法、想像、思維等方面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如在大班國畫興趣班就教一些基本的勾、染、暈等技能,但從不以技巧評價幼兒,而是給幼兒創造體驗國畫美,表現國畫美的環境和機會,利用國畫這種藝術途徑讓有興趣的孩子感悟美和表現美。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美術活動,提高美術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表現能力 1、幼兒園應在課室走廊開辟美術作品展示欄;積極開展幼兒美術興趣班,允許幼兒在創作中採用不同的方法,接納孩子不同的創作結果,從不同的角度給予肯定;每一期美術興趣班舉辦畫展,通過展示、比較,讓美術成為幼兒表達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體驗作畫的快樂,激發作畫的興趣,同時亦讓家長對孩子的美術活動有所了解,從畫的變化中發現幼兒的進步。 2、讓孩子參予課室1.2米以下牆的布置,在老師的指導下布置手工、美術角,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創作過程中,孩子們或畫、或粘或剪,他們運用各種材料的能力,在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中得到了提高。經過孩子自己布置的課室,牆壁上畫著一幅幅充滿童趣的圖畫,玩具架上擺著孩子製作的玩具,牆角設置著孩子喜歡的手工作品,孩子充滿信心,體驗著成功,孩子從而更加愛護周圍環境的布置,培養了孩子良好生活習慣。 3、因地制宜,在幼兒園中開展陶藝活動,並在陶藝教學中緊緊抓住游戲泥土這一快樂原則、創新原則。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玩泥巴,發揮幼兒的想像力。 四、幼兒園應多組織幼兒積極參加各項美術交流活動,體現創作的樂趣,提高自信心,激發幼兒對美的感受 重視培養幼兒在創作過程中克服困難、大膽表現的勇氣,組織幼兒參加各項美術比賽:即席揮毫、慶「六一」大型繪畫賽,發揚團隊的精神。讓他們領略到創作的信心,體驗到創作並不是高不可攀,激發幼兒對美的感受的表現。 美術教育可以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大大提高了幼兒家長對這方面的認識,在今後的美術教學中,我們要尊重幼兒各自不同的審美個性,放手讓幼兒更大膽去想像表現自我,收集幼兒的美術作品,參加大型幼兒畫展,出幼兒畫冊。通過美術教育這個工具,使美術成為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手段,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增強幼兒發現和感受美的能力,使他們將來的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樂趣。

Ⅶ 教師如何進行幼兒園美術教育

培養兒童興趣

Ⅷ 幼兒園的美術和兒童美術教育機構的有什麼區別

幼兒園的美術根本沒有實際的作品和小央美的這類專業性的機構根本沒法比,孩子們只是在被迫一條條框框里塗色或者被迫的接受大人們的信息,沒有可比性。

Ⅸ 淺析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美術教育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美術的興趣。
情境教學能把概念具體化,直觀化、趣味化,能使幼兒的認識與情感相結合,使孩子融入到情境之中,更利於孩子學習美術。
1、故事啟迪,創設想像情境。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愛聽故事,老師可以藉助故事的魅力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感悟道理。幼兒從富有情趣的故事之中,有事可想,有事可明,有事可認,為幼兒自主學習提供了條件。
2、設疑啟智,創設問題情境。
開啟益智之門,就要為幼兒創造一個幼兒感興趣的問題情境。思維的啟動,無不被問題所誘發,沒有問題就沒有緊張的思維活動。在美術活動中,為幼兒創設問題情境,幼兒帶著問題會去發現,去探討、去創造,從而激發自己的思維。使幼兒主動地獲取美術知識,創造性地作畫,使其作品具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使其不斷進步。
二、重視幼兒作品的評價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孩子需要老師的鼓勵、贊美,在美術活動中也不例外。教師評價幼兒的美術作品應多以贊美為主,教師對幼兒作品評價的態度、標准往往直接影響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影響幼兒對美術作品的態度,對美的鑒賞能力。對幼兒作品的評價主要體現在兩面方面,一方面: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具有創造性、富有童趣。一幅好的幼兒作品充分體現幼兒的生活、學習等各方面情感,以及幼兒特有的思維特點,這是評價幼兒作品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如線條有力、連貫,圖形、形象清晰完整,畫面飽滿、均衡,色彩明顯、飽滿,內容豐富充實。在評價的組織形式是靈活多樣的,有展覽作品。可以師生互評作品的優點,間接地以鼓勵的方式提出缺點,促進其不斷進步。教師直接進行評價;幼兒互相評價;幼兒對自己的畫進行自評;邊游戲邊評價等形式。通過評價和談話,提高幼兒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力和社會交往能力。教師評價幼兒作品的語言要正確恰當,從不同的角度形象生動地去分析作品,以幫助幼兒樹立繪畫的自信心,增強對繪畫的興趣及積極性,使幼兒對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不斷提高。
三、給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藝術氛圍
積極創造好藝術氛圍,能誘發兒童們繪畫積極性,是促進兒童主動學習,展開思維翅膀,描述世界的重要手段。
1、給兒童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空間。給孩子們一個天地,兒童作畫時,可能在用顏料或用筆方面,有很多地方不如成年人那麼干凈,那麼利爽。對此,我們應該開始在旁邊說好東西的放法和怎樣使用以及注意事項,積極去支持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讓他們知道怎樣就能避免以上這些問題,積極培養鼓勵他們養成良好繪畫習慣。和講衛生愛整潔的好習慣。
2、給兒童提供一個良好的物質條件。盡可能做到家長,老師學校、家庭同步進行營造一個有利於提高兒童藝術發展的條件,為他們做好物質上的准備,保證他們在思想上的更新,和實踐的同步到位。
3、給兒童提供一個良好的藝術環境,這應該作為審美教育的窗口,它是營造少兒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氛圍。如藝術畫像,主題板報,兒童的優秀習作等,名人簡歷、名畫等,美術知識等。這些應以兒童心理、生理發展的特點為標准。用這些藝術的魅力等能促使兒童對更高藝術境界的嚮往和追求,俗話說;環境造就人才,良好環境能陶冶兒童的美術情操。
四、在各種生活中,不斷激發和培養兒童的繪畫激情。
在組織的很多美術活動當中,我們應該鼓勵和支持小孩子們積極參與,讓他們這些活動中不斷成長,增強自信心,使他們敢於參加各種活動,敢於展示自己,讓他們為學畫畫而感到自豪。
1、善於抓住契機,激發他們繪畫熱情。利用小朋友過生日等,讓孩子們畫一幅畫,訂成一本書送給過生日的孩子,孩子們會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利用國慶節、教師節等節日,把自己製作的紀念卡和賀年卡送給他們的老師、父母、好朋友等,為了表示慎重,家長和老師可以找一個時機和場合上幫助他們一起完成這件事。使他們在這些活動中得到學習。
2、鼓勵支持他們積極踴躍投繪畫稿,本學期我班幼兒縣教育局主辦的新苗大賽、全國的美術比賽,獲得了較好的成績。他們都很興奮,很自豪,自己的作品得到了肯定,使他們把繁重的學習當作一種樂趣,從內心感到興奮,從而產生內部的推動力。促進他們繪畫技能的提高,增強他們競爭意識,使他們繪畫興趣在生活中經久不退。在活動中成長,在強烈求知慾下逐步形成繪畫優勢和特長。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培養兒童的繪畫興趣,是一項艱苦持久的工作,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的摸索和探討。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美術教育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