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生活垃圾所造成的污染》高中研究性學習報告誰有、、
農村生活垃圾的環境污染問題與對策
農村是農民生產生活的基本場所,是農民實現生產和再生產的主要基地,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穩定器和蓄水池。然而,伴隨著經濟迅猛增長和農村城鎮化水平的提高,農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隨之而來的生活垃圾污染開始侵蝕農村,農村生態環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脅。
這一威脅所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中國經濟幾十年來的迅猛增長已經對中國的城市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如果再任由中國的鄉村環境被生活垃圾所污染和破壞,那麼若干年後,也許我們賴以生存和繁衍中華大地,可能真的會沒有一片凈土。因此,發掘農村生活垃圾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探討相應的治理對策,將有助於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村容整潔」目標的順利達成與農村和諧社會的構建,甚至為子孫後代的生存發展,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預留了極大的空間。
一、生活垃圾污染環境的現狀
1、一個典型個案——某鄉鎮的生活垃圾處理
筆者在湘南某鎮工作時,鎮政府所在地叫龜石渡,處於湖南境內最大河流湘江的支流蒸水河上游。龜石渡工商業盡管不是很繁榮,但仍然是5萬多人口的政治、經濟中心,聚集著1200多常住人口。由此而來的生活垃圾處理,成為了鎮政府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生活垃圾的處理就是拋入蒸水河中。後來,隨著人口的增長,垃圾相應增多,在鎮政府的要求下,居民把垃圾均倒放在3個集中場地;然後由鎮政府承包給一個有手扶拖拉機的農民:每星期拖一次,每次150元,把垃圾運到離龜石渡2公里的荒山坡中倒掉。由於鎮政府欠下數百萬元債務,財政收不抵支,曾經採取過在工商戶和設立在這里各行政事業單位中攤派垃圾運費的辦法來支付垃圾的運費,但由於沒有法律和政策資源作為保障,攤派的辦法難以進行,最後也就不了了之,造成其中一年的垃圾有半年之久沒有轉運。由於該鎮處於交通要道,堆積如山的垃圾發出難聞的臭味,不僅引來了漫天飛舞的蒼蠅,而且引起了居民對鎮政府的不滿和上級領導的注意。鎮政府在無奈之下,只得承擔拖垃圾運費的支付責任。
從以上可以看出,龜石渡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就是垃圾轉移,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從有人居住的地方轉移到無人居住的地方。如果運輸距離太長,不僅容易使沿途產生污染,而且會增加運輸成本。問題在於,這個無人居住的地方距離龜石渡只有2公里,而且離有人居住的一個農戶住宅不到500米。也就是說,垃圾的最終集中地,仍然與當地居民相鄰,盡管垃圾轉移了,但只能掩耳盜鈴地改變垃圾對當地人居環境的視覺上污染,卻沒有在根本上解決生活垃圾的環境污染問題。同時,垃圾的最終集中地位於湘江的支流蒸水河側旁,一下雨就會使垃圾污染過的雨水進入蒸水河,特別是一旦山洪暴發,就會使垃圾直接進入蒸水河;這將直接影響到蒸水河下游和湘江兩岸城市居民的飲用水源安全,對河流的水生物和兩岸的生態環境也構成了較大的威脅。問題更在於,該鎮還有3個小集市和20多個集中居住的中心村,這些地方的生活垃圾任意地堆放著,在村口、田頭、河邊、房前屋後,一大堆的生活垃圾隨處可見,連轉移也沒有進行。
2、從城市到鄉村——生活垃圾污染環境的整體情況
筆者工作過的湘南某鎮所在的縣,不僅所有鄉鎮政府所在地的生活垃圾處理是採取轉移的處理措施,而且縣城的生活垃圾也同樣是轉移到與縣城相鄰的城郊小山溝里進行堆放,並再也沒有採取任何處理措施。根據筆者調查了解到,不僅該縣如此,而且整個湖南省、甚至全國農村地區也大多如此。這種處置方式所造成的後果可能反而是污染源的擴大,因為一到暴雨期,這些污染物又勢必會影響到周邊地區的環境問題。有媒體報道,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黃集鎮的生活垃圾就被轉移到該鎮的胡崗村,堆放的垃圾已經堆成了兩座體量不小的「山」,方圓數百米遠,就能聞到腐臭味,還成了蚊蠅的樂園。離垃圾場只有100多米距離的胡崗村村民一組居住著400多人口,每到下雨天就污水橫流,飲水井裡壓出來的水都有一股怪味。[1]農村生活垃圾普遍處理方式就是這樣的不加處理的簡單轉移。
