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錄用公務員初任培訓的方式有哪些
一、公務員培訓的類型
我國公務員培訓主要有以下幾類型:
(一)新錄用人員的培訓
這種培訓對象主要是經過國家公務員考試考核合格已被錄用的人員,它的培訓內容主要是學習公務員崗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它的培訓目的主要是為了使這些新進入國家公務員隊伍的人員了解自己即將從事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程序,掌握一般的工作方法,為正式上崗作準備。
(二)晉升領導職務的任職培訓
它的培訓對象是准備晉升一定領導職務的在職公務員,它的培訓內容應圍公務員擬晉升新的領導職務所須具備的政策水平、組織領導能力和專業知識能力來確定。其培訓目的就是通過培訓為公務員晉升的一定領導職務作好准備。
(三)根據專項工作需要進行的專門業務培訓
該項培訓的主要特點:培訓對象是從事專門業務工作的國家公務員,培訓內容偏重於專門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培訓目的主要是為了適應專項工作的需要,培訓方式多屬脫產培訓性質,集中性、臨時性較強。
(四)在職公務員更新知識的培訓
培訓對象包括全體在職公務員。從培訓步驟看,它是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和法律的規定,有計劃有領導地分期分批進行的。培訓方式一般採取離職培訓的方式進行。培訓內容要根據公務員的崗位職責來確定,強調培訓與使用相結合,以期收到預期效果。培訓目的主要是為了更新公務員的知識結構,使其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以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提高現有行政管理的水平。
二、公務員培訓的方式
(一)部內培訓
即由各行政部門內部設立機構組織培訓,其培訓的時間、課程設置和培訓要求均要各部門自己確定。如我國政府各部所屬的管理學院培訓基地的培訓畢屬此列。這種培訓按職務或專業進行,專業對口,有較強的針對性,時間和人員都便於靈活安排。
(二)部際培訓
指由政府若幹部門橫向聯合舉辦的培訓。這種跨部門舉行的培訓班,或由政府幾個部門共同組織,或由學會或學校幫助組織,培訓費用則由政府各部門共同承擔,為同一專業或同一層級的公務員開設某些共同的課程。
(三)交流培訓
即通過人員的交流或學術的交流對公務員實施培訓。人員的交流培訓是指通過人員在政府部門之間、各地區之間、政府部門和企業之間的調任或借調,使公務員擴大知識面,增長才幹,掌握在各種環境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協調矛盾的能力。
(四)工作培訓
即在實際工作中對公務員壓擔子,使其實際工作能力有所提高。通過行政首長或經驗豐富的公務員在工作中言傳身教,也能使公務員在行政實踐中積累知識,獲得經驗,增長才幹。如在我國行政管理中,主管部門讓某些有培養前途的年輕公務員到某些部門或地方,通過實際工作進行鍛煉,增長他們的才幹。
(五)學校培訓
即同公務員管理機構或各行政部門選送部分有培養前途的公務員,或者由公務員本人依據有關規定,到政府的高中級行政學院或國內外高等院校接受培訓或進修。
(六)選擇培訓
即允許公務員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個人興趣,制定培訓計劃,自由選擇培訓專業和課程。選擇培訓的方式主要有二種:一是鼓勵公務員利用閑暇時間到附近學校或夜校去補習、進修,其學費由政府負擔。如有些地方或部門的行政官員根據自己的工作情況,參加有關院校的函授、夜大學習而費用由工作單位承擔。另一種是公務員向政府申請培訓假期,脫產學習。
我國公務員培訓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政治理論的學習
這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公務員制度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之上的,有著鮮明的政治性和階級性,不實行也不可能實行西方所謂的"文官中立"原則。我國公務員必須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積極參與政治活動。因此我國的公務員必須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使他們能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能樹立起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二)專業知識的培訓
即與公務員工作密切相關的專業理論,專業技術知識和專業操作知識的訓練,其目的在於提高公務員的知識素養,提高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手段不斷發展的現代,尤其是這樣。一般說來,任何公務員都應全面掌握與自己專業相關的理論知識、技術知識和操作知識,但是不同職位、級別的公務員,對專業知識的需要和培訓也有自己的側重點。因此,專業知識的培訓必須有的放矢地進行。
(三)管理才能的培訓
即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管理活動的實踐開拓公務員的視野,在理論和實踐上培養他們領導下屬、運籌決策、協調沖突、融洽關系的能力。
