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應急預案演練包括哪些內容
(1)總則:說明編制預案的目的、工作原則、編制依據、適用范圍等。
(2)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明確各組織機構的職責、權利和義務,以突發事故應急響應全過程為主線,明確事故發生、報警、響應、結束、善後處理處置等環節的主管部門與協作部門;以應急准備及保障機構為支線,明確各參與部門的職責。
(3)預警和預防機制:包括信息監測與報告,預警預防行動,預警支持系統,預警級別及發布(建議分為四級預警)。
(4)應急響應:包括分級響應程序(原則上按一般、較大、重大、特別重大四級啟動相應預案),信息共享和處理,通訊,指揮和協調,緊急處置,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群眾的安全防護,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事故調查分析、檢測與後果評估,新聞報道,應急結束等11個要素。
(5)後期處置:包括善後處置、社會救助、保險、事故調查報告和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
(6)保障措施:包括通信與信息保障,應急支援與裝備保障,技術儲備與保障,宣傳、培訓和演習,監督檢查等。
(7)附則:包括有關術語、定義,預案管理與更新,國際溝通與協作,獎勵與責任,制定與解釋部門,預案實施或生效時間等。
(8)附錄:包括相關的應急預案、預案總體目錄、分預案目錄、各種規范化格式文本,相關機構和人員通訊錄等。
(1)安全培訓與應急演練擴展閱讀
應急預案演練的目的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檢驗預案。通過開展應急預案演練,查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備。通過開展應急預案演練,檢查對突發火災事故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准備情況,發現不足並及時予以調整補充,做好應急准備工作。
(3)鍛煉隊伍。通過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增強演練組織單位、參與單位和人員等對應急預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應急處置能力。
(4)磨合機制。通過開展應急預案演練,進一步明確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職責任務,理順工作關系,完善應急機制。
(5)科普宣教。通過開展應急預案演練,普及應急知識,提高公眾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救互救等災害應對能力。
B. 開展安全教育及應急演練活動有何實際意義
提高自救自護能力,有助於學生學習並掌握自救脫險技能與本領。 能夠提高並強化安專全意屬識,減少或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C. 開展安全教育及應急演練活動有何實際意義
①有助於增強學生安全防範意識,提高自救自護能力
②有助於學生學習並掌握自救內脫險技能與本領。容
③有助於學生認識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珍愛生命
④履行學校的保護責任
豐富教學內容通過集中演練,使大家在實戰中得到鍛練,取得經驗,達到重視安全、防火、工作,充分認識到了提高自身應急事件的處置能力對於學校安全教育以及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性。體現了以人為本,科學施訓的演練理念,提高了各類預案中應急指揮人員的組織領導能力。
D. 應急預案演練和培訓的目的,是提高員工的什麼能力
應急預案演練和培訓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員工的安全,科學的思維以及對應急事件的有效處理。
E. 學生參加安全教育、應急演練,養成安全行為習慣,學習自救互救等安全知識和技能
學校應抓緊抓好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逐步建立起長效安全防範機制,促進學生自覺執行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由於年齡小,活潑愛動,所以經常會造成意外事故的發生。
每學期開始,學校要把第一周作為安全教育強化周,組織學生學習安全常識、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課,讓學生從心理上認識到生命寶貴,安全第一。通過養成教育,用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通過安全教育,強化養成教育的行為訓練,為一生平安打下堅實基礎。
教學生認識道路安全標志,了解和遵守交通規則,做到行走安全、外出乘車安全。不準讓未滿12周歲的未成年學生騎自行車上路,禁止學生駕駛機動車輛,教育學生走路要注意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不搶道、不搭險、不搭肩行,拐彎十字路口要小心,不攀爬、追逐機動車輛,不乘坐手扶拖拉機和無牌照、無保險的營運車。
(5)安全培訓與應急演練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樹立交通安全意識。
2、不乘坐非營運車輛和營運超員車輛。
3、回家、旅途中時要時刻注意自身財物安全,不留過多現金在身上,旅途過程中不要隨意和陌生人說話,提高警惕,防止上當受騙。
4、外出旅遊要結伴,不獨自到陌生和偏僻的地方,做好自我防護工作,不給罪犯可乘之機。
5、假期中要注意防火防水防電,注意飲食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