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兒童節假日健康培訓知識

兒童節假日健康培訓知識

發布時間:2021-01-20 07:06:41

❶ 兒童健康小常識

1、定時定量吃飯,不暴飲暴食,不隨便吃零食,過多的甜點不僅會使幼兒對正餐的食慾下降,而且容易長蛀牙。

2、幼兒吃的東西要新鮮,瓜果一定要洗凈,開水燙過後再吃,掉在地上的東西要洗干凈後才能吃,碗筷煮沸消毒。另注意,大人咀嚼過的食物不要喂給幼兒,幼兒抵抗力較弱,以免傳染疾病。

3、有意識地在平常游戲、交流中,介紹飲食來源、製作、營養價值,以及如何吃、吃多少等知識。

4、飲白開水不光能滿足兒童對水的生理需要,還能為他們提供一部分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飲料、營養保健型飲料,還是當前許多家庭熱衷的純凈水和礦泉水,都不宜代替自來水作為人的主要飲用水。

5、油炸薯條、雪餅、薯片、蝦條、蝦片、雞圍、雞條、玉米棒……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膨化食品。 檢測顯示,膨化食品雖然口味鮮美,但從成分結構看,屬於高油脂、高熱量、低粗纖維的食品。從飲食結構分析有其一定的缺陷,只能偶爾食之。長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會造成油脂、熱量吸入高,粗纖維吸入不足。若運動不足,會造成人體脂肪積累,出現肥胖。

6、市場上銷售的果凍,絕大多數並不是用水果製成的,而是採用海藻酸鈉、瓊脂、明膠、卡拉膠等增稠劑,加入少量人工合成的香精、人工著色劑、甜味劑、酸味劑等配製而成。其中的海藻酸鈉、瓊脂等雖屬膳食纖維類,但吸收過多會影響脂肪、蛋白質的吸收,尤其是會使鐵、鋅等無機鹽結合成可溶性或不可溶性混合物,從而影響機體對這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❷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內容有哪些

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人體認識與保護知識教育、體育鍛煉與健康、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教育、環境教育、營養教育、疾病與意外傷害的預防教育、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教育、性教育。
1.人體的認識與保護知識教育
通過接觸常見的動物和植物,使學前兒童初步認識生物體簡單的結構和功能及其生長和發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地且粗略地認識人體各部分的解剖生理特點。學習保護身體的一些方法,逐步建立關心、保護身體健康的意識。
2.體育鍛煉與健康
通過體育活動,培養體育興趣和鍛煉的習慣,促進學前兒童身體發育,增強體質,並促進學前兒童智力、品德、心理素質和交往能力的發展。
在幼兒園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可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1)體操:包括徒手操、輕器械操、模仿操等(各年齡班具體內容見戶外體育活動設計流程體操部分)。
(2)體育游戲:是幼兒園體育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它是以基本動作為主要內容,以游戲活動為形式,以增強幼兒體質為主要目的的一種活動。 (3)「三浴」鍛煉:所謂三浴鍛煉即利用大自然的日光、空氣、水對學前兒童進行身體鍛煉,增強學前兒童的體質和抵抗能力。
(4)其他體育活動:不同地區學前兒童可結合本地氣候和地理條件,因地制宜地開展各種體育活動。如爬山、遠足活動、民族、民間地域性體育活動等。
3.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教育
通過教育和訓練,學前兒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理發、洗頭、洗腳、洗澡、剪指甲、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用自己的水杯和手帕、不挖鼻孔、不將異物塞入耳鼻內等。讓學前兒童逐步懂得個人衛生不僅是個人的私事,還關繫到是否尊重他人,是否合乎社會公德和公共衛生的要求。通過教育和訓練培養學前兒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按時作息、早起早睡、每天參加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按時進餐和排便等。
4.環境教育
教育和訓練學前兒童養成維護公共衛生的意識和習慣。讓學前兒童參與力所能及的公共環境的清潔衛生活動,遵守公共衛生准則,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大小便,不破壞公共衛生設施,懂禮貌、講文明、不打擾他人等。
加強對學前兒童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教育,讓他們懂得生活環境被污染對人體的危害,增強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和野生動植物的意識,從而促進全社會都來保護環境。
5.營養教育
讓學前兒童懂得常見食物對機體生長發育的作用,知道營養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愉快地進餐,定時定量,不挑食、偏食或過食,細嚼慢咽,不撒飯菜,用自己的食具,飯前洗手,吃飯前後不做劇烈運動等。
6.疾病與意外傷害的預防教育
讓學前兒童初步了解身心疾病和缺陷的預防知識,樹立預防為主的觀念,積極主動地接受醫生體檢和預防注射,認識到傳染病不僅引起自己得病,還可以傳染他人,初步懂得一些預防措施。
意外傷害包括了意外事故和人為傷害,通過安全教育,加強學前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學會發生意外傷害進行自救和向成人求救的方法及措施。
7.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教育
培養學前兒童健全的個性和良好的情緒,學會友好與人交往,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如注意培養學前兒童健康的心理品質、協調的行為、適度的反應、較強的意志和正常的人際交往,為他們提供學習經驗,學習表達和調節情緒的方法,合理及時梳理不良情緒,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要讓學前兒童學會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懂得分享和合作。樂於幫助他人,熱愛集體。
8.性教育
讓學前兒童認識自己的性別,並對自己的性別產生正確而恰當的認同,防止「性混淆」。對學前兒童提出的性問題要自然、簡略、科學的回答,不迴避、不說謊、不指責,讓學前兒童懂得存在男女差別是很自然的事,是沒有什麼神秘和可怕的。注意糾正學前兒童的一些不良習慣,如玩弄生殖器。學前兒童的性教育可以從動植物的生殖現象入手。

