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一級家長會家長發言稿, 號召全體家長支持學校、班主任、任課老師的工作,積極主動配合學校、老師教育好
家長演講稿
望子成龍,盼女成風是我們每個家長的願望,青出之於藍而勝於藍是每個老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因此,要想我們的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長,離不開學校這片沃土,離不開園丁的辛勤培育,更不能缺少家庭的關懷。家校攜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學校精心的哺育我們的孩子,那麼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做些什麼呢?我個人認為應作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重視孩子的「健康」
這里的「健康」不僅指身體的健康,更為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培養從自己的行為習慣做起,克服煩躁心裡和怕苦畏難心理,糾正粗心大意的習慣;生活中按時作息,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挑食,不亂花錢,不亂拋亂扔,不以自我為中心,要經得起批評與挫折。使孩子思想道德品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不斷得到提高。
二、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忠告各位家長一句:孩子做作業時我們家長不要看電視,玩電腦,打麻將。還孩子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
三、把孩子當作一個朋友,多理解,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不指責。
人與人之間是需要交流的,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我認為: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時間跟孩子好好溝通,互相了解,換位思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那麼這種努力一定有收益。作為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常對孩子講「我們不求無怨無悔,但求問心無愧」我不求孩子辦大事,但求踏實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結果,但必須重視過程。孩子考砸的時候,幫她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後的考試作業中不犯類似錯誤,我的目的就達到了。每個人都有惰性,孩子貪玩是天性,我們大人也一樣,一天工作累下來你也想休息休息,和朋友們打打牌,聊聊天……所以,對於孩子的貪玩不能一味指責,而是要鼓勵他快些把手頭的學習做完了再去玩。不定時的檢查作業,抽查功課讓孩子知道我們在時刻的關注著他。家長在有些時候還是要做出犧牲的,陪著孩子看看書、看看電視,讓他感受到你的關懷和愛意,我相信「有失必有得」,你會發現孩子的心和你近了,孩子也變得懂事了,你還會發現自己所付出的是值得的。以前,女兒不愛和我們交流,有事不主動說,問起來他也不知道,不做生活的有心人。問得多了,他也慢慢注意觀察了,學會思考了。現在學校發生什麼事,他都主動跟我講,
四、培養健全的人格,鼓勵他多參加集體活動,增強集體榮譽感。如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我建議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參加讓他們有強烈的團隊協作精神。因為只有在活動中孩子們才能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和自己真正的快樂!
五、培養孩子的自覺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時間該做作業,什麼時間該去玩樂。我們應該賞識孩子的錯誤,孩子犯了錯我們要幫助他們分析、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因為這個時候孩子是最需要幫助的時候。
希望各位家長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孩子的表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希望各位家長在孩子面前,多想一想自己的言行會給自己的孩子的一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做一位名副其實的稱職的家長。也希望各位家長不僅要關心孩子的學習和身體健康,更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孩子們常常會有一些不正常的想法,再加上學業上的種種壓力和生活上的失敗,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和行為障礙。平時要多與孩子溝通,多與孩子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教育他們自覺共同遵守各種規范,多與學校配合,只有這樣學校社會家庭才能形成一種教育合力,您的孩子才能進步得更快。
六、積極配合老師和學校
老師是孩子的知識傳授者,道路指引人,做為家長一定要積極配合老師,配合學校做好工作。老師也不是聖人,和我們家長一樣無法做到完美無缺,而且老師都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試想,在家裡只有一個孩子,我們經常都感到很累人,很難教育,一個班也有幾十個孩子,其責任之大,難度之大應該是可以想像的。我們家長只有與學校積極配合,才能與學校形成幫助孩子成長的最大合力,才能讓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各位家長: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務,以此來作為今天的總結。以上所說僅僅是我個人的一些粗淺看法,不當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看著孩子一天天的變化,作為家長,我看在眼裡,喜在心上。我知道,他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各位老師的諄諄教誨,離不開同學們的無私幫助,也離不開家長的辛勤付出。我有理由相信,有我們的陪伴,有老師的科學指導,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他將會是我們的驕傲
最後,我再次代表家長向各位老師道一聲:你們辛苦了!祝你們工作順利,身體健康,合家歡樂!祝所有孩子更加懂事,學習進步!
謝謝大家!
