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做好社區防災減災工作
一、 摸清底子
目前社區共有危、舊宿舍房共計636戶。其中重點危房有267戶,市房管所直管公房危房佔267戶中的90%,主要分布在細巷子、楠屋坪、石巷子、橫街片區,有94戶無人居住。老宿舍房有369戶,主要為湘潭原壓縮機廠拐角樓宿舍、水運公司宿舍、再生公司廢舊宿舍、華南倉庫宿舍、東坪糧店宿舍等。80%左右的老宿舍房有居民居住。
二、 採取措施
(一)夯實基礎 有效開展防災減災工作
社區成立了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年初制定了防災減災工作計劃、立足實際制定了應急預案、完善了綜合減災基礎設施,建立了臨時安置點、醫療救護點、防災減災辦公室、物資儲備室等、制定了災害風險地圖、綜合避難圖、應急救援過程圖、建立健全了防災減災日常管理制度、隱患檢查記錄台帳,組建了防災減災志願隊伍,積極宣傳動員居民參與、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培訓及各類活動等。針對暴雨期、防汛期,制定值班安排表,加強巡查,做好防範措施,杜絕隱患。
(二)有的放矢 積極解決轄區災害風險
1、原低窪易澇地段汽車東站、扁擔街、太平街一帶58戶。該地域每逢湘江漲水期必定內澇,東坪街道、橫街社區常態化地設置緊急轉移安置場所,以便在湘江漲水期能及時轉移人員及重要財產、發放生活補貼、租船巡防保安全等。街道、社區自2009年至2011年累計投入資金10萬余元。該地段通過燒窯港項目工程進行改造,已於2011年建成了濕地公園,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2、2008年,細巷子一帶房管所危房戶房屋半夜倒塌,街道與社區將受災民居緊急轉移安置居住旅館,發放生活補貼。當年街道爭取政府支持於2009年解決該類廉租房45戶。
3、2009-2010年,針對石巷子片區成堆房屋漏雨嚴重,居民無法居住,街道耗資8萬余元對該片房屋進行修繕和維護。
4、2010年,街道耗資7000餘元搭防護架,對細巷子2號家用電器廠內多家危房傾斜,牆頭磚瓦經常掉落嚴重影響過道行人安全的地段進行補救,以確保行人安全。
5、2013年3月11日凌晨2點,橫街32號居民家發生火災,周邊都是危房,磚木結構。消防車又進不來,導致該戶財產全部銷毀,所幸未刮一點風,未造成人員傷亡,也未燒及鄰戶。社區將其轉移安置並對其鄰居造成窗戶破裂等賠償近萬元。
6、2013年,橫街危房影響行人安全及周邊住戶,街道耗資近2萬余搭建了防護棚。
7、2013年,由於橫街一家企業原有舊圍牆因水澇發生局部倒塌,危及鄰近幾戶居民住宅安全,由街道出資2萬余元對該圍牆進行修繕。
8、對沿街經常內澇的地段爭取區建設局支持對石巷子片區主馬路修建了下水道,共耗資5萬余元,徹底解決了這一問題。
9、2014年,針對石巷子片區房管所直管公房危房,社區結合同心社區創建,與岳塘房管所溝通聯系,爭取支持,房管所將其納入棚改項目進行了改造,對房屋進行了修繕、改裝、對道路進行了提質、重點危房區域修建了防護牆,杜絕隱患。
三、下步工作
1、加大廉租房申報和落實力度。針對由於社區危房戶多的具體情況,應全面加強危房戶的排查,對重點危房實行快報快審批,及時轉移安置,確保居民居住安全。
2、對控規區域落實危房審批特事特辦的機制。對符合政策申報三原維修建設的居民戶實行特事特辦,縮短審批時間。
3、政府加大對東坪街道各社區存在危險的公共設施、重點部位的維修改造投入,確保居民居住和出行平安。
『貳』 求救!!社區防災減災保平安問答題~~
1、 緊急避險
(1)緊急避險的重要性。經驗表明,破壞性地震發生時,從人們發現地光、地聲,感覺有震動,到房屋破壞、倒塌,形成災害,有十幾秒,最多三十幾秒的時間。這段極短的時間叫預警時間。人們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識,事先有一些准備,又能臨震保持頭腦清醒,就可能抓住這段寶貴的時間,成功地避震脫險。
有人調查過唐山地震倖存者中的974人,發現其中258人採取了避險措施。這258人中有188人成功脫險,佔72.9%。說明只要避險方法正確,脫險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逃生原則。破壞性地震突然發生時,採取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的方法是應急避險的好辦法。當然,如果身處平房或樓房一層,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點也是可行的。在1556年陝西華縣8 級大地震的記載中也總結到:「卒然聞變,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縱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是說,突然發生地震時,不要急著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時等待地震過去,還是有希望存活的。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緊急避震的一條重要原則。
為什麼地震瞬間不宜奪路而逃呢?
