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環保培訓的主要內容
看你是什麼單位想要培訓到什麼深度了~ 一般來說就是把環境保護的基本概念和一些經典事件介紹一下頂多再把沒十年開一次的世界環境會議的內容說一下就可以了~ 網路的知識就足夠~
如果你要講深的話環境規劃、監測、評價乃至環境政策法規,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生態恢復、能源利用等等那就多了去了~
『貳』 求環境保護培訓資料
寫文章時,如果字數不夠,可以用以下資料
馬永順保護環境的資料
馬永順,勞動模範。直隸寶坻(今屬天津)人。1937年進東北林區當伐木工人。1948年冬季,一人完成六個人的伐木量。195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鐵力林業局依吉密林場主任、鐵力林業局副主任。是中共十大、十一大代表,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五十年代曾創造安全伐木法、四季銼鋸法、流水作業法,在全國各林區推廣應用。先後十一次被評為黑龍江省、東北森林工業總局勞動模範。1956年、1959年兩次出席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會議。
在祖國版圖雄雞昂首的地方,有一片惹人注目的綠色。那綿延蒼茫的大森林以其豐
厚的饋贈,不僅為國家貢獻了棟梁之材,更哺育了許多壯士和英雄,馬永順的足跡從這
里起步。
建國初期的黑龍江小興安嶺林區,作業條件十分艱苦。冬天,天寒地凍,氣溫經常
在零下三四十度。西北風刮在身上,手腳凍得像貓咬似的疼痛;夏天,林子里一點風也
沒有,悶得人透不過氣。
林區工人上山採伐,吃的是高粱米,住的是地窖子。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一個采
伐期,馬永順就採伐木材1200立方米,一個人完成了6個人的工作量,創造了全國手工作
業伐木之最。50年代採伐作業,伐木工都是站著伐木頭,造成樹根過高。為了降低伐,
多出木材,馬永順就先用手把樹根周圍的積雪扒開,一條腿跪在地上,把鋸緊挨樹根采
伐,使伐根由過去的六七十公分高降到十公分以下。馬永順的左腿受過傷,跪著採伐,
傷口裂開了,疼痛萬分,可他一聲不響,咬牙堅持。東北林區推廣了馬永順的降低伐根
做法後,一年中就為國家增加了1400多萬元的財富。
馬永順不僅是個扎實苦乾的人,還是個善於琢磨道道兒巧乾的人。他把大肚子鋸改
成彎把子鋸,工效提高了3倍。他總結創造出了《安全伐木法》、《四季銼鋸法》,成為
全國手工採伐作業的教科書。
有一年秋天,暴雨傾盆,山洪暴發,通往林場的森林鐵路有好幾段被沖毀。馬永順
當時靜脈曲張病復發,小腿腫得碗口粗,正在家中休息治療。聽到消息,他忍著病痛從
床上爬起來,沖進搶險隊伍,大聲喊道:「搶險隊員『小馬』報到!」林區的秋天,河
水刺骨涼,馬永順全然不顧。他用鐵鍬挖土堵缺口,用手挖泥塊子,搬石頭,腿上的傷
口一陣陣鑽心疼痛。干著干著,突然頭昏眼花,一頭倒在泥水裡……他運沙石、修路、
硬是堅持了7天,直到鐵路通車。
他把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愛傾注在本職崗位,傾注在千里興安大森林。
周總理命名叫小馬
馬永順一生中獲得過許多榮譽稱號:「伐木能手」、「林海紅旗」、「森林巨
子」、「當代愚公」,可是「馬小伙」或「小馬」,馬永順自己聽來最順耳。如果你要
問「馬小伙的稱號是怎樣得來的?」他就會揮動著兩只大手,幽默地回答:「來頭可不
小哇,是周恩來總理『命名』的。」
1959年全國群英會上,馬永順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周總理問:「馬永順
同志,你今年多大年歲呀?」「總理,我46歲。」馬永順興奮地回答。周總理朗聲地笑
了,說:「46歲,還是小夥子嘛,你是來自東北林區的勞動模範,你們林業工人是很辛
苦的……你們不光要多出木材,出好木材,同時還要多造林,青山常在,永續利用!」
馬永順決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促進青山常在貢獻力量。從1960年開始,每年春
天造林季節,馬永順每天清晨上山,趕在正式上工前和下班後的時間植樹造林。中午休
息時,他也抓緊多栽幾棵樹。有一年,馬永順在鹿鳴林場造林,踩著一根倒木過一條小
河時,腳下一滑掉進河裡。他被水沖出10多米遠才拚命游到對岸,手裡拎著一條裝滿樹
苗的麻袋,卻沒撒手。
具有高度責任感的馬永順,不僅積極造林,還認真護林,看到樹苗受到損壞,就像
傷了他的心肝肺似的,立即採取保護措施。一次,馬永順乘車外出辦事,途經建設營林
所南山,想起一年前在這里栽了200多棵樹苗,就讓停下了車。他上山一看,林地被挖了
一個大坑,50多棵落葉松小樹被修路挖土給毀壞了。他既心痛又氣憤,回到鐵力,立即
找到局長「告狀」,制止了修路毀林的現象。
馬永順說:「我已向大山許了願,只要身子骨不散架,就要上山造林。」每年,他
不僅親自帶領全家人上山造林,別的林場造林,只要他知道了也都趕去參加。這些年,
僅他親手在馬永順林場造的林子就有300多畝。在他的精神激勵下,馬永順所在的林場已
累計造林1000多畝。「青年林」、「三八林」、「紅領巾林」、「個體林」、「奉獻
林」、「老有所為林」遍布山腳下、山坡中、山頭上。僅1999年,該場就造林4700畝。
馬永順的精神,已不僅僅在馬永順林場和鐵力林業局開花,也在黑龍江省森工林區遍地
開放。
向大山「還賬」
談起森林資源減少,生態失去平衡時,馬永順心裡就隱隱作痛。
1991年夏,大興安嶺林區發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災,直接經濟損失5億元之巨。馬
永順感悟到,人類不能總是向自然索取,應該把向自然的索取還給自然,以維護生態系
統的平衡,維護自己的生存空間。他常說:「可不能吃祖宗的飯,造子孫的孽呀!」
馬永順望著一片伐光了的遠山,感慨地說:「雖不能要伐木工負責,可我總覺得我
多伐木既是貢獻,也是欠下了大山一筆『賬』呀。我以前採伐了36500多棵樹,今後我要
上山栽樹,還上這筆賬。」自1960年,馬永順40多年種樹不止。1991年,馬永順已是78
歲高齡的人了。他掐指算了一下,還差近千棵樹沒有還上過去的採伐「欠賬」。這年春
節,他開了一個家庭會議,動員全家每年都要跟自己上山造林。5月1日這天,馬永順帶
領一家三代18口人組成馬家軍,來到荒山坡上植樹造林。他既當指揮員、戰斗員,又當
質量驗收員。經過全家人的努力,在荒山坡上栽下1500多棵落葉松樹苗。馬永順栽樹的
數量超過了過去的砍伐數量,多年的願望實現了。至今「馬家軍」上山造林已有九個春
秋。到1999年,全家人在荒山上栽植樹苗已達5萬多棵。
『叄』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實施方案怎麼寫有範例嗎
陝西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方案
陝西省環境保護廳
陝西省財政廳
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二○一一年五月
一、適用范圍
本工作方案適用於我省列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辦法》(以下簡稱《考核辦法》)中「附件3: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名單」中的41個縣區(見附件2)的生態環境質量考核評價。
西安市:周至縣
寶雞市:鳳縣、太白縣
延安市:子長縣、安塞縣、志丹縣、吳起縣
榆林市:綏德縣、米脂縣、佳縣、吳堡縣、清澗縣、子洲縣
漢中市:漢台區、南鄭縣、城固縣、洋縣、西鄉縣、勉縣、寧強縣、
略陽縣、鎮巴縣、留壩縣、佛坪縣
安康市:漢濱區、漢陰縣、石泉縣、寧陝縣 、紫陽縣、嵐皋縣、平利縣、鎮坪縣、旬陽縣、白河縣
商洛市:商州區、洛南縣、丹鳳縣、商南縣、山陽縣、鎮安縣、柞水縣。
其中試點縣:志丹縣、吳起縣、鎮坪縣、旬陽縣。
二、組織機構
為指導各市做好考核工作,省環保廳、省財政廳及省發改委聯合成立陝西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省環保廳廳長 何發理
副組長:省財政廳副廳長 韓中林
省發改委總工程師 樊維斌
省環保廳副廳長 李孝廉
成 員:省財政廳經建處處長 秦孝忠
省發改委規劃處處長 溫志剛
省環保廳監測處處長 李大虎
省環保廳規財處副處長 馬占斌
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 黃國全
