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聞稿中通訊寫作有哪些要素,具體的
新聞要素,無非是: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而已,關鍵在於你怎麼組織,怎麼敘述!
B. 我想學習寫作通訊和消息之類的東西,該如何學習。有範文最好
你是在學校來用的嗎?還是源在哪裡?我以前在大學是新聞部的副部長,呵呵。教過人家寫通訊,一般都是本台訊:然後寫時間地點時間,中間寫一下大概經過,最後寫的也是套話,本次活動圓滿結束什麼的。可能我寫的也不好。大家相互學習,弄篇範文給你看看。本台訊
10月29日18:00由建築管理工程系讀書人俱樂部主辦的「讀書剪報心得交流」會在C-103舉行。參加本次活動的有院報代表和我系新聞部工作者以及俱樂部全體成員。
這次活動首先由設計者集體展示讀書剪報成果,並介紹創作靈感。活動展現了讀書人俱樂部成員對書籍知識的熱愛。活動中提出的「提倡詩意生活」也展現了大家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本次活動呼籲大家「多讀書,讀好書」有利於促進校園良好文化氛圍的形成,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
時至18:30本次活動圓滿結束。
最後寫上部門和名字
C. 通訊的寫作技巧
寫作方法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和技巧。包版括:托物言權志、欲揚先抑、襯托、誇張諷刺、對比等。
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
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修辭手法就是常見的比喻、對比、比擬、對偶、借代、誇張、互文、雙關、反問、設問、反復、反語、引用等。
D. 通訊寫作的要求
通訊是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詳細地報道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報道形式。它比消息更詳細地報道具有新聞意義的事件、經驗或典型人物的一種文體。通訊與消息都是新聞的主要文體,它們的共同點是都要求具有嚴格的真實性和及時性。
1、選好典型,確立主題。典型是通訊的筋骨,主題是通訊的靈魂。選好典型,確立主題對通訊來說十分重要。選擇什麼樣的典型呢?要選擇那些具有代表性、具有普遍意義、具有宣傳價值和教育意義的人和事,選擇那些在一定時期內人們所關注的問題。確立什麼樣的主題呢?要確立體現時代精神,表現時代風尚的主題,確立反映人物和事物、本質和規律的主題。
2、寫好人物。寫好人物是通汛寫作的重要任務。不論是人物通訊還是事件通訊,都要把人物寫好。寫人離不開事,因此,寫人必寫事、寫人物自己所做的事實的事,寫能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事。寫人物還要用人物自己的語言、行為、活動來表現人物;人物要寫得有血有肉,有音容笑貌,有內心活動;寫事要具體形象,有原委,有情節。
3、安排好結構。縱式結構,是按時間順序、事物發展的順序或作者對報道事物認識發展的順序來安排結構。在這種結構里,時間發展的順序、情節展開的順序、作者認識事物的順序成為行文的線索。在採用這種結構時,要詳略得當,布局巧妙,富有變化,避免平鋪直敘;橫式結構,是指用?間變換或按照事物性質來安排材料的。這種結構概括面廣,要注意不同空間的變換,恰當地安排通訊所涉及的各方面的問題。採用空間變換的方法組織結構時,要用地點的變化組織段落;按事物性質安排結構時,要圍繞主題,並列地寫出不同的幾個側面;縱橫結合式結構,是以時間順序為經,以空間變化為緯,把兩者結合起來運用。採用這種形式,要以時空的變化組織結構。
E. 領導讓寫一篇通訊報道,我連通訊報道是什麼都不知道,寫作能力特別的菜
新聞通稿,報紙上多得很,按照新聞套路,交代好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就行了
F. 通訊稿寫作技巧
http://ke..com/view/1194039.htm
看看這個行不行?回答??
