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獼猴桃怎麼種植方法步驟
選擇優良獼猴桃品種,在建園整地後進行定植,並搭建好棚架,成活後綁縛枝梢,並進行水肥以及修剪工作。
一、選擇品種
選擇果形大、品質好、抗病性強、豐產性好的良種,比如海沃德、阿利森、布魯諾等。
二、選建園地
獼猴桃喜歡陰涼濕潤的環境,怕旱、怕澇、怕風、耐寒,因此在種植時要選擇背風向陽的山坡或空地,土壤以疏鬆、排水良好、有機質含量高、pH值在5.5-6.5的微酸性沙質壤土為好。
三、栽培方法
栽培前先挖定植穴,穴徑1米、深40-50厘米,每穴施入堆肥40-60公斤+磷肥20克+鈣鎂磷肥400克。
獼猴桃栽植時間為秋季落葉到開春發芽前,但以秋季10月下旬、春季2月下旬枝梢傷流期前栽植為宜。
獼猴桃栽植株行距為4.6×6.0米,同時還要混植20%的授粉雄株,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獼猴桃產量。
四、搭架
獼猴桃搭架一般採用棚架栽培,有棚欄架式、拱橋隧道架式和籬笆架式,但以水平棚架最為適宜。
五、夏季管理
夏季萌芽後,及時抹除徒長的側蔓。從6月份起經常綁縛新梢,使之均勻布滿架面,結果枝留10-15節,營養枝留15-20節,其餘的則要全部摘除。
六、人工授粉與疏果
先把雄花的花粉用石松子稀釋成10倍,然後再用棉花棒授粉。
疏花疏果要早,其標準是:結果枝上每節留1個果,疏側果,留中間果,一般20厘米長的弱果枝留1-2個果,20-60厘米長的果枝留3-4個果,60厘米以上的果枝留5-6個果,每1.5畝面積留2萬個果。
七、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在12月份到第二年2月份進行,冬剪後每畝架面留果枝3-4個,留芽15-16個。
每株完整樹體結構是:1個主幹,2個主枝,3個副主枝,26個側枝,90個結果母枝,315個結果枝。
八、科學採收
獼猴桃採收時間在9-10月份,採摘時要輕摘輕放,采後要經過8-10天的後熟期才能食用。
九、防治蟲害
獼猴桃抗病、抗蟲能力很強,病害較少。蟲害主要有小葉蟬、豆天蛾及蚧殼蟲等,應採取相應措施,抓好防治工作。
產品個人見解:
紅心獼猴桃種植方法
種植紅心獼猴桃前選擇松軟的土壤,並整地搭架,在定植後澆水施肥,後期及時整形疏果,並加強病害防治措施。
獼猴桃種植方法
在獼猴桃的種植中應選擇合適的地塊建園,並搭好架子,定植前施足基肥,成活後追肥澆水,並整形修剪,同時注意防治病蟲害。
獼猴桃種植
獼猴桃種植中,種植溫度應控制在年平均溫度11度上,濕度保持在70至80度左右,土壤應肥沃疏鬆,並保持充足的光照。
2. 獼猴桃怎麼種植管理技術視頻
獼猴桃苗木苗木對環境條件要求較嚴格,因此在建園時要進行周密規劃,如選擇好適宜的園地,規劃好排灌系統、道路、防風林,配置好授粉樹及選擇好適宜的架式等。
(一)園地的選擇和規劃
在園地選擇時,首先要考慮獼猴桃苗木生長發育對氣溫、水分、土壤等環境因素的要求。其次要考慮社會經濟條件,如在離城市較近、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園,有利於獼猴桃苗木的運銷。園址的海拔不宜過高,地下水位在1.2米似下,地勢要盡量平坦。土壤的排水性能良好,有機肥含量高,pH值小於7的沙壤土可優先考慮。
園址選好後要進行規劃,根據地形和面積劃分成小區,利於作業管理,小區間要有道路,要安排好灌水和排水渠道以及防護林等。一般平原地0.67公頃(10畝)左右劃為一個小區,
以長方形為宜,地形復雜的山地、丘陵等可根據地形適當減小、小區面積,小區的長邊應與等高線平行。小區間要有足夠的道路,可根據果園的大小設留一定數量的主路、幹路和支路,以
便於園內管理措施的作業和運輸。
灌水系統的水渠設計可與道路配套進行,為節省用水,有條件的地方可採用高空噴灌、樹下滴灌或涌灌等設施,以保證獼猴桃苗木生長對水分的要求。我國南方地區多雨,果園的排水系統極為必要,目前平地多採用明溝排水。山地果園的排水系統還有利於減少地表徑流造成的土壤和肥力的流失。
在果園規劃時還要在迎風的一面設置防護林,防止大風對獼猴桃苗木的危害,以保證其正常生長,同時在花期還可為蜜蜂活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以利於授粉受精;防護林樹種要求生長快、壽命長、沒有與獼猴桃苗木相同的病蟲害、耐寒並有一定經濟利用價值的樹種,種植時要考慮喬木與灌木相混雜,落葉與常綠樹種相混雜。
(二)品種的選擇和授粉樹的選配
1.品種的選擇
