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關於職業技術學校培訓工作知識

關於職業技術學校培訓工作知識

發布時間:2021-02-13 23:09:34

A. 職業化培訓的內容都有哪些關於職業化培訓的培訓師都有誰比如職業化培訓的重點知識介紹等。

職業素養鼻祖San Francisco 在其著作《職業素養》中這樣定義:職業素養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是職業內在的要求,是一個人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職業素養具體量化表現為職商(英文career quotient 簡稱CQ),體現一個社會人在職場中成功的素養及智慧。

中國職業化提升專家陳馨嫻老師是專業做職業化培訓的老師,這兩天已經為三峽卷煙廠、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登封電業集團做過相關的培訓。陳馨嫻老師是中國實戰職業化與人力資源培訓師;國際注冊高級職業培訓師;PTT國際職業訓練協會認證培訓師;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特約講師;煙草、醫療及連鎖零售行業職業化培訓專家;萬寶集團、顯通集團、河南中煙工業公司特聘講師;

陳馨嫻老師強調職業素養是職業人在從事的職業中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質和能力,它不是以這件事做了會對個人帶來什麼利益和造成什麼影響為衡量標準的,而是以這件事與工作目標的關系為衡量標準的。更多時候,良好的職業素養應該是衡量一個職業人成熟度的重要指標。

培訓對象:企業中基層人員、新入職員工

培訓方法:課堂講授、提問研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學員簡報、講師點評、游戲、角色扮演等

培訓講師:陳馨嫻

第一部分:職業化理念

員工職業化素質塑造五要素:

職業化素質的冰山模型

1、知識,指個人在某一特定領域擁有的事實型與經驗型信息
2、技能,指結構化地運用知識完成某項 冰山模型
具體工作的能力,即對某一特定領域所需技術與知識的掌握情況
3、社會角色,指一個人基於態度和價值觀的行為方式與風格
4、自我概念,指一個人的態度、價值觀和自我印象
5、特質(性格),指個性、身體特徵對環境和各種信息所表現出來的持續反應。品質與動機可以預測個人在長期無人監督下的工作狀態。
6、動機,指在一個特定領域的自然而持續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親和、影響力),它們將驅動,引導和決定一個人的外在行動。

人才的真義

人才評價標准:一是能力,二是態度

人才坐標系:人才,人財,人材,人裁

四類人才的待遇

企業家名言:

一流職業理念的特點

1.擁有良好的心態和信念

陽光心態:積極心態的案例分析

如何培養積極的心態?

敬業的實質—投入並快樂在工作

2.做事先做人

做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人

團隊精神

善於學習

了解組織與他人需要

3.目標導向,認真負責

目的意識和問題意識

4.情緒管理,高情商能更好成功

職業人的情商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應當克服的痼癖與習慣

5.注重潛能開發

職業理念和潛能開發

自我潛能開發的方法:

1.聽覺刺激法:當你恐慌,害怕,缺乏自信時,大喊幾聲,就像舉重,搏擊喊叫一樣,可以立即恢復力量.聲音的力量可以影響你的信念,帶來積極的行動.在你的家中或其它地方一直放潛意識錄音帶,可以不注意它,它也可以進入你的潛意識中,就是在睡眠中也可以放著,因為耳朵是24小時張開的,意識聽不到,但潛意識能照樣聽到,效果仍然很好.
2.視覺刺激法: 在房間建立一個夢想板,把自己的目標畫成圖片剪下來,貼在夢想板上天天看,可以天天刺激你的潛意識,達成你的夢想.
3.觀想刺激法:利用潛意識不分真假的原理,在大腦中引導出你所希望的成功場景,從而達到替換你潛意識中負面思想的目的,通過反復的觀想暗示,改變自我意像,樹立成功信念,並使自我產生積極的行動,達到預定的目標

第二部分:目標管理

一.以科學的方式進行工作

PDCA法:是我們工作的工具,是一種方法,是一種溝通標准,是將學習簡化的過程,也是將知識梳理的過程,更是邏輯思維培養的過程。對於各種問題的分析,要回歸到邏輯與目的上,系統性的思考從每個環節進行分析,進入螺旋式上升的循環中去,從全局和整體出發,並養成習慣。

二.員工的自我目標管理

1.設定目標的原則

目標的SMART原則

2.確定目標的行動計劃

5W1H原則

制定目標工作單的步驟

3.實踐目標,解決問題

案例:電路板的質量為什麼不合格?