領導小組下設陝西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省考核辦),辦公室設在省環保廳監測處,具體負責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各項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李大虎兼任。
三、任務分工
省財政廳:負責對考核評價工作的全過程進行指導與監督。
省發改委:負責對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漢中、安康、商洛三市的28個縣(區)考核評價工作的過程進行指導與監督。
省環保廳:負責考核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編制從2010年開始每年度的陝西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報告。
省環境監測中心站:負責考核評價的技術支持工作,整理匯總和審核各市縣區報送的數據資料,編寫技術審核報告,協助省環保廳完成考核評價工作。
有關市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組織轄區內的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開展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協調組織水質、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整理和審核。
被考核縣域人民政府:按照環保部和財政部、省環保廳要求填報相關數據、編寫自查報告,完成縣域水質、空氣質量監測工作。
四、考核程序
(一)列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名單中的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縣生態環境質量考核的自查工作,於每年1月底前向省考核辦報送自查報告。
(二)省考核辦於每年3月底前將全省的審核報告和審核意見上報環境保護部,同時抄報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省漢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聯席會議辦公室)。
五、2011年工作計劃
以2009年為基準年,考核評價41個縣(區)2010年的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變化情況。
2011年4月20日前:省環保廳聯合省財政廳轉發環境保護部、財政部聯合印發的《考核辦法》。
省環保廳和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參加國家相關培訓,准備試點縣域生態遙感影像。
省環保廳組織全省7市41縣相關人員開展培訓,制訂陝西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方案。
2011年4月25日前:被考核縣級人民政府按照《考核辦法》及《實施方案》的要求,將自查報告(見附件1)、數據資料報所在市級環保主管部門,各市審核後統一報送省環保廳。
2011年4月30日前:省環保廳對省域內被考核縣域的數據進行匯總整理,對數據質量進行審核,形成省級數據審核表並報送環境保護部。
2011年6月30日前: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於5月15日前完成4個試點縣域遙感解譯工作。被考核縣級人民政府做好迎接環保部抽查准備工作。
六、指標解釋
(一)林地覆蓋率:指標解釋按照國家林業部門概念,數據由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供。
計算公式:林地覆蓋率=縣域內林地面積/縣域面積×100%
(二)草地覆蓋率:指標解釋按照國家農業部門概念,數據由縣級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提供。
計算公式:草地覆蓋率=縣域內草地面積/縣域面積×100%
(三)水域濕地覆蓋率:指標解釋按照國家水利、林業部門概念。數據由縣級人民政府水利、林業主管部門提供。
計算公式:水域濕地覆蓋率=(縣域內河流面積+湖庫面積+灘塗面積+沼澤面積)/縣域面積×100%
(四)耕地和建設用地比例:指標解釋按照國家農業、國土資源、城建主管部門概念。數據由縣級人民政府農業、國土資源、城建主管部門提供。
計算公式:耕地和建設用地比例=(縣域內耕地(水田、旱地)面積+建設用地(城鎮用地、農村居民地及其他建設用地)面積)/縣域面積×100%。
(五)坡度大於15度耕地面積:縣域內山區、丘陵地區耕地及坡度≥15°的耕地面積。由縣級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提供。
(六)未利用土地面積:縣域內沙地、戈壁、裸地、鹽鹼地等未利用地面積。由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供。
(七)SO2排放強度:指單位面積SO2的排放量,單位:千克/平方公里。
計算公式:二氧化硫排放強度= SO2排放量/縣域面積
數據來源:環境保護部門環境統計數據,縣域面積由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供。
(八)COD排放強度:指單位面積COD的排放量,單位:千克/平方公里。
計算公式:COD排放強度=COD排放量/縣域面積
數據來源:環境保護部門環境統計數據,縣域面積由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供。
(九)固體廢物排放強度:指單位面積固體廢物排放量,單位:千克/平方公里。
計算公式:固體廢物排放強度=固體廢物排放量/縣域面積
數據來源:環境保護部門環境統計數據,縣域面積由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供。
(十)污染源排放達標率:污染源排放達標率包括工業污染源排放達標率和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放達標率。污染源主要是指縣級以上重點污染企業,包括國控、省控、市控和縣控的重點排污單位;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指縣城、鄉鎮工業區、開發區等的污水集中處理設施。
計算公式:污染源排放達標率=達標排放的污染源數量/區域內污染源總數或縣域內污染源監測達標次數總和/縣域內污染源監測次數總和
數據來源:數據來自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環境監測數據。採用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數據,嚴格按照地方或者國家頒布的行業污染物排放(控制)標准規定的項目進行監測,暫時沒有針對性排放標準的企業,監測項目按地方或國家頒布的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規定中的項目進行,具體監測項目由監督管理的環境保護部門確定。未按照《考核辦法》要求監測的,未監測頻次按不達標次數計算。
(十一)水質達標率:指達到Ⅰ-Ⅲ類水質要求的斷面佔全部監測斷面比例。數據來自環境保護部門環境監測數據。
計算公式:水質達標率=認證斷面達標頻次之和/認證斷面監測總頻次×100%。
數據來源:環境保護部門環境監測數據。未按照《考核辦法》要求監測的,未監測頻次按不達標次數計算。
(十二)空氣質量達標率:指縣域城鎮空氣質量優良以上的監測天數佔全年監測總天數的比例。空氣質量評價使用API指數法,用污染物日均值評價。
計算公式:空氣質量達標率=優良質量天數/全年監測總天數×100%。
數據來源:環境保護部門環境監測數據。未按照《考核辦法》要求監測的,未監測頻次按不達標次數計算。
七、自查報告
自查報告由被考核縣級人民政府完成。自查報告包括被考核縣域「數據指標匯總表」和「上報指標與2009年指標比較情況的說明」兩部分。
(一)數據指標匯總表
數據指標匯總表分為考核指標匯總表和副填報表兩部分。考核指標匯總表主要用於計算被考核縣域2009年、2010年EI值以及EI的年際動態值(△EI)。數據副填報表作為判別縣域生態環境保護效果的輔助依據。
各縣按照各自所屬生態功能類型,填寫匯總表中特徵指標的相關項目。