2. 初一學生在家長會上的發言稿
各位叔叔、阿姨,下午好。很高興你們能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參加這次會議。我代表班委會歡迎你們的到來。
今天站在這里講話的本應是一個成功者,而我卻是一個失敗者,至少我這樣認為,因為無論是這次考試成績,還是近一學期的班級管理,都與我的初定目標相差很遠。
作為一個失敗者,這站在這里思錯改過,在剛天學時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奮斗目標,我也相信所有的同學都有自己的奮斗目標。為達到目標就需要一定的學習方法,各人也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在我看來,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課堂,就是上課這四十五分鍾。首先我認為我們的大多數知識都是有課堂上獲得的,而且我們在學校里的大部分時間也都是在上課。所以我認為抓住課堂是學習的重中之重,而我認為抓住課堂就是上課注意力高度集中,細聽講、多思考、勤練習,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而要做到這些,除了學生主觀意識之外,就是學生要有充沛的精力,這就要求學生每天要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不宜開夜車。學習另一重要方面就是課後的復習鞏固,此點也十分重要。我這一次失敗,也主要是因為這一點。毫不過分的說我是由於太驕傲而失敗的,總覺的有些題太簡單,不值的一看,所以就沒有做,這就到使我對一些問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對知識的理解粗而不詳。而自己有些時候也會偷懶,至使自己的課後鞏固工作做的不夠好,對知識掌握理解不精。我想其它同學也有通病,而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人提醒,有人督促,但不可過勝。應因人而異,需適可而止,不能讓學生有抵觸心理。另外學習要有興趣,要先有疑而後學,因趣而學,因疑而學。有目地的去學習,才能學得靈活,學得輕松。我們之所以學得吃力,就是因為對學習沒有興趣。
作為一個班長,我慶興自己能夠平和地去對待每一個同學,我會原諒每一個人,因為我認為人無完人,孰能無過。因為這樣我和同學們相觸都非常融洽。對於自己的管理,我認為最大的缺陷就是自己跟同學之間的談話太少,這是導致我的管理工作未能達到預期目的的一個重要原因。學習不可能每一個人都那麼自覺,都那麼有責任感,有集體觀念。所以就需要有人去督促他們,去幫助他們,使他們改變這些習慣。而我認為最有效的就是談話,心平氣和的談話,而不是嚴厲的訓斥。
作為一個孩子,我認為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對一個學生的學習尤為重要。我很慶幸自己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慈祥的父母。他們從未嚴厲地斥責我,他們很少強迫我去學習。他們也從未吵過嘴,這樣的一樣家庭讓我有一種安全感,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我要感謝我的父母、我的家人、我的老師以及所有關心的我人
3. 家長會發言稿,初一的學生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好!
我是本班的一名學生王贈安,很榮幸能作為學生代表,對親愛的家長們說幾句話。
轉眼間,我們已經度過了近一年的初中生活。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初中的生活的緊湊與充實,便捷與高效,疲憊與歡欣。
然而,我覺得,要想在繁忙的初中生活中取得好成績,就需要學會學習。
於是,首先在這里我想談談對學習的認識。我們要知道,學習,並不完全只追求結果,而在於平時點點滴滴的過程。所以說,不是在平時不努力,到考試之前搞突擊,就有可能獲得好成績,這完全是投機取巧的,而學習的過程,就應該把握45分鍾的課堂效率,我認為,課堂對於我們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打個比方說,課堂好比是正餐,如果正餐吃的不好,再多的副食也於事無補。課堂上,因為是接觸新知識,只要我們融入課堂之後,對於知識的記憶就特別深刻,這一點我有著深切的體會,所以,老師講新課時,就成了我們能學習成績提高的突破口。
