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應對粉塵防爆安全技術新規的要求
按照電氣防爆國家標准GB12476設計生產
來自南陽中天防爆
Ⅱ 預防粉塵爆炸的安全防範措施有哪些
第一,必須確保作業場所符合標准規范要求,嚴禁設置在違規多層房、安全間距專不達標廠房和居屬民區內。
第二,必須按標准規范設計、安裝、使用和維護通風除塵系統,每班按規定檢測和規范清理粉塵,在除塵系統停運期間和粉塵超標時嚴禁作業,並停產撤人。
第三,必須按規范使用防爆電氣設備,落實防雷、防靜電等措施,保證設備設施接地,嚴禁作業場所存在各類明火和違規使用作業工具。
第四,必須配備鋁鎂等金屬粉塵生產、收集、貯存的防水防潮設施,嚴禁粉塵遇濕自燃。
第五,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和勞動防護制度,嚴禁員工培訓不合格和不按規定佩戴使用防塵、防靜電等勞保用品上崗。
國家安監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五條規定是安全生產制度建設的重大舉措,條條都是用血的代價換來的經驗教訓,是「生命線」「責任線」「高壓線」,必須做到「鐵規定、剛執行、全覆蓋、真落實」。
早就應該做到了 無錫博迪為您保駕護航!
Ⅲ 粉塵防爆安全規程的粉塵防爆安全規程
本標准規定了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防爆安全要求。
本標准適用於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工程設計、生產管理及粉末產品的貯存和運輸
本標准不適用於礦山,煙花爆竹和火炸葯粉塵場所。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准,然而,鼓勵根據本標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准。
GB/T11651 勞動防護用品選用規則
GB12476.1 可燃性粉塵環境用電氣設備
第l部分:用外殼和限製表面溫度保護的電氣設備
第1節:電氣設備的技術要求(IDT IEC 61241-1:1999)
GB/T15605粉塵爆炸泄壓指南(NEQ NFPA 68)
GB/T17919 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用收塵器 防爆導則
GB/T18154 監控式抑爆裝置安全技術要求
GB50057 建築防雷設計規范
GB50058 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
GBJ16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准。
3.1 可燃粉塵 combustible st
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氣態氧化荊(主要是空氣)發生劇烈氧化反應的粉塵。
3.2 粉塵爆炸危險場所 area subject to st explosion hazards
存在可燃粉塵和氣態氧化劑(主要是空氣)的場所。
3.3 惰化 inerting
向有粉塵爆炸危險的場所充入足夠的惰性物質,使粉塵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技術。
3.4 抑爆 explosion suppression
爆炸發生時,通過物理化學作用撲滅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塵不再參與爆炸的控爆技術。
3.5 阻爆(隔爆) explosion arrestment
在含有可燃粉塵的通道中,設置能夠阻止火焰通過和阻波、消波的器具,將爆炸阻斷在一定范圍內的控爆技術。
3.6 泄爆 venting of st explosion
有粉塵和主要是空氣存在的圍包體內發生爆炸時,在爆炸壓力達到圍包體的極限強度之前,使爆炸產生的高溫、高壓燃燒產物和未燃物通過圍包體上的薄弱部分向無危險方向泄出,使圍包體不致被破壞的控爆技術。
3.7 二次爆炸 subsequent explosion
發生粉塵爆炸時,初始爆炸的沖擊波將沉積粉塵再次揚起,形成粉塵雲,並被其後的火焰引燃而發生的連續爆炸。 4.1 有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企業的新建、改建、擴建工程,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不符合本標准規定的現有企業,應制定安全技術措施計劃。