(二)數據填報要求及注意事項
1.縣級人民政府要認真准備,及時收集相關材料,客觀填報數據,編寫自查報告,保證數據填報規范性、可靠性及報送材料完整性。
2.縣級人民政府填報的數據需具有相關部門(如環保、農業、水利、林業、城建等)加蓋公章的證明。數據填報表、自查報告及相關的監測報告、數據提供證明報送省級環保主管部門。對於無法收集或獲取的數據,需說明原因。
3.填報數據時須注意數據量綱的轉換,避免填報出現差錯。
4.副填報表中C表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填報表,若為手工監測應逐次填寫監測日的日均值,不得填報月均值或年均值。
八、有關考核指標環境監測方案
被考核縣級人民政府每年度按照以下監測方案開展環境監測工作。本縣不具備環境監測能力的,應當委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或市環境監測站進行監測。
(一)環境質量監測
1.水環境質量監測
水環境監測主要監測地表水。
地表水監測以手工監測為主,自動監測作為補充。
(1)監測斷面布設 地表水監測斷面的設置應符合國家地表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要求。評價縣域內至少布設2個監測斷面,已有2個水質監測斷面(包括國控、省控或市控)的,則按照已有點位開展監測,不足2個監測斷面的,應在縣域范圍內選擇最大的河流(水系)和第二大河流(水系)各布設一個監測斷面。縣域范圍內無地表水體的不監測。
(2)監測項目 手工監測項目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中表1的指標(糞大腸菌群指標不監測),並增加流量和電導率項目。
自動監測項目為水溫、pH值、溶解氧、電導率,濁度,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7項指標。
(3)監測時間及頻次 手工監測每年監測12次,每月監測一次。
自動監測時間為每日的0:00、4:00、8:00、12:00、16:00、20:00時采樣監測。
2.空氣質量監測
空氣質量監測以自動監測為主,尚未具備自動監測條件的採用手工監測或流動監測。
(1)監測點位 已開展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的,按已有點位開展監測;尚未開展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的,在縣城人口密集區布設監測點位,至少布設1個點位,開展手工或流動監測。
(2)監測項目 監測項目為總懸浮顆粒物(TSP)、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
(3)監測時間及頻次 手工監測和流動監測每月監測1次,連續監測5天;自動監測為每小時監測1次,手工監測方法按《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技術規范》(HJ/T194-2005)所規定的方法和技術要求進行。
3.污染源排放達標率
污染源監測按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有關規定執行,對國控、省控和市控和縣控污染源每季度至少監測一次。
(二)質量保證
水、空氣環境質量監測,執行相關的技術規定和標准,建立全程序的質量管理措施。
1.水質監測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 3838—2002)、《地下水質量標准》(GB/T14848-93)、《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 91—2002),《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第二版)》及《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的有關要求。
2.空氣質量監測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技術規范》 (HJ/T194—2005)、《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技術規范》(HJ/T193—2005)、《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3095—1996)及《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指南》的有關要求。
3.水、空氣監測從樣品採集、樣品流轉、樣品分析到數據審核都有完整的記錄,並三級審核,同時建立電子或紙質檔案。
九、質量控制
質量控制工作要貫穿整個考核評價工作。相關參與單位或部門都必須開展嚴格的質量控制工作。
(一)被考核縣域抽查
環境保護部負責組織開展結果抽查工作。抽查方式包括現場核查、高解析度遙感核查、以及無人機監測等。重點檢查具有以下情況的縣域:
(1)與2009年及上一年度相比,報送的指標數據或計算獲得的指標發生明顯變化的縣域;
(2)數據來源不明確,未能提供有效證明的縣域;
(3)未能按照《考核辦法》或實施方案要求提供數據材料的縣域。
(4)工作組織不力,數據填報不規范,存在胡填、亂填嫌疑的縣域;
(二)數據搜集質量控制
被考核縣域在收集數據資料或組織開展監測時,要嚴格執行相關的技術規范及規定。各部門提供的數據(如自然生態指標數據),均需有相應部門加蓋公章的證明文件;對於SO2、COD、固廢等指標數據必須是上級環保部門文件認定的數據;水質、空氣質量監測嚴格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 91-2002)、《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第二版)》及《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技術規范》(HJ/T194-2005)、《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技術規范》(HJ/T193-2005)、《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3095-1996)及《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的有關要求,同時從樣品采樣、流轉、分析測試、數據審核、監測報告都有完整的記錄,建立電子或紙質檔案。
十、縣級人民政府數據報送
(一)報送對象:省環境保護廳
(二)報送內容:自查報告、水質、空氣質量監測報告、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報告等,以及有關數據提供說明和證明材料(按此順序裝訂成冊)。
(三)報送時間:被考核縣級人民政府於每年1月底前,向所在地的市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送自查報告,由市級環保部門審核後統一報送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四)報送方式:電子版(光碟)和紙版一式兩份同時報送。附件:1.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自查報告
2.陝西省41個縣(市)生態功能區類型表
『肆』 如何培養生態文明意識