4.目標執行的反饋方法

三.目標管理的內容

l、重視人的因素。
目標管理是一種參與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種把個人需求與組織目標結合起來的管理制度。在這一制度下,上級與下級的關系是平等、尊重、依賴、支持,下級在承諾目標和被授權之後是自覺、自主和自治的。
2、建立目標鎖鏈與目標體系。
目標管理通過專門設計的過程,將組織的整體目標逐級分解,轉換為各單位、各員工的分目標。從組織目標到經營單位目標,再到部門目標,最後到個人目標。在目標分解過程中,權、責、利三者已經明確,而且相互對稱。這些目標方向一致,環環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協調統一的目標體系。只有每個人員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標,整個企業的總目標才有完成的希望。
3、重視成果
目標管理以制定目標為起點,以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為終結。工作成果是評定目標完成程度的標准,也是人事考核和獎評的依據,成為評價管理工作績效的唯一標志。至於完成目標的具體過程、途徑和方法,上級並不過多干預。所以,在目標管理制度下,監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標實現的能力卻很強。

第三部分:溝通協作

市場經濟下的客戶意識:
一.掌握有效溝通的原理和技能
1.遵從有效溝通的六特性
1)雙向性
溝通游戲:閉眼撕紙(第一回合)
2)明確性
案例分析
3)注重實質、避免個性
案例分析
4)積極聆聽
聆聽的技巧
5)善於提問,不要質問
6)非語言溝通
非語言溝通的方式
2.對有效溝通的深入認識
何為溝通?如何有效溝通?
溝通游戲:
二. 怎樣與上級溝通?
1.與上司溝通的原則
2.與上司溝通的技巧
三.怎樣與平級溝通?
1.堅持原則,維護權利
2.積極地提出要求
3.積極地拒絕
4.積極地表明不同意見
四.團隊協作
引子案例:
員工協作執行的境界
中國員工差距在哪裡?

第四部分:時間效率
時間管理的原因

1.時間計算練習

2.時間利用問題

3.時間的獨特性

時間管理的原則

1.效率與效果

2.80/20法則

3.工作價值矩陣

時間管理的具體實用方法和技巧

1.掌握工作的關鍵
高效不同層次的管理者盡管工作任務和工作責任不盡相同,但管理活動卻是一致的,可簡單歸結為三個掌握,即掌握關鍵工作,掌握關鍵人物,掌握關鍵活動。高效發展目標能否實現的重點不在於每個環節、每個步驟,而在於制約性因素。制約性因素往往體現在關鍵工作,關鍵人物和關鍵活動上,抓住了這三個關鍵,高效管理者也就解決了制約性因素。
2.簡化工作程序
工作流程越簡化,越不容易出問題,執行部門及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會越加細致,執行效果越好。同時,簡化程序有利於解決高效中出現的「文山會海」現象,不該發的文不發,不該開的會不開,提高行文和會議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3.合理安排工作時間
應該做好每天、每周、每月以及每年的工作計劃,列出每一時間單位內應該完成的工作,排出優先次序,突出重點並確認完成時間,並適當安排「不被干擾」的時間。
高效管理者常常需要整塊的時間去思考一些重要決策或完成重要的任務,在進行這些任務的過程中,不能被外界打斷,否則重新進入深度思考與完全工作狀態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
4.合理授權
任何一位高效管理者都不可能獨自完成本部門乃至整個高效的所有工作,也不可能獨自對所有的事情做出科學決策,因此將一些事情指派或授權給別人,讓其他人對工作進行分擔,是提高時間使用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列出工作中所有可以授權的事項,並授權於適當的人來決策和執行,會提高整個學校的辦學效率。
高效管理者的授權必須充分,同時必須重視監督和檢驗,保證被授權者的行為符合學校的整體利益。在授權過程中,管理者應避免出現把別人當成自己提高效率多做事的資源或者障礙、干擾者的傾向,否則可能會出現控制他人的慾望,傾向於讓被授權人按照要求做事,或者讓「他們」不要妨礙「我們」做事。從而使授權行為適得其反。

第五部分: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

一.提高員工創新思維的能力

1.系統思維

創意=A+B

二.思維形式:

抽象思維: 亦稱邏輯思維。是認識過程中用反映事物共同屬性和本質屬性的概念作為基本思維形式,在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判斷、推理,反映現實的一種思維方式。
形象思維:形象思維是用直觀形象和表象解決問題的思維。其特點是具體形象性。
直覺思維:直覺思維是指對一個問題未經逐步分析,僅依據內因的感知迅速地對問題答案作出判斷,猜想、設想,或者在對疑難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對問題有「靈感」和「頓悟」,甚至對未來事物的結果有「預感」「預言」等都是直覺思維。
靈感思維:是指憑借直覺而進行的快速、頓悟性的思維。它不是一種簡單邏輯或非邏輯的單向思維運動,而是邏輯性與非邏輯性相統一的理性思維整體過程。
發散思維:是指從一個目標出發,沿著各種不同的途徑去思考,探求多種答案的思維,與聚合思維相對。

