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畜牧農民素質教育培訓方案

畜牧農民素質教育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1-02-13 17:04:52

1. 如何提高農民科學素質,帶動周邊群眾致富

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沒有農民科學素質的提高,整個地區的國民科學素質就不能有質的改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農民,農民、農村、農業的問題,歸根結底是農民的問題,人的問題。只有不斷培育一批又一批科學素質高的新型農民,把農村巨大的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優勢,才能為新農村建設注入內在、持久的動力。各級各部門和領導幹部必須從戰略的高度去理解,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認識到提高農民科學素質的重大意義,政府必須集中社會之力,穩步推進大理州農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
加強領導,完善政策。由於大理州的農民科學素質建設起步晚,力量相對較薄弱、缺乏系統的機制保障,需要不斷完善相關政策來提升農民科學素質。1.進一步健全機構。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充分發揮農業、科協、教育、婦聯、畜牧、勞動保障、科技、林業等部門的作用。各部門既明確分工,又通力合作,不斷推進農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2.進一步明確工作經費。提高農民科學素質是一項需超前投入常抓不懈的戰略性任務,投入長、任務重、見效慢。各級各部門應予以高度重視,並在經費投入方面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進一步促進農村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真正建立起與公共財政增長相一致的逐年投入增長機制。3.進一步消除城鄉二元制。由於城鄉二元體制的存在,導致農村優秀人才向城市流動。只有消除了城鄉二元體制,才能為農村的發展引進優秀人才,留住人才,止住農村人口「逆淘汰」的趨勢,促進農民科學素質協調發展。
創新載體,普及科學。在農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中,要充分運用「科普示範基地」、「 科普惠農興村計劃」、「 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函大」等平台,積極開展科普宣傳活動,不斷提高農民科學素質。1.科普示範基地承載著農村科普的物質形態和以農民為主體的科技普及工作,基地的示範、推廣和輻射作用,本身就是一種有形而直觀的面向農民的科普平台,已成為面向農民普及科技的場所,在提高農民科學素質工作中發揮著重大作用。基地的示範性讓農民群眾學有去處,看有榜樣,干有信心,擴大了學習效果。2.要利用科普惠農興村計劃這一載體,充分發揮輻射示範作用,有效利用獎補資金,切實加強「一站一欄一員」服務體系建設,把科技要素引向農村,充分發揮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村科普帶頭人的作用,不斷提高農技協技術推廣和科普能力,切實增強農民依靠科技脫貧致富的能力,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科技保障,促進農民科學素質不斷提高。3.要認真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快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發展的意見》,始終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原則,積極推動「農技協+合作社」和「支部+協會」發展模式,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條主線,充分發揮農技協輻射帶動作用,促進了農民科學素質的提高。4.充分發揮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的作用。根據《關於充分發揮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優勢進一步加強全州農村科普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加強農村科普工作,不斷提高廣大農民和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質,聘請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擔任「科普宣傳員」。目前,我州共派出1124名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分布在全州110個鄉鎮所屬村委會、社區,是一支新興的科普生力軍,全面推進農民科學素質行動的深入開展。
突出重點,狠抓教育。1.加強青少年教育。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作為科學普及的「五大重點人群」之一,在推進農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著名科學家貝爾納曾說:「當孩子年齡還小,天生的好奇心還沒有被社會傳統磨掉的時候,不對他們講授科學,就會失去喚起他們對科學的持久興趣的機會。」要大力開展科技實踐活動,激發農村青少年的科學興趣,提高其學習新知識、運用新技術、健康成長、科學生活的能力,從源頭上提高未來農民的整體素質。2.強化農民科技培訓。農函大是辦在農民家門口、田邊地埂的雲南省農村致富函授大學,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是提高其科學素質的重要途徑。按照「黨委領導、政府推動、科協主管、部門配合、鄉鎮負責、村委實施」的辦學模式,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辦學原則,以農民需求為主線,科學制訂培訓計劃,合理設置培訓內容,不斷豐富教學方式,適當藉助高校師資力量,積極開展種植、養殖實用技術培訓。要建立由政府組織、農業部門主導、農科教結合、社會廣泛參與的農民教育培訓網路系統,把農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納入各級政府工作規劃,形成長效機制,努力構建多元化的農民科學素質教育工作格局。
整合資源,服務到位。農民問題是「三農」問題的核心,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技能水平是農村科普的根本任務。在工作中,我們要善於整合各種資源,為我所用。1.整合部門資源。要充分發揮「農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的領導協調作用,有效整合部門資源,發揮職能優勢,避免工作上各自為陣、重復交叉。2.整合科普資源。科普活動的目的是促進公民科學素質的提高,要充分發揮各種科普資源的優勢,整合資源搭建平台,大張旗鼓的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全面提升農民科學素質。一是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農村科普工作隊伍。二是充分發揮大眾傳媒作用。三是加強科普宣傳欄的日常管理。四是為農民群眾免費發送手機簡訊「科普通」和「農信通」資訊。五是充分利用「全國科普日」、「科技三下鄉」、「科技周」、「科普大篷車進校園」等活動,扎實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同時,鞏固提高農村科普「一站一欄一員」建設,分期分批組織開展百萬農民科技培訓,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有效利用全社會教育培訓資源,進一步發揮好農村黨員幹部遠程教育網路、農廣校、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的作用,廣泛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訓,使全州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得到明顯提高。