如何突破呢?第一,就需要我們上課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在課堂之中交流我們自己的看法,可以說,我們實驗初中師老師教學水平都很高,只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就一定能在課堂之中迸發思維的火花,在這一舞台上,彰顯自己的魅力。普遍的來說,課堂上思維活躍,積極舉手發言的同學,例如我們班的陳思源、蔣飛卿同學,上課十分活躍,也就能在平時的作業和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第二,認真整理錯題筆記。錯題筆記的作用很大,對它的整理決不僅限於應付檢查,這是自己在欺騙自己,錯題筆記本並不一定只記錄錯題,一些你認為題目新穎或解答巧妙的題目也完全整理到上面,整理的時候把自己的學習心得也寫在上面,平時多拿出來看看。重新做一下,回憶一下當時是怎麼做的,現在做是否還有更簡單、更巧妙的方法,從中總結出做題的經驗,這才是錯題筆記本真正的功效。錯題筆記也就能成為我們的得力助手。所以,我認為,學習成績的提高,更需要我們學習效率的提高。
接著,我想說的是「學問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我國唐代著名詩人、哲學家韓愈有一句治學名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的這句話意在告訴人們,在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沒有順風船可駛,想要在廣博的書山、學海中汲取更多更廣的知識,「勤奮」是一個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條件。
那麼什麼是勤奮?怎樣做到勤奮呢?勤奮,也就是不懈地努力,努力學習。或許,近幾年高考狀元、中考狀元再談學習經驗時,都很少會說到「努力」或者「勤奮」,但是一分耕耘,才會有一分收獲,我們又是否能想像高考莘莘學子挑燈夜戰的刻苦場面,感受到他們早出晚歸的辛勞。所以,勤奮對與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其實,正如愛迪生所說「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血汗」我們只有用嚴謹的態度來對待學習,認真努力,才會有所收獲,才會到達最高的頂峰。
最後,作為班長的我,一定和班主任老師,帶領全班同學,向更高的目標奮進,相信我們這個班集體,一定會做得越來越好。
謝謝大家。
4. 初中入學家長寄語
1、沒有雨露的滋潤,花兒不會開;沒有愛心的栽培,鐵樹不會開花;沒有辛勤的耕耘就沒有豐收的喜悅。努力奮斗吧,好孩子,陽光總在風雨後。
2、適應了初中生活,能自覺學習,愛學習,愛思考,學習態度端正,能與同學合作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認真預習、復習、認真聽講,按時、按質量完成作業,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會與家長溝通,能體諒父母,自己的事自己做,有做家務的能力,希望繼續努力
3、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對學習有信心,會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學習積極主動,有一定方法,有且自己的學習目標,有獨立學習與研究問題的能力,會收集、整理、使用信息,愛動腦思考問題,有正確的生命觀,生活觀,會體諒父母,關心長輩。希望今後做事能有毅力一些。
4、學會處理生活中與同學之間的事,會體諒家長,關心長輩,對待學習有正確的心態度,學會總結反思行為、習慣,善於總結學習方法,遇到困難能與家長一起解決。有法律意識,公德意識,環境意識,積極參加公益勞動,有同情心,重誠信,會感恩,學習興趣濃厚,有想像力,希望今後繼續努力。
5、持積極的學習心態,能自覺主動地學習,會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娛樂時間,能按時、按質量完成作業,不懂就問,有正義感、同情心,會自己調控情緒,保持樂觀的心態,和父母溝通有一定的技巧,能明辨是非,對生活中的人和事學會用自己的知識去思考辨別。能正確面對挫折,不自卑、不氣餒,有自信心。
5. 初一家長會學生代表發言稿
家長會家長發言稿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大家好:
我是**的家長,今天我們和老師坐在一起交流一下孩子的教育問題,老師讓我介紹一下,其實我也沒有什麼好說的,那就說幾句心裡話吧。