這是因為:
—現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層樓房,根本來不及跑到樓外,反倒會因樓道中的擁擠踐踏造成傷亡。
—地震時人們進入或離開建築物時,被砸死砸傷的可能性最大。
—地震時房屋劇烈搖晃,造成門窗變形,很可能打不開門窗而失去求生的時間。
—大地震時,人們在房中被搖晃甚至拋甩,站立和跑動都十分困難。
除了「伏而待定」這一原則外,地震時還應注意不要顧此失彼。短暫的時間內首先要設法保全自己;只有自己能脫險,才可能去搶救親人或別的心愛的東西。
(3)因地制宜,就近避震。「伏而待定」,「伏」在哪裡更安全呢?經驗表明:
a. 如果你在室內,應就近躲到堅實的傢具下,如寫字台、結實的床、農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牆角或管道多、整體性好的小跨度衛生間和廚房等處。注意不要躲到外牆窗下、電梯間,更不要跳樓,這些都是十分危險的。
b.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蹲到各自的課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離,撤離時千萬不要擁擠。
c. 如果你在影劇院、體育場或飯店,要迅速抱頭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樂池下躲避;門口的觀眾可迅速跑出門外或體育場場內。
d. 如果你在室外,要盡量遠離狹窄街道、高大建築、高煙囪、變壓器、玻璃幕牆建築、高架橋和存有危險品、易燃品的場院所。地震停下後,為防止餘震傷人,不要輕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築物內。
e. 如果你在百貨商場,應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盡量避開玻璃櫃。在樓上時,要看準機會逐步向底層轉移。
f. 如果你在工廠的車間里,應就近蹲在大型機床和設備旁邊,但要注意離開電源、氣源、火源等危險地點。
g. 如果你在行駛的汽車、電車或火車內,應抓牢扶手,以免摔傷、碰傷,同時要注意行李掉下來傷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護住頭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雙手護住後腦,並抬膝護腹,緊縮身體。地震後,迅速下車向開闊地轉移。
h. 無論在何處躲避,都要盡量用棉被、枕頭、書包或其他軟物體保護頭部。
i. 如果正在使用明火,應迅速把明火滅掉。
(4)正確應付地震時的特殊危險。當遇到燃氣泄漏時,可用濕毛巾或濕衣服捂住口、鼻、不可使用明火,不要開關電器,注意防止金屬物體之間的撞擊。
當遇到火災時,要趴在地下,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逆風匍匐轉移到安全地帶。
當遇到有毒氣體泄漏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按逆風方向跑到上風地帶。
2、大震後自救與互救
(1)自救互救意義重大。自救和互救是大地震發生後最先開始的基本救助形式。震時被壓埋的人員絕大多數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
據統計,唐山大地震後的搶險救災中,搶救時間與救活率的關系為:
半小時內 救活率95%
第一天 救活率81%
第二天 救活率53%
第三天 救活率36.7%
第四天 救活率19%
第五天 救活率7.4%
以上數字說明,在搶救生命的過程中,時間就是生命,耽誤的時間越短,人們生存的希望就越大。因此應當不等不靠,盡早盡快地開展自救互救。
(2)自救原則。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築物壓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體沒有重大創傷,都應該堅定獲救的信心,妥善保護好自己,積極實施自救。
a. 要盡量用濕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頭部,防止灰塵嗆悶發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築物進一步倒塌造成的傷害。
b. 盡量活動手、腳,清除臉上的灰土和壓在身上的物件。
c. 用周圍可以挪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方的重物,避免進一步塌落;擴大活動空間,保持足夠的空氣。
d. 幾個人同時被壓埋時,要互相鼓勵,共同計劃,團結配合,必要時採取脫險行動。