2. 如何發揮農廣校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的作用

一、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新形勢下的必然要求
1.當前農業勞動者素質現狀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全國13億人口有9億多在農村,廣大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較低。據統計,全國農林牧場副漁業勞動者4.57億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03億人,佔22.5%,小學文化2.07億人,佔45.4%。由於我國職業技術教育還不發達,即使是初中文化程度的農民也沒有受過系統職業培訓,更談不上資格准入。這是導致我國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不足40%的根本原因。提高勞動者素質是時代要求,具有戰略性意義。
2.現有農村勞動力現狀
一數量萎縮:據統計,農民工數量已達到2.5億,而且每年還在不斷遞減,務農農民,尤其是高素質的青壯年農民急劇減少;二是結構失衡:留守農村農民以老年、婦女居多,務農農民平均年齡已達到50歲以上;三是素質堪憂:務農農民中,小學、初中文化程度佔到70%以上;四是後繼乏人:農村新生代勞動力絕大部分在結束求學後選擇「跳農門」、進城務工,務農農民成了國民素質的「低窪地帶」,高效率農業設施裝備難以利用、高水平農業科技成果難以轉化,成為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突出瓶頸問題。將來「誰來種地、誰來進行科技推廣創新」成為當務之急。
3.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民的標准
關於高素質人才的標准,早在1989年11月在北京召開的「面向21世紀的教育」國際研討會上,中外教育專家普遍認為「未來人才的素質應具有積極進取和創新精神;具有在急劇變化的社會中有較強的適應力,樂於樹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思想觀念、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對人類的責任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是一種全新的人才標准。而對於新型職業農民來說,它的標准應是有科技素質、有職業技能、有經營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是農業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體。新型職業農民作為推動現代農業建設的力量源泉,未來社會的要求如下:①能夠系統地掌握農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各種作物的栽培管理技術,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②善於學習,敢於試驗示範,推廣應用新品種、新技術。③有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產品的菅銷技巧。④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培育新型農民就是培育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的未來,就是培育農業現代化的未來,也是培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未來,這是實現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4.加強新型職業農民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社會竟爭日趨激烈,而競爭的焦點就是人才的競爭,誰掌握了高新技術,誰就會在競爭中處於主動地位。以自然資源和低科技水平的舊經濟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戰,知識經濟時代需要高素質的勞動者,走科技創新、知識增長的經濟發展道路。農廣校是普及、推廣農業科技,開發創造人力資源,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培養新型農業勞動者參與社會競爭的主陣地,對推動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提高綜合培訓能力 充分發揮培訓職能
1.加強農廣校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教育能力