(四)職業道德的培訓
即培養公務員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主要包括忠於國家、忠於政府、忠於職守、嚴守國家機密,不得從事與本部門業務有關的營利活動等。
2. 公務員考試筆試備考方案該怎麼制定
這個好方法很重要 我把我的經驗都寫到了一篇文章中 大家可以問我索要
3. 對加強公務員更新知識培訓工作的幾點思考
公務員培訓制度是國家公務員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立優化、精幹、廉潔、穩定、高效的公務員隊伍的重要措施。黨校作為培訓承辦單位,筆者有幸參與並承擔了《組織行為學》的教學輔導任務,通過備課和培訓輔導,對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公務員更新知識培訓工作也有些感觸,故訴諸筆端以求拋磚引玉。
1、提高認識,端正態度,是做好培訓工作的前提
當前,隨著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信息產業的崛起,知識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公務員作為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其工作的本質要求公務員們要有豐富的知識、高超的思維能力、正確的決策能力、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等等。公務員只有不斷地在工作中學習提高,更新原有知識,才能成為知識豐富、能力突出、站在時代前列的人。更新知識培訓不是可有可無,或可參加可不參加的事,每個在職公務員對此應該有正確認識,增強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意識,積極主動參與培訓。
2、領導帶頭,率先垂範,是做好培訓工作的關鍵
領導者帶頭參加更新知識培訓,既是領導者適應新形勢提高自身整體素質和能力的必然要求,也給同事及下屬樹立了標桿,帶來示範效應。在今年新一輪公務員培訓中,如市統計局、司法局、林業局、檔案局等許多部門的「一把手」,率先垂範,在繁忙的工作中擠時間,按規定參加學習聽課和考試,此外還有些單位已退居二線的領導也不例外,受到人們的好評,也給我們輔導授課的老師以極大的鞭策激勵。
3、改進方法,提高效果,是做好培訓工作的中心環節
改進培訓方式方法,提高培訓效果,說到底就是要解決一個怎麼學,怎麼來提高效果,怎麼才能學以致用的問題。這涉及教與學兩方面,就教師而言,要求我們必須更新培訓就是「你來我訓,我講你聽」的觀念,確定教學相長、優勢互補的教學思路。因為對於參加培訓的學員來講,盡管屬於被培訓的對象,但他們有著良好的素質基礎和相對豐富的實踐經驗;培訓既是提高學員素質,培養人才的過程,也是培訓者自我提高和發展的過程,實行教學相長、師生互動,有利於共同加強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
4、精心組織,協調配合,是做好培訓工作的保證
新一輪培訓對象為全市在職公務員包括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據統計全市共有公務員1800多人需參與培訓,影響涉及面廣,集中面授考試,工作量大。作為培訓組織管理部門和承辦單位,市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和市委黨校精心組織,認真細致地做好大量的前期准備工作,從教師的備課、各單位教材的發放,到每期參訓學員的選調組織等,培訓中還配備了兩位班主任,全程跟蹤管理服務,為有序開展培訓打下了良好基礎。每期培訓,還舉行開班儀式,由主管部門的領導對參訓學員進行學習動員,使學員明確意義和要求。此外每期參訓學員的選調安排也離不開各相關部門和單位的積極協調配合,合理安排參訓對象,解決好工學矛盾。
5、完善機制,嚴格管理,是做好培訓工作的根本
盡管《國家公務員培訓教育暫行規定》明確指出:「參加培訓教育是國家公務員的權利和義務。國家公務員培訓教育期間的學習成績和鑒定作為任職、定級和晉升職務的重要依據之一。」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上述規定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不能完全將幹部參加學習培訓的情況作為考核幹部、任用幹部的重要依據,也缺少相應的獎教獎學制度。因此,做好公務員培訓工作還應重視健全完善培訓激勵機制,公務員培訓的考核結果應該與公務員的職務職級直接掛鉤。具體地說,就是通過法規的形式,明確規定公務員在一定任期(時間)內通過輪訓、培訓等形式的學習達到所規定的要求,則具備下一任期(時間)的任職資格。其中,成績特別突出的可以作為職務職級晉升的重要依據。如達不到規定要求,則必須經過補課補考或下崗培訓,直至達到要求為止。若仍有少數公務員經補考或下崗培訓還達不到規定要求的則應降級,真正使培訓的激勵約束機制落到實處。