文明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成果,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周易》里說:「見龍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穎達註疏《尚書》時將「文明」解釋為:「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經天緯地」意為改造自然,屬物質文明;「照臨四方」意為驅走愚昧,屬精神文明。在西方語言體系中,「文明」一詞來源於古希臘「城邦」的代稱。 人類文明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原始文明。石器時代,人們必須依賴集體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質生產活動主要靠簡單的採集漁獵,為時上百萬年。第二階段是農業文明。鐵器的出現使人改變自然的能力產生了質的飛躍,為時一萬年。第三階段是工業文明。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現代化生活,為時三百年。從要素上分,文明的主體是人,體現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從時間上分,文明具有階段性,如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 三百年的工業文明以人類征服自然為主要特徵。世界工業化的發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達到極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態危機說明地球再沒能力支持工業文明的繼續發展。需要開創一個新的文明形態來延續人類的生存,這就是生態文明。如果說農業文明是「黃色文明」,工業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態文明就是「綠色文明」。生態,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與存在狀態,亦即自然生態。自然生態有著自在自為的發展規律。人類社會改變了這種規律,把自然生態納入到人類可以改造的范圍之內,這就形成了文明。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它將使人類社會形態發生根本轉變。 首先是倫理價值觀的轉變。西方傳統哲學認為,只有人是主體,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對象;因而只有人有價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沒有價值;因此只能對人講道德,無須對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講道德。這是工業文明人統治自然的哲學基礎。生態文明認為,不僅人是主體,自然也是主體;不僅人有價值,自然也有價值;不僅人有主動性,自然也有主動性;不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類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與其他生命共享一個地球。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還是西方的可持續發展,都說明生態文明是一個人性與生態性全面統一的社會形態。這種統一不是人性服從於生態性,也不是生態性服從於人性。用今天的話說,以人為本的生態和諧原則即是每個人全面發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工業文明的生產方式,從原料到產品到廢棄物,是一個非循環的生產;生活方式以物質主義為原則,以高消費為特徵,認為更多地消費資源就是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生態文明卻致力於構造一個以環境資源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准則、以可持續社會經濟文化政策為手段的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共贏,關鍵在於人的主動性。人的生活方式就應主動以實用節約為原則,以適度消費為特徵,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滿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生態文明既然是世界新潮流,按理應在發達國家首先興起,因為在那裡首先爆發生態危機。但一是因為西方強大的技術資金使本國生態危機得以緩解;二是因為西方工業文明的巨大慣性還要持續相當一段時間;三是因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斷向不發達地區轉移生態成本。西方失去了發展生態文明的機會。西方失去機會,就為中華民族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機會。 (二)生態文明與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是工業文明的遲到者,絕不能再成為生態文明的遲到者。中華文明的基本精神與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基本一致,從政治社會制度到文化哲學藝術,無不閃爍著生態智慧的光芒。生態倫理思想本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涵之一。 中國儒家主張「天人合一」,其本質是「主客合一」,肯定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所謂「天地變化,聖人效之」,「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儒家肯定天地萬物的內在價值,主張以仁愛之心對待自然,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說:「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中國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強調人要以尊重自然規律為最高准則,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為人生行為的基本皈依。強調人必須順應自然,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莊子把一種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稱為「物化」,也是主客體的相融。這與現代環境友好意識相通,與現代生態倫理學相合。 中國佛家認為萬物是佛性的統一,眾生平等,萬物皆有生存的權利。《涅槃經》中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佛教正是從善待萬物的立場出發,把「勿殺生」奉為「五戒」之首,生態倫理成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煉內容。 常有人用《周易》中「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來表述中華文明精神,這與生態文明的內涵一致。中華文明精神是解決生態危機、超越工業文明、建設生態文明的文化基礎。一些西方生態學家提出生態倫理應該進行「東方轉向」。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集會巴黎,會後得出的結論是:「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兩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三)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 文明的轉型決定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革。農業文明帶動了封建主義的產生,工業文明推動了資本主義的興起,而生態文明將促進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的超越,包含著對工業文明的反思,從而使生態文明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內在要求和社會主義的根本屬性。恩格斯說:「人們會重新感覺到,而且也認識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種把精神和物質、人類和自然、靈魂和肉體對立起來的荒謬的、反自然的觀點,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要實行這種調節,單是依靠認識是不夠的,這還需要對我們現有的生產方式,以及和這種生產方式連在一起的我們今天的整個社會制度實行完全的變革。」 