e. 尋找和開避通道,設法逃離險境,朝著有光亮更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
f. 一時無法脫險,要盡量節省氣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計劃著節約使用,盡量延長生存時間,等待獲救。
g. 保存體力,不要盲目大聲呼救。在周圍十分安靜,或聽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動時,用磚、鐵管等物敲打牆壁,向外界傳遞消息。當確定不遠處的有人時,再呼救。
(3)互救原則。互救是指已經脫險的人和專門的搶險營救人員對壓埋在廢墟中的人進行營救。為了最大限度地營救遇險者,應遵循以下原則:
a. 先救壓埋人員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後少」。
b. 先救近處被壓埋人員,也就是「先近後遠」。
c. 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員,也就是「先易後難」。
d. 先救輕傷和強壯人員,擴大營救隊伍,也就是「先輕後重」。
e. 如果有醫務人員被壓埋,應優先營救,增加搶救力量。
(4)找尋被壓埋的人。利用救助犬和測定微量二氧化碳氣體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對遇險者定位。但為了搶救時間,也可以用簡易的方法找尋被壓埋的生存者。
一是問,向了解情況的生存者詢問,了解什麼人住在哪些建築內,震時是否外出,有什麼生活習慣等,從中尋找可靠的線索。
二是看,觀察廢墟疊壓的情況,特別是住有人的部位是否有生存空間;也要觀察廢墟中有沒有人爬動的痕跡或血跡。
三是聽,傾聽存活人員的動靜。聽的方法是:要卧地貼耳細聽;利用夜間安靜時聽;一邊敲打(或吹哨)一邊聽。有時你敲他也敲,內外就聯繫上了。
四是分析,分析倒塌建築原來的結構、用處、材料、層次、倒塌狀況,判斷被壓埋人員的生存情況。
(5)科學挖掘。挖掘時要注意保護好支撐物,清除壓埋阻擋物,保證壓埋者生存空間。在使用挖掘機械時要十分謹慎,越是接近壓埋者,越應多採用手工操作。
a. 沒有起吊工具無法救出時,可以送流汁食物維持生命,並做好記號,等待援助,切不可蠻干。
b. 救人時,應先確定壓埋者頭部的位置,用最快速度使頭部充分暴露,並清除口、鼻腔內的灰土,保持呼吸通暢。然後再暴露胸腹腔,如有窒息,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c. 要妥善加強壓埋者上方的支撐,防止營救過程中上方重物新的塌落。
d. 壓埋者不能自行出來時,要仔細詢問和觀察,確定傷情;不要生拉硬扯,以防造成新的損傷。
e. 對於脊椎損傷者,挖掘時要避免加重損傷。在轉送搬運時,不能扶著走,不能用軟擔架,更不能用一人抱胸、一人抬腿的方式。最好是三四個人扶托傷員的頭、背、臀、腿、,平放在硬擔架或門板上,用布帶固定後搬運。
f. 遇到四肢骨折、關節損傷的壓埋者,應就地取材,用木棍、樹枝、硬紙板等實施夾板固定。固定時應顯露傷肢末端以便觀察血液循環情況。
g. 搬運呼吸困難的傷員時,應採用俯卧位,並將頭部轉向一側,以免引起窒息。
3、衛生防疫工作
(1)搞好衛生防疫的重要性。在地震發生後,由於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造成垃圾遍地,污水流溢;再加上畜禽屍體腐爛變臭,極易引發一些傳染病並迅速蔓延。歷史上就有「大災後必有大疫」的說法。因此,在震後救災工作中,認真搞好衛生防疫非常重要。
(2)把好「病從口入」關。夏秋季節,痢疾、腸炎、肝炎、傷寒等傳染病很容易發生和流行。預防腸道傳染病的最主要措施,就是搞好水源衛生、食品衛生,管理好垃圾、糞便。
a. 飲用水源要設專人保護,水井要清掏和消毒。飲水時,最好先進行凈化、消毒;要創造條件喝開水。
b. 搞好食品衛生很重要。要派專人對救災食品的儲存、運輸和分發進行監督;救災食品、挖掘出的食品應檢驗合格後再食用。對機關食堂、營業性飲食店要加強檢查和監督,督促做好防蠅、餐具消毒等工作。
c. 管好廁所和垃圾。震後因廁所倒塌,人們大小便無固定地點;垃圾與廢墟分不清,蚊蠅孳生嚴重。所以震後應有計劃地修建簡易防蠅廁所,固定地點堆放垃圾,並組織清潔隊按時清掏,運到指定地點統一處理。
(3)消滅蚊蠅。蚊蠅是乙型腦炎、痢疾等傳染病的傳播者。消滅蚊蠅,不僅要大范圍噴灑葯物,還要利用汽車在街道噴葯,用噴霧器在室內噴葯,不給蚊蠅留下孳生的場所。
在有瘧疾發生的地區,要特別注意防蚊。晚上睡覺要防止蚊子叮咬。如果發現病人突然發高熱、頭痛、嘔吐、脖子發硬等,就要想到可能得了腦炎,趕快找醫生診治。
