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全生產培訓的目標
為加強和規范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工作,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防範傷亡事故,減輕職業危害。
安全教育是使廣大職工熟悉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強預防事故、控制職業危害和應急處理的能力。
安全教育是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內容,堅持安全教育制度,搞好對全體職工的安全教育,對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⑵ 護理安全教育都有哪些方面
護理安全教育包括以下方面:
一. 切實加強護理安全教育,樹立以病人為中心服務理念,大力倡導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的思想。護理人員必須堅持每周一例會制度,參加每周的醫療安全教育學習,發現一次不執行按醫院的規章制度處罰。
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的理念,提供主動服務,加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提倡護理人員用「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服務於患者,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先進個人評選活動。
通過加強臨床護理工作,夯實基礎護理服務,在全社會樹立醫療衛生行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良好形象,弘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促進醫患關系和諧。
二.建立健全有關規章制度,明確崗位職責。總結經驗,逐步探索和完善適合我院的醫院護理管理制度,建立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護理工作水平。
(2)護理管路安全培訓目標擴展閱讀
護理安全具體措施:
1、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提高醫務人員對患者身份識別的准確性。
2、提高用葯安全。
3、建立與完善在特殊情況下醫務人員之間的有效溝通,做到正確執行醫囑。
4、建立臨床實驗室「危急值」報告制度。
5、嚴格防止手術患者的手術部位及術式發生錯誤。
6、嚴格執行手衛生,符合醫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7、防範與減少患者跌倒事件的發生。
8、防範與減少壓瘡發生。
9、鼓勵主動報告醫療安全(不良)事件。
10、鼓勵患者參與醫療安全。
⑶ 安全培訓的目的
騰訊眾創空間抄安全培訓的目襲的就是努力提高職工隊伍的安全素質;提高廣大職工對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安全生產的責任感;提高廣大職工遵守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的自覺性,增強安全生產的法制觀念;提高廣大職工的安全技術知識水平,熟練掌握操作技術要求和預防、處理事故的能力。 安全培訓的意義在於: 1、通過安全技術培訓提高安全生產水平; 2、通過安全培訓提高工人的技術知識水平; 3、通過安全培訓提高幹部的安全管理業務水平; 4、促進技術知識的更新。
⑷ 安全知識培訓的目的是什麼
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各級領導、全體職工正確認識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懂得實現安全生產、文明生產的科學知識,提高他們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使他們能夠自覺地執行安全生產方針和各項法令與規章制度,從而使其行為規范化、標准化,減少人為失誤與差錯。安全教育對於預防人為事故,加強安全管理,促進安全生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⑸ 護士規范化培訓的主要目的
原因:
新畢業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早期需輪轉不同的科室,接觸不同的病種。對他們來說,有意義的學習應該是幫助應用相關的科學理論,洞察分析日常工作中所面臨的困難及應對措施,而給予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培訓有利於他們盡快適應臨床環境的轉變,增強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的熱情,同時也有利於其護理專業的發展。