G. 關於新聞寫作培訓的新聞稿題目怎麼寫
有時候剛開展完一個活動,需要寫一篇新聞稿發布出來,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得清楚活動新聞稿怎麼寫,熟知它的一些相關要求,這樣才能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活動新聞稿。活動新聞稿,從它的字面意思來簡單理解的話就是講述該活動的新聞稿。對於活動新聞稿撰寫,需要符合新聞的特徵,在符合新聞的特點情況下進行活動的描述。那麼,活動新聞稿要怎麼寫呢?下面一起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下活動新聞稿的寫作步驟介紹。
在這里我們就以「楊浦區五角場商圈辦公寫字樓出租新銳-同濟晶度展開系列活動」為例來講解活動新聞稿寫作步驟具體介紹:
活動新聞稿寫作步驟
一、標題
寫新聞稿首先自然是標題了,標題又分為幾種類型:眉題(又稱引題、肩題)、正題(又稱主題、母題)和副題(又稱輔題、子題)。當然很多新聞發言稿都是採用了多行標題(囊括了其中的幾種標題種類),像我們的活動新聞稿一般採取單行標題即可。
「楊浦區五角場商圈辦公寫字樓出租新銳-同濟晶度展開系列活動」
二、導語
導語,就是新聞稿中的第一段話或者是第一句話,它是由新聞稿中最新鮮、最主要的事實或精闢的議論組成,只有好的開頭才會吸引讀者有繼續往下讀的慾望。導語的寫法一般分為:敘述式,提問式,引用式。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是透漏出在理財這個事情上人們要主動。「華人經營之神」李嘉誠說過,二十歲前靠雙手勤勞賺錢,三十歲後投資理財的重要性逐漸提高,到中年時賺錢已不重要,如何管錢更重要。主動學會理財這也是同濟晶度想和眾人分享的理財觀念。
三、主體
主體是新聞稿中的主要部分,它是新聞稿的核心。首先要承接導語,闡述導語所揭示的主題(或者是回答導語中提出的問題),然後要對消息事實作具體的敘述與展開。書寫主體時候需要注意:主題突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在主體部分,我們要著重注意新聞的特點:內容真實准確,內容新鮮有價值,時效性強,簡明扼要。
6月6日下午同濟·晶度攜手中國農業銀行舉辦的「晶彩人生 理性奢侈」——2014私人理財&奢侈品特賣會活動在上海同濟·晶度接待中心圓滿落幕。
下午兩點鍾,講座在同濟晶度接待中心准時開講,來自農業銀行和同濟晶度的設計類、教育培訓,文化類企業客戶80多位共同聆聽了此次的理財講座。首先,農業銀行的理財顧問為在場嘉賓進行投資理財講座,分析當前投資形式,給大家介紹了專業的理財知識,傳達了科學的理財理念。並且強調了在投資理財方面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作為楊浦區辦公樓的代表同濟晶度5A級寫字樓投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地處五角場商圈的同濟晶度,憑借五角場商圈帶來的高增值地段價值和5A甲級舒適配置,滿足企業對空間個性化及功能多元化的追求。成為五角場寫字樓出租的一張經典名片,價值優勢不言而喻。
4
四、結語
新聞稿中的最後一句或者最後一段話,它就是用來闡明消息所述事實的意義,加深讀者對新聞稿的理解、感受加深,從而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新聞稿中的結尾方式分為小結式、評論式、希望式等。當然有的新聞稿並沒有特意結尾,因為結尾就在事實之中。
活動結束後,置業顧問帶領意向嘉賓參觀了同濟·晶度楊浦寫字樓18樓的樣板間,讓眾嘉賓親自感受了與國際化商務品質接軌,締造低碳·生態·5A級高端商務辦公樓,感受同濟晶度給楊浦區辦公樓帶來的商務化辦公氛圍。各位到場嘉賓及會員紛紛對同濟晶度楊浦寫字樓進行了高度稱贊。並且都表示度過了充實的一天,學到了理財知識,對同濟晶度房源有了一定了解。
