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十八屆三中全會安全培訓

十八屆三中全會安全培訓

發布時間:2021-01-21 15:28:21

Ⅰ 如何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一、深刻認識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深遠意義,進一步堅定改革的信心和決心。
二、深刻把握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實質,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
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要深刻把握全會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觀點、新部署和新要求,用中央精神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指導行動。
1、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
2、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3、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
4、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
5、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經驗和原則。
6、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
7、深刻把握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領導的新要求。
三、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決有序推進各項改革。
1、圍繞經濟建設深化改革。
2、圍繞文明建設深化改革。
3、圍繞平安建設深化改革。
4、圍繞美麗建設深化改革。
5、圍繞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深化改革。
6、圍繞加強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制度建設深化改革。
四、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實現中央改革決策部署
1、搞好學習宣傳。
2、抓好調研規劃。
3、及時適時推進。
4、切實落實責任。

Ⅱ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教育提出的主要部署有哪些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行公辦學校標准化建設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破解擇校難題,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促進高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推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改革發展。
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試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加快推進職業院校分類招考或注冊入學。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試行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轉換,拓寬終身學習通道。
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和學校辦學自主權,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強化國家教育督導,委託社會組織開展教育評估監測。健全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助學貸款、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制度,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Ⅲ 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健全公共安全體系的舉措包括哪些

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葯品安全監管機構,建立最嚴格版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權建立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保障食品葯品安全。深化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改革,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嚴密防範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加大依法管理網路力度,加快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確保國家網路和信息安全。
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

Ⅳ 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講座的介紹

中國共產黨來第十八屆中自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新一輪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富有活力、創新導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上述目標,要在以往市場、政府和企業改革的基礎上,著力推動完善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創新企業體制的新「三位一體」改革。改革的關鍵是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這構成了經濟體制改革的主體,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對經濟體制改革要涉及的主要內容。

Ⅳ 你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內容是什麼

首先: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推出中國深層次改革政策,通常以經濟體制改革政策為主,也存在重大政治體制改革內容。有時也研究部署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等工作。
改革的主要方面

1.經濟體制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其核心問題是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5]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2.政治體制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各級黨委要切實履行對改革的領導責任;
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
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3.文化體制
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機制,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文化開放水平。
4.社會體制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製度,促進共同富裕,推進社會領域制度創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5.生態文明體制
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
6.這就是常說的五位一體,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閱讀全文

與十八屆三中全會安全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