規范化培訓是年輕護士成長的基礎,年輕護士是護理隊伍隊伍的新生力量,他們直接影響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而且關乎著護理專業發展的提高。盡快提高他們的素質與能力是護理專業發展的需要,是護理隊伍建設的需要,也是護士自身的需要。因此,對年輕護士進行規范化培訓,可促進年輕護士學習的自覺性,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通過不斷的自我完善,以更好地適應護士角色,為職業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礎。
規范化培訓可提高護士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規范化操作是護理質量保證的基礎,更是護理安全保證的基礎。年輕護士通過規范化培訓,在護理專業知識水平和護理操作技能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對臨床護理工作的開展有很大的幫助,促進護士理論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也為患者提供優質、安全的護理服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規范化培訓可為年輕護士指引學習的方向,減輕護士學習過程中的茫然感而新畢業護士大多存在理論知識不扎實、操作技能不熟練、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差的問題。為此,培訓內容的設置應循序漸進,有基本到復雜,把加強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作為培訓的首要任務。同時,在培訓過程中引入應急能力、急救技能等方面的培訓,以提高新畢業護士的綜合運用能力和應變能力。隨著護理事業的不斷發展,對護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故培訓在抓基礎、強實踐的同時,應注重臨床實際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培訓中需不斷完善培訓方法,拓展培訓內容,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護士規范化培訓,為護理隊伍培養合格的人才,促進護理隊伍的整體發展,促進醫院護理工作內涵質量的不斷提升。
⑹ 護理規章制度的核心是
護理十四項核心制度
一、護理質量管理制度
(一)醫院成立由分管院長、護理部主任(副主任)、科護士長組成的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負責全院護理質量管理目標及各項護理質量標准制定並對護理質量實施控制與管理。
(二)護理質量實行護理部、科室、病區三級控制和管理。
1、 病區護理質量控制組(Ⅰ級):由2-3人組成,病區護士長參加並負責。按照質量標准對護理質量實施全面控制,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對出現的質量缺陷進行分析,制定改進措施。檢查有登記、記錄並及時反饋,每月填寫檢查登記表及護理質量月報表報上一級質控組。
2、科護理質量控制組(Ⅱ級):由3-5人組成,科護士長參加並負責。每月有計劃地或根據科室護理質量的薄弱環節進行檢查,填寫檢查登記表及護理質量月報表報護理部控制組,對於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研究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並落實。
3、護理部護理質量控制組(Ⅲ級):由8-10人組成,護理部主任參加並負責。每月按護理質量控制項目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對各病區護理工作進行檢查評價,填寫檢查登記表及綜合報表。及時研究、分析、解決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每月在護士長會議上反饋檢查結果,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整改。
(三)建立專職護理文書終末質量控制督察小組,由主管護師以上人員承擔負責全院護理文書質量檢查。每月對出院患者的體溫單、醫囑單、護理記錄單、手術護理記錄單等進行檢查評價,不定期到臨床科室抽查護理文書書寫質量,填寫檢查登記表上報護理部。
(四)對護理質量缺陷進行跟蹤監控,實現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五)各級質控組每月按時上報檢查結果,科及病區於每月30日以前報護理部,護理部負責對全院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填寫報表並在護士長例會上反饋檢查評價結果。
(六)護理部隨時向主管院長匯報全院護理質量控制與管理情況,每季度召開一次護理質量分析會,每年進行護理質量控制與管理總結並向全院護理人員通報。
(七)護理工作質量檢查考評結果作為各級護理人員的考核內容。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一)在科主任的領導下,病房管理由護士長負責,科主任積極協助,全體醫護人員參與。
(二)嚴格執行陪護制度,加強對陪護人員的管理,積極開展衛生宣教和健康教育。主管護士應及時向新住院患者介紹住院規則、醫院規章制度,及時進行安全教育,簽署住院患者告知書,教育患者共同參與病房管理。
(三)保持病房整潔、舒適、安靜、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輕、關門輕、操作輕、說話輕。
(四)統一病房陳設,室內物品和床位應擺放整齊,固定位置,未經護士長同意不得任意搬動。