對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完全變革的必然結果就是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是實現了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兩大和解」的生態文明社會。馬克思指出:「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於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於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 生態文明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首先強調以人為本原則,同時反對極端人類中心主義與極端生態中心主義。極端人類中心主義製造了嚴重的人類生存危機;極端生態中心主義卻過分強調人類社會必須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動。生態文明則認為人是價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發展必須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另外,在可持續發展與公平公正方面,生態文明也與當代社會主義原則基本一致。 生態文明為社會主義理論的融合提供了平台。生態文明作為對工業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種更為高級的人類文明形態;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對資本主義的超越,代表了一種更為美好的社會和諧理想。兩者內在的一致性使得它們能夠互為基礎,互為發展。生態文明為各派社會主義理論在更高層次的融合提供了發展空間,社會主義為生態文明的實現提供了制度保障。 生態文明也只能是社會主義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本質只能使本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而不會承擔全球的環境責任。生態社會主義由於將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相結合,是對社會主義本質的重大發現。生態問題必將成為社會主義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思想武器。發展中國家終將在社會主義旗幟下重新團結起來向發達國家討還生態成本。 生態文明應成為社會主義文明體系的基礎。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離不開生態文明,沒有良好的生態條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質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沒有生態安全,人類自身就會陷入不可逆轉的生存危機。生態文明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資本主義使人們擺脫封建枷鎖和宗教禁錮的同時,卻帶來新的剝削和壓迫,這使社會主義應運而生。社會主義自產生之日起就存在著改良與革命兩種選擇。無論是科學社會主義還是民主社會主義,都要研究資本主義自我發展的豐富活力,都要思考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給全人類帶來的諸多利弊。由於傳統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經濟現代化模式的一致性,使傳統社會主義不能有效應對資本主義全球化所帶來的全新挑戰。因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制度孰優孰劣,比的不是誰最能斗爭,比的也不僅僅是生產力,還要比誰最公平公正,誰最共同富裕,誰最有道德文化,誰最能可持續發展,誰最能帶來人的全面發展,誰最能使社會更加和諧。 針對全球化所帶來的一系列難題,例如生態問題,生態社會主義等新型社會主義流派的探索,不僅在學術上對社會主義進行了理論創新,也在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全球問題具體結合起來,給未來人類社會指出了新的方向。雖然生態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仍然單薄無力,仍具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但確為社會主義回應全球性問題提供了想像空間,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進一步完善。因為當代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使得社會主義不能只研究工業文明基礎上的階級關系,還必須研究人與自然的文化倫理。生態文明的重要意義正在於此。 對中國而言,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生態和諧觀,為實現生態文明提供了堅實的哲學基礎與思想源泉。今天,中國共產黨提出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等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完全可以與生態社會主義、世界可持續發展理念、中國傳統文化相互借鑒。它們之間的融合,必促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必促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促成全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新潮流,必促成社會主義真正代替資本主義,必促成人的全面發展和人類社會的和諧。對此,中國責無旁貸。
『伍』 如何培養學生環境意識,生態意識
我們一向以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而自豪,但現在,我國人均資源佔有率在全世界排名130多位,全國82.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3億多農民的飲用水是不潔凈的,有的地方甚至無水可飲。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作為地球上惟一具有理性的自然存在物,人類有權利用自然滿足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但也有義務尊重自然,保持生態的穩定性。可持續發展觀、科學發展觀已成為社會發展的最強音。開展生態環保教育要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所有人都享有生存環境不受污染和破壞、過上健康生活的權利,並承擔保護子孫後代持續生存發展的責任;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種享有其棲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壞、能夠維持生存的權利,人類則要承擔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每個人有義務關心他人和其他生命,破壞、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種生存權利的行為是不道德行為。要教育學生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地球。要將不隨地吐痰、不摘折花木、愛護小動物等行為習慣,從社會公德的角度上升到生態環保的層次,讓學生從人與自然的關系、從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進一步體會這些行為的價值。根據環保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如購買物品時要考慮耐用性、可循環利用性,垃圾袋裝和分類投放等。