❸ 兒童健康生活每一天 怎樣培養兒童健康生活習慣

一、幼兒不良的行為習慣的具體表現
幼兒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但幼是非判斷能力和自控能力差,會出現各種不良習慣,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1.早晨睡懶覺
幼兒愛睡懶覺,早晨不能按時起床,這是家長面臨的一大難題。
這樣的孩子一般也同時存在晚上不能按時上床睡覺的問題。要想糾正過來,首先家長應確定孩子每天需要多長時間的睡眠,制定出合理的作息時間,晚上到時間就應督促孩子上床睡覺。
2.不愛洗臉刷牙
學齡前的小孩子不明白為什麼要洗臉、刷牙的道理,在他心目中只覺得模仿大人的行為好玩。孩子4歲半後才能把臉洗干凈;6歲左右才會洗澡。因此,家長應在孩子對洗臉、刷牙充滿好奇心的初期,就開始引導、幫助他洗臉、刷牙並且一定要有耐心。注意不要逼迫孩子這樣做,不然就會使孩子產生受懲罰的體驗,會對洗臉、刷牙不感興趣,慢慢就會養成不愛洗臉、刷牙的習慣。
3.不願上幼兒園
孩子上幼兒園是離開家庭走向社會的關鍵一步。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需要以身以身改變以往的生活習慣。不能像在家裡一樣想干什麼就干什麼,必須服從老師,也不能獨占玩具、睡覺、吃飯、排便等生活方式都變化了。家長如果能夠巧妙地運用這種變化,來開導、激發孩子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就能使其在心理上、行動上提高一步。相反,如果家長忽視這種變化,特別是在家裡驕縱任性、依賴性強的孩子到幼兒園後會遇到許多困難。
4.偏食厭食
偏食:是指兒童對飲食挑剔或僅吃幾種自己喜歡或習慣的食物。偏
食,是一種不好的飲食習慣,既不利營養的攝入又不利健康的發育。由於兒童對食物不感興趣吃的少,或只挑自己喜歡的的食物,會造成體重下降、面黃肌瘦、皮膚干臊,甚至出現貧血、低血糖、體溫下降、脈搏緩慢、血壓下降、營養不良。
5.喜歡說謊
說謊是兒童常見的行為,也是家長教育不當的結果。由於年齡小,孩子不能區分真實與想像,理想與幻想的不同,有時他是在表達自己的意向,可在大人看來像是在說謊。兒童在4歲以前是把父母是否高興作為衡量自己行為對與錯的標准。比如:孩子把碗打碎了,認為媽媽一定會生氣。這時他就會說:是貓把碗打碎的。這個年齡階級的孩子是意識不到自己說謊行為的性質的。
6.好發脾氣
嬰兒一出生,就經常大聲哭鬧,手腳亂動,這種孩子容易形成暴躁的性格。但是大多數孩子脾氣暴躁是後開形成的。其原因很多,溺愛、百依百順、有求必應會使孩子脾氣越來越暴躁。假如家長對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拒絕,使他的慾望總是求而不得,也會使孩子變得脾氣暴躁,有時還會產生懷恨心理。
二、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措施
幼兒良好的習慣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如: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衛生習慣、品德行為習慣、勞動習慣等等。眾所周知,人的一生中有許多習慣是在小時候就形成的。因此,教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一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和任務中也都提出了相應的要求。那麼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成為我們的重要任務之一。現在我結合自己平時的工作來談談我對如何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幾點看法:
(一)將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寓於教學活動和游戲之中
1.耐心教育、講清道理
幼兒的年齡小,理解能力差,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就更要耐心。講道理時我們要把握兩點:首先,要明確,不能含糊其詞。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一定要和幼兒講清楚。其次,要具體,講明白。如:要求幼兒對人有禮貌。
2.反復訓練,形成習慣