(五)工作人員應遵守勞動紀律,堅守崗位。工作時間內必須按規定著裝。病房內不準吸煙,工作時間不聊天、不閑坐、不做私事。治療室、護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原則上,工作時間不接私人電話。
(六)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數配給給患者使用,出院時清點收回並做終末處理。
(七)護士長全面負責保管病房財產、設備,並分別指派專人管理,建立帳目,定期清點。如有遺失,及時查明原因,按規定處理。管理人員調動時,要辦好交接手續。
(八)定期召開公休座談會,聽取患者對醫療、護理、醫技、後勤等方面的意見,對患者反映的問題要有處理意見及反饋,不斷改進工作。
(九)病房內不接待非住院患者,不會客。值班醫生與護士及時清理非陪護人員,對可疑人員進行詢問。嚴禁散發各種傳單、廣告及推銷人員進入病房。
(十)注意節約水電、按時熄燈和關閉水龍頭,杜絕長流水,長明燈。
(十一)保持病房清潔衛生,注意通風,每日至少清掃兩次,每周大清掃一次。病房衛生間清潔、無味。
三、搶救工作制度
(一)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急救知識培訓,提高其搶救意識和搶救水平,搶救患者時做到人員到位、行動敏捷、有條不紊、分秒必爭。
(二)搶救時做到分工明確,密切配合,聽從指揮,堅守崗位。
(三)每日核對搶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帳物相符。各種急救葯品、器材及物品應做到「五定」:定數量品種、定點放置、定專人管理、定期消毒、滅菌、定期檢查維修。搶救物品不準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須處於應急狀態。無菌物品須註明滅菌日期,保證在有效期內使用。
(四)參加搶救人員必須掌握各種搶救技術和搶救常規,確保搶救的順利進行。
(五)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准確、及時填寫患者護理記錄單,記錄內容完整、准確。
(六)嚴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對制度,在搶救患者過程中,正確執行醫囑。口頭醫囑要求准確清楚,護士執行前必須復述一遍,確認無誤後再執行;保留安瓿以備事後查對。及時記錄護理記錄單,來不及記錄的於搶救結束後6小時內據實補記,並加以說明。
(七)搶救結束後及時清理各種物品並進行初步處理、登記。
(八)認真做好搶救患者的各項基礎護理及生活護理。煩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檔並採取保護性約束,確保患者安全。預防和減少並發症的發生。
四、分級護理制度
分級護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確定並實施不同級別的護理。分級護理分為四個級別: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和三級護理。
特級護理:(一)使用對象:
1.病情危重,隨時可能發生病情變化需要進行搶救的患者;2.重症監護患者;3.各種復雜或者大手術後的患者;4.嚴重創傷或大面積燒傷的患者;5.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並需要嚴密監護病情的患者;6.實施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並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險,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
(二)護理要點:
1.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征;2.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3.根據醫囑,准確測量出入量;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適和功能體位;6.實施床旁交接班。
一級護理:
(一)使用對象:
1.病情趨向穩定的重症患者;2.手術後或者治療期間需要嚴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穩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的患者。
(二)護理要點:
1.每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2.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3.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5.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二級護理
(一)使用對象:
1.病情穩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二)護理要點:
1.每2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2.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3.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護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三級護理:
(一)使用對象: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穩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自理且處於康復期的患者。
(二)護理要點:
每3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
4.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五、護理交接班制度
(一)病房護士實行24小時輪流值班制,值班人員履行各班職責護理患者。
(二)每天晨會集體交接班,全體醫護人員參加,一般不超 過15分鍾。由夜班護士詳細報告重危及新入院患者的病情、診斷及護理等有關事項,護士長根據報告作必要的總結,扼要的布置當天的工作。
(三)交班後,由護士長帶領接班者共同巡視病房,對危重患者、手術後患者、待產婦、分娩後、小兒患者以及有特殊情況的患者進行床頭交接班。
(四)對規定交接班的毒、麻、劇、限葯品及醫療器械、被服等當面交接清楚並簽字。
(五)除每天集體交接班外,各班均需按時交接。接班者應提前10-15分鍾到科室,清點應接物品,閱讀交接班報告和護理記錄單。交班者向接班者交清患者病情,並對危重、手術、小兒患者及新入院患者進行床頭交接。未交接清楚前,交班者不得離開崗位,凡因交接不清所出現的問題由接班者負責。
(六)值班者在交班前除完成本班各項工作外,需整理好所用物品,保持治療室、護士站清潔,並為下一班做好必要的准備。
(七)交班內容
患者的心理情況、病情變化、當天或次日手術患者及特殊檢查患者的准備工作及注意事項。當天患者的總數、新入院、出院、手術、分娩、病危、死亡、轉科(院)等及急救葯品器械、特殊治療和特殊標本的留取等。
(八)交班方法
1、文字交接:每班書寫護理記錄單,進行交班。
2、床頭交接:與接班者共同巡視病房,重點交接危重及大手術患者、
老年患者、小兒患者及特殊心理狀況的患者。
3、口頭交接:一般患者採取口頭交接。
六、查對制度
(一)處理醫囑、轉抄服葯卡、注射卡、護理單等時,必須認真核對患者的床號、姓名,執行醫囑時應註明時間並簽字。醫囑要班班查對,每天總查對。每周大查對一次,護士長參加並簽名。每次查對後進行登記,參與查對者簽名。
(二)執行醫囑及各項處置時要做到「三查」、「七對」。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後查對;
七對:對床號、姓名、葯名、劑量、時間、用法、濃度。
(三)一般情況下不執行口頭醫囑。搶救時醫師可下達口頭醫囑,護士執行時必須復誦一遍,確定無誤後執行,並暫保留用過的空安瓿。搶救結束後及時補開醫囑(不超過6小時)。
(四)輸血:取血時應和血庫發血者共同查對。
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質量及輸血裝置是否完好;
八對:姓名、床號、住院號、瓶(袋)號、血型、交叉配血試驗結果、血液種類及劑量。
在確定無誤後方可取回,輸血前由兩人按上述項目復查一遍。輸血完畢應保留血袋12-24小時,以備必要時查對。將血袋上的條形碼粘貼於交叉配血報告單上,入病歷保存。
(五)使用葯品前要檢查葯瓶標簽上的葯名、失效期、批號和葯品質量,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擺葯後須經兩人查對後再執行。
(六)抽取各種血標本在注入容器前,應再次核對標簽上的各項內容,確保無誤。
(七)手術查對制度
1、六查十二對:
六查:(1)到病房接患者時查(2)患者入手術間時查(3)麻醉前查(4)消毒皮膚前查(5)開刀時查(6)關閉體腔前後查。
十二對:科別、床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手術間號、手術名稱、手術部位、所帶物品葯品、葯物過敏史及有無特殊感染、手術所用滅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數量是否符合。
2、手術取下標本,巡迴護士與手術者核對無誤後方可與病理檢驗單一並送檢。
3、手術標本送檢過程中各環節嚴格交接查對,並雙方簽字。
(八)供應室查對制度
1、回收器械物品時:查對名稱、數量,初步處理情況,器物完好程度。
2、清洗消毒時:查對消毒液的有效濃度及配製濃度;浸泡消毒時間、酶洗前殘余消毒液是否沖洗干凈。
3、包裝時:查對器械敷料的名稱、數量、質量、濕度。
4、滅菌前:查對器械敷料包裝規格是否符合要求,裝放方法是否正確;滅菌器各種儀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標准要求。
5、滅菌後:查試驗包化學指示卡是否變色、有無濕包。植入器械是否每次滅菌時進行生物學監測。
6、發放各類滅菌物品時:查對名稱、數量、外觀質量、滅菌標識等。
7、隨時查供應室備用的各種診療包是否在有效期內及保存條件是否符合要求。
8、一次性使用無菌物品:要查對批批檢驗報告單,並進行抽樣檢查。
9、及時對護理缺陷進行分析,查找原因並改進。
七、給葯制度
(一)護士必須嚴格根據醫囑給葯,不得擅自更改,對有疑問的醫囑,應了解清楚後方可給葯,避免盲目執行。
(二)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療目的,熟悉各種常用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進行葯物知識的介紹。