***在這學期的期中考試中成績不錯,排名比較靠前,這是老師和她本人共同努力的結果,作為家長,我並沒有起太大的作用,也許對孩子的關注程度比一般的家長還要少些。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認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你的孩子,所以家長在待人處事方面必須起到表率作用。平時我對***的管教既不過分嚴厲,也不過分溺愛,我們的關系就像是朋友,無話不談,這樣我可以通過交談對她有更多的了解,並且幫助她改正自己的錯誤,發揮自己的長處。在家裡,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盡量讓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認為這也是一種鍛煉。
在學習上,從小學開始,我們就讓她堅持課前預習,課後復習,要求她上課認真聽講,並按時完成作業,做作業時盡量獨立完成,不要讓依賴父母,該玩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玩,該學的時候就專心致志地學,使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現在在她的學習上我們很少管,只是偶爾提些建議,主要靠她自覺。***在學習上比較踏實,這是她的優點,但她也有很多缺點,比如說話隨便,學習上有點馬虎,需要在以後的學習中加以改正。
最後,作為學生家長我們應該密切配合學校的各項工作,感謝學校、班主任、任課老師對孩子的精心培養,同時也 希望孩子們在老師的教育下取得更好的成績。謝謝大家。
6. 初一家長會地理學習方法演講稿
學習方法:
一、預習:在預覽教材的總體內容後再細讀,充分發揮自己的自學能力,理清哪些內容已經了解,哪些內容有疑問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點、難點)分別標出並記下來。
這樣既提高了自學能力,又為聽課「鋪」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師解析的心理定勢;這種需求心理定勢必將調動起我們的學習熱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二、聽課: 聽老師講課是獲取知識的最佳捷徑,老師傳授的是經過歷史驗證的真理;是老師長期學習和教學實踐的精華。提高課堂效率是尤為重要:
1、做好課前准備:精神上的准備十分重要。保持課內精力旺盛,頭腦清醒,是學好知識的前提條件。
2、集中注意力:思想開小差會分心,要專心聽講,排除干擾。
3、認真觀察、積極思考:不要做一個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緊跟老師講課的思路,會取得的學習效果好。
4、充分理解、掌握方法。
5、抓住老師講課的重點:有的同學在聽課,往往忽視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同時還要注意老師反復強調的部分。
6、做好課堂筆記:是強化記憶的最佳方法之一。筆記,一份永恆的筆錄,可以克服大腦記憶方面的限制。俗語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因此必須記筆記。同時做筆記充分調動耳、眼、手、心等協同工作可幫助學習。
總之,是個積累的過程,你了解的越多,學習就越好,所以多記憶,選擇自己的學習方法。祝學習成功!
7. 學習方案
既然是重點班,相信這個班的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學習鬆懈下來也許是因為學生們還處在小學的那種鬆懈的學習習慣中,因此首先得讓班級里的同學了解他們已經是初中生了而不是小學生了,這需要班主任做一些思想工作。另外,從小學剛步入初中,最大的變化是學習科目多了,但語數外始終應該是學生學習的重點。語文最好是鼓勵學生們多練習寫作,這是學好語文的關鍵之一。初中數學相對於小學在難度上是一個提升,所以要先跟學生說好要在平時上課認真聽講,更重要的是在課後要多做題多練,這是學好數學永恆的真理。而學習外語則需要花很多時間,總結起來就是要多聽多讀多寫,我建議你們班在英語早讀時在背會老師要求的單詞片語後要抽出點時間讓同學們互相交流,因為你們以後就會知道口語對一個英語學習者來說有多重要,而且可能的話可以在課間放一些英語磁帶來練習你們的聽力,也是為了矯正你們的口語發音。而其他科目在我看來就是要多看多背,這就需要學生們提高早讀的效率了。
8. 七年級學生家長是如何督促孩子學習的個人總結
我們一直覺得孩子在年幼時好教,但到了初中高中就很難教育了。聽起來也好象真就是這樣子,可我要說,這是一種錯覺,有些家長從來就沒有認真思考孩子的自我世界,他的心靈成長,只是一味地用自己的尺子去測量孩子,用學業成績去把目光聚焦。從而造成了兩代人的世界發生了疏離。我們為何會認為隔代教育存在嚴重的代溝呢?其實就是祖父母的世界與孫輩之間相去太遠,換了父母親自來教養孩子,同樣是這一問題在做梗,就因為父母不能很好理解孩子自我成長的世界,無法進入孩子的心靈,從而失去與孩子連接的機會。實際的情況是,在早期教育中就從來沒有好好引導過孩子,如今孩子大了,管不住了,就心急如焚,四處尋求良方,這種家長太多了。正好反映出家長引導失當,可以作為家長反思的切入點。