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與一日活動中教師的指導是息息相關的。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要從日常的每一個活動、每一個游戲、每一個環節中一點一滴地滲透和強化。如早上見到老師主動問好;接受別人幫助時要說「謝謝」;不小心踩到別人的腳時要向對方說「對不起」;離園時要與老師和小朋友說「再見」等。
3.榜樣教育,鞏固形成
幼兒在活動中,常會因排隊發生推擠,出現不遵守紀律、打鬧、告狀或爭搶玩具、獨占玩具,或室內的小椅子倒了,小桌子歪了沒人理睬等現象。對此,教師採取的口頭說教收效甚微,且幼兒易舊病重犯。這時教師可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習慣。
(二)將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貫穿於日常生活之中
1.課程生活化,活動游戲化
幼兒的年齡特徵決定幼兒園的生活游戲與學習是分不開的。幼兒在三歲—六歲是身體、智力、情感和社會性飛速發展的時期,其中大部分時間是在幼兒園度過的,他們的大部分生活經驗將在幼兒園中獲得,而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需要通過游戲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學習與生活,老師在引導幼兒學習的過程中,必須選擇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通過不斷的操作、探究、重復和延續來幫助幼兒建立積累經驗。
2.鼓勵為主,少施懲罰
教師在一日活動中要橫向看待每一個幼兒,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懲罰。幼兒渴望成人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評價,也對成人的評價十分敏感,他們總是喜歡得到肯定的評價,哪怕是一個和藹可親的眼神、微笑、輕輕的扶摸、點頭、擁抱、親吻等等。
3.態度溫和,切忌粗暴
良好的教師風范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教師的一言一行幼兒都會模仿,一個脾氣溫和的教師往往會贏得幼兒的喜歡。當幼兒做了錯事時,教師要耐心細致地關懷愛護他們,而不是粗暴地訓斥他們,幫助他們改掉不良習慣。
(三)做好家長工作,讓家長和老師共同培養孩子

家庭既是孩子的生活環境也是很重要的教育環境。對於幼兒來說,在家庭的時間約佔全部生活時間的三分之二。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同樣離不開家庭的熏陶。道理很簡單,幼兒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斷發展變化,其行為習慣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兒園接受的行為模式,如果家長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後,可能很快便棄之一旁。為了使家園教育同步,我們注重引導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首先,要求父母努力創設和保持一種和諧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圍。讓幼兒在這樣溫馨的家庭中感到溫暖愉快,情緒穩定,得到愛心的熏陶,萌發自信心、上進心;其次,要求創設優美整潔的家庭環境。讓幼兒從小萌發愛整潔,愛護物品,生活有規律等良好行為習慣;再者,將教師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來,幼兒園要求孩子怎麼做的,在家裡同樣如此要求孩子。以此來鞏固良好行為習慣。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習慣對於人的一生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使孩子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擁有健康的人格,才擁有健康的人生,快樂的生活,我們的社會才能進步,國家才有希望。所以,我們應該從培養幼兒良好習慣開始,強化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這是我們留給孩子最為寶貴、受用終生的財富!