H. 公文寫作和通訊報道培訓費大概是多少
2.主送機關。請示的主送機關是指負責受理和答復該文件的直屬的上級機關。每件請示版只能寫一個主送機關,不能權多頭請示。
3.正文。其結構一般由中國,演,講網開頭、主體和結語三部分組成。
(1)開頭。主要交代請示的緣由。它是請示事項能否成立的前提條件,也是上級機關批復的根據。原因講的客觀、具體,理由講的合理、充分、上級機關才好及時決斷,予以有針對性的批復。
(2)主體。主要說明公,文寫。作培訓,請求事項。它是向上級機關提出的具體請求,也是電化:幺三兩,二令五三,五令令六,陳述緣由的目的所在。這部分內容要單一,只宜請求一件事。另外請示事項要寫的具體、明確、條項清楚,以便上級機關給予明確批復。
(3)結語。應另起段,習慣用語一般有「當否,請批示」,「妥否,請批復」,「以上請示,請予審批」或「以上請示如無不妥,請批轉各地區、各部門研究執行」等。
4.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時間兩個項目內容。標題寫明發文機關的,這里可不再署名,但需加蓋單位公章。
5.附註。使用「請示」這一文種時,應出具附註。寫法是,在成文時間下一行居左空2字,加圓括弧註明發文機關聯系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
I. 通訊寫作方法
通訊寫作常識與技巧
一、通訊的涵義
通訊是一種比消息詳細而深入地報道新聞事實的新聞體裁。西方傳媒中沒有我們所說的「通訊」,它們的「新聞專稿」(又稱特稿),即「比消息更詳盡的新聞」,近似於我國的通訊。通訊與消息同屬新聞體,但有幾點區別:從容量上看,通訊容量大、事實詳細,一般篇幅長;消息容量相對小些,事實概括,一般篇幅短。從報道對象看,通訊選材相對較嚴,消息選材范圍寬。從結構上看,通訊靈活多變,而消息相對穩定。從表達上看,通訊以敘述描寫為主,表達比較靈活自由,而消息以敘述為主。從報道時效上看,通訊不如消息快。
二、通訊的特徵
通過以上比較,我們可以看出,通訊的主要特徵有三點: (一) 容量大前已提及,較之消息,通訊可以反映更多、更具體的情況,把事件的來龍去脈交代得更詳盡,篇幅可以稍長。(二)是樣式多此點可在通訊的類型中詳見。 (三)寫法活寫法活具體又表現為結構的靈活多變、表達方式較消息更自由,語言形象生動。應該指出的是,有些教材將新聞性、文學性、評論性作為通訊的特徵,其實並不準確。首先,新聞性固然是通訊所具備的,但這與其它新聞報道體裁並無相異;其次,文學性也非每篇通訊必備之素質;再者,較之消息,通訊固然在表達方式上靈活自由些,議論、抒情的運用略多些,但通訊畢竟仍以敘述、描寫為主,很多通訊並非一律要直接體現「報道者」的意志,而應以客觀為佳,故評論性也非通訊之特徵。三、通訊的類型通訊的類型一般有兩種分法。一是按報道內容分,有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風貌通訊。一是按報道形式分,有訪問記、專訪、特寫、大特寫、新聞小故事、集納、巡禮、側記、記者來信等。(一) 訪問記由記者出面登場,以采訪活動的過程為主要線索來結構和組織材料。寫作時有問有答,現場感較強,而且可以穿插各種背景材料,使通訊有一定深度。(二) 專訪訪問記的一種,是就特定的問題、特定的對象進行的專門的訪問,內容集中。專訪以人物、現場和記者為三要素,突出「專」、「訪」二字。專訪涉及面一般不宜太寬,不應貪大求全。(三) 新聞小故事或稱新聞故事、小故事。其要求一是「小」,二是有「故事」,三是以小寓大。通常反映一人一事,表現一個片斷,內容單一,篇幅短小、線索簡單,不求寫繁多人物,不必橫生龐雜枝節,但求精悍、生動。(四) 特寫 將生活中某個特定的畫面予以放大,集中突出地描繪事件和人物的某些片斷、細節和部分,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強烈的感染。