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應急方案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管理制度
一、 目的:
為了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質量,實施有效地食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措施,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利益和生命安全。確保食品安全,特製訂本預案。
二、 范圍:適用於所有車間。
三、 職責:食品安全應急預案由生產科執行,廠長監督指導。
四、 內容
(一)應急預案啟動
1、如兩個或兩個以上市場反饋同一批次的產品,發生食用後腹瀉等影響消費者身體健康的現象,主要包括化學的、生物的危害,或較大的物理危害,或出現批量的明顯的影響消費者身體健康的質量事故,如批量漲袋、出現漏氣、發臭等,視為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啟動應急預案。全面質量管理(www.chinatpm.net)
2、發生食品質量安全事件,立即啟動安全應急處置方案。各相關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應立即按照預案的責任分工,投入應急處理程序工作,並隨時向各職能部門反饋質量報告情況。
(二)實施應急處理措施
1、立即向供銷科和質檢科等職能部門進行反饋和信息溝通,便於問題在市場上的妥善和積極處理。
2、派質檢科或與職能部門專業人員一起,到事故發生現場,查看產品質量狀況,事故發生狀態及影響范圍等情況,將樣品送廠,並做出初步的判斷和處理。
3、相關生產車間,排查此批次產品的產量和范圍;4、詢問其它發貨范圍的銷售公司,是否有此類現象的發生;5、排查此批次產品生產所用的原料和輔料及包裝物的名稱、數量、生產廠家以及其它產品是否使用此批原輔料或包裝物,若有使用,查看使用產品的質量狀態,生產批量及發貨范圍。
6、排查此批原輔料是否有理化指標的檢測,以往供應廠家的質量及理化指標檢測的情況;同時排查此批產品所用包裝物、原料是否有變化。
7、排查生產環節的各項生產記錄,還原當天生產狀況;8、通過以上排查,初步判斷出質量事故發生的原因,對懷疑因素進行進一步的判斷。
9、對懷疑因素和環節,進行至少三種的重復性試驗,通過試驗,確定質量事故發生的原因。
10、對於市場上的事故發生態勢積極關注和溝通,並與相關職能部門配合,做好其它善後處理工作。
(三)產品回收
1、通過排查和確定事故發生的原因,與職能部門溝通後,如確認此批產品有回收的必要,應對產品進行回收。回收時,按發貨區域、數量及日期批次進行回收。回收後按正常退貨程序進行退貨。
2、退貨時,與職能部門溝通,確定統一退回總部或各異地公司同時接收。
3、產品退貨後,積極對退貨產品進行觀察。
(四)改善和改進
產品安全事故發生後,對影響產品質量安全、排查出來的因素,廠內進行整改,由相關車間積極整改,或進行硬體的投入,從而固化生產。如有系統性問題,需要職能部門配合的,積極向相關部門寫出書面申請,並明確提出,在相關因素改進之前,此種或此批產品停止生產,或改進工藝等。
Ⅱ 如何提高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為完善全省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食品安全應急處理能力,保證及時、高效地開展應急處理工作,根據《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要求,結合自己的工作體會,現就完善食品安全應急處理體系建設,提高應急處理能力,提幾點粗淺的建議。
一、建立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體系
各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依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食品安全應急處理預案,並結合當地食品加工生產的現狀不斷進行修訂和完善;要做好與當地政府總體預案的銜接,保證食品安全應急處理工作與當地政府的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指揮系統、應急救援程序、應急救援資源等協調一致。同時編制應急處理程序文件及作業指導書,建立食品安全應急處理咨詢專家庫,落實通訊方案。每年針對典型食品突發事件以及應急處理情況,對預案文件體系進行評估和修訂。
食品加工生產企業也應建立內部應急處理制度,制定應急處理的相關措施。
二、加強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組織建設
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積極爭取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建立食品安全應急處理管理機構(應急處理常設機構可以與食品安全管理機構合署),並在當地大專院校、檢驗機構、科研機構、大中型企業聘請有豐富經驗的科研人員和檢驗技術人員,組建咨詢專家庫。
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機制
一是要完善食品安全信息通報、統計工作制度,建立應急響應機制。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要求進行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報告和統計。建立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快速反應機制,發生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後,爭取做到六個第一:第一時間得到信息,第一時間反應,第一時間到現場,第一時間作出判斷,第一時間進行處置,第一時間報送信息。
二是要建立食品安全突發事件預防、預測、預警機制。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產品、重點項目的監管,認真開展巡查、回訪與監督工作;定期了解食品安全的發展趨勢,提出預防措施,及時發出食品安全預測、預警;針對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區域和產品開展專項整治、專項檢查。
三是要建立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聯動機制。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參照國家應急指揮部的組織機構和工作機製成立相應的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構,並明確工作職責,按照「統一指揮、上下聯動、分工協作、分級負責、科學預警、快速反應」的原則,科學有效的處理食品安全突發事件。