三.創造性思維是對傳統思維的突破

B. 什麼是職業培訓要求名詞解釋,謝謝!

職業培訓,也稱職業技能培訓,是指對准備就業和已經就業的人員,以開發其職業技能為目的而進行的技術業務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教育和訓練。職業培訓的具體涵義是:
1.職業培訓的對象是勞動者。職業培訓的對象是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在這里,勞動者是廣義的,即包括即將成為工薪勞動者的(人謀求職業的人),也包括已經成為勞動關系一方當事人的勞動者。前者可以是具有勞動能力的人,也可以是尚未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如技工學校的學生)。 2.職業培訓的目的是開發受訓者的職業技能。職業培訓的目的是使受訓者獲得或提高某個方面的職業技能,而不是培訓受訓者的文化水平。當然,有些與文化素質教育有聯系的職業培訓方式(如職業技術學校培訓方式),在職業培訓的同時也進行高中階段的文化課程教學,但這只是職業培訓與普通教育相結合的事物,並不改變職業培訓的目的。 3.職業培訓的內容是技術業務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為了實現職業培訓的目的,職業培訓的內容是相關崗位或工種的技術業務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受訓者經過職業培訓,獲得謀求職業或保障職業安定必須的技術業務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勞動者的職業素質取決於職業培訓的程度,勞動者勞動權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與所受職業培訓的程度有關。
綜上所述,職業培訓在對象、目的和內容上,與普通教育都不相同。但是,職業培訓和普通教育都是國民教育的組成部分,一個合格的勞動者既要有良好的文化水平,也應有精湛的職業技能。有鑒於此,各國勞動法一般都將職業培訓列為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度。中國《勞動法》第66條到69條也對職業培訓作了規定,但比較原則,中國的職業培訓法律制度從總體上看還不夠完善。

C. 職業技能培訓都有哪些方面

職業培訓的基本內容一般分為基本素質培訓、職業知識培訓、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和社會實踐培訓。

(1)基本素質培訓包括文化知識、道德知識、法律知識、公共關系與社會知識、生產知識與技能。這種培訓主要是培養熟練工,培訓的內容以基本素質培訓為主,並結合用人單位的崗位設置及職業要求進行培訓;

(2)職業知識培訓包括職業基礎知識、職業指導、勞動安全與保護知識、社會保險知識等。使求職者了解國家有關就業方針政策以及個人選擇職業的知識和方法;掌握求職技巧、開業程序與相關政策;了解職業安全與勞動保護有關政策和知識;掌握社會保險方面的知識和政策;

(3)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包括專業理論、專業技能和專業實習。學員在專業理論的指導下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並通過在企業的實習,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就業打好基礎;

(4)社會實踐包括各種社會公益活動、義務勞動、參觀學習和勤工儉學等。


(3)關於職業技術學校培訓工作知識擴展閱讀:

職業培訓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實用性。職業培訓目標、專業設置、教學內容等均根據職業技能標准、勞動力市場需求和用人單位的實際要求確定。經過職業培訓的畢(結)業生可上崗作業。

(2)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在培訓形式上可採取聯合辦學、委託培訓、定向培訓等方式;在培訓期限上採取長短結合的方式,可以脫產也可以半脫產;在培養對象上依據崗位的實際需要靈活確定;在教學形式上不受某種固定模式的限制,根據職業標準的要求採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

(3)教學與生產相結合。主要體現在一方面教學要緊緊圍繞生產實際進行,另一方面要貫徹勤工儉學、自力更生和艱苦奮斗的原則,通過教學與生產經營相結合,既培養了人才,又創造了物質財富,獲得社會、經濟的雙重效益。

(4)培訓方法上強調理論知識教育與實際操作訓練相結合,突出技能操作訓練。

參考資料:網路-職業培訓

D. 關於職業技術學校

職業技復術學校簡稱「職校」,中等專業制學校的一種分支。指以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力就業水平為主的學校,是中國特色辦學模式的產物。通過技術培訓可以增強市場就業競爭力,通過技能考核,合格後可以得到國家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和中專學歷。