❹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的內容有哪些

在正規的幼兒園教育中,健康教育的內容類別是:身心健康、動作發展、生活內自理,安全防護容。
以3歲幼兒為例主要有
1、讓幼兒感受到開心,體驗集體生活的樂趣;學會不挑食,知道生病要吃葯、打針;懂得保護五官的基本方法。
2、具有自己洗手、喝水、吃飯、入廁穿脫衣服、收放玩具等生活自理能力;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3、不跟陌生人走,懂得粗淺的自我保護常識和方法。
4練習舀、抓、傳、切、按、到、旋、夾、折、扣等小肌肉動作;練習一按指令走、四散跑、怕、滾球、拍球等為主的基本動作,體驗參與體育游戲的樂趣。

❺ 秋季兒童健康生活小常識

一定要常洗手,注意保暖,別吃得太多,多喝水,多吃水果,多運動。

❻ 怎麼科普 兒童 身體健康 科普常識

1、孩子的健康年齡在什麼時期?健康年齡對孩子未來成長起著什麼作用?

孩子的健康黃金年齡為0~7歲。6歲時兒童的腦部的重量達到**的90%。5歲時兒童視力達到**水平,6~7歲免疫力漸漸接近**,趨於完善,免疫系統的抵抗力已和**相當。

在0~7歲期間,我們的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同時也是孩子免疫力調節的頻繁時期,容易受到外界病毒感染導致生病。兒童的免疫功能發育恢復能力較強。健康黃金年齡是孩子健康的起點,也是人生健康的根基。

2、小兒腹瀉有哪些危害?

小兒腹瀉危害很大,若腹瀉時間短於14天(2周)為急性腹瀉,病程兩個月以上則為慢性腹瀉。慢性腹瀉可能導致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脫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等,甚至威脅生命。全世界每年死於腹瀉的兒童高達500~1800萬。在我國,小兒腹瀉發病率僅次於呼吸道感染,占第二位。孩子腹瀉不止,心急如焚的家長往往會給孩子吃抗生素,這是不對的,秋季腹瀉一般需要一個星期的療程,不能亂用葯物,否則極易造成腸道內菌群失調。

3、小兒哮喘有哪些危害?

小兒哮喘復發率極高,全球有3億多哮喘兒童,並以每年10年20--50%的速度上升,死亡率高達十萬分之36.7。

4、為什麼小兒容易腹脹?

主要原因是由於小兒腸道粘膜發達而肌肉層薄,同時家長經常給孩子餵食過多,因此容易發生小兒腹脹。

兒童健康的誤區:

抗生素既不是退燒葯,也不是萬能葯。有痛就止,有燒就退,容易貽誤病機。大多數家長對「輸液」存在盲目的熱情。寶寶生病了,我們會給寶寶使用抗生素,用這種「快刀斬亂麻」的方式求得心理安慰。家長常常濫用抗生素,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結果:我國5歲以下兒童低體重率為3.6%,生長遲緩為9.9%(超過100萬兒童),不少兒童都是「小眼睛」,「沒長開」;2歲以下兒童貧血突出,6--12月齡農村兒童貧血率28.2%,12--24月齡貧血兒童為20.5%。

5、為什麼有的兒童不長「個子」?寶寶生長激素分泌的三個高峰期是什麼時間?

人體生長激素在白天處於低水平分泌狀態,在夜間12點達到分泌高峰,但此時必須處於深度睡眠狀態,才有利於生長激素發揮作用,因此在晚上十點前揉揉孩子的前胸及後背,有利於孩子「長個子」,堅持3--4個月會有明顯效果。同時特別提醒父母,寶寶生長激素分泌的三個高峰期分別是:(1)晚上11點--凌晨2點;(2)晚上入睡的5小時左右;(3)早上快醒來的前1個小時。

❼ 兒童保健健康教育宣傳知識有哪些

隨著秋天的到來,氣溫早晚多變,天氣也變得乾燥起來。幼兒適應能力差,皮膚稚嫩,與成人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容易出現口乾舌燥、便秘等一系列陰虛內熱的徵象。做好各項保健措施,對維護幼兒健康十分重要。

給幼兒多喝水

秋高氣爽,幼兒應該多喝白開水,不宜喝飲料。如果幼兒排斥白開水,可以試著喝些菊花茶、烏梅湯、金銀花露、銀耳湯等。在幼兒園里時,老師尤其要關照小朋友多喝水。平時多給幼兒吃富含水分的應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種菜湯也是補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湯可以稀釋菜餚的鹽分,並保持幼兒體內水分平衡。