一、孩子的自我成長
我們往往不習慣於用孩子的眼光去理解孩子,也不懂得孩子的成長規律、內心演變。這樣就產生了兩種現狀:
第一種現狀拔苗助長,即用成人世界的價值取向打斷孩子的自我成長。我借用許宜銘老師講的一個禪宗故事來說說。佛陀的降生:佛陀降生,聽說他不是跟正常人一樣從母親子宮懷孕、從陰道生出來的,他是從腋下降生,生出來後就會走路,走了七步路,每走一步,地上就會浮起一朵蓮花,走到第七步,他就站住,右手指天,左手指地,然後說了八個字「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我們每個人的自我,這個肉身來到人間,心靈依附在這個肉體,結合而具象地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形成了自我,這個自我的感覺一開始的時候,出生的法象(即狀貌),就是這八字「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任何一個嬰孩的意識世界裡,他就是宇宙的核心、中心點,一切的存在都是以他為主,他有任何的需要,肚子餓了、尿布濕了、被蚊子叮了、吃得太脹了,他都會用哭聲呼喚。然後家長都會來檢查一切他的需要,盡量去滿足他、照顧他,幫他生存下來。一個嬰兒來到人間的時候,他的意識的狀誠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1歲,發展他的身體;
1-3歲,發展他的情緒;
3-6歲,把生命的經驗跟文字跟象徵認知的東西開始結合;
6-12歲,他學習了社會的角色,開始探索生命的奧妙;
12-18歲,他運用了抽象思維,大量地廣泛地吸納一切的知識,進行自我調整,建構自我世界。這些正在發展的一切的一切,突然被介入、被干擾、被打斷,他唯我獨尊的自我意識,逐漸被一層一層地削弱,他漸漸漸漸地感覺到,「如果我是我,那麼我就不夠好」,不被認同,人人都經歷了很多這樣的教育,數千萬次吧,「你看看哥哥他怎麼樣?你看看弟弟他怎麼樣?,你看看隔壁的小王,老是在學校里受表揚」,這樣的一切社會價值觀被拿出來表揚的時候,都有另外的信息告訴他,「你如果只是你自己,你就不夠好」。其實,存在的本身就有那個價值,有它的意義,存在著、呼吸著、感知著、感受著,本身就是生命的真相,這就是最有價值、最高價值、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可是,家長會因為自己成長的經驗(也就是他的命運),而不能接納孩子的這種原生狀態,因為不能符合社會功利價值的要求,以成人世界的方式悍然介入、打斷、干涉;或是受不孩子成長慢騰騰的狀態,忍不得就要「強制執行」。這就是拔苗助長。
第二種現狀是刻舟求劍。
如果說孩子在童年時,主要的學習動力來自於父母的要求。那麼中學階段,孩子是因為喜歡學習而學習,父母要幫助孩子完成由被動學轉向自主學習的過渡。由於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發育逐漸成熟、自我意識的飛躍發展,成長發育的需要使孩子開始擺脫對父母的心理依賴,這是孩子由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的必然的過程,也是完成生命個體的獨立的必經之路。但是這種自我成長,也導致孩子因父母的話不在那麼重要而失去了學習的目標,他們不再是為父母而學,但又找不到為自己學習的感覺,如果本身對學習沒有興趣,那麼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家長往往停留在原來對孩子的理解,直到孩子公然對抗起來,或是忽然對你說「不!」的時候,才猛醒過來,自己在老罐裝新酒,不得了了,卻又找不到適當的辦法,急得團團轉,一些家長會採取打壓的極端手段,試圖一舉拿下,結果如何呢?大家可想而知。這種轉變發生在初一下期至初三上期的兩年時間里。其實每個孩子在中學時代心理上還是很依賴父母的,他們很在意父母的看法。如果父母以分享的方式對孩子某方面做出的努力給予贊賞和鼓勵,孩子就會更加努力的做好那件事情;父母以接納的方式寬待孩子的青澀與不足,孩子會迎難而上、努力調整好自己。孩子在學習中每取得的一點小小的進步和付出的一次次努力,都是他在探索、調整自己。他們會因為學習進步可以獲得父母稱贊、得到認可而開心,他們對學習就會充滿興趣和自信;然而,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努力視而不見,不考慮孩子自身的具體情況,只是簡單的拿分數與其他孩子比較,然後給孩子施加壓力,久而久之孩子會對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孩子就有可能產生厭學情緒。