E. 職教中心如何實施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統籌

一、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職業技術教育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二十一世紀的頭20年,是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實施職業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重要機遇期。進行西部大開發,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實施「6122」工程,推進城鎮化,解決「三農」問題,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業競爭力,促進就業和再就業,都對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加快技能人才培養提出了迫切要求。切實發揮職業技術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作用,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緊迫任務。

地區職業技術教育雖然有一定的發展基礎,但總體上看仍是地區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一些地方和部門觀念陳舊,對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夠認識;各類教育統籌協調發展失衡,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發展嚴重失調;各縣(市)職業教育機構各自為政,層次不高,資源浪費嚴重;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規模小,層次低;職業技術教育投入不足、基礎薄弱、辦學條件較差,管理體制、辦學機制、辦學模式、發展規模、教育質量、師資隊伍建設等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全社會重視職業技術教育的氛圍尚未形成。

大力發展以高、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為重點的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地區教育發展的戰略重點。要按照「相對穩定普通高中教育規模,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方針,調整優化高中階段教育結構,適當控制普通高中發展的節奏和規模,努力擴大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規模,使其與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保持大體相當。各縣(市)要按照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思路,挖掘潛力,依託優勢,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要動員一切力量,通過資源整合,鞏固和加強現有職業技術教育資源,促進職業技術院校辦出特色、提高質量,爭取在一個大的區域內形成較強的競爭力,吸引周邊地區的生源。

各級職業技術院校要樹立經營學校的理念,增強市場意識,進一步開拓教育市場和培訓市場;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增強服務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樹立終生教育的理念,增強開放意識,面向全社會,開放所有教育資源,滿足人們的教育需求。

二、以實施「6122」工程為契機,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增強職業技術教育主動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職業技術院校(包括職業技術學院、技工學校、職業技術學校,下同)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的發展一定要緊緊圍繞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特別要以實施「6122」工程為契機,以培養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為目標,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能力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努力提高職業技術教育的質量和效益。要進一步理清思路,確定市場定位,制訂發展規劃,制定工作措施,增強服務意識和市場意識,努力辦成市場預測、招生、教育培訓、鑒定、職業介紹、推薦就業、跟蹤服務等一條龍服務的職業技術教育培訓機構,把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加快自身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

要緊貼招商引資項目,根據需求設置專業、開發培訓項目,推進精品專業、精品課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設,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增強職業技術教育的針對性和適應性。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基本學制根據不同專業逐步實行二年制教育;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基本學制以三年制為主,對操作性較強的專業可以實行二年制。職業技術院校要實行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相結合、全日制與部分時間制相結合、職前教育與職後教育相結合、遠程教育培訓與面授相結合,努力將學校辦成面向社會的、開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訓中心。要根據不同專業、不同教育培訓項目和學習者的實際需要,實行靈活的學制和學習方式,積極推行學分制等彈性學習制度,建立「學分銀行」,為學生工學交替、分階段完成學業創造條件。積極推廣「訂單式」教育模式,推動產教結合、校企合作,推動工業園區建設與職業技術教育協調發展。以職業技能為核心,強化職業能力培養,課程設置要突出實際、實用、實效,按照理論與實踐1:1甚至4:6安排教學。專業實訓時間,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應不少於半年,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應為一年以上。

職業技術院校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重點要抓好漢語基礎教育。深入開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以及反對民族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的教育,不斷培養學生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和民族精神。努力把職業道德培養和職業能力培養緊密結合起來,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精神和嚴謹求實的作風。注重加強德育實踐活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創業教育和職業指導工作,特別要突出就業導向教育,開設職業指導課程,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同時也要為學生提供就業服務,把提高畢業生就業率作為衡量職業技術院校辦學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標。

擴大職業技術院校在辦學、招生、專業設置、學籍管理、課程開發與安排;教師聘任、教材選用等方面的自主權。貫徹《教育部關於統籌管理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精神,要統籌管理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工作,建立健全領導機構,制定統一招生政策、招生計劃和招生辦法。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可以自主決定招生時間、招生數量,實行常年招生,放寬年齡、學歷、區域、檔案等限制。允許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招收應、往屆的初中和高中畢業生及社會上具有同等學歷的人員入學。打破地方與兵團招生壁壘,形成統一的招生市場。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專業設置除特殊專業需行業審批外,原則上由審批改為報備,不拘泥於傳統專業「目錄」。建立用工信息公布制度和分析預報制度,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及時、定期向社會發布企業中長期用工信息,增強廣大家長和學生對職業技術院校及其專業選擇的針對性,推動職業技術院校在專業結構調整上的適應性。