(三)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後查。
七對:床號、姓名、葯名、濃度、劑量、用法、時間。
(四)做治療前,護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五)給葯前要詢問患者有無葯物過敏史(需要時作過敏試驗)並向患者解釋以取得合作。用葯後要注意觀察葯物反應及治療效果,如有不良反應要及時報告醫師,並記錄護理記錄單,填寫葯物不良反應登記本。
(六)用葯時要檢查葯物有效期及有無變質。靜脈輸液時要檢查瓶蓋有無松動、瓶口有無裂縫,液體有無沉澱及絮狀物等。多種葯物聯合應用時,要注意配伍禁忌。
(七)安全正確用葯,合理掌握給葯時間、方法,葯物要做到現配現用,避免久置引起葯物污染或葯效降低。
(八)治療後所用的各種物品進行初步清理後,由中心供應室回收處理。口服葯杯定期清洗消毒備用。
(九)如發現給葯錯誤,應及時報告、處理,積極採取補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
八、護理查房制度
(一)護理部主任查房
1、護理部主任每日隨時輪流巡迴查房,查護士勞動紀律,無菌技術操作,崗位責任制的執行情況,以重病護理、消毒隔離、服務態度等為主要內容,並記錄查房結果。
2、每月進行專科護理大查房一次,有詳細查房結果。
3、選擇好疑難病例、危重患者或特殊病種進行查房。事先通知病房所查房內容,由病房護士長指定報告病例的護理人員進行准備,查房時要簡單報告病史、診斷、護理問題、治療護理措施等,查房完畢進行討論,並及時修訂護理計劃。
4、每月按護理工作要求,進行分項查房,嚴格考核、評價,促使護理質量達標。
(二)科護士長查房
1、每日上午巡視病房,查病房秩序和護士崗位責任制執行情況。
2、每兩周進行一次專科護理業務查房,方法同護理部主任查房的要求。
3、定期抽查護理表格書寫情況和各種表格登記情況。
(三)護士長查房
1、護士長隨時巡視病房,查各班護士職責執行情況、勞動紀律、無菌操作規程等執行情況。
2、每兩周一次護理業務查房,典型病例或危重患者隨時查房。並做好查房記錄。
3、組織教學查房,有目的、有計劃,根據教學要求,查典型病例,事先通知學員熟悉病歷及患者情況,組織大家共同討論,也可進行提問,由護士長做總結。
(四)參加醫生查房:
病區護士長或責任護士每周參加主任或科室大查房,以便進一步了解病情和護理工作質量。
(五)有條件的醫院,開展主任(副主任)護師、主管護師、護師三級業務查房。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一)護理人員對住院及門診就診患者必須進行一般衛生知識的宣教及健康教育。
(二)健康教育方式
1、個體指導:內容包括一般衛生知識,如個人衛生、公共衛生、飲食衛生;常見病、多發病、季節性傳染病的防病知識;急救常識、婦幼衛生、嬰兒保健、計劃生育等知識。在護理患者時,結合病情、家庭情況和生活條件做具體指導。
2、集體講解:門診患者可利用候診時間,住院患者根據作息時間。採取集中講解、示範、模擬操作相結合及播放電視錄象等形式進行。
3、文字宣傳:以黑板報、宣傳欄、編寫短文、健康教育處方、圖畫、詩歌等形式進行。
(三)對患者的衛生宣教要貫穿患者就醫的全過程。
1、門診患者在掛號、分診、診治等各環節均應有相應的衛生知識宣傳。
2、住院患者在入院介紹、診治護理過程、出院指導內容中均應有衛生常識及防病知識的宣教。住院患者的宣教要記錄在健康教育登記表中,並及時進行效果評價,責任護士及患者或家屬簽名。
十、護理會診制度
(一)凡屬復雜、疑難或跨科室和專業的護理問題和護理操作技術,均可申請護理會診。
(二)科間會診時,由要求會診科室的責任護士提出,護士長同意後填寫會診申請單,送至被邀請科室。被邀請科室接到通知後兩天內完成(急會診者應及時完成),並書寫會診記錄。
(三)科內會診,由責任護士提出,護士長或主管護師主持,召集有關人員參加,並進行總結。責任護士負責匯總會診意見。
(四)參加會診人員原則上應由副主任護師以上人員,或由被邀請科室護士長指派人員承擔。
(五)集體會診者,由護理部組織,申請科室主管護士負責介紹患者的病情,並認真記錄會診意見。
十一、患者身份識別制度
(一)護士在進行各項診療護理活動中,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至少同時使用姓名、性別、床號三項內容確認患者身份,不得僅以床號作為識別的依據。
(二)手術病人、昏迷、神志不清、無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以及小兒和一級護理的病人,均使用「腕帶」作為操作前識別病人身份的重要標識。護士在使用腕帶時,實行「雙核對」(腕帶與床頭卡同時核對),准確識別患者身份。
(三)使用腕帶前向病人或家屬做好宣教,使患者或家屬認識到使用腕帶的目的及重要性。
﹙四﹚填入腕帶的識別信息必須由兩名醫務人員核對後方可使用,若損壞需更新時,需要經兩人重新核對;腕帶內容填寫要求字跡清晰、准確規范,項目包括:病區、床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診斷等。
﹙五﹚在病房、手術室、ICU之間轉運交接病人時,除使用「腕帶」作為識別患者身份的標識外,嚴格按照交接程序進行交接,填寫交接登記本,雙方簽名。
﹙六﹚手術當日,手術室人員應與病區護士共同核對患者腕帶標識上的內容,並與病歷、患者或者家屬核對,無誤後方能送入手術間;麻醉前、手術開始前,巡迴護士、麻醉醫師、手術醫師共同核對患者手術部位等;術畢手術室護士應與病區護士認真核對腕帶、病歷,做好病人、病情、葯品及物品的交接,核對無誤後方可離開。