獼猴桃苗木種類繁多,但目前最有經濟栽培價值的主要是美味獼猴桃苗木和中華獼猴桃苗木。一般來說,中華獼猴桃苗木的成熟期較早,果實的耐藏性差,美味獼猴桃苗木的成熟期較晚,果實的耐藏性較好。面積較大的果園,應注意早中晚熟品種的搭配,避免品種單一成熟期太集中,但同一園內品種也不宜過多,生產園不是品種園,每一品種都要有一定規模的生產量。具體的品種選擇可根據當地的情況參觀前面介紹的一些優良品種的特點而選定。
2.授粉樹的選配
獼猴桃苗木是雌雄異株,只有配植雄性植物,雌性品種才能受精結實,因此建園必須定植授粉樹。用作授粉樹的雄株,其花期應與雌性品種的花期一致,一般要求雄株的盛花期比雌株早1~2天,若雄株的花期長則更理想;還要求雄株的生長勢強、花量多、並且與雌株的親和力、授粉效果好。生產園內雌雄株的比例一般是8:1,這樣既能保證授粉效果又不至於降低生產能力。
(三)定植
獼猴桃苗木一般在早春萌芽前或秋季落葉後定植,以秋後定植的成活率高,次年生長快,但定植後要注意幼苗的冬季防凍。定植前要平整土地,最好在頭年秋季深翻60~80厘米。
在丘陵山坡建園時,需要改良土壤,方法是挖等撩壕築梯田,充分利用表土增加肥土。定植前要施足基肥,尤其是多施農家土雜肥,每穴可施50~100公斤,磷、鉀、鎂化肥各0.5公斤,油渣豆餅等對獼猴桃苗木的生長發育有較好效果,每穴可施1.5公斤。
定植的株行距要根據品種的生長勢、土壤肥力、架式、栽培管理的水平和機械化程度而定。若獼猴桃苗木長勢好,土壤肥力好,機械化作業程度高,並採用棚架的果園,定植的要稀一些,反之要密一些。一般要求行距4米,株距2.5~3米左右。
栽植前要仔細檢查每株苗木的根部,剪去損傷的根系,同一小區內定植的苗木規格要均勻一一致,以保證定植後生長整齊。定植方法與其他果樹的栽植方法相同。定植的深度以澆水下沉後根頸與地面平齊為合適,嫁接部位不能埋人土中。
(四)架式
獼猴桃苗木是藤本植物,必須在定植前後豎立支架。用作支架的材料通常是用鋼筋及水泥砂石,既牢固又耐用,也有用木材的,雖然投資小但易爛。支架的形式常用的有「T」形架、籬架和大棚架。
1.「T」形架
「T」形架是在立柱的頂部設一橫架,橫梁之間用4道10號鐵絲相連,在立柱距地面1米處拉一道10號鐵絲。柱高2.4~2.6米,埋入土中60厘米,地上部分高1.8~2.O米。柱頂的橫梁長2米,每邊各伸出1米,橫梁與立柱間可加角鐵構成三角形以加固。
2、棚架
在支柱上縱橫交錯地架設橫梁或加上鐵絲,其形似蔭棚,故稱棚架,它適用於平地果園和庭園栽培使用。棚架柱高與「T」形架相同,立柱間距5米X5米左右。每塊地四周立柱的頂架設三角鐵或鋼筋,以便在立柱與立柱之間每隔60厘米左右拉一根鐵絲,並能拉緊成網格狀。
3.籬架
架面與地面垂直呈籬笆狀,故稱籬架。目前生產上常用的是單壁籬架,這種架式比較適合山地獼猴桃苗木園。每隔6米立一立柱,柱長2.6米,埋入土中0.6米。自地面開始每隔0.5米拉一道鐵絲,共拉4道10號鐵絲。
3. 成都獼猴桃種植技術
成都獼猴桃種子技術一:人工授粉
紅陽獼猴桃自花難育,應推行人工輔助授粉。人工授粉可以採用乾粉法和液體法,乾粉法即將准備好的花粉在上午8點以後,用棉球或雞毛刷粘上花粉,輕點於雌花的柱頭上。每蘸一次,可授5一10朵花,液體授法,即花粉:葡萄糖:硼砂:水:5:3:2:20拌勻,讓花粉充分懸浮於水中便可使用,操作方法同上,春旱地區建議採用液體法。在授粉前3一5天,便可以根據負載量疏蕾和疏花,在盛花期用0.3%的尿素、磷酸二氫鉀、硼砂、葡萄糖等配成營養液葉噴施。
二:夏季果、葉、枝管理
紅陽獼猴桃生長季節果、葉、枝管理是一年中關鍵的管理環節。
1、果的管理 嚴格疏果、合理負載。對紅陽獼猴桃要求盡量不使用壯果激素,必須做好疏果工作,原則上同花序留單果並疏除同枝頂果和尾果。一般長枝留3一5個,中枝留2一3個,短枝留1一2個果。為了生長出更優質的鮮果,有條件的地方,可採用套袋技術效果更佳,授粉後15天,噴施第 2次葉面肥,以0.3%尿素、磷酸二氫鉀為主配用光合微肥等。之後每15天噴施一次,連施5次。幼果第1次停止生長後,以鉀、氮為主施1次壯果肥。
2、枝葉的管理 紅陽較其他品種葉片薄而大,抗逆性較差,而且枝梢細長易折。強風天氣,應隨時注意綁枝和引蔓。易被風折斷的多是第2年的良好結果母枝。如遇乾熱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向葉面噴水,以免於熱風燙傷葉片。
3、夏季修剪 在紅陽現蕾時,首先抹除位置不合適的無花芽、過密芽、弱芽。授粉結束後,開始摘心。摘心是對15一25片葉的枝蔓摘去3—4片葉的頂梢,對35片葉以上的長枝蔓,摘去4一6片葉頂梢,摘心後新生長的枝要及時除去或再次摘心。對枝條基部或位置適宜的壯旺枝要適當長放,培養成第2年結果母枝。根據枝梢壯旺程序,一般在80cm時也要摘心促花。
三:土壤及水分管理
土壤是紅陽獼猴桃良好生長的基礎。紅陽獼猴桃根為肉質根,70%根系平行生長。在管理上要求小樹留1米樹盤,大樹留2米樹盤不間作作物。全園不間作高稈作物。樹盤內要勤鋤草、松士,保持土壤透氣,施肥與鋤草盡可能淺些,以免傷及主根,有條件的地方可在樹盤或全園種植優質綠肥,推行免耕法。夏季施肥,應「少食多餐」,原則上避免施用高濃度化學肥料,並禁用銨態化肥。