三、加強漢語基礎教育,普及漢語教學,全面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素質和就業能力

教育部門要把普九階段的漢語教學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來考慮,把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水平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指標來考核。在學校大力宣傳學習漢語的重要性,排除干擾,逐步推行民漢同校,加大雙語教師的培養和使用,擴大漢語授課的范圍,在校園內設立「漢語興趣小組」、「漢語角」,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通過舉辦漢語朗讀、書寫、對話和演講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提高學習漢語的興趣,奠定漢語基礎,為就業創造有利條件。

職業院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要在普九階段漢語教育的基礎上,突出專業課程的漢語教學和培訓,要結合就業崗位特點和專業要求更加突出實用性。根據少數民族學員的需求,組織力量,編寫實用性、針對性強,通俗易懂,見效快的簡明教材。從2005年起,職業技術院校的公共基礎課、專業課,要全部使用漢語授課。尚未實施漢語授課的職業技術院校,必須選擇主幹課程進行漢語授課,並逐年擴大漢語授課的范圍。

四、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宣傳引導,促進就業觀念的轉變

各級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在全社會大力營造「重技能、學技能」的良好氛圍。通過大張旗鼓的宣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職業觀,在全社會形成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能夠進行創造性的勞動,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做出貢獻的,都是黨和國家需要的人才的新觀念。一是要通過媒體宣傳各行各業的技能人才,宣傳他們憑技能就業,憑技能致富,憑技能贏得社會尊重的典型事跡。二是組織報告會,進行宣講。組織專家、行業帶頭人和職業技術院校的優秀畢業生進行巡迴演講,通過講述親身經歷,啟發和動員全社會關注和參與職業技術教育,轉變就業觀。三是通過舉辦職業技能競賽,選拔和表彰獎勵各行業的優秀技能人才。

職業技術院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宣傳工作,引起社會公眾對職業技術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視。要通過舉辦或承辦職業技術教育成果展示,歷屆畢業生座談會,畢業生就業洽談會,學術研討會,職業技能競賽,參與地區舉辦的各類活動等形式,展示職業技術教育培訓成果,擴大社會影響力,提升知名度。

五、採取多種形式,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雙師型」教師是指具備良好的師德修養和職業態度,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教育教學能力、技術應用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持有相應教師專業技術職稱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的專業教師。地區現有的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培訓隊伍多數為文化、技術理論課教師,「雙師型」教師數量嚴重不足,技能不高,結構不合理的狀況十分突出,難以滿足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客觀需求。

採取多種形式,強化在職教師培訓。「雙師型」師資培訓主要以中青年骨幹教師為重點,要著眼於更新知識,掌握新技術、新技能,全面提高教師素質的繼續教育;要把雙師型」師資培訓和招商引資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雙師型」師資培訓要注重實效,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一是充分利用上海、河南的師資培訓優勢資源,組織教師中思想素質好,學識水平高,業務能力強技能等級高的「雙師型」教師專業學科帶頭人,赴發達地區職業院校,並按不同專業,分期、分批、分層次地組織進修、深造。二是組織各類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培訓機構的骨幹教師,進行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水平考試選拔,送內地、區內的知名企業或工業園區進行為期半年至一年的進修和技能水平的提升培訓。三是把內地優秀教師請進來,傳幫帶,帶來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理念。四是利用假期組織各級各類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培訓機構的教師,重點開展以學習了解新知識、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為主題的專題講座、觀摩和參觀等活動,擴大視野,提高知識技能水平。五是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到企業頂崗工作或實習鍛煉,提高廣大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六是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組織觀摩教學和新技術、新工藝、先進教學法的講座,廣泛交流教學經驗,並採取互教互學、以老帶新等方式,積極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業務能力。

轉變傳統用人觀念,建立兼職教師隊伍。各類職業技術院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可以從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引進有豐富實踐經驗、有一定的教學能力且有相應學歷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做兼職教師。鼓勵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教師進修學校進行師資培訓,用半年時間,取得教師資格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擴充「雙師型」教師隊伍。

根據人事制度改革的有關規定,結合實際,建立並完善教師職務聘任制度,可實行低職高聘、高職低聘的定期聘任制,破除論資排輩的觀念束縛,對專業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雙師型」骨幹教師,可實行政策傾斜,「雙師型」教師在競爭上崗,考核評優和職稱評聘上應優先考慮。

六、強化政府統籌職業技術教育職能,整合和優化職業技術教育資源

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打破行業地域界限,合理布局,統籌規劃,整合和優化職業技術教育資源。整合各部門、各行業的職業教育培訓資源,集中財力、物力、人力,用以發展壯大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和地區技工學校,打造地區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的航母。