(4)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地震災區的每一位公民,在抗震救災期間,都應力求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注意身體健康,加強身體鍛煉。應根據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減衣服,注意防寒保暖,預防感冒、氣管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老人和兒童要特別注意防止肺炎。冬季應注意頭部和手、腳的保暖,防止凍瘡;夏季要准備些涼開水,吃一些鹹菜,補充體內因大量出汗而損失鹽分和水分,預防中暑。
『叄』 如何提高居民防災減災意識
近幾年,我國多次經歷破壞性特別嚴重的各類自然災害,生命和財產損失都相當嚴重,很多市民對於自然災害的危害性以及如何在災難來臨之時盡量減少損失知之甚少,一些中小學生更是認為學校的防災減災教育更是像背課文一樣,許多學生都不能對這些問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理解。為什麼在面對如此之多的血的教訓的時候,市民的防災減災意識還是如此薄弱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不夠到位。相當多數的市民對國家防震減災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如何應對突發自然災害知之甚少,再加上呼和浩特市歷史上沒有發生過特別重大的自然災害,更使廣大市民存有僥幸心理,沒有主動了解防災減災知識的需求。而目前直接進行的防災減災宣傳規模不大、影響不廣,僅限於在某些特殊的日子裡集中的進行,形式也比較單調,宣傳的內容雖然非常具有使用價值,但是難以引起市民們的充分重視。二是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普及工作不到位。街道和社區缺乏具備專業知識的防災減災工作人員,僅僅依靠一般性的防災減災知識宣傳,無法建立防災減災宣傳的長效機制,也就不能潛移默化的將防災減災意識和知識灌輸到每一名市民的腦海中。三是防災減災演練活動進行的不夠積極。防災減災的演練僅在某些特定的時間作為一種紀念活動來進行,致使廣大市民並不熟悉社區應急避難場所的位置、災害預警信號和應急疏散路徑等一系列防災減災的重要方式方法,在真正的災害來臨之時只能是慌了手腳。基於以上原因,在提高市民防災減災意識方面,街道和社區在今後的工作中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著力提高居民防災減災意識:一是積極開展防災減災文化宣傳活動。街道和社區要積極尋找恰當契機,大力弘揚我國傳統防災減災文化,大力弘揚近年來在應對汶川、玉樹地震中凝聚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以及在應對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中彰顯的抗洪救災精神。要充分發揮各類公共文化場所、重特大自然災害遺址和有關紀念館的教育、警示作用。要通過組織現場觀摩學習、舉辦專題知識講座、在新聞媒體開設專欄專題等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文化宣傳活動,努力營造全民參與防災減災的文化氛圍。二是大力推進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普及工作。要加強面向廣大社會公眾的防災減災知識、技能的普及,編制、出版符合行業或地區災害風險特點的防災減災知識讀物、影視作品,通過張貼海報、放置展板、分發資料、現場咨詢等方式,開展有針對性的防災減災科普教育活動。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優勢,推動防災減災知識和政策法規宣教進機關、進學校、進企事業單位、進社區、進家庭。要加強宣傳引導,積極創造有利條件,增強廣大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 三是廣泛開展防災減災演練活動。要針對潛在災害風險和區域災害特點,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開展防汛抗旱、防震減災、防風防雷、地質災害防禦、消防安全、事故防範、衛生防疫等方面的應急演練活動。有條件的地方要組織社區居民開展應急救災演練,讓群眾了解社區應急避難場所的位置,熟悉災害預警信號和應急疏散路徑,提高社區綜合防災減災能力。演練活動要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加強宣傳力度,形成聲勢,擴大影響。 要想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單憑政府一家之力,收效甚微。西街街道辦事處秦瑤 供稿