4.2 企業應清楚本企業有無粉塵爆炸危險場所,並採取能有效預防和控制粉塵爆炸的措施。
4.3 企業應根據本標准並結合自身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特點,制定本企業粉塵防爆實施細則和安全檢查表,並按安全檢查表認真進行粉塵防爆檢查。企業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車間(或工段)每月至少檢查一次。
4.4 企業應認真做好安全生產和粉塵防爆教育,普及粉塵防爆知識和安全法規,使職工了解本企業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危險程度和防爆措施;對危險崗位的職工應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和業務培訓,並經考試合格,方准上崗。
4.5 粉塵爆炸危險場所應杜絕各種非生產性明火存在。
4.6 安全、通風除塵、粉塵爆炸預防、粉塵爆炸控制等設備設施,未經安全主管部門批准,不應更換或停止使用。 5.1 安裝有粉塵爆炸危險的工藝設備或存在可燃粉塵的建(構)築物,應與其它建(構)築物分離,其防火間距應符合GBJ16的相關規定。
5.2 建築物宜為單層建築,屋頂宜用輕型結構。
5.3 多層建築的結構要求如下:
5.3.1 多層建築物宜採用框架結構;
5.3.2 不能使用框架結構的建築物應在牆上設置符合要求的泄爆口;
5.3.3 如果將窗戶或其他開口作為泄爆口,應經核算並保證在爆炸時其能有效的進行泄爆。
5.4 有爆炸危險的工藝設備宜設置在建築物外的露天場所;如廠房內有粉塵爆炸危險的工藝設備,宜設在建築物內較高的位置,並靠近外牆。
5.5 梁、支架、牆及設備等應具有便於清掃的表面結構。
5.6 疏散通道要求如下:
5.6.1 工作區應有疏散通道。疏散通道的數目和位置應符合GBJ16的相關規定;
5.6.2 疏散路線應設置明顯的路標和應急照明。
5.7 有爆炸危險的工藝設備宜設置在建築物外的露天場所。 6.1 防止粉料自燃
6.1.1 能自燃的熱粉料,貯存前應設法冷卻到正常貯存溫度;
6.1.2 在通常貯存條件下,大量貯存能自燃的散裝粉料時,應對粉料溫度進行連續監測;當發現溫度升高或氣體析出時,應採取使粉料冷卻的措施;
6.1.3 卸料系統應有防止粉料聚集的措施。
6.2 防止明火與熱表面引燃
6.2.1 在粉塵爆炸危險場所進行明火作業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有安全負責人批准並取得動火證;
——明火作業開始前,應清除明火作業場所的可燃粉塵並配備充足的滅火器材;
——進行明火作業的區段應與其他區段分開或隔開;
——進行明火作業期間和作業完成後的冷卻期間,不應有粉塵進入明火作業場所。
6.2.2 與粉塵直接接觸的設備或裝置(如光源、加熱源等),其表面允許溫度應低於相應粉塵的最低著火溫度;
6.2.3 存在可燃粉塵的場所,其設備和裝置的傳動機構應符合下列規定:
——工藝設備的軸承應防塵密封;如有過熱可能,應安裝能連續監測軸承溫度的探測器;
——不宜使用皮帶傳動;如果使用皮帶傳動,應安裝速差感測器和自動防滑保護裝置;當發生滑動摩擦時,保護裝置應能確保自動停機。
6.3 防止電弧和電火花
6.3.1 粉塵爆炸危險場所,應按GB50057中有關規定採取相應防雷措施;
6.3.2 當存在靜電危險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6.3.2.1 所有金屬設備、裝置外殼、金屬管道、支架、構件、部件等,一般應採用防靜電直接接地;不便或工藝不允許直接接地的,可通過導靜電材料或製品間接接地;
6.3.2.2 直接用於盛裝起電粉末的器具、輸送粉末的管道(帶)等,應採用金屬或防靜電材料製成;
6.3.2.3 所有金屬管道連接處(如法蘭),應進行跨接;
6.3.2.4 操作人員應採取防靜電措施;
6.3.2.5 不應採用直接接地的金屬導體或篩網與高速流動的粉末接觸的方法消除靜電;
6.3.3 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用電氣設備應符合GB12476.1的相關規定;
6.3.4 粉塵爆炸危險場所電力設計應按GB50058的有關規定執行。
6.4 防止摩擦、碰撞火花
6.4.1 粉塵雲能夠被碰撞產生的火花引燃時,應採取措施防止碰撞發生,同時,檢修時應使用防爆工具;
6.4.2 在工藝流程的進料處,應安裝能除去混入料中雜物的磁鐵、氣動分離器或篩子,防止雜物與設備碰撞;