農村成為了城市轉移垃圾的目的地。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加快,帶來了城市生活垃圾的迅猛增長,由於城市現有垃圾處理能力有限,城市生活垃圾開始「上山下鄉」,呈向郊區和農村轉移的趨勢。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5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為15576.8萬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僅為51.7%。[2]大量未經無害化處理的生活垃圾轉移到了農村!一些郊區和農村已成為城市生活垃圾的存放地,佔用和毀損了大量的道路、土地,污染了空氣和水源,成為農村環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二、生活垃圾污染環境的原因
1、上級財政無投入而鄉村財政無能力
目前,農村環保投入嚴重滯後。在一些硬體設施的建設上面,基層政府提供環保基礎設施等公共服務的能力薄弱,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總體上處於空白狀態。幾乎沒有鄉鎮配備專門的環保機構和隊伍,環境監測和環境監察工作尚未覆蓋廣大農村地區。環境保護機構的缺乏使得農村環境出現無人管理的局面,涉及環保的部門亦因為經費不足、人力缺乏而只能對環境污染持觀望態度,只能「愛莫能助」。比如生活垃圾的收集系統,單憑鄉鎮自己的力量,靠哪個村或者哪個鎮來做顯然不太現實。鄉鎮自身不具備垃圾的處理能力,只有進行簡單的轉移處理,甚至掩埋都沒有進行。因此,即使上有政策,無奈之下基層往往會「下有對策」。
2、農村生活垃圾與現代化市場消費如影隨形
在過去計劃經濟時代,農村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本不存在著農村之外的生活消費品垃圾的進入。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推進,市場主導著農村生產、生活消費的各個方面。消費品主要是工業產品,而且一次性使用品在迅速增加,由於一次性使用的包裝商品均是廉價物品,作為貧困群體最多的農村,消費群體最廣,因而,現代化的市場消費給農村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生活垃圾。
3、農村環保治理責任缺失
新農村建設,對農民看病難的問題十分重視,但對農民健康的保護,以及農村環境衛生的改善等,似乎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實,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環境衛生了,身體就會更健康;身體健康了,就可以少花醫葯費。農村環境保護意識不足所帶來的直接影響是環境保護能力的欠缺,而這種欠缺又會加重農民保護意識的缺乏,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互動效應。農民對所生活地方的環境保護漠然處之,「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把自己家裡打掃得乾乾凈凈,一塵不染,卻把垃圾倒在家門之外就不再進行相關處理,弄得到處都是臭氣沖天,不堪入目。新農村建設,就是要加快農村的發展。但是,「人」是發展的最終目的,人的衛生健康等都得不到應有的保障,發展就失去了意義,新農村建設也就失去了方向。
4、農村環保治理措施缺位
由於傳統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環境保護的重點常常在城市,農村是環境保護的真空地帶,環境管理體系和管理措施嚴重缺乏,這是當前農村環境治理上的典型病症。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曾指出:「中國污染防治投資幾乎全部投到工業和城市。而我國農村還有3億多人喝不上干凈的水,1.5億畝耕地遭到污染,每年1.2億噸的農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農村環保設施幾乎為零。[3]顯然,農村生活垃圾污染問題的關鍵是環境治理措施的滯後:由於農村環保是環保工作的盲區,不僅表現在農村環保投入不足,基礎建設缺乏,也使得相應的治理措施滯後,不能從根本上化解環境污染的根源問題。
三、生活垃圾污染環境的危害
農村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問題,不僅影響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影響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而且嚴重威脅城鄉居民生命健康。
1、造成水資源的嚴重破壞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我國人口總量的增加,加上農村分散居住的特點,使得農村的生活垃圾成為環境的重要污染源。農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對洗衣粉、塑料製品的倚賴性高,這些日常用品產生的大量污染都得不到有效處理和排放,加之農村對廢棄物的回收率極低,殘留地膜和塑料廢棄物因其自然條件下降解時間長,對環境產生長久影響。因此,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污染也就沒辦法得到根除,處理不及時或不當,成為嚴重的生活廢水。生活廢水污染占農村環境污染比重達1/3,這些廢水排入河流和小溪,造成水資源嚴重破壞。根據有關資料,農村387.9萬人口中飲水不安全的達80.3萬,占總數量的20.7%。[4]