孩子開始沒有宏圖大計,孩子的心理是有積極向上的願望的,但是為什麼沒有堅持下來?孩子在努力的過程中,可能遇到了他這個年齡無法解決的困難:也許他對自己努力的結果期望過高,當付出的努力達不到他想要得到的結果時,他氣餒了;或者他的努力並沒有得到父母或教師的肯定,讓他失去了信心。這個時期的孩子,心理還不成熟,他們會因一件事情的成功而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了幻想的誇大,也會因一件事情的失敗,陷入極度的自卑之中,全盤否定自己。要求孩子在少年時代的基礎知識是做到很扎實的,那是苛刻的。當他想努力時,他會遇到很多困難,孩子靠得是少年人的幻想做為努力的動力,一旦這種幻想受挫,孩子很容易對自己失去信心,因而放棄繼續努力。要想讓孩子努力過程中不放棄,父母要做好啦啦隊員,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喝彩,當孩子的努力遭遇到挫折時,父母要做好消防員,給予孩子及時的疏導,教會孩子客觀的看待努力過程中的挫折,幫助他正視前進路上出現的挫折,並把挫折變為繼續努力的動力。做到這些需要以良好的親子溝通為基礎,只有當孩子信任父母,知道自己無論遭遇到什麼,父母都會理解和幫助自己,他們才會願意向父母敞開心扉,才會在遇到困難時主動向父母求助。
第三是青春期身心變化規律:初中階段是孩子身心加速發展的一個特殊階段。生理上,是青春發育期,身高、體重突增、性發育並走向性成熟。伴隨著生理上的激變,心理發展面臨著一個艱難的過渡期,美國心理學家霍林渥斯把它稱為心理上的斷乳期。處在這一時期的少年,存在著錯綜復雜的心理矛盾,構成他們十分特殊的心理狀態和外在行為,是教育孩子的良機,如果家長了解孩子這一階段的內心沖突和心理狀態,選擇良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從此初中生的身心發展就可能非常順利,為將來進一步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反之,則可能使學生經受曲折,變得很難教育,給以後的發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困難。不少十分聰明、原本可望成材的孩子,就是因為初中階段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導,不能順利地度過「心理性斷乳期」而喪失成才機會的,因此前程無望。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由於身體發育進入人生第二高峰期,加上知識能力的增長、外界環境的變化影響,心理上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兒童的生活模式逐漸被打破,而成人的生活模式還沒有建立起來,因此,這一時期,少年的發展充滿了矛盾的色彩,主要是三個方面:
1、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生理的發育,社會接觸面的拓寬,開始使初中生產生強烈的自我意識和「成人感」,他們對自己日益增長的體力和智力產生了較高的估計,因而在心理上的獨立要求與自尊隨之增強,表現為:開始有了獨立的見解;要求象成人一樣獨立生活;爭強好勝,不甘示弱。但現實地看,他們還嫩得很,從經濟上和應變力上都只能是依賴。
2、性心理發展和心理上准備不足的矛盾。即性意識的萌動與調節自控能力落後的矛盾,青春期是摔不起跟頭的,哪怕一丁點的偏差,一丁點的傷害,都會留下深遠的痛,都會左右以後的人生。這是多事之秋。
3、心理的閉鎖性與強烈要求交往、要求理解的矛盾。即閉鎖性與合群性的矛盾,但閉鎖並不等於一定不合群,相反,可能更合群。初中生人際關系有其自身的特點:同學間的相互關系逐漸多樣化,勝過師生和與父母的關系;少年的友誼具有絕對的忠誠、坦白;有較多的自發夥伴群,其中女生多於男生;人際關系中兩性距離在形式上依然很嚴格,內心深處開始模糊地對異性有好感。
二、教育的本質是滲透
「講道理他都懂,每次也都信誓旦旦地保證,可一離了我們的眼就不是他了.」我常聽到家長這樣抱怨孩子,也許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的幫助孩子了,卻搞不懂自己的幫助為什麼會沒有效果?當孩子不能自控時,父母往往以為對孩子孩子沒有聽懂自己所講的道理,於是一而再的重復的給孩子講道理。自己能講得都講了,孩子也聽煩了,父母覺得孩子應該懂這些道理了,但是一到實際中孩子還是不能自我約束,這就讓父母即束手無策又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嘆一聲:這孩子怎麼這么不懂事呢?究其實質,是孩子心理上的問題沒有解決。要如何解決呢?問題從哪個根源上產生,就從哪裡入手,這就意味著家長要進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進不到孩子的內心,自然得不到孩子的呼應。