6.4.3 應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鋁、鎂、鈦、鋯等金屬粉末或含有這些金屬的粉末與不銹鋼摩擦產生火花;
6.4.4 沒有與明火作業等效的保護措施。不應使用旋轉磨輪和旋轉切盤進行研磨和切割。
6.5 惰化
在生產或處理易燃粉末的工藝設備中,採取上述措施後仍不能保證安全時,應採用惰化技術。
6.6 通風除塵
6.6.1 宜按工藝分片設置相對獨立的除塵系統;
6.6.2 所有產塵點均應裝設吸塵罩;
6.6.3 風管中不應有粉塵沉降;
6.6.4 除塵器的安裝、使用及維護應符合GB/T17919的相關規定。 7.1 分段與隔離
7.1.1 工藝設備的連接,應保證不進行明火作業就能將各設備方便地分離和移動;
7.1.2 設計工藝設備時,應考慮技術上可實現的隔離。
7.2 爆炸時實現保護性停車
應根據車間的大小,安裝數個能互相聯鎖的動力電源控制箱;在緊急情況下,應能及時切斷所有電機的電源。
7.3 抑爆
7.3.1 宜採用抑爆裝置進行保護;
7.3.2 如採用監控式抑爆裝置.其應符合GB/T18154的規定。
7.4 約束爆炸壓力
生產和處理能導致爆炸的粉料時,若無抑爆裝置,也無泄壓措施,則所有的工藝設備應足以承受內部爆炸產生的超壓;同時,各工藝設備之間的連接部分(如管道、法蘭等),也應與設備本身有相同的強度;高強度設備與低強度設備之間的連接部分,應安裝阻爆裝置。
7.5 泄爆
7.5.1 工藝設備的強度不足以承受其實際工況下內部粉塵爆炸產生的超壓時,應設置泄爆口。泄爆口的尺寸宜符合GB/T15605;
7.5.2 具有內聯管道的工藝設備,通常推薦的設計指標應能承受至少0.1MPa的內部超壓。 8.1 工藝設備的接頭、檢查門、擋板、泄爆口蓋等均應封閉嚴密。
8.2 特殊地點的清潔要求
8.2.1 不能完全防止粉塵泄漏的特殊地點(如粉料進出工藝設備處),應採取有效的除塵措施;
8.2.2 手工裝粉料場所,應採取有效的防塵措施;
8.2.3 進行打包的場所,應定期清掃粉塵。
8.3 清潔
8.3.1所有可能積累粉塵的生產車間和貯存室,都應及時清掃;
8.3.2 不應使用壓縮空氣進行吹掃。
8.4 滅火
8.4.1 應根據粉塵的物理化學性質,正確選用滅火劑;
8.4.2 滅火時,應防止粉塵揚起形成粉塵雲;
8.4.3 若燃燒物與水接觸能生成爆炸性氣體,不應用水滅火。 9.1 個體防護
9.1.1 生產人員應按GB11651的有關規定,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9.1.2 在工藝流程中使用惰性氣體或能放出有毒氣體的場所,應配備可保證作業人員安全的呼吸保護裝置;
9.1.3 在作業場所內,生產人員不應貼身穿著化纖製品衣褲。
9.2 救援
9.2.1 企業應編制含有粉塵爆炸的應急救援預案並報相關部門備案;
9.2.2 應組織全體職工進行滅火和應急救援預案演練。
Ⅳ 秋冬季節如何做好粉塵防爆安全風險
一是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安全自查。要重點檢查除塵房及除塵管道、沉降室、除塵通風設施區域及保養時段車間高濃度粉塵環境,做到檢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後患。
二是評價重點區域爆炸風險,落實安全技術措施。要認真落實防範煙草粉塵的各項工程技術措施,撰寫形成風險評價報告和隱患整改計劃,確保企業生產安全。
三是切實加強職業衛生管理,降低煙草工業粉塵職業危害。要認真推進職業衛生專項達標以及現場職業衛生規范化管理,積極開展作業場所安全評價,定期組織粉塵場所職業病檢測。
四是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和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要對管理人員、作業人員定期組織開展包括崗位職責、操作規程、粉塵防爆、應急措施等在內的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經考試合格後方准上崗。
粉塵(Dust)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習慣上對粉塵有許多名稱,如灰塵、塵埃、煙塵、礦塵、砂塵、粉末等,這些名詞沒有明顯的界限。國際標准化組織規定,粒徑小於75μm的固體懸浮物定義為粉塵。在大氣中粉塵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溫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氣中過多或過少的粉塵將對環境產生災難性的影響。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生產性粉塵是人類健康的天敵,是誘發多種疾病的主要原因。