4. 獼猴桃的種植要求及種植技術要求
1、坡度與坡向
獼猴桃是喜光果樹,在山區選擇園地時宜選擇向陽的南坡、東南坡和西南坡,坡度一般不超過30º,以便於後期的整地及搭架,減少土壤水分及養分的流失。
2、施肥
獼猴桃喜肥怕燒,獼猴桃的生長量和生長勢決定了它對肥分需求的迫切性,加上生產上掠奪式突出產量的作務心理,獼猴桃一旦缺少無機養分就表現出黃化、小葉、停長等現象;
因而獼猴桃對肥分比較敏感,但肉質根系對土壤鹽分濃度也很敏感(特別是持續高溫乾旱),從而形成新的矛盾對立體;
鑒於此,生產上要求對獼猴桃的施肥務必要掌握好遠散淡的原則,即少量多次施肥法,即能滿足肥分需求又不致產生肥害,這就是獼猴桃的喜肥怕燒。
施肥獼猴桃的年需肥量為:早期以N.K兩種元素需要量大,最好在秋季采果之後作基肥形式施下,有肥5000kg/667平方米,243.混合施入過磷酸鈣80kg/667平方米。
3、水分
喜水怕澇,主要原因獼猴桃是闊葉果樹,特別是夏季葉面蒸騰作用非常旺盛,需水量相對較大,因而6、7、8三個月一般要求土壤含水量應維持在70%較理想,但同時獼猴桃的根系為肉質根,呼吸作用強烈,需要土壤的的氧含量較多;
生產上許多果園大量不明原因的夏秋季死樹,實際上就是把樹澆死泡死淹死了,獼猴桃的大樹永遠不會旱死的,只有澇死。
許多果農都有經驗,在夏季如果連續降雨,或剛澆了地又遇降雨,一旦天氣轉晴,溫度很快回升,有很多獼猴桃樹立即出現萎焉(果農俗稱下晌),如不及時處理,很快就會死樹,這就是典型的喜水怕澇。
獼猴桃枝葉茂密,根系分布淺,不抗旱也不抗澇,因此獼猴桃園內需要有灌水和排水設備,如灌水溝、排水溝、滴灌、噴灌設備等。
對結果大樹,以用噴灌為宜。噴灌器之間的距離,以噴水能互相接觸為准,如法國為24×21m,三角形設置,每個噴灌器有4-6個大氣壓。
開花時期需要稍乾燥的氣候條件,有利蜜蜂傳粉,因此花期為7-10天內不宜灌水,而在開花之前把水灌足,一般結合施肥進行。
(4)獼猴桃種植技術培訓視頻擴展閱讀:
獼猴桃簡介:
獼猴桃(學名: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也稱奇異果(奇異果是獼猴桃的一個人工選育品種,因使用廣泛而成為了獼猴桃的代稱)。
世界獼猴桃原產地在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霧渡河鎮,2008年11月6日,在紐西蘭舉行的國際獼猴桃大會上,世界19個國家200多位專家一致認定:中國是獼猴桃的原生中心,世界獼猴桃原產地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區霧渡河鎮。
果形一般為橢圓狀,早期外觀呈綠褐色,成熟後呈紅褐色,表皮覆蓋濃密絨毛,果肉可食用,其內是呈亮綠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或者紅色的種子。
因獼猴喜食,故名獼猴桃;亦有說法是因為果皮覆毛,貌似獼猴而得名,是一種品質鮮嫩,營養豐富,風味鮮美的水果。
獼猴桃的質地柔軟,口感酸甜。味道被描述為草莓、香蕉、菠蘿三者的混合。
獼猴桃除含有獼猴桃鹼、蛋白水解酶、單寧果膠和糖類等有機物,以及鈣、鉀、硒、鋅、鍺等微量元素和人體所需17種氨基酸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葡萄酸、果糖、檸檬酸、蘋果酸、脂肪。
網路獼猴桃
5. 獮猴桃種植技術視頻教程
您好 視頻網址是不能發到這邊來的,只能給您文字形式了。
選址
選擇山區交通便利、光照充足、靠水源,雨量適中、濕度稍大地帶,疏鬆、通氣良好的沙質壤土或沙土,或富含腐殖質的疏鬆土類的丘陵山地作建園地為佳。場地確定後,先規劃道路、排灌系統以及肥料管理房等,然後規劃種植地通氣暗溝。
獼猴桃種植主要採用的搭架方式有:T形架、籬架、三角架、大棚架等。多採用平頂大棚架,可就地利用原有的小徑樹作活樁,再加一些可替換的竹木臟,關鍵部位使用混凝土樁。就地架高1.8米,用10-12號鐵絲縱橫交叉呈」井」字形網路,鐵絲間距60厘米左右。
施肥
根據獼猴桃品種、計劃達到的產量和土壤肥力狀況決定施肥量。種植前坑槽內每株可一次施入果木肥2.5kg,幼期樹採用少量多次施肥法。其後一般每年施肥3次,基肥1次,追肥2次。基肥也即冬肥,在果實採收後施入,每株施有機肥20kg,並混合施入1.5kg磷肥。第1次追肥在萌芽後施入,每株施氮磷鉀復合肥2kg,以充實春梢和結果樹;第2次在生長旺期前施入,可施入果木肥或復合肥。因獼猴桃的根是肉質根,要在離根稍遠處挖淺溝施入化肥並封土,以免引起燒根。旱季施肥後一定要進行灌水。
整形修剪