4. 當前公務員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一、 當前公務員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近幾年來,我們認真貫徹實施《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嚴格執行公務員培訓制度,認真開展公務員培訓工作,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公務員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於公務員制度建立時間較遲,公務員培訓工作開展的時間較短,體制不夠完善,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存在一些急需改進的地方,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對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存在流於形式、走過場現象。培訓是公務員管理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但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往往偏重任用、升遷和調動等項工作,忽視了公務員培訓和再教育工作,對抓培訓工作思想不夠重視,工作力度不夠強;而且不少公務員自認為在大中專院校已接受正規、科學、系統的教育,無須在工作中進行「再加工」,以干代訓就行了,因而參訓熱情不高,欠缺積極性、主動性,使培訓工作流於形式、走過場。
2、培訓內容結構不合理,造成學非所用現象。目前,公務員培訓普遍存在這樣的傾向:重政治理論學習,忽視經濟理論學習;強調理論培訓,忽視業務知識、技術知識和崗位能力培訓; 強調分層分級培訓,忽視按需施教、分類培訓;而且涉及擴充知識、增強能力和訓練創造性思維的內容也較少。培訓的實踐性較差,針對性不強,培訓與使用相脫節,既使培訓失去了目的,也使培訓者缺少動力,造成學非所用的現象。
3、培訓方式手段單一,培訓質量不高。目前,公務員培訓的方式依舊是以面對面上大課為主,以教材為主,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學過程中實踐鍛煉少、案例分析少、調查研究少,這種灌輸式的培訓,缺乏應用性、科學性、靈活性,不但難以提高參訓者的學習興趣,更無法著力培訓公務員的分析能力和行政決策能力,致使培訓質量較低,學習效果不夠理想。
4、培訓效果評價機制不夠完善,培訓效果的作用發揮不夠明顯。目前,我們側重於抓培訓學習過程,忽視了培訓效果的評價考核工作,未能採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對受訓人員所學的知識技能進行測驗衡量,對受訓後缺乏跟蹤管理。而且,公務員培訓與晉升之間存在「斷裂帶」,沒有把兩者結合起來,雖把培訓結果作為公務員考核和晉升的依據之一,但把關不嚴,放鬆了培訓成效、結果在公務員管理中的運用,出現了「培訓與不培訓一個樣、培訓成績好壞一個樣」的現象,給逃避培訓的人員有機可乘。
5、培訓機構不夠完善,培訓基地建設落後。目前,黨政部門幹部培訓機構不算少,黨委機關有黨校,行政機關有行政學院,但在培訓公務員隊伍上,這個培訓體系的特點不夠突出,行業性、針對性不強,沒有形成特色,不能互補,而且教學設施較差、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方式老土,特別是市縣兩級培訓基地建設落後,跟不上形勢發展需要,有相當一部分培訓基地已失去培訓公務員這一主體功能,很難培訓出較高素質的現代行政管理人才。
6、培訓經費嚴重不足,影響了培訓工作正常開展。目前,黨政幹部培訓所需經費一般都是政府財政劃撥。但由於缺乏法律保障,再加上財力有限,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財政沒有對公務員培訓作出專項的資金預算,培訓經費不能及時、全部到位。而且不少地方的培訓經費主要由參訓者所在的單位部門負擔。同時,思想不夠解放,融資渠道單一,造成培訓經費嚴重不足,嚴重影響了培訓工作正常開展。
二、改進和完善公務員培訓制度,進一步做好培訓工作的對策
(一)要充分認識公務員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做好培訓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1、加強公務員培訓,是提升公務員能力建設的重要途徑。公務員是國家的行政管理人才,公務員的能力建設直接關繫到各級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和社會發展。而提升公務員能力建設和綜合素質,一個既便捷又高效的途徑就是加強公務員的培訓。通過培訓,使公務員不斷補充、更新知識,掌握技能,提高創新能力,才能建立一支優化、精幹、廉潔、高效的公務員隊伍,才能促進國家行政機關提高行政效能。凡實行公務員制度的國家和地區,都十分重視通過培訓去提高公務員能力。日本始終認為培訓是「智力開發」、「能力開發」的一種最有效形式。法國分析近15年公務員培訓的情況,最後結論只有一句話:「培訓是最好的投資」。香港在公務員中流行著一種說法:「生命取決於效率,而培訓決定著效率」(出自《新知本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第603頁)。
2、加強公務員培訓,是實行科學的幹部分類管理的需要。我國將推行人事制度重大改革,實行科學的幹部分類管理。過去「大一統」式的培訓體制和培訓方法,與分類管理和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的要求不相適應。因此必須改革培訓體制,根據各類人員的不同情況實行不同的培訓制度。在公務員系統,就要建立適合公務員特點的培訓制度,不斷對公務員進行培訓,使公務員認清形勢,正確行使權利,認真履行義務,才能對公務員隊伍實施科學有效的管理。正如台灣有的學者提出,培訓是公職人員管理中的重要環節,沒有培訓,任用和升遷就缺少依據,而偏重於任用和升遷工作,是舍本求末的做法(出自《新知本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第604頁)。因而抓好公務員培訓,對管理好公務員隊伍是十分迫切需要的。