農廣校作為農民教育培訓的專業機構,是我國農業科技廣譜性培訓的主渠道,農民中等職業教育的主陣地。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必須要加大投入,加強教學基礎設施建設,配備現代化教學設備,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所以,在教育改革和機構改革過程中,農廣校的辦學力量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辦學經費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增強辦學後勁,保證教學有設備、下鄉有工具、學習有場所、實習有基地。加快推進農民教育信息化步伐,構建農民終身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2.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作為一名農廣校教師,教學法的最高境界中不再是傳授了多少知識,而是在多大程度上激發了學員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員的思維空間,培養了學員的學習創新能力,掌握了多少農業高新實用技術,傳送了多少科技致富信息等。所以農廣校教師自身要轉變教育觀念,按照高素質勞動者的全新人才標准和素質要求首先提高自身學力,達到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有機結合。其次,教師工作過程中,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觀,加強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不斷進行知識更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適應新時期的教學需要。
3.加強教學研究,培養現代農業勞動者
農廣校是一所面向三農、市場和社會辦學的成人中專學校,是融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於一體的學校。在教研過程中,既要研究成人的學習特點,又要注重學員職業技術的提高,突出現代素質的培養。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研究報告《學會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中都對勞動者的現代素質做了准確而美妙的描述:①學會生存②學會認知③學會做事④學會共同生活。有的學者認為,現代勞動者或現代人應具備以下八種品質,即會生存、會生活、能合作、會學習、能負責、會創造、能關心、會健美。農廣校要培養現代新型農民,就要按以上標准,結合農廣校實際和當地農民素質狀況開展教學。
三、農廣校在培訓新型職業農民中的有效方法
1.兼顧廣譜性培訓、技能培訓(農村勞動力陽光工程培訓)和農民職業教育,積極探索和創新教育培訓模式,堅持送教下鄉,要把教育培訓辦到農民家門口,將教育培訓與農時季節、生產環節、關鍵技術緊密結合,讓農民就地就近「干中學、學中干」,辦農民滿意的教育培訓。穩定現有職業農民隊伍,建立資格准入制度,加大農業職業培訓證書和技術教育證書(綠色證書)的培訓,同時吸引農村「兩後生」(即初中、高中畢業後不再升學的學生)學農務農,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到農業生產一線就業創業,不斷壯大職業農民隊伍。
2.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按素質教育進行教改
農廣校進行的是遠距離成人教育,要改革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脫離時代和當地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科學的成人教育課程體系,把學科體系、社會需要和學員發展三者有機結合,科學地確立人才培養目標和培訓層次;改革教材、教學內容,組織專家、學者和實踐經驗的教育工作者編寫適合農村成人學習特點的教材,反映科學技術的新成就,突出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的傳授;要理論聯系實際,增加實踐技能教學課,注重學員綜合能力培養。
3.改革教學方式,加強直觀性教學
農廣校要發揮網路優勢,堅持「四個面向,四個服務」的辦學宗旨,按需因人施教,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多專業、多渠道、多層次辦學。充分利用先進的聲像設施和教學試驗實習基地,教學中採用講授和聲像相結合,專題講座與案例分析相結合,講解與操作相結合,不斷完善網路媒體教學,將高深的理論變為直觀的、感性的知識,激發學員學習興趣,使學員一學即會,會就能用,用則有效,使科學技術大眾化、趣味化、靈活化。
4.聯合辦學,多元化培養人才。農廣校要加強教改,走聯合辦學的路子,積極推進農業高等教育向農村延伸,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對農業大戶和以農業大戶子女免試推薦入學,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借雞下蛋,優勢互補,根據人才市場的需要,按照產業化思路,將辦學推向產業化、市場化、商品化、大眾化,按需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培養人才。
總體來說,農廣校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要以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為指針,始終堅持把農民是否需要、農民是否接受、農民是否滿意,作為衡量農民教育培訓效果好不好、質量高不高的標准,以提高科技素質、職業技能、經營能力為核心,圍繞提高質量和效果,不斷探索新型農民教育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的新機制和新措施,推動農民教育培訓工作不斷取得實效。