四、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機制
《食品安全法》第2章規定了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制度,國家質檢總局早在2006年就已在全國進行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省局2008年也已開展了省內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但就形成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機制而言,還需建立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風險監測工作規范(見附件1,草稿僅供參考),使其常態化、制度化和科學化。通過風險監測機制的運行,掌握本省特定區域、特定食品類別、特定食品污染物的變化趨勢,為制定食品安全政策、系統工作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五、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檢驗體系建設
2000年以來,省局加強了對全省食品安全檢驗體系的建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縱向比有長足的發展,橫向比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有的縣級檢驗機構由於人員素質較差,購入的設備尚未使用;有的市級檢驗機構使用先進檢驗儀器尚不熟練,從事食品安全檢驗的人員少;而省級檢驗機構(包括本省國家級檢驗中心)由於場地的限制,發展已遇到瓶頸,全省食品安全檢驗體系需從下面幾方面進一步完善。
一是完善檢驗技術人員的用人機制,大力引進人才;
二是加快系統檢驗機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檢驗機構快速發展;
三是加大對省級檢驗機構(包括本省國家級檢驗中心)的投入,加強其設備儲備、人才儲備、和技術儲備。
通過建立起省、市、縣較完善的食品安全檢驗體系,為食品安全監管、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六、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風險信息管理工作
1、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切實履行質量技術監督職責,進一步加強食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管理制度和工作體系,保障食品質量安全,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應有作用。
2、工作目標:加強食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收集、報送、研判、處置為中心環節的質量安全風險信息管理,做到對質量安全問題早發現、早溝通、早報告、早研判、早預警、早處置,提高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盡可能避免出現重大食品質量安全事故,或者盡可能減輕食品質量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
3、工作思路:一是建立食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管理體系,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形成全系統風險信息管理網路。二是建立對風險信息統一規劃、突出重點、分級分類管理的制度,力爭做到反應快速,處置及時。三是建立以質檢日常監管工作為基礎的風險管理工作機制,使風險信息管理與系統內已組織實施的風險防範、風險預警等有機結合。四是建立食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管理平台,實現信息共享。五是建立風險分析、研判技術支持系統,成立專家委員會(專家庫)和確定相關檢驗檢測機構。
七、堅持平戰結合,組織開展應急處理演練
各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每年年初要制訂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演練計劃,適時組織開展應急處理演練。演練可以由省局或當地政府統一組織,也可以分別與當地農業部門、衛生部門、工商部門、企業聯合組織。通過演練,提高隊伍實戰素質,充實應急處理措施,加強與關部門聯動和協作配合,不斷提高應急處理工作水平。
加強領導,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各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增強對食品安全應急體系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把該項工作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部署、檢查、考核,每年在上報工作總結時,要同時上報應急工作總結。嚴格應急處理工作紀律,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報告不及時、應急反應不及時、應急處置不當而造成損失和擴大影響的,要依照法律法規追究責任。
Ⅲ 超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食品應急預案
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為了保證食品安全,有效預防、及時緩解、控制和消除生產領域突發食品質量安全事件的危害,全面履行食品加工環節質量安全監管職責,特製定此預案。
一、預案適用范圍
生產領域突發食品質量安全事件是指遼中縣內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生產、加工、分裝的食品因嚴重質量和衛生問題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或可能發生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的事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即啟動本預案。
(一)食品質量安全事件處理涉及縣級多個職能部門,需我局協助調查的;
(二)食品質量安全事件原因有可能隱含重大食品安全風險,需我局配合協助調查的;
(三)我縣周邊地區已經發生的食品質量問題,有可能波及或已波及本縣的;或外埠食品生產企業產品流入我縣造成質量安全事件,需要報外埠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或需我局協助處理;