3、加強公務員培訓,是一項長遠的戰略任務。隨著經濟和科技的迅猛發展,新學科、新產業、新技術已滲透到政府部門,政府的行政管理日益復雜化、知識化、信息化,對政府工作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務員培訓的意義已上升到戰略地位。西方國家早就認識到公務員培訓的戰略意義,並以法律制度形式確定下來。1958年,美國國會就通過了《雇員培訓法令》,把公務員培訓問題納入法定范圍。1971年,法國頒布《繼續教育法》,對公務員的培訓作了專門規定(出自《新知本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第1208、1209頁)。鄧小平於1983年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5頁:為景山學校題詞),無疑也揭示了培訓教育的戰略意義。我們必須根據形勢發展變化,把加強公務員培訓作為重要戰略任務來抓,讓所有的公務員接受「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為公務員成長鋪設「快車道」,才能加快我國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二)要堅持三大原則開展公務員培訓工作
1、學用一致原則。公務員培訓的目的是為了使用。因此必須根據公務員隊伍的工作性質和行業特點,進行相應的培訓,努力做到培訓與使用相一致,使公務員學有所用,用有所成,才能不斷提高公務員執行公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按需施教原則。公務員培訓,必須根據社會或地區、行業、單位的實際需要,決定培訓的種類、方式、時間、內容和使用方向,制定培訓計劃和實施方案,才能使培訓更有針對性,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
3、講求實效原則。公務員培訓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必須注重實際培訓效果,保證培訓質量,不能圖形式、趕進度、走過場,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改革培訓內容和方法,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
(三)要豐富培訓內容,增強針對性和實用性新形勢下,公務員培訓,既不是單純的政治理論和政治修養學習,也有別於以業務知識學習和業務技能訓練為唯一內容的專業培訓,而應是兩者的相互結合。我們要以提高公務員綜合素質為核心,堅持「干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原則,不斷豐富培訓的內容。一是通識性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國家的大政方針、基本政治理論、業務知識、計算機、英語、普通話等日常公務員必備的基本技能。這些內容是公務員基本素質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體現了對公務員素質的共同要求,屬培訓中的基礎公共課程。目前公務員初任培訓都包括這些培訓內容。二是專題性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專項業務知識研究、重大課題剖析、重要政策法規釋疑、先進經驗介紹等。這部分內容因崗位、職位、任務而異,屬培訓中的專業課程。比如對公、檢、法、司部門的公務員,重點開展以依法行政和行政許可法為主的專題學習培訓;對領導層次的公務員,重點開展以提高行政管理能力、統籌協調能力為主的專題學習培訓。三是選題性培訓內容。這類培訓內容主要由參訓者根據自己的實際工作需要和個人興趣,選擇不同的培訓課題,屬培訓中的選修課程,是個性化的菜單式培訓,容易調動參訓者的積極性。這類內容的培訓,必須備有公務員培訓課題庫和師資庫,供培訓時隨機選用,才能正常開展。組織人事部門要緊跟時代發展和公務員對知識的需求,抓好公務員「四類」培訓,研究制定培訓必修內容和選修內容,及時調整、更新、豐富培訓內容,切實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要創新培訓形式,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 根據形勢發展變化,要大力改革公務員培訓模式和組織形式,創造體現公務員特點和時代特色、靈活有效的培訓形式,不斷增強培訓吸引力,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
1、脫產培訓。指讓公務員離開原工作崗位,集中到培訓基地如行政學院、黨校、高等院校,進行一定期限的嚴格管理學習訓練,是一種封閉性的培訓方式。這種培訓在結束時一般配以組織開展專題考察和實地觀摩活動,因而這種培訓方式既能使受訓者潛心學到扎實的基本理論,又能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培訓質量和效果都較好。