十二、護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確保治療、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護理部定期檢查考核。
(二)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堅持醫囑班班查對,每天總查對,護士長每周總查對一次並登記、簽名。
(三)毒、麻、限、劇葯品做到安全使用,專人管理,專櫃保管並加鎖。保持固定基數,用後督促醫師及時開處方補齊,每班交接並登記。
(四)內服、外用葯品分開放置,瓶簽清晰。
(五)各種搶救器械保持清潔、性能良好;急救葯品符合規定,用後及時補充,專人管理,每周清點兩次並登記;無菌物品標識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確保在有效期內。
(六)供應室供應的各種無菌物品經檢驗合格後方可發放。
(七)對於所發生的護理差錯,科室應及時組織討論,並上報護理部。
(八)對於有異常心理狀況的患者要加強監護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九)工作場所及病房內嚴禁患者使用非醫院配置的各種電爐、電磁爐、電飯鍋等電器,確保用電安全。
(十)制定並落實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預案和危重患者搶救護理預案。
十三、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
﹙一﹚建立不良事件報告登記本和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登記表,內容包括:皮膚壓瘡、患者跌倒、導管滑脫、意外傷害、用錯葯、打錯針等護理事件。
﹙二﹚一旦發生不良事件後,當事人應立即向護士長報告、護士長及當事人第一時間做好病人及家屬的安撫工作,積極採取補救措施,以減少或消除由於不良事件造成的不良後果。
﹙三﹚護士長及時組織人員對不良事件進行調查,針對具體情況,組織科室有關人員開展討論,進行原因分析、總結經驗教訓、制定防範措施,並進行詳細的記錄。同時填寫《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登記表》,記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地點、過程、後果、處理及防範措施,上報科護士長和護理部。
﹙四﹚科室在組織調查護理不良事件過程中,應當專人保管相關病案和資料,任何人不得塗改、偽造、隱藏、丟失,違者按情節輕重予以嚴肅處理。
﹙五﹚一般不良事件發生後要求24小時內報告;重大不良事件,情況緊急者應在處理的同時立即報告護理部及醫教辦。對發生不良事件的科室和個人有意隱瞞不報者,按情節輕重給予處理。
十四、病房一般消毒隔離管理制度
(一)病房內收住患者應按感染與非感染性疾病分別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覽表卡片上做標記。
(二)醫務人員進入感染患者房間,應嚴格執行相應疾病的消毒隔離及防護措施,必要時穿隔離衣、戴手套等。
(三)一般情況下,病房應定時開窗通風,每日2次。地面濕式清掃,必要時進行空氣消毒。發現明確污染時,應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轉院、轉科、死亡後均要進行終末消毒。
(四)患者的衣服、被單每周更換一次。被血液、體液污染時及時更換,在規定地點清點更換下的衣物及床單元用品。
(五)醫護人員在診治護理不同患者前後,應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劑擦洗。
(六)各種診療護理用品用後按醫院感染管理要求進行處理,特殊感染的患者採用一次性用品,用後裝入黃色塑料袋內並粘貼標識,專人負責回收。
(七)對特殊感染患者要嚴格限制探視及陪護人員,必要時穿隔離衣褲、戴口罩及帽子。
(八)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餘飯菜,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九)各種醫療廢物按規定收集、包裝、專人回收。
(十)病房及衛生間的拖把等衛生清潔用具,要分開使用,且標記清楚。用後消毒液浸泡,並清洗後晾掛備用。
(十一)患者的床頭櫃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濕式清掃,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十二)重點部門:如手術室、中心供應室、產房、重症監護室(ICU、CCU、NICU等)、導管介入治療室、內鏡室、口腔科、透析室等執行相應部門的消毒隔離要求。
(十三)特殊疾病和感染者按相關要求執行。
⑺ 安全生產培訓的目標是什麼
生產安全第一,在企業生產中,因為事故而導致的損失不可預估,所以如何保證生產安全也是企業管理重要的一部分,沒有安全,更談不上生產和質量,安全生產是一家。
1.安全生產的原則
安全生產的特點是:
(1)預防性:如果說設備的維修,還允許是事後的,那麼安全永遠應是預防性的,不允許事後狀況出現。事後意味著生命或健康代價,必須堅持措施在先,保護在先,預防在先。
(2)長期性:事故的防範,安全的行為,保護措施,預防手段和設施的建立是一項長久的、經常的細致的工作。生產的運行,一定會伴隨不安全因素的產生,任何時刻都不可掉以輕心。有些企業在5S管理活動中加上一項「安全」,變為6S就是對安全管理的強化表現,把安全作為一項長期性的工作.