3. 農牧民培訓的經驗做法

XX鎮農牧民科學種植養殖培訓計劃
為了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廣大農牧民特別是農村黨員幹部、青年農民的科技素質教育,努力實現科技興鎮戰略。結合我鎮實際,特製定XX鎮2011年農牧民培訓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牧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見》,以提高農村黨員、基層幹部科技素質為核心,深入開展以先進實用技術為重點的科技素質培訓以及與時代相適應的相關知識和實用技能的培訓工作,全面提高農村黨員、基層幹部的科學文化技術和帶著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本領,提高廣大農牧民的整體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XX鎮經濟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二、培訓目標
2011年XX鎮農牧民培訓的目標是:培訓農村黨員、基層幹部和青年農牧民全年達到1000人次;農村黨員和基層幹部培訓達到每人2到3次科學技術培訓,掌握1到2門科學技術;幹部培訓每年不少於15天。通過培訓,真培養一批農村技術骨幹、科技致富能手,造就一支緊跟時代科技步伐,有技術、會經營、懂管理、能致富、能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農村黨員幹部和青年農牧民。
三、培訓對象
一是農村黨員、基層幹部;二是具有初中文化以上的農牧民種植戶、養殖戶、科技示範戶、農村經營管理者、青年農牧民;三是貧困戶、低保戶。
四、培訓內容
1、圍繞牧業增效、牧民增收,開展各種科學養殖和牲畜常見病害防治技術培訓。
2、結合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開展以農村勞動力轉移、組織勞務輸出相關技術培訓。
3、開展經濟發展和法律基礎知識培訓。有針對性的在基層幹部中開展財務法規、實用法律知識方面的培訓。
4、廣泛開展現代科技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的教育,普及與群眾生活相關的各種環境、災害以及各種生理醫療健康知識。用科學揭露各種迷信、偽科學、邪教的實質危害,倡導健康、科學、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
五、培訓形式
1、以集中培訓和經常培訓相結合。以月為單位,做到月月有培訓,常年不斷線。
2、集中培訓和個人自覺相結合,利用遠程教育網路,開展各種實用技術培訓,廣泛開展實用技術和科技知識宣傳教育活動。
3、課堂培訓與現場指導相結合,下村下片深入開展各種培訓,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培訓。
六、經費安排
2011年培訓工作由鎮政府統一安排管理,受訓人員住宿由政府統一安排,計劃2011年培訓經費5萬元。

為順利完成2011年度農牧民培訓計劃,鎮政府成立領導小組,明確責任,落實培訓任務,建立培訓檔案、完善規章制度,不斷提高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增強農牧民的致富本領,促進全鎮經濟發展。

4. 懷化中農國泰公司怎麼樣

懷化中農國泰隸屬於北京中農國泰下屬的分公司,是懷化市很牛逼的企業

5. 在庫車縣如何進行新農村建設

「生產發展、農民增收、素質提高、組織加強、環境改善」的要求,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強化措施,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新突破。

第一,實施「轉變、拓展、提升」三大戰略,實現農業增效、農牧民增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農村經濟是根本,增加農牧民收入是核心。我們要進一步轉變發展思路、拓展發展空間、提升發展水平,加快農牧民增收步伐。