『陸』 環境工程專業培養方案制定依據什麼文件
環境工程專業培養計劃
一、培養目標
環境工程是一門與土木建築、化學工程、生物學、氣象學、管理學和社會學等多門學科相關的交叉學科,通過評價人類生產和社會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用具體的工程、規劃和管理措施,控制環境污染,保護環境與資源,使社會、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
本專業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理念,具備水、氣、固及物理性等污染防治,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具有進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設計及運營能力,制定環境規劃和進行環境管理能力,以及環境工程新工藝和新設備的研究和開發能力,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學校等從事規劃、設計、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環境工程學科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基本要求
1、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勇於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奉獻的精神,有嚴謹的工作態度。
2、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能夠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聖義務。
3、在知識方面,要求掌握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礎知識。
4、在能力方面,要求掌握環境污染控制工藝與設備的設計方法,具有對環境科學技術與工程領域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進行研發、設計和管理等方面的初步能力,了解環境工程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5、在工程方面,受到環境工程實驗技能、工程實踐、計算機應用、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運營等基本訓練,了解環境工程領域的相關政策、法規、規范和標准。
三、學制與學位
學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
四、專業特色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扎實的環境工程理論知識、專業技術和工程設計能力,特別是在有機廢水的生物化學處理、可持續發展的垃圾填埋處置、綠色交通體系構建及環境污染修復的生態工程等方面的理論和技術具有特色。
五、主幹學科與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
主幹課程:土木工程制圖、工程力學、物理化學、工程流體力學、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環境規劃與管理
六、主要實踐教學及基本要求
主要實踐教學
基本要求
軍事技能訓練
完成解放軍條令條例教育與訓練、輕武器射擊、戰術、軍事地形學及綜合訓練
計算機基礎及繪圖實習
能夠使用計算機解決本專業的工程設計和計算等問題
微生物學實驗
掌握實驗的基本方法,鞏固理論知識
環境監測實驗
正確掌握常用的化學分析和一般儀器分析手段
環境工程實驗
掌握廢水、廢氣、固廢處理的基本流程與方法
課程設計
掌握工程設計的基本方法與步驟,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環境工程初步設計
認識實習
加深對本專業所涉及領域以及專業基礎知識的認識
生產實習
強調理論知識與生產應用的聯系,深化理論知識的理解,了解工程應用的基本知識
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
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環境工程初步設計、解決環境工程的實際問題
七、畢業學分基本要求
畢業總學分:
184
必修課學分
112
限修課學分
31
選修課學分
12
實踐、創新學分
29
八、課程設置細化表
課
程
類
型
課 程 名 稱
課
程
性
質
總
學
分
課內實踐教學學分
開 課 學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通
識
教
育
基
礎課
程
必
修
36
學分
限修
6
學分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Thought Morals Accomplishment and Basic Law
必修
3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必修
2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必修
3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Ⅰ、Ⅱ
The Introc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Chinese special Socialism Theoretical SystemⅠ、Ⅱ
必修
6
2
☆
☆
軍事理論
Military Theory
必修
2
1
☆
外語類
Foreign Languages
必修
16
☆
☆
☆
☆
體育Ⅰ~Ⅳ
Physical EcationⅠ~Ⅳ
必修
4
☆
☆
☆
☆
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
Caree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限修
6
學分
2
☆
大學生心理健康
Mental Hygiene of college
2
☆
生命科學導論
An Introction to Life Science
2
☆
大學語文
Colleg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
☆
知識經濟與創新
Intellectual Economy and innovation
2
☆
信息檢索
Searching Information
2
☆
英語V
College English V
2
☆
英語VI
College English VI
2
☆
大
類
學科
基
礎
必
修39
學分
限修6學分
高等數學I~II
Higher Mathematics I~II
必修
10
☆
☆
數學實驗C
Experimental Mathematics C
限修1
門
2
☆
數學建模C
Mathematical Modeling C
2
☆
大學物理A I~II
College Physics A I~II
必修
8
☆
☆
線性代數B
Linear Algebra B
必修
3
☆
數理方程C
Equation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C
限修
4學分
2
☆
數值計算C
Numerical Calculation C
2
☆
復變函數C
Complex Function C
2
☆
概率與數理統計B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B
必修
3
☆
大學計算機基礎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Science
必修
3
1
☆
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A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A
必
修
3
1
☆
無機化學與分析化學Ⅰ~Ⅱ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Ⅰ~Ⅱ