2、存在傳播疾病的危險隱患
農村生活垃圾,使井水變綠,使河水變臭,使近年來農村患病人數猛增。要麼是突發心臟病,要麼是突發腦溢血,還經常得一些莫名其妙的怪病。即使轉移到垃圾場地,由於現在的生活垃圾成分相當復雜,既沒有分類,也沒有任何處理,甚至沒有掩埋,所散發的廢氣和造成的污染,無論給運輸沿線的農民,還是給垃圾場地附近的農民的生命健康帶來了不容低估的威脅。
3、影響人與自然的和諧
過去在農村集鎮生活的居民,可以經常到河溝里洗澡、摸魚,河裡的水清澈見底;現在的河溝里雖然有水,但漂滿了各種生活垃圾、玻璃瓶、動物死屍等,每到夏季或陰天,散發著刺鼻的惡臭。過去在農村到處都是鳥語花香,農家小孩可肆意玩耍,放養禽畜也方便;現在由於很多空地垃圾成堆,農民只得看緊自家小孩,怕不懂事的小孩玩弄那些看似漂亮卻有毒的垃圾,只得把放養禽畜變成了圈養禽畜,怕禽畜到垃圾場吃了受污染的食物發病甚至死亡。同時,由於臭水溝、露天垃圾場增多的原因,近幾年來,農村的蒼蠅、蚊子等害蟲也越來越多,有些地方的田野已經成了蚊子的天下,嚴重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
4、轉移的處理方式使政府遭遇法律困境
隨著《物權法》的出台,目前各地鄉鎮和縣城這種生活垃圾的處理辦法遭遇了法律困境。《物權法》第7章第90條規定,「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雜訊、光、電磁波輻射等有害物質。」《民法通則》第83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85條也規定,「造成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應當排除危害,依法賠償損失,並採取措施恢復環境原狀。」根據這些規定,相鄰一方在修建垃圾填埋場、廁所、糞池、污水池或堆放腐朽物、有毒物、危險廢物、惡臭物、垃圾等的時候,應當與鄰人所有或使用的土地、生活居住的建築物保持一定的距離,或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防止空氣等污染。如果未與相鄰的不動產保持一定的距離,或其污染行為已損害鄰人的,應及時處理,消除損害,排除妨礙,並應按環境保護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採取措施加以治理。顯然,目前各地鄉鎮和縣城這種連填埋也沒有進行的生活垃圾處理辦法未能達到上述要求,侵害了垃圾場附近農民的相鄰權。據媒體報道,常州市武進區漕橋鎮滸庄村農民董國良,由於住所和田地處於垃圾場附近,10年來天天聞垃圾場的惡臭,自家的田地也被污染,收成不好;因此以相鄰損害為由將常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場告上法庭。[5]環境相鄰權是基於環境污染、環境破壞的加劇和人們追求高層次的生活需求的現實需要而提出的法律概念,無疑對我們政府執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
四、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的治理對策
1、政府部門的強力監管
農村環保工作起步晚、基礎弱,針對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相關立法尚處於空白,現行法律中的一些相關規定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強,給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的治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因此要嚴格立法,建立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的相關法律法規,特別是減少或禁止一次性使用商品的流通,在監管和懲罰力度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措施,避免出現監管法律上的真空。在現有監管體系下,相關部門要加強協調和配合,切實負起責任,提高監管水平,對不按要求故意傾倒垃圾污染農村環境的行為以及違法使一次性使用商品流通的行為進行嚴懲,使違法收益小於違法成本,促進人們行為自覺。同時,針對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作為公共品的屬性這一特點,需要從制度安排上下功夫,建立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系統,加快各級環保機構的設置,增強環境檢測站的監控能力。要探索相應的機制來確保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順利進行,努力克服環境保護中可能出現的「搭便車」行為和可能出現的相關困境。
2、縣市指導、鄉鎮負責、村級執行——規劃協調生活垃圾的處理
