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開展地震避險安全疏散演練講話
學校演練: (一)、廣播:災情預設 廣播:「請注意,這是防震演練廣播。同學們聽到警報後不要慌亂。」 演練分兩個階段進行,當聽到「地震警報」信號響起的時候,各班級在室內進行震時自救;當聽到解除「地震警報」信號時,表示地震結束,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師帶領學生震後撤離,撤離地點是學校大操場。 (二)、教室內應急避震演練 1、信號員發出:老師、同學們,地震來了,請不要慌亂,請做好室內防震自救;全體注意,室內防震演練開始!(三響長哨音) 2、上課教師(演練時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課,轉而成為教室演練負責人,立即告知學生「地震來了,不要慌」,並指揮學生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或課桌旁,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並盡可能用書包等物保護頭部。教師應檢查學生防護動作是否正確,必要時給予指導。演練時間為1分鍾。 3、1分鍾後,信號員發出:地震已經停止,請老師、同學們做好應急疏散演練准備! 4、學生復位,老師告知學生,地震已過,現在准備撤離教室,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節。 (三)、緊急疏散演練 1、信號員發出:請老師、同學們注意了,請按照指定的疏散路線有秩序地進行疏散演練;全體注意,應急疏散演練開始;(三響長哨音) 2、學生在老師帶領下有秩序從樓梯向下撤離,並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事先指定的地點整隊。 3、防震演練總指揮許永清校長對本次演練進行總結 4、宣布演練結束,各班依次退場,返回教室。
B. 幼兒園安全教案地震來了怎麼辦
中班安全教案《地震來了怎麼辦》含反思適用於中班的安全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在情景演練中,將自救知識轉化為自我保護能力,讓幼兒知道地震中的自救方法:就近躲避,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安全《地震來了怎麼辦》含反思教案吧。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地震來了怎麼辦》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地震中的自救方法:就近躲避。
2、在情景演練中,幼兒將自救知識轉化為自我保護能力。
3、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准備:
警報音樂 圖片 視頻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小朋友們,我們的房屋,座椅等東西發生了抖動,你們猜猜誰來了?引入課題地震
二、播放視頻:地震來了
小結:房屋倒塌、森林著火、海嘯、山體滑坡、人員傷亡。(定格畫面:人員傷亡。)
提問:"人被倒塌的房子壓住了,小朋友你們知道地震時,房子是怎麼倒的么?
提問:"房屋是哪一層先倒?想想看。"
教師實驗。(結果是一樓先倒塌)
教師:"小朋友來親自體驗下。"
幼兒實驗。
小結:"經過我們的實驗,地震時,一樓最先倒塌。如果發生地震時,我們在一樓,應以最快的速度沖向室外,向空曠的地方跑。如果在一樓跑不出去的人和住在樓上的人應怎麼辦?"
三、播放室內自救視頻;
小結:地震發生時,樓上的人千萬不能往樓下跑和乘電梯,還不能跳窗。
提問:我們應該怎麼做?幼兒回答
四、情境演練:地震中的自救
(一)室內自救:
放置房屋、牆角、衛生間等。
(二)室外自救:
1、提問:如果地震發生時,我們在室外,又怎麼辦?(幼兒討論)
2、請看視頻,學習室外自救知識。
小結:原離建築物、躲在空曠的地方、保護好頭部。
3、教師播放警報音樂,幼兒演練
五、結束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的自救知識,當地震來時不用怕!我們只有多學習和演練自救的方法,來保護自己。小朋友們,記得把我們今天學到的自救方法與家人、朋友分享,好嗎?
活動反思:
幼兒只有通過各種感官才能印象深刻地了解地震的有關常識,懂得自救的方法。
在本節課中,通過視頻、圖片的觀看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經驗討論和演習活動幼兒能積極地參與,獲得了真實的體驗,急救箱的小游戲又讓幼兒懂得在生活當中應提前預備好急救物品,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網路: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C. 地震了怎麼辦幼兒安全教育
幼兒園地震逃生安全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識及地震造成的危害。
2、幫助幼兒掌握地震發生時自我保護的方法,掌握逃生技巧。活動准備:有關地震知識的錄像短片。
活動過程:
一、觀看地震知識的錄像片段,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一)通過短片讓幼兒了解,由於地球不斷運動,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岩層突然發生破裂或震動,這就是地震。
(二)教師提問:剛才你們看到了什麼?地震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危害呢?
幼兒自由講述:地震時,地面會劇烈震動、裂開大縫,房屋倒塌,家裡的東西都被壓壞了,有時我們的生命也受到威脅,地震的確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危害。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些避震的知識。
二、幫助幼兒掌握一些地震發生時自我保護的方法。
(一)小朋友,如果發生了地震,我們該怎麼做呢?
(二)教師對正確的做法進行小結:
1、當你在室內的時候,可以躲在牆角、廁所等容易構成三角支撐的地方以及結識堅固的傢具底下或旁邊。用身邊的坐墊、枕頭等柔軟物保護頭部。選好躲藏處後,正確的避震自姿勢為;蹲下,低頭,閉眼或用手保護頭部。還可以用濕毛巾捂住嘴、鼻子以防吸入灰塵和毒氣。千萬不要跑到陽台或窗戶旁邊,要遠離玻璃門窗,或是懸掛物物下。
2、如果是在室外,應該盡快跑到開闊的地方。要遠離樓房、圍牆、樹木、廣告牌等,更不要躲到地下通道中或高架橋下面。不要坐在汽車里,要到空曠的廣場避難。
3、千萬不能跳樓或者進電梯。
4、如果被埋,不要驚慌,要想辦法保護自己。可以設法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求救信號。
三、教育幼兒在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及時躲避,運用逃生技巧。地震雖然很厲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張。在地震發生時,地面開始搖動後,還是有一小段時間可以用來躲避,如果在這段時間內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會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