2、面授培訓。指根據公務員工作需要,定期邀請專家學者教授到政府講課,直接面授,集中短訓,解決公務員提出的疑難問題。這是一種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培訓方式。在培訓經費緊張的情況下,這是一種最合適的培訓方式。高州市在實踐人才強市戰略過程中,多次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省知名專家教授作人才專題講座,使廣大公務員樹立起科學人才觀,拓寬了人才思路,收到了較好的培訓效果。
3、掛職鍛煉培訓。指將公務員選派到預先約定的基層組織和單位進行實踐鍛煉,並擔任一定職務,這是一種注重實踐性的培訓方式。一方面能獲取實際工作經驗,另一方面從研究實踐問題過程中提煉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去年末廣東省啟動的「十百千萬幹部下基層活動」,正是一種掛職鍛煉的培訓方式,既使幹部受到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又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學歷培訓。指選送或組織公務員到高等院校進行深造,接受繼續教育,獲取更高學歷,提高知識文化素質。從人才投資的角度看,學歷培訓具有系統性、完整性、科學性的特點,是一種投資大、收益也更大的培訓方式。發明人力資本論的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教授指出,學歷層次與腦力勞動能力的比值為:大學∶中學∶小學 = 25∶7∶1(出自《新知本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第1124頁)。美國每年都選送2000多名聯邦雇員到哈佛等名牌大學進修,提高學歷檔次(出自《新知本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第610頁)。我們應出台優惠政策,如報銷學費,積極鼓勵公務員參加學歷培訓,改善學歷結構,提高專業化、知識化水平。
5、調研培訓。指按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組織公務員帶著調研課題,深入基層一線,深入工廠企業,調查研究,了解新情況新問題,撰寫調研報告,交流調研成果。這是一種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提高科學決策和分析問題能力的有效培訓方式。我們要健全公務員調查研究制度,制定和落實調研計劃,促進這項培訓活動的深入開展。
(五)要建立完善培訓機構體系,以滿足公務員培訓工作發展的需要針對公務員培訓機構建設薄弱、培訓體系不夠完善的狀況,要改革原來黨政機關幹部培訓主要由各級黨校承擔的體制,逐步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一是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學院機構。這是培訓公務員的主體機構,主要輪訓有一定層次的公務員,培養造就高素質行政管理人才。目前實行公務員制度的國家都十分重視這一培訓機構的作用。美國有高級行政管理學院186所,還有行政管理研究機構300多所(出自《新知本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第610頁)。在我國,黨的十三大報告強調,把籌辦國家行政學院列為建立公職人員制度的三大基礎工作之一,這表明了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二是充分發揮高等院校在師資、技術、設備等方面優勢,在普通高校創建幹部培訓基地,讓學校某些院系承擔一些技術性強、在一般培訓機構中難以實現的培訓項目,使高等院校在正規化、專業培養和教育公務員方面發揮領頭作用。三是發展壯大各級幹部管理學校。這是對行政管理學院培訓的一個有力補充,是市縣兩級公務員培訓的大本營,主要承擔短期培訓公務員的任務,今後要在其師資、技術、設備方面進行調整、充實和提高。對各類培訓機構要進行適當分工,明確哪一類哪一級公務員由哪一類機構負責培訓,各種不同形式的培訓由哪裡承擔,才能發揮各種培訓機構的最大效能。要整合省、市、縣三級培訓機構,使他們有機結合、優劣互補、相互促進,形成一個針對性強、層次結構合理的培訓體系。
(六)健全機制,完善措施,保證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
1、進一步健全機制,加強宏觀管理。根據中央和省委關於大規模培訓幹部和我省公務員培訓「十五」規劃的要求,要進一步完善統籌安排的培訓申報、登記制度和計劃調訓、自主擇訓、競爭參訓相結合的運行機制。要增強培訓工作宏觀管理,切實理順參訓者與組織主體之間、上下級之間等各種關系,解決培訓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沖突,以實現培訓工作的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
2、建立健全培訓激勵約束機制。針對個別單位和人員對參加培訓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培訓管理力度,逐步建立科學有效的考核評價和獎懲機制。首先要把培訓成績與公務員年度考核、任職、晉升直接掛鉤。凡上級要求的培訓,無正當理由不參加培訓的,年度考核定為不稱職等次;凡培訓考試、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不予確定考核等次,不能兌現相關待遇,堅持做到「不經培訓不上崗、不經培訓不任職、不經培訓不提拔」。其次要把培訓與創建「四型機關」(服務、高效、廉潔、學習)、建立公務員隊伍績效管理評價機制直接掛鉤,促進各單位對培訓工作的重視,不斷提高參訓率。