少吃"上火"食物

上火、刺激性食物應該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鹹的食品,因為鹽分太多容易加速體內水分的散失。熱量過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熱性水果,如荔枝、桂圓、橘子等,也應盡量少吃。

呵護幼兒皮膚

媽媽在給幼兒擦拭或洗臉時宜選用柔軟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畢後,需用含有天然滋潤成分的兒童護膚品。

冷水鍛煉

中醫認為"寒涼傷脾"。即使體質好的幼兒也不能天天吃冷飲。除了限製冷飲以外,從冰箱拿出的飲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溫下15分鍾後食用。

預防腹瀉

入秋後是輪狀病毒性腹瀉的發病高峰期,又稱秋季腹瀉。媽媽一定要把住"入口關",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給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如果在幼兒園發現幼兒有腹瀉症狀,應立即隔離治療並處理好糞便。

營養調理

多給幼兒吃牛奶、豆製品、魚、肉等高蛋白飲食。多補充玉米、全麥麵包、小米、黑米等五穀雜糧,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纖維素的食品,如菠菜、蘿卜、胡蘿卜、芹菜、花菜等,也應增加。總之,要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做到平衡飲食,才能減少秋季發病。

預防接種

及時打預防針及時預防接種,防範冬春季節高發的傳染病。一般在注射疫苗後至少一個月,才能在幼兒體內產生抵抗傳染病的抗體。

❽ 健康教育知識培訓內容

職業健康安全教育的基本內容主要有思想教育、職業健康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和典型事故教育。
(1)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包括思想認識教育和勞動紀律教育。
1)思想認識教育主要是通過職業健康安全政策、法規方面的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的政策水平,正確理解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嚴肅認真地執行職業健康安全法規,做到不違章指揮,不違章作業。
2)勞動紀律教育主要是使管理人員和職工懂得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對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提高遵守勞動紀律的自覺性,保障安全生產。
(2)職業健康安全技術知識教育
職業健康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包括生產技術知識、基本職業健康安全技術知識和專業職業健康安全技術知識。
1)生產技術知識是指企業的基本生產概況、生產技術過程、作業方法或工藝流程、產品的結構性能,所使用的各種機具設備的性能和知識,以及裝配、包裝、運輸、檢驗等知識。
2)基本職業健康安全技術知識是指企業內特別危險的設備和區域及其安全防護的基本知識和注意事項;有關電器設備的基本安全知識;有毒、有害的作業防護;一般消防規則;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以及傷亡事故的報告辦法等。
3)專業職業健康安全技術知識是指某一特殊工種的職工必須具備的專業職業健康安全技術知識,...職業健康安全教育的基本內容主要有思想教育、職業健康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和典型事故教育。
(1)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包括思想認識教育和勞動紀律教育。
1)思想認識教育主要是通過職業健康安全政策、法規方面的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的政策水平,正確理解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嚴肅認真地執行職業健康安全法規,做到不違章指揮,不違章作業。
2)勞動紀律教育主要是使管理人員和職工懂得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對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提高遵守勞動紀律的自覺性,保障安全生產。
(2)職業健康安全技術知識教育
職業健康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包括生產技術知識、基本職業健康安全技術知識和專業職業健康安全技術知識。
1)生產技術知識是指企業的基本生產概況、生產技術過程、作業方法或工藝流程、產品的結構性能,所使用的各種機具設備的性能和知識,以及裝配、包裝、運輸、檢驗等知識。
2)基本職業健康安全技術知識是指企業內特別危險的設備和區域及其安全防護的基本知識和注意事項;有關電器設備的基本安全知識;有毒、有害的作業防護;一般消防規則;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以及傷亡事故的報告辦法等。
3)專業職業健康安全技術知識是指某一特殊工種的職工必須具備的專業職業健康安全技術知識,包括鍋爐、壓力容器、電氣、焊接、起重機械、防爆、防塵、防毒、瓦斯檢驗、機動車輛駕駛等專業的安全技術及工業衛生技術知識。
(3)典型事故教育
典型事故教育是結合本企業或外企業的事故教訓進行教育,通過典型事故教育可以使各級領導和職工看到違章行為、違章指揮給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造成的損失,提高安全意識,從事故中吸取教訓,防止類似事故發生。

閱讀全文

與兒童節假日健康培訓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