(五) 大特寫是抓住社會熱點中的事件、人物或現象,對新聞事實作全方位、多側面的報道,用優美的文筆、新穎的題飾、突出的照片吸引讀者的一種報道形式。也有人認為它是深度報道的一種形式。(六) 集納把表現一個主題的而又相對獨立的小故事或片斷事實組合起來,「集納」而成為一篇。集納中的事實,可以是發生在同一時間的,也可是不同時間的;可以是發生在同一單位、一條戰線,也可以不是。(七) 側記從一個側面反映新聞事件或新聞人物的通訊。取材自由,不求反映事件全貌、全過程,但求抓住特點,扣緊受眾的興趣點、回答受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寫作時往往夾敘夾議,兼談感受。(八) 巡禮邊走邊看,巡遊瀏覽,很自由地把所見所聞寫出來告訴受眾;講求動態感、現場感、親切感;常用移步換形的方法,有較多議論和抒情。四、通訊的寫作方法(一)通訊的主題正確、深刻、新穎的新聞主題從那裡來?自然來自實踐,來自作者對新聞事實及其所處時代的深入了解,也就是許多記者所說的「吃透兩頭」。「兩頭」指「上頭」和「下頭。」「上頭」即黨和國家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方針政策等方面;「下頭」即指實際,受眾普遍關注的事實。列寧的夫人克魯普斯卡婭曾說:「列寧在做新聞編輯工作時,很重視選擇那些政治上重要的、為大眾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問題的主題。」這通常被認為是通訊確立主題的准則。「政治上重要的」,即指選擇和確定通訊主題時,要抓方向性、決策性的問題。也就是吃透「上頭」。「為大眾所注意的」,是說確立主題時,應考慮受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和事物,急人民所急、想受眾所想。即要吃透「下頭」。「涉及最迫切問題的」,是說確立主題時,應回答、提出、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最緊要的問題,要注意其及時性、指導性和有效性。通訊主題確立和提煉的方法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站到高處,作宏觀分析。」善於開掘新聞事實的內在本質,要站到高處,抓住其所包含的時代精神和普遍意義,將事實放在歷史、現實和時代的天幕上來觀察、考察,做縱向和橫向的宏觀分析,顯示其意義和價值。《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領導幹部的楷模――孔繁森》等作品,莫不如此。其次,「走到低處,作微觀比較」。通訊主題的提煉不僅要「站到高處,」發掘事實中蘊含的時代精神和內在本質,還要「走到低處」,作微觀比較,將新聞事實和人物作具體細致的觀察、考察和比較、分析,發現其特殊性、個性,找到其矛盾和差異。宏觀分析等於飛機上看北京城,真是美麗、壯觀極了,但僅此還不夠,要寫出其美和壯觀,須得下飛機去游歷一番。再次,「變換角度,作多面透視」。就是說在提煉主題時,宜多角度對事實進行觀照,全面把握事實的本質特徵,然後選擇最佳角度來表現。(二)通訊的結構通訊的結構方式通常有三種:一是縱式結構。即按單純的時間發展順序、事物發展的順序(包括遞進、因果等)、作者對所報道事物認識發展的順序、采訪過程的先後順序等來安排層次。二是橫式結構。即按空間變換或事物性質的不同方面來安排層次。常見的有:空間並列式。如新華社記者采寫的《今夜是除夕》即屬此類。文章開篇之後,分別寫了五個地方的人們做著日常工作的情況——在中央電視台:不笑的人們;在長途電話大樓:傳遞信息和問候;在紅十字急救站:救護車緊急出動;在北線閣清潔管理站:「城市美容師」的話;在婦產醫院:新的生命誕生了。性質並列式。即按新聞事實各個側面之間的關系來安排材料。如《人民日報》1995年4月19日頭版頭條《浦東,璀璨的「雙橋」格局》就是如此。