粉塵的來源
(1)固體物質的機械加工或粉碎,如金屬研磨、切削、鑽孔、爆破、破碎、磨粉、農林產品加工等。
(2)物質加熱時產生的蒸氣在空氣中凝結或被氧化所形成的塵粒,如金屬熔煉,焊接、澆鑄等。
(3)有機物質不完全燃燒所形成的微粒,如木材、油、煤類等燃燒時所產生的煙塵等。
(4)鑄件的翻砂、清砂粉狀物質的混合,過篩、包裝、搬運等操作過程中,以及沉積的粉塵由於振動或氣流運動,使沉積的粉塵重又浮游於空氣中(產生二次揚塵)也是粉塵的來源。
粉塵存在
粉塵幾乎到處可見。土壤和岩石風化後分裂成許多細小的顆粒,它們伴隨著花粉,孢子以及其他有機顆粒在空中隨風飄盪。除此之外,許多粉塵乃是工業和交通運輸發展的副產品;煙囪和內燃機排放的廢氣中也含有大量的粉塵,麵粉,採石場等的作業引起的,火山爆發的火山灰。
Ⅳ 粉塵為什麼會爆炸,預防粉塵爆炸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預防粉塵爆炸的安全技術措施著重從生產裝置本身、生產環境、消除靜電、防二次污回染等四個方面進行答。
第一,凡使用產生可燃、可爆粉塵的生產裝置、設備,須有防其燃燒、爆炸的安全措施。使用可燃粉塵、產生可燃粉塵的反應,須有防止達到爆炸濃度、控制湍動速度、防靜電等措施及輔助裝置,要有防止可燃爆粉塵逸散到空間的措施。
第二,在爆炸濃度范圍內的粉塵作業裝置、崗位及其環境,須有必要的安全技術措施。對在爆炸極限范圍內的粉塵作業裝置和崗位,要嚴格控制點火源,要落實一系列控制點火源的安全措施。如裝置內有產生靜電火花可能,就要嚴格控制湍流的速度;粉塵排放口,要有防止外來火種引燃、引爆的措施等。
第三,可爆粉塵的生產裝置、系統,須有可靠的消除靜電的裝置。能產生可爆粉塵的粉碎、研磨、乾燥、輸送、捕集、濾塵等設備、裝置及其有關系統,必須有消除靜電措施,能有效地消除靜電。第四,有粉塵飛揚的作業間,須有防止二次揚塵的安全措施。
Ⅵ 預防粉塵爆炸的安全防範措施有哪些
第一,必須確保作業場所符合標准規范要求,嚴禁設置在違規多層房、安全間距不達標廠房和居民區內。
第二,必須按標准規范設計、安裝、使用和維護通風除塵系統,每班按規定檢測和規范清理粉塵,在除塵系統停運期間和粉塵超標時嚴禁作業,並停產撤人。
第三,必須按規范使用防爆電氣設備,落實防雷、防靜電等措施,保證設備設施接地,嚴禁作業場所存在各類明火和違規使用作業工具。
第四,必須配備鋁鎂等金屬粉塵生產、收集、貯存的防水防潮設施,嚴禁粉塵遇濕自燃。
第五,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和勞動防護制度,嚴禁員工培訓不合格和不按規定佩戴使用防塵、防靜電等勞保用品上崗。
國家安監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五條規定是安全生產制度建設的重大舉措,條條都是用血的代價換來的經驗教訓,是「生命線」「責任線」「高壓線」,必須做到「鐵規定、剛執行、全覆蓋、真落實」。
Ⅶ 如何加強粉塵防爆安全管理
一是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安全自查。要重點檢查除塵房及除塵管道、內沉降室、除塵通風設容施區域及保養時段車間高濃度粉塵環境,做到檢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後患。
二是評價重點區域爆炸風險,落實安全技術措施。要認真落實防範煙草粉塵的各項工程技術措施,撰寫形成風險評價報告和隱患整改計劃,確保企業生產安全。
三是切實加強職業衛生管理,降低煙草工業粉塵職業危害。要認真推進職業衛生專項達標以及現場職業衛生規范化管理,積極開展作業場所安全評價,定期組織粉塵場所職業病檢測。
四是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和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要對管理人員、作業人員定期組織開展包括崗位職責、操作規程、粉塵防爆、應急措施等在內的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經考試合格後方准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