株枝整形根據搭架方式而定,要充分利用架面,使枝條分布均勻,從而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
獼猴桃修前分冬剪、夏剪和雄株修剪。冬剪在落葉後至早春萌芽前1個月期間進行,以疏剪為主,適量短截。多留主蔓和結果母枝,應剪去過密大枝。細弱枝、交叉枝和病蟲枝。夏剪主要是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進行除萌、摘心、疏剪及綁縛,及時抹去主幹上的萌芽,安排枝蔓空間。雄株修剪在5-6月花後進行。每株留3-4個枝,每條枝留芽4-6個,當新梢長1米時摘心。
一般在花後1個月進地疏果。留中間果,疏邊果,達到每4-5片葉留1個果。一般枝每20厘米留果1-2個,弱枝20-25厘米留果5-6個。株產50kg,應留果500-600個。
病蟲害防治
危害獼猴桃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根結線蟲病、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果實軟腐病等。其中炭疽病既危害莖葉,又危害果實,可在萌芽時噴灑2-3次800倍多菌靈進行防治。根結線蟲病,應加強肥水管理,用甲基異柳磷或30%呋喃丹毒土防治。
獼猴桃主要蟲害有桑白盾蚧、檳櫛盾蚧、地老虎、金龜子、葉蟬、吸果夜蛾等。蚧殼蟲類越冬蟲用氧化樂果或速撲殺1500-2000倍液防治;地下害蟲用炒麩皮與呋喃丹按10:1的比例拌勻地面撒施。對於金龜子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傍晚用敵百蟲或馬拉硫磷1000倍液噴殺,或用菊酯類殺蟲劑。葉蟬類,用50%辛硫磷乳油或殺螟松1000倍液防治。吸果夜蛾發生在果實糖分開始增加的9月份,夜間出來危害果實,引起落果或危害部分形成硬 塊,可用套袋、黑光燈或糖醋液(1:1)誘殺防治,或採用滅掃利或寶得3000倍每隔10-15天噴1次,從8月下旬開始,直至採收結束為止。中國有機農業網
6. 如何種植獼猴桃有種植獼猴桃視頻嗎
獼猴桃屬於獼猴桃科獼猴桃屬,是一種落葉藤蔓果樹,富含多種維生素及營養元素,被譽為「水果之王」。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栽培價值。適宜在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植被茂盛,土壤以深厚、排水良好、濕潤中等的黑色腐殖質土、砂質壤土,pH值5.5-7的微酸性土壤的地方栽植。
一、選擇適宜品種
以紅陽(紅心果)、海沃特、布魯諾、青城1號、秦美、米良1號、川獼2號、川獼3號、川獼4號等為主。
二、育苗
1.砧木苗培育
1.1 采種:在9月上旬-10月上中旬採集充分成熟的果實。經後熟變軟後,將果子連同種子一起擠出,裝入紗布袋內搓揉,使種子與果肉分離,然後用清水反復淘洗,把洗凈的種子放在室內攤開陰干。
1.2 種子沙藏處理:將種子用40-50℃溫水浸泡2小時,再用冷水浸一晝夜,然後沙藏50-60天播種。獼猴桃種子在沙藏過程中怕干怕濕,要勤檢查、勤翻動,防止霉變。
1.3 播種 ①播種時間:一般在海拔800以上地區育苗較為理想,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種。②播種方法:一是苗圃地選擇在土層深厚肥沃和排灌及交通條件好的地方;二是整地作廂,施足底肥,清除雜物,廂寬1米左右,將苗床稍加鎮壓,澆透水,把沙藏的種子帶沙播下。播種後,撒一層厚約2-3毫米的細河沙,並復蓋稻草,草上噴水或搭塑料小棚。三是加強苗床管理,確保培育健壯砧木苗。
2.嫁接苗培育
2.1 嫁接時期:萌動前20天左右為宜即2月中旬至3月下旬。
2.2 嫁接方法 主要採取單芽切接等方法,其具體是:選生長充實、髓部較小的接穗,剪取帶一個芽的枝段,長3-4厘米。選平直的一面削去皮層,削麵長2-3厘米為宜,深度以露出木質部或稍帶木質部為宜,將削麵的反面削一個50度左右的短斜削麵。在砧木距地面10-15厘米處剪砧,選平滑面向下削一刀,削麵長度略長於接穗削麵,深度同接穗一樣,將砧木削皮2/3;然後插入接穗,要求接穗大小與砧木基本相同;注意砧穗形成層對准,然後用塑料嫁接薄膜包紮,露出接穗芽眼即可。
2.3嫁接苗的管理:一是嫁接後3-4個星期,接芽開始抽發,待新稍長出基本老化後即可除去捆綁薄膜。二是對春、秋季腹接苗成活後,要立即剪砧,剪口約離介面4厘米即可。夏季接芽成活後,可先折砧後剪砧。三是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芽是成活抽稍的關鍵。四是苗圃地要經常中耕除草,注意在除草時不碰到剛發出的接芽。五是在接芽萌發抽梢後,需在接芽旁邊設立支柱,並將新梢綁護在支柱上。六是幼苗高60厘米時應適當摘心。七是結合灌水,可施入人糞尿、豬糞等,或在水中加入1%尿素施入,7月份施肥時可適量加施過磷酸鈣,促幼苗枝條老化,芽眼飽滿。八是7-8月的獼猴桃苗採取遮陰措施,忌強光直接照射。