文中三個小標題,分別揭示「雙橋」格局的三個側面:南浦、楊浦兩座橋――基礎建設由小到大的跨越 金橋、外高橋兩座橋 ――城市經濟功能由低到高的跨越改革、開放兩座橋――城市開發機制由舊到新的跨越群相並列式。即按不同人物及其事跡組織材料。對比並列式。將正、反的人物或事件並列,從對比中見主題。三是縱橫結合式結構。即將縱式和橫式結合起來。此結構多用於事件復雜而時間跨度大、空間跨度廣的通訊,如《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等。此結構有縱橫交叉式和蒙太奇式兩種。(三)通訊的表達方式通訊以敘述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但又不局限於此,亦可靈活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方法。通訊在表達方式的運用上有自己的個性,即:敘述的具體性和直接性。通訊因較詳細而深入地報道人物和事件,故而敘述的運用不宜如消息一般概括,事實的敘述宜具體、形象、生動。但又不宜過於鋪張、不能沓散零亂、不必過於舞文弄墨、轉彎抹角。描寫的直觀性。通訊是新聞體裁,其描寫不能靠虛擬、想像,不能靠花哨的修飾和誇大的形容,而應深入現場、親眼目睹,描寫事物或人物的本來面貌,表現出新聞性和現場感。議論抒情的實在性。文學作品中的抒情,或直抒胸意、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其情是真的,而景、物和人、事則不必真,即緣情而發,因情設事者多。而通訊之議論、抒情皆須緣事而發,因事生情、情不離事。而且,通訊中抒情、議論不可亂用和濫用,要用在適當處,通常是開頭之處作誘導、關節之處作渲染、銜接之處作粘合、結尾之處作點晴。其旨或在揭示本質、升華主題;或在使事實、形象生輝;或在闡明事物之內部聯系;或在激發啟示讀者。通訊的語言既要准確、簡潔,又要生動、形象,文中人物語言應具有實錄性,不可妄加虛擬。(四)幾種常見通訊的寫作要點1、人物通訊即具體、形象地報道人物事跡、經歷的通訊。人物通訊可寫一人,也可寫群相;可寫人的一生,也可寫一個階段或某個側面;多寫正面人物,如先進人物、英雄人物、有突出貢獻的人物等;也可寫反面典型;可寫大人物,也可寫凡人百姓。人物通訊寫作有以下幾點尤需注意:一忌「有人無魂」。即人物的經歷、事跡都寫了,但不善於選擇典型材料、組織安排材料,或不善於透視人物內心世界,不善於站在時代高度對人物進行觀照。「人」是有了,但思想感情、性格風貌、精神境界卻沒表現出來。二忌「有魂無人」。即作者能站在一定高度,把握了方向性和時代性,但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境界表現得空洞、抽象、缺少豐滿的血肉,沒有具體、豐富而典型的事實,只有「幽靈」而已。三忌「千人一面」。有的作者在寫人物時,難以克服雷同之病,或與自己以前寫過的人物雷同,或與別人筆下的形象相似,缺乏個性,沒有特色。四忌「褒一貶百」。不宜用「水落石出」的方法,壓低一片,抬高一個,不能故意把群眾寫得特別落後、矮小,從而突出所寫人物的先進、高大。而應用「水漲船高」的方法,處理好「一」與「百」的關系。五是要寫「全人」。主要是處理好「軟與硬」、「正與反」的關系。所謂「軟與硬」,即指既要寫關鍵性的「大」材料,又不能忽略日常小事、生活瑣事的「小」點滴。再偉大的人物也有與普通人生活相同的地方,也要食人間煙火。只有這樣,人物的形象才豐滿、才真實可信。所謂「正與反」,是指對報道對象作既有「正像」又有「反像」的「全息攝影」。把新聞人物寫成沒有七情六慾、滿口豪言壯語的「神」的做法是不實事求是的寫作。把常人寫成超人、聖人,把新聞人物寫成「高」、「大」「全」的人,這不是我們所說的「全人」。如寫先進人物堅守崗位、勤奮工作,不要動則寫他父母病危也不回家、妻子難產亦不離崗。