各縣(市)要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整合各類職業教育資源,重點辦好一所起骨幹作用的體現縣域經濟特色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或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建成集開展各類職業教育為一體的職業教育平台。通過工業化,帶動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的發展。按照新型工業化建設布局,在庫車建成石油化工實訓基地,在拜城縣建成煤化工和煤電、水電實訓基地,分別在阿克蘇市和沙雅縣、阿瓦提縣建成棉紡織業實訓基地。各縣(市)要把上海、河南和對口援助國有重要骨幹企業的資源,作為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要合作領域,利用援助資金,加快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硬體設施建設,建立實訓基地。充分發揮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和地區技工學校在地區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中的龍頭作用,盡快建成培養地區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主陣地,並依託各自優勢,合理定位,面向市場開展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

七、大力加強農村和貧困地區的職業技術教育,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服務

繼續推進農科教結合和「三教統籌」。各縣(市)要建立農科教統籌協調機制,積極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發揮縣級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或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的作用,大力組織開展各種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深入貫徹《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在農村普通中學和職業技術學校學生中舉辦分流職業技術教育班的通知》精神,全面推進初、高中分流職業技術教育(簡稱「2+1」或「3+1」職教分流班),積極探索和適當推行初三分流班,從2006年起,每個鄉鎮要面向「三農」至少開辦l至2個班。各縣(市)要建立以學生數和班級數為依據的補助制度,按每生每學期不少於50元,予以補助,主要用於聘用兼職教師補貼和實習費用。

結合農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農業和生產勞動的實際需要,充分利用農村中學、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和農業技術推廣等培訓機構資源,面向回鄉務農的初中、高中畢業生和社會閑散青年,大力開展針對性強、務實有效、通俗易懂的短期農業實用科學技術培訓,使廣大農村學生和青年掌握一技之長,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此項工作要與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扶貧開發工作結合起來,在經費等方面予以必要支持。

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村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新黨辦[2005]10號)精神,依託職業技術院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積極開展農村基層幹部的學歷教育和培訓工作,努力實現村村都有大學生的目標。在實施「大學生西部志願者計劃」中,爭取國家政策傾斜,鼓勵吸引更多大學生來地區職業技術院校支教。

要認真實施國務院辦公廳批轉的《農業部等六部門2003~2010年全國農民工培訓規劃》、「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和國務院批轉的《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努力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進一步擴大職業院校面向農村的招生規模,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帶動和輻射作用,特別是要積極爭取上海、河南對地區職業技術院校在教師培養、實訓基地建設和招生就業等方面的對口支援和幫扶支持,做好合作辦學、聯合招生工作,並積極協調、引導地區學生到內地就業。要加大在崗農民工的培訓力度,支持和鼓勵行業企業建立多種形式的農民工學校,同時充分利用社區內各種教育資源,開展面向農民工的教育培訓。使用農民工的單位負有培訓本單位所用農民工的責任,所需經費從職工教育培訓經費中列支。各級政府要對在相關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做出突出貢獻的職業技術院校、職業技術培訓機構和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及人員給予表彰獎勵。

八、大力發展民辦職業培訓,促進多元辦學格局的形成

各級政府要在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中繼續發揮主導作用,努力辦好公辦職業技術院校。行業企業要繼續辦好職業技術學校和培訓機構,鼓勵行業企業與職業技術學校實行合作辦學,建立行業職業技術教育咨詢、協調機制。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特別是大中型企業、民營企業單獨舉辦職業技術學校,進行所需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和培訓。對於民辦培訓機構,要在土地使用、教師待遇等方面給予與政府舉辦的學校相同的政策,並予以相關政策的優惠,納入地方職業技術教育事業的管理范圍。

要把發展民辦職業技術教育作為擴大職業技術教育資源的一個重要增長點,納入本地區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對於社會力量辦學,首先是鼓勵支持,其次才是管理和監督,可以先發展後規范、邊發展邊規范,對於就業率高、教學質量好的民辦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要給與表彰獎勵和資金支持。發揮民辦教育結合市場緊密、機制靈活、適應性強、就業率高的特點和優勢,促進職業教育觀念、體制和機制的創新。要按照《民辦教育促進法》的有關規定,在政策上放手、招生上放開、機制上放活,把社會力量辦學的重點引向中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形成公辦、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對民辦職業技術學校應當按照公益事業用地及建設的有關規定給予優惠,加大信貸力度,切實保護民辦職業技術學校教職工和學生的合法權益。要在學校評估、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與公辦職業技術學校一視同仁。