(四)日常監管中發現的食品生產加工環節存在的重大食品質量安全問題;
(五)媒體披露、消費者舉報、社會反響強烈的;
(六)國家質檢總局、省委、省政府、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領導對食品安全事故做出批示或交辦的;
(七)食品質量安全事件性質特別嚴重,超過市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急處理能力的;
(八)我縣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生產的產品產生危害范圍跨越縣級行政轄區,並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
(九)由生產原因造成的食品質量安全事件造成人員死亡或者中毒人數超過20人以上的。
二、預案分級
食品質量安全事件分為一般事件、重大事件和特大事件。屬於應急預案啟動中1—3條的屬於一般事件,4—6條的屬於重大事件,6—8條屬於特大事件。
三、指揮系統及指揮協調職責
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即發,即自動生成遼中縣重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指揮小組,指揮小組視突發事件危機情況啟動對應的應急預案。
(一)縣重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指揮小組構成及其職責
組 長: 張吉龍 局長
副組長: 蘇士海 副局長
成 員: 王長貴 科長
王積豐 科長
楊全良 科長
邢 波 副隊長
陳 宏 所長
指揮小組職責:負責全縣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總體部署和全面指揮工作;掌握全局形勢,做出重大決定,制定臨時對策,適時發布通告;對所需的人、財、物進行總體調撥。
(二)縣重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指揮小組辦公室及其職責
指揮小組辦公室設在縣局監督科,辦公室主任由王長貴擔任。
指揮小組辦公室職責:在指揮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具體安排組織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的組織和實施;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進行事故鑒定和調查;向上級部門報告情況協調有關部門聯合處理突發事件;在本行政區域內緊急調用縣系統內各類物資、設備、人員和佔用場地;在應急處置過程中,及時向指揮小組領導匯報事故現場的態勢。
(三)專業處置組及其職責
1、檢驗組:由縣局監督科,縣質檢所負責。原則上由事件發生地監督科、質檢所負責實施管轄,因特殊情況需上級部門處理的,由縣局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指揮小組臨時決定。負責組織食品質量安全事件問題食品的監督抽樣檢驗,快速、准確出具檢驗報告,為事故判定、處理提供科學依據。
2、辦案組:由縣監督科、稽查隊負責。組織對突發事件中相關企業行政執法及問題食品後處理,組織對相關食品的生產企業進行拉網式大清查、大排查。
四、預案的實施原則
對特大突發事件的處理,由縣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指揮小組統一指揮協調,立即部署調查和執法檢查。責令有關食品生產企業立即停產;對涉嫌有毒食品,責令生產者全部追回銷毀;對縣內相關食品的生產企業進行拉網式大清查、排查,發現涉嫌有嚴重質量問題的食品應立即封存,抽樣檢驗,依法查處;立即向社會公告有毒食品的相關情況,將事件發生和處理情況及時向當地政府和上級局報告,保證對突發事件的有效控制和快速處置。
五、事件處理基本程序
接受突發事件處理指令
通知監督科稽查隊第一時間到現場
部署各組接受任務
形成調查結論報政府及上級部門
查封現場產品
抽取樣品檢驗
報告縣政府及上級部門,相關部門聯合處理
組織專家鑒定
向社會公告
後處理
六、落實措施
(一)報告制度。發生重大突發事件,系統內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責任在第一時間直接向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指揮小組報告。接到突發事件通報後,迅速啟動本預案,同時應於5分鍾內電話上報市局,並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報送市局相關部門,發生事件的單位、時間、詳細地點、事件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及危害程度、初步原因、發展趨勢和涉及范圍、處理情況和已採取的措施、還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等,並於事件結案後5日內上報書面總結。同時視事件程度向縣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
在食品質量安全事件中瞞報、謊報、緩報者,視情節給予行政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二)快速反應機制。系統內各有關單位及人員接到突發事件指令後必須在第一時間30分鍾內,地域偏遠的可適當延時,趕赴現場,調查處理。
(三)通訊暢通。有關人員要保證手機聯絡通暢,突發事件發生後能夠及時聯絡,應急預案啟動後,相關人員要保證24小時開機。
(四)依法處置。對涉嫌有嚴重質量問題的食品應立即封存,抽樣檢驗,依法查處;對涉嫌有毒食品,必須責令企業立即停產,立即全部追回其產品並銷毀。同時要對可能波及的其他地區依法組織對同類企業實施執法檢查。突發事件處置要依法快速、准確、高效,檢驗鑒定要科學嚴謹。
(五)新聞發布。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指揮小組對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新聞報道要遵守紀律,統一、准確,要適時向社會發布有關事件的處理進展情況,加強輿論引導,消除社會恐慌心理,維護社會穩定。
(六)突發事件的監測。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實行監督抽查的同時,要加強對轄區內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不定期巡查,檢查企業是否存在違規使用非食用原料、超量或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把突發事件發生的可能降至最低。
只能給你個參考 具體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