三、園地建設
1、園地選擇
獼猴桃根系肉質化,特別脆弱,既怕漬水,又怕高溫乾旱,新梢既怕強風折斷,又怕倒春寒或低溫凍害。適宜在亞高山區(海拔800-1400米)種植,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質地疏鬆、排水良好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園,如在低山、丘陵或平原栽培獼猴桃時,必須具備適當的排灌設施,保證雨季不受漬,旱季能及時灌溉。園內四周最好建防風林。
2、栽植時期
南方產區最佳定植時期在獼猴桃落葉之後至翌年早春獼猴桃萌芽之前定植完畢,即12月上旬至2月上中旬,越早越好。
3、授粉樹的配置
獼猴桃是雌雄異株的果樹,授粉雄株的選擇和配置是保證正常結果條件之一。雄株的選擇應注意與主栽品種花期相同或略早,花粉量大,花期長。雌雄株比例6:1或5:1,產量高,品質佳。
4、栽植密度
一般栽植密度與栽培架式密切相關,離家密度為2m×4m,T形架栽植密度為3m×4m,每畝約栽植56株,平頂棚架栽植密度為3m×5m。
5、支架設立
一般在定植後當年冬季即設立支架,分為支柱(水泥柱、木柱、石柱、竹柱和伴生樹等)、橫梁(水泥柱、木柱、竹類和金屬類等)、棚面為鐵絲等。根據當地的情況選擇為木材架、鋼架、混凝土架和伴生樹架等,架式以「Y」型架和「T」型架為主。
6、栽植架式
獼猴桃生產中常用的架式有3種,分別為籬架、T形架和平頂架。
(1)籬架:支柱長2.6米,粗度12厘米,入土80厘米,地面凈高1.8米。架面上從下至上依次牽拉4道防銹鐵絲,第一道鐵絲距地面60厘米。每隔8米立一支柱,枝蔓引縛與架面鐵絲上。此架式在生產中應用較多。
(2)T形架:在直立支柱的頂部設置一水平橫梁,形成T字的小支架。支柱全長2.8米,橫梁全長1.5米,橫樑上牽引3道高強度防銹鐵絲,支柱入土深度80厘米,地上部凈高2米,每隔6米設一支柱。
(3)平頂棚架:架高2米,每隔6米設支柱,全園中支柱可呈正方形排列。支柱全長 2.8米,入土80厘米。棚架四周的支柱用三角鐵或鋼筋連接起來,各支柱間用粗細鐵絲牽引網格,構成一個平頂棚架。
四、栽培管理技術
1.栽植技術
1.1 定植穴准備 最好在上年秋季將園地深翻60-80厘米,按6×4米或4×4米或5×4米等確定株行距,定植穴挖深60-80厘米,寬80-100厘米的定植溝或定植穴,每穴在回填表土時,均勻混合施入50-100公斤農家肥,磷、鉀、鎂等化肥各0.5公斤,或者加入1.5公斤油餅,築成高於地面20-30厘米的壟或饅頭形土堆。
1.2 品種配置 一般大果園雌雄株按10-12:1均勻搭配,小果園雄株要求多一些,以8:1或6:1的比例搭配。具體栽法為:在每3行中間一行,每隔2株雌株栽一株雄株。
1.3 栽植時期和方法 (1)栽植時期:獼猴桃定植時期與其它落葉果樹相同,在秋季和早春都可以栽植。(2)栽植方法:若定植穴內埋入的植物稿稈較多,應讓其下沉後再栽植。栽植時,苗木放定植穴的中央,勿使根系直接接觸肥料。用手使根系向四周舒展,並用細土復蓋根部,隨後復土蓋平,用腳稍微踏實,灌足定根水。栽植深度以根頸部與土面相平或略高為宜,嫁介面不能埋入土中。
2. 管理技術
2.1土壤管理 (1)深翻改土:結合施基肥,以每年或隔年在根系外圍深翻挖施肥溝,在樹冠內宜淺,待修剪、清園結束時,將施肥溝以外的土壤再深翻20-30厘米。(2)中耕除草:耕作深度以10-15厘米為宜,春季在樹盤附近淺耕,夏季6-8月,結合除草對樹盤進行淺耕除草鬆土,使土壤疏鬆透氣,增強保濕抗旱能力。
2.2 施肥管理 一是基肥: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果實採摘後,立即在樹盤周圍挖深35厘米,寬30厘米的環狀溝或沿植株行向開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並加入油餅、磷肥,然後灌水復土。畝施渣肥1500-3000公斤,油餅150-200公斤,磷肥100-150公斤。二是萌芽前追肥:2月下旬-3月上旬,施以氮肥為主的速效性肥料,並結合灌水,畝施尿素6-10公斤。三是果實膨大期施肥:謝花後一周(5月下旬-6月中旬),每株施復合肥料100-150克,人畜糞水6-10公斤。四是果實生長後期施肥:7月下旬-8月上旬,施速效性磷、鉀為主的肥料,要控制氮肥的施用,以免枝稍徒長,每株施磷、鉀肥200-250克。五是根外追肥:在盛花期和座果期,用0.3%的磷酸二氫鉀或0.2%的尿素液進行根外追肥。