要深化公辦職業技術院校體制改革創新,鼓勵公辦職業技術院校大膽引進競爭機制,推動公辦職業技術院校重組和整合,探索與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職業技術學校及個人合作方式,實行多元投資並舉的辦學體制。對改制的公辦職業技術學校,國家原有的資金撥付方式在一定時間內不變,保留教師原有身份。

九、加強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完善就業准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大力推行勞動預備制度,嚴格執行就業准入制度。用人單位招收、錄用職工,屬於國家規定實行就業准入控制的職業(工種),必須從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中錄用;屬於一般職業(工種),必須從取得相應的職業技術學校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中優先錄用。從事個體工商經營的,也必須接受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將就業與職業資格證書結合起來,規范用工行為。實行就業准入控制的職業(工種),凡未持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一律不得介紹就業崗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聯合教育、人事、工商等有關部門組成領導機構,共同實施勞動執法監察。對違反規定,隨意招收未經職業技術教育或職業技能培訓取得相應職業資格的人員就業的,要依據《勞動法》責令糾正並給予處罰。

要充分發揮職業技術院校在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中的作用,積極推進職業技術院校學生職業資格認證工作。對就業率高、教學質量和條件好的職業技術院校,在依據國家職業標准設置專業、組織教學的基礎上,積極推行職業技術院校職業資格「課程認證」工作。職業技術院校的主體專業,經報請自治區勞動和社會保障、教育部門認定,其畢業生參加理論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並取得職業技術院校學歷證書者,可視同職業技能鑒定合格,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勞動和社會保障與教育部門要按照教職成[2004]12號文件的要求,抓緊組織對職業技術院校主體專業的認定工作。在符合條件的職業技術院校,要新建立一批職業技能鑒定所(站),允許具備條件的職業技術院校實行「一校雙牌」。將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掛鉤,爭取到2008年使地區職業技術院校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今後,凡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必須經考核鑒定取得學歷(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後方可畢業。

大力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服務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要加快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建設,各縣(市)根據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的特點,建立一所職業技能鑒定所(站),對於暫時不具備建所(站)條件的,可以建立鑒定點,便於開展工作。在企業逐步開展職業資格初次認定工作。要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發揮企業用人自主權,讓企業成為初次認定工作的主體。把開展初次認定工作同推動企業開展培訓結合起來,建立和完善學習技能激勵機制,提高企業技術工人的持證率,創建學習型企業。大力開展社會化鑒定,提高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的技能水平。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增加全國統一鑒定考試的職業(工種)和人數,滿足社會對新知識、新職業(工種)的需求。開展單項職業能力考核工作,組織開展實用職業技能考核,核發單項職業能力證書,解決農村轉移就業人員和下崗失業人員職業技能比較單一,短期內難以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通過勞動力市場實現就業存在一定困難的問題。進一步開發和挖掘少數民族特色技能,為促進少數民族就業提供公共職業能力認證服務。各鑒定機構要增強服務意識,採取各項措施,主動服務,滿足勞動者學習和提高技能的需求。

十、推進就業服務「新三化」,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進職業技術教育培訓和就業的緊密結合

根據就業服務「新三化」即就業服務體系制度化、專業化、社會化的要求,以人本服務為核心,以促進就業為目的,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提升就業服務水平,強化就業服務網路建設,全面建立公共就業服務制度。結合「新三化」建設,加快地區社會保險和就業信息網路建設,爭取在2007年底前,基本實現勞動力市場信息網路化和就業服務地、縣、街道、社區信息化。按照「數據向上集中、服務向下延伸」的指導思想,建立統一的勞動保障政策公布、用工信息發布、招生信息、求職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招聘洽談、培訓申請、鑒定申請、檔案託管、勞動保障事務代理等各項人本服務。並實現地區社會保險和就業信息網路與地區政府網站鏈接,資源共享。通過信息化網路平台把職業教育培訓機構、企業、求職者、求學者緊密聯系起來,把培訓和就業聯系起來,解決了職業教育培訓與市場、就業脫節的問題。社會保險和就業信息網路信息的收集和核實由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保證數據真實性,避免虛假廣告等問題的出現,保護求職、求學者的合法權益。

十一、大力開展企業職工培訓,建立技能人才培養激勵機制

現代企業的發展,必須要有高素質的企業職工來保證。職工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水平,決定著企業的生產經營質量和效益,也決定著職工自身收入的多少。推進地區新型工業化進程,需要一大批技能操作型、技術應用型人才和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