(3)科學性:當代企業的現代化生產,任何不安全因素的產生都和生產運行、設備運行的結構、原理密切相關,而當代生產是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上,具有自身的規律性和科學性。只有不斷學習有關安全技術的科學知識,總結安全生產的經驗教訓,完善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並採取一些培訓一考核一授權持證上崗的保證體系,才能掌握安全生產的主動權。
(4)全員性:安全生產也是TPM全員生產維修的組成部分,全員性體現了安全與全員生命健康息息相關,全員重視安全的關系。
安全生產的原則是: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
(2)以我為主,從我做起;
(3)危險操作,不準、不做:
(4)嚴格遵守,安全規程。
2.安全生產管理的內容
(1)通過5S活動和TPM推進,不斷改善衛生和安全環境:
(2)TPM維修、操作規范應包含安全內容:
(3)安全教育與培訓有計劃進行,內容包含法律、法規、規章、崗位安全生產、危險崗位專門對策等內容:
(4)自檢、互檢和專門化檢查評估,使安全意識日常化,安全行為習慣化、規范化;
(5)不斷發現安全隱患,採取及時有力措施,消除事故潛在根源。
3.安全生產保障措施
安全生產保證首先應在組織上保證,TPM小組內容有專人負責機台和生產線安全工作,各層TPM推進委員會都應關注生產現場安全問題。TPM各層組織專門負責安全的成員,應審查安全技術措施.伴促執行,檢查安全、衛生、防火設施。檢查「三廢」排放,檢查安全操作行為執行情況,提出有利安全的改進建議.做好工傷事故記錄、統計、呈報和處理,做好事故分析研究.提出改進杜絕措施作為自己的主要職責。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安全制度,其內容包括生產前安全檢查程序,生產後安全檢查及記錄,安全操作程序、安全責任和獎罰條例等。
另外,還應健全安全信息反饋網路。即將現場的不安全信息及時通過網路傳遞到有關人員處,及時採取對策。建立安全評價制度,對不安全因素作出後果評價,提出整改方案,繪制生產現場崗位事故與對策圖,宣傳培訓,做到人人皆知。推進和健全安全與生產互動、互保運動,實行職工相互監督:相互檢查安全著裝、安全操作、安全信號、設備工具,相互提醒,攜手防範,共保安全。
為了使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變成每個員工的自覺潛意識行為,安全教育和培訓至關重要,其內容包括:
(1)法規意識教育:
(2)技術知識教育.即和設備、生產工藝、操作相關的安全知識;
(3)典型安全教訓和事故教育:
(4)安全技能實習和訓練。
安全的教育形式多樣,層次各異,工種各異,有常識和一般理論培訓,也有專門知識和現場操作培訓,還可通過竟賽形式鞏固培訓成果。
按照PDCA的原則,安全的評價檢查是安全工作閉環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安全檢查可以由上而下,也可以採取自檢、互檢方式進行。上級檢查要引導全員的互檢和自檢,把安全變成員工的主動和自覺行為,安全檢查內容包括:
(1)安全意識和法規的認識和了解:
(2)安全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安全設施的完善,安全環境的保證情況:
(3)安全隱患:
(4)安全制度的完善性、系統性和可行性。
⑻ 安全培訓的目的、意義是什麼
安全生產培訓是安全生產工作的一項從礎性工程,而對當前形勢,其任務越來越繁重,標准要求也越來越高,加強研究探索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自2004年以來,隨著我國各級安監機構的建立,各級安全生產培訓教育機構也應運而生,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川。多年來,筆者一直從事安全生產監若工作,經常深入安全生產培訓一線調研。大量的實踐證明,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培訓工作,一刻也不能放鬆。
一、安全生產培訓的對象及內容
安全生產培訓的主要日的之一,就是為了更好地提高企業爺理者和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共內容包括安全意識、竹理、技術、技能、制度等。在這些培訓一對象中,既有企業的高層領導者,也有普通的竹理人員,還有更多的一線從業人員。按照職業和身份不同,可共體分為以幾類:
企業的領導者和決策者,可以視為人的「大腦」,因為他們不但承載著企業未來的發展和決策,同時寸也決定企業安全生產的走向和發展。實踐證明,一個明智而有遠見的企業領導者,必須時刻不忘安全生產,時刻不忘搞好安全生產培訓,否則企業不會取得好的經濟效益,更談不土又好又快發展。
企業普通若理層可以視為人的「脊樑」,一個人能否挺直腰桿,關鍵在於此。因為這一層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如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的深入宣傳貫徹,各項規章制度、措施的具體落實等,都需要他們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企業的普通員工,他們身處安全生產一線,直接參與實施具體的工作和實踐,他們的一舉一動直接關繫到生產的安全。
(一)對企業決策層的安全培訓
企業決策層對內部的安全生產發展戰略以及人事安排、資金使用等有決策權,對他們的安全教育培訓重點應該包括國家的安全方針政策、安全法規、安全科技的應用等,使其真正成為企業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各級政府相關決策部署領導者,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領航人。
(二)對企業安全竹理人員的安全培訓