2.3 水分管理 獼猴桃根系分布淺,不耐旱,也不耐澇;生長需要有較高的空氣濕度和保持土壤充足水分。一是春季萌芽前,結合施肥進行灌水,每株25-30公斤,視旱情,灌水2-3次;二是伏旱期間,視旱情灌水2-3次;三是秋雨期,要及時在果園內或植株行間開溝排水。
2.4 整形修剪 (1)整形 整形以籬架水平整形、少主蔓自由扇形、「T」字形小棚架等樹形為主,以輕剪緩放為主,加強生長期的修剪,緩勢促花結果。(2)修剪 ①夏季修剪:一是除萌即抹除砧木上發出的萌櫱和主幹或主蔓基部萌發的徒長枝,除留作預備枝外,其餘的一律抹除;二是摘心即座果期,春梢已半木質化時,對徒長性結果枝在第10片葉或最後一個果實以上7-8片葉處摘心;春梢營養枝第15片葉處摘心,如萌發二次梢可留3-4片葉摘心;三是疏枝即疏除過密、過長而影響果實生長的夏梢和同一葉腋間萌發的兩個新梢中的弱枝;四是彎枝即幼樹期對生長過旺的新梢進行曲、扭、拉,控制徒長,並於8月上旬將枝蔓平放,促進花芽分化。②冬季修剪 一是疏枝即 主要疏去生長不充實的徒長枝、過密枝、重疊枝、交叉枝、病蟲枝、衰弱的短縮枝、無利用價值的萌櫱枝和無更新能力的結果枝;結果母枝上當年生健壯的營養枝是來年良好的結果母枝,視長勢和品種特性留8-12個芽短截,弱枝少留芽,強枝多留芽,極旺枝可在第15節位後短截。已結果3年左右的結果母枝,可回縮到結果母枝基部有壯枝、壯芽處,以進行更新。二是結果枝處理 已結果的徒長枝,在結果部位上3-4個芽處短截,長、中果枝可在結果部位上留2-3個芽短截,短果枝一般不剪。③留作更新枝的保留5-8個芽短截。
五、病蟲害防治
一是主要病蟲害有花腐病、炭疽病、蔓枯病、褐斑病、果實軟腐病、疫霉病、根朽病和金龜子、透翅蛾、花蕾蛆、吸果夜蛾等,主要採取以加強管理,增強樹勢,強化土壤消毒,加強預防為主的綜合防治方法防治。二是果實日灼病主要加強樹勢管理和合理修剪。果實生長發育期間(8月下旬),採用套袋法可以預防日灼病。
六、獼猴桃的採收、貯藏
1.採收 一般獼猴桃果實固形物含量要求在6.2%以上。中華獼猴桃早熟品種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遲熟品種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採收,美味獼猴桃在10月底至11月上、中旬採收,最晚不遲於露霜。每天採收時間最好在早晨露水干後至中午以前採收,下午溫度高,果實在筐內易發熱。果實採收後一般按大小規格,進行分級包裝,一級果單果重100克以上;中華獼猴桃二級果80-100克,美味獼猴桃70-100克;三級果50-80克。
2.催熟 獼猴桃果實採收後,有一個後熟過程。環境中乙烯濃度越高,後熟越快。因而可用1000PPM乙烯利浸果催熟,而提早兩周上市。也可用厚度為0.05毫米的聚乙烯薄膜,把一箱一箱裝好的獼猴桃,整堆包封起來,利用果實自身釋放的乙烯催熟。
3. 貯藏保鮮
3.1預冷 可採取強制空氣冷卻、冷庫冷卻或水冷卻等方法 ,將溫度降至或略低於貯藏溫度0-2℃即可。用水冷卻的必須及時乾燥,消除果面水氣。
3.2貯藏方法 利用常溫貯藏、低溫貯藏和氣調貯藏等方法,可分別對獼猴桃進行短期貯藏(1-2個月)、中長期貯藏(4-6個月)和長期貯藏(6-8個月),其中低溫貯藏應用得最廣泛。
在商業化生產中,為了使果實軟化,達到可食熟度,一般將果實放置在溫度15-20℃條件下,用乙烯100-500毫升濃度處理12-24小時,再在溫度15-20℃條件下放置一個星期,即可食用。
陝西佰瑞獼猴桃研究院
7. 獼猴桃種植技術培訓 如何種獼猴
栽培技術
喜陰涼濕潤
陽性樹種,耐半陰。喜陰涼濕潤環境,怕旱、澇、風。耐寒,不耐早春晚霜,獼猴桃園選在背風向陽山坡或空地,土壤深厚、濕潤、疏鬆、排水良好、有機質含量高、pH在5.5~6.5微酸性沙質壤土。忌低窪積水環境。栽植時間從秋末到開春,秋季十月下旬和春季二月下旬枝梢傷流期前。
果實採收
果實的採收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這時果實充分成熟,進行採摘。採摘輕摘輕放,避免擠壓、碰傷。採收後經8~10天後熟期才食用。
施肥
施肥獼猴桃的年需肥量為:早期以N.K兩種元素需要量大,最好在秋季采果之後作基肥形式施下,有肥5000kg/667平方米,243.混合施入過磷酸鈣80kg/667平方米。
從萌芽到開花結果,適當追肥,以Ca、Mg、B、Fe、Mn等元素為主。此次追施佔全年的2/3。8月以速效P.K肥為主,施入量是N15~20kg//667平方米、P5~7kg/667平方米,K6~8kg/667平方米,此次追肥佔全年的1/3。
澆水
水分管理獼猴桃枝葉茂密,根系分布淺,不抗旱也不