『肆』 社區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有哪些方面的內容
近幾年,我國多次經歷破壞性特別嚴重的各類自然災害,生命和財產損失都相當嚴重,很多市民對於自然災害的危害性以及如何在災難來臨之時盡量減少損失知之甚少,一些中小學生更是認為學校的防災減災教育更是像背課文一樣,許多學生都不能對這些問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理解.為什麼在面對如此之多的血的教訓的時候,市民的防災減災意識還是如此薄弱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不夠到位.相當多數的市民對國家防震減災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如何應對突發自然災害知之甚少,再加上呼和浩特市歷史上沒有發生過特別重大的自然災害,更使廣大市民存有僥幸心理,沒有主動了解防災減災知識的需求.而目前直接進行的防災減災宣傳規模不大、影響不廣,僅限於在某些特殊的日子裡集中的進行,形式也比較單調,宣傳的內容雖然非常具有使用價值,但是難以引起市民們的充分重視.二是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普及工作不到位.街道和社區缺乏具備專業知識的防災減災工作人員,僅僅依靠一般性的防災減災知識宣傳,無法建立防災減災宣傳的長效機制,也就不能潛移默化的將防災減災意識和知識灌輸到每一名市民的腦海中.三是防災減災演練活動進行的不夠積極.防災減災的演練僅在某些特定的時間作為一種紀念活動來進行,致使廣大市民並不熟悉社區應急避難場所的位置、災害預警信號和應急疏散路徑等一系列防災減災的重要方式方法,在真正的災害來臨之時只能是慌了手腳.基於以上原因,在提高市民防災減災意識方面,街道和社區在今後的工作中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著力提高居民防災減災意識:一是積極開展防災減災文化宣傳活動.街道和社區要積極尋找恰當契機,大力弘揚我國傳統防災減災文化,大力弘揚近年來在應對汶川、玉樹地震中凝聚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以及在應對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中彰顯的抗洪救災精神.要充分發揮各類公共文化場所、重特大自然災害遺址和有關紀念館的教育、警示作用.要通過組織現場觀摩學習、舉辦專題知識講座、在新聞媒體開設專欄專題等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文化宣傳活動,努力營造全民參與防災減災的文化氛圍.二是大力推進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普及工作.要加強面向廣大社會公眾的防災減災知識、技能的普及,編制、出版符合行業或地區災害風險特點的防災減災知識讀物、影視作品,通過張貼海報、放置展板、分發資料、現場咨詢等方式,開展有針對性的防災減災科普教育活動.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優勢,推動防災減災知識和政策法規宣教進機關、進學校、進企事業單位、進社區、進家庭.要加強宣傳引導,積極創造有利條件,增強廣大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三是廣泛開展防災減災演練活動.要針對潛在災害風險和區域災害特點,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開展防汛抗旱、防震減災、防風防雷、地質災害防禦、消防安全、事故防範、衛生防疫等方面的應急演練活動.有條件的地方要組織社區居民開展應急救災演練,讓群眾了解社區應急避難場所的位置,熟悉災害預警信號和應急疏散路徑,提高社區綜合防災減災能力.演練活動要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加強宣傳力度,形成聲勢,擴大影響.要想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單憑政府一家之力,收效甚微.西街街道辦事處秦瑤 供稿
『伍』 對於社區的防災減災~我們都能做什麼
一些人為災害,都是人們一些防範意思不強導致的。多做宣傳,讓人們增加防範意識,做為社區的居民,要知道本身責任重大,很多事故發生不是自己的事情,是要殃及很多人家的,所以加強防範,從自身做起,嚴把事故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