一是實施「轉變」戰略,夯實特色農業發展基礎。按照「農牧結合,以農為主,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結構」的思路,大力發展傳統優勢農業和蔬菜種植業,建設特色農業縣。2007年,力爭種植業產值占農業生產總值的50%,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來自種植業的佔43%;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生產總值的34%,人均純收入來自畜牧業的佔34%。要圍繞發展壯大紅花產業調優種植業結構。紅花是裕民縣最具特色和優勢的經濟作物,近幾年通過政策扶持、市場拉動及產業化水平的提升,裕民縣紅花種植效益日益顯現,發展前景廣闊。我們要繼續堅定發展壯大紅花產業的信心不動搖,從政策保障、技術服務、尋求市場、組織流通各方面給予紅花種植更大支持,使農戶放心種、捨得投、多增收。在繼續抓好紅花、小麥、打瓜三大基地建設的同時,井灌區可根據市場行情,適當擴大玉米、馬鈴薯種植面積,積極引進試種甜菜、制醬番茄等新的經濟作物品種;加大山區旱地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因地制宜擴大旱地紅花、打瓜種植規模,發展標准化、集約化農業。要圍繞發展壯大巴什拜羊產業調優畜牧業結構。充分利用裕民縣資源優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突出發展壯大巴什拜羊產業,加快以巴什拜羊肉為主的綠色畜產品出口基地建設;要樹立品牌意識,做好巴什拜羊綠色食品品牌認證工作,在深層次發展上做文章,使裕民縣成為名副其實的巴什拜羊「特產之鄉」,2007年新增巴什拜羊養殖示範村3個、示範戶100戶,培育家庭牧場50戶,使巴什拜羊數量佔小畜總量的85%以上。城郊鄉村要大力發展奶牛養殖業,在滿足城鎮居民對鮮奶需求的同時,積極為周邊縣市奶製品加工企業提供奶源。積極發展家禽養殖業,在農牧區發展一批家禽養殖「專業村」和「專業戶」。大力發展牛羊育肥業,把牛羊育肥作為農牧民穩定增收的重要渠道,實現常年育肥,四季出欄,均衡上市,增加養殖效益,使牲畜出欄率和商品率分別達到68%和60%以上。要加快建立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一方面要引導和鼓勵農牧民盯住城市居民的「菜籃子」建好自己的「菜園子」,大力發展庭院經濟,滿足本地市場需求;另一方面,要依託巴克圖口岸發展外向型蔬菜種植業,在進一步擴大露地蔬菜種植的同時,積極發展設施農業,政府要給予一定補貼,抓好蔬菜大棚建設,新增蔬菜大棚20座,使全縣蔬菜大棚達到50座。城郊鄉村要率先發展,形成一定規模,輻射帶動全縣大棚蔬菜種植,使裕民縣蔬菜生產逐步由「常規型」向「反季節型」,由「自給型」向「出口型」轉變。

二是實施「拓展」戰略,多渠道增加農牧民收入。要通過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實現增收。以爭創「自治區勞務輸出示範縣」為契機,加強對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作領導,加大政策宣傳教育力度,營造勞務致富光榮的社會氛圍,推動農村勞動力由季節性向長年性、由農村向城市、由農業向非農產業轉移;積極探索政府引導、部門推動、中介機構和企業運作的市場化路子,大力培育農村勞務輸出經紀人,創辦中介機構,依法開展勞務輸出業務;縣、鄉勞動力培訓中心和勞動保障事務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做好勞務用工信息咨詢和發布,勞動力的組織和輸出等工作,特別是要注重向克拉瑪依、和豐等地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定向輸出勞動力;勞動監察部門要依法嚴厲查處惡意拖欠、剋扣農民工工資的違法行為,切實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2007年,力爭轉移勞動力5220人(次),實現勞務創收1770萬元,人均純收入自來勞務收入的佔15%。要通過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實現增收。著力形成「龍頭+基地+協會+農戶」的產業化格局,進一步扶持悅羊、巴爾魯克、裕翔、宏展、紅花緣等現有農牧產品加工企業做大做強,增強對農牧民增收的拉動作用;按照「民辦、民營、民受益」的原則,扶持發展各類專業協會和農牧民經紀人,切實發揮其在農副產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實施「訂單農業」,努力實現紅花、打瓜、玉米、蕃茄、馬鈴薯等農產品訂單銷售。2007年,力爭各類協會發展到22個,實現50%的農副產品通過協會以「訂單」形式銷售。認真組織參加好第二屆塔城地區-東哈州農產品展銷定貨會,為裕民縣農副產品的順利出口奠定基礎。要通過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實現增收。以扶貧項目為突破口,加強扶貧開發重點村建設,整合資源,捆綁資金,以項目的實施帶動貧困鄉村的發展;加大扶貧幫建力度,進一步爭取上級對口單位對裕民縣的更大支持和幫扶,巧借外力脫貧致富。2007年力爭344戶1715人實現脫貧。切實貫徹中央關於減輕農牧民負擔的各項政策,加強對涉農收費和農資市場的監管,防止變相增加農牧民負擔,切實維護農牧民利益。要將國家及自治區的各項「惠農」政策研究透、爭取足、落實好,在繼續抓好糧食、農機和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補貼政策落實的同時,要搶抓機遇,爭取更多政策支持。