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是企業安全管理方面的中堅力量,也是企業安全生產的「主力軍」。特別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和科技含量的提升,現代化的企業更需要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安全生產竹理也是如此,否則就難以適應形勢和任務的需要。因此,要求企業安全竹理人員必須掌握現代化的安全生產的專業理科技知識,精通本行的安全生產若理技能技術。如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必須懂得甚至精通機電、通風、防爆、運輸、職業病危害等多方而的知識,掌握國家的安全生產政策法規、標准,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畏精神。因此,必須要加強對他們的安全培訓和教育,使其更好地履行安全生產應負的責任。
(三)對企業員工的安全培訓
員工是企業的主體,班組長是兵頭將尾,搞好這一群體的安全培訓尤為重要。通過全而系統的培訓和教育,讓他們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熟練地掌握安全技能,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杜絕「三違」,把事故和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二、安全生產培訓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
隨著安全發展戰略的加快實施,各級政府更加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並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促進了此項工作的深入開展。
自2004年開始,我省相繼成立了省安全生產教育中心等多傢具有二級資質的培訓結構,各縣(市、區)也先後組建了具有三、四級資質的培訓機構,這些培訓機構多數是在安監部門的直接領導下工作的。目前,省、市、縣安監部門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中有相當比例的同志過去沒搞過安全生產監管或培訓工作,從領導到具體的教學部門的人員基本是外行,迫切需要盡快提高自身素質。有的參加國家安監總局的培訓班,有的參加了省里的安全生產培訓班,一邊學一邊工作,逐步把安全生產培訓工作開展起來。有的安全培訓教育工作的直接領導很重視也很熱愛此項工作,積極刻苦地學習,很快變成了內行,工作開展有聲有色。
(一)培訓教材應注意的問題
國家安監總局對安全培訓的內容等有嚴格明確的規定培訓時間,尤其為企業辦班,教師授課必須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自編教材必須按照培訓大綱所規定內容編寫,做到有的放矢,學以致用。嚴禁用私自買來的教材進行授課,這些教材大多實用性差,內容的深度、廣度、適用度都較為欠缺,很難滿足培訓的需要,更達不到預期的培訓效果。
(二)培訓管理應該注意的問題
大部分學員是抱著求知的態度參加培訓的,以期掌握一些安全生產方面的知識,用於工作實踐,把本職工作干好。也有一部分同志主要是為了取得個安全生產資格證書,由於管理不嚴,學習不認真,有的實際聽課率還不足50%,只是不得不來。相當部分企業負責人,常常以工作忙、脫不開身為借口,不能按時到培訓機構聽課,有的甚至是派秘書或辦公室人員來聽聽課且代替答卷,取得個證書了事。這是企業負責人在安全生產培訓中存在的一個相當大的漏洞,應引起安監部門領導的充分重視,切實加強培訓管理,採取一些硬性措施,保證他們按照規定參訓,是十分必要的。
安全生產培訓工作是落實安全生產方針重要措施,是提高培訓對象安全素質的有效手段.我們必須A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並採取堅決措施,全力予以推進。針對以上列舉的種種現象,相關部門必須嚴格執法,嚴格規范,堅決防止走過場、做表面文章。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每名學員自覺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更好把安全生產標准化、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職業危害的預防工作等相關知識和經驗學到手,運用好。
⑼ 護理管理培訓內容
護理管理培訓大致可以分為3個主要方面:其一是護理學學術和管理的標准化;其二是護理信息的分類與編碼;其三是護理信息系統研究。
護理管理是把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作為主要目標的過程。世界衛生組織對護理管理是這樣定義的:護理管理是為了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系統地利用護士的潛在能力和有關的其他人員或設備、環境以及社會活動的過程。
護理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護士即是醫療的提供者又是醫療的協調者。在護理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護理信息,護理信息是醫院信息系統的重要內容,它包括科學技術信息、為診療服務的業務信息和護理管理的信息。
美國護理學家Swansburg指出:護理管理是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物力資源,以促進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高質量護理服務的過程。美國護理管理專家Gillies指出:護理管理是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照顧、關懷和舒適的工作過程,以達到為患者提供有效而經濟的護理服務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