「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科學家有了成績,並非都要走路時還在思考問題,碰到電線桿,然後還說「對不起」;做菜時,也並非都因思考問題把手錶放到鍋里當雞蛋煮。還有,不要寫人好則「好絕」,寫人壞則「壞透」。此外,人物通訊還要善於通過人物的行動、語言、心理和典型細節等來表現人物。2、事件通訊事件通訊是詳盡、具體而形象地描寫新聞事件的通訊。它具有新聞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特點。一般有一個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圍繞這一中心事件展開。事件通訊以寫具有典型意義的正面事件為主,但也有揭露性的事件通訊。此種通訊雖以寫事為主,但同時不能忽略寫人,不要見事不見人。事件通訊的寫作應注意以下幾點:(1)要抓住一個或幾個關鍵性場面或情節來寫。事件通訊一般要再現事件全貌,但又不能從頭至尾、事事俱現,記流水帳。這就要求在寫作中能抓住對事件的表現、對主題的揭示起關鍵作用的一個或幾個關鍵來寫。在寫作前,作者就應分析手頭佔有的材料,是否能滿足一篇通訊的需要。一般而言,一篇事件通訊至少應有一至三個骨乾性材料。有一個骨乾性材料,便可寫成一篇「小通訊」;三個以上,可寫中型通訊;多組材料,可寫中等篇幅以上的通訊。(2)寫好事件的高潮沒有高潮,事件就是「死」的,就是平淡無味的。高潮是矛盾之焦點,是人的思想和行為的「閃光」之處,故應調動多種手法,不惜筆墨,寫活寫好。(3)在寫事的同時,寫好關鍵人物事件是事件通訊的核心,而事件又終究離不開人。寫好關鍵人物,又有助於把事件寫活。(4)在記事的基礎上,恰到好處地點出事件的意義。也要善於寓情於事、寓理於事。3、工作通訊工作通訊是談工作經驗、教訓的一種通訊體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政策性和指導性。工作通訊側重於對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經驗、新問題的探討和研究。它也要反映新聞事實,往往帶有現場活動。這使它區別於一般總結性文章並和其他新聞通訊體裁相同的方面。它與其他新聞通訊體裁相異處在於:要將事實作經驗性的概括,對問題發表議論,對矛盾提出解決的辦法,有一定的評論色彩。工作通訊寫作的要求有三點:一是要有現實針對性,切合當前工作需要。如社會前進過程中新冒出來的問題,實際工作中長期積累起來而未引起注意的問題,長期存在但懸而未決的問題,人民日常生活中經常要注意的問題等,都是有現實性的問題。二是具體、透徹地闡述問題和經驗。三是夾敘夾議,有理有據。或用議論作點晴之筆,點出問題之所在,或是運用背景材料同事實對比,進行有說服力的分析;或是作者直接發表意見。無論採用那種方式,其議論應求深入淺出、有理有據。4、風貌通訊又叫概貌通訊,是反映社會變化、建設成就、地方物產、風土人情的一種通訊。風貌通訊題材廣泛,有的側重於寫社會風貌,有的側重於寫自然風貌,有的二者兼而有之。其報道對象,既可是一國一省之類的大題材,也可是一村一店之小題材。其形式也靈活多樣,報上常見的有「見聞」、「巡禮」、「紀行」、「側記」等。風貌通訊寫作的基本要求是:(1)抓住特點、突出「新」和「變」。風貌通訊重寫作者見聞,而這「見聞」又須是新的見聞,能提供新的信息、反映新的變化。因此,著眼於「新」和「變」,寫出事物的新情況,揭示事物的新變化,是此類通訊的重要特徵。(2)善用對比襯托要寫新,要突出「變」,通常運用背景材料,選擇事實和數字,作今昔對比,這是較常用的一種手法。有時還可用民諺、故事來襯託事物的變化。(3)豐富知識,增添趣味風貌通訊常運用歷史、地理、文化、科學等方面的知識來增強知識性和趣味性。但也應注意以扣主題、關聯現實、恰到好處、避免冗雜。(4)敘論結合、情景交融風貌通訊可靈活調動多種表達方式。可以邊敘邊議,敘論結合;也可寫景抒情、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