三是實施「提升」戰略,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積極推進農業標准化生產,加大科學適用技術的推廣普及力度,提高農牧民素質和農業科技含量,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聯動抓科技的長效機制,走「科技興農」的路子。要進一步改造提升傳統種植業。優化農作物品種結構,堅持良種良法配套,加大新技術的推廣力度。2007年重點推廣打瓜膜下滴灌栽培技術,要將其作為裕民縣農業的技術革命來抓。首先,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各鄉場和涉農部門要通過算對比帳,增強種植戶對實施膜下滴灌新技術的信心;同時,把膜下滴灌技術作為科技培訓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大范圍、多形式、多渠道、深層次進行培訓。其次,加強技術服務。農業技術部門要對種植示範戶進行全程跟蹤服務,為膜下滴灌的順利推廣提供技術保障,確保種植示範戶學得會、用得好、能增收。第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縣財政將拿出200萬元左右對實施膜下滴灌的示範戶進行補助,各鄉場也要因地制宜,制定相應優惠政策,加大對示範戶的扶持力度。2007年,力爭推廣面積達到3-5萬畝。要進一步改造提升傳統畜牧業。按照現代畜牧業的發展要求,繼續開展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年活動。要建立保障機制,縣財政將拿出50萬元作為畜牧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於牲畜品種改良、疫病防治、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牧民定居補助等方面。大力推廣人工授精、凍精冷配、胚胎移植等繁育技術,推廣「機械配備、槽斗齊備、長草短喂、飼料粉碎」的飼喂方式。進一步加強防疫體系建設,不斷提高防疫質量和水平,確保動物重大疫病防疫率達到100%。繼續鞏固、發展、創新牧民定居成果,積極爭取國家、自治區項目支持,進一步加大畜牧業投入,著力改造牧民定居一線簡易棚圈,加快暖棚暖圈建設;堅持「一業為主,多業並舉」的方針,引導和鼓勵定居牧民通過發展養殖業、種植業、二三產業及外出務工實現多渠道增收。因地制宜大力發展人工、半人工草地和飼草料基地,抓好30萬畝退牧還草工程的實施,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可持續發展。要全面提升農牧民素質。繼續加大對農牧民的教育培訓力度,組織、人事等部門已經制定出裕民縣農牧民素質教育培訓規劃,我們要因地制宜,以縣黨校、農廣校等為培訓主陣地,對村隊黨員幹部及農牧民群眾分層次培訓,培訓內容以膜下滴灌新技術、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等為主。要創造條件把部分有能力、有威信、能帶富的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和致富能手送往地區、自治區甚至內地進行培訓。2007年縣財政將拿出10萬元資金作為農牧民培訓的專項經費。同時,積極爭取國家實施的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農業科技入戶示範工程等培訓項目,加大農牧民科技培訓力度,提高農牧民科學生產、外出務工及經營管理技能,培養新型農牧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年培訓農牧民1.5萬人(次)以上,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第二,加大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力度,改善農村面貌。完善的農村生產生活設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標志,我們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從農牧民群眾需求最迫切而又有條件做的事情做起,實現道路暢化、「四旁」綠化、環境凈化、整體美化。