3、建立培訓質量評估制度。公務員培訓有無效果,必須通過評估來衡量。在培訓結束時,應採取測驗的方法評估培訓成效;在培訓結束受訓者返回工作崗位後可以採取實地觀察、訪問、調查問卷等方法評估培訓效果,並將反饋結果作為改進教學手段的主要參考條件,以不斷改進培訓工作。
(七)要加強基礎性建設,為培訓工作提供保障
1、要加強政策法規建設,為培訓工作提供法律保障。針對公務員培訓工作立法緩慢、缺乏法律保障的現實,要迅速加強培訓工作的政策法規建設,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頒布的基礎上,制定和實施相關的公務員培訓法規,制定具體的培訓條例和實施細則,確定培訓的基本原則、基本程序,將「培訓既是公務員的權利,又是公務員的義務」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才能使各級黨政部門找到合理發展思路和發展方向,使公務員培訓工作走上健康、有秩的發展軌道。
2、要加強設施建設,為培訓工作提供教學保障。為適應公務員培訓方式和內容發展變化,要加強培訓基地特別是縣一級培訓基地軟、硬體設施建設。要配足先進的教學設備,開展多媒體網路教學,實現培訓知識資源共享。要規范公務員培訓教材,對培訓課程設計和培訓時間進行研究,加強培訓管理,保證培訓質量。要加強培訓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師資水平。通過聘請一批專家、教授、各行各業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領導和優秀人才做兼職教師、客座教授,建立一支素質優良、數量充足、相對穩定的專兼職相結合的師資隊伍,並逐步組建師資庫,以保證培訓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3、加大資金建設,為培訓工作提供經費保障。要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培訓財力,加大培訓投入。公務員培訓經費要納入年度政府財政預算,要在人才開發專項資金中固定一定份額用於公務員培訓基地建設和其他各項培訓費用。公務員個人也要在工資中預留一定比例的培訓經費。實行公務員制度的國家,越來越加大對培訓的投入。法國每年用於公職部門的培訓經費高達工資總額的6%(出自《新知本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第613頁)。此外,還要解放思想,拓寬融資渠道,如吸納企業投資贊助,匯集社會資金,不斷壯大公務員培訓經費,保證培訓工作順利開展。
總之,公務員培訓工作目前還處於不斷完善發展階段。我們相信,隨著公務員法的頒布實施,公務員培訓制度的建立健全,公務員培訓將會更具生機活力,將會在鋪設公務員成長「快車道」、公務員人才資源開發中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
文章來源於暮雪天涯的博客。
5. 公務員培訓包括哪些內容
公務員培訓分為四種類型:一是對新錄用人員的培訓,也稱初任培訓;二是對晉升領導職務的公務員的培訓,即任職培訓;四是根據專項工作需要進行專門的業務培訓;四是對全體公務員進行的更新知識、提高工作能力的在職培訓。
初任培訓的對象是機關新錄用人員,即經考試錄用進入機關、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的公務員。目的在於通過培訓,使新錄用人員對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機關工作特點、組織紀律和行為准則有所了解,明確自己的工作內容和職責范圍,初步掌握即將從事的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識,了解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為正式上崗工作做好准備。初任培訓在試用期進行,時間一般不少於十天。初任培訓合格者才能正式任職,不合格或未參加培訓的不能任職。
任職培訓是指機關對准備晉升一定領導職務的公務員,按照晉升職位的要求所實施的相應的培訓。培訓的目的在於,通過對公務員進行擬任職務所需的理論和政策水平、組織領導能力和專業知識的培訓,為公務員履行擬晉升職務的職責打好基礎。任職培訓一般在到職前進行,培訓時間不少於三十天。經任免機關批准,也可先到職後培訓,但必須在到職後一年內完成。
專門業務培訓是指機關為公務員從事專項工作而提供所需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培訓內容、時間和方式應視專項工作需要確定。公務員從事專項工作,是指析需要,從機關暫時抽調公務員完成某項工作任務,如人口普查、經濟普查等。公務員的專門業務培訓,就是指圍繞從事上述專項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工和方法等開展的培訓活動。培訓對象是從事該專項工作的公務員,培訓由負責該專項工作部門組織。培訓目的是保證公務員能夠勝任專項工作的需要。