發揮企業在職業培訓中的主體地位,切實抓好對技能人才的培養培訓。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2.5%足額提取教育

F. 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有哪些

1、職業培訓的基本項目一般分為基本素質培訓、職業知識培訓、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和社會實踐培訓。
(1)基本素質培訓包括文化知識、道德知識、法律知識、公共關系與社會知識、生產知識與技能。這種培訓主要是培養熟練工,培訓的內容以基本素質培訓為主,並結合用人單位的崗位設置及職業要求進行培訓;
(2)職業知識培訓包括職業基礎知識、職業指導、勞動安全與保護知識、社會保險知識等。使求職者了解國家有關就業方針政策以及個人選擇職業的知識和方法;掌握求職技巧、開業程序與相關政策;了解職業安全與勞動保護有關政策和知識;掌握社會保險方面的知識和政策;
(3)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包括專業理論、專業技能和專業實習。學員在專業理論的指導下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並通過在企業的實習,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就業打好基礎;
(4)社會實踐包括各種社會公益活動、義務勞動、參觀學習和勤工儉學等。
2.職業培訓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實用性。職業培訓目標、專業設置、教學內容等均根據職業技能標准、勞動力市場需求和用人單位的實際要求確定。經過職業培訓的畢(結)業生可上崗作業。
(2)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在培訓形式上可採取聯合辦學、委託培訓、定向培訓等方式;在培訓期限上採取長短結合的方式,可以脫產也可以半脫產;在培養對象上依據崗位的實際需要靈活確定;在教學形式上不受某種固定模式的限制,根據職業標準的要求採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
(3)教學與生產相結合。主要體現在一方面教學要緊緊圍繞生產實際進行,另一方面要貫徹勤工儉學、自力更生和艱苦奮斗的原則,通過教學與生產經營相結合,既培養了人才,又創造了物質財富,獲得社會、經濟的雙重效益。
拓展資料:
一、職業培訓的種類包括技能培訓、勞動預備制度培訓、再就業培訓和企業職工培訓,依據職業技能標准,培訓的層次分為初級、中級、高級職業培訓和其它適應性培訓。培訓工作主要由技工學校、就業訓練中心、咨詢公司、社會力量辦學等各類職業培訓機構承擔。
二、技能
1、技工學校 技工學校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招生對象主要是初中畢業生,學制3年。技工學校實行教學實習與科研生產相結合。經過幾十年的改革發展,技工學校已形成初中高級培訓並村,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教育相結合,多層次、多功能、多元化的職業培訓體系,遍及機械、電子、航空、電力、石油、冶金、鐵路、計算機等近30個部門和系統。1998年,全國共有技工學校4362所,在校生181萬人,畢業生68萬人。其中國家及重點技工學校266所,高級技工學校63所。
2、就業訓練 就業訓練中心是培訓失業人員的重要基地。其培訓對象主要是失業青年和失業職工。就業訓練中心組織就業前訓練和轉業訓練,多以實用技術和適應性培訓為住,學制靈活,少到1-3個月,多到6-12個月。全國已有就業訓練中心所,年組織培訓萬人次。
3、社會力量辦學 社會力量辦學是企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它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培訓機構,社會力量辦學主要實施以職業技能培訓為主的職業資格培訓、技術等級培訓、勞動就業職業技能培訓。全國此類社會力量辦學機構達2萬多所,年培訓能力達1000多萬人。
4、為使職業培訓工作更好地適應勞動力市場的發展,針對勞動者就業的需要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並促進培訓與就業緊密結合,原勞動部制定了《綜合性職業培訓基地的基本要求》,組織進行綜合性職業培訓基地和集團試點工作。通過進一步化辦學體制改革,擴大培訓利用現有辦學條件和挖掘師資、設施設備等方面的潛力,將技工學校或就業訓練中心建成兼有職業需求調查、職業培訓、職業技能堅定、職業指導並與職業介紹緊密聯系的多功能的綜合基地,充分體現培訓與就業相結合、培訓為就業服務的功能,並發揮示範和輻射作用。職業培訓集團主要是依託培訓、就業、鑒定等職能機構的緊密協作,加強本地區職業培訓實體的聯合,為勞動者培訓、鑒定與就業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服務。集團主要依託於社區,著眼於聯合與調動全社會力量辦培訓,發揮整體優勢,成為區域性職業培訓工作的主導力量。全國已建成職業培訓綜合基地和集團200多個,在當地為促進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閱讀全文

與關於職業技術學校培訓工作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