必
修
5
☆
☆
有機化學
Organic Chemistry
必
修
2
☆
物理化學
Physical Chemistry
必
修
2
☆
專業
基
礎
必修
37
學分
土木工程制圖Ⅰ~Ⅱ
Civil Engineering DrawingⅠ~Ⅱ
必修
5
☆
☆
工程力學C
Engineering Mechanics C
必
修
3
☆
環境工程概論
Introction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必
修
2
☆
環境工程原理(Ⅰ,Ⅱ)
Principl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必
修
5
☆
☆
環境工程微生物學
Microbiolog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必
修
3
☆
環境監測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必
修
2
☆
工程流體力學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必
修
2
☆
水污染控制工程(Ⅰ,Ⅱ)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I ,II)
必
修
5
☆
☆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Ⅰ,Ⅱ)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I ,II)
必
修
5
☆
☆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
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必
修
3
☆
環境規劃與管理(雙語)
Environmental Planning & Management (bilingual course)
必
修
2
☆
專
業
課
程
限修
19學分
環境工程類課程
土建工程基礎
Fundamentals of Building Projects
限修4門
10學分
2
☆
物理性污染控制
physical Pollution Control
3
1
☆
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
Recycling Technology of Solid Waste
2
☆
環境工程設計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sign
3
☆
環境工程技術經濟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ical economy
2
☆
環境工程施工技術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3
☆
環保設備基礎
Fundamental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2
☆
環境科學類課程
環境生態學
Environmental Ecology
限修4門
9學分
3
☆
環境經濟學基礎
Fundamentals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2
☆
環境影響評價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3
☆
環境法學
Law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
☆
環境化學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3
☆
環境地質學
Environmental Geology
2
☆
註:1、形勢與政策課程開課學期為1-7學期,每學期16學時。
2、課程設置細化表中未包含學生可任選的12學分課程。這12學分學生可在全校開設的所有選修課中選修。
九、主要實踐教學設置細化表
課程名稱
課程
性質
學分
開課學期
短1
短2
短3
學期
課內
實踐
環節
軍事技能訓練(含軍事理論)
必修
2
第一學期
大學物理實驗I~II
必修
2
第二學期
第三學期
有機化學實驗
必修
1
第三學期
物理化學實驗
必修
1
第三學期
環境工程微生物實驗
必修
2
第五學期
環境監測實驗
必修
1
第五學期
環境工程原理實驗
必修
1
第六學期
水污染控制工程實驗技術
必修
2
第六學期
第七學期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實驗技術
必修
2
第六學期
第七學期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實驗技術
必修
1
第六學期
計算機基礎實習
必修
0.5
☆
計算機繪圖實習
必修
0.5
☆
認識實習
必修
1
☆
課程設計
必修
2
☆
生產實習
必修
2
☆
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
必修
8
第八學期
課外創新實踐環節
社會實踐、文化素質教育實踐、研學活動等
必修
2
註:課外創新實踐環節包括(·社會實踐活動·文化素質教育實踐·參加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SRTP)項目·參加個性化實驗室項目·修讀創新類課程·參加學科競賽·提交研學作品(製品、設計、論文、報告、規劃、軟體等)及相關資料·發表論文(含參加國際、國內各級學術活動提交論文並被錄用或作報告)·聽科技、學術報告並撰寫與報告相關的材料,如文獻綜述、評論等·現代工業創新實踐證書等·校團委的揚華杯(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其他研學活動)
十、文化素質、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
1、嚴格控制課內學時,加強對教師備課和上課情況的檢查,鼓勵以小、精、活的方式組織教學,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積極開展課堂外的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參加課外科技活動,介入專業老師的科研課題,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和競賽。
3、在理論教學方面,要允許學生對所學內容提出不同的見解,甚至對某些理論問題和方法提出質疑,教師應愛護和支持學生這種積極思考,勇於創新的精神;在實踐教學方面,要注重學生的大膽設想和實際動手能力,鼓勵學生在實驗結果上的新設想,同時,指導老師應盡可能讓學生參與自己的科研課題,給學生提供一個施展其創造能力的用武之地。
『柒』 如何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教育工作方案
生態文明學校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關於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奮力推進「三名一強」生態文明新青州建設的重大部署,和教育局、中心校安排,結合我校教育工作實際,開展生態文明學校建設活動,現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優化育人環境、推進素質教育為核心,以「環境優美、生態優化、質量提升、關系融洽、服務高效、文明和諧」為目標,將生態文明理念貫穿於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貫穿於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努力打造綠色、生態、和諧的育人環境,促進教育內涵與質量提升,為推進「三名一強」生態文明新青州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二、目標任務