抗澇,因此獼猴桃園內需要有灌水和排水設備,如灌水溝、排水溝、滴灌、噴灌設備等。經濟用水是滴灌,而且供水均勻;噴灌用水量大,但是作用也較大,夏季噴灌除了供給根系需要的水分之外,還有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樹體溫度的作用,早春、秋冬之際噴灌有防凍的作用。
對結果大樹,以用噴灌為宜。噴灌器之間的距離,以噴水能互相接觸為准,如法國為24×21m,三角形設置,每個噴灌器有4-6個大氣壓。
開花時期需要稍乾燥的氣候條件,有利蜜蜂傳粉,因此花期為7-10天內不宜灌水,而在開花之前把水灌足,一般結合施肥進行。雨季應注意排水,雨季過後秋季控制灌水,以免影響果實及枝蔓成熟。深秋入冬之前需灌水1-2次。在東北,要灌封凍水。
人工授粉
獼猴桃在自然條件下,主要是靠昆蟲傳粉,在勞力資源較充足和管理精細的果園里,人工輔助授粉也是重要的農業措施之一。大量的人工授粉實踐表明,授粉愈好,果實的種子愈多,果個愈大,品質亦佳。
花粉的採集
在授粉前2~3 d,選擇比雌樹品種花期略早、花粉量多、與雌性品種親合力強、花粉萌芽率高、花期長的雄株,採集含苞待放或初開放而花葯未開裂的雄花,用小鑷子、牙刷、剪刀等取下花葯,然後採取如下方法脫粉:
①將花葯平攤於紙上,在25~28 ℃下放置20~24 h,使花開 山西果樹SHANXIFRUITS 2013(3)放散出花粉;
②將花葯攤放在桌面上,在距桌面100 cm的上方懸掛100 w電燈泡照射,待花葯開裂取出花粉;
③花葯上蓋一層報紙後放在陽光下脫粉,也可在溫度不高的熱炕上脫粉。花葯開裂後用細籮篩出花粉,裝入干凈的玻璃瓶內,貯藏於低溫乾燥處待用。純花粉在-20 ℃的密封容器中可貯藏1~2年,在5 ℃的家用冰箱中可貯藏10 d以上。在乾燥的室溫條件下貯藏5 d的授粉坐果率可達到100%,但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授粉後果實的重量逐漸降低,以貯藏24~48 h的花粉授粉效果最好。
8. 獼猴桃的種植技術與栽培技術
彌猴桃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水果,被譽為「水果之王」。其適宜生存范圍廣袤,喜光、喜濕、喜肥,丘陵山地、平原均可種植。近年來在我國發展勢頭迅猛,遍及全國,是廣大農民厚愛的經濟作物。
獼猴桃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都很高,但在耕作護理上要求科學精細,各個時期的植保措施都必須全力跟上。
1、精耕作。要盡量按照獼猴桃的生長習性,選好園址。要平整地形,培肥地力,布局坑槽,施足底肥。在完成栽植後,要噴灑最新科研產品新高脂膜於地面,達到抗旱保墒,隔絕病毒感染和窒息除蟲的效果。
2、巧整形。要根據獼猴桃各生長季的特點,進行精心整形修剪,在每次修剪結束後(特別是冬剪)要使用愈傷防腐膜進行塗抹,保護傷口癒合,防腐爛、防病毒侵襲。還要注意每年開春後常常出現的樹體大量流液現象。這種情況一旦出現就會常流不斷,輕者樹體枯萎、重則樹體成片死亡,直至毀林。對此多數果農認為這是樹體的生理流水,是一種無法防治的絕症。但筆者認為這可能是植株皮層受到外力傷害並遭受病害侵襲,在季節氣溫變化和季風的影響下使之生理機能失調導致津液大量外泄。解決辦法,在開春前用新產品護樹將軍塗抹樹體,調節內部生理機能,強壯樹體,收斂津液。
3、促花果。樹體開花的數量和質量決定著果實的產量和品質。根據生長特性應在植株成花分化期使用促花王1號針刺塗抹(針孔在塗葯後迅速封堵)。在花蕾期、幼果期、膨大期要各噴施一次瓜果壯蒂靈(每15公斤水配一粒膠囊),既保證果實的品質和體型,還能有效地預防果腐病。
4、防病蟲。危害獼猴桃的病蟲害很多,除按照傳統植保措施外,還必需科學使用護樹將軍、新高脂膜等針對性很強的高科技產品,真正達到防治病蟲危害的效果。
9. 獼猴桃的種植方法
獼猴桃屬陽性樹種,耐半陰,喜陰涼濕潤環境,怕旱、澇、風。耐寒,不耐早春晚霜。宜選內擇氣候溫和容、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在生長季節降水較為均勻,空氣濕度大,達70%-80%。早晚霜害和凍害較少的地區。
【土壤】:
土壤以深厚肥沃、透氣性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有機質含量高,PH值5.5-6.5微酸性的砂質土壤為宜,強酸或鹼性土壤需加入宴沃微生物菌劑和根享生根劑後再栽培。獼猴桃喜光怕曬,野生植株基本都長在陰坡或半陰坡及河畔,有極強的利用散光的能力,即便是在一棵大樹上纏繞依附生長都沒有任何問題,但不能過分隱蔽,如果嚴重缺光照,就會發生枝條枯死,這就是生產上強調合理株行距的原因,通俗講就是喜陽光但怕高溫。
10. 獼猴桃種植技術,怎樣種植獼猴桃,種植獼猴桃賺錢嗎