你怕麻煩,不想把工作做得更細,到頭來你會更麻煩,只會按慣有的想法去教導孩子,結果是孩子花樣百出,家長只有招駕之功而無還手之力;如果你是不知道怎麼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那麼你就學習,要找到打開孩子心扉的通路。所以,要徹底改變孩子,不是尋找哪些能打動孩子話語,也沒有什麼不用費力就能一蹴而就、扭轉乾坤的妙方,從來就沒有救世主和點石成金的手指;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父母先意識到自己在教育中,那些無意識的失誤,從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做起,孩子會緣於你的改變而改變。「孩子不順從我,換一種思維,我忽然置教育於不顧,專事學習以求徹底改造自己,則不僅贏得自身的解放,和內心的光明,而且贏得孩子的敬重。」人性不是一方固定的土石,人性就象是水,教師或是家長只能因人而異,因勢利導,很多的人就失敗在這一點上,他們往往不知因什麼勢,怎麼地導!家庭教育永遠不是蜻蜓點水式,不在一朝一夕,也不能以一成不變的方式解決問題,人類成長的復雜性註定了家長們只能只能一點一點地、用真愛去澆灌、用靈氣去感染、用生活的細節加以啟發,用自己的主動性引導孩子的主動性,這就是教育的滲透性特點。
三、得其心而教之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盡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一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和家長的首條金科玉律」。若能深入一個人的內心,哪怕是與你同齡人、抑或是年紀大的人,都可以被你引導。而對於你自己的孩子,往往因太過於急切,反而失去了水準,你內心的標尺發生了頃斜,以致於不能以平常心態來面對,沒有一種耐性來細細引導。所以孔夫子在兩千年以前就提出了循循善誘的教育理想,誰能做到循循善誘,那就是世界級的教育大師,成為孩子或是大人不可拒絕的朋友。尊重孩子,保持心靈溝通。假如我們把孩子比做一棵樹的話,樹冠是孩子的智力,樹干是孩子的身體,而樹根是孩子的心靈,是孩子的生命之根。所以我們必須把目光盯在孩子的心靈的培養上,塑造孩子的生命之根。要想保持與孩子的心靈相通,就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就是信任孩子;尊重孩子意味著彼此平等;尊重孩子必須從內心去尊重孩子的需要。只有達到心靈的細微之處,才能找到收發的最佳時機。這里,實際上把大家引入到了現代心理學領域。有心的指導師或家長,可以沿著這條路深入探究。
四、引導能力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教子如同牽牛,你在後面拖牛的尾巴,牛是被動的,你費力不討好;牽牛鼻子,用的是巧力,牛自然乖乖聽話,到了最後,你不用牽了,只要遠遠地看著就行,這得你自己有心有智慧。引導孩子學習興趣,就是要引導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對於一個中學生來說,如果有了學習的主動性,根本不用你監督,他會自己努力的。」中學階段,說穿了,就是一個家長漸次放開管教的過程,家長最終要把一切都交給孩子,讓孩子逐漸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生活的主人,成為思想的主人,成為自主面對現實的、頂天立地的、挺直了脊樑骨的人。這就是我所說的引導的本意。一個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時間的,要允許孩子一點點的改變,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還會表現出許多做不到之處,上面這位家長操之過急,結果會適得其反。要耐心的從細微之處發現孩子的一些小小的改變,對於孩子的每一細微改變都不要忽視,只要發現就表揚,積小溪以成江河湖海,最終使孩子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有的家長害怕傷及孩子,就採取所謂的「賞識教育」,一切小心翼翼地順從孩子,誇大其詞地吹噓孩子,甚至於完全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放任自流,於是也弄得不可收拾。而不知賞識是為了建立起溝通的橋梁,為了營造親子和諧的氛圍,賞識的最終目的以實現對孩子的有效引導為歸依。收與放,寬與嚴,並非一味的溫情默默,也不是一味的苛刻嚴酷,我們要堅持三條原則:
滋養而不束縛,尊重而不放縱;
接納孩子情緒的渲泄,但不接納其錯誤的行為;
娛樂從屬於學習,而學習從屬於孩子的生命成長(指自我成長、心靈成長)。