生態文明學校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在我校普及生態文明知識,倡導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提高廣大師生的生態文明意識,尊重自然,保護環境,在我校形成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風尚。力爭三年內學校辦學條件顯著改善,生態環境明顯優化,校園文化特色逐步彰顯,生態文明理念牢固樹立,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升,教育服務功能顯著增強,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生態文明學校建設的主要任務是:
(一)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增強師生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常識納入我校地方性課程,利用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引導師生樹立良好的文明意識、環保意識,幫助學生獲得人與環境和諧相處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養成有益於生態文明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做生態文明教育的宣傳者、促進者,爭當環保小衛士,成為有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的合格公民。
(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強化師生社會公德意識,教育學生遵守《中小學生守則》,遵守社會公德,遵守交通規則,維護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物,倡導環保生活方式,自覺愛綠植綠護綠,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降低污染,節約能源。組織成立愛護花草、文明禮儀、衛生督查等活動小組,結合世界環境日、植樹節、愛鳥日等環保日,開展「與環保同行」、「建言環境保護,獻策節能減排」等生態文明宣傳活動,參與各類環境保護主題實踐活動。
(三)加快學校改造建設,營造良好育人環境。把生態文明理念滲透於學校建設,加強綠色生態校園建設工程,通過綠地、樹林、人工湖、雕塑等有機連接,彰顯「校在林中,林在校中,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特色。加強校園綠化美化,學校綠化覆蓋率年內達到50%,綠地率達到36%。拓展校園文化內涵,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活躍學校文化生活,實現文化育人。
(四)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強化法制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深入實施學生成長「五個一工程」、「親子共成長」工程,關注「八類」特殊群體學生成長。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加強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內涵、教育質量和育人效益。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網路,建立基於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學校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學校辦學行為指導監控體系,用完善的機制引領素質教育實施。
(五)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建立民主和諧的現代學校人際關系。深入實施教師培養培訓工程,大力加強師德行風建設,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積極推進依法辦學、民主治校、依法施教,完善學校法人制度,促進學校建立健全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機制。完善教代會制度,密切干群、師生關系,營造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榮辱與共、共處共融的人際氛圍。
(六)加強學校文化建設,提高文化育人水平。用文化的思維謀劃學校的發展,著力構建以開放、民主、和諧、進取為精神內核的現代學校文化,努力提升辦學品位。大力加強校園廣播、電視網路、班校報等文化陣地和藝術節等文化載體建設,繼續抓好校園綠化、美化、知識化,推動文化興校、文化育人戰略實施。
(七)推進平安學校建設,增強學校安全發展能力。健全學校安全制度和安全應急機制,層層落實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深入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和應急演練,提高師生安全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廣泛開展平安和諧校園創建活動,加強學校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營造學校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
(八)加強行業作風建設,樹立學校良好的品牌與形象。大力倡導「敢為人先、知難而進、敬業奉獻、追求卓越」的教育精神,倡樹解放思想、銳意創新、好學樂學、真抓實干、務實高效、廉潔從教的風氣,凝聚人心,鼓舞士氣,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打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嚴格學校收費管理,杜絕亂收費現象發生。加強校風、學風、教風建設,營造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學校發展氛圍
三、組織領導
建設生態文明學校,是全新的理念,是宏偉的目標,是長期的工作任務,我校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務求實效。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我校師生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學校創建工作,將其列入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趙光民校長任組長,成員:王子勝、張建功、王玉軍、劉曉清、楊志勇。把工作任務具體分解、量化,落實到相關人員,實行目標管理,採取有力措施,切實抓出成效。我校結合創建工作要求,加強調查研究,理清創建思路,制定創建方案,並將其納入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總體規劃,與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和諧學校創建等工作結合起來,統籌安排,整體推進。
2、齊抓共管,全員參與。生態文明學校建設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需要上下一致,齊心協力。我校召集老師、學生開好動員會,組織學習相關文件,了學習其他學校好的方案、方法,開闊眼界,提高品位。同時,調動廣大師生參與積極性,形成人人參與、自覺參與、積極參與的良好局面。
3、營造氛圍,強力推進。要加大宣傳力度,對創建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教師、學生,堅強宣傳,隆重表彰;對措施不力、工作進展緩慢、工作成效不明顯的要曝光批評,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推動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我校並把創建工作情況將納入學校的綜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