應該肯定,目前各地鄉鎮和縣城這種生活垃圾的處理辦法,還是實事的,問題在於,農村的垃圾到底應該放在哪裡?目前,國家和地方都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規范。因此,農村垃圾的一般收集處理的程序,垃圾堆放點確定的原則,方圓多大的村,人口多少的地方,該有幾個多大的垃圾堆放點,責任人是誰,垃圾處理的資金來源,等等,對這樣一些問題,都應該有個基本的規范和要求,需要加以科學規劃。這么大的一個國家,9億農民,這么多的農村生活垃圾,這不是一件小事情!有了科學規劃,就有了行動的指南;有了「指南」,有覺悟、有條件的地方就可以按照規劃先做起來;沒有條件的,也可以逐步創造條件做起來。同時,科學規范生活垃圾的處理,最大限度保護農村生態,不僅關繫到生態環境的持續發展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還關繫到人們的生命安全問題,「一旦發展到人們日常的飲用水都難以保證的境況,其現實是十分可怕的」。政府要利用經濟手段和相關政策引導企業和群眾參與垃圾資源回收利用,扶植或幫助建設廢品回收處理中心,增加垃圾的綜合利用率,促進垃圾資源化。
3、政府加大投入,完善環境保護的基本設施
農村環境既要從思想上重視,更重要的是行動上要落實,而落實的首要問題和根本問題是環保資金投入和環境設施建設。就資金投入而言,因為絕大多數鄉鎮的財政債務很重,在「以工哺農,以城帶鄉」的新農村建設的戰略中,上級政府無疑要承擔更多的責任。特別是環保設施建設的問題,要加快建設垃圾場運轉和處理的相關設施,盡量就地解決,不使污染源擴大,更重要的是從根源上根治,不能只顧眼前,不顧長遠,否則貽害無窮。
4、通過制度和教育培養幹部和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由於各級領導重視不夠、合力不足,環保宣傳教育還沒有真正深入到農村,一些幹部、群眾的環境意識不高,環境法制觀念和依法維權意識不強,對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的環境危害認識不足,日常生產、生活行為缺乏必要的環境知識作指導,難以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因此,既要提高領導幹部的素質,又要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素質。改變傳統的政績觀念,就要樹立經濟發展是政績,環境保護同樣是政績的理念,將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列入幹部考核體系之中,放在同樣的地位加以重視。對環境污染嚴重的地區,可以採取「一票制否決」原則,使領導幹部真正從思想和行動上重視起來。同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環保工作宣傳力度和強度,動員廣大農民群眾自覺地參與新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引導農民群眾關注、理解與支持環保工作,提升農村整體環境質量。
引註:
[1]話說新農村:農村的垃圾應該放到哪兒?顧兆農,人民日報,2007-04-29 第09版。
[2]別讓城市垃圾污染農村環境,人民日報,2007-02-09 第16版。
[3]環保要講社會公平(專家解讀),市場報,2004年10月29日第4版。
[4]建設新農村、推動新環保、倡導新生活,黎建,長沙晚報,2007-05-24。
[5]垃圾場離我家太近,我要告你!邵瑜、劉向紅,現代快報,2007-4-4。
❷ 什麼是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
所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是指在處理生活垃圾過程中採用先進的工藝和科學的技術內,容降低垃圾及其衍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減少廢物排放,做到資源回收利用的過程。垃圾無害化處理的工藝主要有:衛生填埋、堆肥和焚燒三種。採用什麼工藝去處理生活垃圾,要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垃圾的成分、城市經濟發展情況,人民的生活習慣以及氣象、水文、地質等條件,以最少的投資,最大限度的吧垃圾在較短的時間內處理達到無害化水平。
❸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方法
垃圾傾倒堆放的處理方式,簡單的講污染物進行轉移。露天集中堆放垃圾,對環境版危害很大。垃圾的無權害化處理是指通過物理、化學、生物以及熱處理等方法處理垃圾,以達到不危害人體健康,不污染周圍環境的目的。
垃圾焚燒處理:焚燒垃圾時會產生一些有害氣體、有機物和爐渣。如果將它們直接排放到環境中,同樣會導致污染,因此,有必要將垃圾送入焚燒爐進行集中處理,有些生活垃圾含有機質較少,可將煤和垃圾按一定比例混合焚燒。
在焚燒爐焚燒過的基礎上,利用產生的熱量可以發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不但解決了垃圾露天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同時有效地利用了垃圾所含的能量,一舉兩得。