1、進行理想教育
雖然理想的東西並不能說一定會實現,但有理想和沒有理想的人是完全不同的。理想是一盞明燈,是人前行的方向。在理想教育中,將考驗我們家長的價值觀和人才觀。沒有理想的孩子,就很難解決好一個問題——學習的間隙問題。比如說:課間休息怎麼處理?節假日怎麼處理?人際關系怎麼處理?心情不好時怎麼處理?家境貧困怎麼處理?親友擔憂怎麼處理?面對這些邊緣問題,孩子很難得出適當的選擇。因為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被動者。我的外侄女考上了重本,我總結說,記得她進高中第一天就下定決心,要做一個精算師,你看,她目標一訂,人就不同了:在與同學交往時,她就在嘻嘻哈哈的笑鬧中訓練自己能否走進別人的心靈;她進書店總能買到自己要的書,她在課間和節假休息是有原則的,玩電腦止於精神調劑,三年高中,沒讓家裡操過半點心…總之,學習之中和學習之外的一切都服從於一個目標——未來的精算師,很多的問題,在別人那裡模稜兩可,而在她那裡則是取捨分明。這就是做一個有心人啊!人,無志不立。沒有理想的人,既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有限資源,又不能卓有成效地經營自我!一個人有了夢想,身上就罩著一層美麗的光環,更有一種得自天助的力量。中學生對現實生活往往缺乏理解,這個方面是無時無刻都要進行滲透,暗示孩子對未來進行思考,對遠與近、內與外、德與才的相互關系進行啟示和教導,而不可用家長自己的想法取代孩子的理想或目標。
2、聚焦培養孩子的主動性
主動性是深藏於人性之中的第一靈動。孩子的主動性,是孩子內在的自由,是一種對外境的積極的回應。我們向孩子提問,並不是為了得到標準的答案,而是投石問路,試探孩子如何來回應,用以觀察孩子內心圖式的察覺能力如何,測驗孩子天性受激發的程度。
3、引導要用巧力,幽默教子
引導孩子,不可能不用力,但不是用蠻力,而是學著用巧力。學著利用生活中的情鏡,實行潛移默化的啟示,讓孩子心神俱至。那些用心過重的家長,要學會輕松教子,四兩撥千斤。幽默教子,幽默是人際溝通的有效方式。有的人做不好事情,有的人教不好孩子,都是因為用心過重,言語粗糙,面目可憎的緣故。世界上有人拒絕痛苦,有人拒絕憂傷,但決不會有人拒絕笑聲。能夠養育我們這般人的除了糧食,還有幽默。人的生活,不能過分嚴肅,精神有張無馳會被壓跨的,如果生活缺少了情趣,精神表現為呆板,就沒有了親和力。做人,不可過於清苦,也不能過於枯燥。生活是原生態的,笑聲並不難以找到。一個人能避開正面沖突,視困境於不顧,發現生活的乖張情致,一語破的,自嘲自謔,也是一種輕松面對現實的態度;真正有趣的也許還在於孩子似的真誠,所以,我們應當向孩子學習。在教育孩子時,父母如果經常能想到「寓教於樂」,再頑皮、再固執的孩子也會轉變的。幽默表面上只是一種教育手段,實際上它貫穿的是一種樂觀精神,一種堅信「明天會更好」的執著,反映了教育的人文本質。生活中有我們的養料,正如我們從土壤中能刨到食物。我們拿什麼來教育孩子呢,孩子就是我們的土地,是我們園中開的花果,我們只有忠實的季節、忠實於土地、取材於土地(即進入孩子的世界),我們的孩子才會結出幸福之果。我們就從孩子身上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這叫做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於是我們找到了童心,找到了樂趣,也學會了與孩子相處。這是因為,我們一定要找到這樣一個入口處,使孩子樂意,而家長不累,不然,我們不僅會勞而無功,反而有害孩子的天性。我們有力,可盡使;我們知道結論,不可盡說;我們懂得利害,就讓孩子嘗試;我們看到偏差,巧妙加以引導,不使孩子看見手中的鞭,口中的咒。
4、生活即教育情境——無痕的教育
生活中的小變化、小物件都可成為教育的情境。喝一杯水、吃一個瓜、說一句話、接人待物都無不蘊含著育人的道理;一部歷史、一個故事、一個事件、一場影視、一本書都是激發天資的情境,這就需要家長去做一個有心人,面對生活之點滴,當成教育的契機,隨時隨地可以點撥孩子,點燃思想,但要做到收發自如、生動自然而不著痕跡(而不要變成嘮叨)。這就是「家長的主動性」!這就是無痕教育。父母應當以教練的姿態、導演的手法、朋友般的同聲相求去接近孩子的天真,接納孩子的過失,在頃聽、撫摸、理解的基礎上,留意孩子真實的情感和內心的需求,才能因勢利導、克服心理壓力,走出成長的誤區。應當帶領孩子走進大自然,走進曠野之中,讓孩子欣賞空中的飛鳥、奔跑的動物、夕陽的余輝、山巒的起伏、大海的洪波、雲彩的變幻;也應當與孩子一起鍛煉,在運動中體驗靈與肉的極限,砥勵生命的意志。父母不是害怕孩子網游成癮么?那麼,家長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去上網,與孩子共同成長,共同去領略網路世界的精靈,觸摸信息時代的「伊妹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