更新知識、提高工作能力的在職培訓是指機關有計劃地對在職的公務員所進行的以更新知識、提高工作能力為主要目的的常規性全員培訓。培訓的目的在於,按照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幫助全體在職公務員及時調整知識結構,補充新知識,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對專業技術類公務員來說,由於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已經開展多年,有較好的實踐基礎,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同,形成了較完備的制度,所以公務員法規定,對擔任專業技術職務的公務員的在職培訓,應當按照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要求,進行專業技術培訓。
後備領導人員培訓,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後備幹部培訓,是培訓的一種特殊形式。根據後備領導人才隊伍建設的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後備領導人員的培訓工作。培訓的對象是列入後備隊伍的人選,培訓的目的是促進後備領導人員的成長,使其在需要時能擔負起更高層次的領導職務。對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要求其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和思想政治素質。因此,後備領導人員培訓的內容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為主,中心內容是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時,根據實際需要還要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基本知識、領導科學和管理科學知識、現代科技知識、法律知識、歷史知識等等。對後備領導人員的培訓,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在培訓方法上提倡採用自學、研討、進修等符合領導人特點的方法。
6. 公務員考試具體的學習方案
復習時以真題為主,多做多分析!數學沒必要看高中的,其實都是小學初中的水平,只不過速度得快。多練習就好了。很多東西都時平時積累得。對了半月談可以去看看。找些常識題多練,這東西就是積累,多看就多賺。
7. 公務員考上了,工作前要培訓嗎
需要培訓,制新錄用公務員的培訓即初任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論、依法行政、公務員法和公務員行為規范、機關工作方式方法等基本知識和技能,重點提高新錄用公務員適應機關工作的能力。初任培訓由組織、人事部門統一組織。
專業性較強的機關按照組織、人事部門的統一要求,可自行組織初任培訓。初任培訓應當在試用期內完成,時間不少於12天。培訓方式主要有工作實習和專門培訓,前者指新錄用的公務員在有經驗人員的指導下從事實際工作,後者指機關培訓部門對新錄用公務員進行的集中培訓。
公務員培訓分為初任培訓、任職培訓、專門業務培訓和在職培訓。任職培訓是按照新任職務的要求,對晉升領導職務的公務員進行的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論、領導科學、政策法規、廉政教育及所任職務相關業務知識等,重點提高其勝任領導工作的能力。
專門業務培訓是根據公務員從事專項工作的需要進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重點提高公務員的業務工作能力。專門業務培訓的內容、時間和要求由機關根據需要確定。
8. 公務員考試的詳細流程
公務員考試一般流程為:公告發布、網上報名(提交報考申請、報名資專格網上屬初審、體能測評、網上繳費確認等)、列印准考證、筆試、查成績、調劑、遞補、資格復審、面試、體檢和考察、公示和審批。由於各地區的公務員招錄可能有自己本地區的特色,會稍有不同,如北京會進行第二輪調劑,而上海是先考試後職位報名。
各個地方的考試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有筆試和面試。筆試科目各有不同,北京、山東、浙江、上海和廣東等省的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要報地方公務員考試的同學要注意查閱當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簡章,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當下就公務員考試改革的趨勢來看,傾向於向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靠攏。
(8)公務員更新知識培訓考試工作方案擴展閱讀:
中央、國家機關的公務員考試包括筆試(公共科目、專業科目)和面試,以前公共科目筆試按A、B類職位分別進行。A類職位筆試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A)和《申論》;B類職位筆試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B);專業科目筆試和面試時間由招考部門自行通知。從2006年開始,A、B類都要考一樣的科目,就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只不過《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分別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