一是抓好村莊規劃。各鄉場要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先易後難、梯次推進的原則來制定規劃,做到「村村有規劃,一村一特色」,2007年要全部完成53個行政村的規劃制定工作。規劃內容要涵蓋產業發展規劃、村莊建設規劃、農牧民增收規劃等各個方面,正確處理好「里子」和「面子」、近期和遠期、試點和推廣的關系。建設局要為各鄉場編制規劃建設圖提供技術服務,各鄉場的產業規劃要結合實際,聘請有關專家進行評估、論證和制定,並按照規劃盡快組織實施。要進一步擴大新農村建設試點村范圍,在繼續抓好地區確定的4個試點村建設的同時,2007年再確定10個試點村,其中在牧民定居區確定1-2個試點村,使試點村佔全縣行政村的26%。

二是抓好生態環境建設。加大農村綠化工作力度,全面抓好「三北」四期和「村村綠」等重點林業工程建設,尤其要抓好塔裕公路綠色通道和生態三期續建工程,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開展農村愛國衛生運動,抓好「三清四改」工作,重點抓好井灌區庫魯斯台片區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建立健全農村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著力整治農村「臟、亂、差」現象,改善村容村貌。

三是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鄉村道路、農田水利、醫療衛生、通訊、文化設施等建設,提高配套服務能力。結合通達工程的實施,加快鄉村道路建設,重點完成38.7公里農村道路柏油罩面工作;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克孜布拉克水庫除險加固和70公里防滲渠等工程,利用日協貸款資金抓好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提高水的利用率;實施好2.3萬畝國家重點土地整理項目,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加快農村抗震安居工程的實施,建設農村抗震安居住房485棟。

第三,健全保障機制,順利推進新農村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在抓落實,因此,必須在組織、人力、資金、管理等方面健全保障機制,使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健全縣鄉村三級新農村建設領導機制,實行領導包點責任制,縣委、政府領導每人聯系1個試點村,並採取幾個部門聯系幫扶一個村的辦法,在資金、項目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幫助解決試點村建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確保新農村建設扎實穩步推進。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以「雙培雙育」等活動為載體,加強村級班子和農村黨員隊伍建設,尤其要選優配強村黨支部書記,把提高村幹部素質作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重大工程來抓,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組織保障。

二是落實民主管理。堅持村級民主管理「四權」制度,讓農牧民真正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要落實好自治區繼續保留「兩工」的有關政策,按照「一事一議」的辦法,探索建立「兩工」合理使用的機制。充分發揮群眾在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作用,教育和引導農牧民進一步弘揚「裕民精神」,積極投身於新農村建設,「出足自己的力,創建自己的業,辦好自己的事」。

三是積極探索新農村建設投融資機制。充分調動農牧民「籌資籌勞」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鼓勵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新農村建設,努力形成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的新農村建設多元化投入機制,力爭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1億元。

四是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認真抓好清債務、清土地、清草場、清牲畜「四清」工作,對清查出的集體資產要通過招標發包等形式提高收益;要進一步盤活集體資產,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增加村集體收入;各村隊要在集體收入中預留出一部分資金,專門用於新農村建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資金保障。2007年,年集體經濟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村要達到10%,5-10萬元的村要達到30%。

6. 農民素質教育培訓回訪實施方案

電話營銷之電話回訪是作為提供基礎數據的有效途徑之一,目前越來越受到各知名企業的青睞。在電話回訪過程中,電話營銷員應該不斷地學習新的營銷技巧以及知識,並且靈活地運用到每次與客戶溝通中,努力打破傳統銷售模式以及技巧的限制,不斷創新。

閱讀全文

與畜牧農民素質教育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