獼猴桃苗木苗木對環境條件要求較嚴格,因此在建園時要進行周密規劃,如選擇好適宜的園地,規劃好排灌系統、道路、防風林,配置好授粉樹及選擇好適宜的架式等。
(一)園地的選擇和規劃
在園地選擇時,首先要考慮獼猴桃苗木生長發育對氣溫、水分、土壤等環境因素的要求。其次要考慮社會經濟條件,如在離城市較近、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園,有利於獼猴桃苗木的運銷。園址的海拔不宜過高,地下水位在1.2米似下,地勢要盡量平坦。土壤的排水性能良好,有機肥含量高,pH值小於7的沙壤土可優先考慮。
園址選好後要進行規劃,根據地形和面積劃分成小區,利於作業管理,小區間要有道路,要安排好灌水和排水渠道以及防護林等。一般平原地0.67公頃(10畝)左右劃為一個小區,
以長方形為宜,地形復雜的山地、丘陵等可根據地形適當減小、小區面積,小區的長邊應與等高線平行。小區間要有足夠的道路,可根據果園的大小設留一定數量的主路、幹路和支路,以
便於園內管理措施的作業和運輸。
灌水系統的水渠設計可與道路配套進行,為節省用水,有條件的地方可採用高空噴灌、樹下滴灌或涌灌等設施,以保證獼猴桃苗木生長對水分的要求。我國南方地區多雨,果園的排水系統極為必要,目前平地多採用明溝排水。山地果園的排水系統還有利於減少地表徑流造成的土壤和肥力的流失。
在果園規劃時還要在迎風的一面設置防護林,防止大風對獼猴桃苗木的危害,以保證其正常生長,同時在花期還可為蜜蜂活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以利於授粉受精;防護林樹種要求生長快、壽命長、沒有與獼猴桃苗木相同的病蟲害、耐寒並有一定經濟利用價值的樹種,種植時要考慮喬木與灌木相混雜,落葉與常綠樹種相混雜。
(二)品種的選擇和授粉樹的選配
1.品種的選擇
獼猴桃苗木種類繁多,但目前最有經濟栽培價值的主要是美味獼猴桃苗木和中華獼猴桃苗木。一般來說,中華獼猴桃苗木的成熟期較早,果實的耐藏性差,美味獼猴桃苗木的成熟期較晚,果實的耐藏性較好。面積較大的果園,應注意早中晚熟品種的搭配,避免品種單一成熟期太集中,但同一園內品種也不宜過多,生產園不是品種園,每一品種都要有一定規模的生產量。具體的品種選擇可根據當地的情況參觀前面介紹的一些優良品種的特點而選定。
2.授粉樹的選配
獼猴桃苗木是雌雄異株,只有配植雄性植物,雌性品種才能受精結實,因此建園必須定植授粉樹。用作授粉樹的雄株,其花期應與雌性品種的花期一致,一般要求雄株的盛花期比雌株早1~2天,若雄株的花期長則更理想;還要求雄株的生長勢強、花量多、並且與雌株的親和力、授粉效果好。生產園內雌雄株的比例一般是8:1,這樣既能保證授粉效果又不至於降低生產能力。
(三)定植
獼猴桃苗木一般在早春萌芽前或秋季落葉後定植,以秋後定植的成活率高,次年生長快,但定植後要注意幼苗的冬季防凍。定植前要平整土地,最好在頭年秋季深翻60~80厘米。
在丘陵山坡建園時,需要改良土壤,方法是挖等撩壕築梯田,充分利用表土增加肥土。定植前要施足基肥,尤其是多施農家土雜肥,每穴可施50~100公斤,磷、鉀、鎂化肥各0.5公斤,油渣豆餅等對獼猴桃苗木的生長發育有較好效果,每穴可施1.5公斤。
定植的株行距要根據品種的生長勢、土壤肥力、架式、栽培管理的水平和機械化程度而定。若獼猴桃苗木長勢好,土壤肥力好,機械化作業程度高,並採用棚架的果園,定植的要稀一些,反之要密一些。一般要求行距4米,株距2.5~3米左右。
栽植前要仔細檢查每株苗木的根部,剪去損傷的根系,同一小區內定植的苗木規格要均勻一一致,以保證定植後生長整齊。定植方法與其他果樹的栽植方法相同。定植的深度以澆水下沉後根頸與地面平齊為合適,嫁接部位不能埋人土中。
(四)架式
獼猴桃苗木是藤本植物,必須在定植前後豎立支架。用作支架的材料通常是用鋼筋及水泥砂石,既牢固又耐用,也有用木材的,雖然投資小但易爛。支架的形式常用的有「T」形架、籬架和大棚架。
1.「T」形架
「T」形架是在立柱的頂部設一橫架,橫梁之間用4道10號鐵絲相連,在立柱距地面1米處拉一道10號鐵絲。柱高2.4~2.6米,埋入土中60厘米,地上部分高1.8~2.O米。柱頂的橫梁長2米,每邊各伸出1米,橫梁與立柱間可加角鐵構成三角形以加固。
2、棚架
在支柱上縱橫交錯地架設橫梁或加上鐵絲,其形似蔭棚,故稱棚架,它適用於平地果園和庭園栽培使用。棚架柱高與「T」形架相同,立柱間距5米X5米左右。每塊地四周立柱的頂架設三角鐵或鋼筋,以便在立柱與立柱之間每隔60厘米左右拉一根鐵絲,並能拉緊成網格狀。
3.籬架
架面與地面垂直呈籬笆狀,故稱籬架。目前生產上常用的是單壁籬架,這種架式比較適合山地獼猴桃苗木園。每隔6米立一立柱,柱長2.6米,埋入土中0.6米。自地面開始每隔0.5米拉一道鐵絲,共拉4道10號鐵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