垃圾衛生填埋:隨著垃圾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城市垃圾正從堆放處理向填埋方式過度,填埋技術也逐步趨於衛生、經濟和高效。垃圾中含有的灰渣、磚瓦、陶瓷等物質以及垃圾處理過後產生的各種殘渣,必須通過填埋方式進行處理。
❹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方法是什麼
垃圾傾倒堆來放的處理方源式,簡單的講污染物進行轉移。露天集中堆放垃圾,對環境危害很大。垃圾的無害化處理是指通過物理、化學、生物以及熱處理等方法處理垃圾,以達到不危害人體健康,不污染周圍環境的目的。
垃圾焚燒處理:焚燒垃圾時會產生一些有害氣體、有機物和爐渣。如果將它們直接排放到環境中,同樣會導致污染,因此,有必要將垃圾送入焚燒爐進行集中處理,有些生活垃圾含有機質較少,可將煤和垃圾按一定比例混合焚燒。
在焚燒爐焚燒過的基礎上,利用產生的熱量可以發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不但解決了垃圾露天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同時有效地利用了垃圾所含的能量,一舉兩得。
垃圾衛生填埋:隨著垃圾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城市垃圾正從堆放處理向填埋方式過度,填埋技術也逐步趨於衛生、經濟和高效。垃圾中含有的灰渣、磚瓦、陶瓷等物質以及垃圾處理過後產生的各種殘渣,必須通過填埋方式進行處理。
❺ 求一篇1000字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知識心得體會。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各省市也就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管理相繼出台相關政策。但從目前情況看,我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無害化利用還存在一些困難,比如:各省市有行動,但方式多樣,步調不一致,推進速度慢;缺乏全國統一的分類標准;設備研發能力弱;以填埋方式為主,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群眾對生活垃圾認識不足、響應度不高等。
意見建議:一是建立垃圾分類處理無害化利用的法律和標准體系,形成全國統一分類標准,統一收集、運輸和處理的技術標准,以此加快實現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高利用率的無害化利用。二是走引進消化之路,盡快建立起全系列技術體系。我國現在已經有垃圾發電技術和垃圾發電能力,可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進行技術研發和再創新,形成國內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無害化利用的全系列技術體系。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形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全社會共識和自覺行動,並盡快在全社會推行垃圾分類收集。
政府主導作用如何發揮的問題。該項目是一個典型的公益性項目,這就需要政府通盤考慮,發揮主導作用:一是財政列支部分,可從拿財政工資收入人當中收取一定額度的資金;二是從國家公益性建設基金增列部分支出;三是從垃圾源量大單位增收部分管理費用;四是開展社會化公益建設捐贈,公益事業社會共擔,減輕政府支出壓力;五是對一些不顧社會公益道德亂丟亂擺垃圾單位或個人,情節嚴重的加以處罰;六是政府相關部門應予以大力支持幫扶,諸如在報規報建、程序審批、費用收取、環境優化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
❻ 垃圾無害化處理的意義和措施各是什麼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意義。(一)有利於改變我市垃圾處理落後狀況。專(二)有利於提升我市屬城市環境質量。(三)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四)有利於促進垃圾處理的產業化發展。(五)為我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礎。 措施:一、落實項目所需投資,建立多渠道資金籌措機制
二、完善收費政策,建立健全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三、深化環衛體制改革,促進垃圾產業化發展
四、推進技術進步,增加科技投入
五、成立組織機構,切實推進項目的建設工作
六、嚴格管理,科學施工,加快建設步伐
七、以循環經濟為理念,實行垃圾減量控制政策
八、提高全民環境意識,推行垃圾分類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